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09级周慧晓婉专区 [打印本页]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39
标题: 2009级周慧晓婉专区
一杯沧海
                                             ——献给60岁华诞的祖国母亲
   一片叶,一叶知秋;一场戏,一戏人生;一杯黄河水,一杯沧海。
                                                              ——题记
   有人说,母亲是一曲天籁,给子女浅吟低唱着如那童话般的梦谣,悠扬婉转;有人说,母亲是一壶香茗,给子女细细品咂这那弥漫诗林词海的淡雅馨香,历久弥坚;有人说,母亲是一缕春风,浸润着唐风宋雨的酣畅淋漓,飘然拂过子女干渴的心房,大爱无疆;我说,母亲是一杯沧海,囊括上下五千年的星汉灿烂,让大地上每一滴水,让子女的每一滴血都传承着龙的风骨,灼灼闪耀。
   一杯沧海,华夏土地,下面垫着历代服役工匠的白骨,上面涂满了各朝戍边将士的碧血。她目睹了民族的沧桑巨变,饱经了边陲的烽火狼烟。凝视着海面上一片片已经暗淡的青瓦,目睹了周灭商和大秦覆亡时阿房宫的烈焰冲天,俯视过唐宗宋祖浴血征战凯旋还朝的猎猎旌旗。见到弯弓射雕的蒙古大汗规划宏伟蓝图,感受到康乾大帝踌躇满志站在城楼上眺望华夏大地时心中涌起的深深敬佩和热血沸腾。那精致的亭台楼阁,轩榭斋廊,那“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扬州,那“彩舟云淡,星河鹜起”的金陵,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那宏伟的长城,那富丽堂皇的故宫,那温软的华清池。一切如此恍隔如世,一切如此心生荡漾。多少次,不知多少次,在华夏儿女的心中绽放着自豪的光华。
一杯沧海如此之美,而我们的母亲却又如此多艰。
古老的旧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万古销魂鬼唱歌。腐朽的清政府如头戴罂粟花的瞎眼老人,求和、割地、赔款、租界,战败如此,战胜也如此!不用长此以往,是时国已不国……但沧海的千万子女,砥柱于革命中流,扬民族大义,要为人间争正气,决将再造乾坤。前赴后继,开创了中华新纪元。
那些带血的苦难,那侵略者脸上狰狞的笑,那利剑上的寒风锋把地图上的雄鸡划得七零八落。七十年前的母亲,七十年前的南京,战乱中无辜的人们,离了乡土,葬了妻儿,还惦记着江边的凄凄白骨。“万里长江咆哮,声声是怒,却救不了天下战乱苍生苦;巍峨昆仑泣泪,滴滴成血,也哭不尽南京城里尘埃路。”三十万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但沧海中的千万子女汇成巨浪,用身躯铸成一道钢城铁墙,来捍卫祖国母亲的尊严,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已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向世界昭示:“古老中华云飞扬,人间正道是沧桑。”
“风雨霎时间,”大地这般无情。一场大地震,把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的如诗如画的一切碾成粉末。多少家园毁于一旦,多少闪着明亮双眸的同学少年如花委地,不见亲人音容,只见炎夏转冬。但这杯沧海中的千万子女,将爱的暖流倾注在大街小巷。军礼的模仿,儿歌的吟唱。让这寒冷不再漫长。让天下人识得何为华夏!何为巨龙!让天下人懂得何为坚韧!何为英勇!
“都说中国长城和银河相连,潇洒环抱美丽人间。”这杯沧海中有太多让人动容的波澜。沧海中的子女,默默重建烧成灰烬的家园,含泪埋下未寒同胞的尸骨。“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这杯沧海的浪涛早已卷成巨龙,以和平的姿态崛起屹立。告诉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大国,真正的坚强。
你,我,有幸,是这杯沧海中的一滴水。让我们把生命之水在沧海中尽饮干渴,淡咽长风。将生命中的一滴懦弱,一滴懒惰,一滴苍凉,一滴凄冷,化作一片意气,一片赤诚,一片热血,一片龙的铮铮风骨。“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用最美丽的浪花装扮这可亲可敬的沧海,给她披上最美丽的霓裳。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0
注册 09-09-24
来自 成都温江
Re:2009级周慧晓婉专区
龙魂千载笑春风
                                            ——献给伟大的祖国母亲60周年华诞
“龙魂千载笑春风,”他们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后,这个民族,它从来就未曾倒下!
                                                                  ——题记

徐徐的和风翻开“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诗篇,温暖了苍穹。而龙的魂魄,龙的铮铮风骨,终日吟唱,千年不变:“万里河山映日红,龙魂千载笑春风。”把每一个脚印,每一滴汗水,每一抹风华,都镌刻成中华万古诗篇的吟唱,和歌流转,永无止歇。


(一)古时 笑春风
烈日秋霜,夕阳古道,总是让人听到先贤鼓动干戈的交响,总让人感受到龙之传人的不死之魂。
昔日,夸父逐日,山南海北,竭江河化桃林。是锲而不舍之魂。
屈子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戴着江蓠辟芷,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面对忧国忧民的哀伤和旷古未有的悲凉,大气地投入汨罗江。是万古流芳之魂。
有那岳武穆用一块中原大地的背脊针针见血地负起沉雄的神舟:“精忠报国”。伴着风波亭的血红点点,任屠刀下落,让宏文顿成断章。那是千年悲泣之魂。
有那看孤舟于湘江之上,破世间疮痍的杜子美。悉民间疾苦用浩瀚之胸卷起笔底万丈波澜,刻下情系苍生之魂。
有那举杯于酌酒花间,苦心于磨针石上的谪仙李太白。笑荣华富贵用清贫之气握住倚天剑挂弓扶桑,刻下风光霁月之魂。
更有在天地茫茫烟云苍苍见且吟且啸的苏东坡,用江山才子的儒墨风致,一扫那些对世俗庸碌的期望,毅然刻下豪俊洒脱之魂。
还有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年国家大事的李易安,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于幽怨缠绵之中刻下执着刚韧的阳刚之气,浩然刻下心系国家安危之魂。
日月经天,乾坤朗朗,古时先贤就这样传承着龙魂,长着龙的传人的精神,笑着春风,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留下穿越数季的倾世歌唱:“龙魂千载笑春风。”

(二)旧时 笑春风
一泓碧水娟娟泳泳地荡漾历史的年轮,用一道道闪动着波光的涟漪告诉后人:“五四”这段青春岁月镌刻着龙的灵魂,永远镌刻在国人心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春爱国心。
中华儿女的青春不仅是年华,也是心境;不仅仅是娇媚的面孔,更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和炙热的情感。声泪俱下的学子,在那风雨如晦的黑暗年代,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祖国母亲痛哭呐喊。历史关口,国难当头,他们携着龙的灵魂,气贯长虹。用勇气盖过懦弱,用进取压倒了苟安,用自信取代了惶恐。没有丝毫的苟且,他们挺起稚嫩的肩头去扛起那些食肉者不愿谋的民族大义。虽有很硬的枪杆,虽有闪亮的刺刀,但他们打点衣装下狱,预备遗书留家人。伴着春蕾般的步伐声,扬起龙魂笑春风。刹那间,绚烂的青春之光,十足的刚烈,照彻了黑暗的深渊。
风雨之朝,日月之夕,旧时青年就这样继承着龙魂,长着华夏儿女的精神,笑着春风。对黑暗和懦弱唱起雄浑的爱国交响曲,前赴后继的正气歌:“龙魂千载笑春风。”

(三)今时  笑春风
孤泉冷月,萧萧声,千年长风。如今,太多的人,太多的中华儿女,在颠簸震颤中毅然前行,未曾停顿。
是那一跳江水永别妻女的战士孟祥斌,彰写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歌在冰水中永生。
是那在崎岖山路上点燃知识火把,在寂寞崖边拉起孩童求学的手的李桂林夫妇谱写大爱无疆的爱歌,教孩子念着“爱我中华。”
还是那开创祖国航天事业的钱学森,将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中华攀登者。
“二零零八起悲风,吹尽哀号蜀山中。”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让中华民族在风雨中永恒。承载着龙魂,九州儿女挺起脊梁,拍了拍胸膛,为遇难者唱一曲生命的挽歌,为幸存者鼓起更好活下去的勇气,以泪水浇灌希望,以微笑面对哀伤。让天下人看到“蜀地虽有一朝裂,但见九州自此同。”让天下人目睹我华夏儿女附着着龙魂奏一曲余音绕梁,舞一出风华绝代。
须臾间,中国人的足迹,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
不由地,中国人的步伐,登临了巍峨的珠穆朗玛,将民族之魂化作高山上绽放的雪莲笑着春风。
自信地,中国人的强大,在金融风暴中化为一株茁壮的松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风在絮语,浪在荡漾。今之众人,就这样延续着龙魂,长着九州儿女的精神,笑着春风。无时不刻都在高歌:“龙魂千载笑春风,大鹏今展翅,昂首渡沧浪。”

无数的先辈,无数的事迹告诉我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就是龙魂,这就是中华魂!”让你我在似水流年中为祖国成就一只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有着腾游时空的气魄,有着吐纳古今的恢宏,有着剪裁春秋的博大,有着抽黄谢绿的顽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让我们身上的龙魂更硬朗。华夏儿女们,带着我们的中国心,扶石踏雪,拽枝腾挪,笑着春风,笑着人世沧桑。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1

龙魂千载笑春风
                                            ——献给伟大的祖国母亲60周年华诞

“龙魂千载笑春风,”他们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后,这个民族,它从来就未曾倒下!
                                                                  ——题记

徐徐的和风翻开“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诗篇,温暖了苍穹。而龙的魂魄,龙的铮铮风骨,终日吟唱,千年不变:“万里河山映日红,龙魂千载笑春风。”把每一个脚印,每一滴汗水,每一抹风华,都镌刻成中华万古诗篇的吟唱,和歌流转,永无止歇。


(一)古时 笑春风
烈日秋霜,夕阳古道,总是让人听到先贤鼓动干戈的交响,总让人感受到龙之传人的不死之魂。
昔日,夸父逐日,山南海北,竭江河化桃林。是锲而不舍之魂。
屈子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戴着江蓠辟芷,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面对忧国忧民的哀伤和旷古未有的悲凉,大气地投入汨罗江。是万古流芳之魂。
有那岳武穆用一块中原大地的背脊针针见血地负起沉雄的神舟:“精忠报国”。伴着风波亭的血红点点,任屠刀下落,让宏文顿成断章。那是千年悲泣之魂。
有那看孤舟于湘江之上,破世间疮痍的杜子美。悉民间疾苦用浩瀚之胸卷起笔底万丈波澜,刻下情系苍生之魂。
有那举杯于酌酒花间,苦心于磨针石上的谪仙李太白。笑荣华富贵用清贫之气握住倚天剑挂弓扶桑,刻下风光霁月之魂。
更有在天地茫茫烟云苍苍见且吟且啸的苏东坡,用江山才子的儒墨风致,一扫那些对世俗庸碌的期望,毅然刻下豪俊洒脱之魂。
还有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年国家大事的李易安,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于幽怨缠绵之中刻下执着刚韧的阳刚之气,浩然刻下心系国家安危之魂。
日月经天,乾坤朗朗,古时先贤就这样传承着龙魂,长着龙的传人的精神,笑着春风,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留下穿越数季的倾世歌唱:“龙魂千载笑春风。”

(二)旧时 笑春风
一泓碧水娟娟泳泳地荡漾历史的年轮,用一道道闪动着波光的涟漪告诉后人:“五四”这段青春岁月镌刻着龙的灵魂,永远镌刻在国人心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春爱国心。
中华儿女的青春不仅是年华,也是心境;不仅仅是娇媚的面孔,更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和炙热的情感。声泪俱下的学子,在那风雨如晦的黑暗年代,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祖国母亲痛哭呐喊。历史关口,国难当头,他们携着龙的灵魂,气贯长虹。用勇气盖过懦弱,用进取压倒了苟安,用自信取代了惶恐。没有丝毫的苟且,他们挺起稚嫩的肩头去扛起那些食肉者不愿谋的民族大义。虽有很硬的枪杆,虽有闪亮的刺刀,但他们打点衣装下狱,预备遗书留家人。伴着春蕾般的步伐声,扬起龙魂笑春风。刹那间,绚烂的青春之光,十足的刚烈,照彻了黑暗的深渊。
风雨之朝,日月之夕,旧时青年就这样继承着龙魂,长着华夏儿女的精神,笑着春风。对黑暗和懦弱唱起雄浑的爱国交响曲,前赴后继的正气歌:“龙魂千载笑春风。”

(三)今时  笑春风
孤泉冷月,萧萧声,千年长风。如今,太多的人,太多的中华儿女,在颠簸震颤中毅然前行,未曾停顿。
是那一跳江水永别妻女的战士孟祥斌,彰写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歌在冰水中永生。
是那在崎岖山路上点燃知识火把,在寂寞崖边拉起孩童求学的手的李桂林夫妇谱写大爱无疆的爱歌,教孩子念着“爱我中华。”
还是那开创祖国航天事业的钱学森,将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中华攀登者。
“二零零八起悲风,吹尽哀号蜀山中。”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让中华民族在风雨中永恒。承载着龙魂,九州儿女挺起脊梁,拍了拍胸膛,为遇难者唱一曲生命的挽歌,为幸存者鼓起更好活下去的勇气,以泪水浇灌希望,以微笑面对哀伤。让天下人看到“蜀地虽有一朝裂,但见九州自此同。”让天下人目睹我华夏儿女附着着龙魂奏一曲余音绕梁,舞一出风华绝代。
须臾间,中国人的足迹,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
不由地,中国人的步伐,登临了巍峨的珠穆朗玛,将民族之魂化作高山上绽放的雪莲笑着春风。
自信地,中国人的强大,在金融风暴中化为一株茁壮的松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风在絮语,浪在荡漾。今之众人,就这样延续着龙魂,长着九州儿女的精神,笑着春风。无时不刻都在高歌:“龙魂千载笑春风,大鹏今展翅,昂首渡沧浪。”

无数的先辈,无数的事迹告诉我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就是龙魂,这就是中华魂!”让你我在似水流年中为祖国成就一只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有着腾游时空的气魄,有着吐纳古今的恢宏,有着剪裁春秋的博大,有着抽黄谢绿的顽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让我们身上的龙魂更硬朗。华夏儿女们,带着我们的中国心,扶石踏雪,拽枝腾挪,笑着春风,笑着人世沧桑。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1
华夏香浓,历久弥坚
                                           ——献给伟大的祖国母亲60周年华诞

旭日一转身变成了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了白发,不变的是华夏大地传承着的滴滴香浓,带走浮华,留下厚重,历久弥坚。
                                                                   ——题记

用华夏之歌动人,听者有泪;用华人之心动人,行者无疆;用华夏香浓温暖人,如同摘一缕阳光,暖后人心扉。滴滴香浓,若彩虹般绚丽多姿的风采,若雾霭流岚般神奇飘渺的神韵。品味香浓,如饮醇酒,如沐甘霖,心潮起伏,泪眼迷离,兴奋莫名。


华夏丽景香浓
丽景香浓,是苍茫旷远,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北方沃野。是“一枕暗香听橹声,寻梦无痕到江南”的南方大地。有“厚水潺潺云草碧,燕赵乡坎孤烟直”的北京,有“水绕村,屋靠山,一揽丹青意境”的江西。或是“吊脚楼中或火塘暖,绿水无语脉脉流”的两湖,抑或是“雨打芭蕉,彩云追月,山映斜阳水接天”的两广。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那“秋来风景异”的塞下,那兼有“行人泪”的“清江水”的郁孤台,那“自古繁华”的钱塘,那“群芳过后”的“绿水迤逦”的西湖……祖国母亲就这样拥揽着大好河山,蕴含着“灯如潮,花如海”的丽景香浓。如此惹人心生荡漾的旷怡之景,让人说不完道不尽“一草一木一中华,一山一水一天涯。”
“祖国山河好,神州大地新。”赏千里江山,万种丽景风情,蕴含着沁人心脾的香浓,如同一种神秘的陶醉,让人悟得母亲的高洁和温和,妍丽和尊严,雍容和自在;让人品味母亲的如椽巨笔勾勒的壮阔醇美的万千气象;历久弥坚的香浓,让人更加珍惜时下生活的风尚,建设,发展,和平,安定。让这片佳水佳地,永远地,“春有万亩菜花,夏有十里芙蓉,秋有鱼虾满仓,冬有千里冰封。”


华夏底蕴香浓
底蕴香浓,“汗青五千年,狼烟三千载,”华夏文化,华夏气魄早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灯火阑珊处”展露芳容。那种香浓,是“如切如磋,如啄如玉”的诗经,是在历史上空久久盘旋的建安风骨。是骚体诗赋之间吟唱的一首楚辞?一曲西蜀潼关谣?欧阳子的秋色或是东坡的赤壁?那诗林词苑,翰墨留香,小说美文,时而怀柔断肠,泪洒江天,时而直捣黄龙,气壮山河。古往今来,有多少个豪放不羁的文人,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在落花中独立,看微雨中飞燕,在绿柳如烟中笔墨生香。多少次,在华夏文化的华美锦缎上留下了自己韵短而味长的一笔。
从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小令,明清小说,到岳母刺字,文天祥绝笔,苏子兵法,苏武牧羊,孔融让梨……从穷途之哭的阮籍,超凡脱俗的李白,优柔凄婉的易安到针砭时弊的鲁迅,皓然于胸的闻一多,道尽天下玄妙的林清玄……他们都将自己特有的华夏香浓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万事楷模。无一不昭示着文化大国的历史悠久,无一不展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气贯长虹。虽然每一滴香浓仅是沧海一粟,但它仍拥有底蕴的力量,拥有教化后人的力量,拥有历久弥坚的力量。



华夏儿女香浓
儿女香浓,“百川汇海,流各有源,华夏兴起于炎黄,礼仪鼎盛于孔孟。”数个时代变迁,数个世代交替,有一种华夏儿女的香浓叫豪情万丈,如一股傲流奔涌而来,水波潋滟。那誓死抗日的杨靖宇,那血洒边疆的人民子弟兵。这一切的一切,这中国人的香浓,都凝作华夏儿女的殷殷爱国心,龙的传人的浓浓爱国情。从中华英雄的骨子里,香浓变成为一种启迪后人的历久弥坚的力量,让中华子孙后代是有情的,有骨的,有一泻千里的豪迈,有义无反顾的铮铮风骨。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用淳朴善良倔强的行动,“千里奔波,雪中送炭;素不相识,却出手相援。”支撑着灾区人民的肩膀,用兄弟情谊留下大爱质朴的香浓。
香港教育界的钟期荣,胡鸿烈夫妇,“扶危济困心系莘莘学子,排忧解难情系天下苍生。”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用办学无数留下贤者伉俪的香浓。
那个在火场废墟中奔走的消防队员李隆,用无数次出生入死,无数次不离不弃留下男儿意气的香浓。那个临终前护住怀中婴儿,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母亲留下大爱无疆的香浓。
太多历久弥坚的香浓,化作华夏血脉的风骨,反复品味,不断思量。让这大地上一个又一个的子女,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他们的指尖,涂抹春寒,他们的指节,露出新绿。为中国的未来铺叙锦绣文章,为中国的强大昂首渡沧浪。
华夏香浓,它载着悠悠岁月,载着中华亘古久远的山水胜景,载着中华儿女的不朽诗篇,从历史流放于未来,从未来流芳于久远。朝朝暮暮,华夏儿女迎大海日出,送戈壁日落,翘首于巅峰之上。写下中华民族的强大,向世界发出自己庄严的喉音:“这就是历久弥坚的华夏香浓。”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2
读《红岩魂》有感
   从小,记得从小,每一次看《红岩》这部电视剧都会嚎啕大哭,我憎恨好人被坏人残害。好人,就那样凄凄惨惨戚戚地永别了人世。坏人,却这样大摇大摆地喝着美酒,哼着小曲,筹划怎样来毒害下一个好人。天真的孩子,看到渣滓洞,白公馆那些黑暗可怕的片段自然会哭,但她看到好人受罪于坏人,最终还要死于坏人之手,又怎不能号啕大哭。也许那个时候懵懂,但至少孩子也分的来善恶吧。我曾天真地遐想,可以从渣滓洞白公馆打个地洞,用火车把我挚爱的革命前辈送出去,让他们逃出来。可最终,无法避免看到血流成河的事实。
   如今,即到如今,妈妈从重庆回来,给我带了几本红岩的书。她知道我一向爱过情绪高涨,自称是中国的进步青年,从骨子里透得出革命豪情。她从小让我看这种革命电视剧,带我参观纪念博物馆,也为我为小萝卜头系上红领巾,仰望着萝卜头坚毅的脸哭泣而动容。更希望,我记住他们,从他们那里学到有情有骨,有一泻千里的豪情,有义无反顾的铮铮风骨。
   平静下躁动的心灵,我用心去寻觅那段我不忍心去触碰的历史。风雨如晦的年代,惨无人道的迫害。国运萧条,为等待解放的曙光,无数革命烈士就这样滴着血,流着泪,呼唤着他们渴求的胜利。手中的国旗,是战士们一针一线绣的。牢狱之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可他们为了祖国母亲,黎民苍生披肝沥胆,竭尽忠诚。糖衣炮弹,诱降谄媚,他们的意志始终坚如磐石,丝毫不为所动容,那是何等的意胆忠肝。数次入狱,严刑拷打,他们奄奄一息,但死守党的秘密,何等坚贞不屈。地下党工作,艰苦卓绝多年,即使危险众多但仍历经千难万险,他们始终抱定信心,何等矢志不移!老虎凳、十指穿心、便打、酷刑,在后人看来,那漆黑的牢狱,那监察特务手中令人发怵的机关枪口,那沉重的铁镣手铐,却被他们的坚毅、忍耐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之血撞破挣脱。用绚烂多彩的希望之光照彻黑暗的深渊。
   革命前辈的最后一刻,让人泣不成声。那凝绝了怎样的惨烈与决绝。狂肆的枪响,让他们把最后一滴热血留在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场上。这一留,也便是永恒。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滞,字里行间中,我仿佛看到革命人士如同一尊雕像般倒下,以大写的姿势,停留在这深爱的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换来新中国的到来,化作中华儿女永久的光辉。
   缅怀先烈,后人一定更加明白革命过时的来之不易。因为,那时或现在,有我们中华儿女的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激情飞扬,热血沸腾。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3
寻觅西南科大的日子   
     青青校树,萋萋庭草,笔砚相欢,晨昏欢笑。
     青年的秋天,穿过高考的走廊,漫步在秋风细雨中,流连在香袖瘦,落叶飘,风若水,云易散的这个秋季,忘返在飘落的红枫叶的传奇,聆听欧阳子的秋声,东坡的赤壁。在时光流逝中,才猛然绝惊,选择已在面前。真挚地,想用心在西南科大里拼搏,走出生命的一个赛场。身置西南科大,我的泪水结成初秋晴空里的雨滴,在阳光中细微地滴洒着,听着自己的脚步,若能在西南科大的屏风上豪放一回,那受益一定会永久永久。这足迹,只能用我的心慢慢去数,去寻觅。
     岁月的年轮终驶出菁菁校园,将昔日微风中碰响的风铃拾入囊中。幡然了悟,我的生活因为西南科大已被染成了一幅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初感,那可爱的寝室岂不是像李乐薇搬拥有含蓄而有风度的小屋?初遇,那关怀备至的学长学姐对我的关照岂不是给我的心灵披上了温暖的霓裳?初见,和蔼可亲的老师,循序渐进的课堂岂不是给我的未来提供钥匙,让我品尝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希冀,学会“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坦然。
      书声琅琅,是柳池旁莘莘学子在破晓入暮时的好学求知,在这幽静绮丽的光景中读出奋斗人生的心声,让人遐思:“少年自有少年狂”的豪气。五彩斑斓,是七彩柱,107广场展开的各种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大型庆典。有幸,去大学生记者团中学习更多,找到一个完美的平台锻炼自己,为自己的记者梦想砍着荆棘,劈着顽石,架着桥梁,修着道路。有幸,去百鸣文学社结识更多‘文人墨客’。、才男才女的文韵风致,一同在古树林间吟诗作对,向古人,唐风宋韵, 千年文学剖露出我们对文学的赤诚。严谨周到,是校团委、学生会心系同学,服务同学的活动工作。忘不了,军训时很多学生干部。学长学姐来帮我们扫走场地上的雨水;忘不了,全校一同防治甲型H1N1流感时发放中药。“同学,喝杯药吧。”那温和的提醒岂不是让人觉得四季风霜皆可抵御吗?忘不了,在祖国母亲六十周岁华诞之时,《中国红•西南科技大学红起来》的大型签名活动上写下的那笔“母亲,我爱你。”
      身置于这样一个可爱的校园,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打拼一番呢?我有理想,有目标。我想成为一名记者,记下人世的变迁,生活的印痕,岁月的童话。用我的笔书写灵动的气韵,沧桑的岁月。这里,这里的一切,定会教我阅尽人间姿色,识时应世,应对四时之变,保持生命之树不衰。崭新的开始,将我勤勤恳恳的意气倾注其中,遐想、奋斗、拼搏。实现新闻梦想,用心声去寻找周围一切点滴,用情去感受人世冷暖,用思考去彻悟,用细致去洞悉。我知道会累,总是天寒地冻,满布荆棘又如何?我不愿让我的人生那样惨白无力;我知道会苦,总是挫折风雪,心酸血泪又如何?我深知人生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一句简单的俚语便可道尽其中的玄妙:“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学习、活动、社团一定会让我成长。西南科技大学,这个学校一定会给予我太多来之不易的经历,追寻梦想。
       如今,当梦想与秋雨结伴,当奋斗与晨露相依,当我的心灵和校园一色的时候。我在聆听着自己的心灵,寻找着西南科大的光景,西南科大的声音,西南科大的美好前景。找到自己的梦想、成功和生命中的向阳坡。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4
记者=扫雷
   记者职业高危。做完一个采访后,我总是要陷入沉思。应该说是迷茫吧。我知道,进入大学不到两个月,现在也只了解学习到新闻理论些许皮毛。但为什么每次采访完总会彷徨难受?我只是想说:现在不能对自己逼得太紧,要求到那种完美的境地在目前来说只是一种强迫。要成为一名好记者真的是来之不易。
   大家一定知道扫雷这个游戏,你不知道地雷在哪里,一不谨慎就会全盘皆输。我偏偏又是一个性情中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情绪化严重,如此的,却爱上了记者这个职业。会接触到很多东西,世间万事。想到上周采访的那位患脑溢血的高龄老人,看到他的痛苦,听闻他的好人好事。真的让人痛彻心扉。深深一想,我能帮他的又是什么,只是写下一两篇新闻稿子,倡议更多人去关怀帮助他?我恨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我没有自信可以写出人人都去同情他,人人都去帮助他,人人都从心底去关爱他的文字。“我不是在编故事,我怕他们认为我是编的故事。”
   还有一个问题,采访的时候感觉还是很自然,和接受采访者的衔接也比较好。但一但事后反思感想,有时候就会自责地可怕。就拿这位老人来说,从职业角度来说,我们俩的这种陌生的关系必须要变成我对他的一种翔实的熟悉,我需要知道她的近况,我不得不了解他的病情;再从人心角度来说,我真心关心他的病情,没有谁做得到看到一个如此可怜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却有定力无动于衷,不闻不问啊。由于他不能说话,患病心情沉重低落。于是我问了他的老伴:“胡大爷近来情况如何?”谁知他老伴就直率地说了一句:“就是很严重。”想到这里,也听其他的同行人告诉我,“你不应该提病情的,严重这两个字对胡大爷来说太沉重了。”是啊,就这种善意的不经意,就这种单纯的想了解。就那样不折不扣地,直截了当地让这位老人暗淡难受。后来,每当我想起他的面容,顷刻间,泪雨倾盆。
   我怕,我怕伤到我真心关怀的人。怕一有不慎,一考虑不周就会伤到他们。我知道,精神上的创伤远比身体上的创伤严重。谁叫我爱的职业不是医生,整天和他们的心灵打交道,一有伤害,岂不是落井下石?这个职业,要你的心思密如蛛网般缜密。特别是即兴采伐。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考虑,我所爱的这个职业,每走一步或许要把自己置身于玩扫雷一样慎重。所以,我希望有一天,不再可能伤害到谁,不再踩到地雷。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4
卸下包裹,放飞心灵
                          ——记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志愿者帮助七十二岁患病老人
大爱质朴,天降厄运
今年七十二岁的胡大爷是一位绵阳407厂的退休工人,四十五岁的时候为顶替儿子上班选择离开岗位。由于家庭条件有限,要扶持家庭,要让孩子过得更好。退休以后便打临工挣钱一直到七十岁高龄。这位大爷平时热心帮助他人,提到他的时候邻里总是津津乐道:“胡大爷,那心肠太好了!”心地善良的他就这样地,为他人着想,为孩子着想。一向认为自己身体很好的胡大爷,却不幸患上脑溢血。在之前所有种种迹象显露出老大爷患重病的可能,他对此却不以为然,一直自信自己体格健壮。谁知在今年1月28日的团年宴会上,他忽然全身抽搐,说话困难。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以后,才确诊患上脑溢血。大爷的左手左腿皆失去了知觉,站立行走都困难重重,甚至有时候还出现头脑意识不清醒,记忆力迅速减退的严重情况。
身患重病,扣心流涕
胡大爷患上这病以后,悲观失落的阴影就笼罩在他本应是老当益壮的脸庞,全家上下也为胡大爷的病忧心忡忡。生活不能自理,站立行走不得,肢体又失去直觉,甚至说话也开不了口的一切症状让胡大爷痛心疾首。想起自己当年的体力健壮,再一想如今的悲痛现状,自己成了全家人的负担总让他觉得凄楚难耐。医院方面表示,胡大爷因患脑溢血,脑积水压迫语言等神经而出现这种状况。只有通过营养调理,慢慢康复。大爷的老伴和孩子每天都坚持给他做调理按摩,给他唱歌,陪他谈心,并找来中医用针灸的方法是它的四肢逐渐恢复知觉。原本以为大爷的病情会有起色,但命运往往就这么难料,9月20号以后,胡大爷出现了饮食困难,连饭都咽不下去了,这种病痛的折磨,伤透了全家人的心。他们想尽办法,把饭注入大爷的嘴中,孩子每天轮流照看大爷,让他心头更是难受,怕自己成为家人的包裹却又无能为力。
温情人间,重树自信
得知胡大爷的情况以后,小区里的人们都难受不已,纷纷送来水果和补品。有空就到胡大爷家,陪他话家常让他不孤单,帮他老伴做饭。残疾人联合会的赵爷爷也时时关注,经常开导他,并组织一些活动帮助胡大爷敞开心扉。由于家中没有车,儿子上班又忙,平时只靠老伴和女儿的能力根本无法带胡大爷外出走走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的志愿者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自发组织在一起,利用周末前往胡大爷家看望他,想用诚挚的鼓励让胡大爷卸下包裹,放飞心灵。一句句感激的心声,胡大爷也虽不能说出来,但用颤抖的把每一位志愿者都指了一遍,再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他的老伴含泪告诉志愿者们:“他实在感谢你们,要把你们的好记在心里,永远地,记一辈子。”听他的老伴说,胡大爷以前常去西南科技大学散步,他喜欢那里的风景。志愿者们和胡大爷约定,只要他想出去散散心,一个电话他们就来背他下楼,扶他观景,更盼着他康复的那天来西南科技大学。有一位志愿者和胡大爷的侄女长得很像,但侄女现在在外地打工,胡大爷可思念她了。这位志愿者得知以后,笑着告诉胡大爷:“爷爷,我就是你的侄女啊,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亲人啊。”胡大爷不禁痛哭起来,志愿者们知道他心中的焦虑,他们明白他的痛苦,他们想为他做得更多。
卸下包裹,放飞心灵
临走之前,胡大爷之前凝重的表情终于挂上了温暖的微笑,志愿者们一一和他握手告别,“爷爷,天气凉了,千万别感冒啊。”“有事情的时候随时找我们就是了。”…….是啊,有爱携手,有爱陪伴,四季风霜皆可抵御。身患重病的人,他们有很沉重的包裹需要我们去帮他卸下,这样,放飞心灵,我们有理由相信,胡大爷的心灵已经披上了一件温暖的霓裳。会好的,我们等着那一天,如期而至。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5
甲子阅兵,祖国万岁
                                           ——观60周年大阅兵有感

  中国人民,就这样,给世界展现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就这样,给历史记下了一笔金光灼灼的印记。就这样,给未来昭示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未倒下。
  60年前,我们站了起了,自己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记下了中国新纪元。从此告别落后走向屈辱,从此迈向伟大民族的复兴;60年后的今天,我们欣慰自豪地拥有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一声声耳熟能详的口号,中国军人却用如此简单的方式展现出军队的风骨和肃穆。整齐划一的步伐,笔直矫健;势如破竹的脚步声,阵阵春蕾;且不说这背后的艰辛,训练的艰苦,为的只是告诉世界:中国!这就是中国!这声音,在每个华人心中砰然作响,久久不能平息,永无止息。本次阅兵部队大多都是80,90后的,更让人看到中国光明的未来,让人感受到中国青年雄姿英发,将他们的根深植于爱国情操的热土之中,为中国的腾飞,吹响号角。
  胡锦涛同志昂首屹立在天安门城楼上庄重宣告:“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湿了眼眶。记得西科大学校国庆活动的时候,采访过一位大三的学长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并不夸张,他不禁哽咽了。我知道,这问题或许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太大了,但他沉默片刻便诚挚地告诉我:“咱们‘妈妈’,能有今天不容易。”他是一位来自灾区的同学,亲经灾难的他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并不是我们从电视报刊上表面了解的那样肤浅,那种痛,是心灵的灼伤,是感情的冰凉。而我们的祖国,总是地震再猛,震裂我国大地,震垮我国大山,震毁我们房屋,却震动不了祖国的坚强,中华儿女的脊梁。就这一个傲然挺立的大国,却用笑容,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将她的步伐踏进了辽阔的星空。屹然挺立,潇洒地看着世界。如今的甲子阅兵,且不是让全世界看到一个东方大国的风采吗?
少年儿童最后那一刹那放飞的气球,放走的白鸽,让我不禁湿透了眼眶。孩子,最爱用纯真的行动表露出心中的喜悦。虽然不能让他们理解地很深刻,但有一句便可以道尽他们心中的喜悦:“我的祖国很强大,我会让她变得更好。”笑声,欢呼声,手中闪亮的圈环,让人知道: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亿万人民必将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篇章。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6
办证?是否可以办真?
   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在墙角边、墙柱上的广告纸,有时甚至低头见此类广告——印在井盖上的大红油漆字:办证,紧接着一串电话。今日不经意之中我的眼睛又不由落在路边柱子的广告上。白纸黑字,先是一个设问:“招聘会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等不到你想是否准备好,便开门见山引出主题:专业办证,为你就业助力。将你的视线往后几行挪动,会看到几个醒目的关键词:四六级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证、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最后再注明办证专家的承诺:多年操作经验,信誉品质保证。
看到这里,再注视到这张纸下面剪成小块的联系方式(方便需求者索取)。哪一个个缺口表明有人撕过,有人想过,有人渴望过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样一张篇幅不大的广告纸,若你想要暗自窃喜,那就是为一些为求职急破额头的人终于“甲光向日金鳞开”而心欢;若你想要心灰意冷,那就是为一些为求职挑灯夜战的人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时”而不值。想到以前一个小小的月考便让人为作弊苦不堪言:“我辛辛苦苦学了那么久,学了那么多。他们却轻松接到答案,到头来分数竟然比我还高。这不是反转剧吗?”对于这种无奈,人也无疑选择麻痹自己,放宽心去接受,不断叨念道:“上天会惩罚作弊的人的。”
来谈办证是否有朝一日可以办真?首先来说应该是这个正有很大的价值,正如钞票如果不值钱,会不会有人想尽办法去国外引进高级伪真机器来印制假钞?再来应说到的是人的心理,试问这世界上哪个人不想找一条捷径便一帆风顺到达成功的彼岸?谁会喜欢失败?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完整的成功是需要经过失败和挫折的严格淬炼”,但你用心问问自己,我相信若有一条可以不经过痛苦便通向成功的道路,你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条路,不用怀疑。这两点足以证明,办证这种投机取巧的事一定是一个火热门路。但是在解决一方人焦急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一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高材生”直接造成人才市场的断层或是到该他们上工作战场时如南郭先生一般原形毕露。那时可否还有“信誉品质保证”,这种方式制造出来的虚假世界,在你拿到所谓的那个证喜极而泣的时候可否想到:手中这个正要到何时才可以成真?
尤为可悲的是,那纸上的缺口永远意味着投机取巧之人的可悲心理。不是撕下整张广告纸为国家为社会为莘莘学子带来真实诚信的事实,而是撕下其中那个通往虚假证明的“路口”。他们可曾想过,办证行业的专业说法就是办假证,他们为何不说是办真证?没有真才实学,办证可否办真?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7
“曾”添空灵,“乐”出天籁
最后时刻,场上的19位选手每人都被念了名字,亚军、季军也都逐一揭晓,却没有提到他的名字。这位来自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实力唱将是又惊又喜。惊心动魄中总是担心是不是一个奖都得不到?喜的是会不会正如旁人所说我就是那个冠军?果不然,精湛的歌唱技巧,用心谱出的音韵旋律,乐观从容的自信心态化作他手中这本证书,更是赢得了大家对他的肯定。肯定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音乐值得赞赏。
音乐的宠儿
乐这个字有两种读法。快乐的“乐”是曾乐的母亲在给他取这个名字的初衷。她希望他能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无意中又恰到好处地把他和音乐连在一块分不了家,正如那第二种读法音乐的“乐”。“我现在都还记得2岁那年上台演出唱的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那时就唱完了还想再唱……”就这样,从小就四处登台的他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接触音乐,爱上音乐。小学时便被大家发现他在音乐领域的天分和才华。父母更是注重这一特长的培养。随后进入绵阳艺术学校学习的几年,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学音乐很苦,但要看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我唯一烦过音乐就只有那么一次。高考的时候必须弹钢琴,那时候除夕夜、年初一都必须练,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但正是磨练出这种不离不弃的毅力,用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走下去,参加全国各地的歌唱比赛并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6年香港国际流行星音乐盛典更是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又结识了很多资深老练的音乐人,更是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不断的提高,不断的深造,让他有了驾驭自己歌喉的能力,更是有了这次绵阳网络之星歌手大赛中得到冠军的实力。
赛程艰辛
这次歌手大赛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歌手的参与,海选中产生的128名选手经过激烈比拼后只留下68名,又有68名进20的残酷淘汰。半决赛和总决赛更是给曾乐带来巨大的压力。“唱得很好的人真的太多了,再加上我预赛时成绩并不怎么理想,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我也想得很开,并不需要注重成绩,把自己喜欢的歌唱给大家听就是了。”曾乐向记者谈到,每场比赛完便迅速回想总结经验,到后来果然一场胜于一场,以第三的成绩进入总决赛的他,凭借全情投入用心灵唱歌,将林俊杰的一曲《江南》道出自己的韵味,用遥遥领先第二名97.3的高分赢得这个冠军。
音乐=恋人
当记者提出三个选择“朋友”“伴侣”“恋人”中的一个来形容对音乐的看法是,曾乐毫不犹豫选择了“恋人”。心情浮躁是听听音乐总会从心流露出舒缓和平静。“音乐对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中魅力可以把我吸引过去,让我懂得它的意思。”他笑着对记者说道,想起迎新晚会上采访他为什么能把歌唱的那么动听时,他也曾说过关键在于读懂歌曲的意思。如今再次提到,每首歌都有自己的不同,甚至细小到不同的咬字方法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只要用心再巧妙地把自己的元素加入歌中,一定会把歌唱好的。谈到模仿问题,他更是中肯地告诉记者:“声线有时候会和某些歌手很像,但更希望大家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独特的自己。模仿的方法在初学的时候很有用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去控制驾驭歌曲的技巧。”如今的他,也正重新规划起自己的音乐历程,更着手于学习作词作曲的基本知识,尝试自己创作,把音乐之路走的更漂亮,更加诠释出自己对音乐的爱。
更把歌声唱向感恩
“这条路,充满太多太多的爱。”从他的音乐故事里,不难读出鼓励支持他的父母、老师、朋友无尽的爱,更让记者感受到他心灵深处对他们无尽的感激。“想起比赛一结束母亲便竖起大拇指对我笑着说的那句‘儿子,很棒,妈妈会继续支持你,把下场唱的更漂亮’的时候,我多想做得更好,你知道吗?“除此之外,他多次提到音乐老师对他的帮助更是不可估量,就连这次伴舞都是初中老师专程找到绵阳艺术学校的同学。文艺学院的老师们也总是关注着他的成长,团委书记梁波老师昨晚才和他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呢。朋友们也时刻给他建议,在台前幕后为他加油呐喊,大多数人的支持让他以6000多的人其投票获得本次比赛人气第一名,正如他所说,其实奖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无尽的支持让他走得下去,让他走得更远。
“我的音乐梦想就是拥有一家自己的唱片公司。”采访的最后他说,“我知道这太难了。你也许会觉得这很不现实,但我就是想有这家公司,让不同的人唱出不同的音乐,唱给大家听,给大家带来快乐。”这位真心爱着音乐的实力唱将定当携上他的一份赤诚。让自己的歌声如河一般,流向天涯,流向海角。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7
拣尽苦难,终见风景
奇花异树千仞壁,疾风劲草万里寒。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题记
苦难如夹卷着冰雪的风暴,会染白我们的额头;苦难是一道湍急的江流,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树下徘徊,雨中沉思,黑暗中落泪,没必要;一切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唱一曲自信之歌去拣尽苦难,那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你终将看到最美的风景。
忆往昔,万古先贤,英勇今人何不是在苦难中成就自己?
那苦心于磨石针上的李太白,“少年自有少年狂”,可以高吟“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可以高吟“长周旋,蹑昌红,身骑飞龙耳生风”。命运的苦难却让这位才子与一衣带水的仕途变得咫尺天涯。小人无休止的排挤,天子不信任的弃用,使得这位御用文人只得吟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只可低吟“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面对苦难,李太白有过迷茫,有过彷徨,但还是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左手举殇,右手提笔,云游四海,梦中成诗。在醑香月光中衔杯换盏,就邀来了后人追逐的目光。
那持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熟读儒家经典,出入诸子百家,谙熟历史掌故。盖世的才华倾倒众考官,轰动京师,震动朝野,却在汴河风光处履难重重。仕途偃 ,身陷囹圄,与扁舟草履,于渔樵深处,被世人推骂,湮没于众。料峭春寒,令苏子饱尝苦楚,然而面对这苦难,却如醍醐灌顶般将官名利禄换做竹杖芒鞋,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以旷达疏狂的性情和俯仰万世的思考,压制内心深处叹良辰好景虚设的感伤。正式苦难造就了这位风流千古的文学巨擘,这抑或是苏子之不幸,吾辈之大幸。
面对苦难,虽独有辛苦遭逢、干戈寥落的文天祥凛然成就“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向南誓不休”的一派赤诚。面对苦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困厄于周游列国的大道上,仍讲学布道。面对苦难,司马迁饱受凌辱歧视,仍修史不断,曹雪芹独守茅庐清贫之中,仍笔耕不辍。他们没有温情脉脉的关爱,伴随着他们嫩的只有风霜严寒相逼的艰难和险阻。但他们却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越挫越奋,任尔东西南北风都在拼搏着。用自己的历程教会我们在不利的环境时应当怎样坦然处之,在苦难面前应当怎样运筹帷幄且在情理之中。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不要祝福自己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应有对自己更高的期许和要求。生命是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出它耀眼的光华和纯美的质地。在扬帆待发的清晨,不应祈求风暴远离,重担轻省,横逆减少。只愿迎面遇上那些不可避免,挫人锐气的苦难。能够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面对、克服、化解和包容,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永不屈服的军人。
是啊,你可曾想过,一花的飘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的陨落暗淡不了漫天的星辰。面对西风凄然,众芳凋零,不妨想到来年仍是一样的群芳争春,一样的万紫千红,一样的莺歌燕舞。请相信,如果你正经受着严寒,那么春意离你不远;如果你正付出,那么花红柳翠便会为你展现;当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结果——
你拣尽了寒风,你终会看见最美的风景。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8
还有两年,须及时寻乐
    “蜀地虽有一朝裂,但见行人急享乐。”
     512地震以后,人们的金钱观和价值观都转变了不少,犹豫着想买车的人立马将“优质骑坐”购入车库;踌躇着想买房的人把“温馨小窝”圈入地盘;平时节约的人用钱时不再迟疑,时常奢侈的人花费时并不必在脑中计算一番。距地震不久以后,家家户户的一日三餐似乎都不约而同地丰盛起来,早餐鸡蛋多煮一个,中午鸡鸭鱼也面面俱到,晚上更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身旁的人每次吃饭之前就附上一句:“地震之中能活出来不容易,我们得把每一顿饭当成最后一顿来吃。”
得到智利发生8.8级地震的消息后,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竟然接到了几个好友打来的电话。“看到了吗?这个世界要干啥?还没结婚的快去把婚结了吧,再过两年地球灭亡了还没有感受一下七情六欲呢,岂不是吃亏了吗?”“是啊是啊,知道你年轻,两年生子就不现实了,但是男朋友可是要快些找才行。”“明天有空吗?咱们去旅游吧,你难道不知道地球还有两年就灭亡了吗?这大千世界,我们还有多少奇观没见识呢,趁我们还在世,不得不看啊。”可不是吗?地震撼动天下,《2012》震颤人心,众人传唱的那个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如声鼎沸。大灾以后,一个城市的私家车数量迅速激增,小小的车牌号就可以读出人们都慌了:从川B到川BC,甚至有些车牌出现了几个字母,经济学家可能会为世界末日来临前找到一丁点有利——促使人们转变消费观念,为我国经济化的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拓展了国内市场。
当人们都想着及时行乐时,倒有一份“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超然。但是与此同时,迫于谣言的压力,也不能把握好那份“生死有命,逆来顺受”的泰然处之。春天中忽然有夏的热度,我们就不禁感叹道世事无常,季节变化怪异。秋季时忽然一场瓢泼大雨,上午八点了天都没亮。我们心头便乱了章法,怀疑地球是不是出了轨道、没了规律。天上几片流云形状奇特便惊叫着那是地震云;田间跳出几只青蛙就立马通知周围的人那是震前动物动静奇异。汶川、海地、智利、印尼等地连接不断的震感,接踵而至的旱灾……联系着这些“不期而遇”,让人们看过《2012》以后禁不住哀号:这地球究竟想要干什么。
“还有两年,须及时行乐。”也不能一味批判这种想法的愚昧,因为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秒钟要发生什么。可是,对于谣言我们真的就要大惊小怪,坐立不安吗?记得最经典的08年预言:125中国雪灾三数相加得“8”,314西藏事件三数相加得“8”,512汶川大地震三数相加得“8”,三个“8”都凑齐了,也就是说2008年8月8日即是世界末日。听起来是很玄妙,但是地球还是照样转,中国还不是举国欢腾送上了奥运盛宴吗?福娃曾经被人一度玄化为五个可怕的预言,传说,每个福娃代表的地方都发生了灾,人们明示最后一个地方是重庆,将会发生水灾,但也没有如期而至不是吗?
只是想感悟感悟,拿《2012》来说吗,玛雅文化湮灭至今都上亿年了,科学家、学者、预测家……所谓的可以破译其中玄妙的他们真的就懂得玛雅人的语言吗?及时行乐与按部就班好好生活,后者更好是吧?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49
      北川创业,是否就可一马平川
                                   ——一位广东好心老板在北川的艰难创业史

“当时我去北川带了两样东西:一是社会和我自身的需求心,一是奉献心”,这位北川新县城“香辣冷锅鱼”火锅的老板韦熙晓说完便皱着眉摇摇头无奈道:“可是到了这里,我才知道,想奉献并不简单,创业更是难上加难。”不仅是他,据记者了解到,很多用一份热情、一份执着来到灾区做生意的人,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道理:社会不允许你把它想得太过于简单,形形色色的人总是把你的好心伤得体无完肤后,目的就是为了考验你还有没有好心和耐心,站在这里,站在你一直想要坚持的位置上。
最初的梦想
    2008年5月12日,这个日子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当时看报道得知地震,我才知道有北川这个地方,听闻到太多叫人悲伤的事情。灾区的点点滴滴一直牵扯着我们全家人的心。”记者来到北川新县城集市上的这家四川香辣冷锅鱼火锅店,被这家店看似普通但不失四川淳朴的传统风格的装潢所吸引。在老板的热情邀请下,品尝到了鲜美地道的川味。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位老板竟然是一位广东人。大灾之后,很多兄弟省市的好心人来到灾区,创业、投资,向重建家园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事例不胜枚举。当记者作好再一次被深深感动的专访心理时,不料,被韦老板这段短暂却艰难的创业史领入另一段深思。
韦熙晓原是广东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地震后灾区的情况让他萌发了来北川创业的念头。七月份、八月份的两次考察更是让他深刻体会到:在灾区,吃饭是个问题。不仅是受灾群众,包括来自五湖四海的援建工人对饮食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作为商人,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做小本生意的。如果对你说不考虑盈利是不现实的,但是灾区的情况我们都有目共睹。没有资本无私奉献的我可以把生意做到这来,满足灾区人民的需要。至于钱的问题,能少赚就尽量少赚,把利润放到最低。”他中肯地谈到自己的想法,也正是这样,去年八月他中断了做得火热的服装生意,留下妻儿,来到北川创业。
蜀道难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抓住一个地方最需求的商机一般都只赚不赔。当时有一句名言:北川创业,一马平川。谁都知道,这个城市需要重建,需要投资。可是这位不怎么想赚钱,只是想尽力帮助灾民过好,让自己生活过得去的广东老板却遇到了很多没想到的困难。
“鱼火锅生意本来就很薄利,但我必须在质量上下狠功夫,让灾民感受到一分钱一分货。如果让他们感到你在占有他们的利益,那岂不是雪上加霜吗?”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高薪聘请的成都厨子把味道做成纯正的川味;为确保鱼的新鲜,又迫于北川援建工程造成的道路不便每天他不得不徒步几十里去进货;经常缺水停电,早出晚归的工作疲惫,让这位老板尝尽了苦头。
“说俗气一点,我们广东人一向比较迷信。就那地震来说,我一直觉得上天对这些地方、这些人很不公平,为什么要这样来折磨他们?我没有能力把我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他们。但是我在这里做生意,不仅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灾民,北川的确需要我来创业啊!”他善良憨厚的笑容总是写满了对灾区的爱,接下来的谈话却让人从笑容中体会到十足的辛酸。
40个平方4万块钱的租房价让记者很吃惊,国家政府不是大力支持各个地区的商人来灾区创业吗?众所周知,相关事宜的政策优惠和奖励措施已是出台很久的了。“国家政府的政策的确很好,但一级一级办下来就变了味。一些官员和生意人把地租抬得很高,我们做小生意的压力怎会不大呢?”不仅这样,他指着煤气管上的喷头告诉记者:“这个在北川很多铺子都卖15元一个,我知道不可能这么贵的。到了绵阳县城都卖5元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他们会‘坑’外地的人呢?一起帮扶重建家园不好吗?”
记者从店里一位女厨师那里了解到,志愿者、援建工人的素质问题值得考究。一次千里迢迢的打水经历让她难以忘怀。“当时走了十几里的路到了取水地点,把桶放在那里一转身就不在了。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他们的辛苦我们都明白。但一些志愿者每次到店里就一副大老爷们的架子,态度更是凶得不得了。让人想想都觉得心寒。”
多歧路,明安在?
记者听着他们的述说,不禁为这“难得”二字动容,更是为他们的爱心和情感在灾区受到的伤害感到不值。韦老板却爽朗地笑笑:“没啥,好心人多着呢,大家都为了灾区的明天嘛。明年我就把儿子接过来,让他受点教育也好。”
道别了这位好心的老板,记者的心中更是如北川的寒风一样冰凉:不知,明年这位善良可爱的老板还有没有更坚定的理由让他不放弃自己足下坚持的位置;不知,明年他的儿子来到这里,会不会萌发和父亲一样的创业念头。生意的确不好做,连缺稀投资的北川都不能够一马平川,其实商人和灾区人民都可以很好的互补。
只是…...这个社会,有太多无可奈何。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50
理由会是可怕的检讨
   大学不一样,在大学作检讨也不一样。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样写会不会得罪一些人,但是有一些行为经历了总会很不解。从小到大,我看到过很多做过检讨的人,自己也做过检讨,在检讨一开始便说“对不起,我做错了”基本会是常理。然而今天的检讨,说了对不起三字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却倾向于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人不得不深思:说句抱歉,讲下对不起就那么不容易吗?
   再说检讨,从来我都认为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甚至会有很多因为羞愧而内疚流泪的人。如今台上作检讨的少许人,丝毫不严肃,时而因为冠冕堂皇的理由捂嘴大笑,时而话音落下一段时间,原以为在酝酿感情、为自己的过错惋惜,然而却换一种方言进行所谓的检讨调侃,之后谈到自己理直气壮的理由,更是气吞山河、一泻千里,不时引得台下哄堂大笑、一片哗然。
谈到本次检讨的主题“抄袭”,很多人应该都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就像同桌所说的至理名言:不抄不年华。可是,人多一岁,应该更加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看法,成熟的心智至少更应该比小学生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想想小学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动破脑筋去做得很好的行为,对大学生来说却是稀罕。今天这场检讨会,让我脑中一直会想起父亲做长教育我的一句话,“不要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的确,当我听了很多人的检讨心得后,突然觉得理由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会为我们做错的事情蒙上一层厚厚的面纱,叫人不以为然地错下去,同学们为自己抄袭的原因找到了千奇百怪的理由,“实践报告形式化,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时间去做实践报告,只有被逼无奈百度一下”“上百度抄袭而我还不容易呢,再说我们那个地方的网费又贵,我找了一个小时花了10块钱”……先不谈有无道理,总给人的感觉的是她们意识不到抄袭的错误性,虽然在这些稀奇古怪的理由面前我们也有笑过,但笑了以后,方才觉得心痛。
理由对于错误,是一个致命的东西。大学的检讨,让我下了一个新的定义,没有太多的人去忏悔,更多的人却胸有成竹——因为有了自我肯定错误、并且为自己开脱的千万理由。想想一个事例,前不久收过一篇漏洞百出的新闻稿,上面领导不确定、地点不明晰、就连主人翁的介绍都含糊不清。打电话去询问此事,当事人却用几个圆滑而不负责任的理由搪塞了过去,“领导好像去了、记得应该还有某某、地点似乎在哪、应该是这样的”。这几个表示推测的词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做新闻工作,应该明白参与领导等这些相关的重要信息,对于一个新闻的重要性,但如果在上级的人找我要起这篇新闻,想必我也会为自己的错误开脱,“就是那个写新闻的人,什么情况也不去问清楚,就直接用几个词语把一切都推了过来”,试问,当事人也好、我也好,我们都这样不断为自己的错误找到理直气壮的理由,新闻到底应该如何解决,错误只会不断被转移,永无止尽。
孔圣人说,“吾日三省吾身”,着种“省”,是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过错,而不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到理由而“省”,但愿下一次看到的是正经的检讨,而不是理由的检讨,那样,是很可怕的。懂得真心为自己的过错忏悔的,懂得如何重新开始不再就范的,这才是检讨的真正意义,而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是你需要跳出去的樊笼。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5 10:50
新闻事故,随意前后
                                            ——一位“编新闻者”的自述

在植物大战僵尸的陪同下,我完成了两篇新闻写作。以至于得到今天被龙伟老师拿出来示众的结果。
我承认自己不喜欢批评,可这一次似乎把我摇醒了,当我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创作,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基本语句问题,错别字,用词不当,少许话语过于主观……没有地洞可以钻得下去,其实一切都是在我的预料之中,这时的我,基本上可以为每一句编出来的新闻找到理由,但是惊奇的是,我没有说出理由,而是懂事了很多,不想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因为我深刻地知道:我太随意了。
首先像龙老师那样,拿出这篇不堪入目的原文来示众:

丢分文(一)
文艺学院众多考研学子纷纷报捷
                             ——我院06级学子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骄人成绩
文艺学院06级学生在今年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院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共计43人,报考比例达14.36%。在报考人数并不多的情况下,我院报考学子凭借着充分的发挥、用心的准备,考取研究生的人数高达20名,取得了占报考人数比例46.51%的突破。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都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学院老师们的热心关注和同学们的努力准备,沉着应考。我院每一个专业均有同学报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们最终将优异的成绩呈现在全校师生的面前。新闻专业和汉语专业的同学报考居多,一些同学取得了国内各大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另外,张琳玲同学也取得了保送到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的资格。面对这令人信息的成绩单,新闻0602的刘芳祺同学以591分的高分顺利取得了四川大学新文学的读研资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特别谈到,“准备过程中也会有很多辛苦,但是只要一想到梦想有机会腾飞,就会有坚持不懈的动力,放平心态最终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这次研究生成绩中,我院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学院领导和老师也表达了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们的真挚祝福,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学校争光。另外,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可以对研究生加以关注,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走出一个人生的美好赛场。

                                    
丢分文(二)
文艺学院学子在考研中取得两岸大学和国外大学的“绿卡”
在这一次研究生考试中,我院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不仅取得了国内各大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也有一部分学生更是将目光投向了两岸地区,国外一些大学,获得了这些学校的“绿卡”。
来自新闻专业0601班的李淑娉同学凭借周详的申请,精心的准备获得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读取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的资格,音表0601班的龙斌同学受(收)到了法国里昂国家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新闻0602班的殷菁芸同学也获得了香港理工大学的认可,得到去那里读研深造的机会。
成功申请到两岸地区和国外大学的读研资格的他们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祝福,对此,这些同学凭借自己的经验向想去两岸和国外读研的同学提供了很多申请的技巧和考取经验,同时,他们更是祝愿后来的同学能够更多的走出国内,为我院争光。

背景是这样的,我还在自习的时候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她说有个电子表格发给我,让我写两篇针对我学院考研情况的新闻报道。建立于客观事实基本上只局限于一张表格的残酷现实,我觉得用自己的经验和对考研的设想编纂两篇生动形象的新闻。
结合我写了很多校园新闻的实践经历,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写校园新闻的精髓和套路。记得一次在采访一位同学的时候,他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说不出来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给我编吧。”
从那以后,结合自己想把文采方面的华丽辞藻缀入新闻的念头,让文辞更优美生动,让他人把话说得更好听、更具语言艺术,我便走上了编“一些接受采访者说的话”的路。这一次,其实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有了不详的预感,因为我总是带着一种油然而生的自信、一种老生常谈的经验感,为了缓解自己夜晚熬夜的疲劳,我听起了音乐,打起了“植物大战僵尸”,用一种随意的态度,一心三用,游戏过了一关才跳出来写几句,就这样,用了不长的时间,东拼西凑出来了两篇新闻。
拿第二篇来说很多低级错误在创作之时都觉得理所应当,第一句的“这一次的研究生考试”出现了指代不明的问题,当时一想到这篇是前一篇新闻的后续,就没有再进一步作出解释。
在第二句中的“我院”,一向认为题目中已经指出文艺学院,后面皆可代指,因此也疏忽了这个细小的问题。
至于“两岸的大学”这个说法更是出奇的丢分,我也不知道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想法,在把香港地区和之后的国外大学放在同一个位置上就又不恰当的感觉,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两岸的定义,我明白根本不是指的香港和台湾,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我,用一种错误的直觉写了下去吗,错了下去,这种随意,只会让人看到没有常识的可笑,我还是抱着一种想尽早完成任务的态度,书写着可笑的随意。
之后,还有“周详的申请”这个有歧义的修饰,有忘记了别人努力,只是强调如何申请准备的语句,有“受”到录取通知书的错别字,最后一段更是有了主谓不分的离谱病句,一向清楚长句子容易犯逻辑性错误,但我还是毅然将这篇新闻编到底,造成那种一泻千里的畅快感。
在写完以后,按照惯例,除了一些重大新闻或者是学校网站、校报的重要新闻我才会翻来覆去地看几遍,仔细修改一下。这两篇新闻我交给老师看了看,她可能没有仔细阅读就说很不错,更是增加了我发表的信心。其实现在想起,这事情完全不能说是老师的错,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应该有一种基本素养,让自己的稿子更加深邃、更加无可挑剔。我却沉醉在一种自我肯定的甜蜜中,没有多看一遍,将文章放到了网上,输上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现在,龙老师将它拿出来示众,在表扬和批评兼施的巧妙语言艺术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忏悔和存在于我身上的问题。再一次看文章的时候就是恍然大悟的时候,人的恍然大悟为什么总是后知后觉?记得高考做题的时候,做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错下去,交了卷以后拿起来看一遍才知道症结所在,感叹一句——原来自己一直那么傻,失去以后才会珍惜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课后,龙老师叫我不要生气,我也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刘,他发了一个“哈哈”给我,让我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觉得可笑,觉得悲哀。新闻事故以后,我得到的更多的是兴庆,想必这以后我会痛定思痛,真正形成一种仔细修改的自觉,以免让新闻公众于世以后便贻笑大方。
有时候我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自己,尽然可以一心三用,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这种“随意”的自信。以前认为,问题仅仅出现在这一两篇新闻上,还有更多没有问题的呢。但往往一两个错误会成为人生的败笔,做人怎么可以一直这样想呢?我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我在写的时候的不以为然,发出去的文章代表的就是一个学院的新闻水平和报道能力,那种不堪入目的新闻报道岂不是给学院浓黑,亵渎了我身上背的新闻责任。
更多的是,我应该丢弃那种什么都编的出来的自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在知道错总比以后在更有名的网站上发表了文章让更多人摇头看笑话的好,所以,编新闻者写下这篇自述,希望大家以我为鉴,我们都学要成长,我们都要学会摘取错误的翅膀,去扑腾羽翼,随从成长和逐渐成熟的翅膀。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0-6-7 20:19
比蜜蜂采蜜还辛苦的小姑娘,能总结不足,这是很难得的。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14 15:16
走出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圈
       四川的语言争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顺序:争论,吵架,骂架,骂街……热闹的绵阳火车站啊,等车途中,一阵激励的吵闹、一串串刺耳的打破了我的思绪,丢下正复习着英语的那份平静,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街道上,便听到几句“戴个假发了不起啊,你妈的,你全家都是……”,四川人的“脏文话”在全国排名决不会低。这种脏话配合着独特的四川火辣气息,给予骂架人一种伶牙俐齿、盛气凌人、气焰嚣张的形象。真是在火车站候车亭外,两位擦鞋女工人正上演着一出最高级别的活动——骂街。
        此次骂街共吃去四十分钟之久,采用的是走动骂街的形式。两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大概是心虚坐在一起对着骂的话一定有打起来的危险。骂女甲采用的是安守阵地,摇头摆尾式,还未放下手中未处理好的皮鞋哦便坐立不安,时时站起身来朝对方抑扬顿挫、气势汹汹,用洪亮的声音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骂女乙自然也不甘示弱,毕竟这也是一条大街,谁想在众目睽睽下换来一个狗血淋头呢?她一手提着小板凳,一手指指点点,句句也可谓是针针见血。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吸引了等车人群的眼光,召唤了一双双听觉尖锐的耳朵。
       不少等车的人干脆坐下来安心地看这一出表演,流露出的表情复杂得让人回味。时而一种不以为然传达着“有什么好争的”;时而心虚带点惊奇感叹着“这女的也太强悍了吧”;时而皱皱眉,有一种听不下去的冲动。以上这些话语,你只有从他们的面容中解读出来,其实人人都是默默不语,只是睁大一双眼睛来看戏,就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保安都穿着警服,默默笑着现场这一出精彩绝伦。不曾离开自己的方圆之地,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圈,任由妖精在外变幻莫测。只要不走出这个圈,便在一块地上被分为两个世界,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咱们互不相干。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物质文明滋长的今天,人变得越发的狭隘和自私,这话一点也没错。如今袖手旁观的人真多,都“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受着街头纷争,舍不得让闹剧停止。这和鲁迅笔下的中国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同胞被杀戮而呆若木鸡,这可悲程度有什么区别呢。这种麻木,毫不夸张地可以被定义为我们民族的毒瘤。很多中国人都爱凑热闹,似乎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气质”,一到市间笑道,街头巷尾有什么争端都会过去弄个究竟,可是大家都“殊途同归”,不会有一个人愿意开口去劝阻,人人只是围观,只是人人自危,似乎如看围棋一般——观棋不语。
       我不信人性自私论,而如今,人的自私可怕地让我不禁战栗。台阶上的老板为自保,明明看见一个小贼正在行窃而不敢向顾客递一个颜色,悄声提醒一声;看着两个人打得头破血流。却没有人敢挺身而出,总怕伤到自己哪里;正如今天这场骂街,没有一个人敢说一句“相互让一让人,不要再吵了!”却都是用手托住下巴,享受这难得一见的“市民文化”。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应少管闲事”、“关我什么事”的自我劝诫都依依出现在袖手旁观人的心中,不曾动摇的人们可能只有当这两个骂街之人打得奄奄一息之时,才会有“好心人”来打电话报警吧。
       孟祥斌昔日跳进江水就那位溺水的女性,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寒江水就这样带走了一条风华正茂的生命。而现在,又有多少人愿意跳下去抓住那个素不相识的生命,抓住他的衣襟?我不敢给自私定义好坏,我也不敢说不管闲事是明智的正确与否,只是想说,当你危在旦夕时无人照料,当你骂街成为笑柄,当你被他人追杀无人救助,可能要在那时,你才会知道人们只是围观,不来劝阻会给你造成多大的悲哀、多大的寂寞和孤独。
       孙悟空给唐僧话了一个圈,但是唐僧也因为怜悯和仁慈之心走了出去。虽然会面临危险,也许在别人眼中傻地可怕。可他也会为了他人,为了一片好心能够温暖这个世界而走了出去。而今天的人。脚下并没有那个圈,为什么就不能用一点点怜悯、一点点想劝阻的念头走出去,去构建和谐社会,去停止口角纷争呢?
        愿看你走出那个圈,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坐拥温暖人间。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6-14 15:18
回复 17# 刘海明 的帖子


    哈哈   谢谢老师鼓励  早点听你的话也不会上次那件事了

太过自信了。吃亏了啊~呵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0-6-14 16:35
回复 19# 周慧晓婉 的帖子


  人们总是在自信中不断犯错误的。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07
我能不能自己养活自己?
       新东方始祖俞敏洪的一篇文章《22岁是人生的分界线》后,文中提到,比起国外,中国的父母不能够较早的让孩子经济独立,但是,22岁作为人生的分界线,这之前,父母供养你的一切可以被视为责任,可是在22岁以后,大学毕了业,你不能够在依靠父母给你一切后勤保障,不管是读研究生还是继续深造,还是工作,如果多花父母一分钱都是不应该的。看完以后,真叫人感触良多,现在的我们绝大多数都还在依靠父母,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是上辈子积来的福德吧。22岁以后,我会有钱来养活自己吗,我真要狠狠地打个问号。

我很赞成其中一种说法,如果你要选择读研,让父母再为你投资把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那就和父母开一张借条,并且以同期银行利息来计算需要向父母归还的钱的数目。22岁以后,我会不会有自己的一笔钱来经营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想着就会陷入一种困惑,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欠了父母太多。

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往往会画上一些有损感情的符号,比国外更重视亲情伦理道德观念的中国,对家庭关系的维系紧得让父母不能轻易对孩子松了手,父母始终心疼孩子,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撒娇,自己想要的最终还是会来到身边,伸手要钱的时候父母都会无私慷慨解囊,从幼儿园的5角钱买娃娃头到小学1块钱买零食,从初中高中每月50元的“消遣费”到如今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大学,孩子年纪越大给的越多。“自主磨砺,才会让生命熠熠生辉;宠溺优渥,只会让人生暗淡无光”,这些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少了那份拒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勤勤恳恳。我实在觉得以后还要父母来帮着你养家糊口,那是多么的无地自容。

一提到要去外面的世界深造,妈妈总说,只要你有能力去,再多的钱妈妈也支持你。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想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好,我们往往也依仗着这个坚强后盾,看不清自己欠下父母的债。22岁的时候,我会养活自己吗?哪怕读完研就业以后,我能有更多更多的钱来赡养父母吗?这些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标准,不断的警醒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不想一辈子没出息,一辈子长不大,一辈子窝囊的我们,在22岁以后,真的应将原来的一切依赖关系都割断,走进社会昂首迎面向风雨。

如是再次伸手向父母要钱,会少一分理所应当,多一份压迫紧张,写下一个约定,哪怕是赚来极少稿费,哪怕是深造途中不断积累的能力,都与父母约定好,我会自己养活自己,我会有能力来孝敬您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1
      提篮春光看母亲,回眸来路花芬芳
                                  ——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
旭日一转身变成了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了白发,不变的是华夏大地传承着的中华儿女的铮铮风骨,她他们簇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带走浮华,留下厚重,提篮春光看母亲,回眸89年的来路——花芬芳。
                                                              ——题记
中国共产党的脚步,载着悠悠岁月,载着中华亘古久远的山水胜景,载着中华儿女不朽的诗篇,从历史流向未来,从未来流芳于久远。朝朝暮暮,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迎大海日出,送戈壁日落,翘首于巅峰之上,写下中华民族的强大。
89个年头,依稀记得,古老的旧中国,求和、割地、赔款、租界……是时国已不国,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扬起了猎猎旌旗;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涤新淘旧、再造乾坤;孙中山砥柱于革命中流要为人间争正气……可是,“改革失败了又失败,革命成功却很快夭折”,谁来拯救遭劫于人寰的四万万同胞?谁来带着人们走出这个泯灭理想灰色时代?谁来救救云凄海咽,地暗天愁的祖国妈妈?
终于,1921年7月23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射出一道绚烂十足的光芒照彻黑暗的深渊,传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样一个全新的党,亮出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揽民族大义于肩头,让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猛然睁开了双眼。
曾记否,南昌起义的长缨,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燃,义无反顾的二万五千里镌刻着多少共产党人精忠报国的誓言;曾记否,八年抗日救国的金戈铁马,中国共产党率领着英勇的人民纵横飞奔,在枪林弹雨中将侵略者赶出神州大地;曾记否,为让全国人民站起来,挽狂澜,定国运,覆灭蒋家王朝,至今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号角仍回荡于林间、响彻于山谷、震撼于云霄……
英勇果敢的杨靖宇死守党的秘密,何等忠贞不屈;面对敌人铡刀的刘胡兰视死如归,何等大义凛然;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为人民服务弃疾病不顾,何等大公无私;依稀记得孔繁森走遍穷困之地的步履,依稀记着寒江水带走了孟祥斌这位壮士的生命……直至今日,每时每刻,我们都能看到中共党员奔走在社会各个边缘,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福为民所祈,让世界得知,我中华儿女在一座明亮灯塔的照耀下,在颠簸震颤中从未停下脚步;让天下识得,何为巨龙!何为华夏!
是南海边画的那个圈,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一国两制”的伟大蓝图勾勒了“港澳台孩子”回家的步子;是抗洪救灾、抗击非典、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华夏儿女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挺起脊梁,拍了拍胸膛,用举国上下的营救、感天动地的驰援,让天下人目睹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须臾间,中国人的足迹,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不由地,中国人的步伐,登临了巍峨的珠穆朗玛;自信地,中国的强大,在金融风暴中化为一株茁壮的松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08年的北京鸟巢,当年的埃菲尔铁塔”,盛大的奥运会映射着这个国家的璀璨辉煌;如今的上海世博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个党的强力,让人说不完道不尽:“一草一木一中华,一山一水一天涯。”……是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从不彷徨,是我们饮着89年传承的仙露琼浆不曾迷茫,拾起我民族的希望,如梦谣般终日吟唱:用中共之歌动人,听者有泪;用中共之心动人,行者无疆。
我们有幸生活在党和国家的呵护下,让自己骨子里的纤细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如今,伟大的母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周岁,你是否对中国的未来,党的明天有想为之奋斗的情不自禁?让我们珍惜时下生活的风尚,随着党的步伐,建设,发展,和平,安定……为中国的未来铺叙锦绣文章,为中国强大昂首渡沧浪。
    无需置疑,献给伟大母亲的生日礼物,就是用我们的双手将她装扮得高洁而温和,妍丽而尊严,雍容而自在,让人品味母亲用如椽巨笔勾勒出的壮阔醇美的万千气象;让华夏这片佳水佳地,永远地,春有万亩菜花,夏有十里芙蓉,秋有鱼虾满仓,冬有暖暖春意满堤塘。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4
西 游记珍   藏
——西藏游系列杂记          (婉柔)

Capture  1
   
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怀着进藏的憧憬,被家乡的炎热赶了起来,在黎明破晓之际我们这一行人就登上了去西藏的旅车,朝着心中那一抹神秘前进。
我选择进藏的原因很简单,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说法都过于老套,其实也只是想在这短短的九天获得一份虔诚,这是所谓的最高境界。
当人取一片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并不简单局限于感叹一句风景太美,不拘此行。而是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无法形容,或多或少总是会让你的心胸变得开阔很多。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今天,要想在世俗汪洋远渡而不触礁,就算你再清高,再有两袖清风的傲然,其实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干扰,而这个时候,要想把自己拉回来的,无疑会依靠两样东西——奇妙而又深邃的:自然、宗教。
宗教这个东西,相较于自然来说要复杂,存在着你的信仰问题、信与不信的观念、自我约束与放纵的徘徊不定。而人们选择散心和躲避喧嚣的方式多是“发泄”给自然,毕竟我们和大自然母亲的接触要简单纯粹,将心融入自然、讲情撒进山河的形式总是让人去找寻到心中那份怎么也失不去的境地。然而西藏这个地方,这里的民族同胞,更是有一种更高的境界和虔诚,那就是将自身、宗教、自然这三者融为一体,真正地神圣每一寸光景,从不亵渎任何一缕灵光,不放过将一丝灵念刺入心中的机会。
说实话,现在的我青睐的是东部的城市,回首过往走过的地方多是西南、西北地区。一直也来,直至现在我也猜不透,为什么大人总喜欢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看高原、游草原、就算是再高的海拔、再险峻的山峰、再艰苦的旅游环境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些偏远地区,我钟情于东部地区的生活节奏,吃香喝辣,血拼扫货,真正浸润在现代都市化的生活,而不是多多在这些较原始的地方想方设法防备高原反应。这个观点,在我今天下飞机时看到湛蓝无杂质的天空,万里无云的清新气息的那一刻得到了肤浅的答案——原来生活的本质是想人在经历沧海桑田、宦海沉浮、世态炎凉的五颜六色后,仍能够回归到最本质、最真实的纯美质地,返璞归真。
下飞机以后,在导游的热情接待下,一行人决定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去体会一下他的雄伟壮光、阔达有力。其实在西藏的每一米旅程上,你总是有一种开阔感,同时也不禁察觉到山路十八弯的昏眩,更是看到偶尔的小村落,总体是人烟稀少的景象。比起大城市里的摩肩接踵,这块圣地是有幽静避世的资本的。而这个资本,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去珍惜它。弟弟看到一篇比较荒芜的地方,就有了在这里修一幢别墅的念头,然而这个念头却马上就被自己的内心扑灭,说:“可能吗,住这里,周围又没有超市又没有网吧,要我怎么生活下去。”毕竟现在的我们现实了很多,生活的基本需求条件也是与日俱增,不会再做不切实际的梦,就算身心再怎么追寻陶潜般的隐居于世,崇敬那份悠然现南山后采摘心中之菊的坦然,然而时代的脚步、追求生活的虚荣的利益驱使让我们不得不杨帆在尘世中不断追求,为怎样把日子过得更好而不停盘算,要不,比城市宁静的多的农村,为什么留不住那么多双农民的手,而是将他们的脚步不断催促,进城、打工、成为城市居民……
西藏这个地方还是有自己的灵药,不,单单就说林芝这个县城,它总是无声地用景色感染来感受它的人,总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至高境界,因为细听河流的声音,感受云风里去的气息,只要会将自己投入,只要会这里温情的和风的述说沁入心脾,你会自然而然地看透很多东西,更是学会了自省,为自己的思想和追逐定一个位置。当然,也许这种观点听起来过于抽象,但是人一定要知道,眼见不如心思,物质不如精神这个道理。总是谈着要辩证地看待每一个问题,我也承认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但有个最基本的道理,世间万物,如你能深入,定将得到一笔无价之宝,其受益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九天旅行的第一天,然而这一天是最至关重要的。书上曾经说过,一个地方,一个事情,一天时日,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开始的那一刻,你决定用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她倾诉,无论是喜是悲,都将决定着最后你和她将走过的路程,将经历的所得所失所感。这篇游记,更是定义了我的写作中,将告别孩童时期的流水账,确实能够真正从自己的心路出发,踏踏实实地总结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这么多个字眼,旨在告诉大家,告诉自己,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能够独当一面的魅力,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质素和气息,而西藏,就是一个让你攫取虔诚的地方,反省自己内心的地方,融入它,我相信会有一种力量,陪着你在世俗海洋中握着自己的船舵,尽管惊风骇浪,也不至于触礁。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5
Capture 2
     讲美水胜山
这一天,多数是在车上渡过,林芝到拉萨的500多公里可不是说来玩的,七八个小时的车程也是不可避免。其实,今天晚了下来,比昨天充实得多,有趣得多,也更是让我坚定了昨天的那种找寻意义和神秘的信念。一路上,总是少不了四样东西的陪伴:蓝天,清水,白云,翠山。从进藏的那一刻,这四样东西就没有在离开过我们,并且不放过一刹那的时光,在人们眼前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总是想将自己的全部映入人的眼帘,萦绕在他们的发虚之间。这样的想法或许主观了很多,要知道:自然本是无意,然而是人有心。
我们先去了一个叫卡定沟的地方,说实话,这里的价钱比昨日的大峡谷是要便宜得多,但是景色比那里有趣得多。在这里玩,丢下了那种什么地方都不可以亲力亲为的无奈,告别了做观光车的单纯,走出的是自己的脚步,照下的也是每一个随心所欲的“在这里来一张”。但是我们三个青年,探索到一条较为隐蔽的路。走到里面去看到了一个无人的房子,蛮有武打片的江湖感。这个地方,又是西藏独特富有的隐居山林处的幽静质感,比起城市的高楼大厦,似乎是两个极端,也无疑昭示了人对生活的两种选择:单纯简单与繁杂琉璃。卡定沟这里的山林,多是被人想象虚构为一些神像、动物、意象物,听到解说员的讲解也多多少少感到了其中的一些牵强附会,这里的意象比不上云南石林,因为在那里任何虚构的想象都有“天然来雕刻”的资本。自然的东西,构成的神奇在每个人看来都是自然,也自然会产生共鸣。或许旅游地的开发,为了多少有一些更为吸引人的景点,人都会学会刻意,正如当今的炒作,要做出亮点勾引你的眼睛,吸引你的注意力。
这点是我所不赞同的,或许它违背了大自然的本意,正如写作一样,太过刻意的文字总不会给人心中自然而然的舒适。商业化的时光步伐,需要的是更多人想出商业的对策,不能够说着怪得了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然或许希望我们去探索它的神秘,其实“一草一木一江湖,一山一水一天涯”,任何一景物,就是要勾起你自己的独特想象,在附和别人虚构的同时,更能够攫取到在这景物里自己想要的,真正对自身有用的才是目的。在卡定沟的金色光芒的山尖,我们注定的只能是仰望,谁有那么大的勇气,或者有不得不得需求去登上山顶,真正和阳光接触。我想,就算你到了山顶,面对金色的光芒,或许只会为它的过于绚烂闭上双眼,正如一路上被炽热烈阳烤晒,没有谁说了一句:“阳光真美,阳光真舒服。”
所以,一路的旅游更是也会让你体会到人生之旅上所包含的无数矛盾。能够两全其美,实在合拍的机缘巧合实在是少,感叹世事无常的秒数也真是很多。到了一个叫巴松措的湖泊,你才会感受到一种讲美水胜山的感觉。山水本为一体,要拆离比较谁更美的话,人也是各有各的看法。自以为,讲美水胜山,难道不觉得?水比山更是亲近人,山总是宏大得遥不可及,而水较人更是一种平易自然,山总是给人仰视,水总是给人俯瞰,你难以摸到山的顶峰,但是总是很容易被水的柔波感触。总之,希望人有上善如水的宁静,更是要懂得采掘山的那种宏大幽静,将这二者融入心中,相信你也有一番高原的情怀——意犹未尽。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6
Capture 3

水旅游文化

来到拉萨,乍看之下还是体会得到西藏的贫穷与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日子比不上我们的条件优越,但是也有一种情怀,一种气息洋溢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感染着到这里来的每一个游客的心灵。一进拉萨城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远景,以前在电视看到的布达拉宫总是一阵金碧辉煌,不只是在室内,更多的应该是外表。在我的心中,布达拉宫总是一座金殿一样光芒万丈,总是以为它在山尖上无限接触着日光,所以找了半天也没有将这座宫殿映入自己的眼帘。在一阵张晃和紧张之中,带着害怕错过的紧张,而在车窗中的远处的布达拉宫,看到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安详,红白相间的宫墙,庄严肃穆的宁静,耸立在拉萨城市建筑之林中,人的心中也会有一番的神圣的宁静。
看到布达拉宫后,你更是想目睹他的风采,在车上的远眺的确是太远了,太不满足了。拉萨的任何建筑都不可以比布达拉宫高,正是这样她才可以这样的醒目,相起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不再有这样的迷信和彰显神圣的习俗,更多的是比那层楼建得更高,比哪一幢房子建的更有气派,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想一想返璞归真,或许也可以找到一种原始气息,放满商业化的脚步。
谈起商业化,这也使西藏这个地区充满了让人难受的无奈。今日的旅程,我们少不了“要钱者”的陪伴,而在这些伸出手向游客要钱的人,多是藏族的中青年,老者都不占多数,让人情不自禁的有了一种悲哀,年纪轻轻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自力更生,那一句“给点钱吧”带了不少的理所应当和自然而然。更大的可悲是,这些要钱者的身影中很多是小孩,利用可怜的童真对游客伸出手来哀求,最小的心灵都萌发了从小要钱生活的念头,就算我们给的钱再多,就算我们倾注再多的爱心,他们不懂自己去耕耘,自己去奋斗为谋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我们的钱和爱心不足以让他们过得更好,解一时只需算得了什么?有的只是让这个地方贫穷的人永远贫穷,永远跟不上现代城市的步伐。
西藏的旅游是有一番美景,但是你是不能够抱太大的希望,这里的很多景点门票就很高,就连晚上的一头烤乳猪竟然要价到了1500元的地步。让人难以置信,这烤乳猪并不大,仅够几个人吃,西藏收钱的水分让人有时候总是心生不快,在这里谈山谈水谈美景都是一种不亦乐乎,但是只要一和金钱挂钩,很多事情都有一种油然而生得不愉快。但是这里的人很有草原的耿直心胸,今天这个更新了的导游更是意气非凡,他会将自己知道的很多和关于藏族的只是告知大家,不像前几天的导游有的仅仅是态度。很多风情人文的竟然不曾提及,想考导游证的我,在这里也可以找到一些提警,也明白了一个导游的义务,将那种想告知游客的心情,想与旅程的同伴心连心的目的连在一起,成为现实。昨天的导游,有很多基础知识走不清楚,连西藏的面积都不曾弄清,更夸张的是连自己在的公司都说不清楚,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提到当时他想告诉我们藏族人为什么不吃鱼,然而却拉开了话题讲了一大堆关于葬礼的问题,总是让游客好不容易激起的好奇心被找不到答案画上了一个句号。导游重在活跃旅途的气氛,今天这位名叫巴桑的导游就不一样,一早就给我们唱了一首西藏原生态的歌曲,激起了我们对今天旅程的期待和激情。他其实身体不适,但是总是用一种职业精神和对游客的友好支持者这一路的欢笑。在最后,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总是给了今天一个完美的交代,给了大家一个完美的回忆。
在西藏旅游,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可以体会到这个地区的大。这几天以来,很多时间都是坐车度过,偶尔下车浏览一下,流连一下西藏的特色景点,但是翻山越岭,也给了高原旅游的我们也带来了很多不适。今天挑战的5019的海拔高峰,给人一种人生自在挑战的道理。凛冽的风随着人的发尖,刺骨的寒冷也让人深刻体会到高原地区的环境恶劣和生活的艰辛。或许,我们应该有一种去挑战的勇气,
无论面对旅途还是生活,无论面对困难还是挫折,都应该有笑容和勇气。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6
Capture 4
营造一个伤天 他非要吃烤乳猪

今天却是一天伤天,虽然享受到了布达拉宫的宏伟壮观,目睹到了这里的神圣和感化人的一幕幕。但是总是夹杂着很多不愉快。
其实,我应该这样说,这一个旅途上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不愉快。西藏这个城市是有很多记忆,但是有一部分是挥之不去的不快,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总之每次提到价钱和价格,人都会很不快。这里耍起一切都是一种水感。
在西藏旅游,你不能期望太高。这次的旅行有很多让我实在不满意,因为有很多事情是让人无可奈何的。有很多不开心我并没有记录在前几天的杂记中,这次有三件事情着实伤了我:580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门票,1500的烤乳猪,然后就是发生在今晚上的藏餐表演。这些东西都是贵的没有价值的,我更生气的是团队中总是有一个人要一意孤行,说难听一点,“西藏这边的自费游本来就坑人,更可悲的是你被一个带你去被坑的人为伴,”这是多大的悲哀啊。说实话,这次西藏游,很多钱都像是烧纸钱一样去无影。不是我心疼钱,我觉得旅游应该是一种随心所欲的享受,中国人的委婉不好拒绝太过热情的人,可是买了更多的遗憾和悲哀满载心中。拿今晚这200块钱来说,我就吃了一块肉,一点西瓜,我这回超的可真是豪华团。使人想起都会很不值,别怪我不坦然,我只是看不下为什么不准人拒绝,为什么有些人都要强迫你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这恐怕是我们跟自然美景、人文景观最大的隔膜和距离,总是少了舒心,多了强迫。
我们应该跟随的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例如你并不喜欢吃粘粑,不爱喝酥油茶,为什么非要因为某个人来到这里,买个难受?以表演的名义我大哭了一场,其实都是心中的真实情感倾注。要知道,任何表演都是要有感情基础的,人不可能没有感觉而是用表演二字敷衍过去,只是有些真实情感碍于伤了感情,说出了真实的感受,就用它来掩耳盗铃。哎,过去的就过去了,为什么偏偏我总是要它过不去?大概是缺憾吧,只有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人生就是买个体会。上一次当,必须要你亲力亲为,你才会不去做下一次,才会没有下一次。真的,是这样。
但是,景观永远是可喜的。在你难过揪心的时候,总有自然来包容接纳你。今天主要以人文景观为主,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令你心生荡漾的事情。说实话,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旅游很是累人,但可想藏族人以一种怎样的坚持和虔诚叩首跪拜,来到这里,尽管路途遥远,山也迢迢,水也迢迢,但是,人活着就是一种信念,相信,有一天他们祈求的愿望都会实现,会有神灵和佛祖庇佑人类幸福安康。
布达拉宫里是金碧辉煌的,在这里看来,黄金多的仿佛没有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沾沾灵气,看看景观,在这里的人们都是那么的平和和激情。在了解人文景况时的倾听讲解,不如平时争论时的浮躁激动。在朝拜神灵,触摸灵物时的激情,不如平时泰然处之的平静,而是一种迫不及待,强迫内心平和宁静再和神灵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这也就是人这个生物的一种特点,对求知,我们总是渴望。对得以庇佑,愿望成真,我们总是争先恐后,虔诚祷告。
这一天,有过酸甜苦辣。最没遗憾的是终于一睹布达拉宫的神秘,最有遗憾的就是干了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其实没关系,在这个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在尝试,都是在接触,尝试我们没有试过的东西,接触我们不曾了解的事实。一程路,一里行程,会教会你很多人生的真谛,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相信我。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7
Capture 5

阳光到来,却有人上演要钱记

总算是阳光的到来,不期而遇。应该这样说,有一句话我总是用在文章当中:一花的枯萎荒芜不了整个田园,一星的陨落黯淡不了整个星空。人总是要多一点希望才行。
说说今天吧,虽然前往的这个城市充满了干燥的气息,干涩的嘴唇、鼻腔是这几天一直陪伴我们的。但还好让人渐渐适应了高原,丢掉了在高原反应阴影下的失魂落魄。这是一种庆幸,一直以来,我就认为旅游一定要去一个舒适的地方、一个心旷神怡的地方,前几夜不适应高原的环境造成的彻夜难眠,让我不自然地开始了倒计时,有了想尽早结束这段旅途的念头。而在你习惯了以后,也会被无所谓冲淡自己的情绪,回归到旅行的本身期待和尽情享受。
西藏这个地区真的是很大,沿途就可以发现很多地带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这就是悲哀之处了,每次感叹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面积世界第一,而耕地面积仅仅只够三分之一的人口利用,这是多么遗憾。藏族人的生活条件的艰苦是你一路都可以体会得到的,当然,艰难的地理条件他们的生活很难谈得上锦衣玉食,而就在这个情况下,出现了一路上都有藏族人伸手向游客要钱的情况,要的让人不可理解,深思之后更是难受。
要钱可是今天最需要一写的东西,这几天的旅途,我没有少听“给点钱吧,求求你”这声音。这种理所应当,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变成了一种强迫。没道理的收费例子比比皆是:景区厕所、路途厕所挂着公共厕所的招牌,而“公用”那两个字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意义,转而收起了贵族厕所的价钱,两块一人次可真让人觉得不值。上厕所这个还找得到一点理论认证,下面的事情就更让人无奈了。拍景的时候,在一些无理藏民的设计下失去了山川河流一切自然景色属于国家的明文规定。难以相信,你只要照的景色中有了牦牛的身影,他就要找你要价,一头牦牛一块钱。懂得这样来利用肖像权的他们不知道是明智还是可悲,这无理取闹的要价总让人对这里的人、对这个地区或多或少有了遗憾。
最“精彩”的一件事还是要属今天几个藏族孩童上演的“要钱戏”,这一路上,我们没有敷衍过藏族孩子要钱的要求,在他们的泱泱哀求总是过不了同情心的关卡给了他们一些爱心。可是钱的孩子真的可以用“天下乌鸦一般黑”来形容。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孩子貌似已经将伸手要钱当成自己的职业,说明确一点,层次应该到了专职的地步。今天在孜拉限的纪念城堡留念时,叔叔一下车就被一群藏族孩子为了起来,他们的平均年龄都不超过10岁,当然和平时的要钱孩子一样,都是破旧的衣物,杂乱的头发,带着一抹高原红,睁大眼睛,摊开手掌:“求求你给我一点钱吧,求求你,求求你……”叔叔拿了五块钱给他,谁知他丝毫不松手,扯住叔叔的衣服:“给我十块的,我要十块!”这样一说,就让叔叔和围观者纳闷了,很少见过施舍爱心同情还有个标准,受施者还要开个价、出个要求。这句话多多少少干扰了爱心的温暖氛围,叔叔告诉他,“没有了。叔叔没有十块的。”结果那孩子一下像疯了一样,用拳头用力捶打叔叔的胸膛,使劲拉扯着他的衣服,死活不放过要的那十块钱。为了少生事,爸爸在一旁拿了十块钱给他。本以为这样就息事宁人,谁知前来要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个黄头发的藏族孩子,带着一种凶悍的混混气息,伸出手了向叔叔要钱,叔叔想拒绝,他竟然就一直围着他不让他走一步。叔叔只有拿出一些零钱给他,这个打发完了以后,一个小女孩更是夸张,干脆坐在地上把叔叔的腿抱住,开始哀求。这下叔叔真的不耐烦了,“我们刚刚已经给了那两个孩子那么多了,你让他们给你分点”,女孩丝毫不懂,哪怕叔叔抬起自己的腿她依然认定了这个钱,丝毫不畏惧。这一番你必须给我的架势让很多人都感到汗颜,爸爸在一旁威胁到,“怎么能这样强迫人,还有没有人管?”周围的几个孩子都默不作声,这个女孩就这样死死抱住,叔叔只有再拿出包里的钱,给五块不够,只有给十块才打发走了她。她走了,让周围的人都再说这些孩子没有素质,没有道理,难听一点就是没有家教,不要脸。谁知又来了一个,这回还使用同样的招数,死死抱住叔叔的腿不放,说叔叔一看就是香港来的很有钱。同行的人简直都被这一幕“要钱记”气疯了,拿出手机威胁那些孩子说是要找警察,可是这些孩子一点也不怕,自然地伸出手,继续哀求要钱。叔叔又无奈又生气,眼看这些小孩明显都是一伙的,给刚刚渔翁收利的那几个孩子说,“刚刚已经给了你们很多了,就够了,你们给他分点,把他带走吧。”当然,旁边的孩子就看着同伴成功,装作不认识,这个孩子也急了起来,使劲摇着叔叔的腿,你今天不给钱就走不了。
百般无奈之后,叔叔还是那除了包里最后的几十块钱,这个孩子更是无理地去抢,竟然都有了抢钱的动机。这让站在周围的人都义愤填膺,终于拨通了110的号码。这下钱全部都被这小孩抢了过去,摆出一副伟人的姿态,谢谢了叔叔一声,施施然地离去了。我将这一幕拍了下来了,刚刚要钱的那个藏族女孩过来伸出了手,“姐姐,你照了几张相,一块钱一张藏族孩子的相片。”天下哪有这般道理?当时我就很生气,想不到这孩子还这样无理的理所当然,“我告诉你,刚刚我叔叔给了你十块钱是吧?我照的照片远远不值这个价那!”她见我气急败坏的样子有一点点退缩,马上又转换了语气和态度,“姐姐,求求你给我一点钱吧。”哎,又是这句话,我斩钉截铁地说“没钱”。她见我这般坚决,也就没有迎韧而上。
这次“要钱记”,叔叔和爸爸一共就给了100块钱。被这样缠着的游客绝不占少数。眼巴巴地看着这些无理的孩子,他们早已丢下当时哀求的表情,换做数钱的老板样,实在让周围的人都很不满。后来警车开了过来,这些孩子老练地一阵风跑,跑过追赶。似乎这些孩子都成了要钱专业户,警车早已经清楚了他们的路线追了过去。两个孩子坐上了三轮车满载而归,还有两个被追赶的也不知道走进了哪条羊肠小道,就这样消失在人群中。
警察仿佛也捉住了他们,但是没有任何解决措施,只是过来告诉我叔叔他们家人口很多,只要没有被抢钱就没事。其实大家也都清楚明白,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是难上加难,叔叔只有向警察反映下情况,告诉他们真的要加强管理,否则,这里将不再是景点,而是人人都不敢下车的绝地。
这个事件已经算是给人烙下一个印记,让人觉得实在是心有不快。同情,爱心,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可是这样发展下去,试问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无私。这种强迫着献爱心的行为真的让人觉得可耻。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样下去他们只会继续穷困,可悲的是一旁还站着他们的父母,在他们拿到钱以后即便交到家长的手上。一个地区的文化落后或许就是这样从小的教育引起,家长教了孩子们一个简单的求谋生计的办法,可有没有想到,这样可能会要一辈子,要一辈子都是穷。
其实他们可以干的事情很多,这个时候按理说应该是上学受教育的年龄,就算国家政府的政策辐射不到这些贫穷家庭,他们可以去培养技术。就算地是干枯不长生物的,就算这个地方的土植物不能生长,他们可以养牛羊啊;就算他们家里贫穷买不起牛羊,仍然可以想方设法学一门技术。哪怕是唱歌来要钱,至少也有一点点汗水的夹杂,有一点要钱的意义。唱歌不行还可以学画唐卡,还不行可以充分利用藏族的特色,投入到这突飞猛进的旅游业的发展中难道还会伸手要钱吗?为什么,他们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8
Capture 6

归乡的号角


这是一天的车程,我们要从日喀则回到拉萨,再坐上归乡的火车。
在车上,所有人终于都丢下了高原反应的阴影,一路上讲着趣事,谈笑风生。是这样的,没有交流的旅游注定是孤寂的,人,总会在只是观看景点、睡觉养神中尝到旅游的缺憾和悲伤,而一路的说说笑笑,造成的效果也是截然相反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的旅途很需要一个伴。
这一天沿途路过了两三个景点,大多数都是让游客购物消费的。任何旅行社都会有这一招的不是吗?图中我们路过了一个天葬台,据了解,现在藏族人绝大多数都是进行的天葬,这个葬法在汉族人的心中提起都会觉得比较可怕和胆怯。由天葬师将人的尸体分成很多块,并且将肉都刮干净,在上面抹上酥油,吸引秃鹫的到来将其食尽,在导游的介绍中,不难得知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方法很残忍,而在藏族却是仅次于塔葬的一级葬法,很多人都希望天葬师能够将尸体分得很好,若是秃鹫吃得越光,也就代表着这个人身前做的好事越多。在半山腰上,我们见到一辆车,或许正是运送尸体上这个天葬塔,进行这一仪式。由于规定我们不能到现场,更多的是害怕我们看到这一幕感到惊吓,于是我们只得带着好奇目不转睛地仰视着山尖,藏传佛教总是这样的神秘,有很多习俗和神奇让人不由得想去弄个究竟,可是,有很多个究竟又有谁能一一解开呢?
究竟?这个问题,很多神灵,谁能够确定一定没有?并不单单是迷信的问题,人的命运绝不是光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很多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极端主观的看法,但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你就难以回答:你为什么是你自己?为什么同样的投胎我们会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命运?为什么生命中总有那么多意想不到,为什么世界这么大上天总要安排你和特定的人相逢?……有时候,想这些问题的时候难免想钻牛角尖,没有答案啊。我认为,哪怕是科学也都不足以讲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任何宗教和神灵都有他们的灵验之处,我们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佛祖感化了人的一生,让人总是有信念和希望去生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绝大数都是很迷信的,而迷信这个词被提一提的总是变了味道。用虔诚吧,是一种虔诚吧,当转佛殿的时候,人总是最安静的,安静的是一种共鸣,希望与佛祖心心相通,表达对他们的极度崇敬,并且求到神灵的庇佑。
在日喀则的寺庙里,佛殿前总是上不了一挂钟。这个钟挂着一个金属棒,人摇着这个金属棒将钟敲想,以此求到佛祖的保佑。很多人都会选择不同的敲法和次数,一些人摇了3下,一些人也只有响亮的一声。导游说,寺庙是最可以看出一个人贪心与否的地方,钟敲得多就可以看出人的贪婪,敲多了说不定神灵就会厌烦。这也不无道理,可是,我和母亲这些年来没到寺庙都会敲三次钟,我们并不是贪婪的人,因为心中有一个想法和信念,一是敲钟不能够随意,三次是表示对神灵佛祖的尊敬;二是用三声钟响想和佛祖尽快沟通,希望他能够看到我们的虔诚,听到我们的祷告;三是总想这样,总想告诉人世间,我们心中有佛,会按照神灵的指示,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更是会谨记钟响的警醒,好好生活,多多积德。
对宗教和神灵,我一直保持着虔诚和尊敬,我相信他们可以用他们的仁慈感化天下苍生,免除芸芸众生的苦闷和灾难,更是让大家记住佛德,完善自己本身。日后的日子里,我更是要记住佛祖神灵的仁慈,对我的百般庇佑和眷顾,做好自己,心中有佛,行而为善,做而多德,满目青秀,幸福一生,终会得到人生的舍利子,绝不是戏言。
母亲在这要上火车的前一天买了一串藏族的灵石绿松石。价钱是昂贵了一点,开始我也不是很赞成。但是转过来一想,这灵石或许真能够有庇佑的能力,更是买到人的虔诚和信念,这是最难得一点,也是我们要相信的,世间有佛,在看着你,若你积德,若你心中有佛,再加上自己的力量,人世间就是天堂,你就会幸福!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19
Capture 7

青藏铁路,我现在是在青藏铁路上。

   
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坐火车的感觉,正如老师说过,在火车上人可以学得到很多。很多人都认为,坐火车是一件舟车劳顿的差事,但其实,这里面是很有哲理的,我特别喜欢听着那个嘟嘟嘟呜呜呜的声响,总是有一种归人到来的感觉,有一种翘首盼望的期待感。而现在时日的发展,我已经很难听得到我喜欢的声响,全封闭的空间,仅是有一点摇动的小声响。不知道封闭的声音,是不是封闭了人的心声,还是丢下了以前纯真的古老,追寻现代的方便?
昨天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句很有感触的话,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对的呢,很多时候想过是这样。就算是没有尝试过,也不会也有挫折跌下的遭遇,这不是好的吗?但总是会有人生碌碌无为,没有经历的缺憾吧。
人生就是要奋斗,青春就是要张扬,这是我一直以来坚信的观点。是这样,是这样吧,为什么要出生?为什么要来奋斗?人做很多事情或许根本不知道要得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像我现在在青藏铁路上一样,总是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里。而做很长久的事情,是会有追求,但是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总是会有彷徨和迷茫。
谈谈青藏铁路吧,我一直以来带着憧憬和向往的心情,我知道这条铁路对国家、对家庭意味着是什么。雪域高原通往内地的一条铁路,不知是铁路,而是血路。很多人为这条路付出了很多,也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与血泪。冻土层深厚、高原海拔缺氧、地形险峻,占尽了所有的不利。可是路是人走出,总有人会把这条路修得出来,让这些地方连成一片。这个铁路,真的就如歌中唱的一条天路。多少人付出生命,高原修路,会使多少人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成昆铁路一样,想当年多少人为跳进大渡河打桩,就是壮士一去不复返。风萧萧兮易水寒,感谢这些人用生命堆积起来的奇迹,我们走在路上,心里记着你们。

    夜晚伴着轰轰隆的声音,人却久久不能入眠。

作者: 周慧晓婉    时间: 2010-9-9 00:20
     莫叫师爱辜负
有持灯引领的老师,就会有美丽的小路;有美丽的小路,就会有求索的脚步。
                                                     ——题记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这首如梦一般耳熟能详的童谣,你还记得吗?还哼唱得完整吗?无疑,直到现在,很多人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时,定会心一震,情为之一开。静下心来,回眸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总感觉到这条路的每一寸中,都有恩师那温暖高大的背影,万里无疆的爱,附着那千言万语的叮嘱,萦绕在我们的耳边,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小时候不懂事,对老师总是心生胆怯,也有些许埋怨。以为老师是只会布置作业的人,束缚学生自由、严厉斥责学生的人,或是一心想让学生背着沉重书包回家,写完堆积如山的作业的人。给老师起绰号,愚人节的时候不忘等着老师的洋相,用强力胶将粉笔盒死死粘在讲桌上总是童年必不可少的玩笑,看着老师不知所措的小尴尬,心中还不免暗自窃喜。
长大后,回忆到和老师的点点滴滴时,才顿然发现老师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自己好,总是为自己的不懂事红了脸颊,心生悔意。谈起往昔,问老师会对我们的恶作剧生气吗?会记恨吗?他总是笑着说,“别以为老师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当时那种不知所措都是装出来的,为的是给你们小小的童真一点成就感。” 师爱就是这么伟大,如同父母的爱,我们在老师的眼里始终是孩子,长不大的孩子,无论做错什么事情,总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正如一种温暖潜入心怀,感动于期许的力量。
读《梵高书简》的时候,我数度掩卷深思。梵高曾经这样说过,“我强烈感到人的情形彷如麦子,若不被播到土里,等待萌芽,便会被磨碎以制成面包。”庆幸有老师,来做那位将我们“播到土里的人”,每一道沟勒,每一步阶梯,身边总是有很多老师,搀扶着我们前行,用他们的肩膀托起我们去梦想的最高处领略风光。依稀记得,老师一遍又一遍地为我们解答困惑,直到我们说懂了,才放下心来留下音容笑貌;依稀记得,老师为我们不听师言又伤心又懊恼,总是害怕我们的不懂事,会耽搁了大好的前途。恩师每一句潜心的教导都让我们充满了力量,让我们心怀更深沉的感激,更非凡的勇气,去建造未来的自己。
人生的路上,免不了跌跌撞撞,满身是伤。绝望的时候,时常以为世界不会再有天亮,总感觉周围都是冷嘲热讽的眼光。可也总有那双怜爱的双眼一直注视着你,伸出双手拽着你站起来。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坚定地告诉你,“他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是啊,也正有无数个时日证明,不管我们的人生是黯淡还是光辉,在老师的心中,我们总是不落的星辰,永远闪烁着光华。询问老师的梦想是什么,他们总是会这样回答你,“学生能够过得很好,达成自己的梦想”。伟大无私的师爱,期望的只是桃李能够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如同学子取得优异成绩的那一刻,总是不忘和恩师分享,因为老师那一抹欣慰的笑容,是成功给予他们最大的嘉礼。
教师节快到了,总想将浸润着崇敬和热爱的小雏菊插在恩师的桌前,总想写下小卡片向老师倾诉心中的感激,总想感谢命运有这机缘巧合的安排——同恩师伟大的际遇。回想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操透了心,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彩笔耕耘;年复一年倾注汗水浇灌花朵,将心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堂前课后,一有不懂的疑惑,老师总是在第一时刻尽全力为我们解答一切问题;呕心沥血,他们为了怎样把我们教导得更出色费尽了心思。情不自禁地认定,有老师的爱,像清晨的阳光,像清澈的河水,是我们心灵永远的护岸。是老师的爱,让一个个未谙世事的孩童长大,让一棵棵桃李的枝头蓓蕾格外的红。念念不忘恩师真情,莫叫师爱辜负,让恩师带着我们,去攀动那根希望的和旋。
9月9日的夜晚,有很多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入了梦乡。他们不停地写着,写着对恩师的爱,希望老师能够在自己的节日里受到他们的心意,就如那句诗: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林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年轻一辈的我们,真的,莫叫师爱辜负。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