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春秋战国古籍证实曾有“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观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16 13:12
标题: 春秋战国古籍证实曾有“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观
春秋战国古籍证实曾有“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观

    据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还有《竹书纪年》的另外一个古籍版本——《汲冢纪年书》中所记载的:“懿王元年,天再启。……天一夕再启于郑。”。由以上中国古籍中的记载,正是应证了在古代之际,曾在中国古代“郑地”(今在陕西省华县)所发生的一种奇异的天文现象,这不单是指在一天之中“天再旦”即“太阳升起了两次”的异常现象,并且因着观察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事实上,这是记载了一次“太阳从西边升起”的重大事件,即是古籍中所描述的“天一夕再启于郑”,这其实就是在当地刚发生夕阳西下之后,却又一次迎来了黎明。鉴于魏国的首都大梁的原址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古代的“郑地”——陕西省华县恰恰是位于魏国以西,魏国人生活在郑地的东方,在所观察到的两次“日出”中,第一次日出是属于正常的常规日出,而第二次日出则是“太阳从西方升起”的罕见情形。然而,魏国人又何以能看见西方“郑地”上有日出的罕见现象呢?这究竟是否真实呢?


    俗话中,常用“太阳从西边升起”来形容世上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中国古人却记载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异常现象:即太阳在一天里升起了两次,郑地本是在夕阳西下的光景中,却反常地迎来了黎明。这即是记载了一次“夕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迹。这意味着在古代之际,太阳曾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难道说,太阳真的能从西方升起吗?在世界历史上,还有谁曾经记载了太阳“倒行”的奇事呢?确实是有,以色列人就曾将这样一个奇事记载在《圣经》里。《圣经》揭示了“(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奇观之由来。

    据《圣经》记载,上帝耶和华神曾经使得日晷本向前行进的影子,硬是向后退了十度。即是在《圣经》中的《列王纪(下)》(20章11节)以及先知书——《以赛亚书》(38章8节)之中,都分别记载了上帝耶和华神曾使得以色列耶路撒冷当地的日晷上的本向前行进的日影,向后倒退了十度。这无疑是世界天文史上的奇迹。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16 13:16
具体描述如下:

    【王下20:11】:“先知以赛亚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使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
    【赛38:8】   :“就是叫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十度。于是前进的日影,果然在日晷上往后退了十度。”。


    上帝耶和华神既然曾经使得日晷上的日影发生倒退,这就意味着在历史上,太阳曾经相对于地球,发生过“倒行”。上帝耶和华神在行这等奇迹的时候,正是在公元前701年之际,当时,亚述国对以色列南国犹大的首都耶路撒冷进行了围攻,并想如法炮制,就象以前曾在公元前722年之际,用灭亡北国以色列一样的方式,来灭亡南国犹大国。亚述军队在耶路撒冷城下,不断地辱骂上帝耶和华神,当时,上帝耶和华从天上差遣灭命的天使,在一夜之间,灭绝了亚述国围困耶路撒冷的军队共18万五千人,从而使得亚述远征军的实力丧失殆尽,从此,亚述国变得一蹶不振。亚述国攻占南国犹大首都的意图就这样破灭了,不料,此时固守首都耶路撒冷的犹大王——希西家也病入膏肓了。先知以赛亚向希西家转告了上帝耶和华的神的话语,上帝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知道自己的阳寿就要到期了,于是痛哭祷告上帝,上帝念希西家曾行了很多善事,又看到了他的眼泪,于是,就给希西家增添了15年的阳寿,并承诺希西家三日后就必可以去上帝的圣殿。此时,本是病得要死的希西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求神给一个兆头,于是,在先知的祷告下,上帝为希西家应验了这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天象奇观,即是使得日晷本是向前行进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

    请注意,上帝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十度代表的时区间隔应该是40分钟,这就意味着太阳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其结果有两个:

    1、就是使得地球上的某个刚刚发生破晓的地区,初出地平线的太阳在一瞬间里,又降了下去,约40分钟后,才又一次重新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其结果就必要使得世上的某地发生在一天之内有两次日出的天文奇观。

    2、当这天文奇观发生之时,在地球上,也必有某个区域,当地人们会发现本地区正处在日落西山、夕阳西下的过程中,一片漆黑。突然,本应该是夕阳西下的太阳,在骤然间变得一反常态,突然又从西方地平线上“跳升”出来,即发生了“夕阳西升”的反常景象,使得当地变得一片光明,并经过40分钟之后,才再一次日落西山。“郑地”位于魏国西方的,发生了“天再旦”这样一个反常现象,不正是应验了太阳从西方升起了吗?

    中国古代的“郑地”是位于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以西的,魏国人向位于其西边的“郑地”望去,看到在“郑地”发生了“天再旦于郑”这样一个反常现象,这不正是证明了在那个时分,出现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太阳从西方升起”的奇事了吗?


    只要是太阳从地平线上重新升起,无论是上面两种情况之一,都是可以视作为“天再旦”。中国古代时的“郑地”正是位于魏国的西边,当时,位于东方的魏国人,目睹了在位于其西边的郑地方向上,发生了“天再旦于郑”,“天一夕再启于郑”这样的一个反常现象,这惟有一种解释,就是证明了太阳在当时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从而出现了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观!



    很显然,在第2种情况下,是最为符合魏国史书《竹书纪年》所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情况。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太阳从西边升起”的事件。

    这就使得令史学界感到扑簌迷离的“周懿王元年”几乎完美地对应于公元前701年。


    以下我们可以大致估算耶路撒冷和“郑地”的时区之差:

    以色列耶路撒冷(经纬度 :北纬31.78°,东经35.22°)。

    周朝的“郑地”(【今陕西华县】经纬度:北纬34.53 °,东经109.77°)。

    两地经度之差为:109.77°-31.22°=78.55°

    两地时区之差为:(78.55°÷180°)×12=5.237(小时),即:约五小时零14分钟。

    中国古代“郑地”即是现在的陕西华县,与以色列耶路撒冷相比较,在经度上相差78.55度,所以,古代周朝“郑地”的日落要比耶路撒冷提前大约5.237小时。而这仅仅是一个大概的估算。


    可以推算出,当耶路撒冷当地的日晷指向当地距离落日之前的5小时零14分钟之际,与此同时,周朝的郑地上空的太阳也是刚刚落下地平线。如果使得郑地上的人们得以看到“夕阳西升”这一奇观,那么,可以推断出上帝耶和华在使得耶路撒冷当地的日晷退后10°度——这一天文奇迹的具体时间段,大概是在耶路撒冷当地距离日落之前的5小时14分和4小时34分这两者之间。又因为是在魏国史书《竹书纪年》中,记载了“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现象。所以,古代时期的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经纬度:东经114.23° ,北纬34.52°)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观察点。

    所以,以下可以推算出魏国首都大梁(今开封市)与周朝郑地(今华县)在落日的时间上相差为:

       (114.23°-109.77°)÷180°×12=0.2973小时,即大约是18分钟。

    如果使得即便是在魏国首都大梁所在的开封之当地,也能看到太阳从西方的”郑地“上升起,那么,太阳在郑地必须“逆向”从西方地平线跳升出来,并在郑地上空停留18分钟以上。

    由上,可以推断出上帝耶和华在使得耶路撒冷当地的日晷退后10°度——这一天文奇迹的具体时间段,大概是在耶路撒冷当地距离日落之前的约5小时之际。

     
    以上就是对“(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完美解释!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天文现象解释成为在郑地之凌晨所发生的一次“日全食”。那么,又如何能解释“天一夕再启于郑”这句在古籍中的辅助性描述呢?足可见其不能自圆其说。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使得“旦”、“夕”、“启”的本义都受到了歪曲。“旦”字是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而“夕”字则是比作太阳落山时之际。而“启”字则是清晨的开始之意。

    以上就是对“(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完美解释!

  “夏商周断代工程”要确定“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的哪一年,我们可以从《圣经》中得出以下结论: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现象发生的年代应该是公元前701年。


    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历史上,上帝耶和华曾在以色列行过多次扭转日、月乾坤的奇迹,神不单是曾经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等奇迹,并且施展过使得“日头在午间落下”的奇事,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上帝耶和华曾使得日、月在以色列当地的上空悬停,止住,时间延续达一天之久。

    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ροδο-τοζ,拉herodotus,)写成了其传世名作——《历史》一书,此书因其年代久远,而被西方认为是人类最早的历史著作之一,其权威性被世界所公认。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74节)中,记载了一件奇异的天文现象,即:“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37节)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奇异的事,即:“太阳离开了它在天上的本位而消失了,虽然天空澄明没有云影,不过白天却变成了黑夜。”

    据《圣经》记载,上帝在造成“日头在午间落下”这一天文奇观之前,就事先通过两位先知向以色列人传达了神的审判。

    在《圣经·阿摩司书》记载了神的话语,上帝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8:9】)。

    在《圣经·弥迦书》中记载了神的话语,上帝耶和华说:『你们必遭遇黑夜,以致不见异象。又必遭遇幽暗,以致不能占卜。日头必向你们沉落,白昼变为黑暗。』(【弥3:6】)。

    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叙述,埃及的牧师曾向他展示他们的寺庙记录,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记录,说有一天的时间是平时一天的两倍。(以上这句话来自网文),其实,这正是应验了《圣经·约书亚书》中的记载:“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书10:13】)

    当年,以色列出埃及之后,在以色列军队的统帅约书亚的率领下,在征服迦南地的过程中,约书亚曾祷告上帝耶和华,以期让太阳和月亮停下来,以照亮杀敌的战场,这祷告得蒙上帝的应允,于是上帝让日头和月亮伫立,不急急落下,约有一天之久,结果是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全歼了敌人。可见圣徒的祷告能够从神获得难以想象的力量。


    以上正是以色列人在《圣经》中记载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天象变异——上帝耶和华神曾使得太阳和月亮在迦南地的上空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16 13:16
  目前中外研究机构普遍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电脑和天文软件,对古代所发生日食等天文现象,进行在时间上的精确推算。据中外学者推算,将“(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天文记载,归结为早在公元前899年或公元前926年之际,于中国古代“郑地”(今在陕西华阴县境内)所发生的一次“日全食”。

    “天再旦”普遍被当今中外研究者们解释为一次“日全食”。即在中国古代“郑地”(今在陕西凤翔县或华阴县境内)的某一天临晨之际,所碰巧发生的一次“日全食”。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并不符合中国人对于日食的习惯用语。中国历史对日食现象的记载,早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通常习惯于用“日有食之”的字句,来记载所发生的日食现象,而不是用“天再旦”这般非同寻常的字眼来记载日食。

   
    “旦”字从字面上为甲骨文字形,意思是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也分明是说明太阳在一天里曾升起了两次,而不仅仅是指着天“亮了”两次而言的。所以,如果人们以当地发生“日食”来解释古籍中所记载的“天再旦”这样天文现象,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牵强附会的做法。这样的解释就将“旦”字在本意上含义,都进行了严重的篡改和扭曲。有学者研究称:“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在世界历史上,上帝耶和华神曾以他的大能,一手造成诸多的天文奇观,这绝对是非同小可的。世上的一些凡自称是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度,面对在公元前701年之际,所发生的巨大的天象变异时,也绝对不会都对此视而不见。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这也同时是对于全球各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一种在隐形中的检验。因此,中国古籍《竹书纪年》所记载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史料,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无疑一个惊世骇俗的消息。然而,除了《圣经》对此有记载之外,是否只有中国古代记载了这等令人类感到不可思议的天象奇观呢?有!确实是有,而且是不止一次。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具有世界权威性的——《历史》书中记载,太阳曾反常地升起过四次。具体记载如下:

    在希罗多德所著《历史》第二卷142节中,记载了古埃及祭司向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陈述的奇异的天文记载,即:“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

    至于神所行的“神迹”来说,在人看来所不能的,在神看来,凡事都能。神甚至能控制天空中的太阳运行的轨迹,让它倒退,就倒退;让它落下,就落下;让它停住,就停住。而太阳的体积比地球要大出一百多万倍。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可10:27)。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1-16 13:17
司马迁所著《史记》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西汉年间,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的历史相较于《史记》而言,在年代上更为久远,在史料的记叙上更能反映古代的实际情况。我不知道史学界究竟是如何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而将西周“共和元年”即所谓的公元前841年,做为中国有确切纪年开始的标志的。如今看来,这同样是立不住脚的。因为西周“共和元年”相较于产生“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之际的公元前701年,还要向后推延三代君王,所以还要更晚一些,因此,可以推断西周“共和元年”应该是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之际的643年前后,相比较目前学界所公认的公元前841年还要推迟近200年。如今,我们可以断定“夏商周断代表”对于周朝历代的在时间的划定方面属于杜撰。 中外学术界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虽然对于周朝历史有着多方面的考察和印证,无数的人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和时间,但是,在对于历史编年有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历史坐标——周懿王元年的考证上,犯有不应该有的严重错误和判断,使得周朝编年史成为日后的一个学术上赝品和杜撰的历史,且误人子弟,在将来会成为一个学术史上的笑料。众人的研究所以功亏一篑,其中的原因不在于专家学者的素质和学问,而是在于不认识上帝耶和华神,没有认识到《圣经》做为上帝耶和华神与人类之间的永恒契约之伟大。历史将雄辩地让人们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01
在死海古卷中记载了由上帝一手造成的天文奇观



http://sunnyokanagan.com/joshua/index.html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Dead Sea Scrolls text in italics: Isaiah 38:8 "See now, I will make the shadow on the steps of the upper dial of Ahaz, marking the setting sun, return backward ten steps."

【赛38:7】 我耶和华必成就我所说的,我先给你一个兆头。
' 'This is the Lord 's sign to you that the Lord will do what he has promised:
【赛38:8】 就是叫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十度。于是前进的日影,果然在日晷上往后退了十度。
I will make the shadow cast by the sun go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s gone down on the stairway of Ahaz.' ' So the sunlight went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d gone down.




Perhaps the dial was high up for the sun to retreat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dial on the eastern horizon. Or this word may be upon (the first three letters are the same for upper and upon in Hebrew) perhaps suggesting God had forgiven Hezekiah's sins, reversed the disease, made him whole again and reversed the past and gave him the heart of a child. The Great Isaiah Scroll: Isaiah 38:8 "Behold I will cause the shadow to return of the degrees which have gone down in the sundial upper Achaz by the sun backward ten degrees and the sun returned ten degrees in the degrees by which it had gone down."



死海古卷》或称《死海经卷》或《死海书卷》或《死海文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古卷的发现
  这本古卷远在第一世纪以前大约一百年的时候就被藏在死海西北山洞中。因为这个地方离开耶路撒冷大约只有十五、六哩的路,所以就称这本古卷叫死海古卷 。
  1947年春天,杰里科(Jericho)附近山洞的隐藏古卷,即最古老的犹太文献手稿,今天被称作《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的偶然发现,导致了本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1948—1956年间,11个藏有手稿的洞穴(被标示为1—11号洞),又在死海西岸的北部角落,即被称为库兰(Khirbet Qumran)的附近发现,从这些洞穴又发掘出大量的《旧约圣经》古卷和其它文献的手抄本,种类多达600多种,残篇碎片数以万计。同时,学者们对库兰本身发生了兴趣,开始在当地进行系统的古物挖掘,并对库兰和Ein Fenshka之间的整个地区作出建筑学的测量。从中发现的陶器和其它遗留物说明了同一时期的居民和居住情况,把库兰居住情况的主要时期和古卷写作的日期联系了起来。确定大多数手稿的写作年代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68年间;而比库兰地区开始居住年月还久远的古卷手稿,则可能是从异地带来的。这些浩如烟海的古卷,在近代考古史上实为罕见,也被西方学术界称为当代最重大的文献发现。


.这篇文章不但向世人展示了神的大能令人不可测度的同时,也指出了那依据“夏商周断代史”考证之下,所制定的《周朝帝王年表》是属于有欺骗伪造性质的杜撰。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02
我们中国自称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那么,对于西方历史书中所记载的的“日头在午间落下”;以及在公元前701年之际所发生的,“上帝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样的天象奇观,这等奇迹或许在在古籍中能有所记载。


我前些日子在阅读圣经时,对上帝在那个时期所策划的天象异变感到震撼。这等奇迹是超乎寻常而非同小可的。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有关于天象异变的文章,果真发现了在中国古籍中有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现象。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03
[转贴]古代文献记载日食,几乎从来不说“天再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078da0100drkw.html

从前在电视上看到一帮人搞“夏商周断代工程”,说是这个科研项目把夏商周三代(也许只是商、周两代)的确切纪年搞清楚了。其中一个关键证据是《竹书纪年》中的一句话:“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不过《竹书纪年》并没有说“天再旦”就是“日食”,这只是当代的学者的一种猜测。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日食,几乎从来不说“天再旦”,从来都是用“日有食之”来表达的。在《春秋左氏传》中,没有见到“天再旦”的表述,一律都是“日有食之”。《诗经》《后汉书》等古书,都提到“日有食之”。可以说,在表述日食的时候,古代文献习惯于用“日有食之”的说法。那么《竹书纪年》是否例外呢?这部古书,至少有一次“日有食之”的记载,那是在夏朝仲康五年(公元前1948年或前1961年):“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如果周懿王元年那次是日食,为什么《竹书纪年》不习惯性地写成“懿王元年,日有食之”?在古代,天文事件是大事,意味着上天在向凡间传递什么信息,向人类指示祸福,为什么不选用意义极为明确的“日有食之”,偏偏要改个说法“天再旦”?再者,日食是天文现象,古籍的记载,习惯于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几乎从来不关心有的地方能看见,有的地方看不见。在《竹书纪年》成书的年代,人们甚至很可能以为整个大地都能看到日食,不会受到观测地区的限制。因此“天再旦于郑”的说法,如果理解为是日食的话,极其诡异。

     总之,《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说法,如果一定要理解为日食,那是非常牵强的,非常可能只是一次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天色晦暗。即使是其他的天气或天文现象,也完全可能。因此,“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的论断,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正确的可能性非常小。“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的可靠性,也实在令人无法相信。

中国古籍《竹书纪年》中所记载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史料,如今显得非常重大和难得。

象“天再旦”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天象异变,只有在造物主上帝的干预下,才能有可能发生。


古今最大蒙得上帝应允的祷告

上帝说:“ ……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使说假话的兆头失效,使占卜的癫狂,使智慧人退后,使他的知识变为愚拙。使我仆人的话语立定,我使者的谋算成就。……”【赛44:24-26】


上帝耶和华说:“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赛48:13】
Mine hand also hath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earth, and my right hand hath spanned the heavens: when I call unto them, they stand up together.


信徒祷告蒙上帝应允,上帝耶和华让日头和月亮在迦南地的上空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就像是上帝所说的那样,上帝耶和华说:“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当年,以色列出埃及之后,在以色列军队的统帅约书亚的率领下,在征服迦南地的过程中,约书亚曾祷告上帝耶和华,以期让太阳和月亮停下来,以照亮杀敌的战场,这祷告得蒙上帝的应允,于是上帝让日头和月亮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结果是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全歼了敌人。可见圣徒的祷告能够从神获得难以想象的力量。


正是以色列人在《圣经》中记载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天象变异——上帝耶和华让日头和月亮在迦南地的上空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除此之外,世上还不知道有哪个国度和民族能有这样的天文记录。那时地上的人们感觉到了这一天的昼夜都很长。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


以下《圣经》中经文可供参考:
----------------------------------------------------------

【书10:12】 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阿,你要停在基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Then spake Joshua to the LORD in the day when the LORD delivered up the Amorites before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he said in the sight of Israel, Sun, stand thou still upon Gibeon; and thou, Moon, in the valley of Ajalon.
【书10:13】 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吗?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
And the sun stood still, and the moon stayed, until the people had avenged themselves upon their enemies. Is not this written in the book of Jasher? So the sun stood still in the midst of heaven, and hasted not to go down about a whole day.
【书10:14】 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
And there was no day like that before it or after it, that the LORD hearkened unto the voice of a man: for the LORD fought for Israel.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04
国学-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附二]《存真》、《辑校》、《订补》等所引《纪年》存疑


http://202.101.244.103/guoxue/%E ... AA%E5%B9%B4/009.htm



 [一0]《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殇帝升平二年,天一夕再启于郑,又有天裂,见其流水人马。《开元占经》卷三

  案:‘懿王元年’条已见周纪。‘殇帝升平二年’条,《存真》、《辑校》未收,《订补》补于晋殇叔二年,云:‘《开元占经》三引《汲冢纪年》,作“殇帝升平二年”。按《纪年》书至魏哀王止,不当有殇帝及升平年号。《占经》此文在“懿王元年,天再启”下,同为一条,详上下文词相似,亦非他书羼入之语。但升平是晋穆帝年号,殇帝仅有后汉一君,年号为延平,延平只一年,两不相涉,此必有误。疑“殇帝升平”原为“殇叔”二字。草书叔字与升字相似,“叔”遂误为“升”。后人见“殇升”二字不文,因下“二年”语,以为脱去帝号与年号字,乃于殇下妄增帝字,升下增平字为年号,不知与《纪年》相悖也。今辨于此,并补辑之。’所辨似嫌迂曲。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四亦引及此条,‘殇帝’作‘穆帝’,‘再启于郑’作‘再旦于郑’,不知是否有别本《占经》为据,抑属迳改,云‘近本(诗铭案:指今本《纪年》。)及《太平御览》二、《事类赋》注一引纪俱作“天再旦于郑”’,下即引《占经》云云,以为‘据此是天再旦于郑乃晋穆帝时事,非懿王时事也’。则《考订》以此非《纪年》文甚明。案据《御览》、《事类赋》注所引,《占经》原文似为‘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穆帝升平二年,天一夕再启,又有天裂,见其流水人马’。《考订》所引‘穆帝’如无版本依据,‘穆’、‘殇’形近,亦易致讹。
======================================


从古籍上又看到了一个天象异变:

]《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殇帝升平二年,天一夕再启于郑,又有天裂,见其流水人马。《开元占经》卷三

历史上丢失了的一天http://www.enorth.com.cn 

2009-04-22 15:53
 

 《圣经旧约》中的《约书亚记》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也就是约书亚生长的年代,曾经有一天持续时间很长———“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

  不仅如此,世界其它地方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历史上这很长一天的传说。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在他的离奇的描述中告诉我们:曾经有一天丢失了,地球处于极其炎热之中,太阳很异常。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叙述,埃及的牧师曾向他展示他们的寺庙记录,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记录,说有一天的时间是平时一天的两倍。
  另外,通过天文学的计算,天文学家也发现历史上的一天好像丢失了。英国天文学家艾德文·鲍尔、美国哈佛大学的天文学教授、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共同采取不同的推算方式把时间推算到约书亚时代。如果他们只是根据太阳运行的年代表,追寻到人类最早的记录,从这个最早记录开始沿着日历推算到约书亚时代,历史上的约书亚战争发生在星期二,但是,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往回计算,战争发生的那一天应该是星期三。

  1950年,俄国科学家以马利·威利科夫斯基写了一部富有争议的《世界大冲撞》一书,他认为那些不约而同的历史传说是真实的,历史上真的有一天丢失了,或者时间持续很长。他认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地球或者被一颗彗星靠近或冲撞,相互碰撞或摩擦导致地球的常规自转被打断,或者地轴被强磁场影响并发生倾斜,因此几个小时内人们观察到的是太阳或月亮好像突然停在了空中,没有移动地方。

  历史上真有这么一天被加长了吗?在这一天前后真的发生了非常异常的事件吗?无法定论,只能推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05
这个主题之所以不同寻常,有两点原因:

1、可以彰显神的伟大。因为这是神应允世人祷告而在世间所行的最大奇迹之一,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奇迹。所以,理应让更多的世人能够知道上帝耶和华具有扭转日月乾坤的大能。

2、可以更正“夏商周断代工程”在中国周代历史编写上的杜撰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参照圣经历史,确立中国周朝“周懿王元年天再旦”在时间上的坐标,使得周朝编年史得以更正错误,从而恢复中国历史的真实状况,并且,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中国学界和国人对于《圣经》的重视和阅读的热情。让国人知道,如果离弃了圣经,中国古代历史将是失实和残缺的。让人们知道,谎言即便是重复一千遍,也会迟早有破灭的一天。

3、如果中国学界要想使得“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世界公认,就应该重新确立“周懿王元年”所在的正确年代,从而更正周朝历史年表,让广大的在校学生,得知这一更正的结果。使得学生在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再受到误导。

其实,“夏商周断代工程”用现代科学,以天文推演出于公元前926年之际,在郑地所发生的一次“日全食”,以此做为“周懿王元年”的年代坐标,这种做法是非常草率的。不但如此,甚至还以此为依据,推测出其前后的历史。这样的杜撰,在将来势必将如同“多米诺骨牌”的倒塌效应,在国际上形成笑柄。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15
【短少的二十四小时】英国天文学家包爱文爵士是位天文学家,但是不信耶稣,专门研究太阳系的循环时间与周期。一天,忽然查出太阳系的循环当中,短少了整整廿四小时之久,使他觉得真是茫然莫解。于是定下许多虚构,欲证其理,然而总是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又有一天,这位天文学家和其同事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劳得先生以及其他虔诚信神的教授,研讨短少二十四小时的原因,并且辩论圣经是否都是神的默示。他们便对这位天文学家说:“请你从头查读圣经,看看圣经能否说出你所核算的缺短的时间。’这位天文学家便起首查读,果然在约书亚记第十章中找出解答,但是核对算式数目只能补上二十三点二十分钟。还差四十分钟。于是他又怀疑圣经,恐非神的默示。他又约同特劳德教授再查圣经,查出经上所记只系‘约有一日之久。’‘约有’二字证非整整二十四小时,释天文学家的怀疑,继续再读圣经,读到以赛亚书第卅八章,神允希西家的祷告,日晷后退十度,作为兆头。十度恰是四十分钟,与约书亚记第十章所短的时间合算起来整整二十四小时。天文学家包爱文先生就在此时低头祷告说:‘主阿!我信了。’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18
从古籍上又看到了一个天象异变:

《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殇帝升平二年,天一夕再启于郑,又有天裂,见其流水人马。《开元占经》卷三





所谓“天一夕再启于郑”,就是说当地刚刚发生夕阳西下之后,太阳又再一次出现在天上。

这个天象异变证实了我在主帖中的推断:

请注意,上帝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十度代表的时区间隔应该是40分钟,这就意味着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自转方向发生了逆行,其结果就是使得地球上的某个刚刚发生破晓的地区,初出地平线的太阳在一瞬间里,又降了下去,约40分钟后,才又一次重新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其结果就必要使得世上的某地发生在一天之内有两次日出的天文奇观!

并且这天文奇观发生时,也有地球上的某个区域,当地的人们会发现本地区正处在日落西山、夕阳西下的过程中,一片漆黑。突然,本应该是夕阳西下的太阳在骤然间变得一番常态,造成了“夕阳西升”的反常景象。当地变得一片光明,并经过40分钟之后,才再一次日落西山。

只要是太阳从地平线上重新升起,无论是上面两种情况之一,都是可以视作为“天再旦”。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18
我国最大规模的史学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话题:


夏商周   发表时间:2008-10-06 17:51:26 阅读人次: 73

我国最大规模的史学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该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世无年,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千百年来,无数学者为改变这一状况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如此规模庞大的工程是无法由一己之力来完成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改变“有世无史”的时间已经成熟。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学等多种学科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在李学勤、李伯谦、席泽宗、仇士华四位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共克难关,取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先后完成了9个课题、44个专题的研究。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鉴定以及对古天文学记录的整理,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标识的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并明确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体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界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并明确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对于商代前期的历史给出基本的年代框架;推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也相应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理清了先秦历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填补了我国古代纪年的一段空白,制定了迄今为止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代表,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同时,该工程的顺利完成也开启了二十一世纪交叉学科共同研究的范式。

附:

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

廪辛 |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19
[原创]古今第一战争理论


圣经已经将上帝的法度说明的非常完整了。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上帝眼里就如同是一棵树,要结出上帝所满意的果子,这果子就是公义和良善。否则,如果不结好果子,就必被砍下来,不管是老枝叶还是嫩枝叶。其实枝叶就代表了民众。




树根不圣洁,就成为坏树,并结出坏果子。年年都如此,不断衍生、繁殖、扩散着坏果子。如同癌肿在全身转移扩散一样,损害正常的组织和肌体。


【罗11:16】 树根若是圣洁,树枝也就圣洁了。

中华文明之树如果想要能够兴旺繁茂,就必须使得树根圣洁,这样就能使得枝枝叉叉变得圣洁。从而结出好果子。


当上帝决意要灭亡以色列时,曾将以色列比作一棵被砍伐修理的树。在上帝灭绝列国的过程中,也是一样,在人类历史上,上帝都以这样的方式来整治列国,修理列国的坏枝子。


上帝说:『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灭;象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不(念dun)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圣经》:赛6:13】  


上帝如此说:『你要这样告诉他,耶和华如此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圣经》耶45:4】:


如果中华要避免最终灭亡的结局,就必须要努力长成一颗好树,如果树的本质好,也就是说要根柢好,这样在海内外的枝枝叉叉都会蒙神看顾,否则,如果成为坏树,就必然会被逐步被砍下来,最终可能连树桩都难保!

中国的海外移民如同大树所发出的枝杈,伸到国门之外,但在历史上被诸多的列国反复欺压甚至杀戮。应该回顾这个历史。问问原因是什么?否则,将来还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上帝的化身——耶稣基督说:『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这说明了什么呢?历史上列国之所以被灭亡,这其实就是在上帝默认下的一次大扫除!借用战争的方式,以砍伐列国的坏枝子。所留下的树墩,其实是些良民。

我作为满族后裔,知道为什么金国被蒙古屠杀了90%的人口。

同样,我作为上帝权杖的见证人,向世界列国做见证,见证华夏扬州之所以被屠城,是因为其在历史上素来以淫乱荒秽为著称,恶名远扬,声闻于天,早就被上天列入毁灭的名单里了。


上帝耶和华曾用地上的树木比喻世上的列国。

上帝耶和华说:『"田野的树木都必知道我耶和华使高树矮小,矮树高大;青树枯干,枯树发旺。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行了。"』



【箴28:5】 坏人不明白公义。惟有寻求耶和华的,无不明白。
Evil men do not understand justice, but those who seek the Lord understand it fully.


历史上不得发迹的国家和民族及其文化,就像是一棵被箍住的树,不得发育。长久卑微,不得发达,常有惊恐和扰乱。 甚至有些还被连根拔出。

从古至今,凡是在神眼里达到道德标准的国家,就会被神所赐福,这国必要如同一棵高大的树渐渐成长,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枝繁叶茂,果子累累,为芸芸众生提供食物,走兽可以安卧在树荫下,飞鸟可以宿在树枝子上……,

    世界文明就像是一个大花园,世上万族万国都结出了出具有自己的特色的花朵和果实,使得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好树必要得到增益,坏树必要被砍下来。

    上帝耶和华如此预言说:『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国必成为强盛。我耶和华要按定期速成这事。【赛60:22】』
A little one shall become a thousand, and a small one a strong nation: I the LORD will hasten it in his time.

     上帝的预言同样适用于世上最小的民族。只要这个民族的本质好,一心向善,那么就会蒙得上帝的祝福,从而使得人数加增千倍!反之亦然,至大的族同样可能会衰减千倍

万王之王耶稣基督说:“天国好象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高级生命秩序的扩张,这是合情合理的。

    当优良的树种混迹于杂草中时,在幼苗时,并不见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待到它渐渐长成之时,必要遮天蔽日,大大压缩灌木和杂草的生存空间,它所代表的一种高级生命秩序的扩张,这是合情合理的,是极具正义的。是人间任何邪恶毒草势力所不能阻挡的。看看五大洲历史,就会有所领悟。毒草一般质地的文明,都应该醒悟了。


【耶4:2】 列国必因(上帝)耶和华称自己为有福,也必因他夸耀。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20
[原创]战争通义


战争通义

上帝如此说:『我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给谁相宜,就把地给谁。』(《圣经》耶27:5)。所以,列国疆域的主权在于上帝的权能。上帝宣布了对世上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列国如同都是租借园子的人,而上帝是出租园子的主人。上帝的旨意是要让列国籍着经营,而能够出产更多的宝贵灵魂。如果一个国家要图谋版图的扩大,那么就要在上帝眼里看为正,看为合宜。当一些国家为上帝经营不善,并渎神害民的时候,上帝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始着手于剥夺恶劣国度的土地使用权,并委托给其它国度去经营。

列国为上帝经营国土的宗旨是什么呢?正如耶稣基督所提示的那样,耶稣基督说:“天国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皿里,将不好的丢弃了。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 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圣经》徒17:26)。普天之下都是属于上帝的,而造物主上帝的目的,是要在列国列邦中拣选好的水族。谁能够维护水系的洁净,而能够出产好的水族。上帝就将更多的水系,甚至是他国经营不善的水系,都交在合适之人的手里。从古至今,列国列族版图的之所以在不断发生着变迁,原因就在于此。 上帝如此说:『我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给谁相宜,就把地给谁。』(《圣经》耶27:5)。

清水出产好的水族,而浊水出产坏的水族。在不同类别的水质中,都有着与水质水平相对应的水生“生物群落”作为主导生物。随着水质级别的降低,其中的水生生物的类别都趋于恶化。当水质变为劣等水质时,只是存有含毒性的藻类占主导地位,这水不但不适合人畜饮用,其中的高等水生物都相继死亡而绝迹了。这种劣等水系就在事实上报废了!对于列国的兴亡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国家质地由好变坏,国中的义人灭尽,坏人猖獗,低贱的恶人占据了国家的主导。他们如同是污水中所兴起的藻类一样,随着国家社会风气的变坏,而得到天时、地利。正当他们飞扬跋扈的时候,上帝就必要将此国灭绝。


文化污染就如同一汪臭水一般,已经丧失了构建顶极生态的能力和途径!一些劣等生态指标如藻类如果不退出舞台。那么在这潭污水中,只有生性喜欢污秽的物种才能得道。它们深黯污秽之道,喝罪孽如水,乐在其中。虽然整体被世界看不起,却美其名日:“构建世界多级文化。”

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某个水系中的鱼类集体大面积死亡之际,人们就知道这个水系的污染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应该引入源头活水来净化这个污染的水系。用清水涤荡浊水,即便是侵略,也必要得胜!反之,则必败!当然,历史上也有污泥与浊水之间两相搏击,相互消减,两败俱伤的,如明朝政府军与李自成的战争就是这样。清水出产好的水族,而浊水出产坏的水族。清水系的王者,有权力去统治浊水系的王者。清朝吞并明朝,欧洲人占据美洲,这都是天意!

一个国度的将领,如果不知道社会风气对于战争的重要影响,以及正义对于战争胜败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在他们的眼里看来,战争就如同在人之间相互较力,如同在斗兽场上一样。这就错了,这是属于大巴比伦的兽类帝国的思维。历史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交战的双方在“形而上”方面的比较中,如果有谁能在上帝眼里属于“清水系”类别者,那么,在交战双方付诸于“形而下”的战争时,就必要胜过在上帝眼里是“浊水系”的国度!

上帝有七眼,察看着全地。上帝充满万有,人世间的任何事件都瞒不过上帝的眼睛。耶和华如此说:『……不要因这大军恐惧惊惶。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代下20:15】


在历史上的中国人中,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能够征服洲际的将军呢?原因在于不知彼不知己。如果不知道他人的水有多深,不要紧,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水有多浑,那么,又能何以为战? 这就涉及到了战争的内涵,战争的实质并不是武器和兵将的比拼,而是清水与浊水的较量,实质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互不侵犯就是义?自己一坛浑水,还妄图能长久地不受干涉地浑水摸鱼下去,天底下有这个理吗?天理不容!历史上以任何借口打碎这坛浑水的,都是正义的!

义人是上帝的珠宝,上帝将他们安插在配的上储存珠宝的器皿里,这器皿就是世上的不同的族群,当某个族群与神的性情相仿,而知道珍惜义人,从而爱护上帝的珠宝,上帝就会将更多的珠宝赐给这个族群。义人渐渐多了,这个族群就能成为世界万族中的显贵。 『你们若知道神是公义的,就知道凡行公义之人都是神所生的。』【《圣经》约一2:29】

相反,那些不珍惜义人,而屡屡将义人置于死地的族群,就如同一个日益趋向于装满邪恶、不义的匪窝!这个族群就是世界万族中的渣滓,久而久之,上帝必要废掉这个邪恶的器皿。

万王之王耶稣说:『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圣经》太10:34】

'Do not suppose that I have come to bring peace to the earth. I did not come to bring peace, but a sword.
Think not that I am come to send peace on earth: I came not to send peace, but a sword.
Do not have the thought that I have come to send peace on the earth; I came not to send peace but a sword.

所以,将人类从黑暗和邪恶政权中解放出来,这是上帝的旨意!

事实上,凡是能够懂得清水和浊水的区分,并且能知道两者水系下的出产是大不相同的,就能知道弘扬社会人文的正气和公义显得有多么重要。如果这国能够盛产上帝眼里的好水族,这就如同国度盛产义人一样。这国度在上帝眼里看来就是好水系。否则,就是坏水系。不懂得战争的胜负全在乎于上帝,这一真理的国度,还是不能摆脱巴比伦巨人帝国的思维圈子。

我是上帝权杖的见证人,在对战争之道的理解和悟性方面,要比常人更加能看清战争背后的实质和意义。我也想竭自己之所能,使得中华从巴比伦巨人体系中脱离出来。
耶稣基督说:“天国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皿里,将不好的丢弃了。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水系如果受到污染,这水中的水族就要遭殃,即便是好的品种,也因水质污染,而必得不好了。类比人类社会风气也一样,风气不好,好人也会变质。

我得到一个确切消息,由于淮河受到多年来的大范围、持续性化学污染,这导致淮河原本所特有的70多种鱼类灭绝了,其中有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鱼种,已经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了, 剩下的都是些品质低下的耐污品种得以繁殖。

我想到了古时被上帝降天火所灭的所多玛和俄摩拉。上帝为什么发如此大的烈怒呢?由于它们的社会风气常年败坏,其中的义人都被环境人群所不容,所以就渐渐地消失了。而那些习惯于罪孽和污染的人,却得到了大量的繁殖,在严重败坏的社会风气下,他们就如同污水中的藻类一样,显得兴旺发达了。全城盛行奸淫掳掠,同性恋、乱伦、兽交……盛行于其中,城中充满了奸夫淫妇之种,如同一坛黑的发臭的水坑。他们在上帝的眼里就如同是一个粪桶,毫无价值,只有用硫磺烈火焚灭干净,才能使得大地不受到玷污。以色列先祖——亚伯拉罕并不知道这城中的人都败坏到了何种地步,以为他们一样是人,所以就在耶和华上帝面前为他们求情,上帝承诺,只要这城中有十个义人,就不屠灭这城。虽知这城里算作义人的只有罗得一个人,他的家在当地饱受欺压,苟延残喘。于是,上帝预先将城中唯一的义人——罗得及其家眷救离火海。

上帝之所以将迦南地赐给了以色列人,并且命令以色列人全部杀灭其上的人群,上帝之所以发如此大的烈怒,是因为古迦南地上的人,早就象所多玛、俄摩拉一样败坏到了极点。以色列奉上帝之命,用武力在迦南地上所屠灭之城不计其数。即便是妇孺老幼,在原则上也一个都不放过,因为他们都是逼迫义人,践踏公义的奸夫淫妇之种。他们之所以被全部命定交于刀剑和屠戮,这是上帝对他们所实施的公义审判。


上帝的眼目察看列国,从古至今,凡是被交于敌手,而被屠城、遭毁灭的列国,没有一个能符合上帝所立的邦国生存法则,如果在城中有十个义人,上帝就必定保守这城不遭毁灭。

自古以来,列国灭亡的道理也与此类同。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如果象一坛日益腐臭的浑水,出产不出高贵的水族,竟是些低贱耐污品种苟存于其间,就是那些习惯于喝罪孽如水,并能够因罪孽而发达的品种。上帝必要兴起新王来替代旧王,上帝掌握着兴废列王的日期。朝代的转换,就如同上帝用清水来涤荡浑水,来解救其中的正直的苍生百姓。据我所知,在屠灭城市之前,天使都要给人作记号,凡是心地正直的,或是为罪恶而叹息的,都能免死。然而,这些人仅仅是极少数。一般会留下性命来见证屠城过程,以告诫后世。

一个不知道弘扬正气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疾恶如仇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说的这些,对于我们这个习惯于随地吐痰、乱丢杂物的民族而言,是种奢求。在万族中盛名显赫的如金子一样的民族都不能完全知道我说的道理,又何况是品格如同象泥一样油滑、污秽而不成器的人群呢?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21
我不是先知,但我同奉耶稣之名的三位天使对过话,我问他们从何处来,一位老年天使对我说:“我们是耶稣的使者。”


世人应该重视圣经中的话:

【来1:14】 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

上面这句话隐含着令人激动的重大信息!天使就是神所派来的使者,要奉神的差遣而为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就是要将耶稣基督是万王之王的信息告诉世上的某些要承受救恩的人,使得他们能够真正知道有神在宇宙中为至大!

我们在听讲道的时候,都是风闻这世上有神,但是,还没有能够真正知道神。时间长了,我们亲近主耶稣,盼望他的显现,结果是神就差遣圣灵天使保惠师将真像告诉了我们。

就像是约伯对神所说的那样:

【伯42:5】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I have heard of thee by the hearing of the ear: but now mine eye seeth thee.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23
回到题目8: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很多天文学家和史学家将所谓“再旦”解释为日食。但是也有存疑者,如先秦史的学者赵光贤,他的观点可见下面的引文。

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为日食说质疑
赵光贤

  古本《竹书纪年》云:“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今日天文学家皆解为日食,并认为此即公元前899年4月20日5时27分之日食,言之凿凿。我昔作《西周诸王年代考》亦从其说,但以为此日食在我的年代考上应在孝王元年,而非懿王元年。于是在同仁中发生争论。我继续钻研此问题,发现所谓"天再旦"不似日食,有甚可疑者,兹述之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一)我国古代日食发现甚早。《左传》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成朔日有食之,引“《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裔夫弛,庶人走”。可证夏代已知日食,而记之于书。殷代则刻日食月食于甲骨上,凡读过甲骨文者皆知之,不须征引。周人当然更知日食月食,例如《诗•十月之交》①第一章:“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第二章:“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春秋》曾多次记载“日有食之”。战国时期有《易大传》,丰卦彖曰:“月盈则食”。《逸周书•小开解》:“维二十有五祀”,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 所谓‘望食’即月望时发生的月食。(按此篇从文体上看,不似周初文字,当是战国时人的伪作)既然从夏到周末,日食为人所习知,何以独于懿王时不书日食,而书"天再旦于郑",岂不太奇怪了?这将如何解释?
  (二)汲冢所出《纪年》亡于唐中叶,《史记索隐》与《史记正义》多引之。刘知几作《史通》,《申左》篇有自注云:“汲冢所得书寻亦亡逸,今惟《纪年》、《琐语》、《师春》在焉”。 现今所有古本《竹书纪年》,乃后人从古书及各种类书中所引《纪年》逸文,搜辑成书,零篇断简,去原书甚远,存在不少问题,姑且不论。与本文有关的是,《纪年》与《琐语》虽同出汲冢,并非一书,引者往往只书"竹书"或"汲冢书",究竞是《纪年》,还是《琐语》,很难辨别。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于此两处引作《竹书》,宋人编《太平寰宇记》与罗泌所著《路史•发挥》二书的注中迳作《纪年》,不知有何根据。清人陈逢衡作《竹书纪年集证》,朱右曾作《汲冢纪年存真》皆以此为《琐语》,王国维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则弃之不录。范样雍作王氏书的《订补》,说“《路史》与《太平寰宇记》原本明明引《纪年》,陈、朱所说亦属臆测”。他不检《史记正义》原文明明只作“竹书”,并未说是《纪年》;而说成《纪年》的是万廷兰对《寰宇记》中鄄城县境内的尧城与偃朱城所作的注,所以范氏所说陈、朱亦属臆测是错的。又如“郑弃其师”一条,刘知几在《史通•惑经篇》说出自《琐语》,而其子刘贶则说出自《纪年》(《旧唐书•刘贶传》)。父子同读一书而书名竟不同,可见《纪年》与《琐语》往往相混。
  不仅如此,后世著作与各种类书所引《纪年》往往与《史记》《帝王世纪》《通鉴外纪》等书相混,使读者难于区别,于是作辑铁工作者只得据自己主观之见或录或否,甚不一致。兹举一例,以见一斑。

《史记》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雪,牛马死,江汉俱动(当作“冻”)。(《太平御览》卷878咎征部)
范氏《订补》云:“朱氏(指朱右曾)盖误从今本《纪年》,王氏删去(厉王生)是也。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亦云:《御览》引《史记》‘周孝王七年’云云,盖引此而误,然《史记》佚文不见于今本者颇多,究乏旁证,不能确定其是《纪年》之文”。方氏《辑证》亦云:“按《御览》引史记》而不见于太史公书者颇多,《存真》《辑校》凡采录九条,其标准为与古本《纪年》近似,或见于今本者。然《御览》卷八七六连续引《史记》三条:一在晋庄伯八年;一在晋幽公十二年;一在秦二世时。三条皆记‘无云而雨',显为一书。《纪年》系战国魏史,安能记秦二世事,此《史记》自不得为《纪年》”。贤按:王氏作《辑校》,于诸书引《史记》而不见于今本《史记》者一律认为《纪年》之文,似甚不妥。太史公书为学者必读之书,《御览》编者何至于误《纪年》为《史记》。林、方二氏认为《史记》佚文比较妥当。如《御览》卷八七六所引三条显然不出自《纪年》,因《纪年》为魏史,决不能记秦二世事,方氏所说甚是,足见所谓《史记》并非《纪年》。
总之,今日所谓古本《竹书纪年》者出自多书,有的如《水经注》所引多可信为真,中唐以后则《纪年》往往与《琐语》《帝王世纪》等书相乱,当分别观之。

(三)今各家所辑古本《竹书纪年》中有不少是讲天变、灾异的,很像正史中《五行志》一类东西,不像是历史记载,最明显的例子是《山海经》注、《开元占经》。例如:

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山海经•海外东经》注,《开元占经》六)
  柏杼子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
  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山海经•大荒北经》注)
  十七年,西征昆仑邱,见西王母,西王母止之...(《艺文类聚》卷七《穆天子传》注)
  穆王南征,君子为鹤,小人为飞鸟。(敦煌写本《修文御览》残卷)

凡此之类皆似神话传说,非历史事实。疑"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亦属此类。但有两条记天象,对我颇有启发。

帝辛受时,天大曀。(《开元占经》一〇一)
(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同上)

何谓“天大曀”?《尔雅•释天》:“阴而风曰曀”,引《诗•邶风》“终风且曀”。《尔雅•释名》“曀,翳也。言掩翳日光使不明也”。《诗•正义》引孙炎曰:“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又曰:“云风曀日光”。据此,大风扬尘,使日无光曰曀。这样的天象,我30年代在北京读书时遇过几次,天黄色,遮住日光。但是天色无光不过几个小时,日光终会出来,这当是《纪年》所谓“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之“天再旦”的天色。《开元占经》卷三引此作“天再启”,意义更加明确。启者,日光被风尘掩蔽后又启开而出也。此种天象往往限于一局部地方,故曰:“于郑”。若日食,即使是偏食,广大地方都能见到,不限于郑一地,这也是“天再旦”非日食的一个旁证。以上所论,是否有当,希望天文学家赐教。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24
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ροδο-τοζ,拉herodotus,)写成了其传世名作——《历史》一书,此书因其年代久远,而被西方认为是人类最早的历史著作之一,其在史学界权威性被世界所公认。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中,记载了一件奇异的天文现象,即:“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奇异的事,即:“太阳离开了它在天上的本位而消失了,虽然天空澄明没有云影,不过白天却变成了黑夜。”
===================================================
今年日全食的时候,同样也是“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
不仅如此,骤然失去阳关照射后形成巨大温差还导致了“阴风阵阵”,楼猪是不是可以据此坐而论道了?
=======================================

请注意: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中,记载了:“太阳离开了它在天上的本位而消失了,……”


这样的现象在圣经里有着充分的依据:

据《圣经》记载,上帝在造成“日头在午间落下”这一天文奇观之前,就事先通过两位先知向以色列人传达了神的审判。


上帝在《阿摩司书》中所说的话:

上帝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8:9】



上帝在《弥迦书》中所说的话:

上帝说:『你们必遭遇黑夜,以致不见异象。又必遭遇幽暗,以致不能占卜。日头必向你们沉落,白昼变为黑暗。』【弥3:6】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32
《圣经》“时空观”终将降服列国科学界。(原创)


--------------------------------------------------------------------------------

宇宙的膨胀与塌缩,诚如天地万物之顺旅与逆旅。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在诗中写明了他的宇宙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纵览人世间的变迁,诗人李白将世世代代的人们视同为历史的过客。

谈到宇宙,就不能不谈到时间,究竟什么是时间呢?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将时间的概念讲的很笼统。他通篇讲的是“时间”,却不能切入主题,从而能给时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我在经过几个星期的考虑之后,决定给时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认为:

如果物质和空间都是在某种形态下的能量储存方式,那么,不同的能量储存方式之间的相互变换“过程”就形成了“时间”。核反应过程就是例证。我们人类所能感知的时间,事实上是我们目前所处的星空能量体系,正向着另外一种能量体系的转换,这种从古至今持续进行的转换过程就形成了时间。为什么说星空在转换?看看斗转星移就知道了。

地球上的一百多种元素都是能量在不同储存方式之下的具体存在,如果将原子放大到一个篮球场那般大,那么它的原子核只相当于一粒红枣那般大小,然而,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于原子核,如同太阳系的质量几乎都集中于太阳。正如想进入或逃逸出太阳系,都需要用“第三宇宙速度”下的大功率“破壁”才成,如此才能进出自由。同样可以证明,原子中的“空间”也是在“原子核”能量体系范围下的一种能量存在方式。

时间既然被我定义为能量在不同储存方式下的相互转换过程,既然这种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那么,时间就有正、负、快、慢之属性。很多物理学家在对时间的定义上都是出自于想当然,所谓“时间之矢”是根本不确切的。时间真的不能倒退吗?全世界信仰上帝的人都知道上帝所行的一个奇迹,这个实例记载在《圣经》里,上帝为了在以色列人面前显明他所拣选的人,就使利未人首领——亚伦的手杖在一夜之间发了芽,生了花苞,开了花,结了熟杏。请注意!这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说明时间不但能够发生逆转,而且可以发生“跳跃”!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并且还可以发生“伸缩”,可以徐徐缓行,亦可骤然而进!

现代医学发现了“早老症”,为什么患这种病的可怜孩子仅用了十余年,便经历了正常人需要百八十年才能走完的生老病死过程?这些患儿体内的生命钟显得比正常人快了十倍!为什么他们能够经历这种非同寻常的时间体验?我认为生命也是一种物质能量的存在形式,人类对时间的体验来源于人体从年青态向年老态的转换过程。同样,我们所在的地球时空体系也同样经历着这个过程,它正以风驰电掣般的姿态,向其最终的归宿地靠拢,地球在终极时所处的老年态时空体系也许就像是物理学家所预言的星际坟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宇宙观也在进行相应的改变。“杞人忧天”是一个曾经为世代的人们所取笑的成语典故,而如今,也是该为“杞人”正名的时候了!


《圣经》所预言的地球时空场在未来的异变:


『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
『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彼得后书3:10、12)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启示录21:1)

『就有雹子与火搀着血丢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树的三分之一被烧了,一切的青草也被烧了。』 (启示录8:7)
『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只也坏了三分之一。』(启示录8:8-9)
『就有烧着的大星,好象火把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众水的泉源上。这星名叫茵蔯;众水的三分之一变为茵蔯;因水变苦,就死了许多人。』(启示录8:10-11)
『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昼的三分之一没有光,黑夜也是这样。』(启示录8:12)

您或许在想,这个人怎么在这里宣扬“末世论”?那么您误解了。“早老症”使得生命对于时间的体验性相较于正常人快了十倍,同样,上帝也能使他的选民对于时间的体验性相较于正常人慢十倍。新天新地之际,人类的寿命相较于现在延长十倍!


以下是在2700余年前对世界的断言!


『你们要向天举目,观看下地;因为天必象烟云消散,地必如衣服渐渐旧了,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远长存,我的公义也不废掉。 』 (赛51:6)

神在未来对地球的干预:再造新天新地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 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因为我民的日子必象树木的日子;~~~』(赛65:17—22)

新天新地之际,人类的寿命相较于现在延长十倍!『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3:13)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36

200912105053201.jpg (91.71 KB, 下载次数: 32)

200912105053201.jpg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37
经纬度   
      
地名 经度 纬度 卫星经度 方位 俯仰 极化


华县 109.77 34.53 138 136.56  39.87  34.51

===========================

以色列  耶路撒冷
Israel    Jerusalem

经纬度

纬度:北纬31°47’
经度:东经35°13’ =31.22


===============================



中国古代“郑地”即是现在的陕西华县,与以色列耶路撒冷相比较,在经度上相差78.55度,所以古代“郑地”的日落,要比耶路撒冷提前大约5.237小时。这仅仅是一个大概的估算。


109.77-31.22=78.55

(78.55÷180)×12=5.237(小时)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5 16:39
郑地—郑国—郑县—华县

2008-12-9

来源: 华县人民政府网 跟帖条

  华县位于西安以东90公里处,此地远在商朝时,就称“郑”。“郑”的本意,据东汉时的训诂书《释名》的解释,为“郑,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辞海》释“町町”为“平坦貌”。今华县一带正位于渭河之南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坦荡无垠,这就是它在古代称为“郑”的原因。商朝灭亡后,西周王朝建立,今华县一带因距都城丰镐(在今西安西)不远,而属畿内之邑,仍称为“郑”,或称“南郑”。古代史书《竹书纪年》,记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76年)“筑祗宫于南郑”,《辞源》指出,南郑“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北”。当代历史学家武伯纶说,“西周始终以丰镐为都,……中间穆王曾居郑(今华县),……但时间不长。”可见郑地于周穆王时曾一度为西周之都。
  西周时期,王朝直接统治地之外,大都裂土分封,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宣王之弟友,被分封于郑地,今华县一带即成为地方诸侯郑国的所在,友即郑桓公。郑桓公建立郑国30多年后,正值周幽王时期,政治昏乱,天下动荡,郑桓公为避乱,而将财产和家属迁到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和郐(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之间。两年后,西北部族犬戎攻破西周,郑桓公与周幽王被杀,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即将郑国东迁到郑桓公准备好的避难之地。东迁后的郑国以后成为春秋时的强国,但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到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以国名为姓,成为郑氏。郑氏来源于郑国,郑国之命名源于郑地,因而今华县与天下郑氏有着极深的渊源。
  郑国东迁后,今华县一带的郑国的百姓有的南越秦岭,迁到汉中一带,以南郑命名,后演化南郑县。东迁以后的郑国故地,人称为古郑或旧郑,因在新郑国之西,又称为西郑。而东迁后的新郑国,则称为新郑或东郑。
  春秋初期,今华县一带的古郑,为秦国与晋国的接壤地区,秦晋二国反复争夺,后为秦国所牢固控制,并于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在此地设郑县。成为中国历史上设县最早的县份之一。郑县建制延续了两千余年,并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华州州治的所在地。元朝时,郑县建制被撤销,其地由华州直辖,史称“省县入州”。1913年,改华州为华县。
  以上就是郑地—郑国—郑县—华县的演变过程。因此,华县是郑氏的源头,是海内外众多郑氏的发源地当不为过。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45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48
古代历史上没有用“天再旦”来记叙日食的。


http://www.tech-domain.com/viewthread.php?tid=21087

日全食现象与人类科技
日全食, 人类, 科技, 现象
     太阳系的行星系结构中,月球,地球,太阳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结构中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星体结构中组织成分,同时离地球主体结构又特别的遥远!就象人们放风筝,线的一端永远被地球拴着。
    浩瀚的宇宙,有形物质与隐形物质是构成空间两大部分,一切物质都在作有规律的运动。日全食是星体在运动中所出现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人类在太阳系的有限空间区域里,就是指地球的行星月球在空间里遮挡太阳的短暂时间。由于星体在空间不断运动,月球,地球,太阳的运动在不断的改变,同时又在不断的自我修正,这就是星体的运动状况。作为地球人类在地球上各个区域看见的日全食,其实就是月球,地球,太阳在空间轨道运动自我修正运动留下的轨迹。
    2009日全食在北半球的出现,其实就是地球在太阳的空间轨道上,地球南北晃动地球向南运动的开始,地球在万年南北晃动周期时间里,对于人类生命来说,是那么的漫长!
    2009日全食的出现,地球的星体结构会出现那些变化呢?作为我个人的看法,首先,地球最高的高原将会停止向空间延伸的脚步。南半球的海床将会缓缓的上升,具体升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南北半球的气候会变的更加复杂。
    2009日全食的出现,地球的表面,北半球北回归线到赤道的区域里,2010年地质活动特别的频繁,也许有灾难性的地质运动出现。
    日全食现象的出现,对人类的科技有那些影响呢?
    地球,月球,太阳直线的时间里,它们的空间距离是缩小还是放大了?太阳的光子,地球的磁场,月球的波动出现了那些变化?地球,月球,太阳直线的时间里,太阳所辐射的能量有那些被月球吸收?有那些能量穿过月球,向空间延伸?日冕形成与星体运动速度有联系吗?这对于人类研制空间飞行器,进入宇宙空间是有帮助呢?2009年7月21日,李登念写于广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49
http://wiki.lets-study.com/index.php?doc-view-1579
太阳系的运动  

太阳和地球的空间运动  太阳系是银河星系的一部分。太阳系移动速度约为220千米/秒,2.26亿年绕银河系旋转一周。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在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另外,整个太阳系还在远离银河系,它们朝着武仙座的方向不停地飞行。

              太阳和地球的空间运动
    英国天文学家侯西勒曾在1783年测量太阳周围星球的固有运动,测算出太阳对着武仙座的某一点,以22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这和后来的天文学家详细测定的结果接近。由于地球还要绕日公转,所以它在空间的运动就变成图中所示的螺旋运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49
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ροδο-τοζ,拉herodotus,)写成了其传世名作——《历史》一书,此书因其年代久远,而被西方认为是人类最早的历史著作之一,其历史记载在史学界权威性被世界所公认。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中,记载了一件奇异的天文现象,即:“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根据天文学家的推算,此奇异天象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中,记载了:“太阳离开了它在天上的本位而消失了,虽然天空澄明没有云影,不过白天却变成了黑夜。”据后人推测,此事大概发生在公元前480年4月中旬。



第一卷——(74)

(74)后来,当库阿克撒列斯派人向阿律阿铁斯要求这些人,而阿律阿铁斯拒绝引渡他们的时候,吕底亚人和美地亚人之间就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继续了五年。在这期间,美地亚人多次战胜吕底亚人,而吕底亚人也多次战胜美地亚人。他们常常也相互进行夜战。然而,他们双方仍然分不出胜负来,不位在第六个年头的一衣会战中,战争正在进行时,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件,即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米利都人泰利士曾向伊奥尼亚人预言了这个事件,他向他们预言在哪一年会有这样的事伴发生,而实陈上这话应验了①。美地亚人和吕底亚人春到白天变成了黑夜,便停止了战争,而他们双方便都十分切望达成和平的协议了。





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37)

(37)当桥梁和阿托斯那里的工事已经准备好,而又接到在壕沟口的地方为了防止在海潮上升时淤塞壕沟口而修筑的防波堤以及壕沟本身全部完工的报告时,大军过了冬天之后,便在春天到来之际作了准备,从撒尔迪斯出发进军阿比多斯了。但当他们正要进发的时候,太阳离开了它在天上的本位而消失了,虽然天空澄明没有云影,不过白天却变成了黑夜。当克谢尔克谢斯看到和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为这一点很感不安,于是他询问玛哥斯僧,这个天象是什么意思。他们告他说,这是神向希腊人预示他们的城市的毁灭。他们说,因为太阳是希腊人的预言者,而月亮则是他们自己的预言者。克谢尔克谢斯听了这话之后心中万分欢喜,便继续走上他的征途。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50
夏商周断代工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工程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验收。由于工程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其结论和方法引起了中国内外学术界的较大质疑,最终的报告繁本未能获得通过。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该工程是一项并未最终完成的项目。

目录 [隐藏]
1 工程介绍
1.1 背景
1.2 立项过程
1.3 工程目标
1.4 研究课题
1.5 研究方法
2 结论与意义
3 批评与质疑
3.1 关于周懿王元年天再旦的质疑
3.2 蒋祖棣对工程方法论的批评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编辑] 工程介绍
[编辑] 背景
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过,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比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弃而不用,在《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

第一个对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年代学作系统研究工作的学者是西汉晚期的刘歆。刘歆的推算和研究结果体现在他撰写的《世经》中,《世经》的主要内容后被收录于《汉书·律历志》。从刘歆以后一直到清代中叶,又有许多学者对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年代进行了推算和研究。这些工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他们推算所用的文献基本上不超过司马迁所见到的文献,所以很难有所突破。晚清以后情况有些变化,学者开始根据青铜器的铭文作年代学研究,这就扩大了资料的来源。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又为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进入20世纪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又为研究夏商周年代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

[编辑] 立项过程
1995年秋,国家科委(今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设想。

1995年底国务院召开会议,成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社科院、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共七个单位的领导组成,会议聘请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1996年春,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织了一个由不同学科的21位专家形成的专家组,并拟定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在1996年5月得到了通过。

1996年5月16日国务院召开了会议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启动。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编辑] 工程目标
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编辑] 研究课题
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
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研究;
夏代年代学研究;
商代前期年代学研究;
商代后期年代学研究;
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
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
碳14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
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与总结。
[编辑] 研究方法
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传世的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对其中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同时对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期研究,并进行了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

[编辑] 结论与意义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如果该工程顺利的话,那么将有可能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但目前看来,由于该工程的最终繁本报告迟迟未能通过,这个意义能否达到存在较大疑点。

[编辑] 批评与质疑
此条目的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07年8月6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以后,其中结论已被不少主流的词典和教材采用,开始产生影响。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后,来自中国国内和国际的批评出现增多。某些国外人士认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有“政治背景”,是中国政府在搞民族主义,有一些学者还对该工程的“学术道德”产生怀疑。在2000~2003年进行了三次辩论。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倪德卫在《纽约时报》上撰文,便断言“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但亦有人认为所谓的“国际学术界”一贯漠视中国本土研究成果,对中国历史没有发言权。

中国政府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封锁,网络上随处可以见到关于此问题的介绍与讨论,中国政府也为此展开大规模论争,提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各种理据,支持工程学者深入研究。有些国外学者不承认中国政府的努力,认为只要是中国政府支持的此类研究一定就有政治目的。有人就说,这些学者连最近发表的文字都说不清楚,他怎么可能对三代的年代行判别。而大陆不同意工程报告的学者也被这些国外学者加上“正义凛然”的标签,说成是“无力对抗政府”。

工程的成果是否失败现在仍然有争议。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国际学术界认可,例如张培瑜的研究,但工程内部却是存在争论。断代工程的学术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

(1) 由于碳-14测定程序的使用不当和结果互相冲突,夏-商和商-周考古界面不清。
(2) 用于推理武王克商年的国语天象记录的真实性受到广泛质疑。
(3) 报告简本显示工程选择性地采用国语天象记录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作为推算依据,显然不忠实于原始数据。
(4) 作为历谱支撑点的懿王元年天再旦的记录被推算为899 BC,这一结果与后来天文学家公布的结果有冲突。此外,该结果是韩国学者方善柱发表于多年前,报告简本引用其结论但没有引用其文献,被国外学者批评为有违学术道德。
(5) 报告简本显示若干关键性的铜器铭文中的干支记录被肆意改动以便合历,使西周年谱缺乏可信度。
(6) 西周历法和月相术语的复杂性没有充分得到考虑和解决,使得铜器铭文中的日期记录推算缺乏充分的依据。
[编辑] 关于周懿王元年天再旦的质疑
在“东亚历史”[1]期刊(East Asian History)上,Douglas J. Keenan发表文章质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西元前899年[2]。文章中对于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错误提出了具体质疑。文中提到:

……一些最近的研究计划,包括被中国国务院接受的研究计划(指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的是一个在西元前一千纪早期的“天再旦”的记载。这些研究把这个奇特的记载解读成日出时的日偏食。这种解读看似合理(黎明要开始之际,天色因为日食而暗下来,然后再日出),但却是不确定的。日出时把太阳表面遮住的部份大到可让天色大幅变暗的日食是很少的。在西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确是有一次日出时日食,而这些研究计划把这个日食对应到该奇特的记载(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计算显示,西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观亮度(人类观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减低的程度小于25%。为了证明这样的亮度减少可以给观察者有“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一些研究者对观察了1997年日出时日偏食的观察者进行了调查。然而,所有的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不到10%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观察者没有“天再旦”的感觉),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超过80%的地方(这些地方有(指天再旦的感觉))。从这些数据,研究者作出结论,“主观亮度减少超过10%会造成“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这个结论根本毫无根据。实际上,飘过的云常常可以造成主观亮度减少25%……

另外,该文也质疑了对于该次日食的计算的正确性。

另外,有人依据《日食路线图》作了调查,发现前899年4月21日早晨的日食,日食带西端在山东省,陕西省根本无法看到天再旦的。而在前871年10月6日早晨,在郑地可看到天再旦的天文景像。

[编辑] 蒋祖棣对工程方法论的批评
2003年4月12日,在芝加哥就断代工程进行了一次学术会议,斯坦福大学宗教文化中心的兼职研究员蒋祖棣向会议提交了一篇题为《西周年代研究之疑问——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方法论的批评》的文章,讨论“工程”对“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蒋祖棣注意到“工程”使用的是OxCal系列样品程序,他介绍说,OxCal程序系列样品计算法,只有68.2%的置信度,“工程”以这样低的置信度作为衡量西周具体王年的标尺很不科学。

[编辑] 参见
^ [1]
^ [2]
夏商周年表
[编辑] 外部链接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成就
《夏商周年表》廓清千古之谜
《皇极经世》与《夏商周年表》(详细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成就 李学勤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讲座
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年代学的考古学基础 李伯谦
“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陈宁
Astro-Histriographic Chronologies of Early China Are Unfounded by Douglas J. Keenan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 ... 3%E5%B7%A5%E7%A8%8B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52






http://blog.51xuewen.com/zyjblog/article_15370.htm

宇宙中天体分布的层次结构和漩涡运动

在我的博文“评宇宙学原理的引进(1)----(4)”中我已提到1917年爱因斯坦开始试图根据广义相对论方程推导出整个宇宙的模型时,爱因斯坦对宇宙的层次结构和星系的旋转运动是一无所知。实际上在广阔的宇宙中天体分布有明显的层次结构和旋涡结构。引进所谓宇宙学原理没有任何物理和观测基础!纯粹是为了简化问题,以便数学上容易描述和求解。大爆炸宇宙学就是从这样没有任何物理和观测基础上的所谓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学模型的动力学方程推导出来!
现在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宇宙中天体分布的层次结构和旋涡运动。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是绕地球转动。地球-月球系统和其它行星-卫星系统又是绕太阳转动(这些在1917年爱因斯坦开始试图根据广义相对论方程推导出整个宇宙的模型时已经知道)。而太阳系和银河系中众多恒星系统则是绕银河系中心转动。这个宇宙层次中的天体的层次分布结构和旋涡运动当时天文学家并不知道。现在天文学家已经有比较精确的认识和描述。太阳系距银河系中心约三万光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速度约为250 km/s。运转一周要两亿年之久。银河系中其它恒星也像太阳一样绕银河系中心运转。这就是说银河系也有自转。银河系除了自转之外,作为一个整体还朝着麒麟座方向以214 km/s的速度运动。更大层次的结构和旋涡运动目前天文学家的认识和描述还不是很精确。大概的情况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和相邻的大约超过50个星系组成本星系团(因为成员星系数目较少,有时也被称为本星系群)。本星系团和相邻的其它星系团组成本超星系团。银河系在本超星系团的边缘附近,距离边缘二三百万光年。本超星系团的所有成员星系都在围绕着本超星系团中心作公转运动,银河系的公转周期大约是1000亿年。
下面是互联网上可以查到的一些层次结构示意图。

根据现在天文学家对太阳系认识和描述给出的太阳系示意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53
应当说明,行星的大小和它们与太阳的距离在图中不是按比例给出的。
银河系结构示意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的上半部是银河系的正面图。也就是从银河系旋转轴的方向看银河系。图的下半部是银河系的侧面图。是从和银河系旋转轴以及太阳与银河系中心连线垂直的方向看银河系。
更大尺度层次的宇宙结构目前天文学家的认识和描述还不是很精确,因此现在还无法给出更大尺度层次的宇宙结构示意图。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54
约书亚缺少一天(外文资料,谷歌翻译)

http://www.progressivetheology.org/principles/Missing-Day.html

Urban Legend: Joshua's Missing Day Found!
The Legend and a Rebuttal
An Overview of the Urban Legend
NASA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missing da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smos, thus proving the veracity of the account in Joshua 10 of the sun standing still! So those who circulate the claim cited below would have their correspondents believe. This urban legend has been circulating for over thirty years by word of mouth, in print, and now in e-mail chain letters. The intent of the legend is to demonstrate the absolute, literal truth of the biblical account in both Joshua 10:12-13 and 2 Kings 20:9-11 by means of a purported investigation by NASA scientists. The legend is presented first (including a concluding note urging recipients of the chain e-letter to forward it to their friends), followed by a rebuttal.


--------------------------------------------------------------------------------

The Urban Legend
NASA APPEARS TO PROVE GOD'S WORD
For all you scientists out there and for all of you who have a hard time convincing many of these individuals regarding the truth of the Bible ... here's something that apparently gives evidence of God's awesome creation and demonstrates that He is still in control.

Mr Harold Hill, President of the Curtis Engine Company in Baltimore, Maryland, and a consultant in the space program, relates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I think one of the most amazing things that God has for us today happened recently to our astronauts and space scientists at Green Belt, Maryland.

They were check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 out in space, where they would be 100 years and 1000 years from now. We have to know this information, so we won't send a satellite up and have it bump into something later on during its orbits, since they're impacted by these astronomical issues. We have to lay out the orbits in terms of the life of the satellite, and where the planets will be, so the whole thing will not bog down.

They ran the computer measurements back and forth over the centuries and it came to a halt. The computer stopped and put up a red signal, which meant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either with the information fed into it or with the results as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s. They called in the service department to check it out and they said, "What's wrong?"

Well, they found there is a day missing in space over the measurements in elapsed time. They scratched their heads and figuratively tore their hair out. They searched and searched for a solution. But after many days there was no answer to be found.

THE SUN STANDS STILL
Finally, a Christian man on the team said, "You know, one time I was in Sunday School and they talked about the sun standing still." While the others didn't believe him, they didn't have an answer either, so they said, "Show us."

He got a Bible and went back to the book of Joshua, where they found a pretty ridiculous statement for anyone with "common sense." There they found the Lord saying to Joshua, "Fear them not, I have delivered them into thy hand; there shall not a man of them stand before thee." Joshua was concerned because he was surrounded by the enemy and if darkness fell they would overpower them. So Joshua asked the Lord to make the sun stand still!

That's right--"The sun stood still and the moon stayed, and hasted not to go down about a whole day!" The astronauts and scientists said, "There is the missing day!"

They checked the computers going back into the time this text was written and found it was close, but not close enough. The elapsed time that was missing back in Joshua's day was 23 hours and 20 minutes--not a whole day. They read the Bible and there it was "about (approximately) a day."

These little words in the Bible are important, but they were still in trouble because if you cannot account for 40 minutes, you'll still be in trouble 1,000 years from now. The 40 minutes had to be found, because it can be multiplied many times over in orbits.

As the Christian employee thought about it once again, he remembered somewhere in the Bible where it said the sun went backwards. The scientists told him he was out of his mind, but again they decided to check out the book and there they read these words in 2 Kings.

King Hezekiah, on his deathbed, was visited by the prophet Isaiah who told him that he was not going to die. Hezekiah asked for a sign as proof. Isaiah said, "Do you want the sun to go ahead 10 degrees?" Hezekiah said, "It is nothing for the sun to go ahead 10 degrees, but let the shadow return backward 10 degrees." Isaiah spoke to the Lord and the Lord brought the shadow ten degrees backward!

Well, ten degrees is exactly 40 minutes! Twenty-three hours and 20 minutes in Joshua, plus 40 minutes in Second Kings make the missing day in the universe!

Isn't it amazing? God and His Word is Truth! References: Joshua 10:8 and 12-13; and 2 Kings 20:9-11. Forward this to as many people who would think this is equally as cool.


--------------------------------------------------------------------------------

Rebuttal
First, Harold Hill was indeed a real person and the president of Curtis Engine & Equipment, Inc., in Baltimore, MD. He died in 1986, and he did tell the story that's related in the urban legend. Although he claimed to be a consultant for NASA, in actuality all he did was contract to operate and maintain some diesel engines (his company's business). That hardly qualifies him as a consultant, especially since the implication of his story is that he was consulting on matters related to computer calculations of the telemetry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 The story of the "Missing Day" is one of several "Urban Legends" tracked by the Web site "Ship of Fools." It appears exactly as it's given above on their site, followed by a brief rebuttal ( http://www.ship-of-fools.com/Myths/05Myth.html), which claims that the NASA Public Affairs Office has issued a denial that NASA ever uncovered a missing day.

Second, the Web site of Curtis Engine & Equipment, Inc., contains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Curtis Engine & Equipment, Inc. does not substantiate or continue Harold's personal research. Unfortunately, we have no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Missing Day" nor do we have any connections at NASA who would be able to corroborate Harold's claims" ( http://www.curtisengine.com/harold_hill.html).

Regarding the specific claims made in the story, based on my background as a former science teacher, my study of and work with computer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more than 25 years, my continuing interest and reading on various scientific subjects, and my seminary training, I have the following comments.

1. Claim: NASA ran a computer program to check the futur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 over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years so that satellites wouldn't crash into them.

Fact: No satellite lasts hundreds, much less thousands of years, so there would be no reason to run the program more than 100 years into the future for any satellite, because it wouldn't last that long, especially satellites built in the sixties, when Harold Hill first began telling his story.

Fact: Minor errors in calculation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computers, but chaos theory tells us that complex calculations extrapolated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are increasingly and exponentially inaccurate. It's the same reason that the weather can only be predicted a few days in advance with any accuracy, even with today's supercomputers. Calculat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 accurately to within a 24-hour window over 3500 years ago (the traditional date of Joshua) is extremely unlikely. In addition to slight errors in calculation that could accumulate over time, unknown events (e.g., a comet or asteroid crashing into a planet or passing close enough to affect a planet's orbit) could also throw present estimates off by a significant margin.

Fact: NASA would have no reason to run the program backwards to check for problems with satellites (unless they were planning on time travel!). They certainly could have run the program in reverse, assuming it was written to allow backwards extrapolation, but if they did, it wouldn't have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calculations relevant to satellites.

2. Claim: While the program was running backwards, calculating the positions of the luminaries in past time, the computer program stopped, indicating an error either in the input data or in the output "as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s."

Fact: What standards? If the scientists had had standards telling them where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 were at points in time past, they wouldn't have needed the program to calculate their positions!

Fact: If the whole universe except for life on earth stopped for a day, then started again, there would be absolutely no way to tell. Backwards extrapolations would assume continuous mo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since there are no "standards" to compare them with (see above), the computer would sail right along without a problem. I have a historical analogy for this. If today is October 24, 2003, what was the date exactly 300 years ago, assuming that years have 365 days, except for leap years, with 366? October 24, 1703, right? Wrong! The date was October 13, 1703. That's because Britain and America, along with other countries, changed from the Julian calendar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n 1752, losing 11 days (the change had to do with problems with calculating leap years). The point is that, unless you knew about the historical change from the Julian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an existing "standard"!), you'd have no way of knowing that any days were "missing." God could have stopped the whole universe, or parts of it, a million times between the beginning of time and the time of Galileo (who invented the telescope, allowing accurate measurement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standards"), and we'd have no way of knowing.

3. Claim: The elapsed time that was missing in Joshua's day was 23 hours and 20 minutes (see Josh 10:12-13).

Fact: There is no way to get from "about a whole day" in Hebrew to 23 hours and 20 minutes. "About a whole day" could mean about 24 hours or about 12 hours, give or take a couple of hours.

Fact: There is no reason for assuming from a scientific standpoint that 23 hours and 20 minutes were missing. Remember, there are no "standards" to compare the supposed computer extrapolations to.

4. Claim: In Hezekiah's day, God made the shadow of the sun go backwards 10 degrees, or forty minutes (see 2 Kgs 20:9-11).

Fact: Reversing the earth 10 degrees on its axis will result in a day that is 40 minutes longer than normal (10 degrees * 1 day/360 degrees * 24 hours/day * 60 minutes/hour = 40 minutes). The problem is, the Hebrew text says nothing about 10 degrees. The word which the KJV renders "degrees" actually means "steps," probably steps used as a sundial in the present case. In the first place, a sundial wouldn't be divided into steps small enough to measure four-minute periods. Sundials aren't accurate at that small an interval, since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in the sky moves slightly day to day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year (variations in the azimuth). Sundials wouldn't be subdivided into units as small as 1/15 of an hour (4 minutes), the units required for 10 steps to equal 40 minutes.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misinterpretation "10 degrees" is simply a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KJV. The KJV translators weren't using the term "degree" in its mathematical sense of "1/360th of a circle" but rather in its more general sense of "an interval." So the KJV translators were right, but Hill misunderstood what they meant when he concocted his story.

Fact: Like the "missing" 23 hours and 20 minutes, the "missing" 40 minutes cannot be proven to be missing, because there are no "standards" with which to compare the computer extrapolations.

5. Claim: Adding the missing 23 hours 20 minutes of Joshua to the missing 40 minutes of 2 Kings yields 24 hours, or exactly one day.

Fact: Since Hill is claiming that these measurements are exact, then they should add up to exactly one day. However, a day is not exactly 24 hours long. The "mean (average) solar day" is indeed 24 hours 00 minutes 00 seconds, but that's just an average. The vast majority of days are longer or shorter, by as much as fifteen minutes,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earth in its elliptical orbit around the sun. The length of a sidereal day (one complete rotation on the earth's axis) is constant (aside from gradual slowing over millions of years), but it is only 23 hours, 56 minutes, and 4 seconds.

Concluding Remarks
I find such attempts to prove the Bible true amusing, perplexing, and aggravating. They're amusing because of the lengths these people will go to bend the normal meaning of words, invent "facts," and ignore science. These were the same sorts of arguments people made to Galileo when he tried to tell them that the earth wasn'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They're perplexing because I don't understand why some people seem to be so desperate to prove their faith that they'll resort to almost anything not to have to change their views about the Bible. A faith that's based on distortion, misunderstanding, and deceit isn't very well founded. They're aggravating because non-Christians can use urban legends such as this to "prove" how silly Christians are, or how silly Christianity is. Of course, the fact that some Christians do innocently buy into such myths doesn't prove anything about either their intelligence or the validity of their religion. However, it certainly doesn't make Christians look like brain surgeons!

Intelligent Christians need to take a stand against urban legends such as this and against all other attempts to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Bible by means of twisted logic, misrepresentations of science, and fabrications. Faith is one thing; gullibility is another. When Jesus was asked what was the greatest commandment, he answered, in part, "You shall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 your mind." Forms of Christianity that require people to set aside their mental faculties are an affront to God and an indirect assault on Christianity, and progressive Christians need to take a firm stand against such nonsense.


--------------------------------------------------------------------------------

© Copyright 2003, Progressive Theology

Progressive Theology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54
(接上文)


深度证明是真正的圣经: 约书亚缺少一天

你的科学家外面,所有学生都人有了很难令人信服的圣经-这里的真理就这些人的东西,演示了上帝的令人敬畏的创建,并显示他仍然处于控件。
你知道计划忙证明是被称为神话' 圣经里的 NASA 的空间是真的吗? 希尔哈罗德先生的主席
寇蒂斯发动机公司的巴尔的摩和这空间课程顾问与以下事件: 「 一人最令人惊异的东西,上帝,我们今天发生了最近对我们的航天员及绿化地带,马里兰州的空间科学家。 他们被签出该的太阳的位置月亮和行星出的空间,他们会 100 和 1000 年。 我们要知道这一点,我们不希望,与任何这些在其轨道卫星。 我们要的卫星和行星在香港,将会使整个项目不会生活的轨道的布局
停。 计算机测量和数据,运行来回百年时,突然停下来显示一个红色的信号
这意味着也有出与输入的信息或标准,比较结果。 问错的技术人员和他们调用签出,它的服务部门。 科学家们曾发现在什么地方的空间已用时间的一天是缺少。 没有人看上去能够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最后的团队个的基督徒之一说: 「 你知道,当我还是
星期日院校他们谈到太阳站 still…" 尽管他的同事们不相信他,并没有一个答案
也因此他们说:"显示我们" 他一圣经,他们发现其中约书亚书在打开了一个
相当可笑的语句的任何一个常识。 那里他们阅读有关主,约书亚说:"不要害怕它们,我已发表
他们在你手中 ; 不有一名男子,他们在你面前的立场" (约书亚 10: 8)。
约书亚关注,因为敌人了包围他,并且如果黑暗了,他们会压制他。 因此,约书亚要求主
让阳光停滞不前 ! 对-"和太阳站在还与月亮住,直到该人曾报复自己对自己
敌人。 这不写在的子的谢尔吗? 太阳光仍处于的天堂,加速不去整个
日 」。 (约书亚 10: 13) 时
航天员及科学家说: 「 是缺少的日子 ! 」 这些签回走进了编写代码的计算机和
找到它,但它不是不够紧密。 缺少在约书亚的一天的时间是 23 小时 20 分钟的不是一整天。 他们
再读圣经和它的有:"有关 (大约) 一天" 圣经中的这些小的的话重要,但它们仍然在
故障原因仍不明的另一台 40 分钟,这可能意味着故障 1000 年。 要找的四十分钟
因为它可以增加多次上的轨道。 基督教员工认为这件事,因为他记得在什么地方圣经里的
说了向后的阳光。 科学家们对他说他是他的脑海的但再一次打开簿和读这些 2 中的单词
王。 希西,临终,被访问者告诉他他不会死去的以赛亚的先知。 一些符号作为希西要求
证据。 以赛亚说: 「 应太阳去转发十度,或返回十度? 」
希西回答:"这是光的事情的影子走十度 ; 奈,但让影向后返回十度"。
与以赛亚先知哭了对该的主,他带阴影十程度后,它已经向下在亚哈斯的拨号" (2
王 20: 9 下跌百分之十一)。 十度是完全 40 分钟 ! 约书亚,在二十三个小时和二十分钟加 2 中的 40 分钟王占失踪日宇宙中 !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2-18 12:57
http://www.hudong.com/wiki/%E5%A4%AA%E9%98%B3%E7%B3%BB

太阳系

摘要:
太阳系就是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

提问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1 简介
2 构成
3 结构
4 起源和演化
5 运动
6 发现和探测
7 研究
8 化学
9 物理学
10 太阳与行星
11 第九大行星
12 行星的分类
13 太阳
14 行星际物质
15 八大行星
16 最远的区域
17 宇宙起源说
18 相关数据
19 太阳系之最


·天文数据
 天体名称     距离(*AU)      半径(比较地球)   质量(比较地球)      轨道倾角(度)        轨道偏心率      倾斜度   密度(g/cm3)
   -----------     -----------       -------------         --------------           ----------------         -------------       --------  ------ 
  太阳    0              109      332,800        ---        ---      ---    1.410
  水星   0.39      0.38      0.05       7       0.2056     0.1°      5.43
  金星   0.72      0.95     0.89        3.394      0.0068    177.4°     5.25
  地球   1.0      1.00      1.00       0.000      0.0167    23.45°      5.52
  火星   1.5      0.53      0.11      1.850       0.0934    25.19°      3.95
  木星   5.2      11.0      318       1.308      0.0483     3.12°     1.33
  土星   9.5      9.5      95        2.488       0.0560     26.73°   0.69
  天王星  19.2      4.0       17       0.774      0.0461     97.86°    1.29
  海王星  30.1      3.9         17       1.774       0.0097     29.56°    1.64

注:*AU,为一种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一AU。   

八颗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半径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作为矮行星的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颗行星。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58.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多数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但也有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它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8.5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呢!  

太阳系-相关数据        
公转的历史的数据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太阳 -  -  -  -  -  --  -- --  
水星    I      太阳  57910  87.97  7.00  0.21  --  --
金星 II     太阳  108200  224.70  3.39  0.01  --  --
地球 III    太阳  149600  365。26  0.00  0。02  --  --
火星 IV     太阳  227940  686.98   1.85   0.09   --  --
木星 V  太阳  778330  4332.71   1.31   0.05   --  --
土星 VI  太阳  1429400  10759.50   2.49   0.06   -  -
天王星 VII  太阳  2870990  30685.00   0.77   0.05   赫歇耳  1781
海王星  VIII  太阳  4504300  60190.00   1.77   0.01   亚当斯   1846  
冥王星   IX   太阳  5913520  90800  17.15    0.25   Tombaugh  1930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离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别称
月球   I   地球   384   27.32       23.50   0.05   ---  ---  Luna (a, 0)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离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别称
Phobos   I    Mars  9   0.32   1.00    0.02   Hall  1877   
Deimos    II   Mars  23   1.26     1.80   0.00  Hall  1877  (b)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离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别称
anymede     XVI   木星  128   0.29    0.00      0.00  Synnott  1979  1979 J3
Adrastea    XV   木星  129  0.30    0.00    0.00  Jewi(1)     1979  1979 J1
Amalthea     V   木星  181  0.50   0.40   0.00   Barnard   1892     
Thebe      XIV  木星  222  0.67  0.80    0.02   Synnott    1979  1979J2  
Io   I   木星   422  1.77      0.04   0.00   伽利(2)  1610   
Europa   II  木星   671  3.55     0.47     0.01   伽利(2)  1610   
Ganymede  III   木星  1070  7.15     0.19     0.00   伽利(2)   1610   
Callisto  IV  木星   1883  16.69       0.28   0.01  伽利(2)  1610   
Leda  XIII  木星  11094   238.72      27.00   0.15  Kowal   1974   
Himalia   VI  木星  11480  250.57    28.00    0.16     Perrine   1904   
Lysithea  X   木星  11720  259.22    29.00     0.11      Nicholson  1938   
Elara  VII  木星  11737  259.65   28.00       0.21    Perrine  1905   
Ananke  XII   木星  21200   -631    147.00    0.17   Nicholson  1951     
Carme  XI  木星  22600  -692 163.00  0.21  Nicholson   1938   
Pasiphae    VIII   木星  23500   -735   147.00     0.38   Melotte  1908   
Sinope    IX   木星  23700  -758  153.00     0.28     Nicholson  1914   


太阳系-太阳系之最        
最大
太阳系中有17个星体的半径大于1000千米。

这张混合图显示了太阳和其余5个最大的行星的比例关系,清晰度为3200千米每点。(地球就是那个在木星与太阳之间的星球。)

这张图显示了地球和其余11个大星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清晰度为100千米每点

星体    公转  主星距离  半径  质量  
太阳         697000   1.99e30  
木星     太阳  778000  71492   1.90e27  
土星     太阳  1429000  60268   5.69e26  
天王星    太阳  2870990   25559   8.69e25 *
海王星      太阳  4504300  24764   1.02e26 *
地球  太阳  149600   6378  5.98e24  
金星   太阳  108200   6052    4.87e24  
火星  太阳   227940  3398  6.42e23  
Ganymede       木星  1070  2631  1.48e23+
Titan   土星  1222  2575  1.35e23+  
水星       太阳  57910  2439  3.30e23 +
Callisto  木星  1883   2400   1.08e23  
Io      木星  422  1815  8.93e22  
月球  地球  384  1738   7.35e22  
Europa      木星  671  1569  4.80e22  
Triton   海王星    355  1353  2.14e22  
冥王星  太阳  5913520   1160   1.32e22  


最小
有13个卫星的半径小于20千米:

星体  公转主星   距离   半径  质量
Deimos  火星  23   6   2.00e15  
Leda   木星   11094  8    5.68e15  
Adrastea   木星  129   10  1.91e16 *
Pan   土星   134   10   ?
Phobos   火星   9   11   1.08e16 *
Calypso  土星  295  13   ?
Cordelia   天王星   50   13   ?
Ananke  木星  21200  15   3.82e16
Atlas   土星  138   15  ?  
Telesto  土星  295  15   ?
Helene  土星  377  16   ?
Ophelia  天王星    54   16   ?

Sinope   木星   23700   18   7.77e16


最佳生命生存点
星体  原因
地球   :-)  
火星   最类地行星,过去更是如此;ALH84001  
Europa  可能有液态水
Enceladus  可能有液态水
Titan  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好像也有液体
Io  有复杂的化学组成,比一般星球温暖
木星   遥远温暖,有机物丰富


太阳系 显示 ▼ 隐藏 ▲  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 谷神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阋神星
卫星 月球;火星的卫星;小行星卫星;木星的卫星;土星的卫星
天王星的卫星;海王星的卫星;冥王星的卫星;阋卫一
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 祝融型小行星;阿波希利型小行星;近地小行星;主带小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海王星外天体
太阳系小天体(彗星) 掠日彗星;周期彗星;无周期彗星
太阳系小天体(流星体) 流星雨;流星;陨石;黄道光;黄道尘


http://www.hudong.com/wiki/%E5%A4%AA%E9%98%B3%E7%B3%BB

太阳系

摘要:
太阳系就是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

提问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1 简介
2 构成
3 结构
4 起源和演化
5 运动
6 发现和探测
7 研究
8 化学
9 物理学
10 太阳与行星
11 第九大行星
12 行星的分类
13 太阳
14 行星际物质
15 八大行星
16 最远的区域
17 宇宙起源说
18 相关数据
19 太阳系之最


·天文数据
 天体名称     距离(*AU)      半径(比较地球)   质量(比较地球)      轨道倾角(度)        轨道偏心率      倾斜度   密度(g/cm3)
   -----------     -----------       -------------         --------------           ----------------         -------------       --------  ------ 
  太阳    0              109      332,800        ---        ---      ---    1.410
  水星   0.39      0.38      0.05       7       0.2056     0.1°      5.43
  金星   0.72      0.95     0.89        3.394      0.0068    177.4°     5.25
  地球   1.0      1.00      1.00       0.000      0.0167    23.45°      5.52
  火星   1.5      0.53      0.11      1.850       0.0934    25.19°      3.95
  木星   5.2      11.0      318       1.308      0.0483     3.12°     1.33
  土星   9.5      9.5      95        2.488       0.0560     26.73°   0.69
  天王星  19.2      4.0       17       0.774      0.0461     97.86°    1.29
  海王星  30.1      3.9         17       1.774       0.0097     29.56°    1.64

注:*AU,为一种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一AU。   

八颗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半径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作为矮行星的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颗行星。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58.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多数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但也有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它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8.5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呢!  

太阳系-相关数据        
公转的历史的数据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太阳 -  -  -  -  -  --  -- --  
水星    I      太阳  57910  87.97  7.00  0.21  --  --
金星 II     太阳  108200  224.70  3.39  0.01  --  --
地球 III    太阳  149600  365。26  0.00  0。02  --  --
火星 IV     太阳  227940  686.98   1.85   0.09   --  --
木星 V  太阳  778330  4332.71   1.31   0.05   --  --
土星 VI  太阳  1429400  10759.50   2.49   0.06   -  -
天王星 VII  太阳  2870990  30685.00   0.77   0.05   赫歇耳  1781
海王星  VIII  太阳  4504300  60190.00   1.77   0.01   亚当斯   1846  
冥王星   IX   太阳  5913520  90800  17.15    0.25   Tombaugh  1930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离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别称
月球   I   地球   384   27.32       23.50   0.05   ---  ---  Luna (a, 0)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离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别称
Phobos   I    Mars  9   0.32   1.00    0.02   Hall  1877   
Deimos    II   Mars  23   1.26     1.80   0.00  Hall  1877  (b)

   星体  编号  公转主星   距主星距离 公转周期   倾斜角 离心率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别称
anymede     XVI   木星  128   0.29    0.00      0.00  Synnott  1979  1979 J3
Adrastea    XV   木星  129  0.30    0.00    0.00  Jewi(1)     1979  1979 J1
Amalthea     V   木星  181  0.50   0.40   0.00   Barnard   1892     
Thebe      XIV  木星  222  0.67  0.80    0.02   Synnott    1979  1979J2  
Io   I   木星   422  1.77      0.04   0.00   伽利(2)  1610   
Europa   II  木星   671  3.55     0.47     0.01   伽利(2)  1610   
Ganymede  III   木星  1070  7.15     0.19     0.00   伽利(2)   1610   
Callisto  IV  木星   1883  16.69       0.28   0.01  伽利(2)  1610   
Leda  XIII  木星  11094   238.72      27.00   0.15  Kowal   1974   
Himalia   VI  木星  11480  250.57    28.00    0.16     Perrine   1904   
Lysithea  X   木星  11720  259.22    29.00     0.11      Nicholson  1938   
Elara  VII  木星  11737  259.65   28.00       0.21    Perrine  1905   
Ananke  XII   木星  21200   -631    147.00    0.17   Nicholson  1951     
Carme  XI  木星  22600  -692 163.00  0.21  Nicholson   1938   
Pasiphae    VIII   木星  23500   -735   147.00     0.38   Melotte  1908   
Sinope    IX   木星  23700  -758  153.00     0.28     Nicholson  1914   


太阳系-太阳系之最        
最大
太阳系中有17个星体的半径大于1000千米。

这张混合图显示了太阳和其余5个最大的行星的比例关系,清晰度为3200千米每点。(地球就是那个在木星与太阳之间的星球。)

这张图显示了地球和其余11个大星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清晰度为100千米每点

星体    公转  主星距离  半径  质量  
太阳         697000   1.99e30  
木星     太阳  778000  71492   1.90e27  
土星     太阳  1429000  60268   5.69e26  
天王星    太阳  2870990   25559   8.69e25 *
海王星      太阳  4504300  24764   1.02e26 *
地球  太阳  149600   6378  5.98e24  
金星   太阳  108200   6052    4.87e24  
火星  太阳   227940  3398  6.42e23  
Ganymede       木星  1070  2631  1.48e23+
Titan   土星  1222  2575  1.35e23+  
水星       太阳  57910  2439  3.30e23 +
Callisto  木星  1883   2400   1.08e23  
Io      木星  422  1815  8.93e22  
月球  地球  384  1738   7.35e22  
Europa      木星  671  1569  4.80e22  
Triton   海王星    355  1353  2.14e22  
冥王星  太阳  5913520   1160   1.32e22  


最小
有13个卫星的半径小于20千米:

星体  公转主星   距离   半径  质量
Deimos  火星  23   6   2.00e15  
Leda   木星   11094  8    5.68e15  
Adrastea   木星  129   10  1.91e16 *
Pan   土星   134   10   ?
Phobos   火星   9   11   1.08e16 *
Calypso  土星  295  13   ?
Cordelia   天王星   50   13   ?
Ananke  木星  21200  15   3.82e16
Atlas   土星  138   15  ?  
Telesto  土星  295  15   ?
Helene  土星  377  16   ?
Ophelia  天王星    54   16   ?

Sinope   木星   23700   18   7.77e16


最佳生命生存点
星体  原因
地球   :-)  
火星   最类地行星,过去更是如此;ALH84001  
Europa  可能有液态水
Enceladus  可能有液态水
Titan  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好像也有液体
Io  有复杂的化学组成,比一般星球温暖
木星   遥远温暖,有机物丰富


太阳系 显示 ▼ 隐藏 ▲  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 谷神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阋神星
卫星 月球;火星的卫星;小行星卫星;木星的卫星;土星的卫星
天王星的卫星;海王星的卫星;冥王星的卫星;阋卫一
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 祝融型小行星;阿波希利型小行星;近地小行星;主带小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海王星外天体
太阳系小天体(彗星) 掠日彗星;周期彗星;无周期彗星
太阳系小天体(流星体) 流星雨;流星;陨石;黄道光;黄道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091129181858497.jpg (18.07 KB, 下载次数: 30)

20091129181858497.jpg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28
中国人是否有勇气对孩子这样说:孩子!上帝要你去管理这个世界『原创』

  
      究竟什么是“上帝对人类的吩咐”呢?这要注意领会造物主的意志。耶和华上帝之所以造人,是为了让人类代为管理这个世界。正如《圣经》所言:『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耶和华是永远当赞美的。』


      有《圣经》为证,『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圣经》创世纪1:26-27)   



上帝委托人类管理“全地”,人类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这个世界呢?这就必须详尽地考察这个世界。上帝委托人类管理的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海里的鱼类有多少种?空中的鸟有多少种?地上的各样活物有多少种?这些问题对于那些信仰上帝,又严格遵行上帝吩咐的人们而言,是必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对全地进行考察,也需要很多的知识和勇气。


人类为了能够遵行上帝旨意,并能够很好地完成上帝的吩咐,就应该象管理仓库一样,对于上帝所吩咐的,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管理对象,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人类为了遵照上帝的吩咐,就是要对这世界进行精确的测定,并对全地的位置进行定位,以及划分时区。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年,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





在16世纪20年代,麦哲伦船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推断。明朝初年,中国伊斯兰教徒探险家郑和从1405——1433年间,先后进行了7次远航,1430年出版的《异域图志》中画有各大洲特有的动物,如印度的狮子和大象、非洲的斑马和长颈鹿、南美的犰狳、美洲豹和磨齿兽。遗憾的是,郑和并没有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他并没有探测到上帝所委托人类管理的“全地”之概况,而功亏一篑。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诸多王朝没有能够象西方人那样,去探索“全地”呢?难道中国人没有机会去领会上帝的吩咐么?断然不是!距今约1400年前的中国唐朝,主耶稣的救恩临到中国。在盛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正值唐朝派遣唐僧到“西天取经”的同时,基督教也于公元635传入了中国,并为大唐王朝带来了《圣经》,可惜的是,唐朝并没有珍视那白白送上门来的上帝之救恩--《圣经》,唐人试图靠着自己的“努力”去“修成正果”。基督教在宗教环境相对宽松的唐朝延续了200余年,一度非常盛行,当时的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派有遣唐使,以学习和借鉴唐朝的先进文化,可是,《圣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播,唐朝及周边国家依旧是异教盛行。

      事实证明,中国历史自唐朝到清末的约1300年中,基督教有多次传入中国,历史上的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具有基督徒身份的皇帝,他非常酷爱由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科学知识。但是,他显然也没有看懂上帝的吩咐,没有去考察世界上的“全地”,他也没有到外面的世界去借鉴其它地方的人们究竟是如何管理世界的,不但如此,他还对于在清朝沿海地区开设通商口岸感到不安,并沿袭了与明朝后期同样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康熙之后的清王朝继任者,都一味地奉行佛教。

      早在16世纪,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就具有了环球航海能力,他们知道自己国家在这世界上的精确位置。然而,很多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标准,为了在国际交往中,避免各国在时间上的混乱,在1884年,由27个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经度会议通过决议,确定采纳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中心仪的经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以此计算地球上的经度。可是,中国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直到19世纪中叶,却还固执地认为唯有自己是“天朝上国”,如此盲目乐观而又缺乏依据,这真为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所少有,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外界。为什么“天朝上国”在近代变得既聋又瞎?自唐朝“西天取经”之后,虽历有千年之久,儒、释、道所结的“正果”却不足以使自己知道自身在这世界上的位置,这历经千年之久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它们都是些瞎眼领路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对这世界进行了精密的研究,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无论是有机世界,还是无机世界。他们揭示了自然界中诸多的公理、定律、定理,创建了严密的科学体系,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也得到日趋深化。同时,籍着科学在全球的传播,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世间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要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新型人群,形成一种认知世界的氛围,对自然界进行探索,以利于能够更为出色地行使上帝所赋予人类管理这个世界的神圣使命。一个国度如果不能在“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无力为整个世界提供普世性的借鉴,如果又处于封闭状态,这就不能很好地发展自身。改革开放与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都是为了能够借鉴“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的方法。然而,仅是被动地接受,这不是根本目的,重要的是要能够激活自身的创造性,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在借鉴西方人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新技术方面,为世界提供了“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的方法、技术和认知。一个国家要受世界的尊重,就一定要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的方略,力争上游,充满勇气和信心,显示出自身的尊贵与价值。

      管理这个世界的“方略”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翻开任何一部现代科学辞典,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现代科学发现者、奠基者都是西方人。科学辞典上所记载的是“管理这个世界”的“方略”明细表,发展中国家在里面出现的几率显然是凤毛麟角。中国古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当今世界上,各学科缜密的科学体系到目不暇接的学科分化,无不体现出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认知世界”的趋势。物质生产是重要的,但是,这仅是一种辅助于文明发展的要素。籍着科学在全球的传播,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方面是富有了,但是,发展中的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两者在科学上的差距却拉开了距离,同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科学辞典上所记载的是“管理这个世界”的“方略”明细表,这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文明“硬指标”,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之所以占有世界财富的80%的原因,由此可见一斑。不发达国家若要改变自身的命运,就要在“硬指标”上花大力气!大力扶持和发展教育。努力在文明“硬指标”上写下自身的新发现。从而同“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有份,渐渐会发现,遵从上帝的吩咐,这是多么重要。

     《圣经》_(路加福音)中讲到:『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究竟什么是智慧呢?正如《圣经》所言:『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耶和华是永远当赞美的。』

      有《圣经》为证,『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世纪1:26-27)
   

      以上这些话虽然只有几句,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没有一位帝王能够读懂。人世间若缺乏以《圣经》为依托,是走不出因循怠惰、胆怯而小性的历史怪圈的。
   
     《圣经》极为重视对于人世间每一个灵魂的救赎,社会中的个体行为转变了之后,就会带来社会风貌的“最具根本性”的转变,《圣经》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之博大精深,其意义之深远,唯有人类中最为高贵的灵魂才能读懂,那些天性极端恶劣的人想打开《圣经》的奥秘,必会显得力不从心,并一无所获。至于那些恶毒诽谤《圣经》的人,就如同想用兽类的蹄子去翻书一样,除了践踏还是践踏。《圣经》对于尊重其原则的人们而言,如同战无不胜的利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将《圣经》溶入自己的生命的人群,必然在列国中得到显赫与荣耀。

      耶稣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中国基督徒肩负着上帝的使命,为了能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我们有必要去学习现代知识与技能,帮助世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增强国民的科技素质,要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对于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化城市的前十位排名中,我国占据了了8位!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在中国人中从事皮肉生意的“小姐”有600万人之多!而中国基督徒的犯罪率为零!

      伟大的上帝从起初就吩咐人类要有世界管理者的意识,人类为上帝管理这个世界,就不能以掠夺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要有一种家园意识。不遵从上帝的吩咐的人,就不会有主人翁的意识。当人们放眼于世界文明体系的构筑过程,就会发现,无论是地球经纬度的确立、时间、时区的划分上,还是在完备的科学体系、公理、定理、定律的建立上,不同的人群在构筑“世界标准”的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看不到这样的差异,就不会真正理解国家强大的真正内涵。一个民族在教育上,就是要力求培养一批“大男人、大女人”,从而在这个世界立“规矩和标准”,为人类的文明史 ,翻开崭新的一页。
   
      综上所述,“文明的目的”就是要领会永生上帝的话语。我们就是要使自己的民族成为蒙上帝所拣选的尊贵民族。从神那里得到不竭的生命之源,从而风范于世界。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30
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历史上,上帝耶和华曾在以色列行过多次扭转日、月乾坤的奇迹,神不单是曾经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等奇迹,并且施展过使得“日头在午间落下”的奇事,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上帝耶和华曾使得日、月在以色列当地的上空悬停,止住,时间延续达一天之久。

地球与太阳相比较,就如同一粒小米与篮球相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32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35
http://www.skylook.org/info/info/info_827.html
太阳系

(2005年08月02日 10:35:12)  
□作者:

[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太阳系示意图(包含月球,但不包含冥王星)。注意:各星球并非按照同比例绘制。(图片来自NASA)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它的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九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它天体的总和不到有太阳的0.2%。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它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半径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颗行星。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58.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太阳与九大行星数据对照表(赤道直径以地球直径6370公里为一单位) 天体 距离(天文单位) 赤道直径 质量 轨道半径 轨道倾角(度) 公转周期(年) 自转周期(天) 卫星数目
太阳 0 109 333,400 -- -- -- 27.275 --
水星 0.39 0.382 0.06 0.38 7 0.241 58.6 0
金星 0.72 0.949 0.82 0.72 3.4 0.615 243 0
地球 1.00 1.00 1.00 1.00 0 1.00 1.00 1
火星 1.5 0.53 0.11 1.52 1.9 1.88 1.03 2
木星 5.2 11.2 318 5.20 1.3 11.86 0.414 63
土星 9.5 9.41 95 9.54 2.5 29.46 0.426 很多(目前已知47颗,有34颗已命名)
天王星 19.2 3.98 14.6 19.22 0.8 84.01 0.718 27
海王星 30.1 3.81 17.2 30.06 1.8 164.79 0.671 13
冥王星 39.5 0.24 0.0017 39.5 17.1 248.5 6.5 1

这个示意图显示了各个行星与太阳的相对大小(图片来自NASA)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多数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但也有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它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8.5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3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3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42
[原创]揭示历史上亡国灭种和沦为奴隶之邦的谜底。


据《圣经》记载,在人类历史上,上帝曾彻底焚灭了古中东的两个罪大恶极的商业大城——所多玛和俄摩拉,除了义人罗得一家被天使预先告知而撤离,保住性命之外,全城人都被天火所焚灭成灰。

罗得虽是上帝眼中的义人,但是,他的家眷却受到了社会淫乱风气的浸染。蒙神的眷顾,使得罗得一家得以预先逃离荒秽淫城,然而,在城外的野地里,他的两个女儿乘其父醉酒昏睡之际,与其父罗得发生了乱伦,并在日后分别生下了既算不上是儿子,也算不上是孙子的两个男孩。


上帝 曾将历史上的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来,这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出埃及记》。上帝引领以色列人,到迦南美地,这是一个遍地流着奶与蜜的宝地,这块宝地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前400年的时候,上帝就已经决定将其赐予以色列先祖亚伯拉罕。现在以色列人既然从埃及出来了,就是要承受上帝所应许的迦南地。已经是恶贯满盈的迦南人,终于迎来了报应!

在迦南这块宝地上,原本是迦南人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人如果要来,迦南人又要迁移到哪里去呢?上帝为什么将迦南人的“祖国”赐给以色列人呢?

原来,迦南人在上帝的眼里犯下了大罪,他们习惯于在相互之间进行群体乱伦、兽交和同性恋,国中充满了邪恶和强暴……。因此,上帝就悄悄地将迦南人的土地赐给了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迦南人在上帝的眼里可谓是亡国了,但是,可憎的迦南人,还全然不知上帝的安排,他们继续行恶,没有丝毫的约束。淫乱邪恶的迦南七族,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时的400年前,在上帝看来,他们已经是一群丧失了生存权的畜类人。可是,仁慈的上帝又让他们多生存了400多年,从中足以知道上帝是何等的仁慈!


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出埃及,并使他们去夺取迦南七族的土地,期间发生了多次战争,但是,以色列人所行的是正义的战争。淫乱邪恶的迦南七族,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时的400年前,已经在上帝面前,出卖了自己的地契。上帝已经预先将迦南人的土地赐给了以色列人。

上帝耶和华说:『 我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给谁相宜,就把地给谁。』【耶27:5】

迦南人是人类肌体上的癌肿,就不能顾忌他们中间的老癌细胞和小癌细胞,不能等到癌细胞扩散而危害人类,因此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去消灭他们!上帝是人类历史的主宰者,我们可以在历史上所发生的诸多亡国灭族的事件中,看出上帝的作为,这如同在观看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去切除人体上的毒瘤,然后将它们扔在如同历史垃圾堆般的地狱里。


所以,您在阅读《圣经》时,看到有关战争的情节时,也不要感到意外。上帝时常用战争的手段去消灭人类肌体上的邪恶。凡人类作恶,没有不遭恶报的,包括以色列人在历史上犯罪时,也是如此,也同样会遭到上帝的惩罚。

罪恶深重的古迦南人,在丧失了地契之后,还企图“保家卫国”。凡是该死的,上帝就会使他们心硬如铁,以至顽抗到底,其结果是必要遭到了以色列人连续的屠城和大杀戮。迦南人如果想要活命,就要主动投降,自甘成为上帝所委派的新主人以色列的奴仆,因为顺服的缘故,上帝就网开一面,免除了他们本当该死的报应。

以上就是人类历史上亡国灭种和沦为奴隶之邦的谜底。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想,在人类的未来,完全还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说,上帝将一些恶劣国家和民族的土地,已经预先赐给了其他民族和国家,到了他们恶贯满盈 之后,会临到奉上帝的命令而来接管土地的新主人的突然打击。

淫靡秽乱的印地安人,之所以丧失了美洲,同样是事出有因。印地安人也早就被上帝收回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很多国家被灭亡,恶人、恶国的名号也归于无有。我们还不知道,在将来还会有哪些国家,因着淫乱和邪恶,而被上帝取缔。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46
http://club.sonhoo.com/Topic-11197.html


汉白玉石雕日晷时间雕塑的应用法则
石雕日晷安装的倾斜角度
汉白玉日晷安装的倾斜角度,时间雕塑。
1、朝北放置。将有刻度的晷面朝向北方;
2、调整指南。调整日晷底座,使指南针指针指向正南;
3、调整水平。调整左右两只盖帽螺丝,使水准泡中的小水泡调至正中小圆内;
4、调节纬度。先在地图上查阅测量者所在地点的纬度,比如江阴的纬度是32o,北京是40o;然后调节晷面倾斜度,使立柱后边沿对准纬度板上的度数;最后拧紧立柱两端螺丝,将纬度固定。这时,晷面对于地面来说它的倾斜角度正好是(90-当地的纬度角),此时的晷针正好倾斜纬度角,它指向北极星与地轴平行,晷面平行于赤道;
5、看影定时。这时在阳光下我们就可以看晷面上的针影定时间了。该专利产品设计将传统的十二时辰和现代的二十四小时制计时合在一起。也使今天的人们能从中知道传统的时辰计时的概念。二十四小制中,一小时分为十二小格,每一小小格是五分钟,一中格是十分钟,一小时正好是六中格;十二时辰制,每一小格是十五分钟,两小时相当于古代的一时辰。
6、看影定节。调整游表,使针影落在游表的中心线上,根据影尖位置所指的节气确定当时所在的节气。与圭表相比,本仪器可以在有日照的任何时间内观察影子确认节气,圭表只能在当地时间的正午时分正子午方向来确认节气。
注:(1)我们这里测得的时间是地方时间,而不是北京时间;
(2)此为单面日晷,秋分到春分期间针影不能落在晷面时,朝北的晷面已在阴影之中,这时也可以调整游表,使晷针影尖落在游表的中线上,再根据中线与晷面交接处的格子来确定地方时间,弥补了其他单面日晷半年内不能测时的缺点。
日晷的制作除了指时针必需正确的安装之外,时间线的刻划也不能忽视。各形日晷时间线的刻划与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时针的高度等,都有关系。假设地理纬度为φ,指时针的高度为H,要刻划的时间与正午的差值为T;时间线与指时针的夹角为A,距离为D,则各形日晷的计算式如下:
(1)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2) 赤道式日晷:等分圆盘,每小时相当与十五度,正午线垂直朝下。
(3) 极地晷:D=H*TAN(15*T)
(4)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5) 东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6) 侧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时针与墙面垂线的夹角TAN(W)=SIN(θ)*COT(φ)
指时针高出于墙面的夹角SIN(O)=COS(θ)*COS(φ)
指时针与正午线的时间线差COT(R)=COT(θ)*SIN(φ)
6点与12点时间线的夹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墙面的斜角
(7)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椭圆长轴与短轴的比:sin(φ)
竖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del:太阳的赤纬,V:时间点在短轴方向上的值
D:时间点在长轴方向上的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47
惊喜!国外研究资料证实上帝行神迹在公元前701年3月21日

http://www.creationism.org/patten/PattenMarsEarthWars/PattenMEW08.ht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下20:11】 先知以赛亚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使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
Then the prophet Isaiah called upon the Lord , and the Lord made the shadow go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d gone down on the stairway of Ahaz.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49
http://www.scripturescholar.com/JoshuasLongDay.htm

Joshua’s Long Day


And Other Pole Shifts Recorded in the Bible
ABSTRACT: Several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Scriptures involved pole shifts—where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moved thousands of miles to a new location in less than a day. These events include Joshua’s long day and Hezekiah’s going back of the shadow of the sun. Understanding these events gives understanding of the mighty works God has done in our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 The Lord fought important battles for Israel by casting meteors from the sky. These events were recorded so the student can see how God works in our world. The second article in this series is “The Stopwatch and Key to the Apocalypse”[1] which describes a pole shift during the signs in the heavens of Revelation 12.



CopyrightÓ2007 Bruce Alan Killian   14 July 2007A.D.       email bakillian at earthlink.net

To index                                  file:www.scripturescholar.com/JoshuasLongDay.htm

Lists of Pole Shifts
Probable Pole shifts evidenced in the Bible starting with the most recent

In Hezekiah’s days c. 704 B.C. Going back of the shadow of the sun (2Ki 20:8-11).
In Joshua’s days c. 1398 B.C. the long day of Joshua (Josh 10:9-13).
In Peleg’s days c. 2669-2436 B.C. the earth was divided (Gen 10:25).
In Noah’s days c. 3200 B.C. the Flood of Noah (Gen 7:17-8:14).
On the third day of creation when the land was divided from the sea (Gen 1:9-10).


The Pole shifts will be discussed in reverse chronological order.

Going Back of the Shadow of the Sun
2 Kings 20:8-11 Hezekiah had asked Isaiah, “What will be the sign that Yahweh will heal me and that I will go up to the temple of Yahweh on the third day from now?” 9 Isaiah answered, “This is Yahweh’s sign to you that Yahweh will do what he has promised: Shall the shadow go forward ten steps, or shall it go back ten steps?” 10 “It is a simple matter for the shadow to go forward ten steps,” said Hezekiah. “Rather, have it go back ten steps.” 11 Then the prophet Isaiah called upon Yahweh, and Yahweh made the shadow go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d gone down on the stairway of Ahaz.

Isaiah 38:7-8 “’This is Yahweh’s sign to you that Yahweh will do what he has promised: 8 I will make the shadow cast by the sun go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s gone down on the stairway of Ahaz.’” So the sunlight went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d gone down.[2]

Commentaries usually interpret this passage about the going back of the shadow of the sun as some strange refraction of the sun light. It has also been interpreted as a weird shadow, resulting from an eclipse, but it is a change in the apparent position of the sun due to a pole shift.

In the time of Hezekiah c. 704 B.C., the pole shifted to its current position. It shifted from a position where the North Pole was near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Hudson Bay. See Figure 1 Location of pole preceding the current position page 3.

The sign of the going back of the sun on the sundial of Ahaz was widely observed. The going back of the sun was not some local eclipse phenomena or some strange refraction of the sun. This was why Emissaries came from Babylon to Hezekiah to inquire about it. 2 Chronicles 32:31 But when envoys were sent by the rulers of Babylon to ask him about the miraculous sign that had occurred in the land.

When the poles shift, the earth continues to spin on its axis and the North Pole continues to point at the North Star. The tilt axis of the earth remains the same. The crust does not slip over the interior of the earth. What happens is that an asteroid hits the earth, which can cause the gyroscope earth to have a few hour hiccup, resulting in a new point on the crust of the earth pointing at the North Star. After the poles shifted, the magnetic poles gradually lines up with the true poles over the course of a few thousand years. The magnetic poles are still attempting to line up. Currently the magnetic poles are moving toward the North Pole at the rate of 36 miles (58 km) per year.



Daniel preserves a memory of this event when he says that He (God) changes the times and the seasons (Daniel 2:21). Changing the times refers to the length of the year. When this event happened, the length of the year changed from 360 days to 365.242 day/year and from 30 days/month to 29.6 days/month.[3] The earth does not take longer to get around the sun, but rather the earth rotates more slowly so the length of the day is slightly shorter than it was.



If the stairs of Ahaz was an early sundial, then the pole shift caused it to become useless because all sundials are latitude specific. A sundial at the wrong latitude does not display the proper time.

The great blast that destroyed the Assyrian army was probably a meteor shower or a bolide. When God needs to defend His people he is able to unleash some spectacular power.



Because this pole shift occurred during the day, the meteor shower that caused it was less visible.



The pole shift had to be fairly rapid (a few hours), because if it had taken longer than this amount of time, there would have been no apparent reverse movement of the shadow of the sun on the stairs of Ahaz.

There are hints in the Bible of the change of climate. Israel was in a desert-like climate. This is evident in that there was no rain for three and a half years in the days of Elijah the prophet.



“Wilson mapped a series of ancient cisterns below the present Temple mount platform. One of those, Patrich says, preserves a vestige of the temple that stood until is was destroyed by Rome in A.D. 70.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49
其实,上帝在世上所做过的,还有比这更大更奇的事。

当年,以色列出埃及之后,在以色列军队的统帅约书亚的率领下,在征服迦南地的过程中,约书亚曾祷告上帝耶和华,以期让太阳和月亮停下来,以照亮杀敌的战场,这祷告得蒙上帝的应允,于是上帝让日头和月亮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结果是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全歼了敌人。可见圣徒的祷告能够从神获得难以想象的力量。


正是以色列人在《圣经》中记载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天象变异——上帝耶和华让日头和月亮在迦南地的上空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除此之外,世上还不知道有哪个国度和民族能有这样的天文记录。那时地上的人们感觉到了这一天的昼夜都很长。


以下《圣经》中经文可供参考:
----------------------------------------------------------

【书10:12】 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阿,你要停在基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Then spake Joshua to the LORD in the day when the LORD delivered up the Amorites before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he said in the sight of Israel, Sun, stand thou still upon Gibeon; and thou, Moon, in the valley of Ajalon.
【书10:13】 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吗?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
And the sun stood still, and the moon stayed, until the people had avenged themselves upon their enemies. Is not this written in the book of Jasher? So the sun stood still in the midst of heaven, and hasted not to go down about a whole day.
【书10:14】 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
And there was no day like that before it or after it, that the LORD hearkened unto the voice of a man: for the LORD fought for Israel.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0
《诗经》伪造了人类最早记载的日食?

发贴人:222.136.217.*发贴时间:2006-2-21【复制本帖地址】[必看]

诗经中的“第一”疑问 ------“周南”在哪里?  (2005-12-19)
遥远的吟唱:诗经叹赏——诗三百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首?  (2005-11-20)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记载了一次日食:“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这次日食记录长期以来推算为公元前776年9月6日,袁枚《诗经译注》称:比巴比伦最早的日食记录早了13年。中国记录下的更早日食很多,《古文尚书》有仲康日食,然而此书普遍怀疑伪作;甲骨文日食不少,没有年代,甚至月日也没有,校释问题很多;古本《竹书纪年》“天再旦”的记载被确认是日食,只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一经采用,麻烦不断;《十月之交》有月日等相关记录,并有很多可靠文献支持,能够推定是哪一年发生的日食。《诗经》日食是能够推算确认的人类最早日食记录。
  似乎“夏商周断代工程”涉及哪个方面,哪个方面就要出事,继历史断代、考古断代、碳14断代等被质疑以后,天文断代又被批判,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诗经》日食被判定为伪造。Douglas J.Keenan《中国早期王朝的天文断代没有根据》[1]一文,认为今本《竹书纪年》记录的公元前776年日食是后世根据不精确的天文计算伪造的。Keenan捅出大篓子,史学家不会轻易采用今本《竹书纪年》的,《诗经》日食很早就被推算出来了,南唐、唐、元等都计算为周幽王六年;近代计算发现中原地区看不见这次日食,又有幽王元年(前781年)和平王三十六年(前735年)两说。《诗经》日食早已经是个麻烦,因为Keenan指责“夏商周断代工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日食问题要清算一番。文献[2]解释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天文断代中主要的天再旦工作,并给出公元前8-6世纪全部辛卯日食、厉王到幽王时代全部十月日食和相关天文因素进行了全面计算和讨论,寻求史家给出《诗经》日食准确答案来。
  别的不说,若是平王三十六年日食,人类最早记载的日食就从中国跑到巴比伦了,关起门来的“人类最早”真要被人耻笑了。俺们的老祖宗喜欢伪造历史,若是坐实,多么大快人心啊!至少那些让俺看不懂的古文统统扫进垃圾堆,现在横行的史学骗子们也好少几个,俺早就对那些史学家看不顺眼了!俺对天文一窍不通,对史学略通皮毛,这点斤两派不上一点用场,然而《诗经》日食是否伪造却让俺这么感兴趣,只好通过检索史学家们的论著一窥究竟了,利用二手材料解决问题实在是中学生都会的方法,门槛极底。
  “日有食之”四个字大大的可疑。文献[3]说明了甲骨文的纷争,“日月又(有)食”,有认为是占卜不久前发生的日月食,有认为是“日月薄食”,有认为是占卜当天是否会发生日月食,又有人读作“日夕有食”,李学勤认为“日月”乃“明”字等等。文献[4]考察了“日有食之”的“有”不作“有无”的“有”,其实是“晦”字。文献[5]认为“日有食之”的“之”是“月”,为“日又食月”,发生的不是一次日食,而是月食。俺是彻底荤菜,缴械投降,每个字都这样搞一遍,估计《诗经》日食能够成为火星人登陆地球的证据了。
  公元前776年9月6日,周幽王六年发生一次辛卯日食,这次带食日出周地看不到,朝鲜、东北、蒙古等地能见到。平王三十六年日食条件非常好,由于西周日历不清楚,用夏历正好吻合,日历问题是“断代工程”要搞清楚的,不惹这个麻烦,但是平王说最大的毛病是和历史背景不符合。《十月之交》前后几首诗都是刺幽王的,并且《十月之交》的地震有《国语》为证,为幽王二年,今日西安还能看到这次大地震的遗迹。诗中提到的“司徒”这个官职和“艳妻”经过一场笔墨官司,一般认为是幽王不是厉王。天文计算带有一定的不准确性,误差来自月亮作用与地球自转作用,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断代工程”中的天再旦就在此处被关键性的质疑。工程使用的参数在目前经得起考察,或者说《诗经》可能的日食日期地点等计算是可靠的,如果一定认为参数选择不当,那么巴比伦日食的计算也是错误的。中国的天文学家强悍辩护了“断代工程”,堂堂中国数千年天文传统,计算的事情也来崇洋媚外,洋学者说什么就什么,那也太衰了。当然,参数选择不同可能导致非常大的差异,天文断代不能保险。历史断代更是模糊了,虽然有典籍参考,毕竟是参考。两方面都是瞎子摸象,今天的成果,明天也许就作废了。
  手段的不准确不能放大成历史虚无主义,《诗经》是记载了一次日食,历史断代局限在幽王时代,只是这次日食能否确认具体日期的问题,若是因为目前不能确定日期就确认是老祖宗作假,为何不认为是不肖子孙数典忘祖呢?人们群众都知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现在的城市青年却可能反过来,猪肉是经常吃,倒真没见过猪跑了。也许人民群众面对城市青年要和老祖宗面对不肖子孙一样哑口无言了。文献[6]给出一种可能的史学解释。平王四十二年辛卯发生日食,周历当四月,不符;幽王元年即公元前781年6月4日,辛卯日食,周历七月不符;平王三十六年日食早被史学否定,幽王六年日食看不到;因此,《诗经》日食泛指辛卯日多日食,后人讽刺幽王特意写上辛卯日食的事情来,属于追述四次辛卯日食,文学作品不能坐实。文献[6]给出不可断代的结论。文献[2]说明公元前9世纪辛卯日食看不到,前8世纪4次,前7世纪能看到1次;问题是西周历法不清楚,诗经日食计算是建立在干支日连续基础上的。不过文献[2]在怀疑干支日连续或者辛卯传抄有误的基础上,并且扩大历法不准确导致的“十月”误差,给出公元前877年到771年每年8月-11月间发生的日食,非常遗憾的是,幽王只有六年的那一次日食。
  俺已经走头无路了,要么日食断代幽王是错的;要么诗经日食根本是伪造;要么西周历法错误,或者历法失真较大,或者现在推算日历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三种可能:伪造日食、史学考察失真、历法错误。
  “日有食之”是记录了一次日食,文献[4]包括其他种种训释均不足为凭的,因为文献[7]说明“日有食之”确实发生了日食,《春秋》、《左传》记载的37次日食存在35次,包括两次不可见的夜食,另两次记载错误都是比月的频食,不存在这种天文可能,应该属于错简重出。老祖宗并没有骗人的习惯,春秋时期已能精密计算日食了。《诗经》向来有“诗史”的说法,大抵是记录了日食,只是能不能考实的问题。还是要在史学与历法上打主意,但是历法也要史学的支持才行,西周历法已经被历史学家搞出数十种之多,爬钩剔理一番都是艰巨的工作,俺是落慌而逃了。只有严密的历史考证才是正道,然而训诂学都快成了当代学术骗子的代名词了,俺也当一回小混混?于是检索出常金仓教授的《从周公摄政的争论说到历史考证》[8],工欲善其事,必先工其器,检讨考证方法先。常教授说“作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窜惴测完成他的'一家之言'后便扬长而去,很少有人思考历史研究呈现出如此普遍的意见分歧局面问题出在何处。”常教授认为正确使用考证需要分类规范以后才能施行,1,有些事情不可考;2,文献源流需要清楚;3,文献反复求证结果并不可靠;4,滥用通假即是文字游戏;5,文献与考古的契合问题目前没有妥善的解决。常教授最后的结论是:“史学要成为有用而受人尊敬的科学,似乎还得另找出路。”
  中国史学的问题实在太多,俺检索史学资料的时候,经常性看到种种写完一家之言便扬长而去的论文,至于冬拼西凑笑料成堆的不胜枚举,最最可笑的是这类论文的质量还很高,若不是先有“几家之言”在先,俺还真看不出可笑的地方来。中国考古的问题更多,就不列举文献说明了,其中最大的弊病大概是严重缺乏中间理论建设了。不过这些东西都和《诗经》日食无关,继续检索资料。
  对《诗经》日食背景的检索没发现有什么不正常,基本确定在《诗经》时代里的幽王,一个王遇到日食加大地震已经很少,再碰上祸国艳妻就更少了。《十月之交》诗句的次序等存在争议,没有确定材料以前姑且按现行本。对“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检索了大量训释论著,每一个可疑的字都考察一番,包括使用方式等,虽然千奇不怪,却和日食确定的关系不大。一无所获之下,焦点聚集在“十月”上,甲骨文、金文、《易》卦有十是7,七是10的写法,难道《诗经》十月从甲骨文?《诗经》经过历代无数人的校释,还没发现这个问题?找到问题就简单了,文献[9]认为《诗经》日食的十月应该是七月,即幽王元年的日食。文献[9]说明《史记》此类记载有大量错误,其他典籍亦多有错误,提出三个天文断代实例说明。除了《诗经》日食,文献[9]认为《春秋》鲁宣公八年“秋七月”的日食为鲁历十月,应该写为“冬十月”;《汉书》汉元年十月五星联珠天象实为秦二世三年七月发生。文献[9]考察了五星联珠七、十错误的原因,宣公八年日食也出原因,但是《诗经》日食是从天文现象对号入座的角度认为“十”与“七”互讹的,不妥。查文献[7],宣公八年日食从历日角度确认记载错误,文献[9]还考察了润月设置,可信。文献[7]春秋时期日食没有其他的七、十错误,如恒公三年“秋七月”日食无误,这就说明“十”、“七”互讹还需要提供其他的史学佐证,仅仅因为能对号入座,未免儿戏。
  天文学家计算出历史上所有的日食,然后拿史料对号入座,出现偏差是正常的,总不能要求天文学家检查史料可靠度的。历史学家拿着日食表对号入座根本是敷衍行事,倘若史料有误,恰好对号入座,如幽王六年日食这样,真是害人深矣!《诗经》日食经过长期计算,只是在近几十年发现计算误差的调整方法以后才确定幽王六年的日食镐京地区看不到,因而文献检索没有发现以前有人注意到此处的“十”为“七”的问题,俺检索发现7年前的文献[9]首次发现这个问题。资料显示1984年中国天文学家认为幽王六年日食有误,天文学家作了一些勉强的解释,2002年的文献[2]重新整理天文计算。值得注意的是,文献[2]的一名作者是历史教授,并没有提出“十”为“七”的解释,同时俺发现文献[9]的解释独此一家,文献[6]是历史论文,认为不能考实。《诗经》日食在幽王时期有元年、六年两次,若不是发达的天文计算发现六年错误,史学家是不是能够对号入座就一直当作正确呢?平心而论,能够对号入座即说明史料正确的互证法被广泛使用的,文献[9]提供了上古文字系统中大量“七”、“十”互讹的例子,这种互讹被历史学家长期不断的零星发现,问题在于“七”、“十”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俺们不知道这种文字转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互讹经历了多长时间,严重程度如何等背景研究,即使是文献[9]也没有提供这方面研究。从常金仓考证法来说,“七”、“十”的很多问题属于不可考的,然而能够考的不考是史家失误;目前“七”、“十”文字的上古流变并不清楚,即史学对多重证据的使用出现重大盲区,乃至于《诗经》日食只能用对号入座法确定是幽王元年。
  文献[9]提出的“七”、“十”问题具有重大价值,属于上古文字系统的《史记》都存在大量错误,何况其他经过长期传抄的典籍呢;司马迁精通历法,依然在“七”、“十”的月份问题上栽了无数跟头,今人面对上古典籍更是隔靴搔痒了,上古典籍的“七”、“十”需要做一次全面清理。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幽王六年日食被天文学判错,只是天文计算需要古代日食记录校正计算误差,还不能断为死刑,如果确定日食发生在幽王元年,此一条证据即可证明今本《竹书纪年》一定经过后人篡改。幽王元年日食比巴比伦日食早了18年,有所提高,如能考实,关起门来的“人类最早”能够走向世界了,史学家安在?
  俺对“七”、“十”问题无能为力,同学们可以努力努力,东拼西凑出一篇论文来,最好发表在国外杂志上,据理力争《诗经》日食的荣誉,反正这种问题中国的史家都在糊涂中,何况更好糊弄的洋人呢!论文出口转内销都没问题,间接支持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成就一定“斐然”,指不定就能拿这篇英文论文谋个好职位呢。论文写作的难度如此之底,成就如此巨大,一家之言的学术毫无问题,这等好事真是天上也能掉馅饼了。同学们,俺已经贡献出这个创意了,还不快点找剪刀浆糊!
  
  愤玉
  2006-2-20
  
  [1]2002年在East Asian History发表。
  [2]《陕西天文台台刊(第25卷1期)》发表刘次沅《天再旦日食的根据与计算——对Keenan质疑的注释》一文,同期发表刘次沅、周晓陆《诗经日食及其天文环境》一文。
  [3]《中国早期日食记录研究进展》,刘次沅,《天文学进展(第21卷1期)》。
  [4]“《左传》'日有食之'新解”一文。
  [5]“《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释疑”一文,93国际诗经学术讨论会。
  [6]“《诗·小雅·十月之交》日食考”,关立言,《史学月刊》95年6期。
  [7]《春秋日食三十七事考》,关立言,《史学月刊》98年2期。另有《补疑》文。
  [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第2期。
  [9]《“七”、“十”互讹之疑团──再说上古典籍读法之谜》,郑慧生,《华侨大学学报》99年2期。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0
我国古代对于日食的珍贵记载
【新闻来源】:荆州新闻网  


新闻提要: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最引人注目的天象之一。中国人对日食现象的记载,已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仅从春秋时代算起到清代乾隆年间,我国史书记录的日食就约有近千次,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

    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最引人注目的天象之一。中国人对日食现象的记载,已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仅从春秋时代算起到清代乾隆年间,我国史书记录的日食就约有近千次,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

    而最早有关日食的记载是《尚书?胤征》,书中说道:“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瞀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据天文学家和史学家考证,这次日食大概发生与夏代中康时期,约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这段文字记录了日食发生期间,乐官击鼓、啬夫急跑取币、百姓奔走匆忙举行日食救护仪式,而当时的天文官羲和因沉湎酒色,重大天象发生仍无所知,后被砍首以警示玩忽职守者这样一件事。虽然没有“日食”二字,但这则记录被证认为是一次日食记录,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就是著名的“书经日食”,也称“仲康日食”。

    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记载有五次,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4至公元前12世纪之间的日食。在《诗经?小雅》中,也有日食纪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据考证,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

    到了汉代,人们不仅简单地记载日食发生的时间,而且对日食发生时太阳的位置、起讫时刻和全部见食时间、日食的食分(即日面被食部分占整个日面的比例)以及初亏时太阳所起的方位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记录。同时,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油盆代替了水盆对日食进行观测。在汉朝的墓中就挖出许多石头,这些石头上刻画有日月星辰的图形,其中就有“日月合璧”,即太阳与月亮重叠在一起,这也是当时对日食的记录。

    在元朝,郭守敬已经能够利用小孔成像法能夠准确测量食分。到了明朝末年,天文学家徐光启开始用望远镜观察日食。

    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我国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对其进行明确地断代,而日食天象就像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历史时钟,可以帮助确定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比如两千多年前的一次日食纪录,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知道,周懿王是西周王朝从武王算起的第七位天子,但“懿王元年”是哪一年,却从没有确切的记录。在古本《竹书纪年》中,有这样一段简短的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天文学家认为,“天再旦”即在黎明时发生的一次日食,使“天亮了两次”。为了验证是否会出现这种现象,1997年3月9日在新疆北部组织的日全食观测网,60位观测者从18个不同地点观测,写出35份报告,最后证明了黎明时发生的日全食确实会产生“天再旦”的现象。现在计算出公元前899年有一次这样的日食,从而推测出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中国的有确切纪年的历史随之向前推进了58年。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078da0100drkw.html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天再旦”

(2009-06-17 01:18:31)标签:杂谈   
    从前在电视上看到一帮人搞“夏商周断代工程”,说是这个科研项目把夏商周三代(也许只是商、周两代)的确切纪年搞清楚了。其中一个关键证据是《竹书纪年》中的一句话:“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个“天再旦”,字面意思是“天亮了两次”,和日全食的过程类似。不过《竹书纪年》并没有说“天再旦”就是“日食”,这只是当代的学者的一种猜测。这种猜测根本没有被看作是猜测,而是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实。有人曾经到新疆看日全食,整个过程的确就是天亮了两次的感觉,于是学者专家们很得意地说,这个观测体验,证明了“天再旦”就是日全食。用现在的电脑,根据现有的天文学知识,已经能计算出这次日全食是公元前899年的一次天文现象。因此《竹书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说法,就等于是“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这样,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年份又向前推进了很多。自司马迁一来,中国有确切纪年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的。

    如果“天再旦”的确指的是日全食,那么“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的说法,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天再旦”真的是指日全食吗?昨天上午在北京,强对流天气导致白昼无光,到十一点钟时,天色黯然如夜。中午时天又亮了。这完全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天再旦”。因此《竹书纪年》中的“天再旦”,未必就是日食,很可能只是一次强对流天气,导致天色十分晦暗而已。还可能是其他种类的天气现象或者天文现象导致的类似结果。所以,“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的论断,虽然未必一定是错的,但漏洞非常大。

    其次,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日食,几乎从来不说“天再旦”,从来都是用“日有食之”来表达的。在《春秋左氏传》中,没有见到“天再旦”的表述,一律都是“日有食之”。《诗经》《后汉书》等古书,都提到“日有食之”。可以说,在表述日食的时候,古代文献习惯于用“日有食之”的说法。那么《竹书纪年》是否例外呢?这部古书,至少有一次“日有食之”的记载,那是在夏朝仲康五年(公元前1948年或前1961年):“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如果周懿王元年那次是日食,为什么《竹书纪年》不习惯性地写成“懿王元年,日有食之”?在古代,天文事件是大事,意味着上天在向凡间传递什么信息,向人类指示祸福,为什么不选用意义极为明确的“日有食之”,偏偏要改个说法“天再旦”?再者,日食是天文现象,古籍的记载,习惯于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几乎从来不关心有的地方能看见,有的地方看不见。在《竹书纪年》成书的年代,人们甚至很可能以为整个大地都能看到日食,不会受到观测地区的限制。因此“天再旦于郑”的说法,如果理解为是日食的话,极其诡异。

     总之,《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说法,如果一定要理解为日食,那是非常牵强的,非常可能只是一次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天色晦暗。即使是其他的天气或天文现象,也完全可能。因此,“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的论断,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正确的可能性非常小。“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的可靠性,也实在令人无法相信。

.天象断代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张志强

http://www.wenwu.gov.cn/bbs/disp ... p;skin=0&Star=1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在历史上,虽历经波折,但总能能延续下来,不得不使人感受到它所具有的一种坚韧性。但是,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文化之主体,却显得难以成大器。其根源在于中华文明是一种缺少与上帝沟通的文化,因而就必要如同无本之木。上帝是生命的源泉,对于世上所有的文明而言,如果他们一旦离弃上帝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就必然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所以,中华文化虽然坚韧不拔,但是如同竹子,一旦到了开花的时节,就面临窒息和休克。

上帝说:『……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这就是以色列历史之所以苦难的原因!也同时是列国谋求“复兴”的借鉴和参照。


历史上, 上帝在谴责以色列人时,说:『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我从华夏古籍中,看到了华夏先人对于上帝和上天的敬畏,这证明华夏民族在古代时期的天分很高!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华夏先祖确实有着敬天的传统,这是事实。

中华复兴全在于是否能够恢复在上古时期的敬上帝、敬天的传统。也就是说是否能够引入从上帝耶和华而来的万有真源这等永生之活水,接受主耶稣基督的救恩,而不是为自己造出破裂不能存水的水池子;是否能够行走在上帝的光照之下,而不是为自己打造出那功效极为有限的火把。

上帝会引导凡信靠他的人们。古时候,上帝在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不断地为他们标明了前进的坐标,就是在白天为他们设立云柱,夜晚为他们设立火柱。

上帝就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必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路1:78-79】『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耶4:2】 列国必因耶和华称自己为有福,也必因他夸耀。
then the nations will be blessed by him  and in him they will glory.'

【诗33:12】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
Blessed is the nation whose God is the Lord ,  the people he chose for his inheritance.


愿有更多的国人能够接受主耶稣基督所带来的上帝的救恩!沐浴在神的光照和慈爱中!

【路1:78-79】『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启21:6】耶稣基督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
He said to me: 'It is done.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To him who is thirsty I will give to drink without cost from the spring of the water of life.

上帝说:『……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这就是以色列历史之所以苦难的原因!也同时是列国谋求“复兴”的借鉴和参照。





历史上, 上帝在谴责以色列人时,说:『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5
[原创]列国谋求“复兴”的借鉴和参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在历史上,虽历经波折,但总能能延续下来,不得不使人感受到它所具有的一种坚韧性。但是,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文化之主体,却显得难以成大器。其根源在于中华文明是一种缺少与上帝沟通的文化,因而就必要如同无本之木。上帝是生命的源泉,对于世上所有的文明而言,如果他们一旦离弃上帝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就必然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所以,中华文化虽然坚韧不拔,但是如同竹子,一旦到了开花的时节,就面临窒息和休克。

上帝说:『……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这就是以色列历史之所以苦难的原因!也同时是列国谋求“复兴”的借鉴和参照。


历史上, 上帝在谴责以色列人时,说:『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我从华夏古籍中,看到了华夏先人对于上帝和上天的敬畏,这证明华夏民族在古代时期的天分很高!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华夏先祖确实有着敬天的传统,这是事实。

中华复兴全在于是否能够恢复在上古时期的敬上帝、敬天的传统。也就是说是否能够引入从上帝耶和华而来的万有真源这等永生之活水,接受主耶稣基督的救恩,而不是为自己造出破裂不能存水的水池子;是否能够行走在上帝的光照之下,而不是为自己打造出那功效极为有限的火把。

上帝会引导凡信靠他的人们。古时候,上帝在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不断地为他们标明了前进的坐标,就是在白天为他们设立云柱,夜晚为他们设立火柱。

上帝就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必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路1:78-79】『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耶4:2】 列国必因耶和华称自己为有福,也必因他夸耀。
then the nations will be blessed by him  and in him they will glory.'

【诗33:12】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
Blessed is the nation whose God is the Lord ,  the people he chose for his inheritance.


愿有更多的国人能够接受主耶稣基督所带来的上帝的救恩!沐浴在神的光照和慈爱中!

【路1:78-79】『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启21:6】耶稣基督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
He said to me: 'It is done.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To him who is thirsty I will give to drink without cost from the spring of the water of life.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6
埃及历史记载: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

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ροδο-τοζ,拉herodotus,)写成了其传世名作——《历史》一书,此书因其年代久远,而被西方认为是人类最早的历史著作之一,其的在史学界权威性被世界所公认。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二卷142节中,记载了古埃及祭司向希罗多德陈述了奇异的天文现象,即在埃及历史记载了这样的现象,即:“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



-----------------------------------------

(142)埃及人和他们的祭司所告诉我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他们跟我说,从第一个国王到最后的那个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间总计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就有相同数目的国王和祭司长。三百世是一万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计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则是一千三百四十年。这样算来,全部时间就是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年;他们说,在这全部时期当中,他们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告诉我说,在这一段时期里,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虽然如此,埃及现在却没有经受任何变化,不管是在河流和土地的生产方面,还是在疾病和死亡的事情上面都是如此。
.

我对耶稣基督救恩的见证!在异像中看见主耶稣的背影

2000年8月之际,当时,我在家中身患严重疾病和挫折,病痛难忍,使我一度昏迷。

我在梦境中所看到了三位天使来到我床边,我询问他们从何而来之际,其中一位老年天使告诉我,说:“我们是耶稣的使者。”并扬手向天上示意,我顺着方向望去时,还看到了耶稣基督高大的背影凌空闪现。三位天使各执一器,可合而为一。


当我正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喜悦之中,并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在蒙神拯救的次日,接到了一封来自于美国的Email信件,信中提示我说:“你所看到的是上帝的权杖(原文是:God's stick),这柄权杖是耶稣基督赐给你的……”。

正是因为海外信徒的一封信,解开了天使手中所握上帝权杖之谜!如此,我才知道天使手中所握的是上帝的权杖。

我可以明确地向世界宣布自己是上帝权杖的见证人。

神为什么让一位美国基督徒在来信中为我蒙恩做见证,而且,我梦境中的事,海外的人又是如何能知道的呢?我一直纳闷。后来,我才知道《使徒信经》中所说的“圣徒相通”,这确实是真的。


《使徒信经》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是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

因圣灵感孕,为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降在阴间,第三天复活。

升天,坐在圣父的右边,将来必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

阿们。

 

《尼吉亚信经》

我们信独一上帝,全能的圣父,是创造天地,并一切有形有无成万物的主。我们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从上帝所出的上帝,从光所出的光,从真上帝所出的真上帝,是生,非造,与圣父同体,万物都是藉着他受造。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圣灵的大能,为童贞女马利亚所生,成为世人。在本丢彼多手下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被害、受死、埋葬。应验了圣经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天,坐在圣父的右边。将来必驾威荣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永无穷尽。我们信圣灵,是主,是赐生命者,从圣父、圣子出来。和圣父圣子同受敬拜,同享尊荣。往日藉着众先知传话。我们信使徒所传的唯一圣而公之教会。我们承认为赦罪设立的独一洗礼。我们盼望死人的复活,并来世的永生。阿们。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6:58
[原创]天路之见证

我在网上十多年,只在网上找到了一位有的见证的中国选民,令我感到振奋。

还是让我们看看一位中国内地大学新生的见证吧,或许世人能够看得懂。我同样不客气地断言,按照中国网络乌烟瘴气的现状,十年之内,中国都很难再出现以下如此大的见证!
【 奇 异 恩 典 】

诗 集 : 生 命 圣 诗 , 186 首

奇 异 恩 典 , 何 等 甘 甜 , 我 罪 已 得 赦 免 ;

前 我 失 丧 , 今 被 寻 回 , 瞎 眼 今 得 看 见 。

浩 大 恩 典 , 使 我 敬 畏 , 使 我 心 得 安 慰 ;

初 信 之 时 即 蒙 恩 惠 , 真 是 何 等 宝 贵 。

经 过 许 多 危 险 网 罗 , 饱 受 人 间 苦 楚 ,

此 恩 领 我 平 安 渡 过 , 他 日 归 回 天 府 。

将 来 在 天 安 居 万 年 , 恩 光 如 日 普 照 ,

好 像 最 初 蒙 恩 景 况 , 赞 美 永 不 减 少 。

[原创]天路之见证




上网八年,期间发了一万多篇帖子,遇到一位大学新生yuxinlianguo,经过半年多的网上交流,她信主了。并有如下的重要见证。我为之取名为——《天路之见证》

这是一位来自于边远贫困山村的女孩子,初次在论坛交流时,她似乎对《圣经》还一无所知,我劝她去到所在学院图书馆看圣经,她真的借来一本连环画圣经。后来,她告诉我,当她在宿舍里看圣经时,同宿舍的女学生都耻笑她,认为她有病。然而,她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起初她对上帝的公义有怀疑,表示再不愿意看圣经了,经过我们的交流,他明白了上帝是公义的。我几乎在所有的论坛都是一个让人感到可笑的人,唯独她相信我确实是象我所宣称的那样,是上帝权杖的见证人。并且凭借着自己有着真挚的孩子一般纯真的心,相信自己也能够象我一样看见天使,结果,她如愿以偿了!

认识神,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聪明,而是要靠有一颗真挚的内心。因为以聪明和智慧而言,魔鬼撒但算得上是聪明绝伦了,然而他却因此而走向邪路,变得完全堕落而成为了对抗神的魔鬼。

所以,人类是不能靠自己有限的智慧和聪明来认识神的。

------------------------------------



?俞兄 帮我想想看,这是不是神对我的启示??
日期 2007-4-24 21:59:47
今天一早起来,我就很高兴,感到很幸福。这一切都因为作完的梦。虽然我不知道那梦是我的意志形成的还是神给我恩典与启示,但我更多的相信那是神给我的恩典与启示!神啊!这一切都归于您的权柄之下,这一切都体现您的大能,感谢您的恩典,阿门!
昨晚,我在上床准备睡觉时,我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神啊,救救我!主啊,救救我!”。接着我就翻开〈在基督里长进〉这书看,(因为我习惯在睡前看几页这本书)这时有一个舍友说:“人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此时我从内心说了一句不是很大声的话:“人活着是为了神而活,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活。”接着就息灯睡了。
奇怪的是,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死去了。我的死没有痛苦,因为我死后是到天父那里去的。
不知怎的,我在死前对人说,我死后要到幸福那里去的。那时我的灵还没有离开我的肉体。接着不久,我的灵就离开了我的肉体,那肉体确确实实死了,而我没有痛苦,因为我的灵没有负担,因为我的心中只有信心,信我就能到天父那里去了。 在我肉体死去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我在向上向前飘,前方有一个红红的大太阳,那副景象,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祥。我感受到我被一种博大的爱所包围,因为我的肉体刚刚死去,到天父那里还有很遥远的路程,所以在我向上飘的时候,我享受到天使在用一个长长的勺子喂我,那时我真是很感动。我确信,我就要到天父那里去了,我高兴地唱着赞美歌,一路飘一路唱。那时我是何等的幸福啊,阿门!
此刻,我感觉到人间有人说,怎么那人死了还发出声音?于是他们就请来了撒旦(他们以为请来一个巫师就可以收“鬼”,他们却不知道我是唱着赞美歌去见天父)于是,我前面的那个又大又红的太阳不见了,接着前方布满乌云与雾,我到天堂的路受到了阻拦。但我我好象并没有害怕,因为我内心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心。我相信主耶酥会来,来击退那撒旦的!于是我努力向前,但好象有点迷失了方向,因为前面的太阳不见了,只有那压抑的乌云。我一面祷告,一面唱赞美歌,不让撒旦进入我的灵。我的信,终于让我有了收获,在我迷失方向时,一位慈祥的天使为我引路,那路虽然难走,到了路的顶端,没有路了。他对我说:“我们在这等主耶酥来为我们搭通天桥。”于是不久,我们就可以从主耶酥为我们准备的道路到天父那里去了。那刻的我一点负担都没有,轻松,快乐!可是在我走过那天桥后,看到另一条路上有许许多多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人,那些人就是生前不相信主耶酥是救主的人。当我看到这种情况 我有一种内疚感。因为我在生前没有把福音传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于是我回了人间一趟,叫他们相信福音,免得第二次死………………
就这样 我醒过来了…………
后感:梦给我的启示是自从我信主后,我以前的生命和罪已经随着信一同和主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我现在的生命是一个属灵的生命,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了 。感谢神的恩典,神的爱是何等的博大!“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了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我将这些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圣经》腓3:20】:『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
But our citizenship is in heaven. …因为他(耶稣)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现世中,我曾引领多人归主,但是能作出这等见证的人却不多,这等人以一颗孩子般的真挚善良的心,她所接受的是圣灵的洗礼。

【徒11:16】 我就想起主的话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Then I remembered what the Lord had said: `John baptized with water, but you will be baptized with the Holy Spirit.'


洗礼的来历:

上古时期,上帝曾用大洪水来涤荡当时的那个充满着污秽和肮脏的罪恶世界,在全人类中因受“洗礼”而得以死里逃生的只有挪亚一家八口。这就是最初的洗礼。

古时上帝曾发动大洪水,灭了全地的人类,当时,因为籍着“洗礼”而得救的,只有挪亚一家八口人。目前,那些在史前大洪水中死去的恶人们的灵魂正在阴间等候受审。耶稣也曾下到阴间里,向这些在大洪水中死去的恶人们传道。


『他(耶稣)借这灵(圣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阴间)里的灵听。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3:19-21】



愿更多的人们能够知道有关“洗礼”的传奇故事。籍着洗礼被神拯救,就象挪亚一家那样,得以死里逃生。

未来,万王之王耶稣基督还要再来。

耶稣说:

【太24:37】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
【太24:38】 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
【太24:39】 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愿更多的人们能够知道有关“洗礼”的传奇故事。籍着洗礼被神拯救,就象挪亚一家那样。

确切地说,《圣经》在字面上的原本含义是“人与上帝的契约”。基督教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主耶稣基督所带给世人的上帝的救恩,与其他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约3:16】『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罗10:9-10】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约3:5-6】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林前2:13】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作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

【《圣经》林前2:9】:『 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However, as it is written: 'No eye has seen, no ear has heard, no mind has conceived what God has prepared for those who love him' --



我为主所找到的小羊,这等见证,即便是世人花费100亿元,也买不来。这也是我做为上帝权杖的见证人所感到荣幸和欣慰之处。 这也是在2007年之际的全球最大见证之一。

初 信 之 时 即 蒙 恩 惠 , 真 是 何 等 宝 贵 。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多么珍贵的恩典,在出现的那一刻,她开始信主了!

【来1:14】 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

.上帝所造的宇宙,的确是无边无际的。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于神。

正如《圣经》中所说的那样:

【尼9:6】 你,惟独你是耶和华。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并天上的万象,地和地上的万物,海和海中所

【来1:10】 又说,主阿,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

人类永远也不能测量上天,也永远也察明不出地的根基在那里。

正如神所说的那样:

【赛48:13】上帝耶和华如此说:“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耶31:37】 耶和华如此说,若能量度上天,寻察下地的根基,我就因以色列后裔一切所行的弃绝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至于神所行的“神迹”来说,在人看来所不能的,在神看来,凡事都能。神甚至能控制天空中的太阳运行的轨迹,让它倒退,就倒退;让它落下,就落下;让它停住,就停住。而太阳的体积比地球要大出一百多万倍。

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

【可10:27】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
Jesus looked at them and said, 'With man this is impossible, but not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ith God.'


我们人类的救世主——耶稣基督,他就是上帝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为救赎人类而受苦受难的上帝耶和华的化身!旧约先知书——《以赛亚书》中,已经提前七个多世纪,预言耶稣基督是童贞女所生,他就是
如先知书中所写的那样:

【赛9:6】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For to us a child is born,  to us a son is given,  and the government will be on his shoulders.  And he will be called  Wonderful Counselor, Mighty God,  Everlasting Father, Prince of Peace.

人类永远也不能测量上天,也永远也察明不出地的根基在那里。

正如神所说的那样:

【赛48:13】上帝耶和华如此说:“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耶31:37】 耶和华如此说,若能量度上天,寻察下地的根基,我就因以色列后裔一切所行的弃绝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
《圣经》早在几千年之前,就作出了以下如此伟大的天文地理上的至理判断!

据《圣经》旧约 《约伯书》中的记载:

义人约伯说:

【伯26:7】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He spreads out the northern skies over empty space; he suspends the earth over nothing.


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地生活,都是因为神将我们的地球一手拖在手中!神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为人类预备了所需用的一切物质。人类理当将赞美和荣耀归于神!

如果人类不感激神的恩典,与那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01
神使得日晷向后退了十度,给希西家一个兆头加15年寿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赛38:1】 那时希西家病得要死,亚摩斯的儿子先知以赛亚去见他,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
In those days Hezekiah became ill and was at the point of death. The prophet Isaiah son of Amoz went to him and said, 'This is what the Lord says: Put your house in order, because you are going to die; you will not recover.'
【赛38:2】 希西家就转脸朝墙,祷告耶和华说,
Hezekiah turned his face to the wall and prayed to the Lord ,
【赛38:3】 耶和华阿,求你记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
'Remember, O Lord , how I have walked before you faithfully and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and have done what is good in your eyes.' And Hezekiah wept bitterly.
【赛38:4】 耶和华的话临到以赛亚说,
Then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Isaiah:
【赛38:5】 你去告诉希西家说,耶和华你祖大卫的神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Go and tell Hezekiah, 'This is what the Lord , the God of your father David, says: I have heard your prayer and seen your tears; I will add fifteen years to your life.
【赛38:6】 并且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也要保护这城。
And I will deliver you and this city from the hand of the king of Assyria. I will defend this city.
【赛38:7】 我耶和华必成就我所说的,我先给你一个兆头。
' 'This is the Lord 's sign to you that the Lord will do what he has promised:
【赛38:8】 就是叫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十度。于是前进的日影,果然在日晷上往后退了十度。I will make the shadow cast by the sun go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s gone down on the stairway of Ahaz.' ' So the sunlight went back the ten steps it had gone down.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03
夏商周断代中,确定周懿王继位时间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古本竹书纪年》中说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而郑的地方,在今陕西的华县或者凤翔。

陕西省经纬度   
      
地名 经度 纬度 卫星经度 方位 俯仰 极化
西安 108.95 34.27 138 135.39  39.56  35.47
长安 108.97 34.18 138 135.35  39.64  35.55
铜川 109.11 35.09 138 136.17  39.01  34.52
耀县 108.98 34.91 138 135.89  39.07  34.80
宝鸡 107.15 34.38 138 133.39  38.30  36.85
凤翔 107.39 34.53 138 133.77  38.34  36.50
千阳 107.13 34.65 138 133.57  38.08  36.59
陇县 106.86 34.91 138 133.45  37.70  36.54
麟游 107.8 34.69 138 134.36  38.49  36.01
岐山 107.63 34.46 138 134.00  38.55  36.38
浮风 107.87 34.38 138 134.21  38.77  36.27
武功 108.22 34.28 138 134.55  39.08  36.08
眉县 107.76 34.29 138 134.02  38.77  36.45
太白 107.3 34.09 138 133.35  38.62  37.03
凤县 106.51 33.93 138 132.34  38.21  37.83
榆林 109.77 38.3 138 139.10  36.78  30.92
神木 110.51 38.83 138 140.31  36.75  29.83
府谷 111.07 39.05 138 141.12  36.87  29.17
佳县 110.48 38.04 138 139.79  37.40  30.56
米脂 110.23 37.78 138 139.32  37.48  31.01
吴堡 110.73 37.49 138 139.74  38.00  30.85
绥德 110.24 37.49 138 139.15  37.73  31.27
清涧 110.15 37.11 138 138.79  37.99  31.69
子洲 110.05 37.45 138 138.89  37.65  31.46
横山 109.32 37.97 138 138.36  36.80  31.59
靖边 108.79 37.61 138 137.51  36.78  32.35
定边 107.59 37.6 138 136.11  36.08  33.32
延安 109.47 36.6 138 137.64  38.01  32.75
安寨 109.34 36.88 138 137.67  37.70  32.59
子长 109.65 37.16 138 138.23  37.66  32.07
延川 110.18 36.87 138 138.67  38.21  31.89
延长 110.02 36.59 138 138.29  38.34  32.29
宜川 110.15 36.04 138 138.08  38.87  32.70
黄龙 109.86 35.6 138 137.42  39.06  33.38
洛川 109.42 35.76 138 137.01  38.66  33.60
宜君 109.11 35.43 138 136.41  38.74  34.18
黄陵 109.27 35.6 138 136.72  38.70  33.88
富县 109.37 36 138 137.12  38.44  33.40
甘泉 109.37 36.29 138 137.31  38.20  33.13
志丹 108.78 36.84 138 136.99  37.40  33.09
吴旗 108.22 36.93 138 136.40  36.99  33.46
咸阳 108.72 34.36 138 135.19  39.34  35.58
礼泉 108.43 34.5 138 134.95  39.04  35.68
永寿 108.14 34.71 138 134.77  38.69  35.71
彬县 108.09 35.04 138 134.94  38.40  35.42
长武 107.8 35.22 138 134.74  38.08  35.47
旬邑 108.33 35.13 138 135.29  38.48  35.13
淳化 108.57 34.81 138 135.34  38.89  35.25
泾阳 108.84 34.53 138 135.45  39.28  35.30
三原 108.94 34.62 138 135.63  39.27  35.13
高陵 109.1 34.55 138 135.77  39.43  35.06
户县 108.61 34.12 138 134.88  39.45  35.92
周至 108.22 34.18 138 134.47  39.15  36.18
兴平 108.49 34.32 138 134.89  39.22  35.81
乾县 108.25 34.54 138 134.77  38.89  35.79
渭南 109.5 34.52 138 136.23  39.71  34.75
蒲城 109.59 34.97 138 136.66  39.40  34.23
白水 109.6 35.18 138 136.82  39.24  34.01
成城 109.93 35.2 138 137.23  39.43  33.71
韩城 110.45 35.47 138 138.04  39.52  32.99
合阳 110.15 35.24 138 137.52  39.53  33.48
人荔 109.96 34.82 138 136.99  39.75  34.05
潼关 110.25 34.56 138 137.15  40.15  34.06
华阴 110.09 34.58 138 136.98  40.03  34.18
华县 109.77 34.53 138 136.56  39.87  34.51
蓝田 109.32 34.17 138 135.76  39.87  35.26
临潼 109.22 34.38 138 135.79  39.64  35.13
富平 109.17 34.76 138 136.01  39.31  34.79
商县 109.96 33.88 138 136.31  40.51  35.00
洛南 110.15 34.11 138 136.71  40.45  34.60
丹凤 110.35 33.71 138 136.65  40.90  34.82
商南 110.88 33.54 138 137.17  41.37  34.52
山阳 109.91 33.55 138 136.00  40.75  35.38
镇安 109.16 33.45 138 135.03  40.34  36.14
柞水 109.14 33.69 138 135.19  40.14  35.90
安康 109.02 32.7 138 134.29  40.83  37.04
旬阳 109.35 32.83 138 134.78  40.95  36.62
白河 110.06 32.83 138 135.63  41.42  35.99
平利 109.37 32.41 138 134.47  41.29  37.04
镇坪 109.51 31.91 138 134.24  41.77  37.45
岚皋 108.89 32.3 138 133.82  41.05  37.58
紫阳 108.55 32.56 138 133.63  40.62  37.60
汉阴 108.53 32.9 138 133.87  40.35  37.25
石泉 108.26 33.05 138 133.67  40.05  37.32
宁陕 108.33 33.34 138 133.97  39.88  36.96
汉中 108.04 33.07 138 133.43  39.89  37.49
留坝 106.95 33.65 138 132.63  38.71  37.77
城固 107.32 33.16 138 132.67  39.33  37.99
洋县 107.56 33.23 138 133.00  39.44  37.72
佛坪 108 33.55 138 133.75  39.49  37.02
西乡 107.77 33 138 133.07  39.76  37.79
镇巴 107.91 32.56 138 132.89  40.19  38.14
南郑 106.93 33 138 132.11  39.18  38.47
宁强 106.25 32.82 138 131.21  38.84  39.21
勉县 106.68 33.16 138 131.95  38.89  38.50
略阳 106.16 33.34 138 131.51  38.40  38.73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03
http://www.lw23.com/paper_12828541/

论文标题: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

论文作者 李峰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文物,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26,论文页数 70~78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12828541/



  西周金文中有郑地,而传世文献中有郑国,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则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郑国的早期历史及其东迁过程,是西周晚期历史上的一个谜。本文拟结合金文和文献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一
  关于郑国的建立,《史记·郑世家》有如下记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① 根据文献记载,周宣王弟友(或多父)于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受封于郑地,因此建立了郑国。此外,《史记·燕世家》釐侯二十一年、《史记·楚世家》熊徇十六年下均提到,郑桓公于此年初封于郑。当然,也有学者质疑宣王和友的兄弟关系,认为友可能是宣王而非厉王之子②。
  郑到底位于何处?古代地理学家多举《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将其与汉代的郑县相联系,认为就在今陕西东部的华县一带。卢连成和王辉将郑与春秋时期秦都雍城一带的大郑宫相联系,认为,郑应该位于今关中西部的凤翔一带③。除了这种字面的联系,另外一条史料似乎也支持这一观点。《世本》说到,郑桓公友曾住在一个叫棫林的地方④。而《左传》襄公四年(前559年)记载的一次对秦征讨中,晋、齐、宋、卫的联军曾越过泾水到达棫林,说明棫林确应在泾水之西,也就是在关中西部⑤。另外从金文来看,夨王簋盖(集成3871)中讲到的郑与夨国(宝鸡到陇县一带)的婚姻关系也说明,将郑定在关中西部凤翔一带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郑国与更多的金文资料联系起来,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这里首先要讨论的是传世的盘(集成10172)(图一):
  隹(唯)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才(在)周康穆宫。旦,王各(格)大室,即立。宰右(佑)入门立中廷,北乡(嚮)。史受王令书。王乎(呼)史淢册易(赐)玄衣黹屯(纯)、赤巿朱黄、銮旂攸勒、戈:琱厚必(柲)彤沙。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叚休令,用乍(作)朕皇考奠(郑)白(伯)、奠(郑)姬宝般(盘),其迈(万)年子=孙=永宝用。
  这篇铭文记载作器者在周地康穆宫受赏,因此为其父母郑伯、郑姬作器,纪念此事。关于盘的年代,学者多定为宣王时器。因为其作于二十八年,自然不可能是幽王时器。此外,从最近发现的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鼎我们得知,史淢在三器中均担任冊命者的角色。由于两件鼎中的高位纪年,史淢很难跨越四十余年,从厉王时期到宣王末期一直担任同一职位。因此可以肯定,盘作于宣王二十八年(前800年),即郑桓公封郑以后的第六年。在这一年郑伯、郑姬已经死亡,所以其子才为他们作祭器。史载郑桓公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犬戎入侵时,与幽王一起死于戏地。因此,盘所讲的郑伯不可能是郑桓公,盘所讲的郑氏宗族,也不会是郑桓公一族的郑。
  关于这一点,盘铭文的称谓本身便提供了证据。由于郑伯之妻(作器者之母)被称为“姬”姓,根据周代同姓不婚的原则,郑伯和其子自然不是姬姓,也就不会出自姬姓王室的郑桓公一族了。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06
[转贴]社科院展考古成果 中华文明起点推前500年-图



彩绘龙盘。考古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然)昨天,记者从首都博物馆了解到,7月29日至10月10日,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共同推出大型考古展,展出考古所60年的重大成果。其中70%的内容为首次向公众展出。将展出的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中华文明形成起点可从现在的公元前3700年左右推前500年,到公元前4200年左右。

  本次展览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表现,共分为18个部分,通过展出1万年前的栽培稻,8000年前的粟和黍,家猪的“祖先”等上百项中国考古之“最”,展现了农业起源、史前聚落等学术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展品涉及全国32个省市的出土文物和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其中包括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与大型墓葬等考古发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贵文物。

  首都博物馆负责人姚安表示,为了使展览通俗易懂,博物馆在展览的形式上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沙盘玻璃钢模型、多媒体触摸屏演示、影视录像等多种方式。展览期间,首博设计了针对不同观众类型的学术报告会与科普讲座。届时将邀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对时下热点考古问题进行剖析讲解。

  ■背景

  五千年文明曾遭质疑

  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持续发展,没有中断的文明。然而对于中国人自誉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却遭到很多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的种种质疑。仅靠诸如《史记》等历史文献的简略记载来描绘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远远不够,于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考古学被寄予厚望。为了探索文明之源,中国社科院考古学研究所60年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次展览中展出的陶寺遗址文物已将中华文明之源推至距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

  ■展览亮点

  三大证据证明文明前推500年

  目前一般认为,中华文明从夏开始。但是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尧统治时期,文明的构成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均已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介绍,本次展览将展出陶寺遗址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该遗址的考古发现“改写了历史”。

  证据1:文字

  本次展览中将展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王巍介绍,这是一个“文”字,用红色毛笔写在陶器上。与早期的文字雏形不同,这个“文”字的写法与后代甲骨文、金文中“文”字的写法非常的相似。这改变了人们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的认识。

  证据2:青铜器

  王巍介绍,去年考古人员从陶寺遗址发现了迄今最早的青铜容器的残片。这也打破了既有的认识,原来认为最早是夏代后期才有青铜容器,但目前看来,早在尧的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制作技术。本次展览中展出了该遗址出土的铜铃,制作手法与青铜容器手法类似。

  证据3:宫殿龙盘

  陶寺遗址在当地素有尧都之称。这个遗址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城内发现了宫殿区,其中最大的宫殿有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实物方面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制瓦。“有了瓦,意味着有了屋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这打破了“秦砖汉瓦”的说法。此外,遗址中出土了规模大、随葬品丰富的“王”墓。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两个珍贵的龙盘就出自遗址“王”墓。直径大约50厘米的彩绘盘,内饰盘龙。王巍分析,这象征着墓主的身份和等级,说明墓主是城中的统治者。当时的等级划分已经形成。王巍表示,以往考古界认为,中华文明形成于二里头遗址文化时期,距今3700多年,陶寺遗址考古发现至少将文明时代形成的起点向前推进了500年。

  >>其他成果

  最早的面条源于4000年前

  本次展览中全面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运用。如卫星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遥感、探地雷达等。如在距今4000年前的青海喇家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一碗面条。经过科学手段分析,这份最早的食物由小米做成。

  展览中还涉及古代人的食物结构分析。王巍介绍,目前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通过测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来复原古人的“食谱”,考察他们的谷物、蛋白质摄入量。日本目前的技术能够精确测算出古人吃的肉中,有多少是“海鲜”,有多少是陆上动物。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人的饮食结构,同时可以印证当时的农作物种类等状况。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08
神就是真光,耶稣基督就是上帝耶和华所发出的光辉。

当初,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被魔鬼撒旦所哄骗,本想着要变得象神一样明辨善恶,但是,他们偷吃果子后,听到上帝呼唤他们的声音之际,第一反应就是要藏起来以躲避神。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人类因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子,就变得见不得神,见不得光!生命缺少了神的光照,就会变成畸形的生命状态。这是多么可悲!

世上凡是拒绝神真光的照耀,拒绝神生命源头的活水的地方,这等人像是不见公义日头的照耀而生长在暗室里的秧苗,其生命体征由内而外都呈现出扭曲和病态!


为什么中华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躲避神真光的照耀和救赎呢?

魔鬼撒旦在中华灵魂里整合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这等潜存于民族灵魂里的污鬼邪灵,就如同蟑螂臭虫一般的,一见到光的照耀,就立即逃避,不住地朝向阴暗的角落里钻啊钻!

正如蟑螂和臭虫都见不得光,往往寄生于黑暗的角落。人类意识中所潜存的恶念,也是见不得光明的,它们往往藏匿在内心阴暗的角落里。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接受主耶稣救恩的人,就是接受光明的人,他们脑海与心思中的一切意念都在神的面前而赤露敞开,接受着神的光照。原先因着罪性而寄生于思维中的如同蟑螂和臭虫一般的诸般恶念,都因为有神的光照而被驱除。信徒被称为阳光之子。与一般的世人有着天壤之别!

【约一1:5】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

耶稣基督就是上帝本体所发出的光辉!正如:『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3:19-21】



如果人们的内心变得见不得光,徒有体制和法则,又有什么用呢?

惟有接收耶稣真光的救赎,人们才能变得不再瞎眼。真光显明了世上的一切,我们惊讶地发现,神的创造原本是那样的美善和纯全,惊讶地发现,我们原本因为拒绝神真光的照耀,而在灵魂中沉积了有多少的阴暗和污秽!

上帝道成肉身来到世上——这就是耶稣基督。耶稣本是上帝在肉身中的显现,有着万军至尊的他,却不惜降生在马槽之中。

接收耶稣救恩吧,神为我们降生马槽里,他不以马槽为污秽,神也同样不会嫌弃我们灵魂和生命的污秽。他情愿为我们而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荣耀的十字架,这是我们得救的标志。在耶稣之外,都别无拯救。

【徒4:12】 除他(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接收主耶稣基督的救恩吧!惟有如此,个人、民族、国度才能得救!

上帝道成肉身,为救赎人类而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带来普世救赎之恩和万世福音,迄今已有2000多年。

可叹的是,时至今日,中华大地还是有绝大多数的人们躲避真神,拒绝神的救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天良何在!


人类自从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子之际,就败坏了,成为神眼中的死人,真正的灵性已死了,我们都是罪人!而罪人是行不出真正意义的公义和良善的。惟有耶稣基督所带来的上帝的拯救,才能使得我们获得新的生命和远大的前程!

上帝所造的宇宙,的确是无边无际的。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于神。

正如《圣经》中所说的那样:

【尼9:6】 你,惟独你是耶和华。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并天上的万象,地和地上的万物,海和海中所

【来1:10】 又说,主阿,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

人类永远也不能测量上天,也永远也察明不出地的根基在那里。

正如神所说的那样:

【赛48:13】上帝耶和华如此说:“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耶31:37】 耶和华如此说,若能量度上天,寻察下地的根基,我就因以色列后裔一切所行的弃绝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至于神所行的“神迹”来说,在人看来所不能的,在神看来,凡事都能。神甚至能控制天空中的太阳运行的轨迹,让它倒退,就倒退;让它落下,就落下;让它停住,就停住。而太阳的体积比地球要大出一百多万倍。

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

【可10:27】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
Jesus looked at them and said, 'With man this is impossible, but not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ith God.'


我们人类的救世主——耶稣基督,他就是上帝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为救赎人类而受苦受难的上帝耶和华的化身!旧约先知书——《以赛亚书》中,已经提前七个多世纪,预言耶稣基督是童贞女所生,他就是
如先知书中所写的那样:

【赛9:6】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For to us a child is born,  to us a son is given,  and the government will be on his shoulders.  And he will be called  Wonderful Counselor, Mighty God,  Everlasting Father, Prince of Peace.


至于神所行的“神迹”来说,在人看来所不能的,在神看来,凡事都能。

神甚至能控制天空中的太阳运行的轨迹,让它倒退,就倒退;让它落下,就落下;让它停住,就停住。而太阳的体积比地球要大出一百多万倍。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

【可10:27】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
Jesus looked at them and said, 'With man this is impossible, but not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ith God.'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10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年),是如何确定的呢?在凯迪网友中,是否有知道的呢?


==========================

http://hi.baidu.com/%CE%A2%D3%EA ... 0c0cc27a8947fd.html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自由的少年时代
(前770—前221年)

   

    殷商西周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时代,文化由王室控制,学术尚未分解,《庄子•天下》称其为“皆原于一”的“古之道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犬戎的围攻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西),是为东周,其前段因鲁史《春秋》记载而得名“春秋”(前770一前476),后段因列国争战而称“战国”(前475一前221)。春秋战国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东周天子大权旁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春秋近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战国250余年间,发生大小战争220余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不过,春秋时还没有私门著述,仅有的典籍如《诗》、《书》等由王室或公室文化官员(“缙绅先生”)整理、授受;到了战国,缙绅先生掌握的“旧法世传”之学分解为私门之学,“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这是个“道术将为天下裂” 的特别阶段,诸侯争霸、各自为政的政治环境造就了中国文化一个快乐而自由的少年时代,竞相著书立说,呈现出一元官学文化离析、多元私学文化发展、百家争鸣的灿烂景观。

.我近来在思索一个问题,不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如何根据《史记》而将西周“共和元年”确定为主前(公元前)841年的。根据圣经记载,进行推断,懿王元年应该是公元前701年,而共和元年应该迟于懿王元年158年,所以,可以初步断定,夏商周断代工程对西周“共和元年”所作鉴定在公元前841年的结论,是杜撰和错误的。西周“共和元年”的确切年代应该是公元前543年。西周灭亡于周幽王11年,即公元前472年。

据称“共和元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根据上面的证明,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应该是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之际,即公元前701年。这就显示出中华文明在纪年史方面,是远远落后于犹太文明的。




根据本帖第15楼所记“夏商周断代工程”在确立西周年表的研究成果如下: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根据圣经记载,进行推断,懿王元年应该是公元前701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据称,中国史学界将周朝“共和元年”立作成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我近来在思索一个问题,不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如何根据《史记》而将西周“共和元年”确定为公元前841年的。据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线索。如果能够真正确认周懿王元年对应世界公历上的确切年代,那么西周“共和元年”的确立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我根据对世界历史的考证和分析,确认周懿王元年即是上帝耶和华神在以色列施展使得以色列耶路撒冷当地的日晷倒退十度的这一年,即在公元前701年。

      我们可以探索中国史学界之所以将周朝“共和元年”确立为公元前841年的推理过程。

目前中外研究机构普遍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电脑和天文软件,对古代所发生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进行在历史年代上的精确推算。据中外学者推算,将“(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天文记载,归结为早在公元前899年之际,于中国古代周朝“郑地”(今在陕西凤翔县或华阴县境内)的上空,所发生的一次“日全食”。自周懿王元年开始,到西周“共和元年”,在此期间共经历了四代君王的统治,即周懿王历时8年,周孝王历时6年,周夷王历时8年,周厉王历时37年,这四者的执政年限之和为59年。中国史学界确认周懿王元年正对应着公历的公元前899年,于是,在公元前899年的基础上,减去四代君王的执政年限之59个年头,如此,就可以将西周“共和元年”的确认为公元前841年了。

     “天再旦”普遍被当今中外研究者们解释为一次“日全食”。即在中国古代“郑地”(今在陕西凤翔县或华阴县境内)的某一天临晨之际,所碰巧发生的一次“日全食”。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并不符合中国人对于日食的习惯用语。中国历史对日食现象的记载,早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通常习惯于用“日有食之”的字句,来记载所发生的日食现象,而不是用“天再旦”这般非同寻常的字眼来记载日食。

     “旦”字从字面上为甲骨文字形,意思是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也分明是说明太阳在一天里曾升起了两次,而不仅仅是指着天“亮了”两次而言的。所以,如果人们以当地发生“日食”来解释古籍中所记载的“天再旦”这样天文现象,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牵强附会的做法。这样的解释就将“旦”字在本意上含义,都进行了严重的篡改和扭曲。“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据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记载了当年在中国古代“郑地”(今在陕西省华县)所发生的一种奇异的天文现象,这不单是指在一天之中“天再旦”即“太阳升起了两次”的异常现象,并且因着观察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事实上,这是记载了一次“太阳从西边升起”的重大事件。鉴于魏国的首都大梁的原址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古代的“郑地”恰恰是位于魏国以西,魏国人生活在郑地的东方,在所观察到的两次“日出”中,第一次日出是属于正常的常规日出,而第二次日出则是“太阳从西方升起”的罕见情形。然而,魏国人又何以能看见西方“郑地”上有日出的罕见现象呢?这究竟是否真实呢?


      俗话中,常用“太阳从西边升起”来形容世上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中国古人却记载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异常现象,这意味着太阳曾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即是记载了一次“夕阳从西边升起”的奇迹。难道说,太阳真的能从西方升起吗?在世界历史上,还有谁曾经记载了太阳“倒行”的奇事呢?确实是有,以色列人就曾将这样一个奇事记载在《圣经》里。《圣经》揭示了“(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奇观之由来。

      至于神所行的“神迹”来说,在人看来所不能的,在神看来,凡事都能。神甚至能控制天空中的太阳运行的轨迹,让它倒退,就倒退;让它落下,就落下;让它停住,就停住。而太阳的体积比地球要大出一百多万倍。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可10:27)。


      据以色列历史记载,上帝曾经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就意味太阳相对于地球,曾发生过“倒行”。上帝行这等奇事的时候,正是在公元前701年之际,当时,亚述国对南国犹大的首都耶路撒冷进行了围攻,并想如法炮制,就象以前曾在公元前722年之际,用灭亡北国以色列一样的方式,来灭亡南国犹大。亚述军队在围城下不断辱骂上帝,当时,上帝耶和华从天上差遣灭命的天使,在一夜之间,灭绝了亚述国围困耶路撒冷的军队共18万五千人,从而使得亚述远征军实力丧失殆尽,从此,亚述国变得一蹶不振。亚述国攻占南国犹大首都的意图就这样被上帝所破灭了,不料,此时固守首都耶路撒冷的犹大王——希西家也病入膏肓了。先知以赛亚向希西家转告了上帝耶和华的话语,上帝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知道自己的阳寿就要到期了,于是痛哭祷告上帝,上帝念希西家曾行了很多善事,又看到了他的眼泪,于是,就给希西家增添了15年的阳寿,并承诺希西家三日后就必可以去上帝的圣殿。此时,本是病得要死的希西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求神给一个兆头,于是,在先知的祷告下,上帝为希西家应验了这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天象奇观,即是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

      请注意,上帝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十度代表的时区间隔应该是40分钟,这就意味着太阳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其结果有两个:

1、就是使得地球上的某个刚刚发生破晓的地区,初出地平线的太阳在一瞬间里,又降了下去,约40分钟后,才又一次重新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其结果就必要使得世上的某地发生在一天之内有两次日出的天文奇观。

2、当这天文奇观发生之时,在地球上,也必有某个区域,当地人们会发现本地区正处在日落西山、夕阳西下的过程中,一片漆黑。突然,本应该是夕阳西下的太阳,在骤然间变得一反常态,突然又从西方地平线上“跳升”出来,即发生了“夕阳西升”的反常景象,使得当地变得一片光明,并经过40分钟之后,才再一次日落西山。“郑地”位于魏国西方的,发生了“天再旦”这样一个反常现象,不正是应验了太阳从西方升起了吗?

     中国古代的“郑地”是位于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以西的,魏国人向位于其西边的“郑地”望去,看到在“郑地”发生了“天再旦于郑”这样一个反常现象,这不正是证明了在那个时分,出现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太阳从西方升起”的奇事了吗?


      只要是太阳从地平线上重新升起,无论是上面两种情况之一,都是可以视作为“天再旦”。中国古代时的“郑地”正是位于魏国的西边,当时,位于东方的魏国人,目睹了在位于其西边的郑地方向上,发生了“天再旦”这样一个反常现象,这惟有一种解释,就是证明了太阳在当时相对于地球,发生了“倒行”。


      很显然,在第2种情况下,是最为符合魏国史书《竹书纪年》所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情况。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太阳从西边升起”的事件。这就使得令史学界感到扑簌迷离的“周懿王元年”几乎完美地对应于公元前701年。

       以上就是对“(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完美解释!

      “夏商周断代工程”要确定“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的哪一年,我们可以从《圣经》中得出以下结论: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现象发生的年代应该是公元前701年。


       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历史上,上帝耶和华曾在以色列行过多次扭转日、月乾坤的奇迹,神不单是曾经使得“日晷本向前行的影子硬是往后退了十度”这等奇迹,并且施展过使得“日头在午间落下”的奇事,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上帝耶和华曾使得日、月在以色列当地的上空悬停,止住,时间延续达一天之久。

       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ροδο-τοζ,拉herodotus,)写成了其传世名作——《历史》一书,此书因其年代久远,而被西方认为是人类最早的历史著作之一,其权威性被世界所公认。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74节)中,记载了一件奇异的天文现象,即:“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37节)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奇异的事,即:“太阳离开了它在天上的本位而消失了,虽然天空澄明没有云影,不过白天却变成了黑夜。”

      据《圣经》记载,上帝在造成“日头在午间落下”这一天文奇观之前,就事先通过两位先知向以色列人传达了神的审判。

      在《圣经·阿摩司书》记载了神的话语,上帝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8:9】)。

      在《圣经·弥迦书》中记载了神的话语,上帝耶和华说:『你们必遭遇黑夜,以致不见异象。又必遭遇幽暗,以致不能占卜。日头必向你们沉落,白昼变为黑暗。』(【弥3:6】)。

      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叙述,埃及的牧师曾向他展示他们的寺庙记录,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记录,说有一天的时间是平时一天的两倍。(以上这句话来自网文),其实,这正是应验了《圣经·约书亚书》中的记载:“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书10:13】)

      当年,以色列出埃及之后,在以色列军队的统帅约书亚的率领下,在征服迦南地的过程中,约书亚曾祷告上帝耶和华,以期让太阳和月亮停下来,以照亮杀敌的战场,这祷告得蒙上帝的应允,于是上帝让日头和月亮伫立,不急急落下,约有一天之久,结果是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全歼了敌人。可见圣徒的祷告能够从神获得难以想象的力量。


      正是以色列人在《圣经》中记载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天象变异——上帝耶和华让日头和月亮在迦南地的上空伫立不动,约有一天之久。


      在世界历史上,上帝曾以他的大能,一手造成诸多的天文奇观,这绝对是非同小可的。世上的一些凡自称是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度,面对在公元前701年之际,所发生的巨大的天象变异时,也绝对不会都对此视而不见。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这也同时是对于全球各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一种在隐形中的检验。因此,中国古籍《竹书纪年》所记载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史料,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无疑一个惊世骇俗的消息。然而,除了《圣经》对此有记载之外,是否只有中国古代记载了这等令人类感到不可思议的天象奇观呢?有!确实是有,而且是不止一次。据权威的《历史》书记载,太阳曾反常地升起过四次。具体记载如下: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二卷142节中,记载了古埃及祭司向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陈述的奇异的天文记载,即:“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西汉年间,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的历史相较于《史记》而言,在年代上更为久远,在史料的记叙上更能反映古代的实际情况。我不知道史学界究竟是如何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而将西周“共和元年”即所谓的公元前841年,做为中国有确切纪年开始的标志的。如今看来,这同样是立不住脚的。因为西周“共和元年”相较于产生“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之际的公元前701年,还要向后推延三代君王,所以还要更晚一些,因此,可以推断西周“共和元年”应该是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之际的643年前后,相比较目前学界所公认的公元前841年还要推迟近200年。如今,我们可以断定“夏商周断代表”对于周朝历代的在时间的划定方面属于杜撰。 中外学术界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虽然对于周朝历史有着多方面的考察和印证,无数的人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和时间,但是,在对于历史编年有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历史坐标——周懿王元年的考证上,犯有不应该有的严重错误和判断,使得周朝编年史成为日后的一个学术上赝品和杜撰的历史,且误人子弟,在将来会成为一个学术史上的笑料。众人的研究所以功亏一篑,其中的原因不在于专家学者的素质和学问,而是在于不认识上帝,没有认识到《圣经》做为上帝与人类之间的永恒契约之伟大。历史将雄辩地让人们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11
“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成果  


  编者按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经过多学科的200位专家五年来的集体努力,目前已经达到计划预定的目标。今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进行的验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日前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为了满足关心这一工程的广大读者的愿望,本刊今天开辟"夏商周断代工程"专版,介绍这一工程所取得的成果。  


  西周年代学研究  


  西周自武王克商到幽王,共11世12王。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给出了自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下的纪年,是建立西周年代学的可靠的基准点,所以"工程"涉及的西周年代学研究范围为: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孝王-懿王-夷王-厉王-共和元年。  


  西周年代学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测年,建立年代学框架,同时构建金文(青铜器铭文)历谱并对有关天文材料进行计算,排出列王年代。  


  与西周年代学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和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国遗址。"工程"通过对琉璃河和天马-曲村遗址的考古分期研究,建立起系统的西周燕文化和晋文化编年序列。对这两个文化序列的14C测年研究,则能够建立自周初开始的比较完整的西周年代框架,并作为确定西周始年的重要佐证。在对晋侯墓地所见晋侯世系证认和测年的基础上,结合《史记·晋世家》等文献,还可以将西周列王与晋侯年代作横向比较。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国早期都邑遗址,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已发现西周早期城址及西周墓葬200余座,其中M1193等墓出土带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琉璃河遗址M1193是一座有四条墓道的大型墓葬,其中出土有两件铭文相同的青铜器克?、克?,铭文记载了燕国的始封:"王曰:'大保,……余大对乃享,命克侯于?,……'"铭文中"大保"指召公。《史记·周本纪》:"成王既迁殷遗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燕国之封,见于《史记·燕世家》,召公被封于北燕,但未就国,而由其元子代之。可见,克?、克?铭文中的"王"指成王,M1193的墓主人"克",即召公之"元子",也就是第一代燕侯。M1193椁木保存良好,经常规14C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015-前985年,这为西周始年的推断提供了参考。  


  1996年秋,在琉璃河遗址灰坑H108第1层和第3层中发现三片刻字龟甲。其中,第1层出土的一片龟甲上刻有"成周"二字,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据文献记载,成周营建于成王初。因此,"成周"卜甲的出现,表明H108的年代不会早于成周的建成,即其上限不得超过成王时期。H108地层关系明确,是琉璃河遗址中时代最早的西周遗址之一。通过对其出土器物特征的分析,H108的年代应在西周早期的偏早阶段,AMS测年结果为公元前1053-前954年,可与M1193的测年对照。



  位于山西曲沃的天马-曲村遗址,是晋国的早期都邑,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是迄今所知山西境0内规模最大的西周遗址。80年代以来,在此发掘了大面积的周代居址和500余座西周初至春秋初的中小型墓葬,90年代又在遗址的中心区发现了晋侯墓地。"工程"对晋侯墓地的部分墓葬做了AMS测年,并对测年数据和《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侯年代做了对应研究。  


  "工程"通过对西周晚期金文材料归纳得出金文纪时词语的涵义,利用66条年、月、纪时词语、日干支确定的文献和金文材料,排出西周金文历谱。由于对西周历法的若干细节目前尚有未能掌握之处,金文历谱只能是一个西周王年表。  


  武王克商年的研究  


  武王克商之年是商、周的分界,确立这一年代定点,就可以安排西周王年,并上推商年和夏年,因而是三代年代学的关键。  

"工程"推求克商年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关键性考古遗址的14C测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王克商年的范围;二是在以上范围内,通过金文的排谱和对武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最后加以整合,选定最佳年代。  


  先秦文献所载西周积年在270年至290年之间。《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左传》预言多为作者根据既有事实而造设,所以较为可信。自武王至显王共30世、31王(不计哀王、思王)。自周显王三十三年起,六国次第称王,《左传》此语当指是时。显王卒于公元前321年,自此上溯700年,为公元前1020年,再加上定鼎以前的成王、武王之年,则西周积年约270年。另据《孟子·公孙丑下》和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上推,西周始年应在公元前1020年以上。  


  此外,古今都有学者用古历推求武王克商之年的,如刘歆用三统历推得的公元前1122年(西周积年为352年),汉代学者用殷历推得的公元前1070年(西周积年为300年),清代学者以颛顼历推得的公元前1066年(西周积年为296年)等。但上述各种古历不早于战国秦汉,并非夏、商 、西周的真实历法。  


  为了缩小克商年的范围,"工程"对沣西等遗址的系列样品作了14C测年,并通过对殷墟甲骨文月食年代的天文推算,下推克商年的范围。1997年发掘的沣西H18,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发现。沣西97SCMT1探方,由一组系列地层单位构成,其中最底层的H18,由4个小层构成,包含内容丰富,所出有木炭、兽骨和炭化小米等可供测年的标本,属先周文化晚期单位,与张家坡早期居住遗址时代大体相当。叠压在H18之上的,是T1第四层,时代相当于西周初期;叠压或打破第四层和H18的有H16、H11和H8、H3、T1第三层等。其中H16、H11属西周早期,H8、H3、T1第三层属西周中期。以上单位均出土有各时期典型特征的陶器群。作为先周文化晚期,即商代末期典型单位的H18和作为灭商后西周初期文化典型单位的T1第四层,为从考古学上划分商周界限,提供了理想的地层依据,武王克商之年应该包含在这一年代范围内。  


  "工程"用常规法和AMS法对从这组地层中采集的系列含碳样品作了14C年代测定,并用1998年树轮校正曲线对所得数据进行高精度扭摆匹配,得到武王克商年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060-前995年。  


  与推定克商年范围有较直接联系的考古遗址样品系列,除上述沣西系列外,还有商后期的殷墟系列、西周的琉璃河系列和天马-曲村系列。经14C年代测定,其年代范围分别为:殷墟四期为公元前1080-前1040年左右;琉璃河一期一段墓葬为公元前1040-前1006年左右;曲村一期一段为公元前1020-前970年左右。考虑到殷墟文化四期的年代有可能延续到西周初,故克商年范围的上限取为公元前1050年。琉璃河遗址一期H108出土有"成周"甲骨,其年代不得早于成王,因此,其上界可以作为克商年范围的下限。该遗址第一期墓葬中最早的年代数据的中值为公元前1020年,由此得出克商年的范围为公元前1050-前1020年。  


  经多学科合作,"工程"对宾组卜辞中五次月食的年代进行证认,并计算出五次月食的绝对年代,参照文献所见商代积年和武丁及其后诸王年代的记载以及由周祭卜辞对商末三王年祀的研究,得出的克商年范围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之间。  


  由沣西等遗址分期与14C测年和由甲骨月食推断的克商年范围,虽是各自独立进行的,但都集中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与前述先秦文献研究所得武王克商之年的年代范围基本趋同。  


  在克商年的可能范围之内,通过现代天文方法回推克商天象,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等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天文推算的三个克商年,是各自独立得到的。三个方案都在前述由相关系列14C测年以及由甲骨月食推定的克商年的范围之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无法满足文献所给出的全部条件,因此,只能根据其满足的程度,以及与金文历谱匹配的状况来选定最优解。  

根据"工程"所定金文历谱,成王元年在公元前1042年,目前尚未发现四要素俱全的武王时的青铜器,难以直接推定克商之年。据《尚书·金滕》,武王在"既克商二年"的某日得病,经周公祈告,次日即病愈,又说武王死后,国中发生"管蔡之乱",但没有提及武王的卒年,因此后世学者对武王克商后的在位年数有争议。据梁玉绳《史记志疑》统计,有二年、三年、四年、六年、七年、八年等异说。但文献记述武王史事无超过四年以上者。东汉学者郑玄在其《诗谱·

豳风谱》中提出,武王克商后在位四年;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日本高山寺《周本纪》钞本,武王于克商后二年病,又"后二年而崩",与郑说相合。取此说则克商后二年病,又"后二年而崩",与郑说相合。取此说则克商年为公元前1046年,天文推算的公元前1046年说与此正相符合。此说与金文历谱衔接较好,与《武成》、《召诰》、《洛诰》历日、《国语·周语》伶州鸠语等也能相容,是三说中符合条件最多的一种,故定为武王克商的首选之年。  


  商代前期的年代学研究  


  建立商前期年代学框架的主要依据是商前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测年以及商前期都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和古代文献有关商年记载的研究。  


  属于商前期的遗址主要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洹北花园庄遗址、邢台曹演庄遗址和东先贤遗址等。"工程"以上述遗址的发掘和分期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商前期考古学文化序列:第一期以郑州商城C1H9、偃师商城宫城北部灰沟最底层为代表;第二期以郑州商城C1H17、偃师商城86J1D5H25为代表;第三期以郑州商城C1H1、C1H2乙、偃师商城85YS5T1H3为代表;第四期以郑州白家庄第二层、小双桥遗址的主体遗存为代表;第五期以安阳洹北花园庄

早段97G4、98AHDH11、99AHDM10和邢台东先贤遗址一期98H15、H34为代表。  


  工程对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花园庄遗址、东先贤遗址出土的系列样品进行了常规14C测年或AMS测年和拟合,得出了系列年代数据。  


  根据先秦及汉代文献关于商代积年的记载,商代总积年当为496+56=552年(含1046),若将伐桀之年计入,则为553年。也有学者认为"汤灭夏以至于受"可能是指从汤至帝辛即位,二十九王不包括未立而卒的大丁和帝辛。如是,则商积年为496+30(帝辛在位年数)=526年。  


  夏商分界是商前期年代框架构建的定点之一。目前关于夏商文化的分界,有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之间,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间,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二里头文化四期与二里岗下层之间等说法。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是已知最早的商代都邑规模的遗址,其始建年代应最接近夏商更替之年。"工程"根据14C测年数据,推断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始建年代在公元前1610-前1560年之间。  


  参考文献有关商代积年的记载,如取商积年576年说,由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上推576年,则为公元前1622年;如取商积年496年说,若依陈梦家的解释,则当由公元前1046年上推552年为公元前1598年,若依另一种解释,则由公元前1046年上推526年为公元前1572年。再参考14C测年数据,现取整估定商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  


  商代后期的年代学研究  


  商代后期指盘庚迁殷至商朝灭亡,其间经八世十二王。商代后期年代学研究以殷墟文化的分期和14C测年为基础,以甲骨分期和测年与殷墟分期相印证,结合文献记载、甲骨文天象记录和历法材料的研究来完成。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商后期都城所在。殷墟文化分为四期(根据最新发现,洹北花园庄早段遗存早于第一期)。殷墟文化一期到四期对应的商王如下:殷墟一期约当盘庚、小辛、小乙和武丁早期;殷墟二期早段年代约当武丁晚期,晚段尚未发现可以定年的材料,估计与祖庚、祖甲时代相当;殷墟三期约当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代;殷墟四期约当帝乙、帝辛时代。"工程"对殷墟各期采集的样品作常规14C测年,经树轮曲线校正,得到24个系列样品的日历年代。  

殷墟甲骨文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期断代标准。"工程"选择分期明确、有断代价值的卜骨,用AMS法进行系列14C年代测定。甲骨测年的目标,是用AMS法对各期、各组有字卜骨测年,对照高精度树轮校正曲线研究,将测得的数据转换成日历年代,进而排出武丁至帝辛的年代序列。  


  目前已对37个有字卜骨样品和9个无字卜骨样品进行了明胶提取,其中31个有字卜骨样品和8个无字卜骨样品制备成石墨,用AMS法做了14C测量。31个有字卜骨样品的测年数据,有22个在合理的年代范围之内,另外9个明显偏老。8个无字卜骨样品的测年数据,也有2个明显偏老。专门的实验研究表明,偏老的主要原因当是样品受到老碳的污染。  


  除去分期尚有争议的历组卜骨等,将剩余的15片有字卜骨、6片无字卜骨和2个层位清楚的同期骨样纳入拟合系列,用贝叶斯方法对测得的14C年代数据进行系列样品树轮校正,所得日历年代与既有的商后期年代框架基本一致。  


  "工程"还对甲骨文中可能的日月食记载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由宾组卜辞中的五次月食,推得武丁在位年代。宾组卜辞五次月食记录的可信性,学术界没有争议。宾组卜辞属武丁到祖庚时期。在3000多年前、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范围内,竟有五次月食记录,这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奇迹。天文计算表明,在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只有一组年代既符合卜辞干支,又符合月食顺序:癸未夕月食,公元前1201年;甲午夕月食,公元前1198年;己未夕向庚申月食,公元前1192年;壬申夕月食,公元前1189年;乙酉夕月食,公元前1181年。  


  根据《尚书·无逸》,武丁在位59年,由五次月食可大致推定武丁在位的年代:①如果乙酉夕月食当武丁末年,那么,武丁在位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239-前1181年。②如果壬申夕、乙酉夕月食下延至祖庚,那么,武丁在位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250-前1192年。从甲骨分期看,壬申、乙酉月食放在祖庚世比较好。因武丁在位的年代不会超过公元前1400-前1160的范围,而在此范围内,己未夕向庚申月食只有公元前1192年、1166年两种选择,甲午夕月食最早为公元前1229年,

所以,即使不采用根据新的甲骨分期分类得到的五次月食的顺序,武丁在位的年代范围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商代晚期,商王用五种祭祀方法按固定顺序轮流祭祀先王及其配偶,一个祭祀周期称为一祀,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学者称为周祭,有纪时作用。帝辛的周祭材料可靠,依之排出祀谱,可确定帝辛在位年代。利用周祭材料也可排出帝乙祀谱,与帝辛祀谱连接,确定帝乙在位的可能年代。在周祭系统中,帝辛元祀至十一祀祀谱有6件青铜器,联系清楚,是商末三王祀谱最有根据的一段。由此排出帝辛元祀到十一祀祀谱,在历法上符合阴阳合历的原则,在周祭上祭祀与季节基本对应,所以应属可信。经研究,这段祀谱二祀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应是丙辰或丁巳。按照这一特征,再考虑当时岁首和月首的可能情况,得到帝辛元年可能的年代为公元前1085年、1080年、1075年、1060年等。因武王克商之年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而周祭材料中记有廿五祀

的青铜器应入帝辛祀谱,没有发现更多的祀数,所以帝辛元年以选在公元前1075年为妥。  


  商后期王年在《尚书·无逸》中有所叙述,古本《竹书纪年》亦保存两条。后世学者在利用文献推定盘庚迁殷到商亡的总年数时,有275年、273年、253年三说。现已推定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46年,如采用275年,则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320年;如采用273年,则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318年;如采用253年,则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298年。因武丁元年确定为公元前1250年,考虑到盘庚、小辛、小乙一代三王总年数的合理性,以253年说较妥,则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298年,今取整为公元前1300年。  


   夏代年代学研究  


  夏代年代学研究主要遵循两条途径,一是文献中对于夏年的记载,二是对夏文化探讨的主要对象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以及二里头文化进行14C测年,同时参照文献中有关天象记录的推算。  

文献所见夏代积年主要有471年和431年两种说法。两说相差40年的原因,历来有两种解说:一是471年包括羿、浞代夏的"无王"阶段,431年不包括"无王"阶段;二是471年自禹代舜事起算,431年自禹元年起算。"工程"采用前一种解说。  


  二里头遗址是徐旭生1959年调查"夏墟"时发现的。学术界把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分布于豫西、晋南地区的一类遗存称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主要有两个类型,分布在豫西地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称为二里头类型;分布于晋南地区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称为东下冯类型。东下冯类型的起始年代略晚于二里头类型。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属于夏文化。"工程"对二里头遗址采集的系列含碳样品进行14C年代测定、拟合,并对考古分期成果相整合,初步推定

出二里头文化各期年代范围。  


  河南龙山文化又称王湾三期文化,是分布在豫西地区、在年代上早于二里头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延续时间和文献记载的夏代积年之间尚有差距,二里头文化可能只是夏代中晚期的夏文化,而早期夏文化则要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中寻找。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以王城岗一期、煤山一期为代表;第二段以王城岗二、三期,瓦店一、二期,煤山二期为代表;第三段以王城岗四、五期,瓦店三期为代表。"工程"对王城岗遗址的系列含碳样品进行AMS14C年代测定并拟合,得出了各期、段的年代范围。  


  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遗址一期之间,从文化传承关系和14C测年结果分析,仍存在缺环。有学者认为以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某些单位为代表的遗存,早于二里头一期,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1999年开始对新砦遗址的再次发掘,证实新砦二期上接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一期),下连二里头一期,正填补了其间的空白。  


  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禹州瓦店都是规模较大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发现有大型房基、奠基坑及精美的玉器和陶器。它们的发现为探讨早期夏文化提供了线索。  


  夏代有五星聚、仲康日食两条天象记录可通过天文推算考察夏年。有学者计算出在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会。经对夏代立国前后的五星聚合重新推算,也证实了这次五星聚会是迄今五千年中最难得的一次。公元前1953年2月中旬至3月初,在黎明时分的东方地平线上,土星、木星、水星、火星和金星排成一列,在2月26日,五大行星之间的角距离小于4度。这种奇异壮观的天象,很可能在古人记忆中流传下来,因此可以作为估定夏代年代的参考。对文献记载的仲康日食,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推算还很困难。  


  夏代基本年代框架的估定包括两点:一是夏商分界,二是夏代始年。关于夏代始年的推定,"工程"主要是依据文献中有关夏代积年记载的研究,并参考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14C的测年数据。  


  关天夏文化的上限,学术界主要有二里头文化一期、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两种意见。新砦二期遗存的确认,已将二里头文化一期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紧密衔接起来。以公元前1600年为商代始年上推471年,则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1年,基本落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公元前2132-前2030年)范围之内。现暂以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的始年。

  

   原载:光明网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13
国外论文摘要翻译

国外考古资料原链接如下:

http://www.geocentricity.com/astronomy_of_bible/jld/index.html


以下是我对照外文资料,所进行的初步的翻译,比较粗浅,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

For the Egyptian account, we find that the French classical scholar, Fernand Crombette, translated some Egyptian hieroglyphics which tell of Joshuaós long day.25  The text starts out with an edict from the king to exempt from taxation those who had been victims of a flood some two weeks earlier. Evidently the flood had been caused by an unusually high tide.  The cause, according to the Egyptian hieroglyphics, was:

对于埃及的记载,我们发现,法国的古典学者,弗尔南 克侞姆彼特,翻译了一些古埃及象形文字对约书亚长日的叙述。铭文从国王出法令豁免那些约在两周之前,因遭受洪水侵袭的受害者的税务为开端。很明显,洪水已经造成了不同寻常的高潮位。这其中的原因,依据埃及象形文字所记载的事实是:


The sun, thrown into confusion, had remained low on the horizon, and by not rising had spread terror amongst the great doctors.  Two days had been rolled into one.  The morning was lengthened to one-and-a-half times the normal period of effective daylight.  A certain time after this divine phenomenon,the master had an image built to keep further misfortune from the country.?

太阳陷入了错乱,它滞留在距离地平线很低的位置而不升起,这种现象在大学者们中间引起了恐慌。两天的光景被合并为一天 ,早晨实际被延长到相当于正常光景的一倍半。在这个天赐的特殊现象之后,无疑有一些的时期,这是造物主垂天象以阻止这个国家在长远的灾祸吗?



Hephaistos...grant protection to your worshipers.  Prevent the words of these foreign travelers from having any effect.  They are impostors.  Let
these enemies of the sacrifices to the images be destroyed in the temples of the great gods by the people of all classes.  Make life harder for these cursed worshipers of the Eternal.  Punish them.  Increase the hardships of these shepherds.  Reduce the size of their herds.  Burn their dwellings.?

〈希腊冥界之神〉赫菲斯托斯 (Hephaestus)给予你的崇拜者以保护。防止外国游客的话语所产生的效力。他们是骗子。让这些做为祭品的敌人被毁灭在这管辖各阶层民众的伟大的众神之庙里。使得这些被诅咒的崇拜者的生活永远艰难。严惩他们。加大这些牧羊人的困苦。使得他们的牲畜减少。烧毁他们的住所。


Rameses, our celestial ancestral chief; you who forced these wretched people to work, who ill-treated them, who gave them no help when they were in need: cast them into the sea. They made the moon stop in a small angle at the edge of the horizon.  In a small angle on the edge of the horizon, the sun itself, which had just risen at the spot where the moon was going, instead of crossing the sky stayed where it was.  Whilst the moon, following a narrow path, reduced its speed and climbed slowly, the sun stopped moving and its intensity of light was reduced to the brightness at daybreak.  The waves formed a wall of water against the boats that were in the harbor and those that had left it.  Those fishermen that had ventured onto the deck to watch the waves were washed into the sea.

拉美西斯,你是我们的祖先在空中的首领,正是你迫使这些可怜的人去工作,你虐待他们,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你不给他们帮助:将他们投入海里。 这些冤魂使得月亮保持一个小角度垂在地平线上。保持一个小角度垂在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点位是按照月亮经过的路线,替代了它周行天空本来所应该停留的位置。月亮在与此同时,也随从一个狭小的轨迹,减少了它的速度并缓慢地爬升,太阳停止移动,并且它剧烈的光线被降低到拂晓之际天刚亮的程度。海浪引发了象墙一样的浪,冲击着停留在港湾里的船舶及留在其中的人们。那些冒险在甲板上观察海浪的渔夫,被海浪卷进了大海之中。



The tide, which had risen high, overflowed into the plains where the herds were grazing.  The cattle drowned represented half the herds of Lower Egypt. The remains of abandoned boats broken against the sides of the canals were piled up in places.  Their anchors, which should have protected them, had been ground into them.  Quite out of control, the sea had penetrated deep into the country.  The expanding waters reached the fortified walls constructed by Rameses, the celestial ancestral chief.  The sea swept around both sides of the region behind, sterilizing the gar dens as it went and causing openings in the dikes.  A great country had been turned into a wilderness and brought into poverty.  All the crops that had been planted had been destroyed and heaps of cereal shoot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潮汐已经升得很高,溢出到平原上那些畜群正在吃草的牧场上。这些被淹死的畜群占了地势较低的埃及之地的一半。运河两岸被毁坏的船只的残骸,显得破败不堪,一片狼藉。他们的船锚,本应保护他们,却使得他们搁浅,完全不受控制,海水从深处渗透进入国度,泛滥的水延伸到了埃及祖先在天上的首领——拉美西斯所修筑的防水堤坝。海水遍布两岸,所到之处,扫荡着花园,冲毁了堤坝,引发决口。使得伟大的国家陷入无序和贫困之中。所有种植的农作物都被摧毁,屯放的谷堆被散落在地上。





评述:



The Crombette account is significant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For one, it tells that the moon ǒclimbed slowly,ō which would be correct if the moon
kept its orbital speed but stopped its daily motion.  This is allowed by Joshua 10:13ós weaker statement on the moon: ǒand the moon stayed,ō instead
of the stronger ǒstopped,ō for ǒstayō may mean ǒto linger or wait to witness an event.ō  Likewise, Crombetteós interpretation that the moon was going to the spot where the sun had risen is thus explained by having the moon continue its orbital motion and its being located west of the sun, perhaps
near last quarter.


法国学者——弗尔南克侞姆彼特的记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原因。其一, 它告诉我们月球爬升缓慢,哦,这将是正确的,如果月球 保持其轨道的速度,但停止其日常的运动。这是与《圣经》约书亚书10章13节上的陈述是吻合的:“ 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吗?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圣经 约书亚书10:13】)。哦,弗尔南克侞姆彼特解释月亮运行经过了太阳升起所经过的位置,也以如此方式解释了月亮保持其轨道运行,并被安置在太阳的西边,这可能是发生在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季节。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17
列王记下: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



【王下20:8】  希西家问以赛亚说,耶和华必医治我,到第三日,我能上耶和华的殿,有什么兆头呢?
And Hezekiah said unto Isaiah, What shall be the sign that the LORD will heal me, and that I shall go up into the house of the LORD the third day?
【王下20:9】  以赛亚说,耶和华必成就他所说的。这是他给你的兆头,你要日影向前进十度呢?是要往后退十度呢?
And Isaiah said, This sign shalt thou have of the LORD, that the LORD will do the thing that he hath spoken: shall the shadow go forward ten degrees, or go back ten degrees?
【王下20:10】 希西家回答说,日影向前进十度容易,我要日影往后退十度。
And Hezekiah answered, It is a light thing for the shadow to go down ten degrees: nay, but let the shadow return backward ten degrees.
【王下20:11】 先知以赛亚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使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
And Isaiah the prophet cried unto the LORD: and he brought the shadow ten degrees backward, by which it had gone down in the dial of Ahaz.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19
依据古埃及象形文字所记载的事实是:


The sun, thrown into confusion, had remained low on the horizon, and by not rising had spread terror amongst the great doctors.  Two days had been rolled into one.  The morning was lengthened to one-and-a-half times the normal period of effective daylight.  A certain time after this divine phenomenon,the master had an image built to keep further misfortune from the country.?

太阳陷入了错乱,它滞留在距离地平线很低的位置而不升起,这种现象在大学者们中间引起了恐慌。两天的光景被合并为一天 ,早晨实际被延长到相当于正常光景的一倍半。
=================================


以上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线索,可以将这考证资料编辑进入主贴内容之中。先留一个记号,待时间充裕后,再进行整理补充。
.

http://www.dkj1997.com/article/showarticle.php?aid=3647

神秘加长的一天  

作者:韩雪松/文 发布时间:2009-03-04 09:08 阅读次数: 679 次 来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09·03
  历史上的一天好像丢失了

  《旧约圣经·约书亚记》10:13节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也就是约书亚生长的年代,曾经有一天持续时间很长,并且在希伯来的《哈巴谷书》3:11节也提到这很长的一天,不仅如此,世界其它地方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历史上这很长一天的传说。

  例如,一位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在他的离奇的描述中告诉我们:曾经有一天丢失了,地球处于极其炎热之中,太阳很异常……这首诗说的就是与约书亚同时代的事情。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叙述,埃及的牧师曾向他展示他们的寺庙记录,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记录,说有一天的时间是平时一天的两倍。在古希腊俄尔普斯赞美诗中有巴克斯神捕捉了太阳和月亮的行踪的传说。在中国古老的文献中、巴比伦和波斯的传说中、玻利尼西亚人的记录、秘鲁的印加人和墨西哥阿芝台克人的记录中都有一天被奇迹般地延长了的传说。

  另外,通过天文学的计算,天文学家也发现历史上的一天好像丢失了。曾经,英国天文学家艾德文·鲍尔、美国哈佛大学的天文台教授、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共同采取不同的推算方式把时间推算到约书亚时代。如果他们只是根据太阳运行的年代表,追寻到人类最早的记录,从这个最早记录开始沿着日历推算到约书亚时代,历史上的约书亚战争发生在星期二,但是,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往回计算,战争发生的那一天应该是星期三。月份还是同样的月份,但是已经不是同一天了。就是说,若我们从最早的日期向后推算,那一天是星期二,但是,若我们从现在往回推算,那一天就是星期三,中间错失了一天。

  世界大冲撞打断地球自转

  1950年,俄国科学家以马利·威利科夫斯基写了一部富有争议的《世界大冲撞》一书,他认为那些不约而同的历史传说是真实的,历史上真的有一天丢失了,或者时间持续很长。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天,威利科夫斯基认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地球或者被一颗彗星靠近或冲撞,相互碰撞或摩擦导致地球的常规自转被打断,或者地轴被强磁场影响并发生倾斜,因此几个小时内人们观察到的是:太阳或月亮好像突然停在了空中,没有移动地方。

  当然,每个天文学家都知道地球与一个有足够质量的天体接触,自转速度和规律有可能会被打断,即使无法让整个地球的自转受影响,但是由于地壳是漂在地幔上的,碰撞有可能会使地壳相对于地幔整体转了一个角度,致使地球表面的自转速度和规律被打断。但如果是这样,那么漫长的一天现象肯定不是个局部的现象,整个地球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地方太阳只在地平线上方停着,有的地方太阳挂在空中,有的地方则是漫漫长夜。威利科夫斯基找到了很多相关证据。

  在墨西哥人的编年史中,用印第安语写下了这样的描述:发生在远古的一次大灾难中,长夜持续了很久……秘鲁也有黑暗持续好久的记录。一位西班牙专家比哥伦布晚20年来到美洲,他收集了很多当地土著人的资料,有的资料上就有:在一次宇宙灾难中,太阳只是上升到地平线上方一点,不再移动,月亮也静静地悬挂在那儿,没有移动。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则提到“地球处于极其炎热之中,太阳很异常……”的白天,太阳好像在天空静止不动。其它一些国家和部落也有关于这样一次宇宙灾难的记载,例如,那时太阳不再耀眼,几十万的人和动物在这次世界巨变中死亡了。

  大冲撞之后

  不过仅凭上述的记录来证明“世界大冲撞”还不够,若是彗星冒犯地球,让地球的自转规律有所改变的话,那么在地球上所表现的迹象绝不只是一天被加长了,肯定还有很多异常的现象。是的,威利科夫斯基找到了当时出现的大雨、洪流和陨石雨之类的自然现象的记录。

  在《约书亚记》中,有两首诗写到天上掉下许多巨大的石头。尽管写《约书亚记》的人不知道天上的石头与神秘延长的一天有什么关系,但有关情景的描述却很生动、详尽。随后,《圣经》的记录也显示了这次天文学事件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例如,天上落下红色的尘埃雨,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红的。这肯定是当彗星与地球擦肩而过的时候,落下的尘埃把湖泊、河流和大海都染红了,整个地球看起来像生锈了。目击者看到的被红色浸透的情况不仅在《圣经》中被记录,而且在玛雅手稿中和古埃及草纸上都有记载,这种被污染了的红色河水杀死了鱼,人们不敢再喝河里的水。红色尘埃刺激着人和动物的皮肤,导致他们患上严重的皮肤病,死了好多人,这场大灾难在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历史记载。

  当时由于地球突然停止自转,而空气、海水还像原来那样流动,于是出现了超大速度的飓风,这在墨西哥、波斯和南海附近的记载中都有反复描述。不知是飓风的原因还是海水的惯性运动,当时海水曾掀起几千米高的海啸,从日本直冲到秘鲁,在印第安人和其它地方的部落里,有关这次超强海啸的描述流传了下来,那是非常不平凡的事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出埃及记》中也有相关的描述:当海水涌上时,以色列人正在逃跑,埃及人正在追赶,这时洪水却把埃及人的战车、战马淹没,以色列人获得了自由。

  天空的情况给当时的人们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空好像是个战场,呈现出无比恐怖和壮观的场景:一个火球正在与烟柱战斗。那个火球应该就是与大气摩擦起火的彗星。当时风雨雷电交加,好像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水和火……

  历史上真有这么一天被加长了吗?在这一天前后真的发生了非常异常的事件吗?无法定论,只能推测。但有一点很现实,那就是:若发生在今天的世界大冲撞,几千年后,人们根据记载谈论起来,也会认为只是传说,值得怀疑。对于威利科夫斯基的这个理论,有的人嗤之以鼻,认为牵强附会;有的则认为很独特,可以引起科学界关注历史上的天文学事件和地理事件。因此这本富有争议的历史分析书《世界大冲撞》成为了美国最畅销书之一。

  。。。。。。

  详情请见《大科技·科学之谜》2009·03,欢迎阅读!
.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3-1 17:19
相关链接: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names=&userids=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