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4级硕士王晨雅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11:02
标题: 2024级硕士王晨雅学术日志
日志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19:11
10.23-10.29学术日志

10.23 周一
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导言及一、二章
收获:工作伦理的作用主要在于训练和约束人们,向他们灌输新的工厂制度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服从性,保障社会有序运行。随着社会从“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工作伦理逐渐让位于消费审美。于是曾经作为“劳动力后备军”的穷人被重铸为“有缺陷的消费者”,对穷人的社会地位和改善机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24 周二
做雅思阅读两篇,旁听组会
收获:在《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的读书汇报中学习到了日常的社会生活如何被建构,在论文中如何运用该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媒介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了该理论自身存在不足之处,在写论文时要谨慎思考、谨慎运用。在《控制论革命者:阿连德时代智利的技术与政治》一书的分享中,我学习到了写论文不仅可以关注成功案例,有时候失败的案例也可以成为一种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0.25
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第三章
收获:第三章追溯了福利国家的兴衰。书中提出福利理念与工作伦理的核心理念存在两种截然相反、难以调和的联系,即“工作是正常状态”的工作伦理与“任何时候都保证国家的所有公民有权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即使他们对公共财富没有任何贡献”的福利理念。这样的矛盾就造成了福利理念一方面可以平衡工作伦理,另一方面也会阻碍资本主义积累。

10.26
做雅思阅读两篇,参加讲座《新闻传播与质化研究—方法对学科与内心的进益》
收获:主讲人介绍了自身的学术脉络与考察经历,在对企业管理的田野考察中提出了超家族主义的概念。同时,主讲人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人的本质等方面追溯了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哲学源头,而要做好质化研究,就要广泛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汲取精华,运用深描方法,从微观层面入手将现象理论化,组织起一个有意义的概念结构。

10.27
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第四章
收获:在消费社会中,穷人在社会上产生并在文化上被定义。关于失业的表述被转变为“过剩”,“底层阶级”被创造出来并被描述为无用与危险的,这个词把各种不同形式和原因的贫困浓缩成一个低等人的形象。他们都有共同的缺点,因此呈现为一个“社会问题”。工作伦理通过将底层人与罪恶挂钩,帮助正常人从抛弃同胞致使同胞永久失业的罪责中摆脱出来。在对穷人的道德进行谴责的同时,对非穷人的道德实施赦免,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达到双手和良心的洁净。

10.28
读完《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收获:由于地球达到饱和,本质上意味着过剩人口处理面临严重危机。书中提出一个危机的解决方案,核心是“个人收入权利和实际收入能力脱钩”的构想。即从工作伦理决定的以雇佣劳动为中心,转变为人的地位和尊严决定的以基本权利、基本保障为中心。通过以税收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且废除经济审查和工作意愿评估的原则,通过逐步以需求原则取代等价原则,通过个人作为权利基础的原则,这种构想就能够切实推进。

10.29
读程炼《伦理学导论》第一、二章
收获:心理利己主义以其冷静、简洁、直观的特点对伦理学提出挑战,但书中通过列举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一一驳斥,指出心理利己主义中存在的缺陷。
书中介绍了刚性决定论、意动论与柔性决定论各自的观点,同时从当代物理学角度提出一种四维的宇宙框架,在此框架下,一切只是不同时空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时序关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14:47
1106-1112学术日志
1106 周一
开始阅读《伦理学关键词》序言及利己主义、自然法两节。
收获:第一部分介绍的是规范伦理学,即提出规范性主张作为人类生活和行动的指南。利己主义分为心理的利己主义(人们的行为动机总是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与伦理的利己主义(每个人都应寻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开明的利己主义认为做有道德的事情也是应该的,因为它们是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同时,该理论面对的麻烦是公开性问题、涉及重要关系的问题与不一致的问题。
自然法的概念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到阿奎那经历了不断改进与完善。柏拉图认为道德是社会约定的,自然秩序是恒定不变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变化的,理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斯多葛学派认为人性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自然法也是人性的法则。阿奎那认为自然法的根本原则是行善避恶,善优先于正当,人类自然倾向的事物都符合自然法。霍布斯和洛克认为自然法的功能是保护性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类的生命或财产。自然法的概念由于缺乏足够的凝聚力,随着宗教衰弱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但它在国际政治、战争伦理等领域依然起到重要作用。

1107 周二
旁听组会,对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细化并列出大致思路与提纲。

1108 周三
毕业论文选题思路整理,与导师沟通了论文选题。
目前初步确定了选题方向为人机传播方向,涉及人与社交机器人的互动与情感连接方面,但遇到的问题是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想要研究的问题已经有相关研究成果,还需要重新考虑研究方向与是否更换选题。所以决定在这周继续读相关论文,看是否能找到新问题或研究方向。

1109 周四
阅读《伦理学关键词》契约主义一节,阅读人机传播相关论文。
收获:契约主义理论指以协议为模型来解释人类义务的伦理理论,道德秩序是人类商定的,并不是预先给定的。霍布斯式的契约主义认为人类的天然平等体现在他们大致相当的体力和智力,以心理利己主义为起点。勾迪尔认为人们的合作会带来更大利益,道德内容是人们讨价还价的结果。罗尔斯发展了康德式的契约主义,认为道德原则是社会成员自愿选择的。斯甘龙认为道德是“假设的共同商讨”的结果,认为行为的正确性符合人们不可能合理地拒绝的原则。
论文方面阅读了一些人机传播相关的论文,彭兰老师的论文《人机传播与交流的未来》中对人机关系的探讨对我很有启发,人之所以需要人机传播,主要基于场景性、补偿性、可控性、定向性、投射性、治疗性等交流的需要。再次阅读《“赛博恋人”人机亲密关系的建立及其情感反思》,思考是否还可以基于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

1110 周五
阅读《伦理学关键词》功利主义一节
收获:这节内容和之前阅读的《伦理学导论》一书中对功利主义的介绍大致相同,其中“经验机器”的提出让我重新思考内部快乐与外部广泛的快乐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也想到了“缸中之脑”的假设,对人来说经验与行动,即真实欲望的满足之间有何区别?不过前者是伦理学命题,后者就到人存在本身的追问了。在之前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沟通中,她建议我从关系感知方面入手思考人机关系,于是看了几篇人际关系中的关系构建与感知测量的论文,思考人机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异同。我觉得在人机传播中,也存在着具体实在与经验的感知问题。

1111 周六
阅读人机传播方面论文,同时也开始思考其他方面的选题。看到一些关于数字永生的讨论,如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数据留存、意识上传与身体再造等。在元宇宙世界,死亡不再是“消逝”而仅是“肉体自我”的割舍,但身体缺失的危机反而凸显了肉体和感官对于人类“在世存在”的意义。只是目前相关技术还不完善,可供参考的实践较少。此外还阅读了人机传播中对于“具身”概念的思考,有论文提出了机器主体的观点,认为人与机器的具身实践是二者双向的动态反馈过程。

1112 周日
上午阅读《伦理学关键词》义务论一节
收获:罗斯作为多元义务论的代表者,认为直觉是伦理问题的最终仲裁。而康德代表一元论的义务论,强调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强调道德价值的绝对性和普遍性,但道德是否完全脱离关于人性的事实还需要反思。
下午整理了近几天看过的论文和观点。开始读奥尔罕·帕慕克的《雪》。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15:40
1113-1119学术日志
1113 周一
阅读《伦理学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一节
收获: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差异广泛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之间以及不同时代之间,道德相对主义至少有三种形态:个人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约定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和历史的相对主义。限制性论题提出一个行为是对是错,取决于用哪个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判断。限制性论题配上道德多样性论题就可以推出元伦理的道德相对主义。同时,多样性的社会可以共享基本的道德因素,多样性现象背后深层机制的相通也对道德相对主义提出了挑战。

1114 周二
阅读《伦理学关键词》一节,练习普通话,明天考试。最后一题是命题说话,日常聊天时并没有太大的感受,而要在给定话题下要说满三分钟很容易语无伦次,练习的时候有一种外国人说中文的美感。

1115 周三
去考普通话测试,考点在翠湖旁边,顺便去翠湖走了走。路过一家小书店,在里面看完了燕妮•埃彭贝克的《客乡》。作者从一间房屋入手,以住客的变化反映出德国从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二战结束后的分裂到东西德统一的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和译者笔力都很强,是很冷峻的叙事,但语句在我看来有点散。时间是永恒的,每个人会在时间长河中体会命运的沉浮,而永远居于客乡。

1116 周四
整理之前看过的文献,和导师沟通毕业论文选题。导师说我感兴趣的论文选题都和“关系”相关,建议我阅读《情感社会学》,从中看看有没有启发和能用的理论。在寻找选题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在相关理论方面的缺乏,只能看到现象而没有很好的理论视野。之后还是要多读一点理论性强的书和论文。

1117 周五
看《情感社会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情感的起源。斯蒂文•戈登认为情感的起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习得情感词汇,将感受标签化。但由于情感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此理论具有一定的缺陷。情感在更大程度上是身体生理变化的结果,以丘脑为核心,是皮层与皮层下的复杂交互作用。此外,认知对情感的产生也有影响,直觉和思维会参与到情感加工的过程中。因此,生物、文化建构和认知都会参与进情感的体验和表达中。情感分为基本情感与次级情感,基本情感的表达是固化、普遍的,复杂情感是固化的,而其表达方式由社会化过程所决定。情感与理性是相互联系的,情感是理解理性的关键。

1118 周六
看《情感社会学》第二章,介绍了拟剧理论与文化情感理论。之前看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而本书中对“邂逅”概念的介绍补充了一些拟剧理论的背景,互动的基本单元是集中的邂逅。章节还介绍了其他学者对情感文化、情感异常、同情等情感的研究。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文化对限制如何感受和表达情感的重要价值。都将人们视为依据文化脚本表演的表演者,运用情感策略进行互动。此外,人们经常处于感受到的情感与感受、表达规则的要求不一致的冲突中,虽然人们可以运用多种策略进行调整,但他们必须持续容忍这种感受的不协调带来的慢性压力。
在同情理论的研究中,研究者克拉克发现文化规则对同情的决定作用因性别而变化。文化期待女性成为同情的监控者,而抑制男性对同情的表达。皮尔斯的研究指出劳动具有性别情感区分,女性因其物质资源缺乏,而将情感作为一种资源来换取缺乏的物质资源。情感与社会文化规则相联,因此情感的生成与表达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性别秩序在不断的习得与社会实践中得到巩固。

1119 周日
看《情感社会学》第三章情感仪式理论。情感仪式理论从涂尔干发源,戈夫曼将仪式扩展到互动的所有方面,而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理论,将完整的互动定义为仪式、谈话和身体姿态的程式。涂尔干在宗教仪式中发现了社会团结的机制,提出了仪式中的符号、神圣化客体、唤醒情感及身体节奏等要素。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认为情感的源泉是仪式自身,当情绪被唤醒时,仪式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而由此增强情感,形成集体兴奋与情感愉悦。这种互动仪式链是历时的、跨越空间的。此外,在人们是策略使用者的观点下,文化资源和情感能量的提出也解释了人们参与互动仪式的原因。
萨默•伊弗勒拓展了柯林斯的理论,通过考察下属地位工作者的情感动力机制与情感能量最大化的间接途径,提出下属地位工作者通过参与抵制行为来获得情感能量,改变现状。而在能量持续丧失时,人们通常使用防御策略将情感能量的损失降到最低,但同时防御策略也会导致长期的消极后果与自我破坏行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15:03
1120-1126学术日志
1120 周一
阅读《情感社会学》第四章。第四章介绍了符号互动理论者的情感理论。符号互动论我之前在传播学课上就接触过,但只是知道核心理论,并没有深入学习过整个理论和相关的细节知识。在任何情境中,人们都会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将自我置于“一般化他人”的视角下,将自我视为客体。社会控制机制在此过程中发生作用,人们在文化框架和社会结构限制的参照下调节行为。在符号互动理论中,最重要的动机冲动是证实自我。库利将情感引入社会互动,认为情感(尤其是自豪与羞愧)是社会控制的核心。
本章介绍的所有理论都强调个体的情感反应产生于从他人那里进行角色采择,从与情境相关的文化框架的角度评价自我。当自我不能得到确认时,人们将寻求操纵他们的环境,包括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外部的世界,使人们对自我的反应与他人的看法相一致。

1121 周二
阅读《情感社会学》第五章的一部分。第五章介绍的理论通过增加心理分析取向的成分拓展符号互动论,强调当自我或身份受到攻击时,人们将激活防御机制以减轻消极情感的唤醒,消极情感经常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从而不能强迫个体调节自我。人们更倾向于保护自我,而不是根据他人的期望改变自我。

1122 周三
阅读《情感社会学》第五章。情感可以视为解释微观水平上的互动与社会结构、文化承诺之间关系的机制,较大规模的社会结构、文化承诺建立在围观水平互动的动态过程之上。由于人们体会到了消极情感,这些情感经常被人们抑制、否认、置换或投射到他人和归因于他人、他人的范畴和法人单元。在情感长期累积之后,可能会干扰社会关系的平稳运行。如果有足够多的民众持续体验和否认消极情感,则有可能使人民从事社会结构改变的暴力活动,也可能使人们参与社会水平的攻击运动。特纳在情感与归因的分析中,将内部归因、外部归因与人们体会到的积极、消极情感相联系,将人们的互动行为建立在情感的角度上分析,确实给了我不同的看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

1123 周四
阅读《情感社会学》第六章。第六章介绍了情感交换理论。交换理论将所有的互动视为给予和获得资源的过程,人们寻求获得超出他们为得到有价值的资源所付出资源量的交换。人们以公平标准评价交换中的支付情况,而公平会赋加交换一种道德成分,唤醒情感的强度比较高。在交换关系中,情感一旦被唤起,情感自身就成为交换中价值高的资源。如果情感性盈利被认为是公平的,社会团结将提高。此外,交换的属性(分为生成的、协商的、互惠的和普及的)、交换联结的属性(直接的和非直接的)、社会网络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和消极的)都塑造情感进程。直接的交换会使人们进行情感的关系归因,非直接的交换和生成交换更容易使人们进行较广泛结构的归因。

1124 周五
阅读《情感社会学》第七章的情感社会结构理论。在社会结构体系中,每个位置都有某种文化含义(规范、意识形态、价值)、特权、荣誉和权威性等特征,个体行为是角色行为,角色行为反映出与社会结构体系的位置有关的特征。位置特征或网络赋予结点的特性,决定了处于某一地位或网络中某个结点上的个体情感的进程。个体对自我和他人是否满足期望和获得奖励作出评价,并且这些评价受到权力和地位的影响。

1125 周六
阅读《情感社会学》第七章。群体团结理论认为网络中节点之间彼此越通达,网络的结构凝聚力越强。情感是防止网络分化为不同小团体的关键力量。期望是人们互动的核心动力机制。由于期望的来源多样,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特权和权威特征,及文化对个体应该如何行动的广义定义是期望发生的两个主要源泉。第七章中介绍了不同学者对于情感与社会结构特征之间联系的解释,但这些理论都没有很好地回答情感承诺如何保持社会结构、及作为社会过程的结果,情感是如何被唤醒和传播的等问题。关于社会结构和情感的联系与运作还需要继续研究。

1126 周日
实习。负责ESDP的活动录像及部分主持工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15:43
1127—1203学术日志
1127 周一
读《情感社会学》第八章的情感进化论。学者认为情感是身体系统激活的结果,因此知晓情感在原始人类和人类历史中的进化过程有助于社会学中情感的研究。威廉斯·温特沃斯关注情感对“深度社会性”的作用,在强调情感的社会建构特征的同时,把情感系统的生物基础视为自然选择的产物。由于人类更依赖从学习和环境中获得信息,社会文化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远超过基因特征的作用。他认为人类情感是身体和社会的语言。
乔纳森•特纳强调拓展人类情感能力的选择压力。他强调自然对神经结构的选择性改变,增强其情感能力和提高物种的社会性的进化过程是逐步实现的。选择压力导致了原始人大脑结构的重新配置,选择压力有六个关键领域:情感能量的运动、反应的协调、奖惩、道德法则、有价值的交换与决策。自然选择对原始人的情感系统施加了积极的作用,使人类有最高级的情感能力。

1128 周二
实习。参加第12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负责拍照与报道工作。虽然之前也有实习经历,但之前的实习只是负责后期视频的剪辑与发布,并不常进行现场报道。这次算是第一次去到现场,完整地做一篇报道。在论坛中场休息期间,老师带着我进行了一个专访。专访过程中我只是负责拍摄,但在采访与提问上,我深刻地认识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1129 周三
继续读第八章的情感进化论。迈克尔•哈蒙德把情感视为增加社会复杂性的动因。人类在行动中寻求积极情感的最大化,使用多种策略确保积极情感的发生和持续。同时,人类也受到收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限制与习惯化的限制,这两种限制都会对人类积极情感的增加造成影响。复杂性的进化冬季来源于人们面对信息加工和习惯化两种限制时,为追求积极情感最大化进行的努力。自然选择通过增强人类祖先的情感能力,特别是增加了人际依恋所获得的情感奖赏,实现了人类的进化。社会分化和宗教能有效地唤醒情感,比直接建立人际关系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成本更少,因此通过崇拜地位高的人和祈祷,地位低的人能获得唤醒情感的新的资源,地位较高的人也可以享受到来自特权和权力的较强的情感唤醒。

1130 周四
明天老师要求我独自出差去参加一个科学家论坛,负责整个论坛的报道与采访工作。因为参会专家很多,想要采访的中外籍专家有五六个,所以一整天都在查资料、写采访提纲。专家们大多数是材料、医药等领域,涉及很多理科知识。这个时候才发现逃避是没有用的,高中没有学的东西迟早有一天要补回来。因为是第一次独自报道,所以觉得有点没底。

1201 周五
上午参加完开幕式之后就去会场前面的广场找人进行采访,因为是随机找参会嘉宾,所以只问了几个常规问题。下午去参加一个传统医药方面的论坛,论坛结束之后跟着其他记者一起去采访论坛的主讲人,他们的提问给了我很多不同的思路。下午采访的时候发现麦克风坏了,只能用相机自带的收音功能录制,杂音有点大。

1202 周六
论坛的第二天,因为有很多分论坛同时进行,所以不能兼顾到。在昨天的采访中我发现之前想要采访的对象不一定会接受采访,而在论坛中也可能遇到新的想要采访的对象,需要在短时间内想好采访提纲,随机性比较大。但感觉今天还是比昨天有进步一点,没那么紧张了。

1203 周日
上午帮忙去做了一个专访的提问,下午论坛结束,整理素材。这周感觉在被工作追着跑,没有什么读书的时间,下周应该会好一点,要把手头上这本书看完。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1 20:03
1204-1210学术日志
1204 周一
实习。整理素材,剪视频。
看《情感社会学》第九章的一部分。第九章对前面几章介绍的理论做了一个汇总,并将其中重要的部分提炼出来,再一次阐述。强调情感是身体生物基础、文化、社会结构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将情感分为积极与消极两面有利于快速把握人们的情感倾向,但也不应忽视情感的复杂性,互动是具体情感的起伏波动,而不是积极或消极的效价变化。将所有的情感都归类为积极或消极的框架里未免有些刻板,我们需要超越这种概念化的方式,具体分析唤醒不同种类和不同类型的情感的社会文化条件及这些情感对社会文化条件的效价。

1205 周二
看完《情感社会学》一书。文化设置期望来影响情感,情感赋予文化符号以意义和力量,调节、引导人们的行为,整合社会组织的模式。在情感研究中,情感社会学的测量更偏向于微观水平上的测量,而对中观和宏观研究较少。应采用多样方法进行研究,如历史分析法、观察研究法和民族志法。此外,由于情感反应是可见的,因此除了纸笔测量之外,用研究者的眼睛去观察、测量可以拓展情感的社会学研究范围。未来发展中,需要更多的理论融合,致力于情感唤醒的微观、中观、宏观过程的联结,大量采用可替代的情感测量的研究方法。
看完此书,我对各种情感产生的机制、社会文化原因及后续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论文写作方面,我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人们之间的情感唤醒与人机之间的差距做进一步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1206 周三
看《伦理学关键词》伦理自然主义一节。自然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超自然的东西。伦理自然主义认为伦理命题像经验科学命题一样,可以客观地为真或为假,至少一部分可以根据纯粹事实的前提加以辩护或反驳。密尔的功利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在元伦理学上是自然主义的。但从休谟的观点出发,由“是”不能推出“应该”,因此密尔的思路存在问题,自然事实并不蕴含价值性的成分。摩尔提出了“开放问题论证”,证明善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定义的、非自然的属性。但其中也存在问题:开放问题论证可以反驳几乎所有的非语义的定义。生物进化论对伦理自然主义也有影响,道德可以根据人类的生存来解释。在心灵哲学中,依随关系被用来刻画道德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情形或两个可能世界在自然属性上没有区别,那么它们在道德属性上也没有区别。当代的伦理自然主义者认为道德属性既是自然的也是不可还原的。

1207 周四
读《伦理学关键词》伦理直觉主义一节。直觉主义者相信道德判断是客观地为真或为假的,而伦理的领域不同于和独立于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的自然领域。我们关于伦理真理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直觉,直觉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能力,让我们直接认识到某些伦理命题。这些道德判断是自明的。但同时,直觉主义在解决道德分歧方面、确定伦理判断与随意的主观意见等方面也存在自身问题。

1208 周五
实习,去报道一个论坛。本来约好的采访对象因为临时有事不能接受采访,只做了常规报道。

1209 周六
读论文《论健康码——免疫器官的外置化及其风险》。健康码是一种外置免疫器官,它在人类针对新发病毒的自然免疫屏障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时,充当着宏观城市层面的外置免疫系统的信息枢纽。与此同时,健康码也以一种外置免疫器官的方式,制造出一系列新型“他者”。其中技术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后种系生成”或“技术异化”两种可能。哈拉维认为,20世纪以来,免疫系统在成为机体防御系统、疾病自修复系统之前,首先是一个不断定义和生产“自我/他者”的信息系统。因为,它内嵌着一种关于自我/他者的二元关系,并将这一“二元性”及其内在辩证法,带到免疫话语触及的每个领域。一种关于自我/他者的话语被“坐实”为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的生命政治秩序,并不断在现实世界生产着一系列新型“他者”。作者认为,我们的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但集体和个体并不矛盾。一个社会越是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就越不能忽视对个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1210 周日
读《情感传播:理论溯源与中国实践》第一章
马克思认为情感是人类主体对客观存在事物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对于情感的理解,有作为文化现实的情感、作为社会事实的情感与作为话语的情感,归根结底,情感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及生物属性是同时存在的,这也和《情感社会学》一书中的观点一致。书中区分了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认为情绪是基础的情感反应,而情感通过特定情绪表达出来。在不同情境下,人们有不同情感感受,因此情感有层次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8 11:27
1211-1217学术日志
1211 周一
读《伦理学关键词》道德实在论一章。道德实在论的核心论题是存在有客观的道德事实,但是其中包含有多种要素。道德实在论有三个主张:一是伦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或主题,即道德事实;二是道德事实是客观的;三是道德实在论认为我们对道德事实的认识是可错的。认知主义认为道德态度或判断为信念一样的认知态度,非认知主义者将道德判断理解为与欲望一样的非认知态度。部分学者质疑道德实在论,如迈奇的相对性论证与怪异论,但布仁克认为道德分歧源于可解决的非道德分歧,道德争论在原则上都是可解的。道德实在论者还需要进一步论述道德事实和属性与自然事实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1212 周二
实习。报道一个中国移动的双万兆发布会,会上提到了5.5G,突然觉得好像还没怎么感受到5G,就快要迎来6G了。但感觉会上提到的概念大多数还在起步阶段,要真正大规模推广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1213 周三
读《情感传播:理论溯源与中国实践》。因为书上介绍的理论很多都在《情感社会学》上读到过,就只浏览一遍,着重读一些新的视角了。
符号互动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米德和库利研究的基础上,他们都从关注自我出发,强调个体在自我形塑与确认过程中心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库利还关注到了互动过程中情感机制的综合性社会宏观意义,个体可能会受到自我内在情感体验或者外部环境评价的影响而对自身认知或行为进行调整,以寻求积极的自我认证与他人评价。舍夫和特纳的符号互动理论增加了心理分析的成分,理解和阐释个体微观层面的情感机制,探究个体的积极和消极情感及其生发的影响,并发现微观层面的情感体验、社会宏观水平的群体互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1214 周四
实习。报道云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因为去年疫情没有办成,今年就将两场放在一起办。也正因此,有些人在疫情期间已经牺牲,只能由家属或同事代为领奖。不胜唏嘘。

1215 周五
实习。报道一个教育合作论坛。这两天的活动场地都离学校很远,通勤时间来回都有三四个小时,一个活动通常就会占用一整天的时间,好累啊。

1216 周六
实习。做esdp的主持工作。
读论文《ChatGPT与第三交流的诞生 》
语言大模型ChatGPT释放了强大的行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交流范式逐渐成为可能。如果说口头交流是人类的第一交流的话,那么文字交流就是人类的第二交流。ChatGPT带来了人类的第三交流:它不仅像第二交流一样具有界面,需要中介化和铭刻系统,而且也像第一交流一样让人感觉具有即时性和即刻的生成性。第三交流提供了标准化的语言和便利的服务,让机器像人一样说话,人像机器一样说话,让人类深陷自我认识的危机。而这一不可避免的危机背后,仍然是资本增殖的强求。 

1217 周日
实习。读《情感传播:理论溯源与中国实践》。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情感能够促进个体对信息进行注意,情感化信息更容易吸引记忆系统对其进行编码。媒介通过影响受众的认同和移情过程来影响受众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过程,还直接运用情感因素吸引受众主动接受和选择。受众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知觉是一个有能动性的自主反应过程,依赖选择、组织与解释等过程。情感传播会对受众认知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而情感作为网络事件的动力机制,一旦个体情感被某一事件的抗争主体所征用,在某一抗争议题下发展成某类社会情感,网络事件便可能发生,不断推动网民实现情感共振与话语协同。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25 20:44
1218-1224学术日志
1218 周一
读《情感传播:理论溯源与中国实践》中的文化哲学理论。人的心灵按照不同划分方式被归纳为两个维度。一是平行划分的“情、知、意”,对应于哲学、科学、宗教三大文化领域;二是被纵向划分,表现心灵由浅及深的三个层次——感性、知性和志性。感性是个人对世界的感知,带有功利性及个性化特征;知性是人的认识、审美、能力、个性,通常因阶层、阶级而异,具有群体性特征;志性是人应有的生存状态,具有全人类性的特征。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就是人类心灵的外化过程,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由于艺术创作可以将人的本质丰富性对象化,因此许多文化巨人将人的哲学归根于审美学。

1219 周二
实习,报道云南省冬季运动会发布会。晚上开组会,但因为学院党员转正大会与组会时间有部分重合,只听了第一位学姐的读书分享。学姐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出发,提到了新闻业/新闻从业者对“德性”的追求。新闻从业者要坚持一个共同的德性理想,追随该共同理想的个体才能获得职业认同感,从而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动职业完善和向前迈进。只有以追求从业者自律为目标,才能够让新闻从业者拥有更多弹性地工作空间。只有将诚实、勇敢、公正、真实这些优秀的美德融合在一起,才能构成新闻从业者总体的道德责任感,进而通过新闻实践培养从业者的新闻德性,帮助其建立起传媒良心。

1220 周三
读情感传播一书中的文艺美学理论部分。艺术思维的三大基元分别为表象、情感、理想。表现为构建艺术的基础素材,情感为催生艺术的原始动力,理想是趋往艺术的核心灵魂。三者相结合就成为艺术思维的三个维面:形象思维、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由志率情而呈现,凸显了心灵的意向性活动;日神精神使象趋向于志而有序,突出体现了心灵的观照性活动;意向性与观照性为心灵所同时具有。象、情、志三者融合构成艺术想象活动。在艺术思维的发生阶段,个体无意识推动艺术思维的发生,集体无意识在其中起到潜在作用,意识系统是艺术思维的直接发生原因。情感作为审美思维的基元和艺术感性中的重要角色,建构起艺术思维抵达审美理性时重要的思维框架,是审美理想实现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1221 周四
下午报道一个活动。晚上和导师沟通毕业论文,由于最近关注到了网络微短剧的传播,我们在讨论之后认为这个选题要比之前提出的选题好做一些,但具体思路和研究方法还需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再讨论。所以这两天要多看些这方面的论文了。

1222 周五
读情感传播一书中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一节。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把社会危机与对人类现存问题的忧虑置于生存的现实状态中,建立感性的新文明形态,以一种非压抑性生存方式恢复人的感性本能。马尔库塞从语言学和语源学层面对感性进行解释,认为感性即审美,具有感官与艺术两重含义,并与“感觉”紧密相关。马尔库塞伸张审美解放,希望通过现代艺术的方式造就新感性,而这也是最佳的途径。在理性的感性化、新感性概念的构建过程中,人内在生命的丰富性重新得到肯定,人类的合理化情感在哲学层面得到重视。



1223 周六
读网络微短剧相关的论文。微短剧特点:幻想类题材投射、底层性视角共鸣。强情节与碎片化的叙事,夸张化与戏谑式的表演,引导观众完成了底层慰藉、欲望刺激、娱乐狂欢、内容消费等多层次的情感体验。网络微短剧呈现出了一种更高度的场域化,即高度内嵌于微短剧文本背后的更广大的文化生态和社会语境。网络微短剧都高度内嵌于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段子中的经典类型和桥段形成高度互文性。网络微短剧的“以小见大”的实现,就是与其内嵌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文化形成指涉,从而令观众自身通过完形心理召回更多的类型文本进行补完的过程。

1224 周日
报道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 20:06
1225—1231学术日志
1225 周一
读《伦理学关键词》伦理非认知主义一节。伦理非认知主义认为道德判断、道德陈述、道德信念等与知识无关,也不存在是否能够认识道德知识的问题。非认知主义有两个理论动因:一是语义学的,一是心理学的。语义学论题认为道德命题中没有真值,并不指涉事实。心理学的考虑认为说伦理陈述的人的心理状态处于非认知状态,有欲望、激情或其他态度,而非信念。非认知主义包括情感主义、规约主义、投射主义及规范-表达主义等。而当下非认知主义立场有逐渐弱化的趋势。

1226 周二
读《伦理学关键词》伦理客观主义与伦理主观主义一节。伦理客观主义相信世界山存在普遍的道德价值,一个对象的道德属性不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主观主义不否定道德价值的存在,否定道德价值的普遍性与对于人类认识的独立性。三种支持伦理主观主义的论证分别诉诸于道德分歧、道德证明的不可能性与道德事实的不存在。而其他学者从人性是基本共同的、基本社会善等方面提出反驳。麦克道威尔认为价值可以独立于特定的人类经验而存在,反驳了价值是相对于特定接收者的主观主义观点。

1227 周三
读情感传播中语言符号理论一节。罗兰巴特理论的核心是意指化的两个序列,第一个序列为明示意、第二个序列是深层次意义,运作方式为:隐含义、迷思和象征。第二个序列意义能加强情感认同。情感传播直接进入通常的意识形态过程中,核心在于隐含的价值和为文化成员所共有的迷思。建立和保持共有的唯一途径在于传播中的频繁使用。符号既能够让价值观与迷思公共化,也能够让它们具有文化认同的功能。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二元对立可以激活情感,而优先阅读往往把观众引向某种价值观,引发情感共鸣,解码者的价值观也影响文本解读与情感体验。

1228 周四
读《网络微短剧:融合文化语境下的“后”剧集特征探索》。网络微短剧是一种空前的高场域化的作品,它是多种已有文化内容的融合呈现,可以称得上是极具“互媒性”的一种网络视听文艺形态。互媒性广泛地存在于当前的媒介产品之中,如IP剧、IP电影的流行就是一种典型的互媒性,但是网络微短剧呈现出了一种更高度的场域化,即高度内嵌于微短剧文本背后的更广大的文化生态和社会语境。网络微短剧的“以小见大”的实现,就是与其内嵌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文化形成指涉,从而令观众自身通过完形心理召回更多的类型文本进行补完的过程。大量的网络微短剧会套用已有的故事模式,令观众迅速把握文本没有细密交代的类型特征,并且构成隐形的观看基础。

1229 周五
读《时间压缩与空间折叠: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和伦理审视》。时间压缩:顺叙展开故事,倒叙铺垫背景;概要加快叙事节奏,场景平衡情节层次。为了使叙事节奏更富有变化和张力,概要和场景这两种叙事手法在网络微短剧中较多采用。空间上,物理空间采用标签化、抽象化的技术处理,物理空间上进行标签化、抽象化的技术处理,评论空间呈现开放性、圈层化的聚合互动。

1230 周六
读《“社会加速”语境下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时空特色分析》。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哈特穆特·罗萨提出的“社会加速”理论认为,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处于时间的“规训”之下。网络微短剧以“竞速”环境下的时空观以及人际疏离的生活状态为参照,所构筑的叙事空间同样具有变动不居和抽象化的特征,不仅模糊了现实和幻想的边界,还有意识地与屏幕之外的现实世界形成互动。多维叙事空间无障碍对话、“以我为主”的场景构建。激发“爽感”体验是网络微短剧的创作重心,亦是影响其叙事时空形态建构的重要因素。同时,微短剧因为追求戏剧化而牺牲现实逻辑、竖屏限制下进行标签化人物、“猎奇本位”稀释了其精神内蕴。

1231 周日
读《媒介进化论视角下网络自制剧的海外输出:技术、叙事与形态》。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中,存在“玩具”“镜子”“艺术”三个技术演化阶段。人的再度延伸:网络自制剧进一步的进化方向便是以观众需求为指引,根据媒介技术的进化积极变革作品的叙事内容和方式,从而打破西方霸权主义垄断的“全球化”。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是以互联网为桥梁,海外读者按照个性化需要组成一个个“迷群”,在媒介消费中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1 14:04
0304-0310学术日志
0304 周一
读《爱情题材竖屏微短剧的叙事研究——以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为例
爱情题材竖屏微短剧多采用复线叙事结构,避免了单线结构叙述的单调,通过建构多悬念情节搭配热门声音元素辅助叙事,增强剧集的戏剧性,在有限时间内吸引观众的同时提升其观剧爽感。因互联网时代受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爱情题材竖屏微短剧为更快触及受众,打破常规的电视剧叙事,去除传统的序列铺垫,直接将高潮部分放置在开篇部分以悬念形式展示,在吸引受众兴趣后,再补充叙述相应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在爱情类竖屏微短剧中,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叙事,向受众最大限度的扩充内容容量,通常在几分钟的单集故事中采用非聚焦型视角与内聚焦型视角的快速转换进行交叉叙事。
0305 周二
读《形态融合·跨媒介·强网感:微短剧的叙事特征研究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竖屏微短剧剧集大多内容相互独立,满足了互联网用户在碎片时间可以随时观看的需求。竖屏微短剧的创作者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景深等效果淡化对周围环境的表达,竖屏的叙事形式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剧中演员的表情神态及一些近景手部动作上,同时,短时间内切换频繁的主观镜头,使观众极易产生与剧中人物面对面交流的沉浸感。
微短剧的叙事在不断刷屏的指尖或移动终端上将时空层层剥离,在此过程中,地理空间变得无实在意义,时间性已然成为日常微叙事的核心本质。作为想象物的微叙事不仅创生了大量对自我调侃与社会批判的可传达性视觉,还积极地为自我叙事、即时快感与隐喻象征提供意义生成契机,是对自我意义的戏剧化图文揭示、整合、建构。
0306 周三
读《网络微短剧的叙事特征与情感张力
网络微短剧通过对文本进行拆解、简化,将复杂剧情简练化,冗长叙事浓缩化。只凸显重要叙事单元,省略次要叙事枝节,形成一个看似零碎跳跃,实则有序的结构整体。非线性叙事打破叙事中心,以一种不连贯的、偶然的,甚至杂乱的块茎组合叙事。
爽感痛点是网络微短剧碎片化时间内吸引用户的情感利器,用情感两极直击用户心灵洼地,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化消费时代,网络微短剧消费价值裂变,不用深刻的社会主题和价值观念感染用户,而用简单粗暴的爽感痛点对用户进行情感催眠,以获取感官刺激与快乐。
下午去实习。
0307 周四
读《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总结当代叙事学的特点。
当代叙事学是本文论, 强调作品构成并非作者个人的意志体现, 而是叙事规则的具体化操作。因此我们不是讲出语言来, 而我们是被语言讲出来的
当代叙事学互本文论, 认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单一本文, 而是某一特定叙事传统的产物, 是叙事规则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因此, 本文具有互文性, 每一个单一本文都是对其他本文的改写和重建, 并作为某个特定本文系统中的构成因子而存在。作品的意义具有多重性, 只能从整个本文系统的网络中追寻, 需要从具体本文结构对叙事结构模式 (叙事规则与惯例) 的运用和操作特色甚至于无法控制的叙事偶然性上加以理解。
当代叙事学是开放论, 不承认作品意义的先在性, 认为本文作为叙事结构其意义不只是可读的”, 而且是可写的”:一个本文的意义并没有固化在作品中, 而是在叙事接受、叙事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 并且是不断生长的, 并无终极意义。
0308周五
读《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导论及第一章。
作者在书中明确了现代、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概念,指出古今之变带来了两个基本观念的转变:一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它指的是人看待世界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是“个人主义的转变”,它是指人看待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人的“自我理解”的转变。这两种观念转变构成了现代思想的概念性框架。
韦伯韦伯以“理性化”为核心,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理论,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来龙去脉和运转机制。现代性的境况就是祛魅之后信仰的荒凉,不同价值观的碰撞造成“诸神之争”,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又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我们可能茫然失措,或听凭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地断然抉择。这是现代性困境的重要标志。韦伯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坦然面对这种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0309周六
参加昆明樱花节的报道,实习。
0310周日
读完《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第一章
现代工具理性的不断扩张,塑造了现代社会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观念。我们高度重视理性计算、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效率。韦伯认为,这导致了一个显著的后果,就是社会制度的官僚化。同时,理性化把现代铸造成了一个“铁笼”。铁笼有两个最大的弊端。首先是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其次是造就了片面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除此之外,韦伯清醒地看到,铁笼一方面囚禁了人的灵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物质文化生产。
韦伯要破除悲观主义,他认为,悲观主义是盲目乐观主义造成的。我们最需要担心和警惕的那种悲观,隐藏在对现代化和理性化的盲目乐观之中:我们曾经相信理性可以无所不知,科学可以无所不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盲目的乐观被现实打碎之后引发出的那种极度悲观才是我们要警惕的。破除悲观,获得清明,达到从容。这是韦伯思想带给我们的真正启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8 19:48
0311-0317学术日志
0311 周一
读《文化杂食视角下网络微短剧的土味审丑现象分析
当土味文化在网络微短剧中的发展逐渐褪去了自身原生态色彩之后,越来越演变为一种迎合大众审丑心理的视觉符号堆积,镜头语言和叙事文本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模板化的表达,复制色彩相当浓厚,短时间内网络微短剧的数量达到井喷式的增加。但尽管多数网络微短剧的制作相对粗糙,剧情相对狗血,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来看,网络微短剧的瑕疵也为观众提供了低门槛的鉴赏批评空间,观众乐于发掘存在于剧集当中的一些反常规元素,以此增添观剧的乐趣。对于一些土味审丑元素的讨论,也给观众提供了合理的机会与空间,能够自然地宣泄出现实生活中由于快节奏、竞争大而带来的情绪压力;并通过对于审丑元素的评价与讨论,以此获得在审美层面的优越感。
0312 周二
总结上学期及假期读过的论文与相关书籍材料,明确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思路。
0313 周三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尼采认为,耶稣不是要直接“救赎人类”,而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生活”。耶稣的门徒却把经念歪了,不仅没有好好实践“怎样生活”,还搞出一套复杂高深的教义理论。这根本不是耶稣的原意,而是一套虚假的思想。人们用这种方式信奉上帝,就变成了自欺欺人的虚假信仰。尼采的意思其实是,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在这个意义上,是人杀死了上帝。
尼采概括说,形而上学有三大信念:
第一,相信在感知的表象世界背后有一个更真实的本质世界;第二,相信这个混乱的世界实际上是有目的的;第三,相信这个纷乱多样的世界背后有一种统一性。
而尼采认为,那个所谓更真实的、有目的的、有统一性的本质世界根本不存在。如果我们相信虚假思想,就是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事物上面。当它们和生命本能冲突,我们就会怀疑这些虚假思想。结果是把我们寄托在上面的希望给打破了,人陷入虚无当中。所以在尼采看来,那些看上去高尚典雅、充满确定感的形而上学才是虚无主义的真正根源。
0314 周四
实习。
0315 周五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尼采的超人思想:人面对虚无该怎么办呢?尼采给出的答案是:“超人”掌握的生命本身的强健力量,是人唯一拥有的真实的东西,也是人战胜虚无的武器。
认识到世界本无意义,这恰恰带来了创造的自由。在尼采看来,价值不是现成在哪里等你“发现”,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志就是能够自己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尼采认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样一来,虚无不再会让你沮丧和绝望,反倒会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
0316 周六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如今我们生活在“后真相”社会,而尼采在一个多世纪前提出一种观点: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
在《超善恶》这本书的序言中,尼采写道:“视角(perspective)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他的遗稿“札记”中,尼采还留下了一句著名的断言“没有事实,只有阐释。”他这个观点被称为“视角主义”。他认为根本不存在客观真相,人不是“看到”真相,而是“制造”了真相。视角主义认为事实有没有所谓的“客观性”,其实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有没有“共同视角”。
0317 周日
实习,去丽江报道三多节系列活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25 17:20
0318—0324学术日志

0318 周一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如果尼采宣告了“上帝的死亡”,那么弗洛伊德就宣告了“理性人的死亡”,成为现代思想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观点非常关键:在精神意义上,没有人是绝对健康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弗洛伊德划分了本我、自我与超我。根据这个发现,理性的力量根本没那么强大,力量最强的其实是人的原始欲望,理性只是在不断想办法应对这些原始欲望而已。于是,启蒙传统中认为理性是人精神本质的观念被这个“科学发现”颠覆了。

人生意义的两大难题就是面对死亡和欲望。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这是现代精神危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弗洛伊德的影响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取消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本身不再是卑微可耻的,也就用不着去“超越欲望”了。

0319 周二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之前读过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今天看这本书,对他的思想又多了一些认识。萨特的思想中有两个重要的观念:一个是自由选择,另一个是积极行动。对于人生,萨特会说人就是自由本身,人必须做出选择,去行动,并且绝对地承担行动的后果。
萨特提出“存在就是虚无”,人的意识本身就是空无一物,只有当有什么内容填充进来之后,人才会获得自己的本质。所以人并没有什么预定的本质,人的存在原本就是虚无,它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此外,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了虚无的存在,然后我们才要去找到自己的本质。演员可以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人的本质也是不固定的。
因此,人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是永远都正在“成为”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甚至人就是自由本身。

0320 周三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萨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他人存在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能实现那种理想中的共同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我们没办法既承认别人的自由,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自由,或者说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对象性调和起来。因此,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斗争。
如果说萨特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看清真相,继续战斗。人是徒劳的激情,人注定孤独。但既然可以选择,那么就去选择,然后为选择负责,其它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都是手推巨石的西西弗斯,但我们知道“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0321 周四
实习。

0322 周五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鲍曼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大屠杀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它只有在现代文明中才可能实现。正是现代性内部的一些本质要素,才使得大屠杀成为现实。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理性和理性化。
首先,正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鲍曼发现,官僚制不仅会损害个人自由,还会导致道德冷漠、逃避责任。现代官僚体系像一部庞大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一个零件,在作为零件高效率运转的过程中,却丧失了对总体目标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大屠杀和现代性还有第二个关联是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某种理念支持。鲍曼把这种理念叫作“园艺文化”。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0323 周六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阿伦特反对所谓“集体罪责”的观点,她主张应当追究个人的责任。阿伦特认为,纳粹彻底否定了人类当中一部分人的生存价值,他们断定只有某些人才是人,否定了人类存在的多样性。而这在阿伦特看来,等于是要“根除人这个概念本身”。在这种新型的“极端之恶”中,他们才体现出了“恶的平庸性”这个特征。她通过“恶的平庸性”来揭示丧失思考能力所犯下的极端罪恶,这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
阿伦特最后思考的一个关键要点就是“判断”,更准确地说,是“独立判断”。阿伦特说的思考能力,实际上是积极思考、获得独立判断的能力,我们依靠这种思维品质才能摆脱套话和陈词滥调,对是非对错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处境中,冒着风险,真诚地去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格外艰巨的道德任务。
之前听一个播客讲阿伦特,讲她一直秉持的希望。她说希望是想象另一种选择的能力,一种超越当下的东西。只有保留希望这种能力的人,才可以在邪恶或者残暴的时代中幸存下来。很有感触。

0324 周日
实习。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 15:11
0325—0331学术日志
0325 周一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为: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为错的。波普尔重新定义了科学发展的逻辑,用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用“问题—猜想—反驳”的“试错机制”代替“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这就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
当波普尔把这个思考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就形成了他更为基本的哲学思想,叫作“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反对乌托邦社会工程,即认为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理性,按照某种预定的蓝图去改造整个世界,创造出完美的社会。波普尔认为,将这种社会工程的理念付诸实践,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0326 周二
写毕业论文任务书。
0327 周三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哈耶克认为,除了人为设计出来的秩序之外,还存在自然生成的规则、自发演化出来的秩序。哈耶克把这种秩序叫作自发秩序。哈耶克把自发秩序看作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他并不排斥人为因素,但反对把人为设计的意图过度拔高,上升到对社会秩序的整体性规划。
在哈耶克看来,理性有两个作用。第一就是追求知识。但是,理性并不能穷尽所有的知识。康德曾经说,人类的不成熟状态就是不敢公开大胆地运用理性。哈耶克揭示出,如果妄想用理性彻底征服无知,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这是人类的另一种不成熟。书中提出,人类真正的成熟,是在勇敢运用理性的同时,直面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的无知,勇敢地与不确定性共存。
0328 周四
实习,剪一个宣传视频。
0329 周五
读论文,写了一部分毕业论文。
0330 周六
实习。参加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听了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案例分析,无论是什么案例,都离不开宏大叙事的故事化、具体化、形象化。网络传播的实践强调以用户为主,追求与用户的情感共鸣,兼顾社会价值。
0331 周日
实习。参加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8 21:42
0401-0407学术日志
0401 周一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伯林:伯林一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第一,他主张的价值多元论;第二,他澄清了“自由”这个概念,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的理论。他提出了一个叫作“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的概念。“不可公度”,即找不到一把能够通用地衡量多种不同的价值,把它们排出上下高低的尺子。我们追求的许多价值是不能换算的,都是彼此独立的“终极价值”。价值冲突无法根除。此外,价值虽然是多元的,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随意构造。在多元价值中,仍然存在最低限度的“共通性”。
自由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消极自由,就是不受到外部的干涉和阻碍;另一种则是积极自由,就是可以用理性来掌控、实现自己的目标。伯林强调,积极自由的扭曲和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要对其保持警惕。伯林承认,在特定情况下,强制可能是必要的,消极自由有可能需要向其它价值让步,甚至做出牺牲。但我们需要承认牺牲而不是将其美化为更高级的自由。伯林并没有否认积极自由的价值。他强调的是,两种自由都可能被歪曲和滥用,但相比之下,积极自由的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需要我们提高警觉性。
0402 周二
写论文。梳理国内外微短剧的发展历程。
0403 周三
实习。参加政策发布的媒体通气会,写新闻稿。
0404 周四
出去踏青。
0405 周五
实习,拍排练花絮,做文案宣传。
0406 周六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马尔库塞提出一种新型的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是不易察觉的。这种新型的控制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很隐秘,不需要暴力和强制,你也就不会觉得恐怖。第二,它能够有效应对自己的敌人,能够排斥、化解甚至“招安”反叛者,让总体性的控制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同时,消费主义能够贿赂大众,资本主义生产出五光十色的产品和服务,它们不只是功能产品,而且还自带了一套规定好的态度、习惯、思想和情感。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的同时,也就接受了这些习惯和思想,愉快地把自己和生产者、进而和整个社会系统绑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消费社会。
0407 周日
写论文。对之前写的部分进行修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5 19:26
0408-0414学术日志
0408 周一
写毕业论文,开始写论文的案例分析部分。
0409 周二
写论文,案例分析。
0410 周三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马尔库塞“单面人”概念:在资本主义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人陷入了单一的生活模式,如何赚钱、如何消费,人的思维模式也变得单一化。这是韦伯讲的工具理性,追求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计算模式,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想如何赚更多的钱,然后如何享受更优越的消费。马尔库塞说,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而是“单面”,或者说“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这种体制中的人,也不是立体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个体,而是丧失了真正自由的“单面人”。
0411 周四
旁听组会。由于四点有课,只听到了第一个读书分享《景观社会》。
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拜物教”,将景观与观众的关系描述为看与被看的关系。此时资本主义的核心逻辑就不是简单的生产商品,而是制造在商品之上的这种景观,用景观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以商品之上的景观为核心的超越与凌驾。
0412 周五
写论文,写完一个模块。
0413 周六
实习。翻译了一篇新闻稿。
0414 周日
实习。拍摄产品宣传图,写文案。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2 19:29
0415—0421 学术日志
0415 周一
写论文。实习,做推文。
0416 周二
写论文,写完第二部分。写文案,做推文。
0417 周三
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自由主义倡导一种特定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特别重视保障个人权利,视其为优先甚至首要的价值。罗尔斯的“无知之幕”遮蔽了一切个人特征,不管是种族、性别、身体素质,还是年龄、智力、家庭背景,或者职业、财产、宗教信仰。“原初位置”上那些绝对平等、彻底自由、完全自利的理性人,一起签订了一份契约。正义二原则:第一条原则即“平等的自由”原则,就是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一系列基本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等等。第二条原则是社会经济的分配原则,默认的选项就是应当完全平等分配。我们能够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但必须满足两项限制条件。第一项限制是,相关的职位和工作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第二个限制条件,罗尔斯把它叫作“差异原则”,这种不平等,能够让处境最糟糕的人改善状况。
0418 周四
去隔壁学校听了两节文学课,老师讲博尔赫斯和现代文学中的反逻辑。提到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永恒轮回”。尼采认为,真正的“超人”是不惧怕永恒轮回的,因为他们每一刻都有着强力意志,每一瞬间都是自主的、无悔的。
0419 周五
写文案,做推文。开始读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在第一章中,休谟提出他的目的是研究人类普遍的心理结构和法则,并以清晰直白的语言将其阐述出来。第二章里,休谟区分了思想观念与印象的区别,提出人通过印象与切身经验来证明观念。
0420 周六
实习。对接下一步工作。
0421 周日
实习。读《人类理解研究》。休谟在第三章中阐述了观念间的三种联系方法:相似、时空连续与因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9 16:18
04220428学术日志
0422 周一
读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做推文。
《人类理解研究》第四章:第一部分中,休谟提出我们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为观念的联系,来自于大脑思考;第二类为实际的事实,由现实而来,但由于人类经验的有限性,人类不可能认识到所有事实。因此,人类通过因果关系得出经验之间的联系,针对事实进行推理。休谟提出了“习惯”的概念,因为人类对身边的事物太过于熟悉,意识不到联系的存在。
0423 周二
做推文,做活动策划案。
0424 周三
读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做推文。
第四章的第二部分中,休谟提出经验是否可以延伸的问题。人类的推理分为两类:一是演示性推理,即概念间的联系;二是针对事实的推理。人类通过经验在事物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这样的关系建立在未来与过去一致的假设上。但来自经验的推论无法证明过去与未来有相似性。
425日 星期四
旁听组会,因为四点有课,听了第一位学姐的读书分享。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提出了“同情共感”,把这种同情共感的尺度最终寄托在人的感官功能上,强调人们是在用自己的感受评判别人的感受。结合传媒业来看,一是解释了传媒从业者的“利己”特性,一个人的满足建立在他对自己达到某种程度的美德的意识上。在新闻报道中,表现为记者有同情地进行报道。这也让我想到在一些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中,部分媒体为抢占独家新闻而过度采访受害者家属等行为。
426日 星期五
实习。提交任务书。
427日 星期六
实习。采访戏剧服装设计师。
428日 星期日
完善开题报告并提交。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6 17:32
0429—0505 学术日志
0429 周一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五章,写论文。
休谟指出理性与经验的区别。理性是心智能力与思考的结果,而经验是感官感受带来的结果。他阐明部分论证看似由理性得出,实质是其最终得出的普遍原则和结论,是我们只能用观察和经验,而不是用任何理性来解释的。和那些纯粹来自经验的原则相比,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些论证离不开思考的过程,需要对我们的观察所得进行反思。
我们需要习惯来利用过去所得的经验,如果我们不从记忆和感官中的事实出发,我们的推论就仅仅是猜想,无论其中有什么样的具体联系,我们整个的推理链条没有任何证据支撑。
0430 周二
实习。拍摄彩排花絮。
0501 周三
实习。拍摄花絮及演出剧照。
0502 周四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五章第二部分,写论文。
休谟对他的观点进行总结:一切关于客观事实和真实存在的信念均来自记忆和感官中的某个事物,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习惯性联系。休谟对信念的定义是:信念就是区分明确判断的观念和想象的虚构之物的一种心灵感受。
在一切情况下,从在场的事物转换到相关的观念总是能让该观念变得鲜明有力。我们可以依据心理活动从相似的原因推断出相似的结果。更符合自然智慧的是,应该由某种本能或心理机制来进行这一必要的心理活动。
0503 周五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六章
休谟认为信念或意见的本质是多次见到或瞥见同一情形,这情形便在我们的想象中印下更深刻的观念,变得生动有力,对我们的情感产生更强烈的影响;一句话,使我们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
同一结果出现的次数很多,就会在我们的想象中得到强化和加深,形成我们所谓信念的情感,使之与其对立的情形相比更占优势。
0504 周六
写毕业论文
0505 周日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七章
有一个观点似乎很少有争议,即我们所有的观念不过是我们的印象的摹本,换言之,我们不可能对没有事先被我们的内外感官所感知的任何事物进行思考。
逻辑关系:明确观念-再现观念产生的印象或情感(溯源)
任何单一的因果事件并不能暗示动力或必然联系的观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14 15:24
0506—0512 学术日志
0506 周一
写论文,写完第四部分内容。
0507 周二
实习。拍一个宣传片。
0508 周三
剪片子。
0509 周四
读《人类理解研究》
第七章读完。我们不知道驱动意志的真实动力或能量:1.原因中的各种情境-动力-结果;2.意志对自身的控制有限;3.意志的自我控制因时而异。我们只能通过经验得知某些事物经常伴随出现,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总结:每一个观念都是现有的印象或情感的摹本;只要我们无法找到任何印象,就敢确证不会有相应的观念。身体或心理活动的任何单独的事例都不会留下印象,因而也不会产生动力或必然联系的观念。但是,假如许多相同的事例出现,而且相同的事物之后总会出现相同的事件,我们就开始有了原因和联系的观念。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新的情感或印象,即在我们的思想和想象中存在着一事物和与其通常伴随的事物之间的习惯性联系,这一情感正是我们追寻的观念的原型。拥有两个事物之间联系的长期相同经验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推断。
0510 周五
去体检
0511 周六
读《人类理解研究》
第八章。自由和必然的争论只要阐明其定义即可平息争议。必然原则:人们普遍认为,事物的所有活动皆由一种必然的动力所引起,每一种自然的结果都是由其原因中的能量精确地决定,而在每一种具体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出别的任何结果。
我们的必然和因果关系的观念完全来源于从自然中观察到的统一性,相似的事物恒常地伴随出现,心灵由于习惯的影响从一事物的出现推断出另一事物。这两种情形构成了我们所谓的事物的必然观念的全部。事物恒常伴随出现,从一种事物推断出另一种事物,除此而外,我们没有必然和联系的任何观念。
0512 周日
读《人类理解研究》,写论文。
第八章读完。自由原则:我们所谓自由,只能是意志的决断之下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换言之,我们想静就可以静,想动就可以动的能力。我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只要没有身陷囹圄,没有被戴上枷锁,都拥有这一理论上的自由。离开了自由,任何人类活动都不再有道德的品质,也不能成为我们赞同或厌恶的对象。因为行动只有作为我们内心的品格、激情和感情的外在流露,才是我们的道德情感的对象。如果我们的行为不是源于这些动因,而是由外在力量引起的,就不可能对其进行赞扬或批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0 16:18
0513-0519学术日志
0513 周一
调整格式,给导师提交论文初稿。
0514 周二
读《人类理解研究》
第九章。休谟提出我们关于实际的事实的所有推理都建立在一种类比推理之上。
动物从眼前的事物推断出和先前的观察相符的结果,这一过程完全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我们和动物都具备的、所有行为所依赖的经验推理不过是一种本能或机械的能力,它在我们内在作用而我们意识不到。
0515 周三
写中期检查报告。
0516 周四
根据导师反馈开始进行初稿的修改。
0517 周五
体检,进行教师资格认证。
0518 周六
修改论文初稿。
0519 周日
提交中期检查报告,读了《人类理解研究》第十章第一节。
最常见、最有用,甚而对于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推理莫过于从人们的证言、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的报告中得来的推理了。我们用来裁决一切由此引起的争议的最终标准永远来自经验和观察。而奇迹即是对自然法则的违背。
明确的结论(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普遍原理)就是:“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某个奇迹确实存在,除非这一证据足够强大,使得其错误比其试图证明的事实更加神奇;即便如此,正反论证会相互抵消,占优势的一方也只能在抵消弱势一方的效力之后带给我们相应程度的信任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7 17:20
0520-0526学术日志
0520 周一
修改论文初稿。
0521 周二
提交体检报告,交论文二稿。
0522 周三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十章第二节
解决宗教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项普遍的原理,即没有任何人类证据具有证明奇迹的作用,更不能使其成为任何宗教迷信赖以存在的合理基础。人们的狡诈和愚蠢实在太常见,我宁愿相信正是狡诈和愚蠢的结合制造了最奇异的事物,也不会承认世间真有这样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
0523 周四
旁听组会
学习到了一些论文的写作思路,也意识到我还需要补充理论知识的阅读,目前在分析现象时并不能很好地对应理论,分析思路比较局限。
0524 周五
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十一章
如果没有得到理性和论证的支持,我们所增加的属性只能是凭空假设和凭空推测的结果。世界上一切哲学和一切宗教(其实也只是一种哲学),都不能使我们超越寻常的经验,也不能为我们提供有别于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反思中得来的行为规范。不能从原因推结果、从结果夸大原因的思考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
0525 周六
对论文进行补充完善。
0526 周日
调整论文格式细节。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3 17:38
0527-0602学术日志
0527 周一
实习,拍摄照片及视频。
0528 周二
和导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0529 周三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0530 周四
改论文,核对毕业材料
0531 周五
改论文,读《人类理解研究》第十二章第一节。
休谟针对笛卡尔的怀疑论提出:该怀疑论提倡对事物采取普遍的怀疑态度,我们不仅要怀疑我们先前的一切意见和原则,还要怀疑我们自己的各种官能。他们说,我们必须根据一种没有任何错误、不带任何欺骗性的初始原则进行环环相扣的推论,才能保证我们的意见和原则是正确的,我们的官能是良好的。但是,世间根本没有这样一种高于其他原则的初始原则,既不言自明,又具说服力。
0601 周六
调整毕业论文格式,查重。
听了一个线上讲座,讲新技术环境下的传播伦理问题。哈贝马斯意识到了社交媒体等带来的交往性质的变化:新媒体这样一种虚拟的、没有审核的、匿名的虚拟公共空间,也许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而是一种膨胀到了公共领域的原本属于私人书信交换的传播方式。在社交媒体这样的公共领域中,传统公共领域通过与私人领域自觉区分开来而艰难守住的包容性就消失了。公共领域现在被下降成了半公共领域。传播伦理也需要在新情况下进行新的思考。
0602 周日
改论文,读《人类理解研究》十二章第二节。
休谟提出人类虽然不能靠自己最勤勉的探索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行动、思考和信仰的基础,也不能消除别人针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反对的观点,但是他们依然要行动、要思考、要有自己的信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10 15:08
0603-0609学术日志
0603 周一
和导师沟通论文问题,补充论文的总结与体会部分。
0604 周二
修改论文格式,查重,提交论文定稿。
0605 周三
做答辩PPT,写作答辩稿。
0606 周四
开党员大会,对PPT及答辩稿进行修改,准备毕业答辩。
0607 周五
进行毕业答辩。
0608 周六
根据答辩意见进行论文修改,读完《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提出哲学的结论不过是对日常生活所作的系统化的、正确的反省。任何事物的存在,只能由其原因或其结果来加以证明,而这些论证是完全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经验才能教会我们认识因果关系的本质和适用范围,使我们具备从一种事物的存在推断出另一事物的存在的能力。这便是进行道德推理的基础,它构成了人类的大部分知识,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源泉。
0609 周日
开始读《媒体道德原理》第五章。读完了第一节评判媒体业者德行的主客体。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18 19:01
0610-0617学术日志
0610 周一
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
0611 周二
读《媒体道德原理》第五章第二节,读了一部分,还没有读完。
0612 周三
拍毕业照。
0613 周四
修改论文及调整格式。
0614 周五
整理党员材料及归档。
0615 周六
读完《媒体道德原理》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节探讨了媒体业者德行评判的标准,媒体实践的律则包括了普遍的媒体道德法则、业者个人制定的道德准则以及媒体执业共同体的道德原则,三者分别构成了对媒体业者进行德行评判的三级标准。阅读过程中,我依据给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媒体业者的德行有了更深的认识。
0616 周日
读论文《“相信一段程序”:ChatGPT生成内容的认知途径与算法信任建构》由于聊天机器人存在生成虚假信息和造成信息失序的风险,信息的透明性、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受到冲击,出现信源不确定、信息污染与信息可计算的问题。论文中提到“技术梦游”的概念,提醒人对技术革新在各领域造成的变化保持敏感,若用户不加思考地盲目相信ChatGPT或其他大模型应用生成的内容,将出现“技术梦游”现象。对此,论文提出要明确道德选择的责任意识,建构具有德性的个体信任;增强道德行为的责任体系,形成真实客观的系统信任与规范道德交往的责任监督,完善虚拟在场的动态信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24 16:55
0617—0623学术日志
0617 周一
确定毕业论文最终稿及再次查重。
0618 周二
整理毕业论文归档材料。
0619 周三
读论文《从硬件到平台:乡村治理的平台化如何发生》。论文沿着智能摄像头进入农村家庭和农村社会且与其产生互动的过程梳理出两条线索:乡村治理平台化如何发生以及乡村治理平台化的具体逻辑是什么。智能摄像头功能的“去中心化”使得村民可以进行家庭生活的自我管理,平台数据的“再中心化”又使得家庭的自我管理服务于社会治理。智能家居设备不仅收集家庭数据,还能将这些数据在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共享和交换,将传统农村家庭转化为可连接可计算的平台家庭,从而将其拉入一个不断扩张的数据交换体系。农村家庭被纳入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的平台化也充分显现。
0620 周四
毕业论文归档,领取毕业证。听组会。
学姐分享论文从选题开始到最终定稿的过程与心得,我发现我目前还欠缺一些问题意识,欠缺发现好的选题以及对其深入思考的能力。希望以后能够通过更多的阅读与思考进行提高。
0621 周五
今天整理宿舍、寄行李。
0622 周六
看媒介伦理相关论文,寻找论文思路。
0623 周日
今天收拾东西,回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11 14:32
1104 周一
听王天根教授的讲座,中国新闻舆论史探索的多重面相及书写。他提出不同阵营下的舆论交锋,交锋反映利益分歧,共识也是交锋的另一个产品。抗战时期的新闻传播涉及报人报国,也隐含政治宣传。
总结:要呈现新闻纸流行话语、主题及口号转向,从而在舆论新陈代谢中展示新闻纸的时代感与方向感。政治舆论及导向一定要把握国情,顺从民意。
1105 周二
读《康德》,读论文。
莱布尼茨观点小结:能认识客观知识“唯理派”。直觉上可知理智原则(客观知识),因此世界可依据此被描述。
两个原则:矛盾律(一个命题和他的否定命题不可能同时为真)和充足理由律(没有充足解释的事情不能为真)
(推出)这个世界由无穷多单个的单子构成,这些单子既不存在于空间中也不存在于时间中,它们永恒地存在着。每个单子在某些方面与其他任何一个都不同(“不可分辨物的等同性”定律)。单子不能互相进入,仅仅是从自身视角反映世界。而我们内心连续性的单子所反映的(感知)与反映世界的一致。因此由常识性信仰和感知构成的整个世界是有根据的“现象”,不是幻相。是理性原则的运行所引起的必然而系统的结果。
1106 周三
读质化研究课程的相关论文,对扎根理论的解释与讨论。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生成的”理论方法,从访谈资料中进行编码,逐级提炼出概念,搭建理论框架。是一种连接理论与经验现象的方法。
1107 周四
开组会。
启发:社交媒体上机器人的存在如何对舆论进行影响?平台如何定位、利用以及规制社交机器人?
老师说要用别人的理论思考传媒业的行业问题,很有启发,要有从一个理论出发延伸思考的能力。
1108 周五
读《康德》
休谟小结:“经验派”。每个思想的内容必须来源于证实它的经验;只有借助于为其提供保证的感觉“印象”,信念才能被确立为真。(经验论的基本假设。)
由感知连贯性和一致性推出“独立性”——未被感知的客体。因果必然性即经验的常规性接续。
没有根据“自我”命名的可感知客体,也不存在能够产生关于该客体之观念的任何经验。
读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的批判思想。
日常生活:每天生活的重复,有同质化、重复性、碎片化特点。
核心逻辑:日常生活的消极性与积极性、单调重复性与瞬间在场性的二重性辩证法理论。
“瞬间”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拯救。
1109 周六
读《康德》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综合的先天知识如何可能?”作出的回答包括两个部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
“演绎”:法律内涵,指有使用某些概念或“范畴”的权利。
建立在主观演绎基础上的知性法则和建立在客观演绎基础上的先天真理是一样的。它意味着认识者的能力与被认识对象的本质之间有某种极其特殊的和谐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和谐,先天知识才是可能的。
我们的知识有两个来源:感性与知性。感性是直觉的能力:它包括被经验论者视为知识之唯一基础的所有感觉状态和限定。知性是概念的能力。概念不得不被应用在判断中,因而这种能力不同于感性,它是能动的。
1110 周日
deepfake在媒体报道中的相关论文,《To Believe or Not to Believe: Framing Analysis of Content andAudience Response of Top 10 Deepfake Videos on YouTube》、《The news framing of artifcial intelligence: a criticalexploration of how media discourses make sense of automation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1-24 16:48
1118 周一
今天做专业英语的结课pre,下午下课之后去看电影《好东西》,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轻盈温暖的片子了。

1119 周二
看《女性主义城市》。
看论文《新闻场域中女性记者的资本优势:事实还是想象》,文章提到性别差异作为一种象征暴力,女性的身体形象容易遮蔽文化资本与她们自身的新闻能力。女性记者自身的能力和竞争意识不成正比,造成了大多数女记者职位较低、收入偏低的现象。

1120 周三
看完《女性主义城市》。
整本书很好读,作者作为地理学家,主要联系自身经历指出城市建造者主要考虑的是男性受众的问题,男性的特权和权力就通过限制女性行动和约束她们进入不同空间来维持。此外,女性自小受到的教育让她们将社会化内化为一种恐惧,并在地理空间的强化下使她们进入社会的系统控制。作者提出要重视女性培养自己的亲属关系的重要性,看到女性之间联结的新的可能性。

1121 周四
开组会。听了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很多选题与老师的建议。一直觉得好的选题很难找,听完组会之后觉得最重要的是平时的阅读积累与透过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1122 周五
完善英语课程论文。

1123 周六
完善英语课程论文,但还觉得总结部分有些逻辑不清晰。

1124 周日
看论文《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作者通过对中国新闻从业者的在地考察与理解,提出“液态的连接”,发现在实践中,新闻从业者始终未能被整合在同一套话语体系中,他们以模糊、多样的职业身份面对行业不确定性,开展新闻实践;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对群体整合的想象与渴望,回顾或呼唤清晰、固定的职业身份。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12-16 20:55
1202 周一
上课,讨论、完善视频拍摄脚本。

1203 周二
增加脚本细节,完善逻辑及故事线。

1204 周三
上课,提前去拍摄地点,与拍摄对象沟通。比想象中困难一些,之后可能要考虑重新选择拍摄地点及情节了,要改脚本内容。

1205 周四
开组会,我的一些收获:论文选题要更聚焦,找到其中的一个小切口进入研究,而不能泛泛地谈。
文章内容要回应题目和研究问题。
要注重文章逻辑的衔接,培养学术想象力。
研究要认识新闻业内在的规律,指出当下切实存在的问题。

1206 周五
看材料,确定新闻史研究对象。
看了部分和中老年人观看短视频及自我呈现相关的论文,思考研究角度。
去另一个拍摄地点提前沟通。
《补偿、幻想与情感剥削:中老年女性粉丝的社会孤独及主体性》
应将粉丝文化视为当代群体性的一种媒介活动或生活样态,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仅是社会症候),经济现象(而非仅是粉丝经济)、文化现象(而非仅是亚文化)、教育现象(而非仅是规训场域)。过往粉丝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对于成年女性粉丝的研究相对薄弱,作为边缘群体的中老年女性粉丝尤其被忽视。
《算法“控制”下的景观生活——以农村中老年女性短视频观看为考察对象》
与自身经历相仿的短视频引发共鸣,使中老年女性情绪价值与个人感受获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可能,但也容易使其产生潜意识的比较和自卑心理;她们的短视频观看有着显著的中辍行为,时常被打断与干扰,这可能会加剧其对现实生活的焦虑与不满。

1207 周六
开始看《新蜀报》的具体内容,看了第一篇和第二篇的纪念文章。感觉繁体竖排的排版阅读起来要更困难一些。

1208 周日
看中老年女性相关短视频实践的论文,觉得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可能还需要再想想。
《农村中老年女性抖音短视频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以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业长村为例》
业长村中老年女性使用抖音短视频的满足感与日均时长和参与程度呈正相关,与使用总时长呈负相关,即使用日均时长越久,参与程度越深,越能感到满足;使用总时长越久,越无法获得满足,这与农村中老年女性的媒介素养以及算法之中潜藏的偏见有关。
《乡村视域下中老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观照——以“一笑倾城”抖音号为个案》
中老年人群在短视频中不断确证自己的身份认同,主要表现在地域认同和自我认同两方面,而在情感方面,则嵌入了一个情感相遇—情感代入—情感表达的互动链条,勾勒了中老年人在经历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失落后重拾情感连接的过程。

1209 周一
上课,下课之后去A区拍摄视频,第一天拍摄,时间有些没把控好,有些拍摄道具没有提前准备。

1210 周二
继续拍摄视频,深感练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1211 周三
看论文。《观照·隐忧·进路:中老年群体抖音短视频转译行为研究》
媒介技术的飞速更迭赋能了中老年网民的内容传播,他们一改往日只能被动接受“他塑”的不利局面,逐渐开始在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媒介平台上主动进行自我形象叙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能够系统呈现作为行动者的中老年网民群体的“自塑”过程。
《社会融入与情感补丁:老年群体短视频使用模式研究》
短视频充当了陪伴媒介、社交媒介、记忆媒介的角色,成为老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补丁。

1212 周四
看中老年媒介使用相关论文。
《“埋”在抖音里:老年人情感需求与短视频使用研究》
家庭与社会交际网络对自身的精神关怀不足,情绪失落的老年群体在面对赛博空间中“秀才”类主播的陪伴,更容易将其看作自己的“数字伴侣”,建立起一种单向亲密的准社会关系。
《都市女性情感的自我表达与主体性建构——迈向经验解释的广场舞群体》
广场舞群体以混合的个人动机进入广场空间, 并以统一的身体实践, 表征为自己而活的情感呈现, 成为私人情感的外化, 既表现为女性群体自我情感表达与重塑女性角色的强烈意愿, 又表明她们在与家庭、群体和社会的互动中主动寻求主体性建构, 实现个体与社会新的联结。作为特殊的身份群体, 广场舞女性仍以家庭为核心, 无法摆脱母亲、妻子身份, 其繁杂的生活琐事背后蕴含的情感始终融于主体性的建构行动之中。

1213 周五
上午去开会,听重庆日报的老师讲新闻评论的“跨文体写作”,写作要写故事,有深度,有真诚。
下午继续看论文,找思路。

1214 周六
调整自然辩证法和专业英语的论文格式,看新蜀报四千号纪念特刊,看了一部分新蜀报报人对新闻与新闻记者的认识。

1215 周日
上午去看了纪录片《波提切利,佛罗伦萨和美第奇家族》,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看画特别清晰,很美。
下午开始写质化研究计划。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