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11级读书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11 20:08
标题: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2011级读书笔记
本学期两周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下简单的读书体会,贴在这里。注明学号。期末纳入某门课程考核。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1-12-4 11:01
新闻1101
学号:20114792
浅阅《康德传》
最早知道康德这号人物是在某节新闻概论课堂上,具体是怎么讲到康德的,我已忘去大半,不谈也罢。当时仅知道康德,是一名哲学家。最开始,我甚至还以为他姓康名德,华夏人也。如今想来,不禁一笑。
我所翻阅的这本《康德传》是由美国人曼弗雷德-库思所写,黄添盛翻译。遗憾的是以上两个人名,我都是闻所未闻的。不知是他们长得低调,学得清高,还是我学识浅薄。当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加大。写康德的著作不少,这一点我是从这本书的序里边看到的。其中还谈到了中国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康德思想热。我是固然不知道有这么一热的,因为当时我妈妈还没有怀我,甚至我妈妈还不认识我爸爸。但是这么一来,这一热竟让我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我的高中政治老师可能就是被这样热出来的。在我的主观思维看来,学哲学的都多多少少有些联系,所以他的脑子里也必须有些康德的影子。这种影子不知是正面或是对面的。
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1724年4月22日,伊曼纽尔-康德诞生在哥尼斯堡。这本书中并没有更多的涉及对他哲学思想的解读。更多的是介绍他的生平。按书中的语言来说,这本书将生活毫无激情,死板的康德写活了。是为以正视听。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然而,康德从小出生在技工阶层。他的父亲是一位马具师,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足以养家糊口。但康德的童年却正是马具师职业没落的那几年,马具师渐渐被鞍具师代替。历史的潮流注定,康德家的中落。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写康德的书里介绍康德成名前的家庭环境用到最多的一个词——一贫如洗。康德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最大。书中引用人类关系说的某些观点,父亲更宠爱自己的女儿,母亲更宠爱自己的儿子。来源于母亲的宠爱,康德收到母亲的影响是毕生难忘的。康德伟大的母亲死于四十岁,其中九次怀孕。这个数据无论是从人的角度还是从动物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当时有一位朋友因为丈夫的背叛而伤心欲绝,发了一场高烧,不肯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即使躺在医院里,康德的母亲在病床前,她还是不愿吃药,并抱怨药味令人作呕。为了证明药味是可以下咽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先试试。在她试过之后才发现这个钥匙她的朋友已经用过。当她发现朋友身上的斑点,并认出那就是天麻时,她向所有的家人宣布,自己的大限已经不远了。书中是这样描述康德母亲的死的——康德的母亲是为友谊而死去的。
康德十六岁进入格尼斯堡大学。不知道“十六岁”的描述是否准确,我们姑且相信吧。反正我的十六岁才刚刚进入高中而已。前期他在大学读书,并在母校任教。书中介绍到他喜欢打牌,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信奉基督的大学里读书。他不会开玩笑,给人的感觉就是严肃。或许这是所有哲学家,甚至是所有“XX家”的共同点。
书中后来还有介绍康德下半生很多重要的事情。但我是没有兴趣再读下去的,因为在我看来,这真是一本糟糕的书。只是书中写道康德死有这么一句描写“伟大的康德像一个小人物一般地离开了认识,但他的死是如此的温柔与安详,陪他说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的人,只见她的呼吸缓缓停了下来。”
康德,在我看来不愧为是一位古人。书中有写他后生与基督教徒的冲突,和执政者的冲突。还有他的古板,比如在生命的最后,不愿让没有文化,从外地专程来照顾他的妹妹同坐吃饭。
康德的思想是伟大的。但康德是怎么一样一个人。在我看来,不可恭维。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1-12-6 16:42
新闻1101
学号:20114792
翻阅《纸上的声音》
有人评价这本书是思想者最有情的歌声。我近日翻阅了一下林贤治的这么著作。这本书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初看目录,大多是林贤治为他人写的前言或序,还包括了一些对知识分子的评价。本书以罗莎·卢森堡开卷。写她的生平,写她的革命情怀。大概在第四页的位置上记录了卢森堡的这样一句话“革命,不是任何组织或个人‘制造’出来的。不是根据哪一个政党的决议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动地’爆发。”这句对革命的认识,在我看来是很有水平的一句话。结合我们中国的革命。从早期的农民运动到后来的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再到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的背景都是中国丧权辱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内乱外扰的条件下孕育而生的。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革命催生或是改变了历史。
“革命,不是组织先于行动,而是行动先于组织”卢森堡这句话在评价俄国的革命。她是一个革命人,逃亡后在国外上大学,然后为革命工作努力,最后为革命献身。也许是由于她的革命情怀的伟大,抑或是林贤治想读者从她的革命思想中找到和我们中国革命相契的地方。由她的故事作为这本书的开卷。
这本书的后面还写了各国在思想界的革命。在涉及中国方面,追思鲁迅、耿庸、彭燕郊、黄河等人时,都表现出了他思想上的冷静。他对各国各类人物的评价不拔高,不诿过。是相对客观的评价。他对文学的评价、漫谈都体现了他冷静的风格,就连在批判上也表现得异常地平静。
在翻过这本书之后,我在想一个文人,或者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气质是什么?我想,这应该是林贤治在这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冷静,所以把事情看得透彻,把问题想得明白。冷静,是智慧闪烁出来的一种魅力。它使得人置于历史的长河里不置于暗淡。它看到的历史,才能是相对客观的。
纸上的声音,便是一种冷静的美。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1-12-14 11:07
读《林清玄散文集》
我知道林清玄的时候比较晚,是在一次讲座上,一位学姐谈林清玄。于是,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又在网上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成人版)》。
翻阅这本书,感觉自己置身于某个千年古刹,身边来来往往的僧侣。我在佛前祷告,又或者在佛塔前观望时间红尘。林先生给我的感觉最深的便是佛性。他用慧心感知世界,与世无争,不妄语。他谈到“一百零八”让我知道了两种解释,一是一岁的意思,十二月,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加起来刚好一岁。二是说断一百零八种烦恼。当然还有说是一百零八层地域,这是引申。他叫到僧侣穿的布鞋的破洞。既不为美观,也不为节约布料。而是“低头看破”的佛意。在凡尘中的我们,有几个能低头,低头的又有几个能看破呢?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有佛性,于是读起来感觉置身佛海中,落得一身洒脱,断了尘思。但他的语言却不如佛经那般拗口。在我看来,他的文字便是俗化了的佛语。
最有趣之处在于林先生记录他家的蟑螂,他说是福缘所致,如果家徒四壁,它们是不会来的。于是在家中与蟑螂为友,但装修之际,却被踩死大半。林先生信佛,于是不杀生,所以接佛缘。
读完这本书,回头想想,它给我的便是一颗宁静的心。通佛的心。活在凡尘中的我,注定此生是走不出凡尘的。但看过之后,佛语似乎又对我有了些许启示。在社会的激烈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便是获得安乐的不二法门。
作者:
张兴秋
时间:
2011-12-15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1-12-17 17:08
学号 20114792
李潇雄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著)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源于郭敬明的抄袭事件。但两本《梦里花落多少》我都没有读过,今天在综合阅览室走了一圈,发现了三毛的这本。于是,饶有兴致地拿起来读了一读。
关于三毛。台湾作家,自杀的,女的。我仅仅知道这么多而已。但在这本书的开始,我便看到了一句自己喜欢很久的话“有谁在这个世界上不孤独地来,孤独地死?”原来来自三毛。由于这本书是全集,在书中稍稍靠后的部分也记录了她的一些演讲。其中,我选看了一下“我的写作生活”。三毛称她自己是不会编故事的,原因是她想把自己真实的故事写完了,再去编,结果很遗憾,真实的故事写不完。在我看来,现在的流行文学,编也是一门技艺,编的好的,受众仍然喜欢。只是三毛不习惯于这用做而已。
书中,三毛的丈夫叫“荷西”,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书中,他们一起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个岛上。她的母亲称那儿是“世外桃源”。她和她的丈夫在哪里度过了快乐的六年。他丈夫睡觉有一个习惯,必须拉着她的手。不然会睡不着。而三毛又有一个习惯,在他丈夫睡觉的时候写文章。可她爱他爱得深,为了让他睡好觉,放弃了写作。封笔十年。
三毛的时代在我出生之前。据说,她的文字影响了一代人。我在看她的文章时,最佩服的不是她的文字。而是她的经历。原来她会那么多语言,去过那么多地方。她想江湖中的游客。不受世俗的牵绊。一个人的写作和他的经历、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三毛博得大家喜欢的,是她的生活,而不是她的文字。她的文字只是在记录她的生活而已。
三毛教会的是,每个人要尊重,珍惜生活。文学创作在她看来“一块蛋糕上的樱桃而已”。为了文学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不是文学。
作者:
张兴秋
时间:
2011-12-22 0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兴秋
时间:
2011-12-24 17: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兴秋
时间:
2011-12-27 1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兴秋
时间:
2012-1-2 18: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2-1-2 20:25
学号:20114792
李潇雄
读《新闻评论教程》
在教研室借阅了马少华著的《新闻评论教程》。这边本书偏重用实例来讲解写新闻评论的一些常识和技巧。
全书分为“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新闻评论中的观点”“新闻评论中的事实”“新闻评论中的论证”等章节。对于我来说,最有用的一章在于“新闻评论中的观点”。这一章讲到什么是新闻评论中的观点。它谈到,很多人写评论,观点过多,导致观点不明。这个问题,正是我当前的瓶颈。这本书十分强调思维的逻辑性。这也是写新闻评论所必需的一种思维能力。
对于逻辑性而言,我是很有必要去训练的。在文章中的观点过散,说话判断过于绝对。然而,这本书所倡导用平静的文字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样的境界是我所向往的。向往的境界,自然是我现在所达不到的境界。
在书的最后一章是——新闻评论的伦理。这章是讲新闻评论者的责任。换言之,就是一个有写作能力的公民的良知。在我看来,一个具有写作能力的公民都应该学会写新闻评论。这个观点,也正是在书的序里所提到的。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2-1-2 20:46
本帖最后由 李潇雄 于 2012-1-2 20:50 编辑
学号 20114792
李潇雄
读《三重门》
韩寒,一直被我当做偶像来崇拜。
《三重门》作为韩寒先生的处女座,在文学价值上来算不上一本好书,但是从一个青年的人回忆角度来看,他走过的路的感悟引起了我的共鸣。这便是我读这一本书的原因。
这本书在字词和行文构思上都算不上好。但它的诱人之处在于它能让我笑,并扣住我的心,让我有兴趣读下去。这边是韩寒先生这本书成功的地方。无奈韩寒是一位天才性的写手,他的成功之路是其他人难以炮制的。
这本书以他自己的中学经历为背景,有无加工不得而知,但其故事的趣味性十足,调侃性的语言是喜迎读者的关键。但,剧情够狗血。
韩寒作为80后作者的代表。但他的持续火热是90后的悲哀。90后都二十多了,媒体关注的还是韩寒,郭敬明。青年写手的代表还是他们。90后呢?90后哪儿去了?看着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自己的失败。
我去看韩寒的第一本小说,用意在于学习他是怎么走出来的,读者是怎样将他拥抱的。他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惜,韩寒在目前来说一直被90后模仿,还未被超越。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2-1-3 13:30
读《金陵十三钗》
我是先看电影《金陵十三钗》才去看小说的。电影是在网上看的抢先版,小说也是在网上看的扫描版。
严歌苓的这本小说获得2006年《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原创小说奖、2006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尽管之前,我对小说及作者都一无所知,但百度告诉了我许多。
看这本小说的感受和电影的感受是不一样。电影中,我记得的最深的镜头便是教堂的学生从彩色的窗户看到十三位妓女走出教堂。但文字的感染力是不一样的的。小说以说故事的形式展开。文章的第一段便是“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交代了主人公的年幼,环境的特殊,渲染了故事的背景。
作者感知这段的历史的视角很特别,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特殊的文化和道德背景下。她用笔一层层剥落人性的表皮。
这本书中,我学到的不是怎样写作。而是怎样思考,怎么感知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这便是视角。
作者:
李潇雄
时间:
2012-1-3 15:39
读《逻辑学》
这本《逻辑学》是黑格尔著,杨一之译。
逻辑,是我们在生活学期中必须的一项思维本领。社会生活教会了我们一些逻辑,但这种逻辑对于我来说是不够的。因为常常被批没有逻辑,或逻辑混淆不清。我并不争辩我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是我想每个人的逻辑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只能认为自己的好或坏,但不应该去评价别人的逻辑怎样,因为我们用的不同的大脑子在思考,任何人都看不见别人的思维。
德国的黑格尔,我熟悉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我看过他的多少书,受了他的思想的影响。对于他的熟悉是由于高中政治老师每天嘴巴总挂着这么些个人“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到现在,我还没有分辨清楚到底谁是谁。但,至少这些个名字,我是熟悉了。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客观逻辑,第二部分讲主观逻辑。但整本书,很少用例子来说明,更多的是用抽象的文字来结束抽象的概念。对此,我只能表示无语。他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带白哦。他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这本书极其晦涩难懂。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我想只有三个字:读不懂。
作者:
张兴秋
时间:
2012-1-3 17: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茜0
时间:
2012-1-7 1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赵思鸶1
时间:
2012-1-8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赵思鸶1
时间:
2012-1-8 17: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陈芮
时间:
2012-1-9 14: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