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媒介素养案例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18 17:50
标题: 媒介素养案例集锦
【案例】
新京报:一些地方借“舆情监控”打击舆论监督
2011年06月17日 15:24:15  来源: 新京报
  



  在有些地方、部门的逻辑里,“舆情就是‘敌情’”,重视舆情监控变成了“重视控制舆情”,那无疑是执政水平不高的表现。  《人民日报》昨日发表评论《“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文章提出,媒介已来到双向交流的2.0时代,政府治理同样进入2.0时代,必须具备必要的媒介素养,不能只知打压甚至封堵舆论。“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政府一时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  的确,正因为舆情的重要,现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均很重视舆情监控,为此不但投入人力、物力不菲,还与时俱进,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从传统的平媒、广电,到网络传播“新贵”微博,都尽力去监测。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重视监控舆情,既可以通过媒体这个大平台,获取更丰富、更细致、更全面的社会资信信息,增益自身对社会、民情的了解,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有针对性地落实“执政为民”理念;更可以通过披览舆论对政府、对职能部门政绩、决策的评价、针砭,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我总结、反省和改进。  由此可见,如果能切实贯彻“重视舆情监控”的初衷,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就可以做到耳聪目明,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自身形象、行政效率均有好处。但不能不看到,尽管初衷不错,但在具体贯彻、落实中,一些地方的政府和职能部门,有意无意地“念歪了真经”。  这些地方、部门同样不惜工本地去搞舆情监控,查完报刊查网络,查罢本地查外地,正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忙得不亦乐乎。可他们如此忙碌,并非单纯为了搜集民情,而是为了“灭火”,将清扫媒体上不利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当作首要大事来抓。  在这些地方、部门的逻辑里,“舆情就是‘敌情’”,监测到的各种舆情、尤其负面舆情,不是用来提醒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反思和调整各项政策,而是搞“大扫除”的线索和证据;他们也分析、也研究,但目的不在于学习、汲取,而在于顺藤摸瓜,寻找这些“不友善”的记者、媒体的“罪证”,甚至建立“黑名单”,通过封杀、告状等手段打击舆论监督。  这种行径名为舆情监控,实则是“舆情控制”;名为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实则是讳疾忌医,惟恐“负面新闻”坏了自家“好事”。  然而这种偷换概念、歪念舆情监控真经的行为,不仅说到底是自欺欺人,徒劳无功的穷折腾,且最终蒙上、堵上的不仅是公众、也是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信息时代,不想让民众看的、听的,民众未必看不到、听不见,却足以让决策者自己变成瞎子、聋子,看不见隐患和危机,正所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到头来损人不利己。  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所说,“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公众的态度,这是执政水平和执政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和检验。”政府职能部门重视舆情监控是对的,但如果变成了“重视控制舆情”,那无疑是执政水平不高的表现。  □陈在田(学者)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1-06/17/c_13935851.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29 09:58
【案例】
微博:提升媒介素养的新机遇
2011年10月28日10:32  《传媒》杂志  
  文/易 畅

  目前,微博已成为一个完全由用户参与构建的自媒体,每一个用户参与建立各自的圈子,并设计媒介。据北京网络协会的《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用户趋于高学历化,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占63%的用户比例,职业主要为政府企事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学生。这样的高素质用户群与开放、平等表达信息的微博平台相融合,从参与媒介转为设计媒介,形成了提升媒介素养的新机遇。

  媒介素养范式的四次变化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生产、文本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发生变化,以此为核心的媒介素养研究也在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媒介素养范式经历了从保护受众、辨析媒介内容、批判媒介内容到参与式行动四次变化。

  首先是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保护主义立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视听媒介、电影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有声电影的出现,众多青少年沉溺其中。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引起学者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一代范式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大众媒介传播对社会、高尚文化尤其是对青少年有害,倾向于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文化的侵害,鼓励大众提防大众媒介的“迷药”。

  第二代范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传播科技的推动之下,传播媒介飞速发展,强调加强对媒体内容选择和辨别的分析范式诞生。这种范式认为不是所有的媒介内容都是有害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受众进行明智的选择,人们需要提高的不是免疫力而是分辨力,以辨别媒介内容、品质和品位,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

  第三代批判范式认为,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受众批判解读媒介内容的能力,要破译媒介建构的“媒介真实”,对媒介内容自觉加以辨别,自主获取知识,使媒介为自己所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以大众媒介为主体的文化工业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明白大众媒介有其特殊的生产、制作和流通规则,媒介内容是通过符号建构出来的,受众要具备破译媒介信息所承载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能力。

  前三代的研究范式,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指获取、运用与评价媒体提供的信息与资讯的能力。而随着新媒介的应用,受众在媒介生产中的参与性越来越强,对文本影响增大,受众开始参与“设计”媒体。因此,媒介素养的内涵进一步发展,包括了创造、解读和传播媒介文本的能力。网络虚拟社区改变了媒介参与方式,受众在媒介生产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传播模式和传播机制得到重塑,受众由被动地接收信息转变成为主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者和媒介参与者,在此背景下,第四代参与式立场的范式逐渐形成。

  微博成为提升媒介素养的新平台

  媒介素养范式的四次变化,揭示了媒介环境的改变对媒介素养的影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环境的改变,媒介素养的含义一直在发展,不同的媒介环境和传播模式下,媒介素养的内涵不同;媒介环境的改变,受众的媒介素养也在发展变化。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在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人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由此带来人与社会的变革。美国召开的全国媒介素养引导人会议达成了目前影响最广的对定义的共识——媒介素养是“理解、分析、评价与生产以各种形式传播的信息的能力”。微博创造出全新的传播环境,为微博用户提高媒介素养提供了新平台。

  操作便捷,人际关联,提升用户参与度与黏性。微博的注册与使用操作都比较简单。微博开通多种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打破了以往媒体更新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局面。微博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音乐或者视频,其表达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用户可以更加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便捷的操作平台和多样的表达形式,使微博用户能更快捷地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最新资讯服务,引起关注者的评论和转发,从微博中获得表达自我和获取信息的满足感,从而提高微博的使用频率与参与度。

  微博中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建立用户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消除了现实环境中的身份、地位的层层障碍。微博中的实名认证制度打破了斯坦利·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在微博中,普通微博用户通过搜索即可找到目标用户,与之建立人际关系。由于微博传达信息即时、随性,缩短了用户之间的距离,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从而增加了用户使用微博的黏性。实名认证后,用户以真实身份发表言论,把个人想法置身于公众审判视野。对实名认证的用户而言,面对着如何正确使用话语传播权的问题;对广大微博用户来说,则建构了言论监督的环境,有助于提升用户规范言论的意识。

  媒介接触对个人生活也会造成影响。通过高频率、高参与度地使用微博,可以使媒介更深入生活之中,使用户认识到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力,深化对媒介信息传播的认识。

  多种声音,提升信息综合判断能力。微博为用户提升信息综合判断能力提供了可能:广阔的信息来源,直接与当事人、目击者对话,接近、了解传播者。微博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传统媒介的传播者和普通大众共同使用微博,形成多信源发布信息的局面,有利于用户对媒介信息进行判断和解读。同时,多种信息来源的开放环境,有利于开拓用户对媒介的认识,形成分析、求证媒介文本的意识。

  首先,微博作为自媒体,每一位微博用户通过发布信息、转发、评论感兴趣的信息,都会形成各自的媒介形象,这种形象揭示了微博主的偏好、性格、思想、素质等信息。当用户接收到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前往该用户的主页,通过查阅该用户之前所传播的信息有效地掌握此人的个人特征和社会特征,进而判断其信息传播的可靠性。

  其次,在彼此不认识的情况下,通过参与微群或者关注,可以与不同群体、不同职业的用户进行交流、接收到信息;还可以平等地发布信息,可以倾听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素养的用户的声音,对受众而言可以开拓信息来源、多角度接触媒介文本,从而提升对信息的判断能力。

  此外,微博之上人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使许多重大事件的直播由事件本身的当事人或目击者承担。这使用户有机会直接对话当事人,逃离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更直接、正面地接触信息源。微博对捍卫公民的传播权、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微博可以使用户多角度接触信息,且拥有有效的信息求证途径,使用户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事件本身,开阔思维并广泛接受不同思想的碰撞,这有力地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有利于培养受众多角度思考、多渠道求证的习惯。

  发布与转发,参与信息制作与传播。微博作为自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自发传播——用户在微博中主动发布信息,有选择性地关注和分享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据北京网络协会发布的《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是“写微博,发表自己观点或发泄情绪”(占用户的74%),主要发布的内容是“个人心情感受”(占用户的76%),其中47%的用户会转发有价值、有趣的或即时性较强的信息。

  微博上可以即时、自由、便捷地接收其他用户的评论,得到信息传播的反馈。微博中用户自发参与到信息筛选、制造信息、传播信息、收到反馈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位用户在微博中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素养,在此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媒介形象。

  选择性关注信息,主动设置议程。微博中的用户作为媒介的参与者,参与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并进行“议程设置”。微博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注对象,接收被关注对象的信息。在微博中,被关注者传播的信息构成了微博用户在信息环境中的“拟态环境”。用户如果更多地关注娱乐明星,那么对艺人的工作、生活环境更了解;如果更多地关注学者,那么获取的深度资讯、总结思考比较多。

  例如,新浪微博上有用户这样说:“我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看‘围脖’,满目苍夷,各种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搞的我心乱如麻,感觉随时可能崩盘。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是我关注的人有问题,打算取消一批忧国忧民的精英,加一批只贴自拍美照和美食照片、只担心明天体重是否会增加一盎司的乐天派,世界又变美啦。”微博用户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构建“媒介真实”,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其中,亲身经历并逐渐了解媒体是如何影响自己所看到的社会环境,可以提高受众对媒体如何建构拟态环境的认识。

  微博用户发布信息、参与微群讨论、转发感兴趣的信息,是一个设置议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自我媒介形象。微博作为分享信息的平台,每一次信息发布都会被关注者留意,因此用户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如何构建和表达,其中包含何种立场、可能引起何种反应都要考量。同时,微博用户发布和转发信息,仍受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影响,微博中的许多信息来源,仍来自传统媒介,注册使用微博的传统媒体也是信息来源之一。在微博中传统媒介设置的议程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更及时的反馈,而用户讨论的热门话题也可能成为传统媒体或其他网络媒体的议程。

  对微博用户提升媒介素养的建议

  微博的传播环境使微博成为提高用户媒介素养的新平台,但是,微博中仍然存在假新闻、话语偏激等现象,微博用户还处于不断加深对微博的传播环境、微博的影响以及自身在微博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的认识之中。笔者在此对用户使用微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提升用户媒介素养、促进微博平台的良性发展作参考。

  传播信息慎重把关。微博信息传播去中心化,消解了权威话语权,营造众生平等的话语情境。微博用户可以自由地传播信息、发表见解,微博中的每一位用户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充当信息的“把关人”。微博用户在发布和转发信息中要注意避免因情绪化或疏忽大意而传达错误信息,同时注意言论的客观理性和准确表达。

  开阔视野,提升独立反思的能力。微博中的每个用户都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用户自身又是其它用户圈子中的一部分,相互嵌套构成微博平台。嵌套中容易陷入“熟人社会”,即依据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兴趣建构关注对象,限制自身的视界。微博中的用户应当在多视角观点中,提升反思的能力,培养自我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开阔视野,参与微群讨论话题,制作、传播信息并主动与他人协商、交换思想,提升媒介交往能力,在参与媒介的过程中提高对媒介的驾驭能力。

  明确角色,提高社会责任感。微博虽然是一个表达独立观点、享受平等话语权的平台,每一位用户都作为独立的话语主体存在,但话语传递的过程中仍受现实世界的影响,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微博用户的社会地位、职业习惯等社会属性在微博中依旧存在,尤其是经过实名认证的政府官员、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媒体从业者、学者、媒体机构等身份,本身拥有的社会关注度会转移到微博中来。因此,在传播权平等、信息分流迅速的微博中,“名人效应”仍然存在。名人受到更多的关注,传播的信息影响力更大,即使只是普通意见的表达,也更容易被用户广泛关注并传播。名人提出的问题,也更容易得到用户积极主动的反馈。用户的这种行为满足了自身接近明星、了解明星生活的欲望,也形成了微博中平等话语权下的角色分化。同时,巨大影响力决定了名人应更多地承担建立微博媒介公信力的责任,注意在微博中的言论导向。

  总体来说,微博用户群是受过良好教育、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一代人有独立的思想和表达欲望,敢于挑战权威,接受多元思想。微博用户无论话语影响力的大小,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微博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由用户决定。因此,用户应该提高社会责任感,共同构筑思辨、理性、人文的微博信息交流平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http://news.sina.com.cn/m/2011-10-28/103223377483.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11-30 11:28
【案例】
解析中国网民最常用的25个弱密码

 2011年11月25日14:27  北京晨报

  【核心提示】:国外安全机构SplashData最近针对英语人群总结出2011年度最烂、最易被盗取的25个“弱密码”。11月22日,国内最大的网络安全厂商360安全中心也发布了《密码安全指南》,并根据国内流行的密码破解字典软件破解列表,整理出中国网民最常用的25个“弱密码”。

  据360安全专家介绍,中国网民常用的TOP25“弱密码”中,有9个与国外网民使用习惯完全相同。其中,除password、abc123、iloveyou、qwerty等全球网民通用“弱密码”外,其余均为数字组合。而简单的数字组合,似乎更是中国网民最爱,占了榜单近半数。比如“666666”和“888888”这样的吉利数,几乎是所有中国黑客密码字典中的必备项,而“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显然被国人寄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中国特色“弱密码”。

  据统计,网民常用的“弱密码”主要包括简单数字组合、顺序字符组合、临近字符组合以及特殊含义组合等四大类别。而从中国版“弱密码”榜单来看,国内网民更习惯设置6位字符密码,TOP25中竟有18个是6位字符,所占比例高达72%。此外,“a1b2c3”和“p@ssword”这类组合型密码看似复杂,其实也在黑客重点关注的密码列表中。

  360安全专家警告称,如果系统账号或其他网络账号采用上述“弱密码”,很容易被黑客利用密码字典自动“蒙中”,从而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针对部分用户为系统设置简单“弱密码”的登录习惯,新版360安全卫士增加了“黑客入侵防护”功能,可以为用户检测近千个弱密码,并在系统遭受入侵攻击时提示用户修改高强度密码。

  与此同时,360安全中心还针对中国网民密码使用习惯发布了《密码安全指南》,建议网民从以下四个方面保护账号安全:

  第一、尽量使用“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形式的高强度密码;

  第二、网银、网上支付、常用邮箱、聊天账号单独设置密码,切忌“一套密码到处用”;

  第三、按照账号重要程度对密码进行分级管理,重要账号定期更换密码;

  第四、避免以生日、姓名拼音、手机号码等与身份隐私相关的信息作为密码,因为黑客针对特定目标破解密码时,往往首先试探此类信息。

  中国网民常用的25个“弱密码”包括:

  000000、111111、11111111、112233、123123、123321、123456、12345678、654321、666666、888888、abcdef、abcabc、abc123、a1b2c3、aaa111、123qwe、qwerty、qweasd、admin、password、p@ssword、passwd、iloveyou、5201314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5/14272352540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1 09:26
【案例】

环球舆情-戴元初如果说王克勤专业素养太低却博得虚名,那是因为太多的所谓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没有了他那样的满腔热血。 //@王朋进:关注一下。

@王志安我一直认为王克勤的专业素养太低,无论新闻学还是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当年王克勤的成名之作,分析北京出租车司机遭到盘剥的文章,是典型的不懂需求决定劳动力价格的规律。他或许有满腔热血,或许希望以此博名,但在我看来,动机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督促他提高的是,众人围观的水平!轉發(1337) | 評論(701)2011-1-30 12:44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1 22:07
【案例】
@林奇99消息是晚上11点发布的,报纸是后半夜印的,全国人民早晨一睁眼睛,发现自己已经“坚决拥护”了……


轉發(1896) | 評論(323)今天14:04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5 09:40
【案例】

木春1208从这么小的迹象中发现或预测一些变化,日媒体真行!

@传媒老王金正恩穿西装 日媒体有解读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9) | 評論(9)1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8 22:19
【案例】
张玉洪回覆@罗皓菱:
@北京青年报:乘客打架跳站台 紧急制动无伤亡http://t.cn/zOmnzp6
从信源看 应该是
@北京晨报
报得准确些 //@罗皓菱:本报呢? //@张玉洪: //@孙璐-中劳:网络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
@新华聚焦#事实究竟如何?#
同一事件北京三大报报道各不同
@北京晨报
【男子地铁上露出下体猥亵女子 被乘客围追跳站台】http://t.cn/zOmSL06
@新京报【北京地铁一男子跳站台卧轨 一青年跳下救人】http://t.cn/zOmSL0J
@京华时报【男子被指猥亵他人 为示清白跳下站台后被救】http://t.cn/zOmSL0i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39)
|
評論(38)
今天08:32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28 18:42
【案例】
大记者张斌//@电影人程青松: 呵呵。//@关东散人:你以为央视是什么人构成的?五十年代组建时去了一帮剧团不要的;六十年代去了一帮电影学院毕业电影厂不要的;七十年代去一一帮三代没文化的工农兵;八十年代去一帮走后门的高干子弟;九十年代进去的靠银蛋、肉弹;新世纪那里主要养小三儿。你还想让他们有多高水平
@菲力Chou我的天啊~刚才央视一台访问英国的代表,居然说奥运开幕式为何采用如此小众的摇滚乐而不采用广大群众的古典乐?天啊~这主持人在说什么啊!英国代表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轉發(24159) | 評論(3235) 今天02:53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4)| 收藏| 評論(2) 1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31 11:11
【案例】
@快乐江湖-杨清波【媒体人,当反思】奥运开幕两三天,媒体便频频露丑:伦敦的中文提醒牌,让中国记者丢人,它表明,狗仔队不是随时都可以;吴敏霞/何姿夺冠后,有记者问何姿“你妈妈”,何姿顿了片刻,说:“我没有妈妈……”她4岁就失去了母亲,记者功课如此之差;标题“中国女举最耻辱一败”,则是媒体人的最大耻辱。
轉發(73) | 評論(22) 今天10:05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3)| 收藏| 評論(2) 3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 12:37
【案例】
广播电台治愈系某日,车上听广播一笑话:某听众打电话质问电台主持人:你们新闻工作者太没职业道德,怎能天天“整点新闻”?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12 11:11
【案例】
小人物汀崽
反正我不会flash//@莱德视界: 现在有些作业不是留给孩子的,家长要劳其骨哦!制作Flash要专业人士,要找外援哦!

@第二新闻
【小学生作业被要求编报制作Flash 代劳家长称太难】用A4纸编排出彩色报纸,有报头、报眼,需要编排出头条,还有各种小栏目……这不是新闻系学生的作业,而是小学生科学实践课家庭作业。家长们抱怨,经常会为孩子的家庭作业、社会实践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苦不堪言。http://t.cn/zj76MM0

| 轉發(11) | 評論(23)
46分鐘前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轉發| 收藏| 評論
16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舉報


小学生作业被要求编报制作Flash 代劳家长称太难
2012-11-12 08:04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手机看报
打印

核心提示:制作Flash、编排彩印报纸、手工创作环保作品……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与以前仅是书面作业相比,现在小学生的作业可谓是多姿多彩。老师的初衷原本是为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单凭小学生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的作业只好向家长求助。

制作Flash、编排彩印报纸、手工创作环保作品……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与以前仅是书面作业相比,现在小学生的作业可谓是多姿多彩。老师的初衷原本是为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单凭小学生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的作业只好向家长求助。很多家长抱怨,经常会为孩子的家庭作业、社会实践、班级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可谓“苦不堪言”,这些作业到底是留给学生,还是留给家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孟繁华表示,超出小学生能力范围布置作业,其实是一种“负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还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额外负担。

■一些作业家长不得不代劳

一周之内用A4纸编排出一张彩色报纸,有报头、报眼,需要编排出头条,还有各种小栏目……乍看这一作业,还以为是专业新闻系学生的实践作业,其实这只是本市一所小学科学实践课留的家庭作业。“如果家长没有编排报纸的经验,恐怕也很难完成这样的作业,别说一个小学生了。”这位学生家长说,为了帮助孩子完成作业,他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找资料、画版样,随后又到附近的彩印工作室进行编排打印,从开始准备到完成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这样的作业,对孩子来说又有多大的益处呢?无独有偶,郭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学校实践课要求学生在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并且有社区居委会的盖章确认。“我们所在的社区几乎没有什么适合小孩子的活动,只好给她在别的社区到处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发放环保袋的工作,但孩子太小,我不放心,还得全程陪同,忙活了整整一天。”

■丰富作业考验家长“能力”

一些作业求助家长,家长能力能达到的都尽力完成。然而,一些作业却也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围。孙女士的孩子今年参加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老师上周末给布置作业要求做一篇Flash作品,“我和老公都没有制作Flash的经历,现学也来不及,最后只能到处找朋友给做。”

一位家长在微博中抱怨,被短信中布置的作业压得透不过气来。“儿子在中关村三小上一年级的第三天,班级的短信平台已经建起。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已经收到数十条提醒短信,从周一着装要求,到孩子表现,到作业要求,再到上不同的课要准备的东西,再到作业要求……一应俱全。”家长感叹如今当孩子不容易、当老师不容易、当家长更不容易。

■超能力范围作业实属“负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孟繁华表示,作业融入了一些科学知识,亲手制作,这样能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将课本知识活学活用,但如果学生们转嫁到家长身上,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家长也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其实最终孩子做到什么程度都无所谓。同时,孟繁华表示,超出小学生能力范围布置作业,其实是一种“负教育”,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还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额外负担。

新闻内存

某小学校科技小报作业要求摘录

■科技手抄报:8开(27cm×39cm)单面

■电脑排版报:A4纸,主要内容用6号字,彩色黑白均可

■内容要切题,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信息量大

■排版规范,书写工整,版面干净

■要有报名(小报的名字),编辑人的学校、年级、姓名写在报名下

■要有中缝,中缝要有内容

■漫画:陈彬



http://news.ahwang.cn/china/2012/1112/1213676.shtml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2-11-28 01:19
【案例】
龚晓跃
幸亏那天我多了个心眼,估摸着人家恶搞,没转。//@李正曦Sissi: 我也不知道。//@王健_美联储: 我第一年到美国也被洋葱报骗过,信以为真。可是人民网的是专业记者啊 难道人民网准备象洋葱报靠拢?//@SEM的小宝他爹地: 哈哈,Onion news曾经是我下班路上必听段子啊

@假装在纽约
人民网的编辑竟然不知道洋葱新闻是一个专业恶搞的网站,如获至宝地把金正恩被评选为世界上最性感男子的新闻做成了一个有55张金正恩照片的大专题。然后,然后,就被全世界的媒体嘲笑了。看看它们的标题《党的报纸被洋葱骗了》《中国人真以为金正恩是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 http://t.cn/zjqVTKc

(8)| 轉發(3045) | 評論(562)
11月27日22:5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5)| 收藏| 評論(2)
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4 15:55
【案例】沐童
我想绝大多数大学教师,都是鼓励独立思考与勇敢表达的。 //@Tarantula_035: 不愧是人大新闻系的老师。

@沐童
夙兴夜寐地改完期末试卷,有感而发,给同学们写了小文,题目为《在大学里应该如何考试?》,在长微博中。希望大学生们能对中小学教育中的虚伪、浮华、扼杀人性的因素进行反思,探索出如何读大学的新思路。而且,我向你保证,做一个本色的、真实的、脚踏实地的自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46) | 評論(5)
46分鐘前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轉發(2)| 收藏| 評論(1)
9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1-25 23:46
【案例】石河子大学熊建军
一次会议,工作人员不小心把领导桌牌放错了,一领导“愤然离去”,会都没开。//@陶建杰:学新闻的孩纸,尤其应该看看。 //@冬龙夏虫: //@燕子Sun_ny: 转发微博

@深海220M
两会期间,香港《大公报》刊载副主笔的马浩亮文章《解析中国政坛的排名政治学: 一门名副其实的学问》。香港人民的国民教育可从此文入手,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可结合此文给香港乘客解疑答惑。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53) | 評論(3)
1月24日11:1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联想乐Phone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2-14 12:51
【案例】亮冰娜无穷动
这个图片太有内涵了,充分表明中国特色。//@刘建波V: //@孫文1915革命:农民见到皇上,会不知所措,自然用拉手表达内心的感恩,他不懂,这时他只是一道具,用完就该上一边去。图中最右侧的安保人员在无奈之下想把他拉到后面,但又怕动作过大出镜或被习sir发现,左手在后面有较大动作,但农民没明白。

@西山逸云
这幅图内涵丰富:这位贫苦老人为什么扭头后看?他在顾忌什么吗?后面那个官员为什么板着脸死盯着老人? 他是在恐吓老人吗?......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44) | 評論(29)
今天11:13來自新浪博客


| 轉發(7)| 收藏| 評論(3)
2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4 13:07
【案例】
@韩迷达
【论智慧人生需要五见】1.见高人,成就大业需要高人开悟,贵人相助;2.见圣地,陶冶心志需要历史见证,先贤精神;3.见新闻,开拓视野需要塾知时事,丰富资讯;4.见知识,生命快乐需要饱含学识,分享传道;5.见大事,圆润人生需要历经考验,修炼定力。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9) | 評論(1)
今天12:07來自专业版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8 19:51
【案例】
肖余恨2013
这种写法的导向性确有问题!利用网民情绪绑架舆论,是不少记者喜欢干的手法 //@李文凯zzzZZZ:扩散。 //@萧锐://@王秀宁://@巴索風雲: //@王星WX: 稿件作者的回应,厘清了一些细节

@连楷
作为《一言不合 城管掐住女贩脖子》这则稿件的采写者。两天来看了各种评论,今天就事件本身及稿件做出回应。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2)| 轉發(787) | 評論(210)
今天16:0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1)
20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9 15:57
【案例】
盛大林
太荒唐了,不可能是真的。//@李清: 这是条恶搞内容,竟然很多网站当新闻发出。

@范炜
【律师称李天一第一个与女子发生关系 不构成轮奸】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强奸罪,于7日被批捕。李的76人律师团领队、某大学副校长张爱国教授对媒体表示,李因第一个与被害女子发生性关系,不构成轮奸罪,只是以判罚较轻的强奸罪批捕,这是律师团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http://t.cn/zYmtm8j尼玛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7)| 轉發(377) | 評論(189)
今天14:44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1)|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3-12 20:33
【案例】
@京城之火
新华社1966年7月24日武汉报导,毛7月16日再一次「畅泳长江」。报导说,「历时1小时05分,游程近30华里(15公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孙杨1500公尺自由式游出14分31秒02, 如果把孙杨的成绩比例延伸,游15公里至少要花2小时以上,等于毛泽东横渡长江的速度比孙杨至少快1倍。好厉害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2)| 轉發(3614) | 評論(951)
2月18日19:40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4-10 19:48
【案例】

楚天姜宗俊
转发微博

@褚楠
据网友报料:朝鲜炮击韩国,致韩两军人死亡
@楚天姜宗俊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5)
|
評論(2)

17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2)

1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反钓鱼防欺诈#是时候和虚假中奖说再见了。查看详情!






評論

刘海明8888:2010年的新闻。 (10秒前)
刪除|
回覆

襄阳老大:真的搞起来了? (6分鐘前)

回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3-4-23 16:36
【案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公职人员新媒介素养培训班通知】近些年,新媒体的影响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芦山地震救援中,更是展现了巨大力量。而政府机构能否向民众看齐,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高效管理社会则与公职人员的媒介素养息息相关。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公职人员媒介素养,欢迎报名交流。http://t.cn/zTXceJZ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
收藏|
評論

5分鐘前
來自分享按钮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4-28 21:01
【案例】
专家:培训官员媒介素养不是教删帖


4月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建立的首个“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成立。培训基地的初衷是让领导干部学会与媒体和公众良性互动、诚信沟通。
5月中旬,首批学员教育部机关及下设单位50个左右司局级领导将前来接受培训。
【现状】
不少领导干部缺乏媒介素养
新设立的培训基地之所以将培训对象定为“领导干部”,意在让领导干部都能具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而不局限于新闻发言人。
“每个单位如果只有发言人懂得跟媒体打交道,这是件悲哀的事情。”在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院长董关鹏看来,“只有决策者具备媒介素养之后,在信息沟通方面,才会依照新闻规律来作出决策。”
董关鹏此前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十多年来,他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平台,一直参与对中国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工作。他认为,2003年新闻发布制度建立至今,一直掣肘新闻发布制度走向更高台阶的重要障碍,就是没有得到单位管理层应有的重视。
很多新闻发言人大多不属于决策层,他们所在部门并非强势部门,在信息掌握方面不及时也不全面;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保证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
培训基地希望通过向领导干部普及“媒介素养”,让他们具备必须的媒介素养,重视新闻发言人、重视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董关鹏现在还在为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叫屈,“他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发言人,在一个最不愿说话的政府部门坚持了八年”。在“7·23”发生半个多小时后,铁道部就召开集体会议了,两个多小时就有100多位官员前往现场,这些人都是参与救人的技术官员,但未派出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等王勇平一到现场,就要仓促组织召开一个长达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发布会,在了解情况不多的情况下,于是出现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乱象】
很多培训班传播公关删帖
在社会上也有很多针对新闻发言人、基层官员的培训机构或培训班,“这块市场很大,也很乱”。身兼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的董关鹏说,最担心的就是那些“黑公关”组织的培训。其实是以培训的名义,传授甚至直接从事公关删帖等行为,而不是真的传授与媒体和公众诚信沟通的技巧。
董关鹏警告说,政府一旦利用这样的“公关”或培训机构来应对媒体或删帖,就像人生病了之后滥用抗生素或消炎药,刚开始可能会有效果,但一旦东窗事发,不仅舆情大乱,而且会失去公信力,“就相当于把一辈子的消炎药都吃完了”。
这种乱象,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看着很着急,“但我们只是行业协会,很难叫停,也不能取缔。”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创办好的培训,推出好的课程,把官员以及国企管理者吸引到培训基地来,由此,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参与到此次基地建设过程中。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受聘担任该基地理事会理事长。
焦点
领导干部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学什么?
脱产学习 定位全媒体时代
不少官员的媒介素养非常差,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的表现较为明显:一是不做不说,“这是最可耻的,这样无所作为的很少”;第二是只做不说,不向媒体披露,不向媒体说明;第三种是先做后说,甚至在媒体上门采访仍然不说。
董关鹏鼓励的是边做边说,并将在未来的官员媒体素养培训中贯彻这一理念:快讲事实、重讲态度、诚讲措施、慎讲结论。
培训基地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学者、媒体人和政府官员或企业家,大致按1:1:1构成。
根据计划,培训基地主推的课程是5天全日制脱产学习,上午案例分析、理论讲解,下午演练。授课方式主要是案例分析、实战演练、小班上课,让每一个领导都有至少一个小时的被采访经历。

基地的所有课程基本点是定位于全媒体时代,其最核心的特点是“碎片式”、“滚动型”。所有课程内容、培训形式和老师选择需跟这六个字对接。在模拟演练中,既有接受电视采访、广播采访,现场还有模拟微博墙:就是官员在模拟开发布会时,通过技术手段在两边大屏幕上显示微博墙,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种微博,有谩骂的、有转载的,发布者都能看见,这让他体会到真的有突发事件的时候,网上到底会是什么情景。“一定是很接地气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型的教学模式。”学员还有机会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观摩,边看边学。
董关鹏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有几方面的学员前来接受培训:自己主动报名接受培训的官员、组织系统和宣传系统组织前来培训的官员。“如果想上课,365天从早到晚都会有课上。”

http://news.163.com/13/0428/02/8TH0PHFJ00014AED.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6-2 18:38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3-6-2 19:03 编辑

【案例】

秦訇-taras
//@展江: 但是,各高校新闻院系敢于向学生推介罗昌平吗?包括他参与的《走出马三家》?//@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包蓓蓓
推荐NYT中文网主编@曹海丽
@罗昌平
的专访,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前后以及关于记者职业素养的讨论。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5)|
轉發(123)
|
評論(14)

今天 10:59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黑板报的水晶: //@Coley测试版: 一个很有价值的讨论。此事,从职业伦理角度,值得商榷,但就社会现实而言,却是无可奈何且担负风险的选择。 (3分鐘前)

回覆

俯视中国V:揭露副部级官员,特色的中国。步步惊险,步步为营。 (4分鐘前)

回覆

崽儿崽儿@我叫王帅宇
@陇上天水
//@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7分鐘前)

回覆

罗威w:罗昌平之所以选择独立作战,可能也是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也许还能存活,一旦形成集体形式就会被一锅端。@文三娃
//@展江:但是,各高校新闻院系敢于向学生推介罗昌平吗?包括他参与的《走出马三家》?//@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8分鐘前)

回覆

馬戈南:一斑知豹,见识到了反腐的艰难。 (9分鐘前)

回覆

弗里斯特的世界:狗日的发改委,坏的要命,再举报!//@记录者陈宝成: 转发微博 (9分鐘前)

回覆

城乡拾零斋:一般人不要效仿,因为举步维艰,甚至。。。。。。。 (10分鐘前)

回覆

记录者张君瑞:如果河南的记者实名举报一个河南的厅级官员贪腐,而且而且证据可靠,单位会怎么办?@大河报
@河南商报
@东方今报
@郑州晚报
@都市频道
@河南电视台@映象网
@大河网
@中原网
@河南日报
//@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12分鐘前)

回覆

刘美红红:信息量好大。 (16分鐘前)

回覆

1号位_54962:这样的举报,在改革开放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22分鐘前)

回覆

掀髯一笑O://@武大沈阳: //@展江://@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 (22分鐘前)

回覆

我的明天的明天: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关注@罗昌平
的公共微信号 (23分鐘前)

回覆

Habile周伟//@李晋宁: 此一时彼一时//@展江: 但是,各高校新闻院系敢于向学生推介罗昌平吗?包括他参与的《走出马三家》?//@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31分鐘前)

回覆

本小姐很不忿儿:不可复制//@守寂沉空: //@北大新传徐泓: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32分鐘前)

回覆

乌拉泊的风:值得一看。 (32分鐘前)

回覆

海上明月桥:还会有的。//@展江: 但是,各高校新闻院系敢于向学生推介罗昌平吗?包括他参与的《走出马三家》?//@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33分鐘前)

回覆

褚立臣:收了。 (36分鐘前)

回覆

李晋宁:此一时彼一时//@展江: 但是,各高校新闻院系敢于向学生推介罗昌平吗?包括他参与的《走出马三家》?//@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39分鐘前)

回覆

水润清荷://@北大新传徐泓: 推荐!信息量很大。对反腐、对记者职业的思考,都有新的深度。 (40分鐘前)

回覆

华东草根新闻:转发微博 (40分鐘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7-22 23:19
【案例】
晨曦微播
两人都无官方身份,会见新闻却通过外交部网站首发耐人寻味。消息核心意思就一个:挺。按照“越强调,越缺乏”规律,X处境是否较微妙?一个月前X公开呼吁政」治「局同志要带头听中央招呼,如若不是特别状况,当不会拉出这两位高调背书。

@晨曦微播
谁的杰作?有人这么快就对一篇老同志重要谈话做出如此内行透彻的分析。。。




(1)| 轉發(9) | 評論(3)
3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0-4 18:35
【案例】

支支V
//@今日:
#媒介素养#
近期最好案例之一。

@高铁见闻
【天安门5吨垃圾背后的真相】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4732)|
轉發(19648)
|
評論(3210)

今天 10:57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还有3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王君超
国庆垃圾的
#批判性思维#
//@传媒从业者刘斌: //@元芳时评:终于舒心了!赞一个

|
轉發(8)|
收藏|
評論

3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今日
#媒介素养#
近期最好案例之一。

(1)|
轉發(9)|
收藏|
評論

3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私家野史
没有垃圾箱,垃圾就可以乱丢在庄严的、神圣的、伟大的天安门广场?就不能自己拿着,等找到垃圾箱再扔?随意丢垃圾,居然还可以写出如此妙文,叹服博主!//@独家记忆小明哥]//@雪老说: “每人才45克,还不到一两”,每人应该在天安门丢多少是正常的?为了安保,广场没有垃圾箱”,这符合人性化管理吗?
(2)|
轉發(11)|
收藏|
評論(8)

5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2-6 11:06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2-6 11:08 编辑

【案例】
财经女记者部落
新闻联播观看指南,看完此篇有没有发现几十年的新闻联播白看了。(转自互联网)
(3)

| 轉發| 收藏| 評論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凌通社_有容奶大: 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是海外谍报分析机构分析中国政治动向的公开信息源!通过对领导人出境的时间长度头条二条等进行统计加权评分,可以客观计算出领导人的政治强度!这叫计量政治学! (40秒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2-8 20:13
【案例】
文子豫
//@李伊琳:书记作秀露馅,P民得意狂欢//@混亢龙:领导死翘翘了!//@钟鼎文无声: 作假//@瓜王西://@吴有水律师:仔细一看,还真是的哈?//@李伊琳: 果真!真是火眼金睛啊,书记作秀露陷了

@新闻小兵曹文艺
大家仔细看这位书记扫雪铲冰的图片:五个人五个推铲,两个武警战士的推铲均在三位领导后面,特别是中间李书记的推铲是被战士推着走的,也就是说,五个人干活,书记不出力,旁边领导出点力,战士推着领导走。


(57)| 轉發(1026) | 評論(170)
今天 15:5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0分鐘前 來自Phicomm智能手机 |  檢舉



还有2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李伊琳
书记作秀露馅,P民得意狂欢//@混亢龙:领导死翘翘了!//@钟鼎文无声: 作假//@瓜王西://@吴有水律师:仔细一看,还真是的哈?//@李伊琳: 果真!真是火眼金睛啊,书记作秀露陷了

@新闻小兵曹文艺 大家仔细看这位书记扫雪铲冰的图片:五个人五个推铲,两个武警战士的推铲均在三位领导后面,特别是中间李书记的推铲是被战士推着走的,也就是说,五个人干活,书记不出力,旁边领导出点力,战士推着领导走。


| 轉發(6)| 收藏| 評論(3)
27分鐘前 來自小米手机2S |  檢舉







吴丰恒
哈哈,犀利//@四两鸿毛://@财经女记者部落: 太较真,领导只是体验一下,扫雪挺好玩呢。

@新闻小兵曹文艺 大家仔细看这位书记扫雪铲冰的图片:五个人五个推铲,两个武警战士的推铲均在三位领导后面,特别是中间李书记的推铲是被战士推着走的,也就是说,五个人干活,书记不出力,旁边领导出点力,战士推着领导走。


| 轉發| 收藏| 評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2-9 10:43
【案例】
媒介素养:每个有手机的人都需要任大刚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31日   02 版)

    一个小时候的同学最近联系上我,想让我帮忙写写文章,替她老公的保健品公司宣传宣传。她托付的这件事情,在媒体人士看来,实在匪夷所思。我连忙简要介绍了记者写报道必须遵循的准则,新闻机构的审稿和编辑流程,保健品的疗效宣传有何严格限定,虚假报道的法律责任等等。听得出她不太相信,甚至有些失望,觉得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我却不肯帮忙。
    我这个同学,有着体面的工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媒体受众,难道在他们眼里,新闻机构的工作就那么随意,各种报道都可以由记者随心所欲写出来?看上去新闻机构每天都在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其实受众对媒体的误解与隔阂,不知隔了几座大山。
    很多民众并不知道,在一个正常运转的新闻机构,记者采访只是新闻制作的一个环节,后面还有编辑的文字处理,对事实和细节的推敲、质疑,标题的制作,对报道选题及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审核。但是,这些新闻出版的基本常识,有谁向民众做过解释?至少,我没看到哪家新闻机构公开过自己的工作程序,顶多公布一下热线电话或举报电话而已。
    近些年来,一些新闻学者一直呼吁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一些地方的各类人群,如干部、军人、大中学生、少儿等,也在零星地开展这项活动。比如,12月25日,北京市12所大中小学就与千龙网签约,共建新媒介素养教育基地。
    想来这些教育中,一定有新闻采编流程的介绍,私心以为,这最好不过。除了一般的采编流程,公众每天接触的媒体,其实盲点还很多。比如,一篇新闻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如何判定一篇报道的真假,如何区分新闻与广告?更“高级”一些的,还有如何写新闻,如何设置议题议程,如何安排版面,如何引领舆论,何谓言论自由,等等。如果我们的受众对这些知识略知一二,很多由新闻报道引起的事端,恐怕也不至于搞得十分被动。
    传统媒体时代,可以通过流程控制,在受众未必知道的情况下,很好地杜绝假新闻舆论引导。在新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只是众多信息发布者的一部分,还有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个人都在发布信息,很多信息未经专业新闻机构核实,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新闻与广告不分,对一般受众造成很大困扰。尤其以微博、微信的崛起为代表,预示着今后“用户生成内容”很可能成为内容生产和接受的主流方式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鉴别信息内容的真假,就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生活技巧,而很多普通人是很缺乏这一技巧的。比如,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就经常会看到一些媒体人一眼就分辨出的假信息。培养这种鉴别能力,民间性质的互帮互助固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组织化的教育更为重要。高钢教授曾在文章中介绍,“时至今日,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计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训练环节。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已经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光明日报》12月16日)在一个人人都可以进行公共发言的时代,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加不可或缺。
    从公民权利的保护角度来说,由于理论上每个人都掌握着属于自己的发布平台,监督权的行使更为方便,同时也更为随意,那么,它有没有边界?边界在哪里?这是每一个手持智能手机的公民都需要知道的事情。


http://zqb.cyol.com/html/2013-12/31/nw.D110000zgqnb_20131231_7-02.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4-9 09:29
【案例】
媒体制官员“扫大街”指南:摄影师要藏好
2014-04-09 02:23:18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6369人参与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这阵子,官员带头扫大街时有曝光。这边,小明视线还没离开“芬姐”;那边,四川叙永县委书记王波扫大街的新闻,又被曝出来。

扫就扫吧,不是啥新鲜事,可网上还爆出照片,显示有摄影师随行蹲地拍照,弄得一时质疑声四起。

官员亲历亲为扫街本无可厚非,结果邂逅一摊口水,这也让小明陷入思考:官员究竟该怎么“扫大街”?

【摆事实】

平心而论,官员扫大街,还真是屡见不鲜。小明依据其形式、内容把它分了类,典型的有:“本色出演”型,如河南商丘城管局副局长轩敬杰,一直带着妻子以捡垃圾的方式晨练,这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扫大街成习惯”了;“偶尔客串”型,此前媒体曾曝光,有地方组织公务员集体扫大街,体验环卫工等群体的艰辛。

王波书记跟“芬姐”可以说是“处境”相怜。扫大街是多少年来很多官员的常规动作,可是都在摄影师的问题上没处理好,成了扫大街的失败案例。

【讲道理】

就舆情反响看,同样是“扫大街”,或者不局限于“扫大街”的行为,有的得到差评,有些就能赢得赞誉一片。成功的案例,如陕西公安原副厅长陈里微博邀请农民工吃饭等。

他们被舆论认可,原因倒不在不是“有意”的。实质上,公众对“摆拍”式扫大街或坐地铁,也没有什么本能反感。哪怕它是“秀”,也无可厚非。小明记得国外学者米诺格讲过一句话:“政治的实践有时被比作演戏。政治家与演员显然属于彼此相关的族类。”而扫大街,也是“演得好”的一种法子。只要“扫”得好,它也能促进官民良性互动、消除隔阂。

问题是,有些官员扫大街,还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氛围,报道细节经不住公众挑剔的目光,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成为舆论调笑的对象。

【下结论】

依小明看,新时代官员“扫大街”,就该注意“方法论”:

首先,如果一定要带摄影师,摄影师的使用要专业。既不能把专业摄影师说成网友,也不要让摄影师出现在照片中,切忌“表演”痕迹太明显。

其次,要让“扫大街”成为一种经常性、规律性活动。不能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再次,“扫大街”要扫出新意。很多官员费力不讨好,主要就是方法陈旧,让公众看了腻歪。比如,手持扫帚扫大街和开着环卫车扫大街就是两码事,前者无创意,后者则反映了环卫水平的提升,当然,前提是官员有相关驾驶资格。

此外,宣传要适度,能低调则低调。“扫大街”是官员的本职工作,若是做了本该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也无需摄影师出场。

最后,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民众自发的上传、转发,胜过十万网络水军。

大街固然人人都会扫,但真要扫出水平,还是有些讲究。若有官员想避免差评,收获好评,不妨好好看看这份“扫大街指南”。


http://news.163.com/14/0409/02/9PBTL7C700014AED.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2-3 19:43
【案例】

@头条新闻
【卸任国家领导人出行都有谁来陪同】(新浪网新闻中心)





35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5-15 13:21
【案例】

拖尼熊
徐纯合那个喝酒到手抖很可能是酒精依赖症状,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是早晨要喝。在东北人觉得顿顿喝三两不算多,那是超标很多的酗酒了。这毛病会让人人格改变,是精神疾病。他那些说他怂,说自己就可以打赢制服他的亲友根本就不懂。记者若不明白这点不合格。做社会新闻必须看精神病学方面的书。
43分鐘前
來自索尼Xperia Z1




#微博辟谣#平台,欢迎查阅!

X



評論

op





好心情来吃我:这又给人家说成神经病 你是医生吗?你有他神经病的检测报告吗

12分鐘前




喵腥腥:胡说八道!徐纯合平时不喝酒?以前有没有发酒疯打人的记录?还是他被杀那天突然性格改变?

13分鐘前




用户暖水瓶:我单位里有个酒精中毒的小青年,在一次培训(无酒供应)时,得了谵妄,出现幻觉。真的是精神疾病哦。

13分鐘前




全球歌舞精选:这个案子的起因是截访,车站违法,违法侵权,惹出来的祸就顺理成章,民间发布的视频明明是警察暴打受害人,受害人赤手空拳。,没有明显反击,抢夺棍棒纯属是本能自我保护的反应。这么暴打,肯定会被激怒,开枪射杀属于故意杀人,扯其他东西偏离了证据和事实。//@元猫大大: //@谭人玮:转发微博

14分鐘前




看戏不怕幕布大:警察隔着栏杆反扣(制服)徐是不是事实?

20分鐘前




Google白板报:酒不是好东西,比香烟坏多了。

21分鐘前




唐宋wyp:我就不吐槽记者了……他们也不容易,虽然水平不咋的。

24分鐘前




小董不懂_:不是说出过车祸手抖么

28分鐘前




PETD亚洲善待单身屌丝组织:耍酒疯的很难拦得住

30分鐘前




一克拉地爱:回复@德克斯特的冥想盆:家里至少有两个亲人是因为长期酗酒后导致手抖的,你说肾病是中医理论,属于扯淡。

32分鐘前




陶朱三公子:说到早上也要喝,就想起了李院士,哎,多少人败在酒上。

34分鐘前




拖尼熊:回复@德克斯特的冥想盆:是吗?看病历了?问他的医生了?我没看见这个调查过程

40分鐘前




四月二日:酒糟依赖症很可怕,会毁坏一个人的健全人格。最可笑的是,酒精信赖症没发作的时候,人是非常好的。即使喝了酒如果没发作,也会表现得非常坦诚慷慨,机智敏捷,具有人格魅力。

40分鐘前




德克斯特的冥想盆:手抖是因为肾脏疾病

41分鐘前




博宝行:赞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5-19 00:11
【案例】

yuanzj柳叶刀
无论有什么背景,老毛子侵略中国,夺走大片土地的历史必须通过所谓官媒让全体中国人了解。那些一厢情愿认为中国目前只能和俄罗斯联手的人们该醒醒了,毕竟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

@王占阳
【今天的新闻联播重提沙俄侵华、并通过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割占我大片国土的史实】这应该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外交政策开始调整了。





5月18日21 : 51
來自微博 weibo.com



5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户端



还有6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吉四六:有意思

6分鐘前來自
三星Galaxy NOTE III





独孤不2:要跟他俄爹翻脸了吗//@里太白:嘿,有点意思啊。//@姜逸青: 有点意思。//@王占阳://@LENGYU反对延退: 瑷珲县名也恢复了,这才是不忘国耻,老左们开始颤抖了

18分鐘前來自
索尼Xperia TX LT29i





拖尼熊:阅兵时伙食不好//@werhao-:普京不容易对付

23分鐘前來自
索尼C3 双卡4G-LTE版








作者: 张熹    时间: 2016-11-20 11:28
【案例】
“中国霾是中性的,比伦敦的雾安全”?你们误会洋专家了!

2016-11-19
果壳网

老乡们,洋专家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误伤友军了!


作者:大脸撑在小胸上

昨天,@澎湃新闻 发了一篇报道《国际科研团队:中国霾是中性的,与当年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



下面评论,要么冷嘲热讽,要么开骂外国专家洗地,高赞评论惨不忍睹。




盛况空前,感兴趣的请亲自去感受一下。

我急死了!急得大喊——老乡们,洋专家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误伤友军了!

老乡们请听我解释:

报道到底在说啥?

报道里的这项科研成果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1

一是说,伦敦雾霾中大多是10微米尺寸的较大颗粒,而中国霾则是尺寸小得多的纳米颗粒。

这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伦敦雾霾里大部分是PM10;而中国霾里是纳米级,就差不多得是PM0.1了,比PM2.5更小。



PM2.5有多小?

大家都知道,PM越小,穿透能力就越强。

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能进到鼻腔和咽喉,但可以随着痰涕排出;PM2.5是细颗粒物,能深入到肺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PM0.1是超细颗粒物,可以进入到肺泡、血液和神经系统。

这明显在说中国霾的健康损害更大啊,怎么就洗地了?

2

二是说,伦敦雾霾是酸性,中国霾是中性。

这又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伦敦雾霾主要来自于燃煤排放,有很多硫化物,所以是酸性的。

中国霾的成分很复杂,除了燃煤和发电厂排放出的硫化物,还有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同时它的反应过程也更复杂,除了一次排放,还有这些一次排放物之间又互相作用,产生了二次污染物。



由于有了二次反应,所以它更多是中性污染物——请注意这里的“中性”,是相对于酸碱而言的中性,而不是相对于褒贬而言的中性。

这表明:中国对霾的治理会更困难。像伦敦那样,雾霾成分比较单一,控制起来相对容易;而像中国这种源头多、成分杂的,在控制时就会按下葫芦起了瓢,东墙塌完西墙塌,治理起来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这是在替官员洗地吗?

恰恰相反,如果官员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至少不会一拍脑袋说什么2017年治不好雾霾就提头来见吧。

另外,伦敦1952年的那一场雾——其实也就是雾霾,只是当时还没有认识到——之所以被称为“杀人雾”,因为它5天死了4000人,事后估计可能上万。这说明它具有急毒性,正如这项研究报告中所说,它是强酸性的。


1952年伦敦杀人雾

而中国霾,因为有复杂的二次反应,而表现出中性——但这并不代表中国霾的毒性更小,虽然还没有发生一夜之间夺人性命的惨剧,但它所含的更小的颗粒、上面所吸附的更复杂的成分,将对人体造成持续的、深入的、综合的健康损伤,这很可能是更严重、波及更广的健康代价。


老乡们看到了吧?仔细解读起来就是两点:

一是中国霾颗粒更微小、成分更复杂,这表明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二是中国霾的源头更多、反应过程更复杂,这表明治理前景更不容乐观。


你们大骂人家“洗地”,就说你们骂错没?就说人冤不冤?

幸亏人外国科学家也不上中国微博。


怎样报道才更好?
还要补充一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希望媒体向大众多介绍科研成果,这是好事,但我反对不加任何科普解释的生硬介绍。

就像这次,骂人的固然蠢,可话说回来,如果文中说清楚了“纳米颗粒”“中性成分”是什么意思,再解释一下怎样理解科研成果的社会意义,我想也不至于造成这么严重的误解、一边倒的叫骂。

在报道类似科研成果时,媒体是否具有更多责任,来帮助绝大部分的外行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而从技术角度,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全知全能的大百科型记者,但希望记者在涉及专业报道时,适当请专业人士把把关、做做背景知识科普,这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吧。


本文来自:大脸撑在小胸上。原标题:《围观群众,误伤友军:伦敦雾≠中国霾?》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oMdAwG9w6clfmBa#r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21 17:05
【案例】

我把自己看《新闻联播》的一点经验跟分享一下,希望每个人都爱上《新闻联播》,都可以做个上等人。

第一个经验:各国领导人来访这种新闻是很重要,一般就意味着双边可能达成某种协议,很多外贸的机会就是这么产生的。如果新闻里说双方亲切友好的交谈,那么合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双方领导人坦率交谈,就说明分歧很大,暂时无法沟通。如果新闻里说交换了意见,意思就是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如果新闻里说深入交换了意见,意思就是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如果新闻里说增进了双方的了解,意思双方分歧很大。如果新闻里说会谈是有益的,说明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第二个经验:领导去哪里出差很重要,如果去上市公司参观,那么接下来就差不多要买这个公司的股票。如果去参加某个展会,这行业的股票就保持关注。如果领导到了某个地方,开了个会,还播出了会议的部分内容,这个地方接下来就会变革的可能,比如雄安。

第三个经验:每年的几号文件很重要,往往代表某个领域有政策的支持,比如一号文件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那么最好是马上去买地,然后来点高科技农业,比如花卉啊,比如自动化水稻田啊,然后等着政策的扶持。

第四个经验:跟着领导出访的团队也注意观察,往往带的团队成员都是要真刀真枪跟人签订单的,而且一般这些企业家都是在一段时间比较安全的。所以这样的企业是看好的。毕竟在中国,企业做大了,就不仅仅是经商了。

第五个经验:地方大员的调动也是重大新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好的地方调去经济落后的地方,那么对后者这样的城市就该埋伏了。比如合肥的领导调去重庆,那就意味着重庆的房价可以涨了。如果经济落后的地方的领导调去了经济好的地方,那么就是去稳定去了。接下来这个地方的热度可能就要降一降了。喜欢买房的可以特别留意这方面的新闻。

第六个经验:如果新闻里特别让一个犯罪分子去道歉,一般两种情况,一是民愤极大需要去缓和。另一种情况就是警告这个领域的其他人,所谓杀鸡骇猴,那么就需要小心了。比如某段时间让微博大佬去新闻里忏悔,那意思就是接下来要严管微博,不允许再做同样的事情了。那么普通人就别不知死活往里冲了。

第七个经验:另外在新闻里说要让大家宽心的事情,都要多长个心眼,尽量反着想。比如说外汇不要出逃,那么我们要反问的是,别人为什么要兑换外汇。再比如播出某企业家说中国税负不重的新闻,那就想想是不是真的不重。这种都属于引导类的新闻。

归纳起来是这样的:

对于告知性的新闻,往往隐藏着机会。

对于引导类的新闻,往往反面更有机会。

希望你爱上新闻联播。



编辑:臧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1-22 09:46
【案例】

https://weibo.com/1748850214/Hd1cNzmV5?type=comment
历史上的脑顶洞人
今天 08:3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这跟我们做文献是一样的,同一期新闻的前后编排是否存在什么含义,为什么要在这个背景下说这个新闻。不同期观察下来,对某个议题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没有?有没有哪位局里的在很长的时间没有活动报道了?系列报道为什么要这么出,说明了什么主题和述说目的。讲真,新闻联播看懂了,文献学也就基本学会了。
@首倡共和袁慰亭
新闻联播是普通民众了解当下中国重大政治经济政策动向最权威和最便利的视讯媒体渠道,没有之一。我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我所了解的,以及我所认识的,一定行政级别以上的体制内人士和很多本业做的不错的生意人,大多数人都有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你嗤之以鼻,你不看,还讽刺看的那些人,我只能说,自以为个性,实则愚蠢。[url=]收起全文d[/url]

1月21日 22:34 已编辑





  • [url=]û收藏[/url]
  • [url=]8[/url]
  • [url=]评论[/url]
  • [url=]ñ6[/ur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2-23 20:41
【案例】
教孩子们识破假新闻的重要性库柏:比利时记者多绍来到一所学校,向10至11岁的孩子们做讲座。他展示了3篇网上报道,要求孩子们辨别真假。


[size=0.8em]更新于2019年2月21日 07:04 [size=0.8em]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西蒙•库柏
世界上最年长的男子真的有179岁吗?布鲁塞尔莫伦贝克区(Molenbeek)的学生们盯着教室屏幕上的在线新闻报道。这篇报道是真是假?他们怎么才能区分?
假新闻将继续存在。假新闻的构思通常比真新闻更好,而且更有趣,因此它们更吸引眼球和广告商。也总会有政治人物从假新闻中获益。
但自从2016年假新闻冲击公众舆论以来,我们已经学会了抗击假新闻的一些方法。很多国家推出了教孩子们“核实来源”的倡议;法国为学校启动了一项(志愿)计划。教育仍然比互联网落后约10年,但正在迎头赶上。那么,哪些办法奏效呢?
我和Lie Detectors一同前往莫伦贝克区。Lie Detectors是一家总部位于布鲁塞尔、派记者前往欧洲学校讲课的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次,比利时记者瓦朗坦•多绍(Valentin Dauchot)被派到一个10至11岁孩子的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是北非血统(尽管角落里的一盒盒华夫饼流露出浓郁的比利时风格)。
“在互联网上,”多绍表示,“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假的,但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真的。你读到的所有事都必须核实。”
莫伦贝克曾是2015年11月在巴黎屠杀130人的其中几名圣战分子的大本营,因而声名狼藉。然而这些孩子都是模范生。在90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全神贯注地听讲,热情地大声喊出答案,甚至当窗外另一个班级开始在白雪覆盖的操场上欢蹦乱跳时也不为所动。多绍之前已经走访了莫伦贝克的三所学校,发现这里的孩子和富裕社区的孩子一样聪明。小学生是格外令人欣慰的群体;只有到青少年时期,阴谋论才会生根发芽。
他向这个班展示了三篇网络文章:179岁的老人,一条据说从动物园逃到巴黎下水道里的鳄鱼,以及特朗普和马克龙在埃菲尔铁塔共进晚餐的154953欧元的账单。首先,孩子们猜每篇报道是不是真的。他们的投票出现了分歧。当多绍公布答案称,这三篇文章都是假的时,有些孩子惊呼难以置信。
线索是什么?在屏幕上,多绍放大了餐厅账单。“上面为什么写着‘14顶帽子’?为什么要在餐馆里买帽子呢?经过仔细查看,鳄鱼的故事出现在一个笑话网站上。(写着钚28欧元/公斤的横幅广告露了陷儿)。如果你在谷歌(Google)上搜索这位179岁的老人,你会立刻找到揭穿这条新闻的报道。”
多绍问道:“为什么有人写假新闻?”一个男孩喊道:“为了赚钱。”另一个女孩说:“为了骗人。”孩子们明白这一点,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关注YouTube网红,后者利用点击诱饵来增加受众。
事实上,Lie Detectors发现,孩子们往往比老师更精通互联网,可能也比老人更精通。最近发表在《科学》(Science)和《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刊物上的两项研究得出结论,65岁以上的人传播虚假信息的可能性格外高。
揭穿假新闻只是其中一半任务。Lie Detectors的创始人(英国《金融时报》一名记者的妻子)朱利安娜•冯•雷佩特-俾斯麦(Juliane von Reppert-Bismarck)表示,至少同样重要的是恢复人们对媒体的信任。最终而言,多绍走访莫伦贝克相当于为新闻工作做广告。他是这些孩子们见过的第一位记者。
很多成年人也从未见过记者。自从互联网摧毁了媒体的经济模式以来,当地记者的数量已大大减少。法国的黄背心抗议者对记者的人身攻击,表达了人们对这份大都市职业的愤怒。很多从事该职业的人成天坐在电脑屏幕前,为24小时新闻网站赶写大量报道,忙得没时间出门与普通人见面。
多绍的出现向孩子们展示了记者不是怪物。他还向他们展示了新闻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他解释称:“记者通常必须遵守规则。”当多绍写文章时,他的同事会检查错误。当他提出指控时,他会给予对方答复的权利。但在网上的大部分地方,情况并非如此,而是让任何人都可以不受约束地随意表达。
新闻报道总是不完全准确的,而且往往会出错。毕竟,我们对这个世界进行实时报道,而报道对象往往是一些隐瞒真相的人。冯•雷佩特-俾斯麦要求那些派往学校的记者描述自己曾经犯的错误。如果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当读者发现错误时他们的信任就不会瓦解,他们不会自动假设有人在操纵。
她还建议媒体公开表明自己的偏见。她称赞自由派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链接了优质右翼出版物的分析。新闻工作永远无法说出全部真相,但引用作家朱利安•巴尔内斯(Julian Barnes)的话来说,“43%客观的真相要好过41%”。
“你们非常消息灵通,”多绍最后告诉孩子们,“你们比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知道更多,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你们可以独自在网上去任何地方。所以唯一能真正思考和作出决定的人是?”
孩子们齐声道:“我自己!”现在轮到他们的老师继续上课了。
原文链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81542?adchannelID=&full=y
编辑:杨琦钜

[size=0.8em]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6-3 09:59
案例】


海南省人大法制委:“不再禁止黄赌”系误读


中新网海口6月2日电6月1日下午闭会的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海南经济特区农垦国有农场条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6月2日,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这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废止原因进行说明。
有媒体将废止《海南省禁止赌博规定》《海南省取缔卖淫嫖娼规定》误认为海南不再禁止赌博、不再取缔卖淫嫖娼。对于废止这两项地方性法规的原因,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一直旗帜鲜明地禁止黄赌毒,《海南省禁止赌博规定》《海南省取缔卖淫嫖娼规定》就是1988年建省时出台的。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新的法律法规对打击赌博、卖淫嫖娼违法行为作了详细规定,海南省这两件法规当时的主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于2006年被废止,涉及的主要制度劳动教养制度已于2013年被废止,实践中已不执行这两件法规,因此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废止这两件法规。对于赌博、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海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进行严厉打击处罚。
对于《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海南省彩票管理办法>设定罚款的决定》的废止,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解释道,《海南省彩票管理办法》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制定的规章,已被2004年2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通过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海南经济特区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等23件规章的决定》(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废止。鉴于海南省政府规章已被废止,被授权对象已不存在,因此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废止该决定,对彩票的管理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国务院《彩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和处罚。


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EGN1IN6U00018AOR.html?spss=wap_refluxdl_2018




编辑:陈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6-3 10:34
【案例】

媒体领唱·我和我的祖国





编辑:陈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6-30 21:22
【案例】聚焦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第五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原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作者:张赛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19 ... shtml?from=timeline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赛)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一切都已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在发展。这必然要求媒介素养教育适应时代环境变化的要求,不断创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培养数字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6月29-30日,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邢发亮出席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主办方供图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邢发亮。主办方供图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教授主持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会议围绕“跨界·融合·创新——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健康生活、城市发展、网络安全密切联系,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同领域,关注不同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深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者发言。主办方供图

  在主题演讲环节,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教授、伦敦国王学院客座教授、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David Buckingham认为,我们应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审视数字媒介的发展与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超越数字媒介的使用对年轻一代是利还是弊的二元框架来探讨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加拿大约克大学格兰登学院副教授Clara C. Feliciati以加拿大《联合国消除女性歧视公约》为案例,倡导媒介素养应作为增强女性反歧视能力的工具。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研究员Carlos A. Scolari以介绍数字技术发展和媒介生态变革为基础,解读传统媒介素养与新兴跨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介绍了涉及来自8个国家10个机构的50多名研究人员的跨媒介素养研究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针对智能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对媒介素养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点重要建议。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张开教授结合中国媒介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状,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彭兰教授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研究主体,认为目前媒介素养研究对中老年人群的存在重视不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教授从赋权概念与媒介素养教育关系的历史视角入手,探讨如何应对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主任李月莲教授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终极目标,探讨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张艳秋教授以“中国政府官员媒介素养培训中心”为案例,分享了其考察中国政府官员媒介素养培训实践的研究发现。

  本次会议共设置了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和六个主题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加拿大瑞尔森大学、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10余名外国学者、业界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理论”“终身学习:网络素养与公民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与人才培养”“网络媒介伦理与道德规范”“数字时代的中小学教育”“国际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前沿”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就技术创新引发的各种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未来发展,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进行碰撞和交流。

  媒介素养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引介至我国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广受各方关注的研究热点。中国传媒大学率先在2004年举办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截至2015年11月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这四次研讨会为中外媒介素养研究者、实践者搭建起高水平的交流、研讨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已然成为该领域中的学术品牌会议。


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悠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9-16 22:27
【案例模仿抖音,“告别”美好生活?
编辑:吴悠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9-9-29 21:17
【案例】
说到底,还是媒介素养差
早晨上网,发现很多人转一条“胖女士舞蹈”的视频片段,评语大多是嘲笑戏谑,好奇打开看了看,看后不禁哭笑不得。掩卷沉思,难怪众网友讽刺。
想想看,胖女士的体重绝对超出了平均水平,有网友推测有200斤,应该是那些卖减肥药的好目标。按照常识,这个体重的人基本上都与舞蹈告别了。但她不,她想挑战自我。
视频里,一个年纪偏大的胖女士在一群身材姣好的俊男靓女簇拥下,都穿着红军军服,认真地表演起了“吴琼花”,而她的搭档,一个年轻的帅小伙,无比吃力地把她举来举去,在高潮处,这位胖女士还做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骑上了小伙的脖子,看得出来,小伙被压得几乎喘不来气。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828/wps48.png
很快,有网友扒出,这位“胖天鹅”是沈阳某公司董事长。咖叔也赞其勇气可嘉,老当益壮,胖而不馁,但在当时当下,表演这个,引发网友戏谑,感觉有点不伦不类。显然,是媒介素养比较差的表现。
首先,当前是举国上下迎新中国70周年国庆,处处洋溢着庄严欢乐的气氛,她来这一出,而且还发了视频,所引发的嘲笑气氛与当前国庆氛围不协调。
其次,是对红军革命形象的不尊重。红军革命时,吃不好,穿不暖,受欺负,受压迫,才起来闹革命,才取得胜利,所以才有了今天。而她这个“土豪”形象,恰恰是红军当年革命的对象,难怪网友感觉不爽。人贵有自知之明。搞舞蹈除了天赋之外,还是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的,体重应该是最基本的。
再次,是她的身份。如果是普通人,公园健身的大爷大妈,也就无所谓了,但她的身份,是沈阳某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如果真是这样,就有点权力任性粗暴的嫌疑了。这么多俊男靓女配合她,包括她身下气喘吁吁的帅小伙,不就是因为她有权有钱吗?
有人拿马云表演京剧、演电影功守道的例子,来论证马云能演,为什么她不能演?可是仔细想想,这两者能一样吗?马云那叫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与政治无涉。
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尤其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在周边人献媚和媒体吹捧下,往往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经常不顾自身形象,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为世人所笑。
当然,咖叔无意给她扣任何帽子,人人都有爱美的权利。如果她没有穿红军服,而是普通的演出服,不是在当前欢庆70周年的背景下,而是在公园,在舞厅,当然没有任何问题,相反,还应该值得鼓励。
说到底,她和她的公司,还是“媒介素养”差,才引发骚动和嘲笑。如果事先对舆情能够正确研判,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文章来源:融媒天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VAwdfZNhT3Y0e2olMmAgQ
编辑:高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0-2-2 20:18
【案例】
像这种危险一线采访,会派出媒体最好最专业的记者,即是对记者本人地位的肯定。派出记者会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稳定的心理状态,不会在重大压力下心理崩溃,谁也不想找个遇到死人或挫折就嗷嗷大哭的;2.重大事件相关知识有积累的,很多优秀的报道,记者本人多半是此类事件的行家,比如空难、火灾、瘟疫等,没专业技能的只好靠煽点情过日子;3.优秀的新闻专业技能,包括采访、写作基本功,核心记者一定是最好的记者,也可以靠重大事件培养有前途的新人,丹也就是打打杂;4.个人觉得还有个必备的素质:别添乱,保住自己的命。汶川地震期间,有个摄影记者忘乎所以拍摄,没注意到直升机的尾桨,一个军人为了保护这个傻X牺牲了自己。在泥石流、地震、瘟疫等场合,不冒死采访,是成熟记者的标志,不要当塔利班或者IS那样的炮灰,如果新闻理想不能保护生命(包括自己的),那拿来何用?
编辑:陈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0-2-20 17:56

【案例】




编辑:冯梦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0-4-8 17:20
案例
微信高级使用技巧(微信素养)三十六条

国民通讯及信息获取工具微信,是有一些隐含技巧的。最著名的就是朋友圈纯文字发布。没有任何一个官方说明会事先告诉你,长按右上摄像头,可以在朋友圈发布纯文字。

不过,即便是看着这个似乎人人都该知道的技巧,我老实告诉你,去年我在我们学院本科班上课时提及,现场就有学生表示从来不晓得的。

这篇文章,我和各位聊聊微信里的一些更为高级的技巧。借用“媒介素养”一词,我称之为“微信素养”。有些可能你们也知道,但未必人人知道。

以下技巧不分先后(除最后一条),纯属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且场景均为苹果生态,安卓大同小异。

技巧一

有些链接,在微信平台上是无法打开的,但这不意味着它就是无法打开。复制这个链接,放入浏览器即可打开。这些链接包括远远不限于阿里系、头条系链接。

技巧二

出于一些技术原因,你和张三(或者张三及李四)在微信里发送的信息,对方没有收到。如果你使用pc和手机同步,是很容易秒知对方没有收到的:手机里显示已发出,pc上毫无踪迹。

在群里看到别人发送一个图片或文档,说一句”谢谢,有看到“可以算是一种礼仪。

技巧三

朋友圈是可以部分屏蔽广告的,做法是:我-设置-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4.我们如何使用信息-关于广告-管理。右上角进行登录后,可进行一系列个性化服务设置来关闭一些广告。

但请注意,并不能达到完全杜绝的目的,只能部分屏蔽。

技巧四

微信号(个人)分为境内号和境外号。你的有些朋友圈,如果你有境外朋友,有可能依然能看到。境内号和境外号的主要区分方法是注册用的手机号。

顺便我建议你自备一个小号,可秒知你的朋友圈发布状况。

技巧五

如果你有一个微信公号,并设有原创和赞赏,当你自行删除文章后,已获得的赞赏最终是可以落袋的。

技巧六

在隐私设置里,将“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的开关关闭——也就是无需验证即可和我通讯交流,你将不再受五千人上限限制。

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有超过五千人的通讯录。在未验证即link的情况下,你可以和他们通讯交流,但互相不能查看对方的朋友圈。你和对方的通讯界面右上,始终有一个等待你通过的按钮。按下才能算可互看朋友圈的所谓朋友。

技巧七

当你主动或被动不想使用这个微信个人号时,请记住,解绑手机号是最后一步。请牢牢记住这一点。

所以,我通常建议想弄个小号的朋友,再备一台手机。

技巧八

微信是可以拒绝向你提供服务的。这种拒绝分为永久性拒绝和短期拒绝。后者短则一日,长可以有十五天之多。当微信短期拒绝你服务后,你必须等到期限结束,才可登录。但永久性拒绝,你其实是可以登录的。你甚至可以在某些群里看到别人骂你,只不过你无法还嘴罢了。

道理在于,你钱包里可能有钱。永久拒绝为你服务,不意味着微信可以没收你的财产。

微信一旦拒绝向你提供服务,并不影响你相应的企业微信号。

技巧九

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可以导出的,并可以导入到同一个微信号下。与QQ不同,微信的聊天记录至少官方说法是不存储云端的,这就意味着,你如果要换一个设备且依然想要查看过去聊天记录,你需要做一下导出加导入的工作。(有些手机,比如苹果、华为等自行备份+还原,也可以做到聊天记录迁移)

微信的社交关系存于云端,所以你换一个设备依然可以做到通讯录同步(但未保存的群例外。这种群需要一位群友说话你才能继续在这个群里说话),有第三方工具可以导出这个社交关系形成一个xml文件,但没有任何一个工具可以将社交关系导入到另外一个微信号下——导入到同一个微信号下纯属脱裤子放屁。

技巧十

利用pc端的微信进行聊天记录导入导出,导入到手机里比从手机导出耗时巨多倍。建议导出时可以醒着,导入时可以关灯睡觉。哦,对,记得给手机插上充电线。

技巧十一

你不能在太短的时间里发出过多好友申请(具体啥叫太短啥叫过多,我不知道这个值)。如果你做了,你可能会面临一次很短期的封禁,这个时候你需要找到一个微信好友为你做个验证来解封。解封时,你的好友并不会收到任何系统下发的信息,所以你要关照ta记得查看”微信团队“里的”自助工具“里的”解封/申诉辅助验证“,而不是在那里傻呵呵地等着什么申请辅助解封信息。

当然,你也有可能只是接到一个警告。

经本人试验的做法是,发送十个请求,然后等待对方接受。如果这十个请求均未返回接受,你最好去拉个屎洗完手回来再继续。

技巧十二

你可以把别人在你朋友圈下的留言删除,但这只是看上去删除罢了,类似你在微信聊天里“删除”而不是“撤回”消息。

技巧十三

老板今天喜得贵子,发朋友圈晒娃,你点赞应景。但接下来任何一个人赞评你都会收到一个通知。如果你嫌烦的话,可以“不再通知”从而既应了景又不受打扰——不过,通常这种朋友圈会赞评如潮,你不赞你老板未必知道。若ta这种事也能记得,要么就是你在ta眼里分量不轻,要么,这家伙未免太小鸡肚肠。

点赞留评后不想再被打扰,亦可用于朋友圈广告。比如爱马仕广告,你去留言称果然精准。

技巧十四

你刚刚打开携程查了一通酒店,然后打开一篇微信公号文章,赫然发现底下广点通广告是携程的,不用惊慌微信把你数据给卖了。这涉及到dsp广告的运作机制,我懒得再解释了。

技巧十五

微信公号文章并不属于微信产品的一部分,因为它完全可以脱离微信而存在。公号里各种抄袭侵权,苹果不予干涉。但微信小程序属于微信产品的一部分,它无法脱离微信独立存在。理论上,某个第三方小程序的抄袭侵权,存在让微信从苹果商店下架的可能。

技巧十六

如果你实在担心有人会截取你的对话信息,语音也是不靠谱的。因为可以“录屏”。最好的做法是撤回。

但撤回并不保证一切。

所以,最好做法是,你懂的。

技巧十七

“朋友在看”这个模块,如果有篇文章只有张三在看,通过点击一个看上去很不明显的“叉”,你可以做到再也不看张三的在看。但如果已经有超过两个人的在看,这个叉点击后再无“不看张三的推荐”的选项。

技巧十八

你可以在看一看页面里点击右上人头,再点击最右按钮,去设置不看ta和不让ta看。另外,看一看仅保存你七天的看一看,所以这个不能当收藏用。

技巧十九

在朋友圈里发视频,是有时长限制的(我记得是十秒),你现在有一个超过限制的视频很想和朋友们共享,应该用这样的路径:

-收藏-右上加号-点击图片按钮唤起相册-选择好一个视频后右上角三个点-分享到朋友圈

同样的路径也可以分享一个pdf之类的文档。

技巧二十

发朋友圈屏蔽人的时候,是可以选择屏蔽群的。比如说,你想发条朋友圈,不想让亲戚们看到,你可以直接选择屏蔽亲戚群即可。

同样的道理,你只想让同事们看到,可以用部分可见里的”从通讯录选择“挑出同事群。

顺便说一句,你可以创建一个群,但不要说任何话,这些被创建的是不知道的。当然,这种方法能容纳的群员数量非常有限——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探测对方只是不给你看ta的票圈呢,还是彻底把你拉黑。

技巧二十一

拉黑和删除是不一样的。删除只是互封朋友圈,而拉黑是阻挡通讯。

技巧二十二

微信里有缓存这个行为,所以有时候对方明明换了头像你这里没看出来,或者你看过的文章被删除但你依然还能打开看到,是很正常的事。

技巧二十三

有些表情包,是付费才能下载的。张三买了一套表情包,向你发送一个,你如果没有购买,无法转给李四。

有些表情包会下架,张三有一套已经下架的表情包,向你发送一个,你若未安装,无法保存这个表情,但可以转发。

技巧二十四

朋友圈有些文字长按会出现”翻译“,有些则不会。期间规律我还没发现(和长短、有无标点无关)。但翻译都是翻译成中文。所以中文长按翻译,就是复制一段给你看罢了。

技巧二十五

如果你在朋友圈写完一段话后,空格回车,空格回车,空格回车,若干次,再写一段,就会有”展开/收起“的效果,适合用于写转折类段子。

技巧二十六

复制长篇文字发朋友圈会被折叠,这是很久以来的微信惯例,并非去年新出。但复制长篇发朋友圈评论会被折叠,倒是新出的。

用搜狗输入法进行复制黏贴,有可能可以解决被折叠。但并非百分百靠谱。

对那种未被折叠的朋友圈,希望你多多点赞,就算你看不懂。好歹手机里一个一个敲的可能性很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技巧二十七

公号文章删除后的尸体体征是不同的,请注意观察。被删和自删显著不同。被删也有细微不同。具体不展开。

技巧二十八

微博有批量自动删除微博的第三方工具,微信朋友圈绝无,不要费这个神了。

技巧二十九

在聊天界面里发送的地理位置,是可以伪造的,但无法伪造不是地球上的位置。但朋友圈的地理位置,至少我到现在没找到伪造方法。

朋友圈地理位置可以创建个名字:比如魏武挥二世登基遗址。创建新位置时,会让你填写地区街道之类。你可以胡乱填写一通,但请勿高兴得太早,这些都是浮云。他人一点你位置,地图显示依然是你发出这条票圈的位置。

技巧三十

每个人注册微信时,都会被分配到一个wxid开头的字符,这是初始微信号。初始微信号是不可搜的——也就是即便你完整地正确地输入这一串字符,你依然无法搜到这个人。

你有一次机会设置自己的微信号,一旦设置成功,即不可逆。且微信号也不能修改,所以设置时请慎重。

微信号和昵称是两码子事。

技巧三十一

在微信下方”发现“两个字上,默认会有个红点——当有新朋友圈出现时。红点恐惧症的人可以去消除这个提示。但我到现在也没想通,为啥这个设置是在”隐私“模块里,而不是”新消息通知“这个模块里。

技巧三十二

”文件传输助手“设为星标朋友的好处是很多的,比如现在很多游戏希望你分享并给予一些钻石啦水晶啦之类的好处,你可以飞快地分享给这位姓文的好朋友。

技巧三十三

与一个公号交互的方式是消息、留言、想法。给公号发消息,只有你和公号运营者可见,且公号运营者24小时没回复就无法回复你了。留言相当于文章评论,公号运营者精选出后可以为任何一个人所见。而想法,是当你点击“在看”后写下的文字,公号运营者无法干预,且这段文字只有你的朋友可以在“看一看”里看到。

公号运营者精选你文章留言后,你会得到一个下发通知。但ta可以撤回这个精选,这时候你不会得到通知。

技巧三十四

今天再去开公号,一般情况下,没有留言区功能。

技巧三十五

你的朋友张三开公号,你谀词如潮但其实从未关注。假定你某日忽然心血来潮予以留言或打赏,张三后台其实能显示你是否关注ta的公号,也能看到你何时起关注。

为避免尴尬,你最好不要画蛇添足漏了陷,但还有一种方法:关注后,通过右上角三个点,再点击设置,将“接收文章推送”关闭,以起到既关注又不关注之效。

写到这里,我真是对微信产品设计者那点对人性之洞察,叹服。

one more thing

腾讯是香港上市公司,不是美国上市公司。腾讯的创始人是马化腾,不是马云。


来源:微信公众号 扯氮集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d8DXKEMC5KgyA3mdejIFg

编辑:贾梦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0-9-18 22:04
案例】

沉迷与轻信、网络暴力低龄化,媒体聚焦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草场街小学的学生在观看网络安全知识展板。新华社发
暑期生活中,很多孩子“手不离机”。牛国梁摄/光明图片
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黄杰显摄/光明图片
张海波(左)正在教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资料图片
媒介素养相关教材。资料图片
9月15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初级中学学生正在阅读网络安全宣传资料。兰自涛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9月14日至20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随着我国青少年的触网年龄不断降低,他们能否健康、安全、文明上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5月13日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即使用、解读、评价各种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尤为重要。当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临哪些困扰?背后有哪些深层次问题值得关注?又该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针对上述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曾焦急地给我打电话求助,说孩子因为沉迷追星,与家长产生冲突,绝食抗议,还拒绝沟通。”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特级教师丘小云在教学中发现,因过度沉浸社交媒体使用,手机依赖、饭圈追星、亲子关系紧张、宅家、厌学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出现在青少年中。
学习、娱乐、社交,当下青少年的生活场景,几乎都要与新媒体发生联系。随着新媒体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青少年的网络身份早已发生变化。当前正处于学校“复学”阶段,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及“信息生存”能力变得更加紧迫。

1.身陷社交媒体包围,青少年面临哪些风险
沉迷与轻信
“两战”高三的小吴,已经是第三次卸载某社交应用了。“一玩起来,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每天沉迷在粉丝互动、明星打榜里,荒废了一年,高考也失利了,今年复读期间一定要管住自己。”山东济南一所高中的学生小吴袒露心声。“一用就沉迷,不用又跟不上潮流”“要想不看,只能卸载”,不少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在极端中游走。
同时,更多的短视频、小游戏等社交应用在抢夺青少年受众的注意力。山西长治学院副教授郭旭魁和兰州大学讲师马萍对山西省晋中、长治和运城3个城市9所中小学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城市中小学生90%以上都会手机上网、会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其中62.1%的甚至会制作短视频。“好玩、搞笑”“同学都知道这个梗,我也想了解”“酷炫的片段、奇特的效果”……问到为什么喜欢短视频等社交媒体时,很多中小学生这样回答。
被社交媒体包围的青少年,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怎么样?“微信朋友圈的消息是真的,可以相信”“短视频里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点击率越高的网站,内容质量也一定越好”,这些问题,有35.9%、59.2%、55.4%的中小学生分别选择了认可的选项。中小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很多把社交媒介的信息、内容认为是真实发生的,随意转发和分享。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有接近六成的青少年没有掌握使用网络工具来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技能。
“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利巴韦林能预防病毒”“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将封城”“武汉红十字会售卖山东寿光捐赠的蔬菜”……对于已经步入社会、价值观处于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分辨谣言的能力怎么样?西南大学团委副书记于涛带领的课题组今年2月针对全国45所高校19850名大学生的调研显示,这些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谣言,12.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转发过,还有8.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发布过不当疫情言论。
网络暴力低龄化
“连哭都这么恶心”“现实生活中肯定也是小三”。热播剧《三十而已》中“林有有”角色的扮演者被观众骂哭,“一切来得太快,完全超乎我的预想”。同样在几个月前,诗人北岛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首自己的诗歌,没想到却引来了围攻,有的网友甚至用网络缩写对其进行辱骂。北岛在评论区回复:“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但不应使用语言的暴力。我从此关闭诗和诗的评论区。”
北岛和林有有的扮演者,他们遭遇的正是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的“祖安文化”。
以随意“问候”亲人生死、无意义对骂狂欢的“祖安文化”,正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祖安”一词源于某网游同名服务区,该区游戏玩家以爱说脏话、擅长骂人著称,“祖安”逐渐演变成讲脏话骂人的代名词,后又依托B站等亚文化网络平台“出圈”。不少未成年人以“祖安男孩”“祖安女孩”自居,他们在社交媒体的娱乐、游戏、直播栏目,进行对骂、互撕,还寻求“创新、犀利、朗朗上口”。
这种网络对骂还从虚拟社区倒灌进青少年的现实交往中,甚至被病态追捧和模仿。江苏南京某初中的一名学生说:“班里很多同学平时交流时都互相用脏话,在班级微信群里有的人也会一连发送几十条污言秽语。”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我们同学都觉得没什么,如果不会说,显得我很不合群,说脏话说得有新意也是一种‘酷’。而且我是在网上发的,又没有在现实中真的骂人。”
青少年正陷入遭遇网络暴力和参与网络暴力的双重身份中。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数据显示,28.89%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其中,暴力辱骂以“网络嘲笑和讽刺”及“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居多。68.48%的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场景是社交软件,其次是网络社区,比例为55.3%;而在短视频和新闻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0.66%和30.16%。
“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他们很难区分社交媒体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的界限,对于秩序、场景、规范的认识不清,易引发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斌说。
遭遇网络侵害
除了网络暴力,青少年还在遭遇其他网络安全风险。一名初中教师反映,有学生曾因为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个人隐私被勒索,不敢告诉家长,只能找老师和同学帮忙解决。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团队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互联网平台参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参与社交平台遭遇的网络违法侵害风险中,网络诈骗占比高达46.67%。
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极强,而及时便捷的社交媒体恰好为其提供了自我表达、情绪宣泄的空间,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如鱼得水,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和分享个人生活,却容易忽视其中潜藏的安全问题。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45%的青少年在注册账号时不太关注用户协议,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太了解。
“新媒介赋权青少年自主学习、表达、交往的能力,但是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带来的影响相比,青少年对媒介及信息的认识和辨别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整体来看,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开说。

2.风险背后,这些深层原因亟待重视
青少年焦虑与数字代沟
看到青少年毫无顾忌地在网上发出一堆带着脏话的弹幕、评论、跟帖,很多人不禁问,这些青少年到底怎么了?
“很多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寻求猎奇、新鲜,为排解社交焦虑,他们积极地在社交媒体平台参与群体交往,容易形成小圈子的意见、情绪极化,引发群体谩骂、煽动对立等。”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滕乐说。沉迷虚拟社交,现实社交的缺失,也让当下的青少年们,更容易被误导,不自知地陷入群体意见极化。
而很多家长对此无所适从。“疫情期间,孩子一直在上网课,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变多了,但我不知道她在网上除了学习还干些什么。”北京朝阳区的刘女士说。
“数字代沟”已经在不少青少年和家长之间显现出来。广州市少年宫广州青少年网络安全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张海波调研发现,10~14岁的学生与父母在社交媒体平台中互为好友并互动的比例只有3.7%,有53.1%的孩子曾因为上网问题与家长争论过。不少家长对于新媒介的敏感度、熟悉度都不如孩子,很难了解和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有的甚至想通过一禁了之来解决。
不良信息充斥社交平台
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进入社交平台的青少年,成为各种不良信息争夺的对象。调查中发现,目前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推送包含大量低俗、色情、猎奇的信息。比如,在手机QQ的“看点”栏目中,既有打着色情擦边球、语言的视频、段子,也有一些迷信、恐怖、低俗网络小说推荐。在B站等视频网站中,有很多国外电影片段,以“伦理电影”“未删减”“大呼过瘾”等为题,内容很多包含性暗示的镜头。这些都增加了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概率。
不少社交平台通过设置“青少年模式”来防止低龄用户过度沉迷和接触低俗信息。效果怎么样?新浪微博的青少年模式这样介绍:“精选了教育类、益智类的内容进行推荐,并对不适宜青少年的内容进行了过滤。”然而打开手机微博,开启青少年模式,虽然可看内容少了许多,但是在“你可能感兴趣”的推荐中,最显眼的依然是“某某明星粉丝群”。
调查发现,青少年模式尚未覆盖所有社交平台,而已有的青少年模式也沦为虚设。如有的社交平台,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无法进行充值打赏、购买兑换、弹幕评论、视频直播等操作”,但一些可通过其他账号,如微信、QQ等直接登录,部分游戏还可直接充值消费。打开搜索软件,“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如何破解”的帖子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青少年还成为社交平台资本的“猎物”。以“八组、兔区、爆料、吃瓜”等为名称的各种账号,为追逐流量,对公众人物嘲讽、隐私爆料、编纂假消息等,诱导青少年关注低俗内容,煽动青少年对骂。在这些账号发布的消息下,青少年粉丝之间使用“没见过你这样的垃圾”等极端用语,随处可见。这些账号都分属不同的网红经纪公司,通过发布各种来源不清、价值观低俗的娱乐内容,来吸引青少年受众流量,诱导青少年参与网络炒作,实现营销变现。
加强社交平台监管还需加大力度。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但此条例目前尚未通过实施。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引导和保护的法律法规,散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中。
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面临师资严重短缺、课程不可持续、社会认知度不足三大问题。比如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从2008年—2011年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开展了三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因为合作结束、负责人更换等原因无法继续。很多中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挂靠在课题项目之下,一旦课题结项,将无法继续开展课程实践。很多中小学教师缺少基本的媒介素养知识,无法开设基本的课程。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小范围探索的阶段。尽管一些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开设了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媒介素养课程,而更多的高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调查显示,只有9.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相关课程,有67.8%的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教育。山东财经大学毕业的牟同学说:“在校期间没有上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对于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分辨主要依靠个人常识。”还有的高校在“信息技能”“数字技术”等课程中捎带涉及媒介使用等内容,但存在不充分、不全面的问题。目前高校关于媒介素养的教学尚未形成专门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培养机制。

3.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需各方发挥合力
“就像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不能把交通事故的责任都归在驾驶者身上,还要依靠交规、交警等多方管理的合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张艳秋认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监管部门、社交平台、学校教育、家庭等共同努力。
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立法和监管。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人肉搜索”及网络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增设网络暴力应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社交平台、游戏产品中的内容,是否涉及暴力、血腥,是否含有粗俗对话等,应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应加强自媒体监管,出台更多细化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无序竞争,培育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社交理念。主流媒体应坚守“把关人”作用,更多地发挥环境守望等社会功能。针对突发事件,媒体要加强对“网络爆料”等信源的核实、求证,把握报道内容的准确、客观,注重报道的专业性、科学性、平衡性,避免碎片化、无序化的报道,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提供有力引导。
社交平台管理部门应要求“网红”、娱乐明星做好良性示范。针对不良追星、互相攻击谩骂的饭圈行为,加强监管和引导,如定期筛查粉丝聚集的论坛平台,针对一些经常散布网络暴力言论的网络群体,要进行封号、溯源,将网络暴力遏止在萌芽状态。
切实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认为,应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层面就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予以保障,以提升国民素质高度来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调查中发现,目前各地有一些中小学和高校已经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探索。如广州市少年宫探索出媒介素养融入式发展的模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校的各学科、校园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家校互动相融合等。2013年,推出了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的《媒介素养》小学生用书、亲子读本、教师用书系列教材。2017年,《媒介素养》(小学生用书)教材被列入广东省地方课程教材目录,成为国内首套进入省级地方课程体系的媒介素养教材。
也有不少高校积极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索。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姚争介绍,该校先后在浙江、四川、甘肃等地区的15所中小学建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基地,有近千人次大学生参与支教,接受课程教育的中小学生达万余人次。西南大学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开设媒介素养相关必修课、选修课,还通过媒介素养竞赛、网络文化节、青媒论坛等形式,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媒介素养。同时,联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互联网企业等开展访问交流、实习实训等,拓展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锻炼平台。而上述的媒介素养教育探索中面临的师资不足、可持续性堪忧等问题,亟待通过教育长期规划来解决。
把家庭、社会力量纳入青少年媒介素养发展之中。张开认为,应通过社区教育、家校联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父母、老师应倾听青少年在媒介使用中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以更平等、理性、创新的方式,成为青少年科学、健康使用媒介的助力者。
(原题为《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

原文来源:澎湃新闻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419147864_260616?g=0&spm=smpc.news-home.pol-news.3.1600389031979eKKf0ne&_f=index_chan08polnews_2

编辑:刘佳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4-22 22:39
【案例】
                                                                           特斯拉事件表明:媒体人转型公关应更有职业素养
  如今,很多媒体人转型做GR和PR,但公关素养是亟待升级的。真正遇到这种舆论风暴时,单纯的媒体人视角或者说资源视角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
  例如,这几天,特斯拉维权事件持续引爆舆论。
  在紧锣密鼓的各大头条连番声讨之下,负责特斯拉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公共关系的副总裁陶某也聚焦了众人关注。
  4月20日晚,特斯拉道歉了。一番反转之下,让陶某才刚发声不久的“没有办法妥协”略显尴尬。
  此前,陶某出面接受采访时,一边指责维权车主“近期负面新闻都是她贡献的”,一边表示“不会花钱在自媒体做投放”,言辞间视公众与自媒体如无物。
  其后,她本人开始遭到新一轮热议。作为特斯拉副总裁兼公关,陶某的做法的确让许多人感到费解。因为她本人就是媒体出身的。
  资料显示,她曾在百度、人人网等企业做GR(政府关系),并在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担任记者、制片人和导演。
  平心而论,这样的职业履历和专业素养,既是加持,也可能是负累。作为一个媒体人,她应该对国内舆论环境有基本认知,但掌管特斯拉这类公司的政府和公关事务,更重要的是从传统媒体视角到公关视角的转变,是时刻保持对国内舆论环境的洞察。而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她在转型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公关素养方面的提升。
  特斯拉这次公关事件已经掀起舆论风暴,官媒下场直接批判。舆论发酵到如今的地步,细究起来是有许多启示的。
  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网上曝出特斯拉方面曾要求某采访团队撤稿。
  感叹一句,如果这就是特斯拉的公关手段,那么,陶某对国内公关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太过狭隘了。
  事实上,如今许多企业都有此弊病。说得好听一点,太过传统;说得不好听,就是太过麻木落后,遇事只知道找人找渠道删帖,在策略这块儿几乎是完全失败的。
  笔者从业多年,看过太多企业在危机公关中无法及时反应、把控事态发展,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归根结底,是方向、原则错了。
  面对公关危机,最重要的原则是策略第一、资源第二。好策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好策略才能高效调动资源。
  特斯拉有公关,但主要是资源主导。据朋友反馈,删帖能力很强,但为什么现在人人喊打?企业在今天的媒介环境里,一定要识别潜在的巨大舆论风险。要按照策略第一、资源第二的价值排序处理危机,很多大企业,尤其是私企,其实还不如特斯拉,可以说是“全面裸奔、等你来锤”的气象。
  这首先是因为缺乏对当前舆论场的基本理解。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删帖一定是最笨的办法。不仅把公众和媒体推到对立面,还会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一旦资源没使上劲,像特斯拉这次一样,反而会继续将事态扩大,最终四处树敌、不可收拾。
  “堵”是下策,“疏”才是上策。我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某一年,一个上市公司股票跌入1元以下,面临退市风险。对方已弹尽粮绝,负责人找到笔者,他们希望某财经媒体出来力挺,但在那样的情形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过,笔者安排了一个高手,写了一篇非常深刻的关于企业未来的文章,并在周五下班后投放。结果,就在那个周末,3家以上主流媒体抄袭了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改变了惯性的叙事立场,让这家企业转危为安。
  当时很有一种草船借箭的感觉,放到今日来看,这件事也值得拿来比较思考。
  当下,许多企业的公关遇到紧急事件,只会一味找人找资源,却没好好审时度势,没根据具体情形考量:能否找到重要资源?重要资源能否配合?
  没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纵观全局,就不能把资源用得恰到好处,相反只会深陷迷雾之中。用尽力气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找资源的本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想公器私用。媒体是公器,怎么可能随便给你私用呢?没有深层的公关思维和视角作为支撑,再多的外部资源,都可能被浪费。
  就拿这次事件来说,随着陶某的强硬发声,不仅舆论转向、开始针对她个人,本来处于风暴之中的特斯拉更是被火上浇了一把油。
  往重了说,陶某的这次发言对特斯拉的发展可能是具有拐点性意义的——特斯拉神话破灭的拐点。
  当前,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群狼环伺,特斯拉此时深陷困局,则是更添几分艰难。或许,历来不重视公关的特斯拉经此一役也将有所改变。
  而对于像陶某一样,从媒体人转型而来的公关人,则更应时时以此为鉴、反躬自省。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uJBhcRwNV_opVsyT8DSZQ
编辑:古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5-4 17:40
【案例】
让调查新闻报道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永续的公众必需品
在荷兰,调查新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初中等教育及媒体大臣斯洛布(Arie Slob)在去年向众议院提交了一份修正2008年媒体法案的议案,其中法律明确增加了新闻和时事节目,特别是调查性新闻节目,以提升荷兰未来的公共广播服务的质量。

荷兰初中等教育及媒体大臣斯洛布,图/AnnePaul Roukema CC BY-SA 3.0协议
荷兰政府希望通过此举传达“深度(调查)新闻作为一种对抗力量,在我们的民主法治中是不可或缺的”态度。 作品获得荷比调查记者协会(Vereniging vanOnderzoeksjournalisten,简称VVOJ)2020年De Loep奖提名的记者Rosa van Gool也表示,调查新闻对民主十分重要,可以将调查新闻视作一个重要的控制机制——无论是一个企业、政府、甚至是个人的权力,都需要被监督,调查新闻可以提供强权或官方叙述之外的话语平衡,有知情权的民众就可以在获取更多信息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那么,调查新闻记者们是如何完成一篇信息量满满的调查新闻报道的呢?
一则调查报道是怎样诞生的?
Rosa说道,一般在搜寻选题的阶段,任何事情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可能“因小见大”,被记者们挖掘出来作为选题。荷兰《忠诚报》的驻华记者Eefje Rammeloo认为,某些社会事件会有自己的发展趋势,读者们未必知道发展趋势中的所有环节,但是身为记者需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环节,这样有助于他们稍后挖掘出新的故事点。 国际记者网络(IJNet)就总结出了几个找到好选题的方法


由专家Brant Houston与IRE(InvestigativeReporters and Editors,Inc.)机构合作撰写的《调查记者手册》中写道,在确定调查方向后,记者需要建立一个研究假设,他们会就一篇报道收集各类相矛盾的证据,随后仔细还原事件的原貌。 Rosa也指出,记者们需核实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来自于可靠或权威的来源。基于单一来源的报道不能被视为调查,调查性报道需要参考多个信源,进行相互佐证,避免信息失真。

-记者们需要对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在从各个渠道获取大量信息的过程中,记者会根据情况整理信息并存档,这有助于他们定期评估自己获取的信息,并初步判断哪些信息更有价值。 同时,记者也需要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比如避免电子工具被入侵、安全发送信息与电子邮件等;否则如果重要信息泄露或被盗取,可能会遭受恐吓或暴力。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名记者因向公众发布信息而被杀害,媒体记者俨然已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因自己的工作而面临包括谋杀、绑架、骚扰、恐吓、非法逮捕或任意拘留等攻击。 在经过充分准备与调查研究后,记者会开始撰写报道,通过文本、音频、视频、数据等形式,力图把最有影响力的调查成果展现给广大读者,唤起读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思考以及各界对某一问题的重视。

荷兰调查新闻记者的“法宝”
调查新闻记者Sacha Pfeiffer曾公开表示,“向公众传播重要的故事是值得的”,不过调查工作既费力又费时(有些调查报道往往需要花费记者数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因此一篇详实的调查新闻报道背后不止是一个人的努力

团队合作
Rosa告诉荷兰在线,当记者需要揭露某事件或某人时,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专业地处理所有信息素材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与事无巨细的处理,此时,拥有团队或者搭档便拥有多一份保证,团队的沟通与协调,对素材收集、采访调查、文章撰写与困难抉择的考量都十分有益,Rosa坦言,团队合作让深度调查更高效也更有趣。

调查新闻机构与社群
与此同时,一名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也离不开调查新闻机构与社群的加持。在荷兰,调查新闻记者拥有坚实的后盾与紧密联系的社群,这些机构与社群在调查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名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也离不开调查新闻机构与社群的加持,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前述的荷比调查记者协会VVOJ是一个非营利的协会,旨在推进荷兰和比利时Flanders荷语地区的调查新闻事业。每年VVOJ都会举办为期两天的年度会议,重点在于讨论调查新闻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届时会举办许多工作坊、培训课程会议,通常由知名记者主持以交流其具体研究项目的经验,为从业者提供了许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于2016年成立的Investico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非营利调查新闻组织,该组织旨在道出事实,并在政治辩论不断侵蚀法治和民主体制时提供一种平衡,其运作方式是由多名调查新闻记者组成的独立编辑团队,与成熟的媒体合作制作内容。媒体记者在参加深度调查项目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调查报道何以永续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新闻行业无疑面临了新的挑战,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媒体公司/机构从广告商获得的收入减少;在虚假信息泛滥、海量信息环境中,民众容易成为个性推荐算法的目标等。

-荷兰媒体针对新冠疫情的报道,图/pixabay图库授权使用-
尽管如此,Rosa指出,就像空气、水、食物这些必需品一样,人们会发现自己同样也需要信息;荷兰《共同日报》的主编Hans Nijenhuis也曾把正确的信息称为“民主的氧气”。 这也与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主题——“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相呼应。新闻信息作为公共产品,服务于公众,需要得到公共的支持。因此,提高媒体生存能力、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也成为了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关键。

-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图/The-movement-2000CC BY-SA4.0协议-

提高媒体生存能力
Rosa的报道“Wij zijn het nieuwe nieuws”中就提到,“疫情期间,准确的信息尤为重要。于是部分荷兰人选择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报纸的订阅量急剧增加。”
除了会员制、订阅支持与广告收入之外,Rosa还提出,幸运的荷兰深度调查记者还可以获得公共/政府基金或独立基金的资助。 比如特别新闻项目基金(Fonds BijzondereJournalistieke Projecten,简称Fonds BJP)是一个独立的基金会,旨在支持从事耗时且深入的新闻调查的记者,有需要的记者可通过新闻项目资助计划(包括新闻调查计划和特别新闻计划)进行申请;由于受到支持深度新闻的慈善组织提供资金(如Adessium Foundation, de Stichting Democratie en Media, ASNFoundation 以及Stimuleringsfonds voor de Journalistiek等),前文提及的Investico得以投入长时间深度调查一个话题,如2020年震惊全国的阿姆斯特丹纪念品店洗钱事件等。


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
除了提供物质支持外,培养媒介素养也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推动了新闻的“民主化”,即人手一部手机、电脑的民众也可以发布信息,但缺乏媒介素养将为传播假消息提供温床。

                        -新闻的“民主化”,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事实上,媒体素养需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Rosa表示,越来越多孩子习惯于浏览社交媒体,因此带领他们区分可靠信源有重要意义——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自主寻找更准确的信息,也有望减少他们转发传播假信息的几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年轻人可以成为一代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者,其中有些人也许有机会成为调查记者,化身为社会中监督权力并发出问责声音的中坚力量。 并且,媒介素养干预的效果早在2012年就得到了一些学术研究的佐证——美国普渡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明知大学学者就过去开展的51项媒体素养计划展开了回顾研究,结果显示,一系列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媒介素养水平。 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那些热爱调查新闻的人,Rosa鼓励说:“永葆好奇心,哪怕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对受众都有意义。”只有当大家都对调查新闻给予关注,那么终有一天,调查新闻会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实现其对公众利益的价值。
(荷兰在线中文网文|麦德林琳达)
来源:荷兰驻华使馆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vriQ7dNAOpyRoCUsUKGNg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5-30 22:09
【案例】
微信朋友圈要停运了?官方解答!
今天除了大家关注的疫情情况,不少人传出了微信朋友圈要停运的传言。
然而要停运的并不是朋友圈!而是微信圈子!
两者并不是同一个产品!
微信圈子的前身是“好物圈”,于2019年初上线。最初,这是一个基于社交关系的商品推荐功能,也是微信在电商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2019年12月,好物圈更名为微信圈子,产品功能开始偏向内容社区发展。
简单来说,微信圈子就像微信版的“小红书”,用户可以基于兴趣创建或加入圈子,并在圈子内发布图文,用户在首页可看到后台推荐内容以及自己加入的圈子内容。
微信圈子年底停运的消息,一夜间冲上了微博热搜,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没听说过这功能,才知道,他就停了。”
还有网友发问,是否能把朋友圈的功能关了。
你有用过微信圈子吗?还有哪些功能你觉得鸡肋?或者迫切需要改进、上线的?欢迎分享!
视频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AAfjbgkxkF-Y_nqAH3_JOA

来源:腾讯网
链接:https://new.qq.com/omn/20210529/20210529A0CRJ600.html
编辑:古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7-18 13:02
【案例】
从媒介素养到算法素养:年轻人究竟做得怎么样?
算法对我们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强,一方面确实带来了许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对用户的信息交流、数据安全等提出了挑战。全媒派往期文章便探讨过算法偏见隐私安全等话题,彭兰老师甚至从个体角度反思,提醒我们有关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
事实上,我们对算法的存在和风险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尤其是互联网使用的高频用户——年轻人。那年轻人是如何看待、学习和处理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算法的呢?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转载新传研读社的文章,研读udnay今年发表于Social Media+Society(《社交媒体+社会》)上的一篇文章,试图探究年轻人的算法素养。


本文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考虑算法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研究发现:用户生成的算法意义策略受制于具体情境。不过,即便年轻人对个性化新闻有着直观感受和经验,他们也未必能用语言将之清晰地表达出来。即便他们对算法有所了解,他们也不一定会介入到与算法相关的决策中去。
我们摘译了这篇随笔的核心观点,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什么是“算法素养”?

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对“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这个表达相对熟悉,它是指媒介使用者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以此类推,算法素养(algorithmicliteracy)便是指媒介使用者在面对算法时的认知、知识、想象和可能采取的策略。对于年轻的新闻传播从业者或学子(以下简称“新传人”)而言,我们的算法素养绝对处于“金字塔上层”:我们不仅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某些购物、外卖软件在向我们推送各种与我们喜好类同的产品,而且还能通过一波波操作限制算法对我们生活的入侵。
不过,年轻一代“新传人”的算法素养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算法素养水平吗?再退一步,它能够代表大多数年轻人的算法素养水平吗?本文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很可能不行。换言之,大多数年轻人的算法素养处于较低水平。
尽管算法对年轻人的信息接触行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媒体素养项目尚未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传统上,媒体教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批判性地评估信息,而不是思考平台和技术如何影响被发布的内容。此外,由于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性质,算法的选择机制仍然不透明。

这些现象引发的结果是,有研究表明,只有37%的用户能够察觉到Facebook的新闻推送页面背后有一套算法逻辑。而且,大多数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在谷歌新闻和Facebook上修改新闻推送设置。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算法意识与用户的教育水平、性别、年龄等其他人口学数据之间存在关联,的确有研究支持这些观点。然而,实际上,影响某人的算法知识的最重要指标是其与算法打交道的经验,比如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等。
这一点很重要,想一想网店店主、大V、甚至是作为“新传人”的我们,都是这样一群和算法打更多交道的人群。
那么,更进一步的问题便是,哪些算法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算法的思考?这些体验如何以及何时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算法素养?的确,在研究算法素养时学者们常常遇见三重挑战:
其一,在评估某人的数字媒介素养时,人们常使用演绎的方法。即,先定义了一系列处理数字媒体的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再比对被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然而,就算法素养的研究而言,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存在问题,因为算法的黑箱性质使得研究者无法对用户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基准测试;
其二,算法的不透明性使之主要在“幕后”发挥作用。这意味着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不太可能注意到算法,除非它们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的结果;
其三,许多关于算法素养的现有研究明确地使用“算法”等术语来评估人们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但之前的研究表明,并不是人人都知晓这些术语,而反过来,不知道这些术语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户缺乏算法意识。因此,忽视基于经验的知识形式可能会低估人们对算法的理解。
年轻人的算法经验怎么样?
认知维度
算法经验的认知维度包括用户如何理解算法,以及他们每天与算法的接触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这些理解的过程。
通过对22名荷兰籍的年轻人进行研究,作者发现,年轻人的算法意识存在显著差异。有些人根本没听说过“算法”这个词,有些人却能够详细描述算法分类,并剖析新闻算法个性化的过程。此外,当算法制造出令人困惑的结果时,人们会自然地开始反思,比如下面这段对话:
汤姆:“我总是觉得很奇怪。当我的表弟或朋友发帖时,我有时会看不到。”


访谈者:“你觉得你为什么看不见?”


汤姆:“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只是偶尔发帖,在社交媒体上并不活跃。但是我想我关注了大约800个人。即使他们中只有一半人发布了点什么,我也会错过很多。”
年轻人对算法的理解过程主要围绕着三个要素。
首先,平台在年轻人理解算法审核(algorithmiccuration)方面发挥了作用。样本中的受访者使用了3-7个不同的社交网站。因此,他们可以比较不同的平台如何工作,并评估算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策略是,从应用软件或网站提供的功能入手,来比较算法。例如,我们在反思微信算法的时候也可能对它进行分区:朋友圈设置、聊天功能、公众号、生活方式页面设置,等等。
最后,不同的内容类型(即推荐、广告和“常规”内容)也会影响年轻人对算法的感知。
算法素养的另一个来源是媒体的报道。这一点很有趣,比如,有些媒体上会引用一些“经验理论”,比如“麦克风窃听理论”:张三和他的朋友上午讨论了一下新疆大盘鸡,结果晚饭时间就在外卖/购物软件上收到了新疆大盘鸡的推送。尽管暂时没有研究支撑这一理论,年轻人们却多少听说过这件事。


情感维度
算法体验的情感维度涉及由算法催生的情绪、影响和感觉,这也可能引起人们对算法的反思。
本文把对算法的感觉分为三类:
第一类受访者认为算法是中立的“公式”“配方”或“计算过程”,需要输入数据来产生特定的输出。这种感知将算法框定为一种数学的、理性的过程。因此,他们对算法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
第二类人认为算法是有用的指南或“流量控制器”。这些年轻人主要强调推荐系统的好处,比如节省时间和发现自己可能没有发现的新闻。尽管它的建议并不总是恰当。
最后,对于第三类受访者来说,算法引发了强烈的负面情绪。他们把算法与社交媒体公司的商业性质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刺激了购买行为。
相应地,用户也就算法提出了三重期望:
首先,社交媒体的监控行为导致了人们对推荐系统的怀疑,他们担心这些系统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用户数据。因此年轻人建议增加算法的透明度。
其次,年轻人希望算法能够推送一些多元化的、令他们意想不到的内容。
第三,算法审核代表了一种控制的丧失,因此受访者至少希望有机会查看所有可接触的内容,并能够自行调整用户配置。
行为维度
行为维度与年轻人围绕算法所做的事情有关。受访者知道各种个性化策略,这些策略可能会干预他们获取的新闻源,如取消关注帐号和标签、使用平台的“隐藏”“静音”或“报告”功能、或者为特定账户设置通知。但在实践中,被采访者很少采用这些策略,原因有四:

首先,年轻人认为自己在设置算法方面的作用有限,比如我们常常发现,关闭某弹出广告后,它还会再次弹出至少3、4次。
第二,算法的反馈循环将用户定义为有意了解新闻的理性人。但多数情况下,年轻人宁可“习惯性”忽略某内容也不愿更改设置。比如我们在微博遇到“垃圾”内容时,更可能将它划走,而不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设置或举报。
第三,挑战算法需要付出精力。
第四,总体而言,年轻人对算法给他们推荐的内容相当满意。
更有趣的是,即便作为拥有较高算法素养的“新传人”,我们时常讨论算法、指责算法,但这些看法并没有阻止我们使用社交媒体。这难道不是一种奇妙的景观吗?

来源:全媒派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viFRrYWbwORcuScDXTJdQ

编辑:何晓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1-12-23 17:04
【案例】
印度知名女主播高调辞职:我要去哈佛教书啦!哈佛:不,我们没请你,你被骗了。

近日,印度媒体报道了一件匪夷所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诈骗案,案件的开端和结束都充满着各种未解之谜。

一切还得从印度一位知名女主播说起。

Nidhi Razdan是新德里电视台的一位前新闻女主播和执行编辑,现年44岁的她在印度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电视记者,

她的推特账号上也坐拥着96万名粉丝。

然而她在电视台主播事业如日中天的情况下,居然决定辞职不干了。

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另有高就:我要去哈佛教书啦!

去年她高兴地对外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我要转换赛道了,我将在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担任教授,指导新闻学课程。

对于Nidhi来说,这简直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

在哈佛教书是她的梦想,她也认为这是她能够暂时远离印度媒体恶劣环境的机会。

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所有人,她要离开印度的新闻业,去哈佛教书,开展她全新的事业和生活了。

虽然她最高学历是印度理工学院新闻学研究生,而不是博士学位,但她自从1999年就开始在新德里电视台工作,在长达21年的新闻生涯里,她负责报道了各种新闻事件,并主持了一系列的节目。

如此优秀的媒体人,被聘请到哈佛担任教授,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所有人都替她感到非常高兴,并为她送上祝福。

紧接着,她把辞职信递交了,工作也交接好了,身边所有亲友都知道她将前往美国也为她一一饯行。

她也向新雇主发去了个人的重要信息,比如她护照的所有资料,医疗记录和银行账号等等,万事俱备,就差飞去美国了。

然而,一封邮件却把她从美梦中一下子惊醒过来。

在今年一月的一天晚上,半夜起来的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邮件。

“我们并没有查到任何关于您的记录,或有您名字的预约。”,邮件最后还写着,“我们祝福您的未来一切顺利。”

直到这一刻,Nidhi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到哈佛教书的这份工作根本就不存在。

她当时差点就晕厥了,她放弃了自己在新闻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成绩,最终才发现自己栽倒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骗局里。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假的。”

然而她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她后来才得知至少有另外4名女性,也遭到了类似的诈骗。

而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印度新闻界里的高知女性,比如知名女主播和独立记者等等。

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受害者是印度知名的独立记者Rohini Singh,她经常为印度媒体《The Wire》供稿,也在推特上有将近79万名粉丝。

Rohini是在2019年8月中旬收到一个叫Tauseef Ahmad的男人发来的私信,他自称自己是在哈佛就读的研究生。两人因为是老乡还聊得特别投契。

接着他就表示想邀请她参加一个高规格的媒体研讨会,并称哈佛大学会承担所有费用。

在Rohini表达有兴趣之后,Tauseef就将她介绍给一名叫Alex Hirschman的同事,但从这里她就开始感到很不对劲。

因为这位Alex给她发送邮件的邮箱地址并非是一个哈佛官方的电子邮箱,电话也不是美国的号码,觉得非常可疑的她决定不再和他们联系了。

但是骗子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继续寻觅下一个目标对象。

另一位女记者Zainab Sikander也在2019年8月22日收到了Tauseef发来的推特消息,邀请她参加在哈佛举行的一场权威媒体会议。

话术套路都是一模一样的,Zainab也很聪明,她要求对方提供哈佛邀请的正式文件,结果那头就再也没有回应。

于是Zainab便认定这一切都只是骗局。

之后还有好几位女记者也被骗了,其中有的人还向哈佛大学通报了有人利用哈佛的名声招摇撞骗,然而哈佛并没有采取行动来阻止骗局。

在这段期间,诈骗团伙不断从失败中学习,他们的诈骗技术和设备也都不断在精进。

在冒充哈佛上,他们变得更大胆更深思熟虑了。他们购买了一个叫HarvardCareer.com的域名,并建立了一个电子邮件服务器,这样他们就可以发送带有哈佛名字后缀的电子邮件。

因此在骗子盯上Nidhi之前,他们已经训练有素,诈骗手法也已经炉火纯青。

2019年11月14日,骗子联系上了Nidhi,她收到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来自一名叫Melisha的哈佛女学生,同样也是邀请她参加哈佛举办的媒体研讨会。

然后她通过电子邮件又被介绍给另一名学生Tauseef Ahmad。Tauseef首先向她无意间透露,哈佛文理学院在招老师的消息。

他们鼓励她到HarvardCareer.com网上申请这份工作,然后还让她的老板作为推荐人到这个官网上写推荐信。

随后她就被告知,自己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哈佛副教务长Bharat Anand会亲自面试她。

不过奇怪的是面试当天他们并没有视频,而是通过打电话进行的。

Nidhi事后表示,“这就是我觉得我搞砸了的地方,我当时应该坚持视频通话的。”

于是在所谓的面试之后,2020年2月,Nidhi被告知自己拿到了哈佛的这份工作offer。
她还收到了一份以假乱真的合同,其中包括仲裁条款、保险细节等所有内容。

这一切实在太真实了,一度让她以为自己2020年6月真的会去哈佛教书了。所以她全程几乎是照足骗子的指示去做。

他们要求她安装一个叫Team Viewer的能够共享屏幕的电脑软件,但实际上骗子可疑通过这个软件访问她电脑上的所有文件,但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一点。

课程原本应该在9月份开始,但就在课程开始之前,她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说由于 疫情导致课程延迟。之后骗子多次利用疫情作为借口拖延时间。

Nidhi也提出过想和哈佛那边的教职工先联系上。骗子就多次邀请她与哈佛文理学院院长进行视频通话,然而每次通话都是在约定时间到来的最后一刻被取消。

到2020年12月,Nidhi实在忍不了了,她决定主动联系哈佛大学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一直没有回信。

然后她直接给院长Emma Dench的办公室发了电子邮件,询问那几次取消的视频通话。

于是她就收到了文章开头的那封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邮件。

得知自己上当之后,她马上就对自己的电脑进行取证分析,结果发现自己的电子账户很可能已被黑客入侵,她的电脑上也被安装了病毒软件。

原本她还以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是一件孤立的诈骗事件。后来才发现其他人也曾经差点上当。

然而至今,整个诈骗案背后的动机与目的都依旧是个迷。

与典型诈骗案不同,骗子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来行骗,但却没有利用他们骗取到的个人信息来勒索敲诈受害者,取得任何金钱利益。

而这系列骗局最大的受害者就是Nidhi,她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羞辱了,还丢了自己的饭碗。

可调查了快一年时间,到现在仍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出,这场精心策划的诈骗案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多伦多大学的公民实验室资深研究员Bill Marczak也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这桩诈骗案的主谋肯定是付出了很大心血的,但是我们看不出他最终想要获得什么。“

在被骗了1年后,Nidhi才终于有勇气说出自己所经历的这场骗局细节。不过有的网友们却表示,她被骗真的是因为她太天真了,这毕竟是哈佛啊!

“首先亮起红灯,以及第一个你应该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到底有什么资格成为一个大学教授,而且还是哈佛的教授!!!人应该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活在自己幻想出来的美好泡沫里。”

“女士,你怎么会相信没有博士学位的你会收到来自哈佛大学的大学教授职位呢?”

不过也有网友为Nidhi发声,认为这时候怪责受害者太愚蠢,其实就是传播受害者有罪论。

“不!不!请不要这样做!有时候人很轻易上当,但社会工程学的全部意义在于,有人即使不愚蠢或狂妄自大也有可能被骗。你们是在羞辱受害者,将来某天这可能也会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所以请严肃认真对待这件事。”

如今Nidhi在一所印度大学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同时也在为《海湾新闻》撰稿,

这也算是换个方式来圆自己的教书梦吧...

来源:Ins优选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FniYRhb3z5UiNSr9KaTGQ
编辑:蒋可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9-19 16:13
【案例】


你有“媒介素养”吗?永远不要直接相信一张截图……






以下文章来源于铜期声 ,作者荆烽
近日,与华东某媒体朋友小酌,适逢英女王弥留之际,各路信源甚嚣尘上,自媒体鱼龙混杂、捕风捉影,朋友见状停下酒杯,开启工作模式:多方求证,等待最终消息刊发。
受他这种“碰到新闻闲不住”的情绪传染,我也开始刷起了手机。点开微信的「直播」页面,令我不免有些惊讶:
澎湃、看看、极目、红星,专业的新闻媒体早已拉起了直播:女王、王子、白金汉宫……熟悉的人物和场景,依稀让我回想起11年前威廉王子大婚时我们做过的直播。“一有新闻拉直播”,本是久经锤炼的电视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如今,已经被各大媒体的视频号小编们所传承。
更为令人唏嘘的是,当年我们直播的主题是“灰姑娘嫁给王子”的童话般美好的爱情故事,如今见证这场婚礼的女王,已经即将走完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而当年我们那场直播的主持人、著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也已经是与我们天人永隔了。
回到女王病危这桩新闻。稍有媒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新闻的权威信源,舍BBC其谁?于是当晚十时许,就有如下截图在社交媒体流传:

在看过不下一百张传播假消息的类似截图之后,我很容易识别这种截图承载信息的真伪——用户名根本就不是BBC,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人账号,起了一个类似BBC的名字(可以理解为昵称)。
于是,我就跑到朋友圈,在所有转发类似截图(有多个版本)的帖子下面回复了一个字:「假」。一位西南地区媒体的朋友当即表示不满:这不是BBC的消息么?你说假的就假的啊?
第二天一早,我刚一睁眼,就收到此君转来新华社的官方消息推送,以及质问:这也是假的?
我哭笑不得,但还是耐着性子向这位兄台解释了推特平台的昵称是可以随便起的、今天凌晨女王确实过世了但在此之前发布这一消息是不对的、BBC官方消息是北京时间1:32发布的所以此前一切的“新闻”都是假的……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这篇文章想说的,还是我写过不止一次的「媒介素养」的话题。何谓媒介素养?
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在各种环境中以适合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评估(evaluate)及制造(create)媒体信息的能力,又称媒介素养。
来自wiki
这里是来自于维基百科的定义,也是我比较喜欢和认同的一个版本的定义。因为它更加强调媒介使用者(也就是我们)的自主性:作为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公民,我们都是主动去使用媒介的。没错,尽管在当下这个媒介环境中,专业媒体日渐式微、算法分发炮制茧房、舆情场域加速分裂、传播螺旋裹挟流量……但我仍旧相信,我们,都是,主动,去,使用媒介的。
大众媒体以降,我们是读者、听众、观众、受众、用户,这是从媒体的形态(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定义的;我们是被教育的人民?被引导的舆论?被服务的消费者,还是待割的韭菜?这是从媒体的立身之本和由此决定的价值观的视角来观测的,这里不展开。
我只想说,我们,是,主动,去,使用媒介的。所以我们的媒介素养,就很重要。
为了说清楚媒介素养是什么,需要先搞清楚它不是什么。有两点:
其一,媒介素养不是指媒体从业者的新闻生产专业技能。尽管各类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千差万别、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性也亟待提高,但这个并不叫做媒介素养,而属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公民的媒介素养与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但不能混为一谈。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这个时代,媒介无处不在。一方面,人人都可以发布内容(学者称为「公民新闻」时代);另一方面,媒介素养除了包含对信息的「获取」和「甄别」,也包括对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所以,媒介素养与媒体专业素质两个概念开始融合。但只要我们牢记媒介素养的主体是「公民」,就不会将二者混淆。
其二,媒介素养不是指政府or企业面对媒体说话的水平。尽管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在面对媒体时或惊慌失措、或词不达意、或鸵鸟心态、或强词夺理,这些拙劣表现的背后是他们对于媒体存在的价值、运作的规律缺乏基本的认知,这个应该叫做「公关意识」。
我记得去年的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白岩松提交了一份题为《全面注重并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的提案。白所提出的核心问题是“许多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欠缺,面对镜头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这里就是一种典型的对于媒介素养概念的误用,他所指的概念,应当是政府官员的公关意识和公关水平。
媒介素养在当下这个信息供给严重过剩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在信息制造和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的当下,似是而非、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笼罩着我们的感官。传统大众传播中的「把关人」早已踪迹不见,唯一能够对信息进行「把关」的只剩下了我们自身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帮助我们免受病菌感染之苦——而虚假信息或者错误观点带来的伤害,比病菌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号接下来会尝试解构一些所谓「热点」信息,从公民媒介素养提升的角度,看看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说来就来,你可以先记住如下几点,看看对于信息的甄别有没有帮助:
1.
永远不要直接相信一张截图,或是转发的聊天记录——至少要评估一下伪造这个内容的成本是否足够低
2.
3.
试图找到信息或数据的发布者或源头,无论是权威媒体的报道,还是机构的官方网站/微信公号,抑或是学术论文
4.
5.
了解这个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包括这个账号是不是确实代表这个机构而不是李鬼号,以及这个机构的公信力如何
6.
7.
确定这个内容的发布时间——时过境迁,刻舟求剑,此一时而彼一时也。


来源:长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4JjlyGMyBbW523xliKu8Q

编辑:邓秋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1-4 18:42
【案例】





编辑:马源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1-22 18:48
【案例】

就是把比较清晰的图片,上传到百度搜索引擎。然后呢,就能搜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如果搜出来的结果,其时间、内容都大体一致,那么可信度比较高。
如果标题五花八门、时间跨度好几年,说明同一个画面被多次架构成了假消息,这种我一般就不会转发了。
编辑:屈妍君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2-12-16 21:39
【案例】
恶搞和假新闻难区分 讽刺戏谑容易造成误导


(法新社华盛顿15日电) 网路上幽默的虚构故事经常让人会心一笑,但研究人员却笑不出来,因为不仅公众可能遭到愚弄,有时中招的甚至是媒体。专家警告,讽刺戏谑文比我们以为的更容易造成误导。
美国考虑徵收呼吸税?卡达世界杯期间禁止庆祝得分,因为这样太gay?杀虫剂制造商为可以杀死蚊子的臭屁而延揽乌干达男人?
这些荒谬至极的讽刺、恶搞、玩笑时常让人捧腹,却也经常被人信以为真,而且这种情况举世皆然。由于这些笑话常会成为假新闻主要来源,必须进行事实查核予以揭穿,尽管这么做会引起内容发表者反弹。
有多个讽刺性网站模仿正规媒体网站,提供看起来像是正常新闻的内容,其实却是捏造的故事,经常让读者感到困惑。
有时即使表明相关内容为戏谑讽刺文,标示免责声明,许多读者还是只看表面、不明究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University)的波尔森(Shannon Poulsen)研究幽默和假新闻之间的关连。她告诉法新社:「讽刺文比我们以为的更容易造成误导。」
「由于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信以为真,我想要说,这是值得注意而且严重的假新闻态样。」 法国数位电视频道CNews主持人普罗(Pascal Praud)今年9月在直播时,把一个恶搞推特帐号上的所谓能源部长言论误以为真。 法新社追踪一篇所谓「放致命臭屁男子」的文章,结果源头也是一个恶搞网站,但是英国畅销小报「太阳报」(TheSun)还是刊登这报导,并在脸书(Facebook)上引发热议,留言多达数千则。
至于跟卡达世界杯有关的那个消息,上月透过德国世界报(Die Welt)的讽刺时事版面披露,还被信以为真地在脸书、加密通讯软体Telegram和推特(Twitter)等平台上广为转发。
美国讽刺恶搞新闻网站「洋葱」(The Onion)刊登的内容则是太几可乱真,线上论坛不时会有人嘲笑受骗上当的读者。
尽管如此,创作这些非真实内容的始作俑者,却对事实查核网站揭露真相之举不假辞色。
印度讽刺性网站Fauxy今年9月就因为一篇自家文章被查出是假新闻,对孟买事实查核机构Boom Live发出法律通知,指控对方损害其声誉。
Boom Live编辑雅各(JencyJacob)主张事实查核有其必要,因为许多容易受骗的读者把这些内容当真,不断转传。

「我们通常避免拆穿讽刺性文章,因为我们相信那是有效的表达形式。但是一旦我们认为文章没有充分免责声明,而且被读者广泛地信以为真,就只能选择揭穿它。」
来源:RFI
链接:https://www.rfi.fr/cn/国际报道/20221215-恶搞和假新闻难区分-讽刺戏谑容易造成误导
编辑:吴氏垂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26 23:08
财政部公众号最好不要熬鸡汤|陶舜财经

  本周三的深夜,财政部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夜读”鸡汤稿件,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自媒体平台很普通的一条鸡汤,标题叫《降低期待,坦然面对不完美》,财政部公众号注明稿件是从新华社转发的。
  这篇很普通的稿件吸引关注,是因为直接触发了公众的联想,财政部直接刊文称“降低期待,坦然面对不完美”,它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一定程度上,能不能理解为是在针对经济领域进行预期管理?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已经有自己的明确结论:我认为,这些猜测是可以理解的,但都是错的
  那篇文章确实仅仅只是一则心灵鸡汤而已,它刊于1月22日的新华社公众号。


  那么为什么财政部公众号要在1月24日接近零点时分来转登呢?
  原因特别简单,社媒账号运营者都知道,遇到好文章要干嘛?收藏,转载,白名单。
  转载稿件没问题。但是这次引发了误解,而且是不小的误解,网络上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不少。

  身份很重要。
  “降低期待,坦然面对不完美”,由我来说,根本没人听,人微而言轻;新华社说,算是官方媒体的心灵抚慰;财政部呢,可能引起关于财政和经济联想。
  在此,我要先给财政部公众号的运营者说句公道话,引发那样的误会,这当然是出乎意料的,更不会是其转登稿件的初衷。
  那样的误解,最主要还是因为,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人们在心理上有创伤应激反应。
  李佳琦问直播间嫌贵的观众:“这么多年有没有认真工作,工资涨没涨。”
  这句话本身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经济周期的创伤应激反应之下,人们确实有感受到刺痛,很深的刺痛感,群体性的。
  作为一个明白人和新闻人,我能明白公众在关心什么,担忧什么。
  财政部公众号转发新华社夜读的频率很高,我统计了一下,仅2024年1月份,3日,6日,10日,13日,17日,20日,都做了夜读转载。1月份已经有7次,阅 读数据都很高,这说明鸡汤确实有读者,受欢迎。
  但这件事情值得商榷。
  财政部的自媒体为什么要做夜读?它有必要做夜读吗?
  这就要回过头去分析,这个公众账号的定位和功能是什么,毕竟是一个官方号。
  以下是财政部微信自己的介绍。


  按照上述定位,夜读鸡汤不该成为它的高频内容。甚至,有些受众可能要求更高一点,鸡汤稿件一篇都不该存在,过年过节或者纪念日与公众沟通情感的稿件除外。

  简言之,这不是一个媒体,这是政务发布平台,是自我期许,也是公众期许。
  那是否能调皮娱乐一下呢?当然可以,一定程度的调皮和娱乐,是网络友好型特征,但是一定要和主要定位相适应,相配合,那就是政务信息发布,网感,要集中围绕着那个主业。
  坦率地讲,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
  有人就要说了,官方号也想提高点击率,也想玩转流量啊。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这是旁逸斜出的冗余指标。
  如果真是那样,想要的就未免太多,既要又要还要。从绩效管理角度看,目标定得太多,完成率就会下降。应该经常回味,优先级排第一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也就是关键KPI),日常的工作是否有累进效应。
  官方号是权威信息发布的始发平台,它要努力把握好的是,信息的准确性、专业性、权威性,它的信息一经发布,将作为信息源头,被一切媒体标注、引用、评论,这还不够吗?
  官方机构不可能既做了信息发布,又成为玩转大流量的传播者,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做不到的。
  报道、解读、分析、评论、传播,是新闻媒体的专业工作。(完)



来源:财经少侠(公众号)
作者:陶舜财经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hiUn_tLE7G9u-5jFd_uVQ
编辑:李梦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16 22:15
【案例】



编辑:程正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11 15:50
【案例】
Inside the turmoil at CBS News after a tense Ta-Nehisi Coates interview
Tony Dokoupils exchange led to a rebuke from executives, but the mogul who controls the network, Shari Redstone, came to his defense
Posted Thursday, October 10, 2024 11:44 am
Benjamin Mullin and Michael M. Grynbaum | The New York Times
Shari Redstone, the media mogul whose Paramount empire controls CBS News, criticized the networks leadership on Wednesday for its decision to reprimand a star morning show anchor over his handling of an on-air interview with the writer Ta-Nehisi Coates.
They made a mistake here,Ms. Redstone said during an appearance in Midtown Manhattan, adding, I think we all agree that this was not handled correctly.
Her remarks have added to the turmoil that has swirled inside CBS News in recent days, especially after top executives rebuked the anchor, Tony Dokoupil, on a newsroom-wide call on Monday, saying his interview had fallen short of editorial standards.
来源:Editor and Publisher
链接:https://www.editorandpublisher.com/stories/inside-the-turmoil-at-cbs-news-after-a-tense-ta-nehisi-coates-interview,252417
编辑:刘诗扬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11 15:57
【案例】
CBS NewsSays Interview With Ta-Nehisi Coates and Tony Dokoupil Did Not Meet Editorial Standards
On the evening of what should be a landmark moment a 60 Minuteselection special w VP Harris airs Monday night CBS News suddenly finds itself embroiled in lAffaire Dokoupil, in which a new senior executive had to explain why the tone taken by one of the news divisions rising stars was inappropriate.
CBS News executives on Monday told staffers that a recent interview conducted by Tony Dokoupil on CBS Morningsfailed to meet the networks editorial standards, a decision that has spurred some pushback.
Dokoupil last week interviewed author and journalist Ta-Nehisi Coates about his new book The Message.The segment raised eyebrows both among viewers and internally, because it progressed into a tense back-and-forth as Dokoupil grilled Coates on whether his writing expressed antipathy toward Israel.
来源:VARIETY
链接:https://variety.com/2024/tv/news/cbs-mornings-ta-nehisi-coates-tony-dokoupil-1236170365/
编辑:刘诗扬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