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30年记者职业时间线的回顾与感悟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0-27 07:49
标题: 30年记者职业时间线的回顾与感悟
30年记者职业时间线的回顾与感悟



新闻这项事业,总是能给人无限的信息、事实和观点,在波澜壮阔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记者这个职业,总是能让人获得许多新鲜的经历,于无声处,记录下生活的变化和人间冷暖。

从河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当时的河南电视台新闻采访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0年职业生涯,一万多个日夜,我与新闻宣传工作血脉相融,常常枕戈待旦,不敢懈怠,虽不敢说“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却也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一次次的调查采访和新闻报道中,我在不经意间收获了许许多多的“人生第一次”。个人的从业经历就这样神奇地镶嵌进新闻的脉络和时代的印记。回望来路,有时莞尔,有时沉思,自己职业的时间线已然成为记录伟大祖国发展变化的动人注脚;展望未来,无限期待,更是对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有着全新的思考和探索。

01
一、用脚步丈量 新闻内容“活”起来
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河南省位于黄河两岸,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笼统地讲,这种认识和判断基本上是对的,但并不完全准确。河南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北部的太行山脉、西部的伏牛山脉、南部的大别山脉和中部的黄河两岸并称“三山一河”。

凭着对文学的热爱与对记者职业的憧憬,我踏入电视新闻报道领域之后,既忐忑不安,又兴奋紧张,还充满了好奇。为了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化为工作方法,将新闻前辈教导化为报道成效,我暗暗对自己提出要求:每月至少完成20条新闻。要实现目标,唯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火热实践一线。

1998年春,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为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与周边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等省份接壤地区的发展变化,河南电视台精心策划了“沿边行特别报道”。作为该项重大主题报道的重要参与者,我随报道组连续一个多月深入伏牛山区、大别山区采访,行程2600多公里,捕捉到许多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采写的新闻翔实地反映了河南省沿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河南新闻联播》“沿边行特别报道”总共播发的120期特别报道中,我本人担任主创的报道组发回播出的新闻节目就有30期。

带着感情踏访地理山河,深入城镇乡村,怀揣问题调查研究,做好报道。从渑池与山西交界的黄河大峡谷,到豫西伏牛山深处的卢氏县红军小道,再到桐柏山中的淮河源头,一路走一路记,一路拍摄一路报道,脚下的路越走越远,我们的节目也更加生动。在节目中我们选取省界线这一独特切口,通过当地居民、党员干部、文化传承人等省际边界上鲜活的人文故事,展示大美河南的发展新貌,讲述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

作为第一次全面展示河南沿边当前发展盛况的电视节目,“沿边行特别报道”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传播力、影响力,河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特别嘉奖。

02
二、抓事物本质 新闻价值“深”起来

“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作为船头的瞭望者,新闻工作者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将社会生活中气象万千的景象尽收眼底,再加上手中的如椽之笔,将其记录下来,为公众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在江油市迅速成立。面临余震不断的情况,报道小组在我的带领下,随抗震救灾人员奔赴一线进行报道。本着新闻要“新”也要“深”的原则,我在报道灾情动态的前提下,一方面用数字来彰显河南人民对灾区的情意,如报道河南省确定18个省辖市对口支援江油36个乡镇;40名乡镇干部到江油乡镇挂职,具体负责乡镇项目的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用细节报道救灾的进展,如河南省委书记、省长与工人们紧紧握手,鼓励他们从河南到江油:“一定要把工程做成样板,在支援灾区、造福灾区人民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形象。”

展现“灾”,但要将报道内容重点放在“救”上。

记得震后到达江油市太平镇龙门小学时正值日落时分,残阳照在坍塌的校舍上,画面令人伤感。春季学期还未结束,孩子们已经无法在教室正常上课。秋季开学,又该如何?我们在报道中提出了这一问题。远在千里之外的民盟河南省委盟员们通过《河南新闻联播》看到报道后,6800余名盟员采取自愿捐款的方式,筹集资金71万元用于学校的重建。在校舍建成、秋季开学之际,我们采用河南、江油两地同步报道、连线互动的方式,将援建“龙门民盟烛光小学”的过程进行了全景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新闻工作者的眼力练就非一日之功。

2003年非典暴发时,我担任河南电视台新闻部策划科科长。说实话,当时面对疫情我也有过恐慌茫然,但记者的好奇心让我想知道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以及该如何做好报道,以更好地激发大家抗击非典疫情的信心。

为了从新闻事实中发现深层次问题、作出清醒判断,报道大家关心的信息,我发挥自己新闻宣传工作朋友圈广的优势,在卫生部门和权威专家指导下,利用《河南新闻联播》这一权威平台,连续策划推出有关非典疫情的报道。在节目中,既讲共同抗击疫情的行动,更讲防范疫情的措施,还注重展示历史上抗击同类疫情的经验,很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2003年抗击非典近3个月的新闻报道中,我带领重点报道组充分利用河南卫视、中央电视台两个阵地,组织、参与了一系列新闻的策划报道,河南人民抗击非典新闻连续17天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创下了央视《新闻联播》连续播发河南新闻的历史纪录。

03
三、重分析研究 新闻视野“宽”起来

当下,海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记者更需提升“四力”,才能使报道脱颖而出,发挥更大的舆论影响力。

“千锤百炼,美乐彩电。”曾几何时,美乐电视是河南人骄傲的本土电器品牌。从1988年起,美乐牌彩电连续8次进入全国电子百强行列。然而从1995年开始,因多种原因,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至1997年底,累计亏损1.15亿元。1998年,经过国有企业脱困攻坚,美乐电视得到重组,液晶电视项目正式启动。

时任河南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李富娥鼓励我放开手脚,扎实采访,报道时长不限,报道体裁不限,报道条数不限。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新闻素材。但是,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心中也没底。在对美乐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后,我觉得单单做一条消息进行报道,并不能将美乐电视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表现好。

我和工厂管理者、生产一线工人、产品经销者、电视机用户等各层面的人员进行了广泛接触,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蹲点采访和材料研判,果断打破既有框架和认知边界,将单篇消息扩展成系列报道,以《美乐涅槃的启示》为题,通过多维度的思考和表达,在把握契机、时机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入报道,节目播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当年度河南新闻奖一等奖。

新闻的活力在于发现,而发现力需要脑力。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郑祥义1994年至1997年在河南民权县人和乡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连年扎根在生产第一线,为指导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积劳成疾,于1997年病逝。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郑教授病重之时曾对家人交待,说自己从大学时代起就很少回家,对父母尽孝不够,希望能将骨灰安放在母亲墓旁。而对郑教授怀有深厚感情的民权县人和乡群众则恳请将郑教授的骨灰埋葬在他生前工作过的果园中,让他能够看到乡亲们的丰收景象。

最后,我们找到了新闻点——以郑祥义教授家人忍痛尊重乡亲们意愿,数万名干部群众参加吊唁为新闻由头,创作新闻专题《农民的教授—郑祥义》。

墓园青青,深情悠悠。20多年过去了,河南农业大学的师生们还常年坚持到民权县人和乡进行农业技术培训。郑教授当年播下的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火种依然熊熊燃烧,成为一种爱农助农兴农的精神延续和信念传承。

04
四、凝练新闻经历 持续理论升华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云的观察者,也是新闻思想的传播者。

2017年,河南电视台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组建河南广播电视台,台党组提出了“融合传播 转型发展 有用有效”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双平台 多品牌 强保障”的发展战略,将河南台发展定位为“新时代 新文化”,实现了新闻出彩、文艺出圈、融合传播,打造了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国节气等为代表的文化节目矩阵。时任总编室主任的我着力培养自己发现选题的能力。正所谓“万事开头难”,选题作为生产新闻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目的成功与否。我时刻保持对新闻的敏感度,随时留意选题线索,思考报道的方向和意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练就“火眼金睛”。

近年来,我先后负责组织策划了“追寻初心——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飞阅三山一滩”“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出彩项目看河南”等大型采访活动、直播项目,参与策划了《雄关》《总书记的回信》《从延安到红旗渠》《共产党员了不起》《江河同心》等重大新闻专题,监制了《黄河人家》《走进兰考》《太行·王屋》等人文类纪录片,推动了大象客户端、大象新闻中心等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上述活动、节目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牢牢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多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我注重将报道实践转化为业务理论的思考,并将之与年轻一代分享共勉。利用业余时间,我撰写了《电视政论片“全流程制播”的成功案例——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型抗疫政论片〈雄关〉为例》等新闻业务类学术论文。同时,我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到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开展专题讲座和授课。

时刻保持热爱,用敏锐的眼光、质朴的感情去记录时代变革、讲好精彩故事,这是记者的使命。当前,我们身处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受众对于新闻报道、对于记者工作也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媒体传播的特性,要求新闻宣传必须“快一点,更快一点”,不断提升时效性和影响力。我们要着眼未来,把握受众群体特点和需求,以“Z世代”的所想所求为重要出发点和着力点,用赤忱与热爱刻录波澜壮阔的新闻历程。

新闻工作是一项常干常新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新闻工作者需要在不同领域摸爬滚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作为新闻史上的标杆人物,新闻界的先驱范长江的脚力之遥远,眼力之敏锐,脑力之深邃,笔力之强劲,令人敬佩。今天的新闻工作者,要练就一副深入实际的“过硬脚板”、一双透视现实的“火眼金睛”、一颗善于思考的超级大脑、一支妙笔生花的传神之笔,不断提升新闻写作和报道能力,力求以表达方式的创新性、新闻产品的多元化,为时代而歌,为人民报道。(作者系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

作者简介:

卢慎勇,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高级记者;中原文化名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南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新闻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30多件。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9期
原标题:《用赤忱与热爱刻录波澜壮阔的新闻历程》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



来源:中国记者(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rSpmtKijaeAq5i7X0-s2w
编辑:李梦瑶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