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11
标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案例】1
2010年11月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发表演讲,
我们看看相关报道的写法
英国首相卡梅伦北大演讲被赞绅士
日期:2010-11-11 作者:admin 来源:现代快报 中国鞍山网 推荐:双色球开奖结果
本条快讯其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鞍山网报道:
  英国前任首相布莱尔刚刚离开北大,现任首相卡梅伦后脚就来到美丽的燕园。昨天,卡梅伦在北大发表演讲,态度谦和,被赞“英国绅士”。
  前期保密做得好
  卡梅伦访问北大,前期的“保密”和“安防”工作十分周全。据一名北大老师称,“校外人员不能参加,就连北大学生人数也受到限制。”
  中文系大二同学潘子豪十分幸运,前去听了卡梅伦的演讲。据了解,中文系四个年级只有14个同学获得了与卡梅伦“面对面”的机会。
  向中国学奥运经验
  “第一印象就是英国绅士,”潘子豪说。据北大同学回忆,卡梅伦演讲时态度谦和,不时还带有手势和表情。演讲大约持续了40分钟,第一个高潮来自互动环节。一名学生提问,“作为英国的领导人,您能从中国模式中学到什么?”卡梅伦答道:“首先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话还没说完,北大学子立刻欢呼起来。潘子豪告诉记者,首相接着说,中国较快的经济发展也值得学习。中国的崛起并不是威胁,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学生提问惹首相发笑
  有学生问首相,英国的学费涨了,这是否意味着去英国留学更贵了?全场同学哄堂大笑,首相也跟着笑了起来,继而表示,希望北大学子有机会能去英国留学,也希望更多的英国学生到北大来。两国的交流并不仅仅是领导人的交流、政治经济的交流,也是人民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综合
http://www.as9z.com/aszx/gn/2010/1111/89041.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12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0-11-11 17:14 编辑

                                     BBC 卡梅伦北大讲演促中国政治改革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0-11-11
  英国广播公司11月10日发表文章,题为《卡梅伦北大讲演促中国政治改革》,文章摘编如下:

  卡梅伦在演讲中表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上的自由发展已惠及中国和世界。但他认为,现在是让中国享有更大政治开放度的时候了。

  美联社引述卡梅伦说,他认为确保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最好办法是让经济和政治一同进步。

  早些时候,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接受中国央视专访时表示,中国崛起对世界并非威胁,而是一种机遇。

  卡梅伦说,他亲率英国历来最庞大的政商界代表团访华,充分证明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关系。

  他表示,英方希望通过这个巨大的机会与中国实现双赢。

  他还说,中国的崛起是惊人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威胁,但他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当将中国崛起视为世界同中国往来,以及共同解决气候变化和贫困等问题的机遇。

  卡梅伦周三(11月10)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了会晤,他在周二已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了会谈。

  英国官员说,卡梅伦与温家宝会谈时,“一般性地”谈及人权问题,温家宝也表示欢迎两国就人权议题进行对话。

http://ed-china.stnn.cc/China/201011/t20101110_1452354.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12
英首相卡梅伦北大演讲 魅力四射口才一流
2010-11-11 15:18   来源:新华网   
     
  11月10日,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郝亚琳)正在此间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英方希望进一步加强英中关系与合作,不仅要加强英中经贸关系,还要加强与中方在各方面的对话和沟通。
  “我们两国已就广泛议题建立了高级别的对话机制,在这些机制下,不仅能够商讨国际问题,还能够探讨双方的经贸关系。我们能够广泛交流并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是非常重要的。”卡梅伦说。
  卡梅伦访华期间,中英两国政府就财金、能源、教育等议题展开了高级别对话。
  卡梅伦魅力四射口才一流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今天下午在北京大学演讲,表示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北大开放最古老的讲堂表示对贵宾的尊重,这位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总统的魅力与口才也征服了中国最高学府的众多学子。
  卡梅伦开场就回顾了自己25年前到中国香港的经历,“那是1985年,我还是个学生,听着‘起来,起来’的歌声……”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对于主持人的口误把他的年龄说成了46岁,卡梅伦也是哈哈一笑,现场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带着英国史上“最豪华”访问团到中国,昨天又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了会晤,签了理想中的大订单,卡梅伦的演讲主题也离不开中英贸易。他强调中英贸易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应该开放更多市场给英国,对中国在20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中的作用的溢美之词也频频出现,“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说什么、做什么至关重要”。
  对此,中国的年轻一代非常清醒。元培学院的大二学生周文杰就表示,首相说“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中国的实力逐渐增强,现在是中国需要证明自己的善意”,其实是有涵义的,是希望中国开放市场甚至还有其他政治上的诉求。
  北大演讲让学子印象深刻
  当然,学生们也认同卡梅伦说的“差异并不可怕”,“人和人之间也有差异,并不一定都会导致冲突,也可以是合作的契机”。卡梅伦说,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仅是政府之间的事情,也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事情,新一代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这一观点也成为中文系的潘子豪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贵族出身的卡梅伦亲自挑选每个提问的学生,男必称“Gentleman”,女必称“Lady”。第一位男同学上来就夸“首相本人比电视上更帅”,引来卡梅伦连声表示感谢,同时满场笑声一片。最后一个女生先引用首相的演讲内容说明教育的重要,马上直问首相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为什么要赴英国学习学费要上涨呢?”卡梅伦幽默地说,学费上涨了,多收这些钱是为了建更多的学校,提高合作办学的水平,也是为了发更多的薪水给教授更好地教学。同学们又是善意的笑声。
  卡梅伦48小时的首次访华以和中国未来一代的圆满交流宣告结束。卡梅伦勉励学生接受成功的教育,同时表示自己和英国也在向中国学习,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英国经济的复苏都要学习中国经验。

http://www.cnr.cn/gundong/201011/t20101111_507304734.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15

英首相答中国学生问:英国学费上调对留学生是好事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10-11-11分享到 |




卡梅伦说,本地生大学学费上调对海外学生是好事。
中国学生聆听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演讲
【欧洲时报网】据英国BBC英伦网报道,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学生表示,英国本地学生大学学费涨价,意味着海外学生学费未来上涨幅度“能被控制得比较低”。
卡梅伦是在北京大学对学生演讲时,回答一名学生有关国际学生的提问时作出以上表示的。
卡梅伦表示,海外留学生学费高涨,“是压低本地学生学费的一种办法”。卡梅伦对北大学生说,他的联合政府作出“困难的决定”,调涨英格兰大学的本地学生学费。
他说,本地生学费调高的结果就是:“国际学生虽然还是要支付高额学费,但是我们能够维持上涨幅度在控制之下。”
回答提问
卡梅伦在回答提问的时候,首先表示他欢迎国际学生到英国留学,包括约85,000名目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
他说,留学生是英中两国形成伙伴关系的绝佳方式,年轻人互相建立的联系能确保英中两国和世界更加安全。
卡梅伦说,联合政府宁愿将学费涨价称为“学生负担的一部分”(studentcontributions),这部分将发挥两个作用。
“第一,它将确保我们的大学有足够资金支持,因为我们的大学必须和中国、印度和美国的大学竞争。”
“第二,这部分新增的经费意味着海外学生的学费不会上涨得那么快,因为过去我们提高海外学生学费,作为压低本地学生学费的一种办法。”
“所以我们做了困难的决定,调涨英国学生负担的部分。没错,海外学生仍然必须支付高额学费,但是我们能够维持上涨幅度在控制之下。”

http://france.oushinet.com/172-570-95884.x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16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0-11-11 17:17 编辑

                                                   卡梅伦北大演讲出彩 错过午餐时间吃三明治
                                                                      来源:北京晨报
                                                                 2010年11月11日07:54
英国前任首相布莱尔刚刚离开北大,现任首相卡梅伦后脚就来到美丽的燕园。昨天,卡梅伦在北大发表演讲,态度谦和,被赞是“英国绅士”。
  前期保密做得好
  北大常有名人政要出入,只需看到各个大门保安一个个严查学生证、对来访者进行身份核查,就不难猜测又有一位大腕儿要驾到了。卡梅伦访问北大,前期的“保密”和“安防”工作十分周全。前天下午,记者联系了北大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只知道时间,不清楚具体地点。“校外人员不能参加,就连北大学生人数也受到限制。”
  学生报名限人数
  中文系大二同学潘子豪十分幸运,他在上周五接到系里发来的短信,被告知想要听英国首相演讲的同学需要回复学号和姓名,先回复的同学有机会参加。“我以前在电视里见到过卡梅伦,知道他是最年轻的英国首相,非常英俊,具有偶像气质。希望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就马上回复报名了。”中文系四个年级只有14位同学获得了与卡梅伦“面对面”的机会。据说,由于报名人多,学院最终采取抽签方式选学生。
  向中国学奥运经验
  下午3时,首相的身影出现在北大办公楼,北大学子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了他。“第一印象就是英国绅士。”潘子豪说。据北大同学回忆,卡梅伦演讲时态度谦和,不时还带有手势和表情。演讲大约持续了40分钟,第一个高潮来自互动环节。一名学生提问:“作为英国的领导人,您能从中国模式中学到什么?”卡梅伦答道:“首先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话还没说完,北大学子立刻欢呼起来。潘子豪告诉记者,首相接着说,中国较快的经济发展也值得学习。中国的崛起并不是威胁。
  学生提问惹首相发笑
  在最后一个提问中,有学生问首相,英国的学费涨了,这是否意味着去英国留学更贵了?全场同学哄堂大笑,首相也跟着笑了起来,继而表示,英国不仅有牛津、剑桥等大学,还有曼彻斯特等大学,希望北大学子有机会能去英国留学,也希望更多的英国学生到北大来。两国的交流并不仅仅是领导人的交流、政治经济的交流,也是人民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潘子豪告诉记者,他庆幸能够聆听演讲。“我觉得卡梅伦是个有魅力、有魄力的领导人。”
  晨报记者 张璐
  专家点评
  经济:伦敦金融城更重视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中英近日在金融领域达成的一系列对话成果显示,在和华尔街的竞争中,伦敦金融城跑在了前面。他指出,金融是英国传统的优势产业,而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在全世界有目共睹,各国金融机构都尽力争取先机。长期以来,赴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远远大于赴英国上市的数量。“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对中国而言,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之间的竞争为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利用外部资源的好机会。晨报记者 李若愚
  能源:中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中英经贸合作的项目清单中,低碳能源早已被画上着重号。据了解,双方已于9日签订了低碳等领域的双边合作文件,携手在绿色产业中大展拳脚。
  业内人士表示,以往中外能源合作更多是“利用中国的市场和外国的技术和资本”,但是,进入清洁能源炙手可热的低碳时代,这种模式已经被颠覆,中国公司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有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清洁能源领域投融资方面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也正越来越多地向外欧美输出技术,而非仅仅贡献市场。晨报记者 刘映花
  花絮
  英大使馆微博直播首相行程
  误饭点 午餐只吃三明治
  晨报讯(记者 韩娜)昨天是卡梅伦来华访问的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英国大使馆用微博生动直播了卡梅伦的行程。
  10点54分,英国大使馆微博上了一张卡梅伦和中国企业家的合影。
  12点02分,卡梅伦的最新消息又来了,“英国首相卡梅伦刚在人民大会堂与胡锦涛主席见面。(本博不在现场,没有即时图片,抱歉啊!)”信息及时通报很周到。
  12点10分,“终于,首相先生跟所有使馆员工见面了平易近人的领导~”。“首相卡梅伦结束了跟员工的见面之后,立即赶往长城参加下午的活动。由于坚持要亲自感谢员工,他牺牲了午饭时间……现在只能在车上吃三明治了。”
  下午2点18分,照片又来了,“同事刚刚发过来的滚烫的合照,今天早上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合影,中间的是首相,左1是英国使馆文化参赞白琼娜,左2是文龙,左3是大英国博物馆馆长Neil,右2是V&A的馆长”。随后又及时改正错误,声明是国家博物馆。
  14点48分,“长城之后,卡梅伦首相去了北京郊区的马池口小学,参观了他们的课堂,还听了孩子们的音乐表演。”引来网友一片赞叹之声:“当首相也很辛苦啊。”
  15点09分,“北大!来了!演讲稿很快送出:)”,卡梅伦在北大演讲的关键之处全程播报。
  声音
  英教育大臣:
  清华附中5分钟胜过英国5年功
  英大使馆在直播卡梅伦行程的同时,还插播了教育大臣媒体分享会。其中英国教育大臣戈夫的一句“戏言”引来网友的一片热议。英国教育大臣在交流会上说:“今天下午我去了清华附中,听了一堂高一学生的物理课,我在那五分钟听课学到的东西,比我在英国5年学的都多!”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哭笑不得,有人称其“太夸大”,也有不少网友称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讽刺”。有网友表示:“是夸呢还是贬呢?”“我是该笑呢还是该哭?”网友pigment说:“如果戈夫先生能坚持到放学,会发现附中孩子们的作业比他在英国5年做的都多。”
  会上有记者提问:“英国教育如何与美国教育竞争?”戈夫说:“就现在而言,英国的教育水平暂居世界第二,但英国也有很多大学的学术水平是世界顶级的,比如牛津、剑桥。而且英国提供给大家一个宽容开放的教学环境,况且三年的学费总比四年的便宜吧。”
  晨报记者 韩娜
  行程
  首次登长城 卡梅伦感叹“太了不起”
  长城:精彩之旅永难忘
  据新华社电(记者 张艺 徐松) 初冬的京郊,枫叶依然绚烂;巍巍长城,蜿蜒盘旋。10日,有“天下第一雄关”美誉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第一次登上长城,他留下了这样的感叹:“长城太了不起了!精彩之旅永难忘!”
  和以往外国领导人参观不同的是,这次在长城入口处迎接卡梅伦的是几十名身着绿色T恤衫的中国中学生。这些小同学来自北京三个不同的中学,通过一个叫“根与芽”的环保组织互相结识。
  没有讲解员的陪同,没有贴身的翻译,长了张娃娃脸的卡梅伦和这群朝气蓬勃的“环保小使者”一同踏上了长城的青石砖道,共同漫步在“居庸叠翠”的美景中,愉快地交谈,谈古老的长城,也谈到他们的学业和致力环保事业的故事。
  随后,卡梅伦前往距离长城不远的马池口小学,将一份特殊的礼物带给这个昌平区最大的农村小学——来自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一颗种子。
  卡梅伦亲手将种子送到一个名叫王可滢的女孩子手中。王可滢也向来自英伦半岛的贵宾赠送了小学生们自己创作的珍贵礼物:水墨画《春风又绿江南岸》和中国书法“青山不墨千秋画”。
http://news.sohu.com/20101111/n277530541.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19
英国首相卡梅伦北大演讲:中国崛起是一种机遇

日期: 2010-11-11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冯慧文 林起贤

11月10日下午,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一行访问北大,并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发表演讲。他强调,全球化并非零和博弈,中国的崛起对于其他国家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一种机遇,英中两国要在各个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演讲会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主持。


图: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发表演讲
戴维•卡梅伦,43岁当选英国第53任首相,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莅临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是戴维•卡梅伦上任后首次访华48小时行程中的重要一站。
在演讲中,卡梅伦首先回顾了自己25年前访问香港的经历,“那是1985年,我还是个学生,经常会听到‘起来,起来’的国歌声。”他的开场博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而现在中国人不仅是在国内站起来了,也在世界站起来了。”卡梅伦指出,现在不仅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世界上主要有两种态度。可以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一种威胁,也可以看作是机遇。” “中国变得富有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会变得贫穷,中国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衰落。全球化并非零和博弈。”卡梅伦指出,中国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有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同时,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在20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在气候问题和世界安全问题上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卡梅伦表示会选择与前两任政府一脉相承的政策,在经贸、投资上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强对话,“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伙伴,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卡梅伦引用《论语》中的古语“四海之内皆兄弟”,指出中英双方虽然在文化、历史传统上存在着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双方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就如英国国内虽然各政党之间存在分歧,但是完全可以为民族利益而进行良好的合作。卡梅伦呼吁中英双方应该在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历史与传统的前提下,增进交流与合作。

图:卡梅伦首相回答学生提问
在演讲中,卡梅伦还特别强调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往来,还要建立人民与人民、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在回答学生的提问过程中,卡梅伦表示很高兴目前有85000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学习,并希望北大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到英国大学留学,也希望英国学生能来中国交流学习。与中国100多年来的兴衰紧密相连的北大,和牛津、剑桥、爱丁堡等英国大学建立了教学和科研上的交流,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卡梅伦首相访问北大,正是这种深厚友谊的体现。演讲会上,林建华常务副校长代表北大向卡梅伦赠送了由36位北大学者编撰的《中华文明史》,感谢卡梅伦为北大学生献上精彩的演讲。


图:林建华常务副校长代表北大向卡梅伦赠送《中华文明史》


图:卡梅伦与北大学生亲切握手
演讲结束后,卡梅伦首相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未名湖,并对未名湖的秀丽风光赞不绝口。一路上,卡梅伦首相面带微笑,亲切地和路遇的同学们挥手致意。行至一体,正值同学在练习高尔夫球,首相热情地与学生们打招呼,并请学生演示一杆,然后亲自上阵打了两杆。首相先生温文尔雅、亲切和蔼的风度和气质,给在场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摄影:孙琳琳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0-11/11/content_187628.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20
评论


评论:卡梅伦北大演讲避免刺激中国
跃生

BBC中文网记者



卡梅伦没有直接批评中国政府
英国首相卡梅伦星期三(11月10日)离开北京,结束了对中国历时两天的正式访问。

卡梅伦带领4位内阁大臣、43位商界领袖访问中国,出席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包括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出售价值12亿美元发动机协议的签字仪式。

但是,这次被称为“商贸之旅”的访问始终受到人权问题的困扰。人们一直在注意,卡梅伦会不会在访问期间提到人权问题,特别是提到目前正在中国监狱服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晓波。

无法回避

英国的一位评论人士指出,英国首相在目前的情况下访问中国,无法回避人权。也就是说,如果在访问中不提人权,卡梅伦将无法交待。

卡梅伦星期三下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公开演讲中的确谈到了人权问题,而且解释了他这样做的理由。

他说,“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特别是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不是什么秘密。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不是为了装扮自己,不是为了公开炫耀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英国人民要求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深感关切。”

一些观察家认为,卡梅伦在北大发表的讲演中呼吁中国实施“政治改革”,呼吁中国“拥抱民主”。

可以说,卡梅伦的讲话包涵了上面的意思,但是言辞远没有这么直截了当。

他在讲话中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这将不可避免地在中国产生有关更大经济自由与更大政治自由之间关系的辩论。”

他还说,“近年来中国经济自由的发展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利益。我希望这将最终导致更大程度的政治开放。因为我相信,对繁荣和稳定的最好保证,是经济和政治的同步发展。”

言辞温和

从卡梅伦在北大整个演讲的内容来看,这是一篇言辞温和的讲话,没有刺激中国当局的语言,没有对中国的直接批评。

这篇讲话没有指出中国方面有哪些错误行为,没有直接提出中国应该如何去做的建议,所谓“政治改革”和“拥抱民主”的呼吁都是以“不可避免”和“最终导致”这样的预言方式来表述的。

与此同时,卡梅伦在讲话中使用了许多谦虚的言辞。他说,他在管理一个6000万人口的国家时感受到了执政者面临的挑战,而且只能想像管理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

他在自豪地描述英国优秀的政治制度之后表示,英国社会并不完美,仍然存在着不公正,远没有消除贫困和其他影响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问题。

卡梅伦表示,他希望中英两国能坦诚相见,“能够以宽容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卡梅伦星期三在北京大学发表的讲话预料不会引起中国当局的不满,但是和一些人权活动人士的要求可能还有一段距离。

http://barracudaproxy.info/brows ... RtbA%3D%3D&b=1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23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0-11-11 17:35 编辑

British prime minister calls for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21:04, November 10, 2010

Email | Print | Subscribe | Comments | Forum Increases the bookmark



Visitin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delivers a speech and answers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 10, 2010. (Xinhua/Xie Huanchi)Visiting 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delivers a speech and answers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 10, 2010. (Xinhua/Xie Huanchi)
Visitin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Wednesday called for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saying the rise of the nation is an opportunity to other countries.

"We want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Stronger on trade, investment and dialogue," said Cameron while delivering a speech in Peking University.

While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rade, he said the great thing about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s that it is not just confined to economic interaction.

"We have high-level dialogues on broad issues. We have a dialogue on strategic issues where we can talk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world and a dialogue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talk about all these issues and that we try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s values and interests. That's the way our relationship works and it works well," the prime minister said.

During Cameron's visit, the two countries held several high-level dialogues on finance, education and energy.

Cameron said he hopes China's fast development will drive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argument about how to see the rise of China, I say that it is an opportunity. I choose engagement not disengagement, dialogue not standoff, mutual benefit not zero-sum game, partnership, not protectionism," he said.

On his first visit to China since taking office in May, Cameron brought with him a delegation of historic scale. It included 50 British entrepreneurs eager to find opportunities in China's fast growing economy.

On Tuesday evening, Chinese Premier Wen Jiabao had an hour-long colloquium with the entrepreneurs after his talks with Cameron. Wen said China welcomes the entrepreneurs' expanded cooperation with the country.

"As China gets richer,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ll get poorer. It is simply not true that as China rises again, the world's other nations decline. Globalization is not a zero-sum game," Cameron said.

Cameron also said Britain and China share common interests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in fighting protectionism and in enhancing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British prime minister calls for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2)

21:04, November 10, 2010      Email | Print | Subscribe | Comments | Forum Increases the bookmark





Visitin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delivers a speech and answers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 10, 2010. (Xinhua/Xie Huanchi)
British prime minister calls for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3)

21:04, November 10, 2010      Email | Print | Subscribe | Comments | Forum Increases the bookmark



Visitin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delivers a speech and answers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 10, 2010. (Xinhua/Xie Huanchi)
British prime minister calls for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4)

21:04, November 10, 2010      Email | Print | Subscribe | Comments | Forum Increases the bookmark



Visitin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delivers a speech and answers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 10, 2010. (Xinhua/Xie Huanchi)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23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0-11-11 17:25 编辑

链接内有音频报道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001/90776/90883/7195210.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36
British Prime Minister addresses Peking University
0 CommentsPrint E-mail CNTV, November 11, 2010 Adjust font siz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has given a speech at Pek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over his visit, and gave their main thoughts on sino-British relations.
In his speech at Peking University, David Cameron said he hoped that his visit will lead to greater political opening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e is convinced that the best guarantor of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s fo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ogress to go hand in hand.
A student said,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ecnomic issues, because the world is hit by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England had a quite big problem in economic. So I think the whole people in England want Chinese businessmen to invest there. I think Cameron come to China,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economic too."
As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ir main focus was on the exchange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A student said, "Since I have class today, I can't go to Prime Minister's speech. I'm planning to Great Britain for further study, my major i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but concerning on the cost I'm still planning."
In 2009,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visas from Chinese students to study in the UK increased by 40%. Despite stricter entry requirements, there is still a great demand amongst Chinese students to study in the UK.

Visiting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delivers a speech and answers questions from students in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 10, 2010.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1 17:38
视频在这个链接里
http://www.china.org.cn/video/2010-11/11/content_21320101.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7 20:53
【案例】2
伤逝:上海高楼火灾遇难夫妻紧紧拥抱在一起 老人与女儿电话告别

  ●王芳,女,38岁,公司职员

    遇难时与老公紧紧抱在一起

    11月15日,14时30分,童先生接到好友王芳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紧急的呼救:“着火了,赶快帮我们报警。 ”14时35分,童先生报警后回拨电话,“这次我们可能真的要再见了。”王芳说。

    一语成谶。

    16日,童先生在龙华殡仪馆见到王芳的尸体,“屋内另外三人也都走了,他们是王芳的丈夫、父亲和保姆。”如果没有这场大火,王芳夫妇会出现在童先生儿子的生日宴会上,“酒席都已经订好了,她是我儿子的干妈。”童先生哽咽着说。

    两个月前,王芳和丈夫才回上海。她早年去日本留学,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和日本人橘幸弘(音)结婚,并已取得日本永久居住权。

    童先生和王芳已有十几年的交情,他们是同学,在王芳旅日期间,一直由童先生一家帮忙照顾王芳的父亲。“她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对朋友也非常好。”

   火灾当天,正是王芳父亲的生日。那天王芳提着蛋糕,拒绝了与别人同吃午饭的邀约,执意回家为父亲过生日。“那天下午1点半左右,我还接到她的电话,谁知2点半就接到发生火灾的电话。”

    童先生坦言,一开始他还较为乐观。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后,时间渐渐消逝,乐观的情绪也消失殆尽。

    童先生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在龙华殡仪馆我几乎都不敢辨认,太惨了。”据入屋的消防人员说,王芳和丈夫橘幸弘在厨房里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到了火葬场也很难把他们两个人分开。

    王芳和丈夫结婚多年,两人非常相爱。据童先生介绍,橘幸弘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太太今天死了,我明天也不想过了。”

●503室沙国荣,男,64岁

   喜欢作诗作画与人分享

    再过几天,就是侄子的婚礼,但他已不能参加;再过几个月,也许又有诗画出炉,但也无法与他人分享。

    沙先生当过临时数学老师,倾其所学教书育人。退休后,经常提笔写诗作画,并乐于和周围的亲戚朋友分享这些快乐。教师公寓里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颗热心肠。

    大楼起火时,沙先生还尽可能轻松地在电话里劝太太:“不要着急。”然而,当大火烧进楼道、当浓烟弥漫在屋里,他在和女儿的最后一次通话中喊出无助的“救命”。

    “如果不是彻底的绝望,我父亲绝不会说出‘救命’二字,就连当初在医院做骨穿手术他也没有吭一声。”在最后一通电话里,沙先生的女儿听到的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9178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17 20:54
确实有一位日本人!


【共同社上海11月17日电】共同社17日获悉,有关上海市中心15日发生的高层公寓重大火灾,在已公布的53名遇难者中可能包括1名日本男性。日本驻上海总领馆目前正在加紧核实此事。

  据上海当地报纸称,这名日本男子妻子为中国人,回上海给住在该高层内的岳父过生日却不幸遭遇火灾。据悉,该男子名叫“橘幸弘”(音)。

  由于该男子可能已被火化,估计身份确认工作存在难度。

  据当地报纸报道,其妻子早年在日本留学时与橘相识并结婚,已取得日本永久居住权,2个月前两人才回上海。火灾当天正是岳父的生日,两人为替父亲过生日而前往该公寓。火灾中,橘的岳父等人也不幸遇难。(完)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9178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0 16:26
【案例】3
(关于房价):
  最近,国家某部公布了一项统计数据,告诉人们:你要想在北京买套100平方米总价300万的房,社会阶层所付出的代价请看:
  1:农民:种三亩地每亩纯收入400元的话要从唐朝开始至今才能凑齐(还不能有灾年)
  2:工人:每月工资1500元需从鸦片战争上班至今(双休日不能休)
  3:白领:年薪6万,需从1960年上班就拿这么多钱至今不吃不喝(取消法定假日)
  以上还不算装修、家具、家电等等费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0 16:28
新闻写作排除形容词,但不拒绝比喻,尤其是形象的、具有说服力的比喻。关于房价的这个比喻,我觉得新闻写作课上应该借鉴一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2
【案例】4
洛杉矶时报:中国怀念毛泽东风潮再起

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城镇充分利用与毛的联系》

一股强大的怀念毛泽东的风潮正迅速传遍中国,并在其出生地韶山冲达到顶峰。今年,这座城镇有望创纪录地吸引1350万游客,其中大多是对这位已故领导人表达怀念和敬意的中国人。




即便在周末,排队等候进入毛泽东出生的泥砖房参观的人也常站满三排。游客们挤着在众多塑像前留影,并在包中塞满毛泽东纪念品。售货员毛菊香(音)说:“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柜台上摆满了铜像(85美元)、“水晶”球(7美元)和钥匙链(4.25美元)。与许多村民一样,她声称自己与毛泽东同属一个家族。她说:“是伟大的毛泽东和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让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以前,韶山冲的村民常与贫穷和饥饿作战。如今,中国全国农村的生活水平已得到大幅度提高,韶山冲则由于与毛的联系获得了额外经济刺激,建起10多座酒店、1座历史博物馆。毛家饭店总部也位于此。


   商业的发展随着政治潮流起起伏伏。韶山村党支部书记、老党员毛雨时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人对制度失去信心。但经过最近三十多年的生活经历才使中国人民真正看清楚了毛主席的伟大和正确,历史的变迁和精神信仰 日常生活 社会风气的对比真正让老百姓明白了只有毛主席才能让人民过上属于人民自己的幸福生活,毛泽东时代是社会最公平 国家最强大 老百姓最轻松舒心幸福 最安全的时代,每天来这里的成千上万的游客无一不是在怀念那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朝气蓬勃 充满激情的时代。”毛泽东潮流的复苏似乎也得到官方认可。今年9月,一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影片将毛刻画为一个天性快乐的人,他的缺点让他更加可爱。一个匿名的北京社会学家说,宣传部门正将毛打造成神一样的人,以让年轻一代拥有信仰。
  
  
   不知是因为毛泽东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人,还是因为许多人靠纪念品为生,韶山当地居民提到他时经常使用类似于宗教的敬语。毛雨时说,过去几年来韶山冲旅游的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而在过去6年中,韶山冲的党员也由50人增长到90人,这说明全国范围内对党的兴趣出现复苏。
  
  
   18岁的学生周天(音)说:“随着时间推移,我真的越来越感激他。”周天父亲的亲身经历就证明了毛泽东对中国的贡献:周父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儿子成了一名兽医,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汽车。销售毛泽东纪念品的摊主没回答有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一位在淘宝上销售毛纪念品的韶山商人说:“通过阅读他的著作,我认为他是位思想开放、宽容大度的人。我想他不会介意人们赚点小钱。”

▲(作者芭芭拉·戴米克,王晓雄译)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3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98005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4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4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4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5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5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5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7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9 20:58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10 12:54
【案例】数字换算
1976年工资38.87元,值现在多少人民币?
文章提交者:wlc492 加帖在 猫眼看人

1976年前一个参加工作达到四年的普通二级工工资38.87元,值现在多少人民币?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黄金”“美金”进行折算。  
     1971年8月5日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前,美元和黄金价格挂钩,35美元/1常衡盎司黄金,1盎司等于28.35克。1976年前参加工作达到四年的普通二级工工资38.87元,1976年1美元兑换1.88元人民币,折合20.67美元,可以兑换0.59盎司(16.75克)黄金。  0.59盎司(16.75克)黄金,折合现在多少人民币呢?美元贬值到2010年10月1320美元/1盎司黄金。再按现在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折合现在人民币5296元。就是说,现在5296元人民币,才能相当于1976年前参加工作达到四年的普通二级工38.87元工资。还没有将医疗、教育、住房的福利费用计算在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10 12:55
看看发展了30多年的现在,任何一个上班四年的普通工人能拿到人民币5296元工资吗?更不用和5、6、7、8级的高级工比较了。现在一个上班10年的普通工人,月收入达到2500元已经很不错了,仅此也只有30年前低级工的50%。 
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发行货币通货膨胀,发展出“富起来”的数字,值得炫耀吗?


民以食为天,就说吃: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6元,现在的价格在2.5元左右,上涨了15倍。副食价格就更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 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69元到现在的平均12元,上涨了17倍还多。 
  
该以粮食作本价,黄金不能吃,饥荒时黄金卖的再贵,也买不到几斤粮食。
不好说值多少钱,和住房、教育、医疗比,38元大去了。和手表、电视比,38元是一文不值。和抚恤金比,现在涨到2000倍。
人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就是粮食和菜肉,粮涨了12倍,菜涨了20碑,牛肉涨了25倍,按平均20倍计,38元值800元。

文革十年经济状况统计资料(转引自韩德强在《碰撞》一书)  

  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1965………..2235…………..833………….1402  

  1966………..2534…………..910………….1624  

  1967………..2306…………..924………….1382  

  1968………..2213…………..928………….1285  

  1969………..2613…………..948………….1665  

  1970………..3138………….1058………….2080  

  1971………..3482………….1107………….2375  

  1972………..3640…………..1123………….2517  

  1973………..3967………….1226………...2741  

  1974………..4007………….1277…………..2730  

  1975………..4467………….1343…………..3124  

  1976………..4536………….1378………….3158  

  可以看出,十年中除67年和68年工业生产负增长外,其余各年都是增长态势,有的年份增长率达到20%以上。

那么拿38.87的工资进行折算,按照最低的15倍计算,也应该是5800元。
=============================
看来中国的教育问题确实大,这样简单的算术也不过关。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3138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15 13:19
【案例】描写的形象可感
网易河北石家庄网友 ip:124.236.*.* 2010-12-15 12:19:15 发表
网易河南洛阳网友 [hutuxuanfeng] 的原贴: 1
零下四十度眼皮都能冻粘在一起?
网易火星网友 [WRZ9212] 的原贴: 2
我给你描述下“下车一分钟后眼泪、鼻涕猛流,眨眼时上下眼睫毛会有粘连,呼吸道受到冷空气剧烈刺激,瞬间窒息。5分钟后所谓的保暖内衣、羽绒服失效,冰冷刺骨。10分钟后,鞋底开始变硬,走路时如同一块板不能打弯,20分钟后手脚变冷有刺痛感,全身开始打颤。30分钟后,手脚、耳朵开始失去知觉(你被冻伤了),在你冻死之前赶紧回室内,这是你的耳朵开始迅速变热、肿大、疼痛难忍,手脚出现硬块(冻伤),一次冻伤十年难愈啊,以后的每年你都会被冻伤。真正的东北人御寒最好的装备为“自己做的纯棉的棉袄棉裤、棉手闷子、棉袜厚棉鞋,雷锋式的棉帽,长期户外再加一件棉大衣或羊皮大衣,我最低经历过零下48度,小兴安岭
网易新疆乌鲁木齐网友 [aynush] 的原贴: 3
新疆阿勒泰清河县去年好像都到零下50度了,不知道是什么概念?
网易新疆哈密网友 [毛玉义万岁] 的原贴: 4
晕会不会冻死人

这属于技术贴。。顶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6NTFVSP400014JB5.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15 22:01
【案例】
中国大批毕业生生计艰难

2010-12-13 德鲁·雅各布斯/文,iDo98/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北京某“蚁族”居住区,这里便宜的房租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数百名年轻大学毕业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廖婷婷(Liao Tingting,音译)和刘杨(Liu Yang,音译)在她们位于北京郊区的租住房里。小刘最终返回了她的故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北京,李旭东(Li Xudong,音译,左)和一位同事在填写订单。小李一直很难找到工作。

  北京 —— 今年夏天,矿工女儿出身的刘杨(Liu Yang,音译)怀揣着新近获得的山西大同大学文凭,还有口袋里1000元人民币,信心十足地来到了首都。

  就在当天,当她吃力地拖着行李在一处破旧不堪的住宅小区寻找住处时,她便对现实有了第一次的体验。在这个离奥运村不远的小区里,住着数万名年轻奋斗者,他们大多四个人挤住一个房间。

  刘杨没能在这里找到住处(床铺而已),而且她对眼前就像养兔场般的简陋住宅楼颇感失望,四周飘散着一股垃圾的恶臭气味,她生气地皱着眉头说:“北京一点都不像电影里那样。”

  像刘杨这样怀有美好梦想的大学毕业生,通常甚至是他们各自家中第一位完成高中学历的人。这些大学生原本应是中国各地那些推动中国劳力密集型经济向未来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的规模前所未有的年轻生力军的一部分。在1998年,那时在任的江泽民主席宣布了旨在加强高等教育的计划,而那年中国大学院校产生的毕业生人数是83万。去年五月,这一数字已超过了六百万,而且仍在不断攀升之中。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对于痴迷于社会稳定的中国政府来说,这些数字也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但并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面向专业人员的良好就业机会,以吸纳这些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高学历年轻人。他们中许多人承载着父母们超越现实的期望,这些父母掏空了各自的存款,投资在子女们的高等教育上,他们原以为,这些高等教育能保证子女未来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大学教育基本上没能为他们提供任何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以直言不讳批评中国教育体制著称的政治学家张鸣教授说,“对于许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生存是头等大事。如果一旦发生经济危机的话,他们可能成为一股社会不稳定的力量。”

  而令人感觉残酷而又倒退的现实是,中国以前的民工族——那些涌入城镇工厂去制造出口商品的未受过教育的农民现在正成为市场紧缺的劳动力,劳工短缺现象,加上政府加强监管力度,这些诱发蓝领工资被抬高。

  但是,目前那些在会计、金融和计算机编程方面受过培训的专业毕业生似乎源源不断,而他们的价值已大幅下跌。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民工的平均起始工资增长了近80%;而在同一时期,大学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却纹丝不动,然而,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话,他们的工资实际上是下降的。

  对于像刘杨这些在城市里找工而又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中国社会学家给出了一个新的名称:蚁族。这是形容他们人数极多(光在北京就至少有10万之众),而且他们往往栖身于那些拥挤不堪的住宅小区,干的是一份艰苦的工作,拿的是就连低薪工人都会犹豫再三的报酬。

  北京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说:“就像蚂蚁一样,他们聚居在一处,有时住在地下室,同时加班加点地拼命打工。”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公平所造成的各种风险,也一直在设法将更多的发展资金吸引到诸如刘杨的故乡山西等内陆省份。在这些省份,由于十年前国有企业体制的废除,残留下一系列发展低迷的城市。

  尽管中国政府作出各种努力,去年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仍是农村居民的3.3倍。这样的差异——加上上海、天津及深圳等沿海城市惊人财富的诱惑——吸引着无数年轻大学毕业生奔赴“一线城市”。

  “与北京相比,我在山西的家乡感觉像是仍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刘杨的同学、现年25岁的李旭东(Li Xudong,音译)说, “如果我留在家乡的话,我的生活将会空虚无望,郁闷沮丧的。” 他的父亲是一名蔬菜小商贩。

  虽然一些新近毕业生找到了成功之路,但许多毕业生正遭受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挑战和失望。他们的生活环境就像是狄更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每周极度疲劳地工作六天的他们除了睡觉、吃饭和洗衣服,没有时间做别的事了。

  但是,许多新移民发现,令人更为沮丧的是那些单靠努力工作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的本科学位——其中许多是从日益增多的三级省立学校获得的——未能给他们在大城市中挣得多少尊重。同时,作为农民或民工的子女,他们缺乏所谓的“关系”或人际关系这种至关重要的社会润滑剂,而中国财富新贵及权贵的子女们却大可靠着“关系”铺平道路。

  他们告别了在独生子女家庭庇护下的青春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很快就遇到了障碍——即所谓“户口制度”这一人口管理的官僚体制,户口制度使城市新移民无法享受大多由户口簿上合法注册的居民所享受的住房及医疗补贴以及其他福利待遇。

  此外,还有一个人口变化趋势:中国年龄在20至25岁的年轻人现已增加到1.23亿,比四年前增加约1700万。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说:“中国确实提高了其劳动人口的素质,但在另一方面,就业竞争从未像现在这样严重。”

  鉴于毕业生因供过于求而就业严重不足,彭先生建议年轻人要么转向更加实际的职业——比如护理和教书,要么重新调整他们的期望。“如果他们想花几年时间追求他们的发家致富的梦想,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他们在北京或上海等大城市羁绊太久的话,他们会发现自己等于在自寻烦恼,而且会造成社会问题,“他说。

  在刘杨,李旭东及另外三位朋友刚于七月来到北京不久,从大同大学毕业的袁磊(Yuan Lei,音译)便给他们的乐观情绪浇了第一盆冷水。袁磊比他们早几个月来北京实习,但目前仍然处于失业之中。

  “如果你不是某位官员的儿子,或者你不是有钱人的后代,那么生活将会非常痛苦,”他一边对他们说,一边一起吃着六元钱一碗的面条,这是这些大学毕业生刚来首都的第一顿饭。

  随着天色渐暗,街上人流便多了起来,那些从事接待员、收银员、销售员工作的年轻人纷纷下班回家,小袁同学带着他的这些朋友们来到一个阴湿的小巷里,爬上颤颤巍巍的楼梯,来到他的房间。这个房间约莫有一个大号床铺那么宽,他和其他几十位租客共用一个肮脏不堪的厕所,以及配有一个公用电炉的公用区。

  看着这些情景,李旭东笑了。像中国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直到那一刻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父母娇惯、悉心呵护以及严格管制之中。“我准备到外面的世界来考验一下自己,”他说。

  接下来五个月的考验超出了他或者其他几位同学的预料。几个星期以来,李旭东接连挤进人流如海的招聘会现场,但离开时总是两手空空。招聘人员对他说,他的金融学文凭不管用,因为他是一个“外地人”,而他们不会信任外地人处理现金或知道公司机密。

  最终,他找到一份在某房地产中介公司销售商品房的工作。但不到一个星期,他的雇主就否认了原先向他承诺的工资待遇,而且如果哪天未能引来潜在客户的话,他还要被处以罚金,他于是离开了那家中介公司。

  最后,李旭东和他的那些朋友勉强接受了一家方便面公司的销售工作。结果,他们低至1200元人民币月薪的起始工资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完成高得离谱的销售业绩。他们穿着印有“老云雪菜牛肉面”的紫色高尔夫球衫,每天工作12个小时,天黑后回到家里就吃一碗方便面。

  正值10月的一个晚上,李旭东坐在他的房间里说:“这不是我想要干的事情,但至少我有一份工作了。”这间房还装饰着以前租客留下的纸鹤,正对着通风道对面相隔60厘米的邻居房间。房间里唯一具有个人风格的东西,就是用胶带贴在房间前门“提高居住环境私密度”的一幅方便面海报。

  由于当月他只销售了800箱方便面,比分派给他的销售目标少200箱,李旭东本就微薄的薪水遭受了重创。而鉴于冬季这个“吃面条高峰季节”的到来,他的老板刚刚将销售配额翻了一倍。

  小李同学大声的说出了他的担忧:如果不能赚够钱在这里买房的话,他是否能娶到陪他来这里的高中恋人。现在的中国年轻男性普遍存在这些担忧,他们受到房地产价格暴涨以及要求新郎为新娘提供住房这一文化的双面夹击。“我给自己两年时间吧,”他说,话语中声音逐渐变弱。

  到了11月份,压力使其中两位同学放弃了在北京奋斗的打算,其中包括非常刚强的刘杨。自从离开方便面公司,而又没有找到工作之后,她终于放弃了北京,返回家乡。

  这样,留下来的还有袁磊、李旭东以及他们两人的女友。在一次晚餐时,他们四人抱怨起了北京人的刻薄,高昂的生活成本,还有他们那无聊的工作。尽管如此,他们都发誓要坚持下去。

  “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现在我唯一的遗憾是,我在大学的时候没有更加尽兴地享受那段快乐无忧的时光,”小袁同学说。


  杨曦云(Xiyun Yang,音译)和本杰明·哈斯(Benjamin Haas)为本调查报道提供了帮助。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15 22:02
“如果你不是某位官员的儿子,或者你不是有钱人的后代,那么生活将会非常痛苦,”

次品遇到了鸟时代,只有恨爹不成刚了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63703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1:33
【案例】
讨可恶的标题党,广州日报:谁残忍?
李小军/文

所谓“标题党”者,实际上是网络语,指用标题唬人或者吸引眼球,赚取点击量的一种现象。此党既没有注册登记,也没有一定的人群,更不以夺取“大宝”为目标,只是网友对一些现象的戏称,纯属逗个乐子!有趣的是:这个网上的党,除了注册和目标的不同之外,与现实中御用协政的那八个二级党,相识点还是挺多的!

在目前的现实中,谁要想成立个什么党,无异于谋逆造反,简直就是活的不耐烦了。但在网上志趣相同,想法一致,甚至因为鸡毛蒜皮的共同点,而相互称某党的,则多如牛毛,如酱油党、俯卧撑党,等等,他们既完全没有风险,也很有意思,一看名字就让人忍俊不禁,丝毫没有政治杀气,可以说是一种别有趣味的网络潮流。

但本人最近遭遇的一次标题党,却使我十分愤怒,虽然本人遭遇过无数次标题党,但只有这一次最离谱,也最使人忍无可忍,使我不得不发出如题的怒吼!

事因本人浏览帖子时,由于帖子前后顺序的巧合,让我把两条完全不同内容的帖子,进行了善意的联系。先看的一则讲的是:2008年,被美军救还的中国船员,讲述遭索马里海盗劫持6个月的经历,其中包括其同伴陈涛被海盗残忍的6枪打死的细节,有两枪洞穿死者头部,死亡之相惨不忍睹。接着又看到一则新闻,是日广州报,NO,不,错了,是广州日报上的文章,标题是:美军太残忍了!也许是我刚刚看过那则杀中国同胞的文章后,思绪还留在原文中,没有缓过神来,几乎是下意识的,竟然以为写的是:海盗太残忍了!心中一激动,热泪几乎要从眼窝子里喷涌而出了,心说:顶,好文章啊,广州日报难免也受到了南都等其他报纸的熏陶,有人味了,敢于说大实话啊!可不是吗?6枪打死一个同胞真是太残忍了!

可是,等我仔细看过广州日报的文章内容后,竟然写的不是海盗的残忍,而写的是因为美军营救人质时,杀了3个海盗,作者在那里为海盗忿忿不平,觉得死的太多了,认为美军太不人性化,“太残忍”了云云!至此,我才发觉上了标题党的大当了,真是万恶的标题党啊,这时我那感动的即将涌出眼泪的眼窝子,一下子气的压进了几百CC的鲜血,几乎要喷溅而出了。我回头再看看标题,真的是又愤怒,又郁闷,不知道该骂文章作者,还是要骂我自己性格太善良,情感太正常了!哪有关心美国军队杀死海盗,远胜过同胞被海盗残杀的呢?这是什么逻辑?

以广州日报堂堂大报的信息渠道,不会不知道中国同胞被海盗残忍杀死的事情吧!但奇怪的是,为什么他们对此不置一词,反而对美军多杀了几个海盗义愤填膺呢?这是什么情感,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什么心态?以我无名小辈,见识浅薄,爱国表现不及愤愤之万一,常常被人骂做汉奸、卖国贼,但我能分辨得出:

以民族情感论,以残忍的手法杀死我手无寸铁的被挟持同胞的海盗,无论怎么看,都是“太残忍了”。而以法理论,海盗的劫持轮船和人质的行为,是一种严重暴力犯罪,人们自然应当以相应的暴力对付他们,制止犯罪,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海盗来找死,还嫌美军把他杀了吗?难道要美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赴死,以感化惨无人道的海盗吗?再以常识看,海盗犯罪是一种最野蛮,最暴力的犯罪,对付他们各国往往都要出动军队,这就简直是打仗一般,死伤几个人也在所难免,何况死的是恶贯满盈的海盗呢?美军杀死海盗有何残忍,难道要海盗杀美军就不残忍了吗?又以人心论,美军救我同胞于前,杀死海盗于后,我们感激人家还来不及,怎么能说救命的恩人,反而比有杀同胞之仇的海盗更“残忍”呢?

再以事实论,去年深圳发生过好几起警察当场击毙罪犯的事情,有一次某差爷发飙了,一人竟然连续击毙了两个,而有关部门对这些行为竟然重奖,击毙一个据说要奖励10W大元,这些行为不知道广州日报是如何评论的,可曾比较过那个更残忍呢?是美军,还是海盗,是差官,还是有关的发重奖的部门?你倒是说说看啊!

广州日报,真是莫名其妙,好像与国人和美国有什么天大的仇恨一样,看不到国人被杀的惨象,也看不到美军救我同胞的义举,却盯着美军在正当的营救行动中,杀了几个亡命徒——海盗,又是分析,又是议论,假惺惺的高呼什么“太残忍了”?还要登上报纸广而告之,好像在宣称:看啊,我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大善人啊,我是多么坚定的一个反美帝国主义暴行的战士啊!岂不知,胡言乱语,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这不是神经病了,还真没办法解释,如果按孙东东专家的观点,一个人精神病了必须要强制治疗,才是保障了社会秩序和他的人权,那么一个地方大报神经病了,又要怎么办,才能保障社会秩序、人民利益和它的权益呢?

如果这只是一家媒体犯神经病倒也罢了,我们打开电视,看看报纸、杂志、网络,等等,除了几个南都、南风窗、凯迪那样的几个异类,其他的都是这样的是非不分、满口谎言、意识形态挂帅、看问题犯单眼病的精神病。而其中以央视最甚,对美国解救伊拉克人民的义举闭口不谈,对伊拉克发生的民主进步视而不见,对伊拉克暴徒制造街头爆炸杀死的平民不闻不问,对一切有关伊拉克和美军好的看不见,就只盯着他们的失败处,掰着手指头数美军伤亡了多少了,数目能精确的到个位,时效能与美军国防部同步。铲除暴政后,伊拉克人民的喜悦看不到,只盯着所谓的美军造成的“苦难”和暴行,伊拉克的全民大选看不到,只看着什么地方又爆炸了!

整个就一个歹毒的看客,盼人家坏,恨人家好,狠自己不如人,恨人家强过他。再加上一味的崩起神经,发疯一样反美、反日、反法,反一切看不顺眼的,搞的全世界好像都是自己的敌人,反华势力一个又一个往外冒;而对自己的亲大爷和干儿子们,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都能原谅,被敲诈勒索都成了人生存之道了,甚至死几个渔民都无所谓,整个一个灰孙子。甚至于他支持的、打得火热的一伙,所谓的“XX人民的老朋友”们,不是国际罪犯,就是本国民贼,或者邪恶国家、流氓乞丐,甚至是恐怖分子,而他反对的无不都是繁荣强大、自由民主、主持正义,享誉世界,全世界人包括本国精英青年、专家教授、富人新贵,乃至裸官及其家属都向往的,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投奔的发达文明国家,这种不合时宜,孑然茕茕的特色行径,都竟然搞的自己内外不是人了!仔细分析这种种表现,不就是神经病吗?

而这神经病就是我国舆论界的通病,也是他们赤裸裸的常态,这病到底是怎么得的呢?这病又要怎么治呢?广州的改革一直走在前列,难道是改革惹的祸,改的神经错乱了吗?也许是该改的不该,不该改的乱改,该配套改的没有跟上,不配套的又瞎折腾的改。如此,表里不一,步调不一致,节奏紊乱,越改越乱套,食言而肥,进半步退一步,以至于日积月累,神经终于混乱了,终于在思想上发神经了,病入膏肓,发到了肢体上,吼舌上,声音上,以及声音的延伸部分,如媒体等舆论!

这样的舆论,在他人看来只是个愚论,想愚他人却把自己愚进去了,等到神经病了,都不知道自己被自己愚了,落到如此境地真是太可怜了。

这个病要怎么治呢?我还真不知道,我就使劲在广州日报耳朵边上大喊一嗓子:万恶的标题党,你倒是清醒一点,说明白点谁残忍?是美军还是海盗呢?希望我的声音够大,对他有所振动,能让他错乱的神经稍微冷静一点,正常一点,清醒一点!只是连累标题党也要跟着挨骂了,我要向这些“党”发誓,草民出于一片好心,真的没有什么企图,也没有“居心叵测”的恶意啊!您老人家,不想听这些,万勿动怒,就当我是神经病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00
【案例】
瞧人家这报道写的!
俗士

    事件:
    1月7日凌晨,杭州城站火车站售票大厅发生一起悲剧,一位大伯通宵排队买票,躺下再没起来。

    文胆:
    1.“浣纱路147号联合售票处的门口,突然多出的这两个流动公厕让很多人心头一暖。”
    2.“接过姜汤的旅客非常感动。他们说,喝了这杯姜汤,心里暖暖的,因为这是杭州人的一片心意。”

    豹尾:
   “买票难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买票再难,旅途再苦,也敌不过家乡亲情的召唤和游子归家的急切,所以,最具中国特色的春运就伴着这一曲绵长深情的思乡谣,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着。可以想见,春节前这段时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聚在售票点等待回家的那一张张小纸片,不知道他们还会熬上多少个日夜。那么,在这个艰难的回乡之旅中,就让我们在心疼之外,再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就让我们像柯阿姨和湖滨街道煮姜茶的热心居民一样,对民工兄弟多些理解,让他们的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轻松些,温暖些。”

   佩服!!!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 ... id=1&id=2633466
125.67.129.* 楼主    01-08 18:30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5.2; .NET CLR 1.1.4322; InfoPath.2; MAXTHON 2.0) 刘海明 管理员
头衔 --
注册 08-09-05
来自
Re:瞧人家这报道写的!男子在火车站通宵排队买票 猝死售票大厅
2009-01-08 01:23:4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杭州) 网友评论 2932 条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7日凌晨,杭州城站火车站售票大厅发生一起悲剧,一位大伯通宵排队买票,猝死在售票大厅。杭州铁路公安处证实了此事,但没有透露死者身份等其他信息。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1月8日报道  1月7日凌晨,杭州城站火车站售票大厅发生一起悲剧,一位大伯通宵排队买票,躺下再没起来。

  云南来浙打工的何师傅是现场目击者之一。“我是凌晨3点多从云南来杭州下的火车,然后就到了城站售票大厅里准备待到天亮再走。4点半左右,听到有人说售票大厅门口出了事,就过去看看。那位大伯看起来60岁左右,身上穿的衣服灰扑扑的,他躺在地上,身子下铺着一层报纸。看样子是排队一直排到了大厅门口,旁边跟着的可能是老乡吧,40岁左右。他说大伯排着队睡着了,后来他觉得不对劲,又是叫又是拉,可大伯一动不动没了反应。”何师傅说,不知道是谁报了警,很快,110警车来了,紧接着,120急救车也来了。

  大伯被120急救车送进了就近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值班记录显示:大伯被送来时,已是呼吸心跳皆无,医生采取了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但无奈回天无力,抢救1个小时后宣布死亡。

  杭州铁路公安处证实:昨天凌晨,城站火车站售票大厅外确实有人意外死亡,但他们没有透露死者身份等其他信息。

  售票处多了两个流动公厕

  漏夜排队的人们 可以放开喝水了

  前几天,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12345接到一位市民的来电,这位柯女士就住杭州市浣纱路代售点隔壁。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能看到一样长的队伍,看到在冷风中排队的人们苦等一张车票的表情。

  “每年春节前20天左右,售票处人就多起来了。他们排队买票真的很不容易,晚上还得挨冻。这么冷的天啊。虽然不是自家的亲人,但是看在眼里,也心疼的。”柯阿姨看到整夜整夜排队买票的他们,心疼了。她给12345打电话,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忙安置几个流动卫生间,因为“半夜三更的,这些民工兄弟上厕所很不方便,我觉得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些最起码的关怀”。

  有关部门在听说排队买票的民工如厕难的问题之后,立即开始了行动。在湖滨街道的协调下,浣纱路售票处先开放了工作人员卫生间。接着,前天,湖滨街道又从区城管办租来了两个漂亮的流动公厕。费用由铁路部门和联合售票处分摊。这两个公厕,春运期间会一直呆在那。

  浣纱路147号联合售票处的门口,突然多出的这两个流动公厕让很多人心头一暖。

  贵阳人老潘和他的同乡祥喜排了两天两夜的队也没买到回家的票,这意味着,他们又要在这里熬上一个通宵,盼着第二天早上8点能有着落。

  天下小雨,冷得老潘缩着身子,原地踏步。售票厅里面有几张木头小凳,地上铺着纸板、草席,堆放着几床旧褥子。“我买了这么多年的票了,每年都一样,排一天两天肯定买不着,得带上这些,晚上熬夜用得着。”说话的小杨,云南人,跟老潘情况差不多,也在售票处过了两夜。

  “售票处18点45分停止售票,但是大门不关,我们通宵排队的待在外头冷,就在售票厅里将就一宿。”小杨说,下午人还不算多,到了晚上,过夜的不下五六百人。很多人都不睡觉,冷。到了最难熬的时候,就有人唱歌,有人互相抱着取暖。

  只要能买上回家的车票,冷点不算啥,何况有关部门已经帮着解决了如厕难的问题。小杨笑着说,终于可以放心喝水了:“之前因为没有公共厕所,我们没办法就只能背着身在路边、墙角方便。隔壁两幢居民楼的居民们有意见了,我们都不敢喝水了。”

  记者手记:

  我们,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是温暖的窝,家是全部的牵挂。为了回家,工作!再累再苦都不怕,只要兜里能装满钞票。为了回家,排队!哪怕几昼夜不睡,只要手里能握紧那张回乡的车票。

  可回家的路不总是顺利。票贩子的欺诈、小偷的觊觎,还有那不时飘落的雨雪,都像是在故意为难着一颗颗游子的心。湖滨街道的做法是令人欣慰的,不仅安放了流动公厕,还派人给购票的返乡人送上了热姜汤。

  接过姜汤的旅客非常感动。他们说,喝了这杯姜汤,心里暖暖的,因为这是杭州人的一片心意。

  买票难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买票再难,旅途再苦,也敌不过家乡亲情的召唤和游子归家的急切,所以,最具中国特色的春运就伴着这一曲绵长深情的思乡谣,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着。可以想见,春节前这段时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聚在售票点等待回家的那一张张小纸片,不知道他们还会熬上多少个日夜。那么,在这个艰难的回乡之旅中,就让我们在心疼之外,再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就让我们像柯阿姨和湖滨街道煮姜茶的热心居民一样,对民工兄弟多些理解,让他们的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轻松些,温暖些。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00
大娘摔倒后,大陆.港.台和美国媒体的不同报道
文章提交者:monaselly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大娘摔倒后...分别来自于中国大陆.港.台和美国媒体的不同报道:
    
  中国大陆《xx日报》 今日一大娘在街头摔倒
  本报讯:今日一大娘出门买菜时,一不留神摔倒,随后被路人扶起,后有人拨打110,110民警马上赶到,将大娘就近送到医院,民警忙前忙后,并且为大娘垫付了医药费。经医生诊治,只是掉了一颗门牙,没有生命危险。民警没有留下姓名悄悄走了。 
  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两个做好事不留姓名的民警,两个小伙子羞涩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任何一个民警见到都会这样做的。 
  记者在医院见到已经逐渐康复的大娘,大娘和家人激动地对记者说,真是要感谢110,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现在的好社会,感谢改革开放,要是在旧社会,这样摔一下,至少要摔掉三个门牙。病房里的老人纷纷感慨,真是遇到好社会了,要是换旧社会,别说三个门牙,恐怕连一个也剩不下了。 
  xx市老年人协会会长、xx市门牙医院门牙科主任提醒全市的老年朋友,出门应该留神脚下。不要轻易摔倒,老年人腿脚不便,门牙松动,特别容易摔掉。 
  xx市政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办公室对记者说,这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涌现好人好事,是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说明我市的三讲工作做的好,做的扎实。 
  正在国外访问的市领导接受电话采访时指出,从这样事情看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是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我们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过,在这一事件中,也说明了我们的工作还是有不足之处,有的领导对群众出行的安全重视的不够。 领导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今后群众再摔倒的时候,绝不让一颗门牙摔掉!
    
  ------------------------------------------------------------
  香港《明报》 今晨一老妪摔掉门牙(本报讯)   
  今晨一老妪出行时,因路面不平扑倒,摔掉门牙。路人将其扶起,对老妪的不幸表示同情。并纷纷指责港府近年来整治道路不力,在税收上的使用上和公共设施的改善上工作不力,导致市民摔倒事件发生。据记者了解,数月来,此处已有多名市民摔到,严重的需要医院到医治。       
  对市民摔倒事件的发生,各界对此反映不一。虽然港府发言人和特首已向摔倒市民致谦,并由公共事业局立即开始公共设施改善的工作,但各界仍有微词。自今年年出初以来,港府不仅在公共设施的投资上出现很多贻误,而且在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事业上,都显得不够主动和积极,引起市民不满。虽然在港府的努力下,经济有了复苏迹象,但由于去年港内发生的巨贾被绑架事件上,港府及警方的行动不力,使得在市民中的形象 大打折扣,令市民缺乏安全感。 
    
  ------------------------------------------------------------ 
  台湾《xx早报》 老妪摔脱大牙!党棍再起争端!(本报讯) 
  今晨一陈姓老妪,出行不慎摔倒,送医院诊治时,发现门牙已不见,恐遗落在现场,针对近期多数老年人在同一处摔倒而致伤,公用局官员虽然已做出解释,但今日的摔伤事件又增加了市民的愤怒,纷纷指责公用局光吃饭不干事,挥霍纳税人的钱财,有挪 用修缮资金的嫌疑。      
  市民要求公用局负责道路维修的官员引咎辞职,立即公开道路修缮资金的去向,并且迁怒于自民党,指责民进党纵容党徒不务正业,致使民众受到伤害,出行缺乏安全感。而民进党发言提示市民不要轻信谣言,认为是国民党的栽赃陷害,小题大做。而国民党代主席在午间的记者招待会上却公开指责民进党不仅工作不力,更是对民众严重缺乏同情心,并且公开说:“试试摔脱你老母的大牙,看你心疼不心疼。“矛头直指民进党主席。 
  民进党晚间立刻也召开接着招待会,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老妪摔倒事件是件普通的出行伤害事件,认为,国民党不负责任的指责完全是丧失理智的行为,并再次提出去年国民党与台岛黑社会以及民进党政治黑金事件有染的嫌疑。新党当晚也发表言论,强烈指责国民党和民进党大放厥词,发言人情绪激动,使用了“满嘴喷粪“这样的字眼。
  台岛廉政公署明日将开始着手调查公用局的道路修缮资金的使用问题。并令公用局负责道路修缮的官员停职,接受调查,不久将给公众一个满意答复。 
    
  ------------------------------------------------------------
  美国《纽约时报》 六十老妪状告白宫 Christopher Link
  六十岁的珍尼女士,在华盛顿的街道上摔倒,门牙当场摔掉。经医生诊治,绝无修复可能,一怒之下,珍尼在征求律师的意见后,准备状告美国政府保护公民不力。要求美国政府对她摔掉的门牙予以1。3亿美金的赔偿。   
  联邦法院已于昨天收到诉状,根据经验,这场官司至少需要耗费五到十五年的时间。但珍尼女士表示非常有信心,并且委托加州大学物理学研究专家,仔细研究了门牙从撞击地面到从牙床脱落的全过程,得出结论,摔倒并撞掉门牙肯定和路面的不平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路面的建设和修理完全由美国政府负责。而美国的司法专家对珍尼在这场官司中的前景表示担忧,认为,导致珍尼摔倒并掉牙的原因有很多,而不光是路面的原因,并且拿出很多数据,证明一个60岁的女人摔倒在大街上的概率非常之多,美国有记载的每年摔倒并且导致门牙脱落的60岁的妇女共有一万三千四百四十一人,其中因为晕眩导致摔倒的占30。34,受外力撞击而导致摔倒的占43。33,其它等各种原因占 20。63,完全能够证明是由路面不平导致摔倒并致门牙脱落的只有5。6。这一数据显然对珍尼 女士不利。
  但珍尼获得了美国女权主义者的支持,全美牙医协会也表示对珍妮的支持和同情,美国的妇女组织表态,通过珍尼的事件,可以达到促进美国政府更加关心美国人民的,而且,支持珍尼向美国政府索取巨额赔偿,该妇女组织发言人在演讲中声称,牙的作用不光是用来吃饭和美观的,它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无法想象珍尼戴着假牙的生活的境遇,该发言人还指出,如果莱温斯基小姐象珍尼女士一样少一颗门牙,或者戴着假牙,克林顿总统还会对她有兴趣吗,她还做的了白宫的实习生吗? 
  全美劳动和就业者协会也对珍妮事件发表了看法,举出少一颗门牙将严重影响珍妮未来的就业机会,全美医疗救助者协会认为牙治疗价格过高,要求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拨款,减少军费开支。全美假牙协会发表看法,认为假牙确实只是权益之计,不能取代真牙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演讲结束后,共有三百多名美国妇女举着提高妇女地位的牌子以及珍妮摔掉的那颗 门牙在白宫前面 。 
  昨天,白宫发言人在一次非正式的讲话中,提到珍妮女士的事件,对珍妮女士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遗憾,表示,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政府必须为保护每一个美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而不懈努力,珍妮女士的门牙不光是珍妮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财产的一部分,肯定要受到巨大的尊重。 
  希拉里发表讲话,同情珍妮的遭遇,并且希望能够成立全美老年门牙保护基金会, 但对妇女组织关于莱温斯基的言论表示了不同意见。 
  珍尼的诉讼引起了好莱坞的浓厚兴趣,21世纪福克斯公司计划投资五亿美金拍摄一部动画片,片名为《珍尼门牙旅行记》。

125.67.128.* 楼主  
Re:大娘摔倒后,大陆.港.台和美国媒体的不同报道妙!!
天空最美的时候,就是我特别想你的时候。那个叫做天堂的地方,盛着我满满的爱和祝福。
125.67.128.* #2   

Re:大娘摔倒后,大陆.港.台和美国媒体的不同报道强~~~每个地方的报道特色和社会特色都写出来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04
【案例】
两个新闻标题,看主流们的心态
文章提交者:公车撞书 加帖在 猫眼看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三个月 中国渔船获释

(2009-02-09)

(北京讯)中国外交部说,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近三个月的中国渔船“天裕8号”船只及全体24名船员昨天获释。
=======================

中国新闻网:我国遭索马里海盗劫持渔船天裕8号获救

2009年02月08日 23:15

中新网2月8日电 2008年11月14日,天津远洋渔业公司所属的“天裕8号”渔船在肯尼亚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上共有16名中国船员(含1名台湾船员)和8名外国船员。事发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外交部、农业部协调天津市政府,并指导中国驻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使馆和有关企业积极开展营救工作,确保被劫船员安全。据外交部消息,经多方努力,北京时间2009年2月8日17时左右,全体船员和该船安全获救。
----------------------------
获救了,领导有功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08
【案例】
南方周末称北川政法委书记求救报道符合规范
2009年02月17日 18:42南方新闻网
.
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关于汶川地震相关报道中涉及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细节的调查结果
作者: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

近日,有媒体针对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灾后北川残酷一面》中关于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获救的部分事实提出质疑。为弄清事实、彰显规范,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启动了专门调查,结果如下:

一、争议点集中在张周凯书记是否说过“救救我,我是张书记”。经查询记者的采访经过及采访记录,报道的消息源来自于救援现场的武警成都指挥学院部分官兵,其中包括直接与张周凯对话的贺一民大校。记者的采访经过显示,这一事实得到了贺一民大校和其他现场武警战士的“交叉印证”,他们分头独立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事实的叙述基本一致。

二、有媒体引用沈阳消防的录像并未出现“救救我,我是张书记”,以此推断南方周末报道为假。经仔细查证相关人员及多家媒体的报道,当时的救援过程为: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发现张周凯及与其对话在前,请沈阳消防赶来支援在后(可参照成都商报、三秦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当时对张周凯获救的报道)。采写北川报道的本报记者认为,“发生在前”的张周凯的求救及贺一民大校与他的对话,不能因“随后赶到”的沈阳消防录像未记录,而予以否定。

委员会认可记者上述逻辑判断。为慎重起见,于近日专门派人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的贺一民大校进行了核对,贺一民大校再次肯定其真实性,肯定报道所述事实与“救救我,我是张书记”为亲身经历,并补充更为详细的现场情况及与当事人更多对话内容。

三、《灾后北川残酷一面》发表后不久,《新快报》2008年5月26日针对“救救我,我是张书记”一语对张周凯进行了采访。张周凯并没有对记者否认说过此话,称:“在任何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是人都会这么说,而说这些话又有什么错?”在同一报道中,与张周凯埋在一起的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明确表示,其实这话也不只张同(周)凯一人说过,在场的他们三人都说过,而说这话只是在向救援人员介绍被埋人员身份而已”。

四、检“史上最牛官腔”之说本身,非出自《灾后北川残酷一面》,而系报道在传播中,网友和一些媒体对“救救我,我是张书记”一语的衍生解读。委员会认为,此类衍生,无涉报道本身;报道是对张周凯获救过程的客观记述,未涉及价值评判。

五、《灾后北川残酷一面》误将“张周凯”写成“张同凯”。

综上,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认可该报道的消息来源合乎专业标准且值得信赖,质疑方提供的材料在事实和逻辑上不能证明其谬,该报道在真实性上符合职业规范。报道中人名的误写,虽系细节,但亦给专业品质造成瑕疵,提请相关操作者引以为戒,向张周凯和读者表示歉意。

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

2009年2月17日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 ... id=1&id=2685024
125.67.144.* 楼主    02-20 13:52  Re:南方周末称北川政法委书记求救报道符合规范]《南方周末》在推卸责任!
文章提交者:的地得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据报道,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关于汶川地震相关报道中涉及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细节的调查结果出来了,“认可该报道的消息来源合乎专业标准且值得信赖,质疑方提供的材料在事实和逻辑上不能证明其谬,该报道在真实性上符合职业规范。报道中人名的误写,虽系细节,但亦给专业品质造成瑕疵,提请相关操作者引以为戒,向张周凯和读者表示歉意。”
     但是,作为曾经的媒体人,笔者对该委员会的审查水准表示质疑。
   
     报道对救援过程的描述,显然与多方面反映的情况有出入,而引起争议的关键对话内容便失去了必要的背景,并由于记者的刻意摘取,而导致了读者的误读以及对张周凯书记的误解。
    《灾后北川残酷一面》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14日,贺一民带着人到县委勘察,爬上县委倾斜下陷到地面的屋顶,隐约听到里面有人呼救。他要求呼救者大点儿声,于是从下面传来了一个清晰的声音,“救救我,我是张书记!”这个人是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同凯。这里是县委大楼。
  “你不要跟我说你是哪个,你就说你有多少人!”贺一民说。他喊来了沈阳消防队。消防人员拿来生命探测仪,把摄像头插进废墟,直到从屏幕上看到一只巨大的眼睛。救援随即开始。

    据分析,日期应该是15日。而最重要的是,贺一民并非首先发现张书记的人,自然也并非是首先与张书记对话的人。而“救救我,我是张书记!”的回话则是在张的书记身份早被发现他的志愿者与其确认之后发生的。让我们看下记者忽略掉的之前的情况:
    据说是最早发现张书记的两个志愿者对南方周末报道发的抗议帖:

   真相是:

是我俩第一时间发现北川政法书记,我俩是重庆渝运集团二分公司驾驶员周英福、潘开庆,驾驶的大客车被重庆市消防总队征用,在绵阳北川地震发生次日运兵前往北川县城抢险救灾。因交通管制,客车只能停在距县城五六公里的地方。

在到达北川县城后,我俩立即不顾时续余震带来的威胁,徒步走进废墟中寻找幸存者,于5月15日上午9点又一次走进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结果在2点左右听到有声响,潘开庆将耳朵贴近废墟,里面果然有人在喊“救我”,声音虽小,但很清晰。我就问“几个人?”里面传出“5个人。”我和潘开庆用手刨开石块,废墟石块坚硬,单靠我俩手刨,不能施救,于是潘开庆就跑去叫救援队。我就原地安慰埋在废墟下面的人,叫他们“保持体力,少说话”,等候大部队来救援。几分钟后,跑在最前面一个穿淡黄色T桖(原文如此),大约30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的男子,他问我:“几个人。”我就回答“5个人”。他很惊讶的说:“是我们的政法委书记,他们几人在开会,完全以为他们在办公室遇难了。”他马上俯下身去问:“你是不是张书记”下面的人很微弱的声音回答“是”。这时我俩才知道自己救的人是北川政法委书记。穿T桖(原文如此)的男子立即握住我和潘开庆的手说:“非常感谢你俩救了我们的同志”!背心上印着沈阳部队的官兵开始施救废墟中的五个。 由于我俩接到新的任务,赶往另一个灾区,没有等到废墟中人的出来,我俩就离开了。

第一时间发现人:
周英福 13983097809
潘开庆 13996127066
     

    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莫非没有注意到这个比某媒体的质疑引起更大反响的帖子?后面有确切的联系方法,不值得去联系和确认下?难道认为这个“真相”帖不是对报道的偏差和失实的抗议?
    如果《灾后北川残酷一面》没有将贺一民描述成首先发现和对话张书记的人,而将前因后果都放上去,那么张书记的那句话还能引起读者那么大的反响吗?自然不会。如果我是该记者,也不会把珍贵的版面浪费在这些无关痛痒的对话上了。记者的笔墨自然是留给“有价值”的对话上。是什么样的“价值”呢?我们只要看下文章的大标题就清楚记者紧扣主题的动机了: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报道中贺一民说“你不要跟我说你是哪个,你就说你有多少人!”显然与张书记的回话也存在逻辑问题。贺一民开始要求张书记大点声音说话,张书记回应了那句“名言”,可是贺一民什么时候问过人数问题呢?难道没有理由质疑上述对话是经过记者筛选后拼接而成的吗?
     堂堂的规范委员会不理解记者摘取对话绝对是刻意和有倾向性的吗?你们却得出了“客观记述,未涉及价值评判”的结论。
   
    事实上,《灾后北川残酷一面》一文的主旨就是对“灰暗面”的反思。这样的反思是必要的,但为了反思而刻意拼接出符合主题需要的内容,至少客观上伤害了受难者的名誉和尊严,这样的报道还能被认为是“在真实性上符合职业规范”吗?
    更可笑的是,目前掌握的情况表明,从记者到编辑到值班主编到签发总编,没有人要求去找最重要的当事人进行采访与核实。而堂堂的规范委员会在审查阶段,居然宁肯拿新快报对张书记的采访作为依据也不去联系下当事人。这种做法符合新闻采访的规范和专业要求吗?也难怪记者能写出那样的文字,连规范委员会都不将采访当事人作为新闻报道的规范要求。
    但我不相信,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就是这个水平!寥寥百字,时间、名字、情景描述、对话关系都与事实不符,而且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委员会居然宣称审查后认定很规范很真实,这就是南方周末?如此对待一个被埋76小时的灾民,如此对待自己的错误!整天装,轮到自己的时候,认个错咋就那么难呢?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 ... id=1&id=268512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39
【案例】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原文}
文章提交者:wo731 加帖在 猫眼看人

1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现在,整整是下午四点钟

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商店穿戴着节日的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东来西往。就在这

王府井北口八面槽的路东,有一家门市很小的国营特种药品商店。这时候,营业员们在笑盈盈地答对顾

客,办公室里,算珠响个不停,快下班了,正忙着结账。忽然,有人兴致勃勃地拿来一大把红红绿绿的

票子:

“同志们,今晚政协礼堂有精采晚会,首都商业职工春节大联欢!”

“好哇!”大伙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原来,在春节放假的日子里,我们大家都休息,可商业职工却还忙

在柜台上,为了让我们在假日里买到称心的东西,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所以,这个有首都著名艺术家

表演、内容十分精采的大联欢,只好推到正月初七才举行。大家分到了票子,更是欢喜地忙工作,只等

下班以后,带上全家老少,去尽兴欢度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

陡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戴近视眼镜的业务员老胡,一把抓起听筒:

“喂,哪里?”

“长途!我是中共山西平陆县委,我们这里有六十一名民工发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巯基丙醇’

,越快越好,越快越好!”听筒里的声音十分响亮而焦灼。

“我们立刻准备药品!”很怕对方听不清楚,老胡几乎喊起来了:“我们马上设法把药发到太原!”

“不行!太原距平陆尚有一千余里,而且要翻山越岭,交通极为不便,请设法空运……空运!!”

六十一个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千支注射剂,非得空运!……每一个字,都好似一颗钉,颗颗钉在

人们的心上!就在老胡抓耳搔腮地和对方通话时,大家已经都围上来了。商店里好一阵紧张,人们的心

里,早已把“精采晚会”丢得无影无踪。党支部立即召集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全力以赴办好这件事。发

动大家想办法,立刻请示领导。于是,全商店的人,把心拧成一股绳,把精力全都集中在这一连串的悬

念,一连串的困难上了……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亿万劳动人民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一根红线贯穿,颗颗红心相连,大

家同呼吸,共甘苦……事情原来是这样发生的:2月2日,在山西省平陆县一座新落成的红色大楼里,

灯火辉煌。中共平陆县委扩大会议,照常进行着。与会者心神振奋,讨论的是1960年跃进规划。

七点钟时,县人民委员会燕局长匆匆奔进会议室,找到县人民医院王院长说:

“一小时前,风南公路张沟段有六十一名民工,发生食物中毒,请立刻组织医务人员抢救!……”

他们的话还没说完,坐在主席位置上的中共平陆县委第一书记郝世山同志,也已晓得了这紧急情况。这

位五十来岁的老书记,立刻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把会场扫视了一遍,然后,果决地说:

“同志们,现在要全力处理一件急事,会议暂停!”说完,郝书记一甩手,披起那件旧棉大衣,立即召

集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当机立断,全力抢救。片刻,大卡车就载着负责同志,载着县医院全部最好的医

生,在茫茫的黑夜里,翻山越岭,向我们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身边奔去!

这平陆县与河南省的三门峡市,只隔一条黄河。县北五十里外张村一带,正在修建一条从芮城风陵渡到

平陆南沟的省级公路,这条公路是山西全省支援黄河三门峡伟大建设工程的交通命脉。筑路民工都是人

民公社社员,干起活来,真叫干劲冲天,有个叫侯永胜的,一个人一天就挑了几百担土。他们展开了对

手赛,改革了一系列工具,工效步步提高。甚至春节期间,自愿少休息,打了个开门红的大胜仗。谁想

竟发生了这偶然的不幸!这是六十一个多么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分子,他们的生命有危险,我们能

不心疼吗?

县里的汽车来到张沟工地以前,张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薛忠令,亲率公社医院二十多名医护人员,早已

来到。

他们正在忙着给病人洗身、洗脚、消毒。县里的医生跳下汽车,立即插手诊断,立即治疗!他们使用了

各种办法:给患者喝下了绿豆甘草水解毒,无效!

给患者又注射了吗啡,仍然无效!……无效!无效!

紧张,无比的紧张!

空气窒人,医生、护士挥汗如雨。县人民医院负责医生解克勤等同志,经过紧张详细的会诊后,断定:

“非用特效药‘二巯基丙醇’不可!必须在4日黎明前给病人注射这种药,否则无效!

赶快派人去找!”

就在同一个时间内县委会里,不安之夜。

我们的郝书记,不停地吸着烟,守在电话机旁,他嘴角上的皱纹,更加深陷了。参加革命二十多年来,

他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自个生病(他现在还患着关节炎),好像没那么回事,可乡亲们一有个头痛脑

热,他就记着放不下,非想个法帮你治好心里才舒坦。何况,现在这六十一个同志,有的是生命危险!

郝书记更加坐卧不安了。……这时候,他们接到了患者急需“二巯基丙醇”的电话,马上就派人去找。

县人民医院的司药王文明和张寅虎,这两个小伙子连厚衣服也没顾得穿,两步并做一步走,跳过一道道

深沟险壑,到三门峡市去找药。你看,这才叫真正的“司药员”,药房里没有的,他愿意经历千辛万苦

,跑遍天涯海角,也要给你找到!他们来到了黄河茅津渡口,在微微的星光底下,只见那黄河翻滚着巨

浪,只听那河水拍打岸头,声声震人心碎。这两个小青年,明明知道夜渡黄河容易翻船落水,极其危险

,但是,为了挽救六十一位同志的生命,在这重要的时刻,就是天大的险,他们也心甘情愿去冒!

他们毫不犹豫的去敲船工的门。船工从鼾睡中醒来:

“敲门干什么?”

“请摆我们渡河!”“黄河渡口,自古以来,夜不行船,等天亮吧!”“不能等!为了救人今夜非过河

不可!”

当船工们听说是为了挽救六十一个祖国建设者,老艄公王希坚,不顾今晚正发喘,猛然从热乎乎的被窝

里跳了起来,系上搭巾,吆喝一声:“伙计们,走!”后面王云堂等几个人紧紧跟上。来到岸边,二话

不说,驾起船,直奔河心。凭着与黄河巨浪搏斗了几十年的经验,凭着一颗颗赤诚的心,终于打破了黄

河不夜渡的老例,把取药人安全送到了对岸。

可是,三门峡市没有这种特效药!

这已经是2月3日的中午了。时间啊,你停滞一会吧!你为什么老是从人们的身边嗖嗖地急驰而过,想

挽也挽不住你……

郝书记急切而坚定地指示:“我们还是应该就地解决。向运城县去找!向临汾县去找!向附近各地去找

!”

就在这时,张村公社医院又来了电话:“如果明晨以前拿不到‘二巯基丙醇’,十四名重患者,将会有

死亡!”

找药的电话,不断头的回来了:

运城县没这种药!

临汾县没这种药!附近各地都没这种药!

郝书记斩钉截铁地说:“为了六十一位同志的生命,现在我们只好麻烦中央,向首都求援。向中央卫生

部挂特急电话!向特药商店挂特急电话!”

于是,这场紧张的抢救战,在二千里外的首都,接续着开始了……

人心向北京,北京的心立刻和平陆的心一起跳动……

2月3日,下午四时多,在卫生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一所四合院里,药政管理局的许多同志,都停下了别的工作,忙办这件刻不

容缓的事。药品器材处长江冰同志,在接到平陆县委打来的电话后,就一面叫人通知八面槽特种药品商

店赶快准备药品,一面跑去请示局长和正在开党组会议的几位部长。徐运北副部长指示:一定要把这件

事负责办好,立刻找民航局或请空军支援送药!

现在,处里胖胖的老吴同志,头上汗水津津,正在紧张地向特种药品商店催药,共青团员冀钟昌正在与

民航局联系;电话里传来的是不匀称的呼吸。显然对方也在焦急:

“明天早晨,才有班机去太原,那太迟了,太迟了!……对啦,请求空军支援!”

真急人,电话一个劲占线。当小冀接通了空军领导机关的电话时,空军已晓得了这件事。原来民航局先

一步为此事打来了电话。这时,值班主任向小冀又进一步了解了卫生部的要求,立即跑去请示首长。首

长指示:全力支援,要办得又快又好!于是,像开始了一场战斗一样,有关人员各就各位,研究航线,

研究空投,向部队发出命令……这一切都办得十分神速,这一切都贯注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都贯注

着对人民极其深沉的爱!

阶级友爱,情深似海。在我们中间,一个人发生困难,就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切地

向你伸出手,不遗余力地帮助你……

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从首都广安门外到八面槽的遥远路途中,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川流不

息的车辆,走过大街走小巷,一位三十来岁的工人,正冒着数九天的寒风,拼命地蹬着一辆载货自行车

飞驰。“同志们,闪道,闪闪道!”

他不断地向行人呼喊着。这车上拉的就是“二巯基丙醇”。骑车的叫王英浦,是位先进工作者。你看,

他把车轮蹬得飞转,三十华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多就赶来了。干嘛要从三十里外运药来?这其中还有段

小故事:

这“二巯基丙醇”,原来是由国外进口的,算是一种稀有药品。可是去年大跃进中,我们的国营上海第

一制药厂的工人,创造性地揭开了它的秘密,现在已能大量生产供应了。它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玩艺,它

的身价,已经从特种药品降为普通药品,所以特药商店刚刚把它送到库房去,准备发往各地普通医药公

司经售。谁知现在又突然需要它,因此又拉了它回来。

且说王英浦这时正喘吁吁地把药品搬进屋来,大家忽地围住他:

“老王,你真是两条神仙腿呀!”

就在同一个时间内

我们的特种药品商店里,党支部书记田忱和共产党员何思鲁,正拿着电筒,伏在地图上,照啊,找啊,

他们干什么呢?屋里明明亮着太阳灯,往常,针掉到地上都可以找到,可是今天却怎么也不够亮,噢,

他们在找:平陆在哪?他们在想:到底如何运送?这些,迄今还都是悬案!

正在这急死人的节骨眼上,卫生部又来了电话:

“空军已热情支援,保证今夜把药品空投到平陆县城!请你们快把一千支药品装进木箱,箱外要装上发

光设备……”

有飞机啦!人们的心眼里,真像是久旱逢甘雨,兴奋得都跳起来了!但紧跟着又是一个困难:这发光设

备可怎么解决呢?

就在同一个时间内

时间,一秒,一分,……一闪而过。现在距离4日清晨已经没几个小时了。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34519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8 22:43
【案例】
看了香港新闻后有感
1 、连续发生假货泛滥、食物中毒等事件后――
香港新闻:政府应当反省,加大整治、监管力度,不能推诿责任!
内地新闻:公民应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假货的能力,不要购买过期变质食品。

2 、贫困山区的孩子上不起学,要靠丛飞拼了老命捐助――
香港新闻:这是教育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失职和耻辱。
内地新闻:号召大家学习丛飞,这是时代的光荣和国家的骄傲!

3 、抓了一个大贪官,追回了 XX万元巨额赃款――
香港新闻:这说明监督机制有漏洞,应该反思。
内地新闻:监督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成绩斐然。

4 、煤矿屡屡塌方、爆炸――
香港新闻: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官员引咎辞职。
内地新闻:事故引起了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他怒斥XXXXX 、亲笔批示,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5 、遇到穷凶极恶的亡命徒――
香港新闻:提醒广大公民及时报警,避免与歹徒发生冲突。
内地新闻:呼吁广大公民见义勇为、冲上去与歹徒玩命,只有大家一起上、社会治安才能根本好转。

6 、辖区一贫如洗,村民们饥寒交迫、看不起病――
香港新闻:政府主管官员的支持率严重下降,民众强烈不满。
内地新闻:政府主管官员政绩卓著,亲自下乡给农民"送温暖",农民们感激涕零、山呼万岁,亲切地把这些官员称作好公仆、领路人、贴心者、父母官!


虽然都是政治家办报,但报纸的定位不同,大陆的报纸注重宣传功能,尤其是政府正面形象的宣传,香港的新闻则注重宣传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兼备,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无论香港的报纸,还是大陆的报纸,报刊的最大作用就党和(或)政府的喉舌。只是喉舌的话语对象不同,香港的喉舌是说给政府自己听的,加强对政府的管制,而大陆的喉舌则注重说给群众听的,加强对群众的管制,值得可喜的是,非典过后,国内的新闻环境渐渐自由起来,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政府也能坦然的面对舆论的批判和置疑。

正在适应中……

并不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媒体只是传播工具。我觉得应传播效果的差异,都是政府的喉舌,都是为大众服务的。媒体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最主要的是媒体传播或揭露这些事实以后,政府的反应如何,就好比一个人,喉舌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它的运作是在大脑的指挥下工作的。要想有更本性的变化,只能从思想上转变,只有思想转变了,行动才不会走误区。所以政府的反省和改变是问题的关键!

龙伟:
大陆的报纸当然是党之喉舌,但港台媒体大多都有经济财团在背后运作,虽然脱不了“政治”的干系,但“新闻自由”的原则还是得到了基本维系。且境外媒体虽有“政治”倾向,却不是一党制的,媒体反能起到监督性的作用。故而体制决定定位,定位反映观念。

针对4楼的观点,我质疑两点,1.媒体的功能不只是传播工具,它具有是宣传工具的作用,从1楼的话来看,无论香港还是内地的媒体发挥的就是这种作用,只是宣传的内容不同,2,我们讨论的是报道新闻用怎样方式的问题,而不是政府看到这些报道的反省和改变,一个是传播者,一个是收受者,传播者用自己的报道习惯向收受者传达信息,收受者接受到了片面的事实,试问下如果你看到的都是片面的报道,你怎么去反省和改变?就好比周老虎事件,在媒体的炮轰和质疑下,国家林业局不得不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在逐渐开放的新闻环境下,我认为媒体的改变更重要!

对于你的质疑,我说说我的想法。一楼的材料我认为有两层含义。1.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或者说风格不同,这只是表面的东西。2.政府的反映不同,正是有了政府那样的反映,才有媒体的报道的风格。所以说,政府的表现才是最主要的。政府的工作表现决定了媒体报道取向,之所以有两种风格迥异的报道方式,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在处理新闻事件中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后的影响。新闻环境的逐渐开放是在政府的改变中实现的,所以还是要政府来改变。媒体是党的喉舌,在大陆就是政府的喉舌,媒体如果要生存,就要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你说媒体能改吗?

首先,我觉得不能单纯的理解这个喉舌的概念,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不假,但关键在于这个喉舌不同于一般的喉舌,它是由具有智能的生物体组成的,具有自己思辨的能力,它发出的声音不可能不受制于政府,但是媒体具有一定的自由权,这就是所谓的新闻自由,只是我们没有西方的新闻环境那么自由。
其次,虽然忠言逆耳,但是终归是喉舌所发出的声音,我很同意喉舌论,媒体的改变不在于其服务对象的改变,(除非社会制度被颠覆),而在于新闻报道风格的改变,只要不发出污蔑政府,诋毁政府的言论,我想政府可以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质疑,新闻言论环境的开放表明政府能接受这样的质疑,谁能否认媒体忠言就不是在为政府考虑呢?这样说来既然是为了政府,媒体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说了忠言,难道媒体就活不下去了吗?

其实从你的这些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媒体的言行是为了政府,所以政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政府改变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9 20:25
【案例】
“叔叔,你别用硫酸用刀割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叔叔,你别用硫酸用刀割吧”
世界日报


  中国保护儿童不力,被操纵的童丐,新年愿望可能是“被刀割”。北京媒体日前披露,职业乞丐虐待童丐操纵行乞,有小女孩不堪硫酸腐蚀,哀求说:“叔叔,求你别用硫酸了,还是用刀子割吧……。”

  无良犯罪集团遍及全国,就连天子脚下也不例外。中国青年报报导,月前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马路中央有名妇人在行乞,妇人的唯一“卖点”,是怀抱中约一岁的孩子。当时马路上车流不断,汽车废气和噪音令人难受,但孩子却不哭不闹,令人诧异。记者暗中观察,发现小孩的手脚放软、毫无动作,疑遭喂服安眠药。

  “那个女人不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只是被用来乞讨!能不能派人过来”记者实时致电报警,未料还没说完,对方已挂线。他改向城管举报,接线员答应派人查看,但一个多小时后,行乞妇人带孩子离开,仍未见城管人员到场。记者再向全国妇联求助,对方表示“很关注事件”,但无权干预。

  据报导,记者随后与民间寻子组织“宝贝回家”联系,获知类似情况其实并不罕见。组织负责人张宝艳激动地说:“在街上乞讨的孩子,有些是拐骗来的,有些是被遗弃的,有些是由贫困父母出租的。他们全沦为乞讨集团的道具,没有被当做人来看!”

  张宝艳指出,无良人贩为博取更多同情,残忍地于孩子身上制造伤疤,甚至令其断肢残障,好让孩子看起来更可怜。报导指出,曾有“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发现,有小孩被人贩以利刀割遍全身,身上伤痕累累。旧伤未愈又有新伤,多处伤口淌血。甚至有人贩嫌刀割不够狠,以硫酸灼孩子的身体。志愿者见过一名小女孩不堪硫酸腐蚀,哀求人贩说:“叔叔,求你别用硫酸了,还是用刀子割吧……。”

  这些案例令闻者心痛,但有关保护儿童的法规不完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无辜孩子遭歹徒当摇钱树,除强迫行乞,还藉强迫卖花、卖唱、卖淫等方法谋利。而且执法单位也未见尽力,张宝艳说,湖北武汉市有名被迫卖花的男童被殴,2005年曾被媒体曝光,但警方一度介入调查后,至2008年,人们发现他仍于街头卖花。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725070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4-23 20:44
【论文】
报纸规矩:职业的规范与专业的美感

——当前新闻写作中的若干问题简析

■吴咏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报纸的规矩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形成一种职业的规范,专业的美感。当然,报纸和新闻报道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基本规范的基点上,不可没有一定的规矩。
  报纸文体的写作形式一直缺乏严格的要求。如今,在各类报纸就职的年轻记者编辑,不少人都没有受过新闻写作方面的专业训练,依葫芦画瓢,难免走样,造成新闻表达方面的失范。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华社曾经发起过新闻写作业务的训练活动,史称“练笔运动”,目的是“把我们全体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新闻战线上的技术和战术提高一步”(朱穆之)。国家通讯社开展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必有其价值所在,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另一方面,新闻采编人员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除了需运用科学的新闻传播理念采集新闻素材之外,还必须运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对新闻信息进行正确表达。尤其是报纸,主要以文字来表达新闻,也主要是以文字来传播理念的,更需要做到词语运用和词义表达的准确规范。
  但是,目前新闻写作中的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里仅就若干问题做一些粗略分析。
  
  导语的语句锤炼有待加强
  
  提倡写好新闻导语的呼吁不绝于耳,但似乎收效甚微,其原因一是记者无暇或不愿花时间琢磨新闻的导语。人人都知道,要写出一条好的导语常常比写两则消息花的时间还多。记者每天工作量很大,时间又紧迫,首先要保证交出稿子,对导语并不太讲究;二是写出好的导语需要记者具备相当的功底和才能,并非人人可为;三是很多人认为读者看新闻重在新闻事实本身,导语写得妙与不妙无关大局。
  导语是消息的先头部队,如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班,代表着主体的形象和素质,有其独特的引导、提示的功能。而纵览目前的报纸,堪称“国旗班”式的导语确实不多见。记者们往往把消息的导语近乎当作文章的开头来写,当然不能达到“用最精美的文字把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要素告诉给读者”的要求。导语就像昆曲一样,关注它的高妙和韵味的人正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新闻报道上高妙而有韵味的导语越来越少。
  试举一例:
  本报讯新年第一游“锁定”中国馆。昨天虽然天气寒冷,但中国馆内外的游客热情不减,上南路上再次出现了人头攒动的景象,中国馆官网也发出了“客流较拥挤”的预警。记者从中国馆方面获悉,昨天的游客总数达到了3万多人次,接近中国馆的日参观能力极限,最长排队时间约3个小时,而预计1月2日、3日中国馆可能迎来更大的参观客流。
  评析:这则导语中包含了数个新闻点,一是不少游客将新年第一游锁定在中国馆;二是上南路上再次人头攒动,中国馆官网发出客流预警;三是昨日游客总数达到3万多人次,接近极限;四是预计1月2日、3日可能迎来更大客流。将四个新闻点集中堆放到消息的导语里,显然过于臃肿。从新闻价值上判断,这四个新闻点中二和四更为重要,与读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集中将这两个新闻点做到导语里,而另两个新闻点则可放到报道的主体里去。这样给导语瘦了身后,更方便把导语做得简洁生动。
  从导语的本质属性和主要职能看,应当将提高导语写作水平的焦点集中在“导”字上。
  新闻事实的引导,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内容。新闻五要素悉数登场,或是选择何时、何人、何事、何地、何因中最具新闻价值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写入导语。
  新闻视角的引导。新闻事实来自社会生活,从什么角度观察,突出什么报道主题,效果不同,价值有别。
  新闻观点的引导。将新闻的要义或是新闻中包含的矛盾焦点提炼出来,其价值高于新闻事实本身。
  另外,要在导语的炼句上下功夫。先求抓住核心、语句精炼。在此基础上如有可能,再求语义生动、引人入胜。
  试比较下列几则消息导语:
  1.“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新年第一天,消失了近20年的广播体操音乐,重新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FM93.4)响起。今后每天10时,申城市民都能随着电波中熟悉的音乐,舒展筋骨,放松压力。(《文汇报》)
  简评:抓住了这则新闻的核心要素,文字简洁,语义明了。
  2.“现在是广播体操节目时间,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2011年元旦,许多上海市民选择以“流汗”方式迎新。(中新社)
  简评:很简要,但是缺乏核心新闻要素。
  3.在中断播出近20年后,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2011年1月1日将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FM93.4重新响起。(新华社)
  简评:中规中矩,尚缺一些新闻要件。
  4.明天上午10时起,阔别上海人16年之久的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将重新在申城上空响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FM93.4频率将每天上午10时播出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新民晚报》)
  简评:词语有重复。
  5.“现在是广播体操节目时间,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上午十点整,消失了近20年的广播体操音乐在申城上空重新响起。在长宁广播体操中心,由上海市体育局、《新闻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方网联合主办的“增靓杯”广播体操大赛火热开赛,全市6个分会场也整齐划一地做起广播体操,正式拉开了健身迎新年的序幕。(《新闻晚报》)
  简评:两个新闻点必定有主次,重叠在导语里会相互冲淡。
  6.本报讯昨日上午10时,继北京、山东等省市之后,上海电台恢复播放广播操乐曲,同时上海首届广播体操大赛也在昨日火热进行。今年我市也将在广大企事业职工中掀起广播体操活动热潮,但要在全市全面实行广播体操制度和在电台恢复播送广播体操乐曲仍有困难。
  昨日,记者采访了市职工体协秘书长宋家业。他介绍说,年前职工体协已经在大连石化集团公司组织了职工广播体操的现场观摩,并向各级工会体协转发了“大石化”的工作经验。逐步恢复职工工间操制度,组织推广广播体操活动,是大连市总工会今年为职工办实事的一项内容,也是市职工体协今年的重点工作。2011年2月下旬,市职工体协将举办三期第八套广播体操领操员培训班,计划为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培训领操员400名。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还要举行全市广播体操展演活动。
  我市职工广播体操工作有着优良传统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多年来市直机关、大化、机车、造船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始终坚持组织职工做广播体操。今年,由市总工会牵头的恢复职工工间操系列工作,必将在我市掀起一股新的广播体操热潮。(《大连日报》)
  简评:这则新闻只有400多字,从新闻主体看,主要是报道大连市总工会和职工体育协会今年要组织推广广播体操活动。而新闻的导语中,却重叠了四个新闻点。其中的三个新闻点——上海恢复播放广播操乐曲、上海进行广播操大赛、大连“全面实行”及“恢复播放”仍有困难,在后面的报道中均未提及。
  
  消息、通讯界限混淆模糊
  
  报纸是报道新闻的,读者买报纸的目的也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从这点讲,读者对报纸上新闻报道的体裁并不特别在意。就好比大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的电梯,而顾客并不关注电梯的分类,不管乘哪一种电梯,只要能够方便购物即可。因此,现在有的报纸的实用主义做法,使得消息和通讯这两个本来就没什么大区别的体裁界限愈加变得模糊起来。
  我国报纸传统做法是,凡消息,文头上须标以“本报讯”或电头(如“本报浙江上虞10月18日电”),同时在随后的括号中注明记者姓名;通讯,则须在文末注明本报记者或采写者姓名,这样就在刊发形式上将消息和通讯明确区别开来。现在不少报纸取消了“本报讯”及电头的标注,只标注记者或作者名字(如“本报记者某某某报道”),而且标注的位置有的在文前,有的在文末,无统一规范。这种标识形式模糊了新闻版面上新闻体裁之间的区别,虽简单而实用,但削弱了新闻报道的形式感和文体写作的规范化。大商场里电梯虽然种类多样,但每一种类的电梯都是依据特定环境和顾客不同需求而设置的,电梯的这些不同类别其实对顾客有着无形的提示。新闻的不同表达形式也是同理。
  消息与通讯界限模糊的另一种现象是,长消息的报道形式增多,消息在长度上与通讯不相上下,长消息普遍采用小标题,其形态也跟通讯类似。其实这些变化并没有错。过去的报纸强调消息要短,其重要原因是过去的报纸版数较少,新闻版面很有限,要在有限的版面中尽可能增加新闻的条数和信息量,自然就要求消息要写短了。而现在情况较过去大为不同,报纸的版数和新闻的版面已经不成问题,只要有新闻,尽可以去做足、做细、做全,一个新闻事件用三四个版面去报道已经不为鲜见。但是,从新闻报道的原理上讲,新闻的长短应按照新闻的价值来确定,而不是按照版面有多少空间来决定。新闻加长的内容是否有阅读价值,是否具有必读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消息和通讯体裁混为一谈,你长我也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利于新闻报道在新闻时效、新闻价值等方面作质的区别,影响读者的选择和阅读效益。

  新闻报道用语盲目“跟风”
  
  新闻报道当然是需要“跟风”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是“跟风者”。这个“风”,是风起青苹之末的风,是风声的风,是新风的风。具体说,是指新的线索,新的关注点,新的动态,新的趋向。跟住这些“风”,才能保证新闻的日报日新,与时俱进。举一个小例,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鲜、生动、涵义丰富的新词,很快就会被报纸版面上的新闻标题借用。譬如“雷人”、“不差钱”、“给力”等词的恰当使用,一语道破,使人心领神会。
  然而,有一种跟风,是在新闻报道的表达中,对某种句式或词语不分事实、不分语境的一味套用,这种群体性的跟风模仿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准确和客观。试析几例:
  1.标志着
  好长一段时间中(直至今天),许多记者都喜欢在报道中使用“标志着”这个词,几乎成了一股风气。当带有变革性的事实出现,并且成为事实原态发生重大变动的阶段性标志,使用“标志着”的句式,可以点明新闻事实的重要价值,起到引导阅读的作用。而有的新闻报道在导语中硬套“标志着”的句式,就显得生硬或多余。譬如:
  1.“集团公司隆重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标志着集团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这则新闻的价值要素应是动员的内容,“启动”并无多大新闻价值。
  2.“日前,我市第一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指挥车在市安监局正式交付使用。该车配置有供电、照明、通信、广播宣传、会议、现代办公设备、安全等系统,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这标志着我市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导语的主体内容已经将新闻价值讲明,后面的“标志着”显得空虚多余,完全可以删去。
  3.“昨天,第28届世遗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苏州市召开,标志着大会筹备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考察了筹备工作。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等陪同考察。”——这个“标志着”也显得重复多余,应当将“历届最好、令人难忘、载人史册”的筹备目标要求放入导语。
  2.尚属首次
  新闻讲究新鲜、新创,所以不少带有首创性质的“首次”、“首例”的事实都具有新闻价值。但是,如果一些“首次”、“首例”不具有首创性质,不具有突出的新闻价值,则不必在报道中加以强调。譬如:
  1.“上海地铁昨天起首次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地铁吉祥物设计方案,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征集时间为4月30日至6月30日,应征者需登录上海地铁官方网站报名。”——事实本身有新闻价值,但在导语中强调“全国首例”为多余之称,为大众参与度高的大型会议、活动、机构设计吉祥物已是司空见惯,形式上并不新鲜。
  2.“今秋开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发现,必修课《形势与政策》中多了一大内容——性别平等教育。这是湖北省妇联发起的‘性别平等教育进高校’系列活动之一。据悉,将性别平等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内容,在我国尚属首次。”——所谓性别平等,其实质就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现在将这一内容放进高校《形势与政策》中进行系统、理论的讲解,当然是好事,可以报道。但标以“在我国尚属首次”实属不必。
  3.正式
  什么时候需要用“正式”?只有同一件事情同时存在着诸多非正式状态、非正式信息时,才需要用“正式”来加以区分。除此之外,则不应随意使用。如果处处皆“正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赘语。
  试举一例:
  4月2日下午,继国青主教练高荣明火线加盟中国女足之后,此前一直盛传有望执教铿锵玫瑰的陈金刚今天也正式抵达香河与球队见面,他将和高荣明一起担任商瑞华的助理教练……3月30日中国足协在香河基地召开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了商瑞华上任的消息之后,助理教练的人选最近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陈金刚和高荣明都是刚刚才到队里报到,因此他们今天并没有正式上岗带队训练,而是在场边看商瑞华指挥……明天球队将再度恢复一天两练,而高荣明和陈金刚也将正式开始进入角色。
  第一个“正式”用得没有道理,难道还有非正式抵达?第二个“正式”,可用可不用。第三个“正式”也是语义不清,上岗显然已是正式,只是没有带队而已,完全可以删去。第四个“正式”用得也没道理,两人明明已经进入角色了,何须等到明天才“正式进入”?
  4.或
  近年来,新闻标题中忽然冒出了很多“或”字,表达可能之意。“或”的这一用法,在当代汉语的语境中显得很孤僻,在新闻标题中使用,像是在中山装里面打了个领带。譬如:“汽油价格月底前或涨”,“女性强压副乳或增加癌变机会”。这两例中,“或”改为“可能”则语义更明了,便于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再如:中新网一则消息的标题是“卫生部:近期可能会出现甲型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另一家网站转载时标题就改为“卫生部:近期或出现甲流重症或死亡病例”。前后两个或字词义各异,对普通群众的阅读理解是一种干扰。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语言应尽量使用汉语常用语,符合当代大众的语言习惯,在能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尽量用“可能”为宜。■
  (作者系新民晚报编辑)

2011年第4期《新闻记者》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 ... 173/u1a5818698.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5-9 10:26
【案例】
媒体称妻子证实拉登在巴基斯坦居住7年多
2011-05-09 08:21:23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199人参与

核心提示:外媒报道拉登的一个妻子对巴基斯坦调查人员称,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居住了七年半,他们于五年前搬到的军事城镇阿伯塔巴德。英媒称美国认为巴军方庇护拉登,已对巴基斯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交出“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和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


2011年5月8日美国公布部分缴获的本·拉丹录像资料这张美国国防部5月7日公布的录像截图显示本·拉丹在住所内观看关于自己的电视节目
证明拉丹仍是基地老大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7 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表示,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的地方是“基地”组织的一个指挥控制中心,本·拉丹不仅仅是该组织的战略或精神领袖。情报部门一名高官周六在五角大楼吹风会上发表了上述评论,同时公布了五段美军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录像。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些资料是美军有史以来从恐怖组织高级头目那里查获的最大一批资料。他表示,因为资料很多,专家现在还在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
该官员说,这些材料已经“被证明有价值”,为美方进一步了解“基地”组织的行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他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但表示情报显示本·拉丹参与策划“基地”组织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发起的恐怖袭击,为“基地”组织的战术和行动提供指导,并指挥日常行动。他说,本·拉丹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只是 “基地”组织名义上的领导人或战略领袖。
美官员说本·拉丹生前一直控制着“基地” 组织。
【路透社华盛顿5月7日电】美情报部门一位官员表示,本·拉丹在巴基斯坦的藏身处是一个活跃的指挥中心,拉丹从那里向“基地”组织发号施令。
美国政府公布了五段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录像,其中大部分显示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将胡须染成黑色,正在练习向追随者发表的演讲。
该情报部门官员表示,录像的声音被剥离了,因为美国不希望这些录像成为本·拉丹的宣传资料。他说,录像包含的内容跟以往一样,主要是“谴责美国政策,攻击资本主义”。
他表示,美军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资料显示,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仍然对袭击美国境内的目标感兴趣,他“似乎继续对交通运输和基建目标感兴趣”。
这位情报部门官员说:“他并非有名无实的领袖,而是积极参与到 基地 组织的活动当中。”
【英国《卫报》网站5月7日报道】两位美国高官表示,资料显示本·拉丹在策划和指挥“基地”组织及其也门、索马里合作伙伴发起的恐怖袭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资料也表明,过去10年来,本·拉丹在管理“基地”组织人员和行动中发挥的作用远比一些分析人士想象的要大。
打破拉丹“超级英雄”形象
【美联社华盛顿5月7日电】在一间装修简陋、只能充当临时避难所的屋子里,他控制着全球恐怖主义帝国。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摇晃的破旧书桌,上面有一台小小的老式电视机,这位全球头号通缉犯正在观看电视上关于自己的画面。
周六,美国公布了部分来自“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藏身之所的录像资料,以展示本· 拉丹不加修饰、更真实的一面。在一段录像中,本·拉丹躬身席地而坐,看上去非常疲惫。他身披毛毯,头戴编织帽,正在观看电视中关于自己的画面。另一段录像则显示本·拉丹根据一份讲话稿对着镜头讲话。镜头前的他胡须乌黑且修剪整齐,一遍遍地反复练习将要对外发表的讲话,直到时间和灯光控制得恰到好处。
通过有选择地公布部分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录像,美国试图打破这位“基地” 组织领导人多年来努力维持的形象。
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彼得·金表示:“从这些录像我们可以看出,本·拉丹并非他想努力营造的那种超级英雄。”
一段录像显示,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正在观看卫星电视节目,他手握遥控器,不时地更换频道。美国官员此前表示,本· 拉丹的住所装有卫星电视接收器,但没有接入互联网或电话线,也禁止打手机。
本·拉丹的大老婆和四儿子撰写的《本·拉丹成长史》一书曾披露,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总是在身边放一只录音机,以便随时随地记录他的想法、计划以及对世界和政治的所思所得。
在美方公布的录像中有一段本·拉丹录制的宣传资料,显然是用来对外发布的,题为《告美国人民书》。美国官员说,这段视频可能是去年秋天录制的。自2007年以来本·拉丹一直没有公布视频录像,官员们不知道他为何不公布这段录像。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7日报道】非同寻常的家庭录像显示,恐怖大亨本·拉丹身体虚弱,胡子蓬乱,晃来晃去地看着电视上的自己。
这与他希望在追随者和敌人面前展示的形象大相径庭。在其它被缴获的宣传录像中,他把头发和胡子染成浓黑的颜色,衣服一尘不染。
【香港《东方日报》5月8日报道】美国政府击杀拉丹至今近一周,官方仍拒绝发放他死亡的照片,但美国国防部今日凌晨向传媒发放了五段有关拉丹的影片。
外电报道指,这批经过美国政府精心挑选发放出来的录像片段,旨在显示拉丹的自恋形象。
新证词让美对巴更恼火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7日报道】有消息说,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腹地躲藏了七年多,甚至比人们怀疑的时间还要长。
本·拉丹的一个妻子阿迈勒·艾哈迈德·阿卜杜勒法塔赫对巴基斯坦调查人员说,拉丹和家人起初在一个安静的山村杰格沙阿穆罕默德住了两年半。她说,他们在五年前搬到附近的军事城镇阿伯塔巴德。
如果得以证实,她的说法将激起美国人的怒火:这个恐怖大亨看来从2003年以后就受到巴基斯坦军方和情报部门要员的保护。
事实上,本报得知,美国已经对巴基斯坦发出言辞强硬的幕后最后通牒,要求对方交出“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和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否则美国将在他们的领土发动空袭,抓住或杀死他们。
一位美国高级情报人员说:“毫无疑问,巴基斯坦高层一直有人在庇护本·拉丹,而且仍在庇护扎瓦希里和奥马尔。”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8日报道】美国派往驻巴基斯坦的特使继续就巴方与美方的合作进行商议。美国要求巴方提供一些高层情报人员的资料,好让美方确定,他们当中是否有人包庇本·拉丹,使他得以在巴国境内匿藏多年。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和三军情报局局长帕夏尚未就本·拉丹之死发言,但巴国已有媒体在猜测,后者可能因此辞职。一名美国官员说:“很难相信基亚尼与帕夏知道本· 拉丹藏身那里 但他们应或多或少听闻。若最终确定帕夏身边的人知情,我不会觉得惊讶。”


【美联社华盛顿5月 7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今年要访问巴基斯坦的承诺,曾一度被视为是对反恐斗争重要盟友的奖赏,如今却已成为白宫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心病,因为美国现在正试图确定巴基斯坦政府是否与“基地”组织串通,允许本·拉丹在其边境地区盘踞多年。
奥巴马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对两国关系来说至关重要,取消访问可能被视为美国不信任巴基斯坦处理极端分子事务的信号。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卡尔·因德弗思表示,白宫应停止做出任何有关奥巴马访巴的决定,直到自拉丹死后加剧的美巴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为止。
目前担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的因德弗思指出:“我认为双方官员都完全不希望投入到有关总统出访的工作中去,包括安全和保卫。”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5-9 10:26
http://news.163.com/11/0509/08/73JMFDNR00014JB5.html

网易河北省石家庄市网友 [剥瓜瓜][加关注] 2011-05-09 09:38:35 发表
断章取义是这些报纸的强项啦。看这些报纸报道的新闻,你是不会知道真相的。

网易辽宁省大连市网友 ip:119.112.*.* 2011-05-09 10:05:11 发表 1、美国说:美兵射击时看到是拉登用妻子做自己的人肉盾牌;
2、巴国说:美兵射击拉登时他妻子挺身掩护自己的丈夫拉登;
3、旁人说:美兵射击拉登时不管谁和拉登在一起都同样射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6 12:42
【案例】转载新闻的标题,各不相同
原刊发的报纸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回去高考,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http://www.jinghua.cn   2011-06-06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周逸梅
逛逛社区





--新闻线索提供方式--
电话:64629999 64656611

邮箱jhsbxwxs@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百灵大厦《京华时报》机动部
邮编:100028



分享: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一名高三学生在紧张地备战。(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磊摄朱清时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6月,就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任内推进了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多项改革。2009年,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全球范围遴选,卸任中科大校长一职的他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筹)首任校长。

    今年3月,筹建多时但仍未获招生资格的南方科技大学宣布“自授文凭”,并绕过高考招生体系,自主招收45名学生进入该校学习。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学者分析,教育部此言意味着南科大已招的45名学生必须回校参加高考。
    高考将在明后两天进行。南科大校方表示,这两日将正常上课;此前,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则在网上发出了拒绝参加高考的公开信。
    南科大的教改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作为大学“去行政化”中最为瞩目的一块试验田,该校的改革方向在哪里?近日,本报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这45个青年拿他们一生的前途来参加我们的教改实验,现在突然叫他们去参加马上要举行的高考。成绩好不好姑且不说,回去参加高考就是回到了体制内,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京华时报:这些学生拒绝参加高考的事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南科大是否有压力?
    朱清时: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颠覆性的。因为这些学生是我们号召来参加教改实验。这个实验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招生、文凭自授,只有学到真本事,被社会认可,才有含金量。这45个非常优秀的热血青年拿他们一生的前途参加我们的教改实验。他们来参加应该是很值得珍重的。我们也精心安排课程,保证让他们学到真知识。现在突然叫他们去参加马上要举行的高考,可想而知对他们是多大的打击。高考成绩好不好姑且不说,回去参加高考就是让所有人都回到体制内。这样的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京华时报:这个消息,你是从社会上得知的,还是的确收到了行政部门下的指令?
    朱清时:社会上传的消息还只是一些表面,我们确实收到了行政部门下的文件。
    京华时报:学生的这封公开信发表前,你是否知道这件事?
    朱清时: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当时上级找我谈话,告诉我说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来做,让学生参加高考。我当然据理力争,无效。但又不能让学校出面抵制,毕竟南科大是市政府办的,于是我只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为了回避,我一直到现在都不在学校。
    京华时报:你是否看了公开信的内容?你怎么评价这些学生的见解?
    朱清时:我最(受)鼓舞的就是这点,我没想到学生能想得那么清楚透彻,那么有勇气。教改那么深刻的问题,他们一目了然,他们让我觉得中国教改是有希望的。他们甚至比很多成年人、官员和老师,都要有勇气的多,我觉得那些官员和老师在他们面前应该汗颜。
    京华时报:学生是否参加高考,影响在南科大就读吗?
    朱清时:那当然不影响,因为他们已经被南科大录取了。这件事,大家之前都没有想到,因为教育部还没有批准我们学校招生,我们在高考中还没有录取代码,无法填报志愿,我们怎么能在高考中招生呢?所以我是反对让我们的学生回去参加高考的。即使我们的学生回去参加高考了,我们最后通过什么手续来录取他们?
    京华时报:在目前的情况下,下一期还扩招吗?
    朱清时:现在还没有定数,因为这一关还没有渡过,大局还没有定。
    【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有了基本法。从此以后,就有一所学校不是靠行政官员的指令来运转。不管完不完善,缺点有多少,但它终于诞生了。】
    京华时报:有消息说,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部基本法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确定,要自7月1日起实施。你是否看到了最终的版本?
    朱清时:前面的版本看过,之后还送到教育部修改了一下,目前我还没有看见最终版。
    京华时报:制定这个办法的意义是什么?
    朱清时:意义非常重大,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有了基本法。从此以后,就有一所学校不是靠行政官员的指令来运转,而是靠一部有法规性质的行政条例。这是改革到现在最实质性的进步,因为这不仅是个理念,不仅是个方案,而是一种新体制的诞生。不管完不完善,缺点有多少,但它终于诞生了。这是从无到有的一件大事。
    京华时报:这个办法里,学校有多少自主权?
    朱清时:市政府法制办和我们学校是两家主要的起草单位。但是每个条款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表态,他们总是按照他们的愿望来修改。
    京华时报:经过这些修改,南科大自己的意见能有多大程度上的体现?学校能接受这些修改吗?
    朱清时:我觉得,大体格局还是按照学校的愿望来实现的。修改的地方很多,我们是要有一些妥协。目前这部法规是暂行的行政条例,在试运行中,发现问题可以在正式立法时修正。
    京华时报:大学去行政化是教育界人士的共识。这一点,在管理办法中有怎样的体现?
    朱清时:管理办法规定了学校的领导体制。没有这部法规以前,我们每一件事,都要和政府对应的部门打报告。比如我们要招人,要给人力资源局打报告;要买东西了,要给财务部门打报告;要建实验室了,要给发改委打报告……这是不胜其烦的,而且每个相关部门都会把它的观念加到我们头上来管我们。
    现在这部法规就确定,政府设立南方科技大学理事会,市长是理事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也都在理事会中,理事会还有学校的人和很多社会知名人士。学校的大事就交到理事会上讨论,一年只开两三次会,如人才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等。理事会要尊重每一个理事的意见,决策更科学民主。会开完后,政府其他部门就不用再干预。
    京华时报:理事会成员中是否规定了政府和学校所占席位的比例?
    朱清时:现在没有明确规定,正在磨合中。通过现实来看,政府占了不到1/3,学校也不到1/3,最大一块是社会知名人士,包括教育家、企业家、学者等。
    【我就拿这个管理办法和市委组织部商量,告诉他们南方科大的副校长应该由校长提名,理事会审批通过后,理事会任命。他们才知道这些。】
    京华时报:之前深圳组织部为南科大招局级副校长,引起了社会对南科大“去行政化”的质疑,这个公告你事前是否知晓?
    朱清时:这次招聘,其实事先没有经过我们看,我也不知道会出这样的公告。这是因为组织部招聘时习惯写行政级别等内容。
    京华时报:你认为是个误会,那这样的误会今后是否还会产生?
    朱清时:那时候,南科大暂行管理办法还没有正式通过。我就拿这个管理办法和市委组织部商量,告诉他们南方科大的副校长应该由校长提名,理事会审批通过后,理事会任命。他们才知道这些。如果在7月1日管理办法生效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京华时报:管理办法马上就要实施,但目前副校长的9个候选人也已经产生了,他们通过怎样的程序上任?怎样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朱清时: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现在我在努力争取。如果等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就可以据理力争了。
    京华时报:招聘到的副校长是否还有行政级别?
    朱清时:肯定没有行政级别。
    【学校里不是谁官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有真理谁说了算。我希望,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也都将围绕着科研。】
    京华时报:我们听说,去年年底你写自主招生公开信的时候,压力大得没法睡觉。如今你再次说遭受巨大压力。哪一次压力更大?
    朱清时:现在的压力要大得多。当初写公开信的时候,我是要号召这些年轻人参加这个实验,让他们放弃国家学籍和教育部发的文凭。这在现在文凭主义盛行的时代是个相当难的事,我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回应。现在他们参与了,我的责任更大了,要把这件事做好,如履薄冰。我希望他们都能成才,都能受社会欢迎。如何能够做到这点,现在很焦虑。
    京华时报:你说你不能改革就辞职。现在的局面,你觉得还有希望吗,还想继续干下去吗?
    朱清时:这个事情我还想摸索一段后再来回答,现在还不到下判断的时候。对我来讲,我这么大年纪,家也在合肥,家庭成员都希望我尽快回去,如果没有实质意义的改革,办一个普通学校,完全可以找比我年轻,年富力强的人,我就没有在这里做的意义了。
    京华时报:在你心目中,中国大学需要怎样的校长?
    朱清时:大学校长一定要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能理解教授们的意志。所以,派一个同级别的行政干部来当校长,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人再能干,如果不懂教育,会把事情搞糟。教育的最高规律,就是不要以个人意志去干预教育,而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一定真正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好大喜功,更不可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京华时报:什么样的学校是你心中理想的大学?
    朱清时:我想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学院。它是学术主导最典型的范例。钱学森曾指出他的老师有错误,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天早晨,老师来到钱学森门口对他说:昨天你对了,我错了——这就是去行政化。学校里不是谁官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有真理谁说了算。我希望,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也都将围绕着科研,教授治校,让学术主导。
    ■关键词
    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事件
    去年年底,筹建多时却仍未获得教育部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宣布将自主招生,并“自授文凭”。今年3月,该校绕过高考招生体系,自主招收了首批45名学生入校学习。
    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5月底,45名南科大学生在网上发表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该信称:“教育部做出这项决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难以接受的”。
    昨天,南科大有关人士透露,高考期间,该校将正常上课。
    本报记者周逸梅    插图/李明辉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06/content_667421.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6 12:43
新民网
朱清时: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 应让许多官员汗颜
2011-06-06 07:03   来源:京华时报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6/06/11056987.html

网易
南科大校长:反对已录取学生参加高考
2011-06-06 00:49:51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916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49)
http://news.163.com/11/0606/00/75QVO7QC00014AED.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6 12:44
网易广东省惠州市网友 ip:183.31.*.* 2011-06-06 06:46:08 发表
同一件事,不同角度,争议争议,争一争,议一议,有好处的。且看两个媒体报道此事所用的不同标题:
《朱清时: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 应让许多官员老师汗颜》
《南科大校长:反对已录取学生参加高考》
顶[5]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12 09:52
【案例】
新华社首篇微博体通讯引发网民热议

2011-06-10 21:58:35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151人参与
中国网事·追踪

“一种跨越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沟通正在建立”

新华社首篇微博体通讯引发网民热议

新华网杭州6月10日电(“中国网事”记者李柯勇、舒静、张舵)6月9日,在“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进程中,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播发首篇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 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在网上引发热议。

对互联网领军人物的“红色思考”,有认同和赞扬,也有调侃和质疑。但正如网友“后脑勺的空间”说:无论如何,CEO们提供了新视角,说得实在,一种跨越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沟通正在建立起来。

“网络时代,真实最动人”

1、网友@鸭梨noDoo:这些名人想干啥?

2、@陈华(北京市网管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网络时代,真实最动人。有什么样的意见都很正常。不管表达的是什么态度,表达本身就是对话和沟通。CEO们与网友们充分对话,实话实说,这体现了一种真实、坦诚的氛围。

3、@陈彤:年轻人之所以对一些事情存在隔膜,可能是反感那种脸谱化、一刀切的表述方式。世间万物丰富而参差,很多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如实地还原历史,反映事物的渐变过程和人物的有血有肉,就不会让人感觉虚假、苍白。

4、既然是客观看待历史,就应有不同视角。CEO们提到的一些事引起了争论。比如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英勇不屈的故事,这是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讲的。他想说的,是理想、信念支撑着革命前辈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5、网友@马丁厮:“今日还有这样的人吗?”而网友@砚图回复:“有的,如果有需要,就有坚定的信念。下面的人在质疑,那么我就想其实是在质疑自己的内心。”

6、@陈湘安(天天在线CEO):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重要的是更让我们深入地看到国家的历史,从近代以来这一百年,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不管你是什么立场,历史就在那里,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和认知。

“一通百通,受益无穷”

7、网友@鸡柳丁:用市场的眼光看革命,有一套!深圳网友@ziyun026:这部红色的创业历史,确实胜过千言万语的MBA教材,而不管你持何种政治态度,仔细研读,或许真是获益良多!

8、网管高层从创业奋斗的视角解读中国革命史,引起了网友的共鸣。“一通百通。深入学习党史,受益无穷。”江西南昌网友dtt1971这句感想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中国共产党创业史的很多经验教训超越了狭隘的范畴,具有普适价值。特别是对创业成长的年轻人,可以有多方面启发。

9、湖南衡阳网友@独自莫凭栏:很好,很到位,用商业来解读,另外一个视角,反之,从革命前辈借鉴经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网友@十年磨剑:创业之路,需要大智慧,大勇气。

10、网友@真心菡萏:有多少饱学之士满含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啊,谁不想奋斗终生有所作为喔。历史告诉我们:先有炼狱般的煎熬,再有辉煌。一个优秀的人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亦如是。

11、谈到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人生命运时,网友@One硬币说:正常,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有个人的选择,也有个人的博弈。

12、更多的人对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发表见解。网友@xljf223:无疑是个巨大成功,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需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复杂挑战。

一路“微”行,一路互动

13、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CEO们碎片式谈着自己的感想,记者也尝试碎片式地记录这一切。在微博这种互动式报道中,CEO们和网民一直在进行交流。

14、有网友对CEO们的做法不以为然。@王宣民:一群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聚首上海、浙江中共一大会址,集体上了一堂党课 就不要在形式主义上作秀了。

15、凤凰网言论引导部总监吴海鹏回应:探访一大会址是追求一个起点。任何一件事都有起点,追溯起点,回顾历史,是任何一个政党、企业、民族、国家都会做的事,它们之间是相通的。

16、这样的态度得到了很多网友力挺。@关注名家-传播思想:赞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聚首中共一大会址上党课!敢于清零。事业辉煌的领军人物聚首一大会址上党课,而非人民大会堂,这堂重回原点的党课不失为一堂厉兵秣马、再创辉煌的动员课。

17、网企高层们谈创业,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曹国伟用手机拍了几张上海石库门老房子的照片,发上微博。网友@刘青武一眼就认出来:“这应该是一大旧址。”


18、@刘青武:参观这里的时候时值创业初期,让人给我照了张像,我站立的位置恰是毛爷爷站的位置,心想着自己的公司也能基业常青就好。后来事实告诉我,不是谁都能像毛爷爷一样的

19、在沟通、争论、留言、思考中,人们分享着心得。上海市网友@luxdiao:革命前辈坚持为民主自由奋斗的信念,不畏强权、勇于改革进取,这就是他们的勇气所在。网友@湖大绿色志愿者协会:历史是值得我们去纪念的。

20、@方兴东(博客网董事长):红色故土行能否长久持续下去,就看它能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只有更多年轻创业者在学习历史中成长起来,这个活动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http://news.163.com/11/0610/21/767HV4OQ00014JB5.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13 22:17
【案例】
《苹果日报》社长董桥:写作就像美人卸妆

2011-06-01 南都周刊

  从文人气十足的《明报》一脚跨进一度以情色为卖点的《苹果日报》,董桥的举动曾令外界诧异。与报人身份并行的是文人董桥,新书《橄榄香》被评论为“回叩过去、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过去笔下的华丽香艳,七十岁的他现在更愿意淡淡地写。



  作家、《苹果日报》社长董桥

  记者_洪鹄 香港报道     摄影 _ 戴会锚

  读不读董桥

  到底要不要读董桥?是个问题。

  “你一定要读董桥!”罗孚说,上世纪80年代末,这位香港知名报人(笔名柳苏)应沈昌文之邀,给内地《读书》杂志写了这篇流传甚广的评论《你一定要读董桥》。

  罗孚引用了董桥《中年是下午茶》一文来展现后者文笔的趣致:“中年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是吻女人额头、不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杂念越想越长、文章越写越短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取几滴希望……”

  再往下,更是铺陈洋溢,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中年,是纳博科夫怕吵醒妻儿躲在冲凉房里书写的年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念着彼得堡的长夜泛出白光的年纪,是托马斯·曼在威尼斯破晓起床,以冷水淋浴抵御肉身的疲惫的年纪……”

  对于1980年代的内地读者而言,董桥的文字来得确有惊喜,起码于传统的中文书写中另辟蹊径:一半是从明清小品里继承的灵动趣味,另一半则是从英文随笔里偷来的琐碎渊博—何止是掉书袋,通篇尽是书袋。

  罗孚在文章里说,力荐董桥,是要告诉大家香港不是沙漠,它有文学的绿洲,甚至是精致的文学。“(董桥)使人想起余光中、陈之藩……但他们大约只能算半个香港或几分之几个香港”,而董桥的风味,就是香港。

  推荐引发强烈反响,《董桥散文》开始红遍海峡两岸三地,而此前,董桥的书只敢在人文气最浓重的台湾卖,怕香港没销量。此后二十余年,董桥的各类随笔、文选在内地出版近三十种,读董桥,成了一种流行,一种标签。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二十年后,才子冯唐说。他嫌董桥的文字甜腻: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坨,不但倒了胃口,还坏了牙齿。

  而董桥那段交代自己对炼字造句的郑重的文章亦被冯唐拿来戏谑。董桥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名字的每一篇文章”,冯唐回应:好像对着一个六十岁的艺伎,涂着一张大白脸,说我扎扎实实用功几十年,计计较较每天画我的脸,一丝不苟,笔无虚落,我没有辜负见过我脸蛋上肉的每一个人—只觉毛骨悚然。

  5月13日,当我们在《苹果日报》采编部一隅,谈起罗孚与冯唐关于到底要不要读董桥之争,对于这两种说法,董桥皆有怨言:“当年罗孚那句话害死我了,那么说肯定要招来反感的。”

  而对于冯唐的刻薄,董桥则拿出来西洋背景的矜持:“我个人受英国传统的影响大一些,为文做事,喜欢留三分余地。中国人叫厚道,西方人则叫讲究礼貌。所以我不习惯用这样的笔调讲一个人。”

  “遗老”董桥

  董桥形容自己“文字是肉做的”。但七十岁的董桥,实际上高而瘦,衣着考究,冷峻清癯。在我们的采访开始之前,他正在修改写给当周《苹果日报》副刊“苹果树下”的专栏稿。厚厚一沓绿色稿纸铺在写字台上,手写的黑色墨迹,满页红笔的圈圈画画。

  “这大概是第五稿,”他说,“一般改到七八稿就差不多了。”

  董桥不会打字,拒绝学习电脑。他说:“我对新世界没有兴趣。”却也有一只iPhone 4,他笑说不是为了潮流,而是因为漂亮。

  年轻时候写的字不要再提,董桥说。他十分怕人说起当年那杯“中年下午茶”。

  那时的文字太顺,太油,依仗着小小的聪明,提起笔一溜烟便写出来,写的人沾沾自喜,读的人赏心悦目。他的文字天生艳丽,稍不克制便会流于妩媚。年纪越大,他越注重一个“淡”字,反复修改,为的就是像一个美人卸妆一样,把那层艳色狠狠抹去。

  《橄榄香》是董桥的新作,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四月刚上架,卖点是“董桥的第一本小说集”。三十个短篇,全部控制在两千五百字之内,董桥说这是他刻意为之,“台湾、内地的文章都太松了”,香港呢,报章杂志的版面,寸土寸金如这小岛的地皮,逼得你练就在最小天地里苦心经营的本事。

  《橄榄香》的副题是“人生小说”,步入七十的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提出了最严格的要求:情节要淡,情味要浓,记忆要远,况味要近。偶尔笔调太像小说时,还要收一收。“不写一株老树,只写树上几片绿叶,不写山中草药,只写云兴霞蔚。”

  小说家刘绍铭评论《橄榄香》“是董桥以文字回叩过往、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

  董桥追忆的过往,不是远古,不是明清,而是“近古”的民国。董桥祖籍福建,1942年出生于印尼,父亲和舅舅合伙开书店,做商务印书馆的南洋代理商,这让童年的董桥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相当富足。董桥曾在文章里描摹印尼家中的书房:紫檀书桌,乌木书橱,窗外荷塘蛙鸣,一丛幽篁,墙上挂着“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武器但率真”的对联。1958年,印尼开始排华,雅加达动乱频频,次年十七岁的董桥起身前往台湾念书。

  如果说父亲的书房是董桥在南洋为自己围成的心灵故国,台湾之行则让董桥与他的精神家园真正相逢。

  台岛七年,是董桥第一段重要的求学经历。其意义不在于读书,而是令他见识、珍藏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民国”。1970年代初,董桥负笈英伦,一边为BBC打工,一边入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半工半读,一晃就是八年。这一趟被他视作学识、素养乃至趣味上的全面洗礼,整个人为之焕然。

  南都周刊:说说您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末的台湾吧?

  董桥:那时候的台湾,是“林海音的台湾”。长亭古道,芳草连天,先生们还都穿着长衫。我念的是台南的成功大学外文系,之前白先勇在成大念了一年水利,后来转去台大外文系,当时已经凭《玉卿嫂》几部小说走红。这下好了,我们成大外文系的呢,觉得和白先勇两头沾,个个觉得自己应该当小说家。当时我们说外文系写小说,中文系只能搞文学批判(笑)。

  南都周刊:当时成功大学给您印象特别深的老师有哪些?

  董桥:印象最深的是苏雪林。我读外文系,她教中文,但我经常去听她的课。苏老师当时六十多岁了,声音还是宛若少女,很甜美。每天穿着黑旗袍、黑外套,拿把黑雨伞,踩着高跟鞋,笃笃笃就来上课。她是胡适的学生嘛,非常非常激动的一个女人,谁要是敢讲胡适一句坏话,她就跟你拼命。苏老师讲《楚辞》的,讲得非常好,可以倒背,绝对是下过苦工夫的。

  南都周刊:您的文章里也写到蹭梁实秋的课上,还听过胡适先生的讲座?

  董桥:是啊!是这样的,当时一到暑假我就跑去台北,住在台大同学的宿舍。台北啊毕竟不一样,当时的台北对文学青年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比如武昌街有个明星咖啡馆,周梦蝶,那个鸳鸯蝴蝶派的大师就在门口摆个书摊,卖书,好像还卖袜子?我记不得了。还有周弃子,号称台岛第一的大诗人,文章写得非常悲凉,也老在附近出没。黄春明啊、白先勇啊,就在明星咖啡馆里头写小说。

  梁实秋他是在师范大学教书。我从小看他文章,特别佩服他,真正学贯中西的一个人,翻译了整套莎剧。他的《雅舍小品》,是翻译成英文也会很好的中文。后来我们通信很多,尤其是我去编《读者文摘》中文版的时候,梁实秋先生还会写信来帮忙翻译、订正、作注释,这是后话了。

  听胡适讲座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了,你从小读到大的、那个影响中国白话文的胡适之就站在你面前、很亲切地跟你说话—这个感觉是很震撼的。我记得讲座那天天气很冷,胡适走下讲台问前排女生,你们冷吧?说着就走过去把窗户关上了。我一下子觉得感动得不得了,如果是一个只讲中国道德的老学究,他才不会管你女生冷不冷呢。胡适穿着长衫,和照片里一个样子,看上去非常随和,又非常骄傲。

  南都周刊:伦敦的经历,对您的影响何在?

  董桥:首先是英语。小时候在印尼,我就有英文家庭老师的,后来读的也是外文系,考试很一般,但自己还是觉得自己英语很不错的。到了伦敦,一天比一天发现原来自己懂的连皮毛都不算。我开始发奋苦读,先从十八到二十世纪的英国小说文论读起,然后一个一个地攻山头,狄更斯、奥斯丁、伍尔夫啊,都是读全集的,每一个我都通读了不止一遍。而且我一向觉得,外语好对中文是有帮助的,好像帮你开了扇窗,气脉流通,所以那八年让我中英文都很有长进。

  伦敦人—其实欧洲人都爱淘书,藏书。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收藏的。不过当时经济还不太宽裕,大多是陪朋友看。偶尔我相中什么东西,古董商会说:董先生啊,我先帮你收起来,等你以后有了钱再来买。

  四十年后,董桥写了《故事》,梳理的便是他这一场念旧怀古的心路。乔伊斯《尤利西斯》1930年版,水蓝封面映白字,英国书商专门给他做了个布面书盒送过来,“妥当极了”;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版,劳氏的签名就供在后配的书盒里。几年前花三十多万买下了奥斯丁的初版,已经升值了好几倍;偶得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几页旧信,“高兴得两眼泛泪”。还有98岁张充和先生的赠书,100岁杨绛的来信,梁启超的遗墨,王世襄的玉钗呼噜,徐志摩的旧藏—还有林青霞的新书,董桥戏言,他每天都有“小儿得饼之乐”。说到藏书的奢侈,董桥又要讲起这个故事了:家里藏书又多又体面的毛姆,坐在书房里抽着雪茄说他看书看累了,远远瞄一眼书脊偷笑,心说都安好,真踏实。

  董桥在《苹果日报》社长的职位上做了十三年。

  报人董桥

  董桥的办公室设在《苹果日报》采编部一角,门上贴着A4纸打印的“社长室”三个字,似乎非常临时。实际上董桥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做了十三年。五年前他曾说,做完当年他就辞职,回家专心读书写字去。

  “有什么办法?他们不让我走—不过,做完今年我就辞职。”董桥坐在他铺着稿纸的办公桌后面对我们说。“社长室”很小,只有六七平方米大,书架上立着一张胡适的旧照。

  文人身份之外,办报其实才是董桥的主业。1980年他从伦敦回香港,最早就是被金庸请去《明报月刊》做总编辑。这份杂志1966年由金庸创办,倡导“文化、学术、思想”,旨在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前途作积极贡献”。

  董桥接手《明报月刊》后,邀了余英时来写文章。上世纪80年代初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作谈判之际,两人信件来往频密,商量文稿之余,余英时常叫董桥告诉他香港的近况,非常关切。“当时很多颇有名望的学人都会写些暮鼓晨钟的文章,我也请余先生写。有一次来信,余先生引了清代黄宗羲提醒读书人的诗句:不放河汾身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对我如当头棒喝。从此,我宁愿观赏余先生像一弯清流那样,对所谓审时度势不闻不问的文字。”

  董桥在《明报月刊》主政六年,后应林语堂先生之女林太乙邀请任《读者文摘》中文版主编。1989年,又被金庸挖回,全面执掌《明报》。1995年,《苹果日报》诞生。创立之初的《苹果》以情色暴力为卖点,销量一跃四十万份,而立场中正、知识分子气的《明报》当时只得十一二万。两年后,董桥入主《苹果日报》并担任社长。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而董桥兴致勃勃,表示他非常想弄清《苹果》热销背后的奥秘。

  南都周刊:您当时从文人气的《明报》去到《苹果》,是不是让很多人都诧异了?

  董桥:是,很多人问我不抗拒《苹果》的风格吗?我说为什么要抗拒呢?它的阅读率全港第一,就像一个漂亮女人走过,回头率很高,你就要说她是坏女人吗?

  我在《明报》的时候,认为报纸旨在教导人,教导读者是报纸的责任,读者只能吸收报纸筛选过的信息。但《苹果》扭转了我的这个看法,《苹果》认为读者很成熟,我们是要听他们的。创立之初,《苹果》就很重视读者想法,在街上捉十个人坐下来,拿份今日报纸随便讲哪里好、哪里不好。你看到这座大楼的地下报告板没有?上面时刻报告最新销量。我每天观察两次,例如今天开卖38万份,下午三点半已卖了八成半,晚上六点半再看一次剩余数量,就能知道社会对今天《苹果》的接受度。

  南都周刊:《苹果日报》的副刊很有特色,陶杰、迈克、蔡澜都在上面开专栏。副刊是香港每家报纸的卖点之一,您是怎么挑选作者的?

  董桥:我很高兴陶杰读书那么多、非常聪明,写得非常好,他是香港有特点的作者。除了你说的这几位,其实星期日的副刊我还请了陈之藩、刘绍铭、龙应台来写专栏,还有林青霞和刘若英,刘若英的文字很好的。请专栏作者,我不会追求高眉,要的一定是雅俗共赏。

  南都周刊:但您个人对文字的要求极高,您在《这一代的事》里点评内地和港台三地的文章,说道,“内地文章一概受阉割,枯干无生机乐趣;台湾文章底子甚厚,却不知节制,喜服春药,抵死缠绵;香港文章自命风流,却时刻不离保险套,终致香火不传。”

  董桥:哈哈,这是多年前写的了,现在我观察也有变化。比如台湾现在出了个张大春,他的文章就硬气了很多,不再做抵死缠绵状了。

  三地里头,我一向觉得香港是最可惜的。香港底子好,英文好的大有人在,我一向觉得懂多一些外语是可以和中文齐头共进的。但香港人习惯了粤语思维,我觉得中文写作必须是要有国语语感的。

  内地呢,内地文化的脉络,被“文革”断得太厉害。而且大家似乎看了太多翻译的东西,西洋腔调很重,缺少纯纯正正的中文味道。

  南都周刊:内地的作家里,您怎么看待阿城和木心?读《橄榄香》里的短篇,看人物淡入淡出,以“人生之一瞥”替代戏剧化的叙述,仿佛有木心在《温莎墓园日记》里的倒影。

  董桥:这两位文字都很好。你能看出木心很有意思,他好像很晚才在内地走红。1980年代他在台湾已经很出名,我们那时便传看他的文章。内地的好文字还有杨绛先生,她写得干干净净。反而钱钟书的文字,我觉得太顺了,快得无声无息,不耐读。

  我最近又在重读毛姆。我从十三四岁就读他,怎么读都不腻。翻来覆去读的作家就那么几个,毛姆、奥斯丁、莫泊桑、契诃夫。你问我读不读新书,像布克奖的最新得主之类的,我现在不看了。到我这个年纪,重要的不是吸收新东西,而是赶紧把自己的东西写出来。有人说你的文章好像打了董桥二字的烙印一般,但我自己觉得,我还没有把我的风格练出来,真的。我想写得淡、再淡一些。毛姆说:写得简单和写得好一样难,我深有感触。

  所以无论如何,做完今年我要退休了。到明年一月我就满七十岁了。到时候香港大学会给我一个小房间,临着图书馆,我可以在那里读书,写文章,也欢迎年轻人来和我讨论文章。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6-13 22:18
明报,苹果日报.每天都必看的二份报纸,新闻够深入.赞!

董桥的文章很有味道。他在大陆出的书本人基本上都收了,就是没看过上面说的两份报纸,请问在哪有?告诉一声,谢谢啦!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7517470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11-6-21 00:43
【案例】
论新闻标题设计:真实客观是基本要求

2011年06月20日10:55  《新闻实践》杂志
  □陈力丹

  一篇新闻稿件,从选题、行文构架、遣词用句到设计标题,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然而在这些环节中,标题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最后的一点若没有做好,预想的传播效果可能前功尽弃。“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反映出标题对一则消息的重要性。

  衡量好的新闻标题标准是什么?

  有重点(主要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同时全面概述基本事实的标题,就是比较好的标题。所谓“好”,很难有明确的标准,而是比较的结果。对同一事实,不同的报纸设计的标题大多不一样,通过比较,就能发现有的标题设计得比较好,既突出了新闻报道的重点,又顾及到事实的概况;有的标题可能顾此失彼,没有把事实表述清楚,甚至造成误读。

  在重点与全面之间,新闻标题该如何取舍?

  这不是二择一的问题,而是必须兼顾。新闻是向公众报告刚才或现在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只报道所谓“重点”而不交代基本事实,就可能会造成读者对新闻报道的事实的误读。

  标题设计与舆论导向有关系吗?

  并非所有的标题都能提得到“导向”的层面,但一些标题确实存在无形的导向问题。例如《京华时报》的大标题“消防员不带氧气瓶6进火场”,《北京晚报》的大标题“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向前”。看了这样的标题,人们不禁要问:救人者的生命难道就该被忽略吗?再如,现在一些报纸关于庭审新闻的标题中,诸如“过堂”、 “杀人魔王”、“拒不认罪”、“狡辩”等用词满天飞,这表明当事的传媒不懂什么是法治,而且通过自己拥有的话语权在宣扬非法治的观念。

  新闻标题重在承载意义还是叙述事实?

  做标题首先不要在事实的“意义”上考虑过多,而要琢磨如何把这个事实在有限的字数中既突出重点,又顾及基本事实地叙述出來。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当然可以在如何显现事实的意义上再推敲一下,但不宜将显现事实的意义置于叙述事实之上。我们的一些新闻所以有假,就假在因为“意义”而不顾事实本身是否是那么回事,甚至事实本身并不存在。有一篇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文章提及五件感人的“新闻”,但现在我们知道,其中三件查无其事。

  我们在采写新闻的实际操作中,有时对于事实本身的看重,远不如对事实“意义”的看重。尽管“事实”、“真实”、“真相”这些词被抬得很高,但往往在现实中抵不过“用事实说话”、“事实的意义”、“事实的价值”等等重要。而在“意义”层面,判断没有确定的标准,尤其在涉及传播者的主观动机和意愿的时候,更是无从判断。

  新闻标题如何体现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客观是表现真实的途径。对新闻从业者来说,客观不仅是手段,更是职业理念。操作层面的“客观”有三条:只叙述事实,不对事实做价值判断;采用中性词汇叙述事实,原则上不使用褒义或贬义的词汇;全面且平衡地报告事实涉及的各方面。在行文中,必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交代事实的来源。当前,尤其对来源于网络的匿名和无源头新闻,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并非一概拒绝,而是在重视(现在很多重要的新闻源来自网络)前提下,需要形成一套有效的核实程序。

  提炼一条准确概括新闻内容的标题,难吗?

  能够到报社工作的人,至少已经具备概括事实的语文能力。只要认真通读消息原文,准确概括消息提供的基本事实,不成问题。之所以出现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工作处于流水作业的状态,长此以往,惰性多了,不认真了,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认真,这是唯一的要求。

  对于日报,该从哪些方面做好新闻标题的设计?

  第一,认真看原稿,自己完全看懂了再拟标题。

  第二,标题的用词原则上只能出自稿件,不宜自己另外选择用词。

  第三,如果原稿存在叙述不清的问题,编辑有责任追问记者。

  第四,对行文中没有新闻源的事实,要承担起核实的责任。注意,可以追问作者,但不能以作者的“保证”作为核实程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能向作者核实,而要向事实中的对立面、旁观者核实。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买菜的人都懂得。买菜的问卖菜的所卖的菜好不好,回答永远是好。

  第五,日报编辑在设计标题时,要把查看昨天本市的晚报,作为一项常规的工作。相当多的新闻,前一天的晚报和第二天的日报是重复的,事实有重大进展的不多。知道了晚报做的标题,再琢磨本报该如何进一步做得比它更好,这种比较之下做出的标题,一般会更好些。

  第六,日报的夜班编辑与所在城市的其他日报的夜班编辑之间,就标题设计,建立常规的沟通关系。尽管各报是竞争关系,但就同行来说,也是合作关系。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对于提高各报的标题水平,会很有效。能不能做,就看各报的雅量了。(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http://news.sina.com.cn/m/2011-06-20/105522671950.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7-3 09:39
【案例】突发事故的现场报道写作
路人接住从10楼坠落孩子致手臂骨折 孩子幸存

2011年07月03日02:20  人民网
事件示意图 摄影 贾代腾飞 制图 高薇

躺在病床上的吴菊萍 记者 贾代腾飞 摄

吴菊萍左手臂尺桡骨断成了三截

吴菊萍丈夫从记者手中接过快报送的水果篮

  昨天中午,很多电话打进快报85100000热线,非常激动地讲着同一件事:一个孩子从10楼坠落,被一个女人用双手接住了!
  最早的一则电话是12:34,曹女士打进来的:
  滨江长河路白金海岸小区,就是靠近四桥这里,有个孩子从10楼掉下来。听说是因为当时家里没大人。正好楼下有个30多岁的女人经过,接住了孩子。这个救人的女人骨折了,现在警车刚刚过来,120车子还没来,伤者可能还没有送到医院。
  见习记者陈健核实报道:
  从10楼坠落的是个女孩,叫“妞妞”,两周岁零一个月大。
  妞妞非常幸运!从10楼坠落,被一位过路的女士奇迹般地用双手接住了。
  参与救“妞妞”的人,还有好几位。
  昨天中午12:15,白金海岸小区居民张女士,午饭后抱着15个月的儿子,在花园散步,走到凉亭,突然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小孩的哭声,她还听见有个老太太大声喊:“别爬!别爬!别爬!”
  “我以为是对面有大人在打孩子,就走出凉亭抬头一看,22幢3单元10楼的大妈站在阳台上,朝2单元那边很慌张地大喊。”
  张女士顺着大妈面对的方向再看,发现一户人家的窗沿上,居然坐着一个很小的孩子!
  “我看着小孩先把右腿跨出了窗外,然后又用手拉着窗户,左腿很快也跨了出来。小孩爬得很快,大约只有1分钟时间,整个人就挂在窗台上了。”
  2单元901室的潘先生,就住在妞妞家楼下,他也是听见3单元那位大妈的喊声才跑出来看。“我看到孩子时,她已经挂在阳台上了,两只手使劲扒着窗台,脚下是悬空的。”潘先生说。
  潘先生马上冲到阳台上,把靠在墙上的一副2.5米高的梯子拉了出来。901的阳台与1001卧室的窗台,斜着距离约为3米,潘先生伸长胳膊把梯子举出去,想把孩子的脚接住,可梯子前端刚刚碰到孩子的脚底。
  潘先生说,“我想让她的腿卡在梯子的木格子里,再把孩子拉回来。一边叫家里人快去楼上,叫孩子屋里人快开门救人。”
  潘先生的弟弟马上跑上楼,看见孩子的奶奶正在1001门口撬门,小胡说,“对面1002室住户也在帮忙救人。可是门是被从里面反锁的,怎么也打不开。”
  在窗台上坚持1分多钟后,孩子终于支持不住,掉了下去。
  “我看见孩子一松手,就用梯子挡了一下,可是没有挡住。”潘先生最后的努力,让孩子的身体在空中转了方向。妞妞的头向后仰,脸朝上平躺着摔了下去。
  20幢7楼的保姆胡阿姨,看到了孩子下落时的情况。20幢正对22幢楼,胡阿姨正在厨房做饭,听到有人喊,就走到阳台上。
  “孩子刚往下掉的时候脸是朝上的,可是身体很快就打转了,落得很快。大概横着转了两圈,就掉到了二楼的位置。”胡阿姨回忆时还在后怕,“一楼被树挡住了看不见,我想,完了,肯定完了,肯定没救了……”
  这时,住22幢2单元1楼的徐女士,打开自家窗户看见,楼下一位女士左侧身体着地,斜躺在绿化带里,连声说“很疼很疼”,孩子倒在女士头部右边,没有一点声音。
  几分钟后,孩子哭了一声。
  孩子还吊在窗台时,保安就赶到了现场。一位保安说,他和两个同事正在楼下想办法救人,孩子就从楼上落了下来,他马上抱起孩子,跑到小区门口,另一个保安拨打了120。
  120赶到,把孩子和受伤的女士一起送到医院。
  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张开手臂接住女童的这位英勇女士叫吴菊萍。  她是嘉兴王江泾镇人,来杭州工作11年了,现在阿里巴巴诚信通做销售客服,老公是富阳人,两口子把家安在了滨江,有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
  吴菊萍住在滨江白金海岸23栋10楼,坠楼的女童住在22栋10楼,两户人家虽相隔两个楼道,但素未谋面。事发前,两家人不认识。
  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
  昨天下午5点,记者在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三楼病房见到了吴菊萍。
  轻轻推开房门,吴菊萍正躺在病床上挂盐水。她比想象中要娇小,鹅蛋脸,1米60不到的小个子,裹在一件蓝底粉色红心的棉布小洋裙里。
  床头的病历卡写着“吴菊萍,1980年出生,左尺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看得出吴菊萍很疼,她右手垫在左手下,面色有些苍白,嘴唇抿得紧紧的。
  邻床的病友见记者来,连声说“赶紧采访这位大英雄。她流了不少血。”
  吴菊萍听了有些害羞,轻声说:“哎呀,没什么,没什么。”吴菊萍说,当时没这么痛,现在人清醒了,就痛得厉害起来。
  在记者一再请求下,吴菊萍回忆了事发时情形——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在刹那间发生的。
  1:00左右,我和老公吃好饭出家门,是我的一位同事有约,说要看我们新房子的装修。同事已经在路上了,我们出门有些着急。
  家到小区门口,也就五六十米的样子,过了两三分钟,我俩还没走到小区门口,猛地听到我婆婆的叫声。
  我回头看我家窗口,我婆婆激动地挥舞着手。我们没多想,拔腿就往回赶。我穿了一双四五厘米高的高跟鞋,跑得不快。老公一个箭步冲在我前头,往楼上去了。
  我到楼下,已经有四五个人在下面了。保安拿着对讲机喊“10楼……一个孩子。”耳朵还刮到几句“要掉下来了!掉下来了!”
  周围一片闹哄哄的,什么也听不清。
  我眯着眼睛往楼上看,阳光有些刺眼,隐约看到是隔壁家的孩子挂在窗台上,不是我家孩子。
  我当时也没细想,心里很急,踢掉高跟鞋,往楼下快速靠近几步。
  这时,听到楼上一声尖叫,我下意识地双手手臂一张,真是“嗖”的一下,很快很快,左手臂一阵剧痛,我整个人就倒下去。
  我知道,我接住了。
  我人也晕了过去。
  吴菊萍老公小陈搓了一把脸说,“真是很短很短的时间。”
  他又补充了一些——
  我比老婆跑得快。我冲回家,发现儿子躺在地上。
  我妈妈脑袋探出窗口喊,声音几乎是号叫!我挤开她,往楼下看,我老婆竟躺在地上了,怀里好像还有个孩子。
  我冲下楼时,老婆怀里的孩子已经被别人抱走了。
  老婆晕晕乎乎的,手臂上还有血。
  我知道发生了什么。
  老婆赤脚,旁边一个大妈,脱下自己的拖鞋,套在我老婆脚上。我赶紧扶起老婆往小区外走。
  我在小区门口看到坠楼的孩子,围了很多人,有人在打120。
  我等不及了,开车送老婆去武警医院抢救。
  我只记得在武警医院交钱拍片的时候,我看了表,1点15分不到。也就是说,除掉我开车去医院路上的时间,事情整个过程,顶多七八分钟。
  在武警医院,老婆才有点醒过来,她问我“孩子呢,孩子呢”,我答不出来。后来,我在医院急诊室看到小区邻居,才知道那个救下的女孩,也送到武警医院来了。
  富阳卫生局局长叮嘱全力救治女英雄
  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全免5万治疗费
  武警医院骨科X光片显示:吴菊萍左手臂的尺桡骨断成了三截,有骨头断端戳出皮肤出来,伤势非常严重,需要立即手术。
  老公小陈说,“我是富阳人,想到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治疗骨伤很有名气,我就抱起老婆,往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送。”
  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主管吴菊萍的医生叫裘晓东。裘医生说,“她伤得很重,手臂受到了巨大撞击后产生爆裂伤。我们医院金登峰副院长刚从外地回家,他得知消息立刻赶到医院,组织专家为吴女士会诊。”
  金登峰副院长说:“我接到了富阳市卫生局陆国民局长的电话,他从快报记者这里得知了吴女士的事情。陆局长叮嘱我,有位英勇救孩子的女士在你们医院治疗,你们要拿出最好的本领,全力救治女英雄!”
  经过专家组讨论,确定了吴菊萍的治疗方案:
  第一步,止血消肿。吴菊萍的左手尺桡骨粉碎性骨折后,大量出血可能压迫神经,有导致手功能受损的危险。
  所以,目前先用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的秘方金黄散软膏帮她消肿,然后用杉树皮夹板正骨复位。
  “尺桡骨是人手臂中最精巧的一根骨头,不仅起支撑的作用,还负责手臂旋转功能。这根尺桡骨,最细的地方大概是1.5厘米,最粗的地方是4厘米左右。”金登峰说。
  吴女士的伤势在尺桡骨骨折中算非常严重的。
  不过金副院长说,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的骨伤疗法已经传了150年,每年治疗2000多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有信心把吴女士治好。
  目前,估计需住院3周。基本恢复要3个月,彻底好要半年以上。金副院长估计,治疗费在5万左右,“我们医院帮她全部免掉。”
  一般人手臂力量只有45公斤
  金登峰副院长是著名的骨伤科专家。他说:“我见过大大小小尺桡骨骨折,像吴女士这样严重的,以前只在车祸伤中看到。她是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件好事的。因为高空坠物砸倒,意外太多了。万一风吹等因素影响下,孩子偏差一点点,落在吴女士的头上,她就可能当场死亡。落在她脖子上,她可能高位截瘫。”
  金副院长说着说着,非常感慨,“我也是一位15岁孩子的爸爸。我非常敬佩吴女士,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杭十四中物理特级老师骆兴高说,“这个可能就是妈妈的力量了。”他说,自己曾经看过一个报道:
  在美国,一位妈妈在修爆胎的汽车,孩子在旁边玩,爬在车子底下。突然车子的千斤顶塌了,这位美国妈妈立刻就把车子抬了起来,救出孩子。文中分析,一个人在突发事件时,肾上腺激素激增,可能是会爆发出巨大能量。一般人手臂力量只有45公斤,而吴女士瞬间接住了数百公斤。
  生了孩子后,她变得勇敢,凡事敢担当
  吴菊萍治疗时要服大量药物,医生建议她给孩子断奶。吴菊萍说,我儿子7个月,本想再喂一段时间,现在就算了。
  昨天,隔壁房间的一些病友也纷纷跑进病房来看她。我和摄影记者代表快报,送上一个水果篮,表达我们的敬意。
  在老公小陈眼里,吴菊萍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特别是生了孩子后,变得勇敢,凡事敢担当。”
  他说,白金海岸是个很贵的楼盘,房子不是他们自己的,我自己去年刚创业,收入不稳定。老婆工资也不是很高,是我们租了白金海岸一个房间,每月交800元租金。老婆说要给孩子好的生活,我们很努力,买了一套85平方米的小房子,正在装修了。她工作很努力,我和她谈恋爱的时候,她就是个工作狂,每天晚上10点才下班。她很善良,对我妈妈很好。
  吴菊萍在阿里巴巴诚信通做销售客服,她的领导说:吴菊萍是个很乐观的人,“下午,她来和我请假,说要休息3个月。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手骨折了。我急了,问她怎么了。她轻描淡写地说,有个孩子从楼上掉下来,我手一接,就断了。周一,我们同事都要去看她的!”
  我们让吴菊萍说说自己,她想了半天,说:“我是个农村来的孩子。我一直蛮普通的。没啥特别的。”
  吴菊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2000年入党,党龄11年。
  孩子为什么会坠楼?
  昨晚7点,妞妞的叔叔和婶婶回到小区。
  “门是被小孩子从里面反锁的,所以我们在门外怎么也开不进来!”妞妞婶婶说,他们全家12点钟吃完午饭,因为家里的婴儿床只有一张,又太小。他们就把大哥的孩子妞妞放在家里,让她奶奶照看。妞妞的叔叔和婶婶则带着自己的孩子出了门。
  妞妞的婶婶描述了主卧室的布局:房间正中有一张大双人床,床边靠近窗户的位置摆着一个床头柜,床头柜正好贴着窗台,比床高一点。远离窗户的墙边上放着一张婴儿床。
  妞妞婶婶猜测:妞妞看奶奶走出门,就从婴儿床里爬了出来,先是跑到大门口把门反锁了(婶婶说,他们家的两个小孩子,平时就喜欢反锁大门玩)。
  然后爬到大人的床上,又从双人床爬到床头柜上,再爬到窗台上。然后才翻到了窗外。
  1001室我们没进去,在楼下的901室实地看了一下,两家家具摆设也很近似,901室也在双人床和窗台中间放了一张70厘米高的梳妆台。记者用尺子测量了901室地板距离窗户的高度,89厘米。

(记者 王真)(都市快报)

脑部没问题 四肢没受伤 妞妞主要是内伤 昨晚接受手术
  记者 王真  
  昨天傍晚,妞妞一家人,等在浙江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妈妈很年轻,长相清秀,靠在妹妹肩上,轻声抽泣;外婆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嘴里不停念着“老天爷保佑老天爷保佑……”
  妈妈哭得咳嗽起来,外婆拍拍她的背,自己也跟着哭了。
  舅舅上前安慰,“有人接住妞妞,妞妞不会有事的,我们自己不要哭。”
  妞妞爸爸正在外地出差,听到出事了,马上往杭州赶。
  18:15,省儿童医院普外科章跃滨医师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和家属讲解妞妞的情况。
  章医师说,妞妞算是非常幸运的,刚才给她做了脑部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一般从高处坠落的孩子十有八九脑袋受伤,出事的时候可能就救不回来了。妞妞的四肢也没有受伤,没有一点骨折。
  章医师说,妞妞的伤主要是内伤,从事发现场送到医院,妞妞一共吐了三次,都有血,肚子胀鼓鼓的。医生推断,妞妞应该消化道有穿孔,就是肠子破了,要立即做开腹手术,发现肠子哪里破了就修补起来,手术可能要进行两三个小时。
  “孩子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接下来的72小时非常关键,如果这三天情况比较稳定,基本就没事了。”
  章医师说,至于以后,消化道受伤可能会减弱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生长发育受影响,其他没有大碍。
  19:21。护士推着妞妞,到三楼手术室。
  妞妞躺在移动病床上,露出纤细的手臂小腿,留着童花头,小脸很圆,右眼下面一片青紫,上嘴唇也肿了。她鼻孔插管,小脸不停地转来转去,轻轻叫了一声妈妈。妈妈趴在床头又笑又哭,“妞妞乖,妞妞没事的。妈妈陪着妞妞……”妈妈摸摸妞妞的小脑袋,亲亲小脸,妞妞微微笑了一下。
  大家拥着妞妞坐电梯上三楼。刚要推进手术室,妞妞爸爸赶到了,这个人高马大的男人冲上前来,一把捏住妞妞的小手,嘴唇颤抖了几下,掉下泪来。
  “妞妞的手这么冷,妞妞很勇敢,爸爸等着你出来……”妞妞指了指护士和爸爸说,“阿姨,爸爸。”
  妈妈把妞妞抱到另一张手术床上,不小心顶到妞妞的肚子,妞妞轻轻哼了一声,几个大人说,放在平时,孩子肯定叫痛了,今天真的很勇敢。
  把妞妞送进手术室后,妈妈爸爸、外婆奶奶、叔叔阿姨坐在外面的椅子上,不一会儿又哭开了。
  妈妈靠在爸爸的怀里,“妞妞吃这么大的苦,我恨不得替孩子受苦啊……”
  伸手接住10楼坠落的孩子自己要承受多大冲击力? 相当于托住287公斤的物体
  2岁的妞妞从10楼坠落,吴南萍在楼下伸开双臂接住,自己也在强大的冲击下摔倒在草地上,双臂均有严重骨折。
  这个31岁的女人,在接住孩子那一刹那,她的双臂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冲击力?
  感动的同时,也有网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计算了一下。
  “按孩子体重15公斤,高度26.4米来算,孩子从楼上掉下来做的功为3660焦(一颗机枪子弹出枪口的能量为3300焦)。
  孩子从楼上掉下来被接住的瞬间速度是22.09米/秒。冲量是331.35kg·s,相当于托住一个331.35公斤的物体。”——王小街
  我们再请杭二中物理高级老师赵初蓓作个计算。我们给了赵老师两个数据:
  孩子坠落时离地高度:28.2米 (来源于物业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本报记者也在现场作了测量,一层层高是3.3米,再往上每层高3米,10楼人家窗台高度0.9米)。
  孩子体重:12公斤 (由于没有女孩体重的实际数据,我们根据在医院的观察,女孩身材不胖不瘦,以卫生部《中国七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两周岁女婴的平均体重来算)。
  赵老师的计算结果如下:
  小女孩从十楼摔下来的速度为23.5米/秒,整个下落的时间为2.4秒。
  根据公式冲量=质量×速度差,接住小女孩时的冲量为282公斤·米/秒,而作用在手臂上的力,等于冲量除以女业主接到小孩所用的时间(以0.1秒来估算),那么,接住小女孩时有2820牛顿的力作用在手臂上,相当于在0.1秒的时间内托住了287公斤的重物。
  赵老师说,接孩子时,由于施加了外力,孩子下落速度从23.5米/秒直接到0,所用的时间预估为0.1秒。
  时间越长,受到的冲力越小,所以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住孩子后最好马上下蹲,延长缓冲时间,从而减少对手臂的伤害。(姜晓蓉)
  孩子高空坠落往往有两个因素 家具靠窗摆放不合理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
  记者 王真 侯海玲
  孩子高空坠落,每年都有多起发生,酿成过很多悲剧。
  为什么总是会出这样的事?
  我们找出历年一些孩子高空坠落的案例,总结一下其中规律,供家长们吸取教训。
  2011年1月18日,周末,女孩爸妈起床后去忙生意,女孩一人在家中,起床后发现家中没人,站在窗口向楼下观望时,不慎摔下。
  2010年12月13日,5岁姐姐和4岁妹妹掉下3楼,两姐妹都是从卫生间窗户掉下去的。妹妹从卫生间的窗口掉下去,姐姐伸手去拉妹妹,没拉住,两个人都掉了下去,妹妹直接从三楼卫生间的窗口掉到了地上。
  2010年3月19日,一个6岁男孩睡醒了爬上飘窗找妈妈,一探身,从14楼掉了下去。
  杭州市建筑设计院徐驰工程师说,所有的房子,只要有飘窗的,肯定都要做上保护栏杆。一般情况下,如果飘窗比地面高45厘米,那么保护栏杆从窗台开始算要做90厘米的高度,如果窗台位置低于45厘米,那么从窗台往上就要做到120厘米的高度。
  2009年6月2日,男孩9岁,平时由外婆带,父母都不在家,外婆忙着做家务,男孩和小伙伴到自己的小房间玩,玩到窗台上。
  窗户是移窗,开的这边只蒙着纱窗,男孩从小床爬到窗台上,纱窗破裂,男孩从6楼摔下。
  2008年12月13日,6岁小女孩从5楼坠下。妈妈不在家,女孩踩着凳子,爬到阳台的窗台上看看妈妈回来了没有。
  2008年10月17日,6岁大的男孩爬出窗户从3楼掉下去,当时男孩在睡觉,奶奶出去拿个东西,就十分钟,小孩的床靠窗,可能是爬上小床,再上了窗台。
  2008年8月4日,一个2岁多的男孩从12楼坠落。孩子妈妈先出房间,大风把门关上,孩子跟在后面,被关在房间里,找不到钥匙。
  孩子爬到了主卧卫生间,窗台边有抽水马桶,孩子爬上马桶盖再到窗台,坠落。
  2008年7月26日,一个4岁男孩爬到6楼的窗外,差点坠落。他的妈妈反锁了门出去了,把男孩一人留在家中。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坠楼的孩子年龄都不大,2岁到6岁比较集中,6岁之后,孩子高空坠楼的事情就少多了。
  还有,孩子坠楼,很多情况下是家里没有人,孩子爬上窗台,往往也是为了找妈妈爸爸。
  另外,孩子坠落的窗子多为飘窗、移窗,开口比较大,孩子个子比较小,为了够到窗台,他们会借助凳子、床等靠近窗台的东西,先爬上凳子和床,再上窗台。
  这么多惨痛的教训再次说明,有幼儿的家庭,窗户要做好封闭保护措施,如果没有保护措施,家长一定要留意未封闭的窗台边,家具摆放是否有安全隐患。
  还有,不要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
  全国网友热烈关注 赵薇舒淇加入微博转发
  “杭州女业主徒手接住坠楼小女孩”一事,很快在微博上传播开来,被全国网友转发,电影明星赵薇和舒淇也先后加入转发行列。
  到昨晚十点半,微博转发条数已经达到7000多条,评论2000多条。
  “祈祷孩子和女业主都平安!也愿全天下有爱心善良的人们平安幸福!”
  “为她英勇的行为感动!哪怕她现在受伤住院,我想她一辈子都不会感到后悔。哪怕她暂时无法好好照顾自己的宝宝,她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为妈妈这个举动感到骄傲!”
  “人间大爱!女英雄。”
  ……
  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和对救人者的敬意。(姜晓蓉)
  徒手接住高空坠落的孩子 以往也有不少 几乎全是男性
  孩子坠楼被大人接住,这样的事例在国内和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记者寻找到的所有案例中,在下面接住孩子的,只有一个是女性,这是一位英国母亲。
  2011年4月21日, 1名美国1岁婴儿从奥兰多一家酒店4楼坠落,被一位英国女游客海伦·比尔德用双臂接住,为表彰她的英勇事迹,美国佛罗里达州奥林奇郡警长办公室授予她“优秀品质奖”。
  当时,比尔德在所住酒店的游泳池边,看见一名幼童趴在4楼栏杆上玩耍,很可能坠落。她刚跑到幼童可能落下的位置,幼童就从4楼摔了下来,先是碰到了3楼的栏杆,眼看就要摔向地面。一些游客见到如此惊险的场面尖叫起来,但比尔德依然非常冷静,她果断伸出双臂接住幼童。(侯海玲)
http://news.sina.com.cn/s/2011-07-03/022022746562.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7-3 09:41
2011-07-03 09:39:50  新浪手机用户  
伟大的母亲,敬佩,感动泪水祝您早日康复,母亲伟大,
回复反对(0)已支持   

快速注册新用户 退出 同时发往微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2011-07-03 09:39:41  新浪手机用户  
看了半天,孩子的家长问都没问是谁救的孩子,人家怎么样了,哎,感动之余有些愤怒,人家救你孩子受伤连句感谢都没有。
回复
2011-07-03 09:38:58  新浪手机用户  
女人真伟大!医院也很道义!这才是我们中国!
回复反对(0)支持(0)   

快速注册新用户 退出 同时发往微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2011-07-03 09:38:54  新浪手机用户  
新闻倒是挺新的…就是这位记者的文采不咋地!写的不够生动,没有抓到主题!正事不多废话不少!
回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7-12 10:29
【案例】解释性新闻
国税总局专家称月薪4545元以下者免缴个税
2011-07-12 03:06: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有149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7)

核心提示:针对9月起实施的个税新规,国家税务总局官员进行了详解。个税免征额提高至3500元,即工薪收入4545元以下者不用缴个税。纳税人数由现在的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主要是工薪阶层和个体户。高收入者不领工资也要纳个税。

最近,我国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自今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按照这个规定,纳税人数由现在的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
有网友据此认为:“中国只有2400万人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只有8400万人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全国还有13亿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也有网友质疑:“中国有钱人挺多的,怎么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只有2400万人呢?会不会有富人逃税现象?”这些说法准确吗?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佐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焦点一:月薪3500元以上就要缴个税?
【回应】 3500元是指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收入,即工薪收入4545元以下不用缴个税
“工薪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先去除纳税人缴纳的‘三险一金’费用(按国家有关政策,该费用免征个人所得税),然后再按新的减除费用标准扣除3500元。这样算下来,月工资收入4545元以下的人都不用缴纳个税”,刘佐说。
“三险一金”,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这几项加起来,法定的缴纳比例是个人工资收入的23%。按照新的标准算下来,月薪在4545元以下的工薪阶层都不用缴个税。月薪5000元的工薪收入者,每月缴纳的个税也只有10.5元,减负率达93.4%;月薪10000元的工薪收入者,每月须缴纳个税315元,减负率也达到了58.8%。
刘佐指出,这次调整后全国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这2400万纳税人的月薪收入应在4545元以上,而不是有些人理解的3500元。
附:个人所得税比较计算器(2011年6月30日版)

[tr]
薪金收入金额数: 元各项社会保险费: 元
现行起征额: 元调整后起征额:[初] 元  [二] 元
初审二审
扣保险费后收入调整前税额调整后税额税额变化调整后税额税额变化
3000750减少750减少75
350012525减少1000减少125
5000325125减少20045减少280
8000825475减少350345减少480
100001225875减少350745减少480
1250017251400减少3251245减少480
1500022252025减少2001870减少355
1900030253025无变化2870减少155
2000032253275增加503120减少105
3860077757955增加1807775无变化
500001102511375增加35011195增加170
800002092521475增加55021270增加345
1000002882530175增加135029920增加1095



编者注:初审、二审均为7级税制,二审中将初审的第一级税率由5%调整为3%。
焦点二:全国只有2400万人缴个税?
【回应】 个税包括11种情况,本次调整的是工薪收入等两项。高收入者和富人,领不领工资都要缴个税
这次个税法修改,主要调整的是工薪收入和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这两部分。那么,对于高收入者和富人,是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刘佐解释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相当宽,除了上述两项外,还包括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9大项。无论是律师代人办案,歌星演员演出,还是转让个人财产,或者买彩票中了大奖,都要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可以说,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范围,几乎覆盖了个人合法获取收入的各个领域。年薪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公司高管,必须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税;有的演艺明星既在单位领工资,又有个人演出收入,那么这两项如果达到纳税标准,都要分别按规定缴纳个税。
焦点三:如何防止富人逃税?
【回应】 出台措施,对高收入者加强个税征管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对于高收入者的个税征管一直是税务部门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国家税务部门加强了这方面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对高收入者个税征管,主要是四大重点:加强财产转让等非劳动所得的征管;加强高收入行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奖金、补贴和股权激励所得征管;加强对个人从事影视表演、广告拍摄及形象代言等获取所得的源泉控管;加强高收入外籍个人所得征管。


在加强高收入者日常税源监控方面,税务部门通过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方便扣缴义务人履行全员全额明细扣缴申报义务,税务机关掌握的高收入者逐步增加,日常税源管理得到加强。同时,积极推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高收入者自行纳税申报人数逐年增加。
加强财产转让等非劳动所得的征管方面,经国务院批准,从2010年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体现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同时,制定完善了股权转让所得、房屋转让所得、拍卖所得等高收入者财产性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管措施,带动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快速增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7-12 10:30
网易江苏省苏州市网友 ip:58.208.*.* 2011-07-12 04:46:50 发表 网易河南省漯河市网友 [aitianbaiwaz] 的原贴: 1
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啊

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我们“被平均了”我日!!!!!!!!!!!!!!!!!!!!!
顶[247]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http://news.163.com/11/0712/03/78NTSB5F00014AED.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9 19:11
【案例】概括的能力
洁平:转发微博。


@收录唯美图片:一生之爱,触动到你了就转吧。。。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今天 10:30 来自皮皮时光机
转发(24570) | 评论(2846)




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0 16:28
【案例】
記協對處理自殺新聞的指引  





(1) . 香港近期有關自殺新聞的處理 , 引起社會部份人士深切關注。須要指出的是,外國學者對自殺新聞會否做成「模仿」效應仍然莫衷一是 , 有研究指出 , 報道這類案件可能引起「模仿」效應 , 誘使更多人選擇以自殺方式來解決問題;但也有研究指出 , 自殺新聞與該類案件的多寡沒有顯著關係。
   
(2) . 本會曾比較海外傳媒組織對自殺新聞的處理方式,發現它們各有不同。美國和加拿大的新聞界有不成文的共識:除非自殺者是知名人士或有關個案對公眾構成重大影響,否則不會報道個別自殺案件,只報道自殺案件的總體趨勢和原因;大部份國家會一如英國和澳洲般,不對自殺新聞的處理作出規限,不過,當地傳媒報道這類新聞時會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約制 , 盡可能避免產生「模仿」效應。
   
(3) . 本會認為,香港新聞界不宜完全不報道個別的自殺案件 , 而應在報道自殺新聞和避免產生「模仿」效應之間求取平衡。

   
(4) . 編輯及記者尤應顧及自殺新聞對感情脆弱者的影響 , 在處理相關新聞時須注意下列事項 :

   
  i) 煽情的報道手法會引致模仿效應;

   
ii) 不經意地美化自殺會鼓勵其他人認同自殺者的做法;

   
iii) 巨細無遺地描述自殺方法會鼓動感情脆弱者加以模仿。

   

   
(5) . 會建議,傳媒報道自殺新聞時,除非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否則應按下列原則處理:

   
  i) 新聞工作者應低調處理有關新聞 , 報章應在內頁刊登有關新聞;電台及電視若真的要播報有關新聞,必須顧及電子傳媒對公眾的巨大影響力﹐而把有關新聞安排在非主要新聞時段內播出。

   
ii) 報道時應避免繪影繪聲地描述自殺的過程和所採用的手法。
   
iii) 傳媒應避免予人錯誤觀念﹐尤其是使青少年以為用自殺手段可以一朝成名,故此 , 報道自殺者的名字和刊登照片之舉,可免則免。

   
iv) 新聞界須尊重自殺案件中事主家人的私隱,不要雪上加霜,加添他們的傷痛。
   
v) 自殺成因複雜, 新聞界報道個別案件時,不宜簡單地將責任歸究於任何一方;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討自殺的趨勢與及相關的補救方法。
   
vi) 在報道個別自殺案件時,報章宜同時提供一些防止自殺的輔導機構或服務的資料 , 如撒瑪利亞會和其他志願機構的聯絡電話和相關資料,以便有需要者尋求其他解決方法。
   

   
(6) . 傳媒應該知道,自殺新聞處理得宜,對教育公眾防止自殺舉足輕重,因為他們可在報道個別自殺案件時,讓公眾獲知可能的自殺原因、有關的先兆、自殺趨勢、最新的治療法與及一些沒有走上自殺之路而仍能克服困境人士的勵志個案。


http://www.hkja.org.hk/site/port ... -458&lang=zh-TW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0 16:39
【案例】
卖咸菜大叔:转发微博


@记者的家#采编充电站# 【新闻生产手册】@张志安 老师写的这组微博非常实用,内容涵盖采编实务的诸多方面,如,怎样看待红包问题、信源处理原则、如何说服采访对象、采访对象身份介绍与核实。。期待张老师的继续分享。(注,该帖下午发布后被删,包括转帖。我们感到非常莫名,再次重发。)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06) | 评论(30)




26分钟前 来自iPad客户端
转发(1) | 收藏 | 评论(3)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1 22:56
【案例】
许凯无话 在稿子里过过“元首瘾”。


@国际金融报程惠建:审稿过程中发现,年轻记者往往会混淆敬词与谦词,经常会看到记者如此写道:在本报记者下榻的酒店看到……本报记者亲临采访发现……亲,你是记者哎,千万别把自己当作国家元首了!!!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 评论(1)




7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3 12:36
【案例】
中国经营报:转发微博。


@唐清建:【为海底捞“鸣冤”】昨天,有媒体爆料了海底捞的骨头汤以及饮料均系冲兑。应该说今年来国内媒体兴起的“扒粪运动”,让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及希望工程等等,一些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得以曝光。但媒体在此过程中,也应该张扬点时代的理性和科学精神。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品,难道骨头汤非要临时炖熬不成?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今天 10:42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1) | 评论(14)




1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3) | 收藏 | 评论(1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5 09:24
【案例】牵强的关联
汶川地震次日娶女博士副院长被控受贿649万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8-2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林霞虹



  本报讯 (记者林霞虹)昨天,湛江市坡头区法院原副院长陈沛霖在肇庆市中院受审,他被控受贿649万元。2009年6月,网帖曝出,年过半百的陈沛霖在汶川地震次日大摆豪宴迎娶妙龄女博士。今年4月,陈沛霖案曾在湛江市中院开庭,被控贪污执行款700余万元。此次开庭后,陈沛霖案又按“指定管辖”原则交由肇庆市中院审理。
  昨日庭上,公诉人称,陈沛霖受贿案是一起蓄谋已久的案件,从2000年到2007年,陈沛霖在任坡头区法院副院长兼执行局局长期间,一手导演和策划了湛江粤西华侨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下称“粤西公司”)诉湛江土地开发总公司案、麻斜基金会诉粤西公司案,精心策划了粤西公司和坡头麻斜基金会员工集体上访的闹剧。期间,陈沛霖在获得执行款后获得好处费649万。
  该案目前还在审理之中。
  爆奢华婚宴 副院长落马
  2009年6月,一篇《全国人民沉浸在地震哀痛期间湛江一名年过半百的副院长摆奢华婚宴迎娶妙龄女博士》的网文被疯狂转载。网帖称,2008年5月13日,陈沛霖曾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婚礼(第3次婚姻),迎娶20多岁的女博士,并收取大量红包。
  网帖发出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2010年2月6日,陈沛霖被刑事拘留;2月13日,其因涉嫌经济犯罪,涉嫌贪污执行款,被湛江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今年4月11日,湛江市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陈沛霖一案。当时,该案并未宣判。几个月过去后,人们并未等来陈沛霖案宣判的消息,而是再次开庭的信息,不过这一次开庭地点不是湛江市中院,而是肇庆市中院。
  酒席早订好 婚宴不凑巧
  昨天,一位熟知陈沛霖案件的人士回应了网传“奢华迎娶女博士”一事。他说他曾问过陈沛霖这个问题,陈说帖子里的举报是在冤枉他。该知情人士介绍,陈沛霖在汶川大地震第二天办婚礼这件事事出有因,陈沛霖曾称,他半年前就已订婚,订婚酒席也是几个月前合同签下的,由于当天还不到民间“头七”和举国取消娱乐的时期,因此婚礼如期举行。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8/25/content_1456195.htm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5 09:56
【案例】
西方主流媒体从消息来源入手防范虚假新闻

2011年08月24日09:48  中国新闻出版报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

  规则与教训——西方主流媒体如何从消息来源入手防范虚假新闻
  □张宸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显而易见,消息来源对新闻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不当使用或滥用消息来源,则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使用什么样的消息来源,如何使用消息来源对防范虚假新闻至关重要。鉴于消息来源的重要性以及众多惨痛教训,西方主流媒体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十分重视,制定了许多详细具体的规则来规范和约束采编人员的行为。
  消息来源的选择
  路透社将消息来源分为3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记者(包括摄像师),这是最好的消息来源。记者作为媒体自己人,当然最可信赖。路透社认为,记者或摄像师是可能存在的最准确的消息来源。记者亲历新闻事件或在现场做第一手报道其准确性通常是其他消息来源无法比拟的。记者作为消息来源能大大地提高报道的准确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虚假新闻的产生,除非记者本身故意捏造或者不够专业。
  第二个等级是实名消息来源。所谓实名消息来源就是有名有姓,可以确认身份的消息来源。这类消息来源及其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就是记者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路透社要求,只要有可能,应通过姓名和职位来确认消息来源的身份;应了解消息来源如何获得信息;通常应予以核实和平衡,特别是涉及冲突或谈判的情形下。
  第三个等级是匿名消息来源。因为此类消息来源的姓名不公之于众,身份无法确认,并且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有任何名誉损失,因此匿名消息来源是准确性最差的一类消息来源。很多虚假新闻根源于匿名消息来源。因此,使用这类隐身的消息来源须十分谨慎。当然,一个匿名消息来源也可能比一个实名消息来源可靠。
  显然,为避免虚假新闻,最好是记者本身作为消息来源,这就要求记者亲历新闻现场,做目击者;其次是使用实名消息来源,而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的使用
  西方主流媒体在如何使用消息来源方面实际上有几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防范虚假新闻有积极的意义。
  诚实原则。即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时必须诚实,不欺骗造假。路透社规定,“我们提供消息来源时决不应误导读者,把消息来源公开说的事情作为背景性的内容来引用,或者当我们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的时候,却以多个消息来源的形式来引用”。《华盛顿邮报》规定“如果一个报道引用多个消息来源,我们必须有多个消息来源。如果报道说某人拒绝评论,那也必须是事实。我们不能企图通过不准确写作(谎称他们拒绝我们的采访)来保护消息来源。”
  诚实是使用消息来源首先应遵循的原则。但是,在西方新闻实践中,违背诚实原则通过虚构消息来源造假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近几年影响最大的案例莫过于《今日美国报》资深记者杰克·凯利造假丑闻。他采用的造假手段之一就是虚构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
  透明原则。即尽可能向受众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信度能有所判断。美联社规定,“我们应提供消息来源的全名和确认该消息来源身份所需要的信息,包括消息来源的年龄、头衔,所在公司、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名称,还有家乡,并解释为什么他或她是可信的”。《华盛顿邮报》规定,“应在报道中最大限度向读者披露信息的消息来源。应该使我们的报道尽可能地对读者透明,以便他们可以知道我们怎样和从哪里获得的信息”。
  即使对匿名消息来源,也应尽量提供一些信息,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透明。路透社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应尽可能详细而明确。努力同消息来源协商使其同意对其做十分准确的描述以使读者相信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没有进一步描述的“一位消息人士”、“几位消息人士”、“几位观察员”是含糊和不可接受的。“消息灵通人士”、“可靠消息人士”的用法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消息来源越透明,报道的可信度就越高。美联社认为,透明度是其可信性的关键。消息来源的透明也有助于防范虚假新闻。一方面,透明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有所判断,这对记者也是一个压力。另一方面,编辑可以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核实,这也有助于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
  多来源原则。即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它们可以相互佐证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而不应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美联社的报道应寻求不止一个消息来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来源证实或详述”。路透社规定,“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
  上述三原则对记者使用消息来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限制了记者随意和不当使用消息来源的行为,即使对那些企图故意制造虚假新闻的人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提高了造假的难度,因而对防范虚假新闻有积极的意义。
  哪些消息来源应限制
  限制使用单一消息来源
  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有很高的风险性,无论该消息来源是实名还是匿名,这也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常情况下,应避免仅仅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美联社规定,“只有在很少情况下,一个消息来源才是足够的,即信息来源于一个权威人物,并且其提供的信息如此详细以致准确性毫无疑问”。根据美联社的规定,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只应局限于很少的情况下,不能随意使用,更不能滥用。
  限制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不仅降低新闻的可信度,而且也为虚假新闻提供可乘之机。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对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进行严格限制。
  (1)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第一,来源可靠,信息准确而重要。这是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首要条件。路透社规定,“我们相信他们(指匿名消息来源——作者注)在提供准确、可靠并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匿名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他们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或者代表直接知道该信息的权威机构”。《洛杉矶时报》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应用来传播重要信息给我们的读者。我们不应用匿名消息来源来发表不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或意图谋私利的材料”。美联社将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报道至关重要,消息来源可靠并处于拥有准确信息的位置,作为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第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也应严格限制,就是匿名消息来源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最后的手段来使用。《纽约时报》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才可使用——以别的方式报纸就不能出版它认为可靠而有报道价值的信息”。路透社规定,“这种信息我们通过任何其他方式不可能获得。当我们使用实名消息来源容易得到同样的信息时,就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除非被迫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条件,否则就不能使用其提供的信息”。《华盛顿邮报》规定,不应随意地或不经思考地同意消息来源匿名,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允许消息来源匿名。
  事实上,许多虚假新闻都祸起匿名消息来源。在《纽约时报》杰森·布莱尔丑闻曝光后,《编辑与出版人》(Editor and Publisher)在一篇社论中批评《纽约时报》这次“翻车”与该报向来“严重滥用匿名消息”有莫大关系,并敦促该报从布莱尔丑闻汲取教训。社论指出,匿名消息有如新闻业的“鸦片”,而某些报纸已染上纵容使用匿名消息的“毒瘾”。
  (2)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谨慎评估。由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有很高的风险,因此记者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前必须谨慎评估。对此,路透社规定,“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记录、职位和动机。记者和编辑应质疑远离事件的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忽视对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评估是《纽约时报》“李文和间谍案”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该报在2000年9月26日的编者按中承认,它本来应该评估那些使联邦调查局和能源部把“李博士与仍被公认为严重违反保密措施的行为”联系起来的假设。《纽约时报》显然没有对政府官员等匿名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和可靠性进行应有的评估。
  二是多源核实。多源核实是使用消息来源的核心原则,对于匿名消息来源应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多源核实。一般来说,依靠匿名消息来源所做的报道必须要通过另外一个或多个消息来源反复证实,以此确保报道的真实性。路透社规定,“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尤其需要反复核实,通常应有两个或三个消息来源”。
  在水门事件报道中,《华盛顿邮报》使用“深喉”这样的匿名消息来源,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为避免风险,该报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如果没有两个消息来源来证实一个可能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那么这一具体的指控就不能在报纸上使用。因此,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多个消息来源核实验证,以保证报道的可靠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事实证明,多个来源小心求证的报道方法是该报在极其危险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不断前行的制胜法宝。
  而忽视多源核实,则往往让媒体付出惨重代价。CNN就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1998年6月,CNN播出了一个内幕消息——美国曾在越战时期使用神经瓦斯杀害老挝战役中逃脱的美军。该消息引起美国军方和上百名老兵的抗议,但是CNN却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该消息。结果CNN不得不向读者和军方道歉,并宣布收回该报道。报道该消息的记者被革职,多位CNN资深人士被降职。CNN的信誉也因此严重受损。CNN的错误在于在没有核实、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播出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所谓内幕消息。
  三是获得批准。记者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获得相关编辑的批准,否则不能在报道中擅自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想要使用来自匿名消息来源资料的记者在发送报道给编辑之前,必须获得其新闻主管的批准”。《洛杉矶时报》规定,“在实践中,记者开始考虑为保护消息来源而同意匿名之前应咨询编辑”。
  这些规则就是要避免记者随意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同时发挥编辑的把关作用。美国《新闻周刊》关于美军亵渎《古兰经》报道失实后,该刊总编辑理查德·史密斯要求,只有编辑、执行编辑或他们特别指定的其他高级编辑有权批准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如果报道中必须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那么消息的来源及其立场必须向高级编辑汇报。《新闻周刊》的教训和新政策说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需获得批准对防范虚假新闻十分必要。
  四是应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相关编辑有权力或责任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记者应向相关编辑透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路透社规定,“一经要求,期望记者向他们的直接主管披露消息来源。拒绝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报道被推迟以做进一步的斟酌。主管有责任确保消息来源及获得信息的适当性,尤其是敏感报道。如果主管对消息来源有疑问,记者应向主管作出说明”。《华盛顿邮报》规定,“编辑有责任了解报道中所使用消息来源的身份,以便能与记者共同评估使用他们的适当性。一些消息来源或许坚持记者不要向编辑透露其身份,我们对此应予以抵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记者应解释,这样获得的信息不可能刊印。出现在报纸上的任何的消息来源应至少为一个编辑所知”。BBC规定,“无论何时,相关编辑有权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为避免卷入重要指控,应当抵制任何不向高级编辑披露消息来源身份的企图。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记者应当清楚,这一秘密获取的信息可能不被播发”。根据甘尼特报团的政策,批准发表消息的高级编辑有责任确定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记者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编辑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并确定其可靠性,对防范虚假新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编辑能够对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有所判断(必要时进行核实),因而能有效防范不当或滥用匿名消息来源导致新闻失实的情况出现。案例证明,一些虚假新闻之所以出炉,就是因为编辑失职,没有把好关。在《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造假丑闻中,相关编辑既没有质疑更没有核实库克报道《吉米的世界》中匿名消息来源的真实身份,结果导致一场惊世丑闻。怎么会有记者能够突破编辑们重兵把守的防线,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登到报纸上?当时负责调查此事的新闻督察专员威廉·格林认为,是因为在新闻界被称为“编辑”,而在其他行业被称为“质量控制”程序失败的结果。他写道:“《吉米的世界》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得《华盛顿邮报》蒙羞,因为编辑们抛弃了对他们来说最引以为自豪的职业精神——怀疑一切。”
  限制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通常,记者应特别要避免依靠单一匿名消息来源做报道,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使报道面临最大风险。《华盛顿邮报》规定,“使用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判断取决于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只有在执行总编辑、总编辑等人深思熟虑之后,才应刊印来自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路透社规定,“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社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应是例外,并需经直接主管批准。这些信息应受到特别详细的审查,以保证我们不被操纵”。
  《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的上述规定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单一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进行特别详细的审查;二是深思熟虑后方可使用。因为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很高,所以执行更为严格的政策。
  在情报门事件后,BBC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发表了《尼尔报告》,该报告指出,记者安德鲁·吉利根报道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滥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该报告建议慎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许多惨痛的教训使西方主流媒体高度重视消息来源的使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规则。这些规则对提高新闻的准确性,防范虚假新闻意义重大,值得国内媒体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路透社、美联社关于消息来源使用技巧

  2011年08月24日09:48  中国新闻出版报


  路透社记者关于消息来源使用的技巧:
  ·当必要时,路透社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即他们提供的市场或公众利益信息不能公开利用。我们为这种信息的准确性单独负责。
  ·当同消息来源交谈时,永远要确信双方谈话的基本规范是清楚的。访问时要记笔记,并录音。
  ·只要有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的业绩记录、职位和动机。使用你的常识。如果信息听起来是错误的,应进一步核实。
  ·采访交易、争论、谈判或冲突的各方的消息来源。
  ·在使用消息来源以及获得信息方面应诚实。尽可能多的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背景和资料以鉴别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实名消息来源还是匿名消息来源。对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应态度鲜明。
  ·在例外情况下,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社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单一消息来源报道要经过特别的批准程序。
  ·同消息来源有约定的是路透社,而非记者。如果有合理的编辑理由,期望记者向主管透露其消息来源。保护消息来源的秘密,对记者和主管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做首创性报道时,努力证伪和证实你的报道。
  ·准确始终是第一位的。出错比时效慢更糟糕。在播发稿件前,应考虑你将怎样应对挑战或否认。
  ·始终保护权威消息来源。
  ·路透社将给予遵守消息来源指导方针和相应批准程序的记者以支持。
  (来源:A handbook of Reuters journalism)
  《纽约时报》关于匿名消息来源使用的规范: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其提供给的信息。
  ·消息来源必须是为时报所知的了解这种信息的权威人士。
  ·事情高度敏感,消息来源可能因提供消息面临法律诉讼危险或因此丢掉生计。
  ·由于政策的原因,权威政府官员不能代表政府讲话。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予匿名:
  ·平常采访中,禁止不经思考的匿名或者把匿名作为一个假定条件。也就是,日常报道不应准予消息来源匿名。
  ·当消息来源容易得到时,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不应准予投机商匿名,“除非其投机行为真实并具有新闻价值,并能清楚地表明事实真相”。
  ·利用匿名做掩护进行个人或党派攻击。
  ·价值不高或寻常的评论。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Confidential News Sources)
  美联社使用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其他新闻机构报道的规定:
  当我们认为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其他新闻机构的报道适合我们报道时,需要对它们做最小心的详细审查。
  (1)资料必须真实并没有其他方式能获得。
  (2)报道必须真正重要并有新闻价值。
  (3)所获资料的使用必须经主管授权。
  (4)报道必须平衡,且必须予以解释。
  (5)必须真正做出努力使它公开发表,或者最低限度,通过自己的消息来源证实它。
  (6)如果有任何疑问,不应再用此报道。
  (7)如果资料最终被采用,必须将它归属于原创人员,并注意他们对消息来源的描述。
  (来源:The Associated Press Statement of News Values and Principles)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24/094823042591.shtml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24/094823042591_2.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25 16:25
【案例】深度报道
新浪传媒:【做调查报道首先需要勇气】“做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报道,首先需要勇气,其次才是技巧。”“其实不要把'深度'看得很神秘,深度无非就是想得多点。”“让新闻有情怀,做有质感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感谢新快报副总编辑@郑杰、调查中心主任肖萍做客《对话传媒人》,今天的微访谈结束啦。感谢大家。



14分钟前 来自微访谈 - 让新闻有情怀
转发(5) | 收藏 | 评论(2)


文化 > 对话传媒人     订阅此栏目
推荐给朋友 邀请好友参加
访谈简介  新快报新深度创刊于2011年7月12日,希望报道在解读社会现象的同时能够传达出一种价值观、一种立场、一种情怀。
  2011年8月25日15:00-16:00,新浪传媒邀请新快报副总编辑郑杰、调查中心主任肖萍做客《对话传媒人》微访谈,与各位网友分享他们的深度新闻观。新快报的新深度优势在哪里?深度新闻怎么在夹缝中求生存?欢迎网友参与互动。

访谈时间:8月25日 15:00-16:00


显示: 全部问答 访谈内容(共96个问题,45个回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30 00:34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8-30 00:36 编辑

【案例】
王甘霖:美国等西方国家把“调查性报道”称之为“揭黑报道”,这种“揭黑报道”专门揭露被政府和某些组织掩盖的真相。“调查性报道”延展到中国,一些都市类媒体就给了它另外一个称谓:深度报道。


@王克勤:【中国调查性报道正全面崛起】新闻专业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起始源于1998年4月胡舒立之《财经》杂志创办。经过十多年发展:1.越来越多记者投身揭黑报道;2.越来越多媒体介入揭黑报道;3.越来越多的好报道、好栏目出现;4.调查性报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5.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与尊重调查报道记者。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8月13日 23:42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79)                |                评论(150)               




6分钟前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        |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30 10:30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8-30 10:32 编辑

【案例】
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时代:334人分散在80家媒体
  2011年08月29日14:28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时代

 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时代
  一支334人的队伍,分散在80家媒体
  他们不是游侠,他们是调查记者
  调查记者是当代中国记者中的极少数派。
  有人想为这些极少数派绘一幅群像。从去年开始,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的张志安(微博)副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主力教授沈菲着手进行一项课题研究,题目是“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社会关系网”,今年6月初,他们发表了其中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反映调查记者的生存状态。这是国内第一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发表即引起了业内外高度关注。
  “要描摹中国调查记者的群像并不容易,试图准确概括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新闻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展示的社会学规律与意义则更具挑战,但我们很想做此尝试。”沈菲博士这样说。
  事后张志安告诉我,这项课题实施难度很大,因为严格说来,全国的媒体记者中真正符合西方意义上“调查记者”标准的人不超过100个,而这样的样本数量不足以支撑一项课题研究。最后他们不得不把标准放宽一些,凡是“有一半以上精力投入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即视为调查记者,如此,才从全国80家报纸、杂志的庞大记者队伍中筛选出334位调查记者。另一方面,要请疲于奔波采访的调查记者,抽出时间认真填写问卷,本来就不太容易,何况还要填写“社会关系网”相关涉及业内协作的隐蔽信息。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底的统计口径,全国持有记者证的人数超过20万,如此算来调查记者差不多是“千里挑一”。
  通常“记者”被人们视为一种身份,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职业,一群名利双收的成功者。但,这种判断或许是偏颇的。“基本青壮、基本男性、基本有文化、基本从业八年,老巢基本在北上广,流窜范围基本不定,基本收入低、基本不满意、基本作息乱……”这是对中国调查记者的形象概述。
  开始我以为沈菲所谓的“很难”有些夸大其辞,但当我真的走近他们,走近这些与“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理念最为接近的同行们,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而矛盾的人,扒粪者、代言人、真话英雄、现代包青天……这些最常被用来形容他们的词汇既不准确,亦无法完全概括他们的精神气质。
  “这是一群连职业共识都仍在建立之中的人。”《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记者陈小莹(微博)这么说,尽管她自己亦是这“一群”中的一个。
  对这样一个圈子,他们唯一达成共识并推许的大概就是“为公益(公共利益)谋”的道德勇气。
  邓飞(微博)说,最初他说的东西没人听,现在有人听,听了会行动。这是改变。
  然而从过去到现在,调查记者的工作总是一次又一次面对被遮蔽的真相,从头开始,深入核心。外人只看到他们掷地有声的文章,却不见其中多少奔波的辛苦,“被毙”的无奈,和深入后无法挣脱的纠结,多少不眠之夜。
  “在不少同行看来,新闻是一个没有前途的领域,但如果不做,我们生存的环境、面对的系统将会更没前途。改变不仅需要围观,还需要表达和参与。”这是罗昌平的坚持。  从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样板,到实用主义的改变,王克勤(微博)、杨海鹏、邓飞、罗昌平(微博)、欧阳洪亮、陈小莹……当代调查记者提供了看中国的另一个视角,他们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病痛和幸福的根源,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与憎。
  相关文章列表:
  张志安:一场对中国调查记者的调查
  调查记者杨海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守望
  调查记者邓飞从免费午餐项目转型:做一个行动者
  80后调查记者自称有幸 记录这个变革中的时代

调查记者存在群体焦虑与个体浮躁现象

http://news.sina.com.cn/m/2011-08-29/142823069225.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8-31 23:58
【案例】

李娇凤:哈哈,记者都是苦逼,趁能早睡就早睡 //@叶青F: ,现在正困着呢,还得继续,谁有牙签,我需要牙签,把眼皮勾起来。 //@财经微直播:TVB语录果然万能阿,记者版来了


@丫的美股:【TVB之记者版】呐,写稿子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能不能上头版呢,有些事情是不能勉强的。稿子被撤了?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呐,东西可以乱吃,稿子不能乱写啊,要被扣稿分的。半夜加班写稿?饿不饿,给你煮碗面?困不困啊?困了就去睡觉吧,睡醒了就好了。PS:记者都是苦逼,垫着鼠标就睡了。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今天 22:55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7)                |                评论(10)               




24分钟前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        |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00:36
【案例】
新闻报道经验谈:如何实现滚雪球2011-06-20 07:06 (分类:培训)
宏观财经报道如何滚雪球
   21世纪经济报
肖明  
滚雪球,就是你每一个被采访对象,你遇到的朋友,亲戚等,会成为你的客户,会为你提供不断扩展的采访资源。
如此这般,你的朋友不断扩大范围,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变成你的采访资源。
同时你要改变新闻独家的理念,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采访理念,与别的媒体共享资源,把小的无关的新闻事件放大,为你所用,这样,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竞争对手,以及很一般的你遇到的新闻事件,都变成你的采访资源,不断滚大,新闻事件爆炸般变多,同时重要新闻不断变多,实现新闻发稿量和重要新闻上稿量的最大。
此为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多,每年的总写稿量以及重要新新闻,特别是头版新闻增加一倍。

一、什么是宏观报道
宏观报道(狭义):就业,GDP,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报道(广义):凡是引起整个中国经济的全局的经济社会事件,
比如国家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等,国家规划等。
重大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引起中国重大的经济社会变革(人口红利结束等。
同时个案如果有社会意义,能反映宏观事件。比如电荒,在一个区域是可以反映出来的,煤炭价格高,肯定是全局的,不是个别地区价格高等。

二、
宏观报道旧做法
一般是数据而数据,观点对观点,政策对政策。
结果显示的乏味,枯燥,不可读。起初21世纪这样的报道,被受到严厉批评。
路在于研讨结果:
1,有人物故事
2,有具体的事件发生
3,有很有意思的情节
4,有对未来的预测等
?
要生动活泼、可读性强、有趣味性,同时贴近事实。
?

三、举例
1、比较几个报道



2、主要要故事,不能数字堆砌


失色的红绿灯:电荒求解跷跷板
——本报记者
王思璟
肖明
长沙、北京报道
?
在被电荒煎熬半个多月后,湖南等省份可能将不得不上调电价。
?
513,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湖南、江西、贵州等部分省市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对这些省份的上网电价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问题。
?
国家电监会信息中心处长杨名舟向本报证实,电监会也将于近日开会,商议电价上调问题,以对应各地电荒。
?
这次电荒,是煤电关系没有理顺,电价低、煤价高,几年积累下来的结果。电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唯对本报记者称。
?
不过,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发改委本次不会对部分省市的上网电价进行大幅度上调来解决电力企业亏损和地方电力短缺问题。
?
失色的红绿灯:电荒求解跷跷板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魏远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湖南省电价与煤价,不计电厂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仅每度电对应的煤价,已比火电出厂价高2分钱,火电厂不愿买煤,现全省电厂存煤仅够一周发电所用。
3、同时要学会从小处着眼,上升到宏观,同样是故事,这要微观,中观,宏观结合


?
秦皇岛800万吨煤炭压港
经济晴雨表变色
?


秦皇岛、北京、南昌报道 2008-10-14 22:46:47
?
顺着秦皇岛港口股份公司石化码头往西望去,数平方公里的黑色块状绵延起伏,就像一座座国画中焦墨枯山。不时有飞机从低空呼啸而过,好像要俯瞰下边的煤山煤海:这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这是记者1011日在秦皇岛集团公司第七分公司看到的壮观景象,该公司设计储煤能力为300万吨,目前实际储煤接近上限。
?
秦皇岛股份公司有九大分公司,大部分都储满了煤炭?其中第六、七、九分公司存煤较多,主要走海运大船。
?
这与几个月前的情况迥异。一位在码头工作的原第二分公司员工刘会林告诉记者,今年雪灾期间和67月份,这里几乎没有存煤,即使存煤,几天就运完了。而眼前这些煤炭从今年7月底8月初开始积压,至921日达到了历史存量最高纪录889万吨,已接近秦皇岛港核定900万吨的最高储煤量。
?
据秦皇岛港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至1013日,该港存煤量小幅回落至810万吨,但仍比去年同期500万吨的存量高出很多。
?
根据正常情况,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一般是日运输能力的10倍,但自10月份以来,该港日装船量仅为51万吨,库存量已经是日运输量的16倍多。
?
梗阻秦皇岛
?
秦皇岛港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煤炭吞吐量约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50
左右,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一直有煤炭市场晴雨表之称。
?
据了解,2007年秦皇岛港煤炭外运吞吐量为2.5亿吨左右,基本上都从海上供应给东部、南部省份。其中上海、浙江、广东约占一半。广东为3500万吨;江苏为2500多万吨,浙江为3700多万吨。
?
自从2001年以来,秦皇岛港见证了屡次煤荒,往往都是供不应求。而本报记者在秦皇岛港调查了解到,由于担心奥运会期间电煤运输紧张,从今年6月份开始各地大批抢运电煤,导致各个地区煤炭库存大增。
?
按照平均每船装煤3万吨计算,秦皇岛港目前每天只有17条船装货。记者在码头看到,一些零散的船只在海面上停着。只是观望,没有装船。一位港务人士告诉记者,高峰的时候码头会有100多条船,甚至更多,大船一个有200米长,从远处看去,海平面已经连成一片。特别是在晚上,海上灯火辉煌。
?
秦皇岛港务公司的人士早已觉察出了问题的严峻性。9月底,港务公司内部召开会议,会议认为,秦皇岛港9月份的煤炭运力比8月份低迷,主要问题在于到船不足。其中日均锚地船只有49只,且真正办理手续装煤的不多。为此秦皇岛港务公司甚至给浙江一些地方发函,要求尽早来船装货。
?
同时,秦皇岛还于近期下发通知,要求市场煤在港口存煤的免费期限,从原来10天缩短到5天,超过期限没有装船运走的煤炭储存费用从每吨收取2毛钱增加到4毛钱。但是效果有限。


4、写宏观,要找到好的点,反映宏观变化
?
物价:鸡蛋变化,猪肉变化,还有蔬菜(《猪通缩》),可以写《蒜你狠》
?
经济:拉闸限电(经济过热),电网是不是火爆;煤炭压港(经济
通缩)(秦皇岛煤炭压港,经济晴雨表变色》《港口之春》
?
就业:农民回乡,搬家公司生意火爆,(火车站是不是农民多了,火车调度是不是增加了。《一个小城的春天》(此是写裁缝吃香,还没工作就先付工资)
?
人口红利:大学,小学关门(
《降温的高考考场》《校车下乡》《0份上大学》)
?
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大学生大一就签约,因为高铁狂投(《铁饭碗》)
?
国家调控转向:三里河的地下室没有地方可租。(《出手要快》写4万亿投资开始,各地寻租的故事)
?
产业拐点:写北京汽车牌照反映市场变化。(《贵重的铁牌子》)
?
地方样本:写山东的故事(《地改凶猛》)
?
其他的像范璟:包头亿万富翁自杀背后(写民间拆借利率上调,国家调控的故事)
?
昨天吃饭马辉生孩子了,奶粉是进口的,90%的孩子用的产品网购和进口,(大写特写啊,《香港奶粉限购》《香港生孩子去》)
?
好多新闻,特稿的选题很多。
?
注意:异常,有趣,生动;
有代表性,可以提炼上升。
是否有普遍性。
?
是不是宏观事件,折射了什么,提炼了什么。
?
有故事,有理论,有宏观事件。比如猪通缩(涉及到货币主义,以供给学派的争议,物价是什么导致的)。


四、新闻从哪来
1,新闻就在身边,从你的菜市场,和人的谈话,你的亲戚告诉你的故事。
土豆,鸡蛋涨价——坏了——CPI大涨——通胀来临——央行加息
父母在家没人陪——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结束,农村10年后,不敢想象。
回家买不到票,亲戚坐高铁,心疼几天——高铁是否超前,被高铁的问题,投资过剩,消费过低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
亲戚在沿海打工,初中就被预订,民工荒的问题。

2,发现新闻需要有分析能力,即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
比如CPI 不被计算入CPI,查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教材就会发现问题。
统计局说房价上升1.5%被闹笑话。这个要写的专业,要懂行。还有居民买房不算支出吗,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教材,才知道不少国家是算的,所以统计局是胡说八道。

3,要学会上升,即微观上升到中观,再上升到宏观。
比如在包头我看到很多煤车,一问是运到北京的,再一看京藏高速堵车,在上升,是中国能源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山西为主,现在内蒙古为主,以后是新疆为主,写出了《草原煤井喷》
再如《北京找水》别的记者写过,但是要站得更高。北京建了一个新的膜处理水厂,这是北京要从海水要淡水的标志,是人口环境压力下,新的城市化战略出现的问题。

五、写作模式
开头(,很好的话,一个情节,一个预测,一个故事,一个对比)
马上转折上升,提炼故事,留下悬念(华尔街日报的纺锤体)
第一部分,案例故事
第二部分上升到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于宏观的影响,调控的思路,未来的变局。
案例:《超越浦东》
开头
写故事,马上展开这是中国巨大变局(深圳,上海,到天津的变化)
1,第一部分写一个故事,上海浦东的政府在哭泣。因为被超越。故事的内容,经济数据。
2,第二部分,写为什么被超越,因为滨海是国家主导的,范恒山5年前说,在滨海要火速买房。因为国家之力要发展了。天津何时超越上海
3,天津何时超过上海,超过香港,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成为东亚的,全球的经济中心,这代表什么,经济重心北移,全球经济中心东移,何时到来。是否不到来?怎么看?

六、写作技巧
?
大量的故事,需要有代表性,可读性。
?
有理论穿插,有人物故事的回顾,理论的梳理
?
留下悬念(学华尔街日报,一层层剥开)
?
要求平时要学会写诗
,有激情,敏感性强。
?
理论性强,政治敏感强。
?

七、如何做好宏观记者
?
以上是写作储备和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新闻敏感性
?
仍不够能每天有无数新闻
?
需要其他
1,与外媒体合作互动,联盟,共享资源。
2,报道要平衡中庸,负面的不写名字,正面的写名字,但是也出错,比如统计局表扬错了。后来发现这是政治错误,对了是泄密,错了是谣言。
3,与三教九流,各种认识交友。帮人服务,即使负面的,也给对方多说几句话。相信杀人犯,也会感动。(吃遍各地山珍海味,浏览祖国大好河山,结交各路英雄好汉,撰写生花可读文章)
4,现代化的工具、速记、微薄(我还没有)、群,以及社区。
个人觉得。真正的一流宏观记者,是吃喝玩乐一条龙,写作挣钱两不误,交友投资促发展,促进变革好思路。如果记者不能做到分析一流,投资一流,可能不是好的一流记者。

八、记者之路
1,专业储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
2,社会能力储备:如何拉距离,社交,涉及穿着打扮。
如何电话采访,进一步交往,实施客户管理。
如何现场模拟完成,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
3,做人学会交友,不能买空卖空,需要互动,共享社会资源。1个人的通讯电话100万人名,是好多记者的资源,共享的。
4,做投资家,需要有做公司的经验,否则怎么知道增值税。
5,每个记者的成功,王世玲有人脉和分析能力,有的有是专业能力。
其他的
?
问题未解决。
?
拿不拿车马费,不拿别人不请了。
?
对于陈晓的事情,写不写。写了是出卖别人和自己,不写对不住新闻。
?
重大的政治新闻,写了是错误。不写对不住自己(是否可以虚化处理。写了统计局就出错误,不写没新闻意义)
?
是一时写负面的,得罪了有关部委。(商务部,财政部因为负面报道被叫停)
?
一旦文章影响大,被采访对象都否认,怎么办???(江苏的个税报道被否认,本人的统计局5000个税建议被否。还有像一些报道说是泄密)
?

九、未来出路?
?
微薄是否改变新闻来源。(到底是不是媒体,是个什么东西,如何应对,每个人做新闻发布吗)
?
新闻载体,以及新闻本身是否变化。(报纸是不是在边缘化,宏观报道的媒体出路在哪,记者出路在哪)
?
记者的报道方式,互动方式,是否在变化。(IPAD,手机报,群等,社区互动)
?
是否可以资源共享。(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因为21世纪和第一财经日报不是竞争关系,已经差异化)
?
我们代表谁,(社会大众,投资者,还是政府,还是某阶层,代表不同,立场不同,报道不同)
?



问题
?
报道形态:1对多,还是多对多。微薄和博客是1对多,这是否改变形态。如果多对多呢
?
报纸的商业出路,给网站打工。网站没内容(这是什么关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00:37
http://www.dinjin.com/note/view.html?id=956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21:22
【案例】
新闻教育者:好的写作技巧将是职场秘诀



29/08/11

IJNet

CC-licensed, thanks to rachaelvoorhees on Flickr.




当新闻专业学生问哪里可以找到工作,新闻教师Susan Brockus的答复只有一个字:“Everywhere(无处不在)。”
美国加州Chico州立大学新闻学院新主任Wiesinger《Chico新闻评论》介绍说:“新闻毕业生并不需要将求职限于新闻机构。”她告诉学生,新闻专业的技能在几乎任何行业都是宝贵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晰无差错的写作,无论是在新闻、网站,还是电影、商业或在其他领域都是必须的。
这就是Weisinger的新闻教学方案将重点放在了写作上的原因,而其他很多新闻学院则关注多媒体技能的培训。
一些教育工作者将新闻视为与公关完全分离的领域,而Wiesinger则希望提升公关的地位——她将自己的学院命名为“新闻和公关学院”。该学院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关公司,并由学生负责经营。这家公司的最新任务无疑是推销自己的新闻学院。
Wiesinger说:“新闻从来没有推销过自己,现实是时候了。”
想了解更多机会,敬请订阅我们免费的每周快报,关注IJNet中文微博,或参与新浪微群的讨论。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translated by IJNet Chinese Editor Jingyuan,edited by Ben Yu.

http://ijnet.org/zh-hans/blog/9662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21:30
【案例】
普利策得主:优秀新闻写作的元素永远不变[/url][url=http://www.longxin.swust.edu.cn/forum.php?mod=post&action=reply&fid=36&tid=1932#][url=http://twitter.com/share]Tweet[/url] [url=]2[url=]Share[/url][/url]

29/08/11
Lindsay Kalter



新闻业的版图在不断演变,总有不断扩张的平台和不断更新的工具带来叙述方式的变化,而杰奎琳·巴那金斯基(Jacqui Banaszynski)作为一名拥有30多年经验的新闻记者和编辑,目睹了这一切。
杰奎琳曾以一篇艾滋病相关的专题报道获得1988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她目前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奈特”教授、以及波恩特新闻研究中心的编辑研究员。
在和IJNet的邮件交流中,杰奎琳讨论了高效新闻叙述的基本方面——即使在数字新闻时代也广泛适用——以及如何在深入但敏感的报道中保持微妙的平衡。
IJNet:这么多年来,即便是数字新闻时代中,读者感兴趣的新闻叙述方式是什么?
杰奎琳:新闻中某些工具总是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音频让人有亲密感、静止图像捕捉到时间和时间的片段、视频记录下了动作、文字则是深度连接人类心灵的最好方式。
优秀新闻叙述的基本元素是永恒的:
IJNet:一些记者认为对敏感议题和个人问题的深入报道中难以避免过于侵犯。你对与故事平衡性有什么建议?
杰奎琳:如果记者都是怀着真诚的同情、敏感的意识和真正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和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交流。关键是抛弃成见和预先的判断,进入对真正现实进行了解的渴望状态。
从更加实际的层面来讲,向采访对象进行简短的自我阐述。告诉他们你为什么感兴趣,解释一下你的工作,谈判条件,询问他们的关注。
最后一个建议:以适当融入受访者生活的方式接触采访对象。
最后,坚守你的诺言。
杰奎琳将于10月22日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叙事新闻研究会。
想了解更多机会,敬请订阅我们免费的每周快报,关注IJNet中文微博,或参与新浪微群的讨论。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translated by IJNet Chinese Editor Jingyuan
话题:
Tag:



发布新的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21:31
http://ijnet.org/zh-hans/blog/96619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21:59
【案例】新闻,不能看到就报道
南京夫子庙上空现5个UFO 专家称为发光风筝(图)

2011年09月04日 22: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96)  【字体:↑大 ↓小

夫子庙上空出现5个发光体。朱晓颖 摄



5个发光体不断变换位置。朱晓颖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南京9月4日电(记者 朱晓颖)4日晚,南京夫子庙上空出现5个UFO,记者在东水关一带南边天空看到,其中有3个UFO呈现三角状,1个呈U形马蹄状,另一个呈现光碟状,位置漂移不定,但移动范围较小。在听完记者描述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这5个空中飞行物为发光风筝。
                      


  4日晚7:20时许,记者在夫子庙东水关南边天空忽然发现,空中先是出现了3个发光体,随后出现了更多,共有5个,约10分钟后,消失了1个,4个发光体在夜空中熠熠闪光。它们之间的位置不断变换,但移动速度很慢。
  晚7:30分许,记者赶到观测视野较佳的东水关公园附近,此时夜空中仍有4个光体,一个光碟状发光体发出绿、蓝、红光,发散状如射线,最外层绿色光源放出时犹如一个飞盘;U形马蹄状发光体黄、红、蓝、绿四色光由内向外推动;2个三角状发光体均有3个发光层,三色光源由底向上闪动。由于公园附近有很多市民餐后散步、锻炼,这些美丽的发光体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讨论。
  “在天空的哪个方位?仰角高不高?形态如何?移动方式是怎样的?”在问过这些问题、听完记者阐述后,王思潮表示,这些发光体是发光风筝。  “现在发光风筝很普遍,一些发光风筝上装有LED灯,这些LED灯只要一点点电量,就可以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在夜空中显得格外亮眼。一般来说,发光风筝可以放飞到几百米至一千米的空中,高一点的可以放飞到两、三千米。由于在空中受风向的影响,从地面上看风筝就是小范围移动的”,王思潮说。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表示,现在热衷玩发光风筝的市民较多,在南京白马公园、长江江边就有不少这样的集体放飞活动。(完)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22:00

记者薛永璧:昆明金马坊广场,每天晚上有N个这样的UFO,价格不等,一般在5至10元!


@记者的家#采编充电站#【提请讨论】@中青报曹林 :这记者,是无知,装萌,还是创新新闻写法?中新网南京9月4日电:4日晚,夫子庙上空出现5个UFO,记者看到,其中3个UFO呈三角状,1个呈U形马蹄状,一个呈光碟状。听完记者描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称,这5个空中飞行物为发光风筝。http://t.cn/a12JPf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1分钟前 来自时光机
转发(19) | 评论(15)




15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1) | 收藏 | 评论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9-04/3305329.s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5 22:40
【案例】

侯金亮:我到底是高兴呢?还是悲剧呢?//@椿桦:太好嘞,降啦,领导真有本事!//@爱文徐:转发微博。


@张志安:做报纸标题,幽默、搞笑、吸引眼球之外,更高的境界是:不动声色,却戳中人心的隐痛;朴实无华,却挠准社会的尴尬。(图片来源@报纸观察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06) | 评论(39)




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6 13:11
【案例】
中国调查性报道实用采访手册
Handbook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In China

二零一零年三月五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政府推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肩负监察社会功能的媒体实在责无旁贷,本会诚邀中国境内资深专责调查采访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撰写,这本「中国调查性报道」实用采访手册由工会安全及团结基金资助出版,为采访中国新闻的同业提供实务指引,当中包括往外采访前预备需知、如何调查涉及企业、政府或社会议题;至于,手册的第三部份更告诫同业该如何应付来自民间或政府部门的纠缠或刁难等。手册的第四部份则畅谈媒体采访政府官员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五部份胪列了与媒体采访直接相关的实用法例,为同业提供适切兼实际的信息需要。最后,附录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电话及紧急救援的联络方法等。

「中国调查性报道」实用采访手册乃为采访中国新闻的同业而设,望同业能藉此有效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冀望权力果真能在阳光下运行。

出版:国际记者联会
作者:谷朴
编辑:胡丽云(国际记者联会(中国及香港)项目干事)
联络电邮:ifj@ifj-asia.org  
联络电话:+61 (0)2 9333 0919
二0一0年订稿


目录
第一章:案头准备
第二章:采访实践
第三章:解决麻烦
第四章:与官共舞
第五章:实用法律
第六章:电话网址


第一章: 案头准备
1. 采访必需的装备
(甲)采访的工具:

笔记本
计算机
录音笔
相机
摄录机
手提电话
电池及充电器(计算机、电话等)
记忆卡
录像带
记者证
公司名片
在采访重大及重要议题时,记者宜带备能操作的录音笔兼充足的电池;照相机及摄录机更要备有多张记忆卡及录像带,以便拍摄重要图片后立即保存,免被当事人或执法人员强行没收或删除相片。若采访的议题属突发性,最好配备可无线上网的手机计算机,除了可供记者随时上网搜寻信息,更重要是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记者采访时,应尽量用笔将信息纪录在笔记本,勿依赖录音笔;倘采访议题属敏感题材,记者应默记或以代号纪录被访者的联络电话及名字等数据;若采访环境不宜公开仔细纪录,记者应尽量默记并尽快寻觅一安全位置,将脑海记忆赶紧笔录下来。
(乙)随身用品
身份证入境护照(回乡证等)
钱(足够现金及银行卡)
衣履(足够、舒适及适时)
个人药物及卫生物品
食水(以备急需)
干粮(以备急需)
防雨防寒物
    调查性采访过程中,证明个人身份及工作身份合法至关重要,这既可增加被访者对记者的信任,同样是遇上执法人员检查身份时,作为自身保护的工具。至于,工作身份的证件则分别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新闻记者证」、香港或澳门新闻机构常驻内地记者证、香港、澳门、台湾记者采访证或海外媒体记者采访证,倘无以上证件,则必需携带所属的新闻单位的工作证或采访介绍信函。此外,记者要备有足够的现金、银行卡或信用卡,数额视乎
采访调查议题所需时间及地方等厘订。至于,衣履方面,记者除必须要有适量及配合采访气候的衣服外,打扮俨如学生或旅游为佳,以减低记者遭抽查的可能性;另外,防雨防寒物及个人药物、干粮与食水均是必备。

2. 出发前准备
甲)   采访地点
记者必须要知道采访的准确地点,兼且对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民风及时政局势,也需略知一二。倘前赴采访的目的地遇有突发事件或天灾问题,宜谨慎选择安全及可抵达现场的交通工具。
乙 )  联络安排
记者进行调查报道时,有可能会遇上来自官方或非官方的盘查、恐吓甚至扣留。记者出发前,必须与供职机构的直属主管、可信赖的同事及家人,拟定紧急应变的联络安排,如自订定点联络时间、方法、代号、失去联系时的应变措施等,以备记者遇上危难时,主管及亲人等知晓如何跟进。此外,记者必须确定供职机构有购买意外保险,以应不时之需。
3. 住宿原则
选择住宿有两点原则:安全及方便。中国大陆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有大量一天只须支付数百块人民币,便可提供上网、洗澡、休息的商务酒店  ,较适合采访新闻事件属非紧迫及敏感的题材。如果,采访调查的题材具敏感性,记者宜考虑专为“驴友”准备的民宿。
4.选题初评
对选题做初步评估,作用是充扮掌握时效性。
甲.选题若属突发性事件。由于新闻的时效性,记者该火速赶赴现场作出报道。
乙.选题若属话题型事件。记者应尽可能搜集有用及典型的新闻材料。
丙.选题若属揭黑型事件。记者宜留意三点:第一,联系核心消息源并进行有效的互动接触;第二,采访尽可能做好保密工作;第三,报导发表或节目播出前,应先离开采访现场,返回安全的工作地点。


第二章:采访实践
1. 有效接触消息源
有效联系消息源是众多刚入职的记者面对的难题。一般而言,有效接触消息源的方式有以下数点:
甲.目击者。如果是突发性(群体)事件,有效消息源除了是事件当事人,还包括目击者。
乙.报料人。如果调查的新闻事件是有人主动报料,该人便是有效消息源之一,记者应通过报料人的协助,找出事件的核心人物。
注意:报料人提供的信息及连系方法,必须小心处理,核实验证。
丙.检索网络。除涉及国家机密等信息外,其它信息一般可在互联网上搜寻。善于利用网络可对调查采访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中国大陆,每个县级城市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站论坛,以及百度「贴吧」;城中的热门话题,撇除被网站自行删掉或封杀敏感讯息外,无一不被网友谈论。记者可在网络上留下求助信息,不过,宜只留下电邮信箱等联络方式;除了浏览一般的门户网站及专业性质的网站外,还可参考以下:
(一)可针对性浏览专门网站,如政府的官方网站,与选题「主题词」相关的论坛、贴吧等,又或可加入相关网络组群(QQ群、MSN群)
(二)热点事件可关注twitter及各大网站的「微博」信息。
(三)搜索网络的关键词组合十分重要,如搜索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可用「某某+电话」、「某某+手机」、「某某+邮箱」等,另外,「DOC+某某」、「PDF+某某」等关键词。此外,可检索载有某人信息的相关文件。
(四)中国各领域也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如查询学术论文可选用「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等网站,不过,需付费查询
(五)由于中国大陆对部分网站进行封锁,记者需事先在计算机上安装软件工具。
  注意:
(A)  由于中国大陆没有自由的采访环境,记者不宜在社交网站或实时通讯区泄露行踪,这些通讯区包括Twitter、Facebook、开心网、MSN及QQ签名档等;  
(B)  记者与别人通电话时,亦不宜提及所在地的具体位置。不过,记者的行踪必先向报社汇报,并与报社或可信任人士先拟定紧急联络安排;  
(C)  鉴于中国各级政府对网络进行控制,记者在网络看到所需信息时,需及时存盘。

丁.其它搜索管道
(一)当地媒体的相关报导,
(二)当地的图书馆及档案馆。记者可凭身份证或护照到各地图书馆及档案馆,办理阅览证查阅数据。
(三)到当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或者老年人晨运较多的公园。若知悉调查对象居住的小区,可到该小区打探相关情况。
(四)若调查专业领域问题,可寻求相关NGO的帮助,如环保问题,可找「绿色和平」等机构,医疗、法律等相关问题,中国也有相关民间互助组织。目前,中国各类型的NGO均与媒体有良好的互动。

戊.求助同业。

2觅得好向导 觅得好向导
记者找到一名好的向导尤关重要。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发生后附近的村民,可充当向导。倘采访的选题属长线且需时深入调查,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是最佳的向导。不过,聘用向导时,务必注意:
(甲)向导要对该新闻事件有所认识;
(乙)不能暴露记者的身份;
(丙)务必全力协助记者完成向导工作等。
(丁)未完成工作前,勿清付所有报酬。
注意:
(一)记者倘前赴敏感地带如西藏、新疆等,不宜聘用连司机的专车往来。
(二)需警惕便衣或者安全部门的人员早已「侍候」或有国保人员乔装成向导。
辨识该类人士的一个方法是,他们除了衣着言行有异之外,几乎在记者采访调查首天,对记者采访的路线及被访者是谁,已掌握得了如指掌。故此,记者宜加留意,需要时该及早撤离及更换向导。
3.如何调查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往往都附带灾难性质,如恶性群体事件、车祸、水灾及地震等等。记者调查此类事件时,抵达现场后宜全面观察。
甲.在现场寻找事件当事人和目击者。
乙.整理思路还原现场。
丙.深入挖掘突发事件背后的长期背景及深层问题。
突发事件其实是调查性报导的好素材,应纪录目击者的联系方式及多派名片,以便日后联络跟进事件。有些消息源可能在短期内噤若寒蝉,但是,几个月后跟他们联络,或有惊喜。

注意:突发事件往往都是恶性事件,如骚乱、大灾难等。在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及公安机关必然介入事件,管控记者更是必然做的事情。所以,记者应特别留意:
一.与供职机构的主管保持及时的联络。
二.抵达新闻现场后,应与其它不同媒体同业联络,以便遇险时彼此能互相照应,伸出援手。
三.采访时,应该尽量低调、注意保密。
四.设备上,应多准备相机的记忆卡、手机亦可准备两部以应不时之需。
五.公安机关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截查及扣留记者。(条例详列《实用法
律篇》)记者该尽量避开公安。
六.记者倘被公安截查甚至扣押采访设备,记者应先严词要求警察出示警官证并纪录其姓名、警号,兼追问截查及扣查原因。
七.公安试图扣押记者或扣查采访设备时,应迅速将此消息传播给采访现场同业或供职机构。
八.公安盘问、扣押记者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除非得到上级准许延长至48小时。

4.如何调查一家企业
在新闻事件中,如果涉及企业的调查,最先应掌握清楚该企业的股权状况。通过当地的工商部门,或者该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可查询企业股权状况及经营内容等公开信息。查询该类信息通常需要单位介绍信函或出示查询者身份证明。
调查一家企业要接触的对象,通常有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院与该企业有生意往来的机构或个人。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记者可查阅如营业执照、股权结构、公司章程及财务报表等内容。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股权信息数据十分重要。如果企业曾打过官司,可通过法院查阅相关诉讼情况。工商行政部及法院无权拒絶记者查阅资料。不过,记者须付费查阅数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个人可查阅企业登记的相关档案。企业在工商部门的档案,分为「机读档案」和「书式档案」,前者是放置在公众地方供市民查阅,后者则需向职员申请,记者若查询这部份时,除手持供职机构申请查阅的信函及证件外或需委托律师进行查阅、复印。依据相关法规、各组织、个人均可向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询机读档案的数据。

注意:
法律上的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股东,不一定就是真正控制该企业的人士。最典型的例子如,山西煤矿的所有者,不一定就是工商登记表中的法人代表和股东,而是另有他人。此外,港、澳及台记者欲到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查询企业信息,宜找当地人代为查询或委托律师处理,此举较为便捷。

5.如何调查某人        


如果是需要调查某人包括官员在某事件中的行为及责任,最先应该采访的不是该人而是其社交网络的人物如该人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同僚同业或政敌等,逐个进行联系调查采访。可通过合法的私人管道,查阅被调查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当外围采访完毕,记者获得足够的素材或证据后,再联系被调查者进行采访,这才更有效。
调查的步骤,首先应进行数据文件的调查搜集。被调查者的户籍信息、工作履历、家庭状况等。在中国,可通过其它途径(往往需要通过私人关系)获得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如通过公安局可查阅被调查人士的户籍、婚姻关系等信息内容。掌握了被调查者的背景后,下一步便可展开对此人的「社会关系」的调查采访,通过这些采访,记者对被调查者的家庭状况、受教育情况、工作履历、财务状况等会有大致的掌握。在获取足够的信息后,记者可直接采访被调查者。
注意:被调查人物若属政府人员,其「政敌」提供的资料多有偏颇,记者务必核实查证。政府人员的从政履历及财政收入往往是调查核心。

6.如何调查政府部门

调查政府部门失职,通常会遭受较大阻力,记者必须做好充份的数据研究。另外,可透过该政府部门的上级部门或官员,要求下级部门接受采访;调查政府部门,必须先理解三点:
(甲)了解将进行调查的部门内部运作机制;
(乙)按其职权范围,该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丙)该部门对那些人的利益会有影响?
注意:采访务必做好保密功夫;记者可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披露相关信息。不过,鲜有成功。
特别注意事项:保护消息来源
在采访敏感议题上,被访者会成为高度被滋扰的对象,记者宜与被访者周边可信任人士先拟定联络方法,以便能顺利进行采访;此外,在采访后,该与联络人保持联络以确定被访者有否受到滋扰,一旦核实滋扰存在,记者应立即通知国际记者联会、全国记者协会及报警,以保障被访者人身安全。

记者有责任保护所有的消息来源及采访纪录,并妥善保存,絶不容任何人擅自运用职权查阅、删除或没收,违反新闻自由。倘有任何官方、非官方人员或被访者要求索阅、查读任何新闻材料等,记者应实时拒絶,强调新闻自由的原则,向报社汇报将事件交由报社法律顾问跟进追究。


第三章: 应对障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时会遇上不同形式的滋扰及阻挠,当中包括暴力对待、恐吓及行贿等。记者倘面对上述问题时,务必保持镇静,保护自己及所有新闻采访材料,通告供职机构主管、同业、国际记者联会及报警等,并仔细纪录案发过程与牵涉人物等。
1. 如何面对恐吓

记者执行采访工作时,经常会遇上不同形式的恐吓:
(甲) 倘属电话/书面恐吓,先分析恐吓者的意图,若恐吓导致人生安危,受到威胁,记者应立即撤离采访地;
(乙) 倘属当面恐吓,记者应立即与恐吓方保持距离,万勿与之发生任何肢体冲突。
只要恐吓方没有与记者发生肢体冲突或抢夺采访设备,记者宜冷静处理,显示友善,此举有助纾缓紧张状况。
注意:记者必须保持冷静,勿主动与恐吓方作出对抗,务必默记恐吓方的身份纪录或特征、作出的恐吓行为及说话等,尽快将之仔细纪录及妥善保存;此外,群众围观或有助保护记者安全。
2.如何面对行贿中国境内进行采访时,每遇有送贿现金或礼品。
记者遇上时必须:
(甲) 清楚述明拒絶接收;
(乙) 通告供职机构的主管,
(丙) 倘对方强行留下贿品或记者事后才发现行贿者把贿品塞进随行物内,记者应立即通告供职机构的主管,并将贿品送至当地的纪检部门或宣传主管部门。
(丁) 当检收部门主管接收贿品时,应与之一起检视贿品的种类及总数量,拍照纪录。
(戊) 记者应翔实以文字记录行贿者的所言所行及行贿过程,并纪录收检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及检视贿品的过程,所有纪录必须妥善保存,以便公安或其它部门调查。
注意:记者经常会被邀请与当地政府部门人员或涉案单位的人士共同进餐,记者应谢絶并通告供职机构。
3..如何面对暴力对待
记者在采访时,或会遇上被殴打,记者必须:
(甲) 保护自己及所有新闻材料,逃离现场,勿与之殴斗;
(乙) 让民众关注;
(丙) 报警求助;
(丁) 通告供职机构;
(戊) 通告同业;
(己) 通报国际记者联会。
注意:记者逃生时,尽量把已摄录的影像发送或将记忆卡收藏;另外,记者必须保持镇静,勿主动与对方打斗,紧记恐吓方的身份纪录或特征、殴打过程及威吓的说话等。
4. 如何摆脱跟踪
采访过程中,记者时有遭遇被不知名人士跟踪,记者倘遇上此类情况,必须:
(甲) 保持冷静;
(乙) 关掉手机及拔掉电池与电话卡(SIM卡);
(丙) 不断更换公共交通工具;
(丁) 更换衣服;
(戊) 更换住宿地点。
注意:记者若有其它同行,改住另一酒店时,宜选用同行人士的身份证登记;倘只有记者一人,可考虑民宿。记者若发现电话被监听,应停用手机、拔掉电池与电话卡,使用公共电话。

5.如何应对不明人士接触
在采访过程中,会遇到不知名人士主动接触,提供信息。记者必须:
(甲) 不能告之居住地点;
(乙) 初步评估对方与采访议题的关系;
(丙) 尽量核实对方姓名与身份;
(丁) 倘对方要求约见,记者必须事先向主管汇报;
(戊) 应约前,宜先与主管交待行程及尽量安排有同事陪同应约;
(己) 相约时间宜在日间及自己熟识的地方见面;
(庚) 切勿取走任何文件,可建议对方寄送到在职机构。
注意:若对方不断要求更换地点,记者须提高警觉。另外,《保守国家秘密法》内对「国家秘密」之定义含混不清,记者必须审慎处理接触的数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国家秘密」;最常见的是标有「秘密」的各种「内参」刊物。倘若档案上标示的解密期仍未完,「内参」刊物披露的内容切勿在公开媒体上引用。记者必须留意,中国过去曾以泄露「国家秘密」罪将记者惩处,纵使资料被指为「秘密」亦备受质疑。

6 .如何应对心理变化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或因场景或因当事人的遭遇导致个人情绪受到影响。然而,记者务必保持冷静及客观;若发现自己情绪受到困扰,可到相关专业网站先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估测试,若发现情绪持续受困,必须向上司汇报,撤离采访地点兼尽快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 协 助 辅 导 。 记 者 可 到 以 下 网 站 查 :
http://dartcenter.org/gateway/journalists ;
http://dcp.hkps.org.hk  

7.  如何应对宣传部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被要求跟当地的宣传部门登记或作安排,除中国大陆记者外,其它海外、香港、台湾及澳门,都可按国务院批予在中国大陆采访的守则,毋须先取得宣传部的批核,便可自行进行采访(详见  《实用法律篇》)。不过,宣传部门获悉记者到当地采访时,便会:
(甲) 全程伴随记者采访;
(乙) 请记者喝茶吃饭;
(丙) 安排记者到著名景区游玩等。
记者应拒絶任何跟采访无关的活动,清楚述明拒絶有人随同采访的安排。
记者为免遇上滋扰,抵达采访当地后可:
(甲) 关掉自己的手机,将电池取出。
(乙) 倘暂住地曝光,宜撤换住处,
(丙) 可考虑先暂时离开当地,往附近城市住宿并与被访者再拟订采访地点。
8.  如何应对公安人员
在采访与政治事件相关或敏感话题的新闻时,公安或便衣人员会作出各样的阻挠,记者勿与之进行正面冲突,可是,若目睹同业遭别人刁难,应立即通报同业及记录过程。
一般而言,公安故意刁难的行为大致是:
(甲)核查记者工作证件;
(乙)核查记者身份证件;
(丙)抢夺记者采访设备;
(丁)以违反《治安条例》等为由拘留记者;
(戊)诬陷记者疑涉某项刑事罪行;
(己)指控记者「妨碍公务」罪;
(庚)以「采访车」司机没有携带身份证明文件为由,要求一并往派出所调查。

记者必须

(甲) 采访时尽量避开公安;
(乙)勿与公安进行正面冲突;
(丙) 提醒「采访车」司机必须带备身份证明文件;
(丁) 要求公安先出示《人民警察证》,记录公安姓名及编号;
(戊) 询问对方调查记者工作证或搜查记者对象的理由;
(己) 通告供职机构的主管及同业;
(庚) 公安若扣押采访设备应问清楚阻挠及扣押的法理依据;
(辛)公安查验记者的物品时,记者必须在场监视整项搜查过程,以防被诬陷、物品遭损毁或失踪;
(壬) 记者必须仔细记录整项调查过程,以便供职机构、国际记者联会或其它机构向相关部门或人士追究。
注意:
(一) 查核记者身份的公安只得一人,该公安是无权核查;
(二) 公安搜查对象时,必须先出示一纸合法的搜查文件;
(三) 公安若未能提供仍强行搜查,记者必须指出对方已经违规;
(四)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会以阻碍执行公务为由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记者(详见《实用法律篇》);
(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有权盘问、扣押记者兼记录(详见《实用法律篇》),记者必须:
(A)、尽快将最新情况汇报所供职的机构及主管;
(B)、现场若有同业,应寻求支持求助;
(C)、清晰了解,一般公安进行盘问或扣押记者的时限,不得超过24至48小时;
(D)、在采访敏感事件前,应先跟机构主管或同业等拟定应急措施,如采访超过原定某时限,记者仍未能与对方联系,即表示预计情况已出现,需立即协助;
(E)、对于港、澳、台或海外记者被扣押后,常遭公安机关要求写所谓「悔过书」。有关「悔过书」实则只是盘问纪录,记者宜自行撰写,记录被扣押过程。勿承认「违反某规定」等字眼,更不可透露采访路径及受访者信息。(详见《实用法律篇》)
(F)、按《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队工作规定》,公安执行公务时,若涉违法行为或执法不文明等,受侵犯方可向警务督察投诉举报,记者可拨打114查询所在地的督察举报电话号码。
9.  如何隐藏照相机储存卡
在采访过程中,若遇到敏感新闻体裁时,当地政府人员会设法阻挠记者采访,率先阻挠的对象是摄影记者或摄录师,更会强行抢夺及删除影像,记者宜把摄取的影像尽快发送及把记忆卡妥善收藏。


第四章:与官共舞
1.与官方接触时应注意 与官方接触时应注意
接触前,应注意如下几点:
甲、  是否携备证明记者的身份文件,如:记者证、工作证,名片等。
乙、  采访官员,宜当面进行。
丙、  倘有官方提出任何交易或要求,记者絶不能答应。
丁、  官方惯常使用「套近乎」和「找关系」试图采访后干扰报道。「套近乎」的方式包括询问记者的供职机构、上司名字、个人籍贯、毕业学校、其它社会关系等;「找关系」通过记者的社交网络人士,官方可向那些人士进行游说或直接提出要求。
戊、  宣传部门的人员阻碍采访。
惯常的做法是:
(一)紧盯记者,记者往哪他们便跟到哪;
(二)腾空机会让官员离开现场。
(三)笼络记者。实践官方「引导舆论」的使命,尽量提供官方信息,偶会送赠礼物、饭宴或安排其它娱乐活动。
(四)禁令。官方获悉媒体跟进某事件后,会透过口头或文字发送禁令。
注意:记者毋须为官方作出多样性的干扰而作出自我审查,该紧记新闻自由的精神。
2.免被推向宣传部
内地政府部门经常把记者采访的要求推向宣传部门,常用的托词为「要经过宣传部同意,我们才能接受采访」。
倘遇上这情况,记者宜:
甲、 具体锁定被采访对象,不只是某政府部门;
乙、  寻找被访者的私人手机号码或办公电话与地址,必要时可径自奔赴办公室采访;
丙、  藉被访者上级领导向被访者提出采访要求;
丁、  通过传真提出采访要求,注明响应时限;
戊、  陈述国务院颁下非本土记者采访的守则,记者毋须先接触宣传部才可采访。
3.新闻发布会应注意
一般所有的新闻发布会上,召开方会安排有记者发问环节,记者的提问宜简要及精准,并向专责的负责人提问而不是宣传部门的人员。

此外,记者进入新闻发布会时均须进行登记,故主办方可稍后据此致电记者或其供职机构。有记者在采访重大兼敏感新闻后,再出席记者会,政府部门的人员在记者会后致电予记者跟进报道。媒体机构派遣记者出席记者会前,宜审慎调派人手。
4.  与「国保国保」打交道  
「国保」是大陆警察其中一个类别,行动隐密,主要负责搜集国内情报及打压当局认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国内事件或人物。记者在采访调查群体性事件如骚乱,或政治类案件如谭作人案时,「国保」必然注意,尤以留意港、澳、台及境外记者的采访行动。
「国保」约见记者目的是查询记者采访的所有细节,记者毋须和盘托出。倘有需要时,记者可覆述众所周知的事情。记者必须牢记有责任保护消息来源。
此外,「国保」与记者交谈时,态度与语气会不时变动,甚至会以恫吓式的态度对待。记者面对上述情况时,应保持冷静,毋须恐惧,以坚定的语气覆述记者有采访的权利,不过,记者紧记不要撒谎,更不要跟「国保」做任何交
易。

第五章:实用法律     
《国际人权公约 国际人权公约》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九条第二款:「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面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中国是签署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记者被公安查证件时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   

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它情形。
公安可查验居民身份证,不过,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一) 依法执行职务;
(二) 出示执法证件;
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
记者被公安盘问及扣押时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它措施。
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对被盘问人士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纪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经继续盘问,公安机关认为对被盘问人士,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它强制措施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作出决定;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能作出上述决定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记者被指妨碍公务时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第十九条  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
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它公共场所的秩序的;
(四)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它流氓活动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它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
(七)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五)组织群众集会或者文化、娱乐、体育、展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不采取相应的安
全措施,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记者被指「假记者」须知   
《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须持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但是,由于新闻出版总署在办理申请记者证耗时,未能配合新闻界的工作效率,故新闻界内普遍认同记者的身份除有「新闻记者证」外,还包括记者供职的工作证件、采访介绍信及名片等。
记者倘遇上身份被受质疑时,可要求被访者致电到供职机构核查或到网络检索记者曾发表的报导,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境外记者被限制采访知知   
《香港澳门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 》   
第五条规定:香港和澳门记者来内地采访,需向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或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领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发的港澳记者采访证。
第六条规定:香港和澳门记者在内地采访,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采访时应当携带并出示港澳新闻机构常驻内地记者证或港澳记者采访证。
第七条规定:港澳记者可以通过有关部门指定的服务单位聘用内地居民从事辅助工作。  
《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 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
第四条规定: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应当向主管部门授权的相关机构申请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签注手续。第五条规定:台湾新闻机构申请在大陆驻点采访,由国务院台办审批。台湾记者来北京驻点采访,向国务院台办申请;来大陆其它地区驻点采访,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台办及深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办申请。获准在大陆驻点采访的台湾记者,可申请三个月以内的采访期限;如有需要,经批准可延长一次,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驻点期间可多次往返。
第七条规定:台湾记者在大陆采访,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采访时应当随身携带并出示主管部门委托签注机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台办及深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办代发的台湾记者采访证。
第八条规定:台湾记者可以通过有关部门指定的服务单位聘用大陆居民从事辅助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
第三条规定: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依法保障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的合法权益,并为其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报导业务提供便利。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进行采访报导,不得进行与其机构性质或者记者身份不符的活动。
第十七条规定: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外国记者采访时应当携带并出示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短期采访记者签证。
第十八条规定: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可以通过外事服务单位聘用中国公民从事辅助工作。外事服务单位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指定。
记者索阅公开信息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 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 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四) 其它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八)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第十一条: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四)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第十二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五)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
(六)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
(七)乡镇集体企业及其它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
(八)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第廿四条规定: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现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记者报道独家新闻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规定: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它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第十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注意:媒体包括传统纸媒、电子传体及互联网

记者保护被访者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规定: 监察工作应当依靠群众。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它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监察机关应当受理举报并依法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情况予以回复。

监察机关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

第三十三条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考虑在本国法律制度中纳入适当措施,以便对出于合理理由善意向主管机关举报涉及根据本公约确立的犯罪的任何事实的任何人员提供保护,使其不致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中国是此公约的签署缔约国。
记者曾涉及其它刑法与民事官司刑法部分:受贿罪、贪污罪、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诽谤罪、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及间谍罪
民法部分: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第六章 实用电话/网址
1.中国境内有用网站 中国境内有用网站
A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
对中国政府及国家机构等国情概况介绍。
B 外国记者新闻中心 http://ipc.fmprc.gov.cn/chn
中国外交部下属网站,及时了解中国外交新闻动态。
C 中国记协网 http://www.xinhuanet.com/zgjx/index.htm
     通过该网可了解中国官方管理媒体的动向。
D 中国黄页在线 http://www.ypone.com

法律资源网 http://www.lawbase.com.cn(收费)
人民网法律法规库,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home.html(免费)
该网提供较为全面的中国法律法规的查询服务(需要用户名方可登陆)。
F? 时间日期网 http://www.timedate.cn
可进行全球实时时间查询及时区换算。
G. 网上换算器
http://www.xe.com/ucc/
http://www.oanda.com/currency/converter/
  可进行全球实时全球货币兑换。
H. 网址之家 http://www.hao123.com
较为完备的提供了包括工作、生活等各种信息的网站连结集合体。

I.携程旅行网 http://www.ctrip.com
网站提供机票、酒店预订等各方面便利。
J.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http://www.wanfangdata.com.cn
收录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学术论文资料。在对较为专业问题的调查采访时,可先参阅相
关论文。(收费)
K.   维基百科(Wikipedia)http://www.wikipedia.org/(中文版)http://zh.wikipedia.org
这是人人都可参与编辑的网络百科全书。

紧急支持记者有用网页
A.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http://www.hmo.gov.cn/
港澳记者登陆此网站可查阅官方讯息。。。
B.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http://www.gwytb.gov.cn/
台湾记者登陆此网站可查阅官方讯息。。。
C.香港记者协会 香港记者协会   
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   
香港独立记者协会
D.台湾新闻记者协会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   
http://www.atj.org.tw/   
台湾独立记者协会   

E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   
http://www.fccchina.org/
驻华外国记者团体。。。

F.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eXchange(IFEX) 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eXchange(IFEX)   
http://www.ifex.org/   
国际争取表达自由联盟网络,,,,致力争取言论自由 致力争取言论自由   

G.无国界记者   
http://en.rsf.org/   
争取信息自由组织   

H.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http://www.cpj.org/   
保护记者委员会   

I.Article 19 Article 19   
http://www.article19.org/   
捍卫表达自由组织   

J.国际记者联会            
http://asiapacific.ifj.org/en
http://www.ifj.org/en
http://asiapacific.ifj.org/en/pages/open-and-free-towards-a-democratic-media-culture-in-china
全球最大的独立记者协会联盟机构,致力促进新闻自由及维护记者权益 致力促进新闻自由及维护记者权益。。。   

2.  有用的电话号码
A  全国统一的服务类电话号码
匪警 110
火警 119
急救中心 120
红十字会急救台 999
道路交通事故报警 122
天气预报 121
报时服务 117
国际人工长途电话 103
国际直拨受话人付费电话 108
电话及长途区号查询 114

B. 中国官方各种联系方式      
中央部门、两高、国务院部门 、地方政府发言人名单及电话 地方政府发言人名单及电话   
http://www.gov.cn/xwfb/2009-12/29/content_1499113.htm
(全文完)

资料来源:国际记者联盟 http://www.ifj.org/en


我的更多文章

标签: 中国   .
分类: 新闻传播
http://linkwf.blog.hexun.com/67335660_d.htm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6 13:12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8 14:48
暴雨中,一个瘦弱女孩为行乞的残疾大爷撑伞,自己的半边身子却淋湿了。这情景并不只发生在小说中,近日,一位网友在苏州木渎就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样珍贵的时刻。网友们纷纷称赞女孩是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这组图的首发人是蜂鸟网网友“金桥tj”,他在回忆现场情况时说:“撑完伞回来的时候,女孩好像哭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眼前,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感人!
时间:2011.08.06 12.41分 地点:苏州木渎镇灵岩山下  中间的女孩 “梅花” 发自内心的微笑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8 14:54
[attach]3654[/attach]




[attach]3654[/attach]


5.jpg (125.45 KB, 下载次数: 42)

5.jpg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8 14:55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8 14:57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8 14:58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14 10:56
【案例】
论会务新闻如何报道:一句话新闻遏制八股文风

  2011年09月13日11:01  中国新闻出版报


《广西日报》推出“一句话新闻”。张杨/绘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这是老百姓对时下一些“八股新闻”的精辟概括。
  领导政务活动及会议新闻,历来是各级党报日常报道的重头戏。按过去党报的惯例和思维定式,各级党报对同级党委常委领导的活动报道,不但要放在一版,且动辄上千字甚至更长。因此,许多党报的一版基本是党委领导的,二三版基本是政府领导的,只有四五版之后的版面才留给老百姓。这也是党报政务活动和会议报道历来为读者所诟病的原因:官腔太重,八股味浓。久而久之,许多党报陷入“群众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媒体人自身也不满意”的尴尬境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日报》于两年前适时推出“一句话新闻”,改革领导政务活动及会议报道的陈旧模式,将洋洋“千字文”浓缩成短短“一句话”。经过两年多的坚持和探索,从《广西日报》“一句话新闻”的实践来看,此举对反击“新闻八股文”、推动党报新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消息越短,越能突出重点。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对于那些领导常规政务活动和日常会议新闻,要敢于大刀阔斧进行删改,挥刀砍去冗杂的枝叶,留下主干和精华,让读者一目了然。
  “一句话新闻”的推广,不仅有效遏制了“八股文风”,使那些空洞无物的套话官话远离党报,腾出大量新闻版面用于报道来自基层的新闻,使大量百姓民生新闻上要闻版,甚至上头条。从《广西日报》的实践来看,效果无疑是喜人的: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政务活动及会议大幅度减少、篇幅越来越短小精悍,其他副省级领导单发新闻基本消失,须发的新闻也全部浓缩成“一句话”。如此一来,往日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新闻版面终于卸下沉重的会务负担,让更多的新闻在报纸上站了起来。
  “可以少报的,尽量少报;可以不报的,坚决不报!”这是广西推行“一句话新闻”的初衷。为建立“一句话新闻”长效机制,广西区党委宣传部还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领导活动及会议新闻报道的长度、版位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督促相关媒体严格执行并建立问责制,对把关不严者要严肃追究。从《意见》的精神来看,旨意不外乎一个:少些少些再少些,短些短些再短些……
  消息越短,越是考验记者。“一句话新闻”虽小,但对记者的新闻发现力及采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议新闻天天有,但内容各有侧重,好记者绝不会在这上面浪费笔墨,提供可有可无的消息。当然,“一句话新闻”也不是一概而论,更非所有政务活动或会议都用“一句话”简单处之。为此,广西出台的《意见》提出:对有价值的会议,除发“一句话新闻”(点领导名字)外,亦可再采写一条纯新闻(不含领导名字)。
  因此记者要切实改进会议报道,就要下决心改变思维定势,尊重并遵循新闻规律,努力从会议中挖掘新闻富矿。
  首先,记者要善于从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各种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都可以成为我们丰富的新闻资源。有时领导的讲话尽管是即席有感而发,但如果我们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就可以从中发现和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或是抓住会议上获悉的某个典型人或事,也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
  其次,从领导活动中寻找亮点。一次,笔者随同领导到基层检查中小学安全卫生状况,在临上车离开前,他突然提出要去看一看女生厕所,笔者跟随前往,发现该领导看厕所的目的是了解女中学生的生理卫生健康问题,并与有关人员商量如何解决。记者随后写出了现场特写《“我要看看厕所”》并被评为好新闻。
  再次,跳出会议做大报道。鼓励记者跳出会议,看会议之外的新闻事件背景,做深做大会议背后的新闻。例如,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后,有关部门召开会议澄清当地核辐射问题。对于这样的会议,我们不仅停留在报道会议本身,还及时对广西在建核电站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并搜集整理了大量核安全防护知识,向读者进行详尽解读,使广大读者对此了然于心。
  (作者单位:广西日报社 □周仕兴)

http://news.sina.com.cn/m/2011-09-13/110123147192.s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03
暴雨倾盆,女孩为残疾人撑伞湿透全身

  昨日,网友“林听海安”在西祠发帖《请记住暴风雨中的那张绽放的笑脸》,帖子里“林听海安”上传了4张照片。照片里天色灰暗,正下着瓢泼大雨,一位靠滑板行走的残疾大爷,一只手拿着行乞用的搪瓷杯,一只脚艰难地向前移动。他的旁边一位穿着白衬衫的瘦弱女孩正在为他撑伞,为了不让大爷被雨淋着,女孩将伞都偏向了大爷一侧,自己的半边身子却露在伞外,被雨淋湿了。尽管浸透雨水的衬衣贴在背上,她还是坚持以这样的姿势和大爷一起向前行走。

  从照片里可以看出,街边的小卖部里聚集着很多躲雨的人,其中一位还穿着制服,但是并没有人上前帮忙,整条街只有女孩和残疾大爷两个人。网友“林听海安”为这四张照片配文说:“一位残疾人因为突然来袭的暴风雨而在风雨中无助地挣扎,一位美丽的姑娘打着雨伞冲进暴风雨,为残疾人送去关爱,尽管这把伞根本无法为他遮挡,姑娘自己全身都淋湿了,可是她却成为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网友赞美:遇到这样的女孩就娶了吧

  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这组照片就在网上火了起来。仅仅在西祠点击量就高达2万4千多次,跟帖超过400条,帖子还被西祠推到了首页,网友们亲切地称呼女孩为“仙女”。网友“楚氏春秋”说:“心灵美才是真的美,现在这样的女孩已经很少见了。”网友“老婆叫我和电脑睡”说:“这样的女孩赶紧娶了吧。”网友“我知道我很甩”也赞同说:“什么是美?这就是最真最善最纯的美。”赞美女孩心地善良的同时,也有细心网友发现了在一旁躲雨的制服男,讽刺说这是鲜明的对比。网友“njlaxcup ”说:“躲在雨棚下喝着饮料的穿制服的家伙,瞧那一身的肥膘肉!”网友“梵美莉”说:“差距就是那么赤裸裸地刺激着我们的眼球。”网友“旧机动车”则质疑起了拍照的人:“那个照相的,问你啊,你当时在干吗啊?”

  在图片中,几乎所有店铺门头上的名字都写着“灵岩”的字样。据此,网友们推测起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网友“明哥110”说:“这是在南京六合,六合的好姑娘。”网友“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则有不同意见:“这应该是苏州的灵岩山,好像是在后门那块。”还有网友猜测这事发生在济南,因为济南也有地名叫做灵岩。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04
拍摄者回忆:

  女孩好像哭了

  之后,快报记者又辗转联系上了发帖人“金桥tj”李先生,原来他来自天津:“我在去苏州旅游的途中看到了这个感人的场景,于是顺手就拍下了这些照片。”李先生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现场的具体情况:“这个事情特别突然,我那个时候在灵岩山下面的小店吃豆花,突然就下起了大雨,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梅超风’来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避雨,街上只有一个要饭的残疾人还在靠滑板艰难地往前走。”

  李先生说他原本只是想拍两张残疾大爷的照片,没想到一个女孩闯进了镜头:“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朝这个残疾人走过去为他撑伞,我当时觉得很震惊也被感动了,于是就一直拿着照相机拍。”不过,这几张照片却让李先生觉得很遗憾:“早知道应该带个单反相机这样效果会更好。”

  那么,女孩把残疾大爷送到了避雨的地方了吗?李先生表示这个他并不知情:“我当时也在躲雨,所以没有跟出去看,只是目送他们消失在视野里了,不过,大概过了十多分钟,这个女孩估计是送完了,就又打着伞跑回来了。好像在前面小卖部里有五六个人是小女孩的同学。”于是,李先生将相机拉到最长焦对着这个小姑娘又拍了几张:“我发现这个女孩好像趴在同学的身上哭了,是可怜那个残疾人还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

  那最后又是怎么拍到女孩的正面照的呢?李先生用了一句“无巧不成书”来概括:“其实之前的照片一直都没有拍到正脸,后来等雨小了以后,女孩就和她同学走掉了,我也没跟上去,但是没想到,在木渎镇逛街的时候,竟然又看到了他们,因为女孩的衣服都被淋湿了,所以很好认。这个时候她正在收伞,于是我就跑到她的前面去对着她又拍了一张正脸,就是你看到的那张。”不过,在拍照后,李先生因为有事并未和女孩交流就匆匆走了。至于为什么要把这组照片命名为“梅花的微笑”,李先生笑着说:“那个时候正好不是赶上台风‘梅花’来了嘛,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所以就把女孩叫做梅花了。”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06
原帖:http://news.sina.com.cn/s/p/2011-08-19/025623014825.shtml
          http://bbs.fengniao.com/forum/2293376.html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09
[转贴]来看看:你的午餐在北京CBD属啥档次【组图】







Kiki,27岁,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顾问。午餐是韩国餐厅的套餐,花费35元。Kiki公司楼下有一条美食街,她说:“吃遍了几十家餐厅后,根本找不到想吃的餐厅。”






韩莹,26岁,建筑设计师,月薪7000元。午餐是一荤两素的盒饭,花费10元。韩莹不在意午餐吃得怎么样,他认为年轻人来北京,不是为了吃中午这口饭的,是要努力寻求机会实现理想的。但他又说:“我倒是对房租的价格很有意见。”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11

杨光明,31岁,停车收费员,与妻子一起每月收入约3000元。午餐是馒头加盒饭,花费8元。露天工作的杨光明觉得暴雨和风沙都影响他就餐,最近的高温也让他吃不下。来自湖南的他说:“这里的菜都没有辣椒!”



Nate,23岁,美国人旧金山市驻北京机构工作人员。午餐时间,他和一朋友在街边吃饭,午餐是酱爆鸡丁、鱼香茄子、米饭和啤酒,共花费44元。Nate喜欢北京街边的小摊,但不喜欢北京的空气。他说:“只有空气好的时候,我才会出来吃饭。”



胡蕾,22岁,室内设计师,月薪不定。午餐自带。胡蕾工作的第一天就被拥挤的买饭场景吓了一跳。“每天买饭跟抢一样。”为了避免跟别人“抢”,她每天晚上都会提前把第二天的午餐做好。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13

李喆,31岁,北京电视台编辑。午饭是油爆大虾、油菜鸡蛋、米饭、免费的小米粥和西瓜,花费15元8角。李喆每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单位每月发的伙食补贴基本够用,吃腻了大锅饭还可以去食堂别的餐厅换换口味。“但做新闻常加班顾不上吃饭,等饿了跑到食堂,饭都卖没了。”

猫说:油爆大虾……比起杭州政府最贵荤菜3.8元/道,还是逊色了一些




小辛,28岁,收藏品公司客服人员。小辛手里捧着的食物,大多是给同事带的,只有水果盒是自己的午餐,花费5元。小辛只吃水果的原因是维持身材,但更重要的是:“饭太贵!”



胡明明,21岁,大三学生,软件公司实习生,实习月薪2000元。午餐是煎饼果子,花费3元。胡明明说自己很幸运,实习拿到工资,楼下还有整个CBD地区最实在最便宜的煎饼果子当午饭。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15

玉珍,48岁,专门负责某公司老总办公室的保洁工作,月薪1500元。午餐是凉面和烧饼夹里脊,花费8元。孙玉珍说平时都用公司每月发的200元伙食补助,在食堂吃饭,偶尔出来换换口味,但花费不会超过10元。“公司里的饭,吃来吃去都是那几样。”



王波浪,22岁,造型师,月收入按他的话来讲是“十分随意,活多的时候多拿,活少的时候少拿,没活的时候不拿。” 王波浪这天忙得没吃上午餐,只用一瓶绿茶来补充水分和糖分,花费3元。他说:“我们这行就是太随意了,容易伤胃。



Mana,26岁,影视公司编导,月薪6000元。午餐是母亲亲手包的饺子和同事带来的鸭脖子。Mana的母亲经常给她准备工作午餐,带到公司用微波炉热一下就能吃,但Mana每月还是要花掉500元午餐费。“我爱吃小零食,也喜欢跟同事分享,钱嘛,就难省了。”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17

于浩民,34岁,废品回收业老板,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不等。午餐是一盒方便面、两根火腿肠和一罐啤酒。每天,于浩民和他的同伴轮流开车收购各公司的办公用品,中午车开到哪儿就在哪儿吃饭。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轮到同伴开车的日子里,自己可以在饭后喝一罐冰镇啤酒




夏天尘,25岁,《时尚先生》市场部工作人员。午餐是茶餐厅的烧腊双拼饭,花费30元。夏天尘还记得两年前,10多元钱就可以吃一个质量不错的盖饭,而现在则要20多元。“现在10多元钱的盖饭,怎么吃都有一股潲水油的味道。”



高思蓓,24岁,影视后期制作。午餐是便利店买的寿司拼盘、卤蛋和饮料,共花费18元1角。高思蓓的同事们经常一起聚餐,但她觉得过度频繁的聚餐会让她吃不消。“我尽量只参加人均40元以内的聚餐。如果聚餐,我会在第二天中午吃省点。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18

严滢,18岁,餐厅送餐员,月薪1700元。午餐是餐厅提供给员工的烩面。严滢每天至少要送餐20趟。两点半,午饭点过了以后,她的午餐才开始。严滢说:“经常吃着吃着饭,一个订餐电话打来就得丢下饭碗。等回来,饭都凉了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21
广州工厂午餐(白云区,东平镇某美资工厂),免费自助. 花费0元.顺便说一下,广州的外资厂基本都是包吃住的,也就是说吃住全免. 但是80后,90后是不愿意进工厂的,认为工厂是低级劳动,鄙视一个!
















18.jpg (36.58 KB, 下载次数: 32)

18.jpg

17.jpg (36.58 KB, 下载次数: 34)

17.jpg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22
胡明明,21岁,大三学生,软件公司实习生,实习月薪2000元。午餐是煎饼果子,花费3元。胡明明说自己很幸运,实习拿到工资,楼下还有整个CBD地区最实在最便宜的煎饼果子当午饭。
什么年代的照片了,现在哪有3元的煎饼果子了!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23


李喆,31岁,北京电视台编辑。午饭是油爆大虾、油菜鸡蛋、米饭、免费的小米粥和西瓜,花费15元8角。李喆每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单位每月发的伙食补贴基本够用,吃腻了大锅饭还可以去食堂别的餐厅换换口味。“但做新闻常加班顾不上吃饭,等饿了跑到食堂,饭都卖没了。”

猫说:油爆大虾……比起杭州政府最贵荤菜3.8元/道,还是逊色了一些
坑爹了吧。。。。油爆大虾。。油菜鸡蛋。。。。才15元8角?请问现在虾子市场什么价格?鸡蛋多少钱一斤?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2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1-9-21 15:26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 ... p;skin=0&page=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2 11:56
【案例】细节的呈现
海鹏飞hf:难得这么动人的庭外细节!
@练情情:这个穿着皱巴巴的军上衣,登着落满灰尘的黑皮鞋的老父亲,坐在法庭外,给今天被指控制造毒品罪的儿子写信。他写写划划,划划写写,那么认真,我不好意思打搅……
转发(2)|评论(4)今天 09:38 来自Android客户端
转发(1)| 收藏| 评论 12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3 11:18
【案例】深度报道
宋佳音:有了对比,这个报道就比原来那条消息更抓人了。所谓深度就是挖掘被人忽视的细节吧。//@南方都市报: 无语转发
@南都深度[url=http://weibo.com/verify][/url]:两张照片。8年前,他是一名消防战士,在大兴安岭火灾中13天不下火线,荣立二等功,与战友留下合影。8年后,他去北京旅游,入住小旅馆被当做上访者殴打致昏迷遣返回洛阳,扔到路边,在雨中躺着爬不起来。这个世界怎么了? 南都@孙旭阳 http://t.cn/ag42Tm
转发(2655)|评论(753)2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9-23 11:19
对比是最基本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扩大,事态的变化也可以观察到。//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