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名师风采】敢于登顶:石长顺的电视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5 10:15
标题: 【名师风采】敢于登顶:石长顺的电视人生
石长顺教授,在其教学生涯中始终保持着登顶之心,为中国电视学的研究与发展坚持不懈的追求。年轻时去西藏当兵,在风雨交加的漆黑夜晚独自上山侦察“取情报”毫无畏惧,后来为给边防驻军放一场久违的电影连夜转场多地,险些坠入悬崖,从不退缩,昭示他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磨炼意志敢于登顶;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在创办电视台期间,为赶制完成重点电视节目,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不歇息,送省台和中央台播发,许多电视作品在全省和全国评选中获奖,把基层电视台业务做到登顶;被高校引进从事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后,课堂教学年年获学生好评和同行赞许,科研上深耕和开辟电视研究的诸多新领域,“极致”烙印到了骨子里,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拼搏、攀登、探究等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他说:“我这一生可以说都在触‘电’,放电影、做电视、教电视,我都会保持时刻充电状态,我是军人出身,当兵就当最好的兵!”






一、师者:三尺讲台育桃李,教泽绵长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本分,老师首先要站好讲台。”石长顺教授一旦站在讲台,浑身充满激情,他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对自己的一种考试,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力图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们反映说:“听石老师上课,我们感受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有一种马上要去一线实践的冲动。”听到这些话,石老师特别高兴,他认为,如果上完一堂课没有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触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这堂课是不成功的。

石老师现在应邀各地讲学,总会碰到学生述说当年听他讲课的一段情景,并且绘声绘色,仿佛记忆犹新,这点让石老师特别感动,因为他讲的专业知识点学生们记住了,并且融入他们的实践之中起到指导作用,这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快意。

1998年,石老师从某市电视台被引进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自此便开始专职从事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教学、研究工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6本专著和教材,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专著或新教材。他说,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码字”到深夜至凌晨方才休息,长期浸泡在自己喜欢的学海中收获颇丰。2009年以来先后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首届华中科大“师表奖”治学楷模称号、“华中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即便荣誉加身也未敢懈怠。

石老师常说,一个老师的立身之本,就是站好站稳三尺讲台。教学是老师的名片,而如何衡量这一名片,应该是老师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他无疑用自己登顶的行动和决心书写着教师光荣的使命。从地方电视台台长转型到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石老师就把自己在行伍中的军人雷厉风行与该校严谨的治学风气融合一起,学生在他身边自然就会被这种精神感染。在学校每年两次的上课质量评估排名中,石老师总是名列前茅,而且数次在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排名第一。石老师说,要站好讲台,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充满爱,把这种爱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你就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备课、教学与指导中去,就会充满激情面对着学生。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视创作模式在不断变化,电视教学的理念也必须更新发展。石老师教学时,除了把基本的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还一直坚持在各电视台从事业务创作指导,力求把最前沿的动态和科研新成果传达给他们。如他主讲的“电视专题与专栏”,应该早已烂熟于心、应用自如。可每一堂课前他还要认真备课,做到既要有学理的讲解,又要有术理的分析,常伴以优秀的业界案例,分享国内外最新模式的电视节目形态,努力开启学生的新视野。这种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教学的极致用功就是石老师登顶教学生涯中不竭的动力源泉。学生们说,听石老师的课不走神,每一堂课总是能够收获最前沿的学术和业界信息,获得许多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研究选题,石老师把握了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

一位随堂抽查听课的教授听过石老师的四节课后,随手写下了听课的“真实记录”:“他,一个用尽所有气力的演讲者,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手势有力;他,一个纵览全局的学者,一口气历数中国电视的七个‘新’,各类数据了然于胸,脱口而出;他,一个充满自信的教师,第一个问题还没讲完,就已紧紧抓住了学生;他,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一个严肃的课堂上学生笑声频频爆发。”

“电视专题专栏”作为教育部1998年版的广播电视专业目录主干课,可在当时却无相应的专门教材。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正值电视媒介的栏目化制播时代急缺此类书,为适应教学需求,石长顺老师开始编写《电视栏目解析》教材(2003),被称为第一次系统地建立了电视专题与专栏课程体系。该教材分别对电视新闻、电视社教、电视娱乐、电视生活服务等主要节目形态进行分析,其中将生活服务节目从传统的社教节目中独立出来,这在当时是独具新意并有前瞻性地结构安排。该教材被业界和学界认可,并于2005年获得了全国高校出版社论著一等奖。后来在该书的基础上,修订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石老师就是这样,教授一门课研发一本教材,绝不马虎,真正做到了专业极致。

石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让学生深怀感激。常有学生找他谈心,总觉得听不够老师说话,每一次交流石老师都会明确主题,针对学生实际规划学生学业任务,学则行,行则有结果。考上石老师博士研究生的石永军,在读书时就高质量超额完成了整个读博期间所要求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其中《融合与突破:广电产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被收录进《中国新闻年鉴(2008)》,并荣获第十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而其博士论文《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是在入学不到半年,师生一起讨论确定的。在这期间,石长顺老师敏锐地发现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他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与此同时,公共信息的传播很有可能被其他的信息淹没。谁能够促进公共信息的传播,起到社会整合的功能?这是石老师所考虑的问题。石永军说:“最后论文完成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反响很好,《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部分成果也获得2009年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石老师对此也很欣慰。”

谈到论文指导,石永军说导师对他的帮助很大,现在一直采用当时导师传授的研究与写作方法。石长顺教授强调做文章一定要注重论题与分论点的提炼,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行文思路、逻辑观点。石教授说,要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发现你文章的价值,就一定要在行文结构上清晰明了,让读者从论点上大致了解你文章的意图,引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石永军认为,石教授“作为一个传播学学者,他是从传播效果上考虑问题的”,达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传者:孜孜以求探索广电学科发展新空间
如果说石老师年轻在西藏某部队当侦察兵时锻炼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那么从事广播电视学教学与研究,则锻造了石老师洞察专业发展的火眼金睛。即便多年之后在讲到广播电视学专业名录修订时,石老师仍然为自己的执着和提议兴奋不已。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报请经教育部批准,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在这种背景下,石老师于1998年从业界被引进到该校组建开办广播电视专业。1999年,由时任新闻学系副系主任的石长顺老师负责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并从1997级新闻学专业分流一半学生进入首届广播电视专业学习。在石长顺老师的带领下,经广电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该校广电专业在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专业排名位居第二,评为A++,紧随中国人民大学之后。

作为广电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石老师敏锐地指出了广播电视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必须关注广播电视业界前沿动态,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要求。石老师带领专业教师团队,一门课一门课地梳理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建立广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并将专业建设的眼光转向内涵式发展。

他凭借自己多年的业务实践和教学实际发现,“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体系与广电业界的媒体运营现状存在一定偏差。如主干课程“电视专题与专栏”的教学内容,按照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范畴,应限定在电视“新闻”专题与专栏教学内容中,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实务早已超出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突破原始教学内容界线,涉及综艺娱乐节目、社教节目等。据了解,许多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相关电视专题教学内容也只占教案的30%。石长顺教授认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不能漠视业界的发展变化,也不能忽视广播电视实务运作情况,必须适合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受一个高校教师的责任驱动,石长顺教授利用教育部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于2007年在教育部教指委相关会上提出修改广播电视专业名称的建议,后适逢国家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修改机遇,石教授再次提出并受命草拟修订广播电视专业名录建议稿。后经教育部发送全国相关高校反复征求意见,获得赞同批准,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调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修订为“广播电视学”。这样的创造性贡献在他的专业研究中,成果迭出。

奔跑、攀登是一种习惯。石老师一旦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这样的特质贯穿到他致力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力行中。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属两个二级学科,即新闻学、传播学,传统学科博士点基本上依次申报建点,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往往忽视或限制了广播电视等相关专业的发展。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成熟的专业教育体系应是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点的全链条建设,这也是衡量检验一个高校专业发展水平的标识。2006年,根据“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文件精神,石长顺教授担纲主持申报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广播电视传播学。旨在培养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传播学科领域具有广博而坚实基础理论,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善于对广播电视(及视听新)媒体创新与发展给予理论阐释与指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后获准建设广播电视专业博士点,设置了广播电视传播史论、广播电视传播实务、广播电视传播文化及广播电视艺术四个研究方向,使得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发展更加明晰。

对于石老师在广播电视学学科知识谱系的构建探索,可以视其为学科建设的登顶了。世界广播电视发展近百年,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其社会影响力相比,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却显得相对薄弱。对此,石长顺教授长期关注并致力于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研究,在其代表作论文《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中得到集中体现。研究认为,衡量广播电视学能否成立的标志,应看其是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否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否能与其他学科划清界限。根据上述条件判断,石教授提出了广播电视的知识体系是由三大模块构成,即可观察或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学研究客体、广播电视现象和定律。在此基础上,他探索建立起广播电视学科知识体系图。从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客体来看,其对象应该涵盖广播、电视、视听新媒体三大系统,在未来甚至可能包含更多的系统,如广播电视技术和广播电视艺术。从广播电视的现象和定律来看,广播电视学应该研究广播电视的系统运作、传播活动及其规律。此外,还应建立广播电视的元理论、科技哲学、广播电视学史,及广播电视学和视听新媒体等多个二级体系,并与技术学、新闻学和艺术学交叉重塑。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他应该是在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中开创了别样的风景了,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脚步。

三、学者:致力构建广电学科理论体系
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本领磨砺,更需要深厚的理论积累。石老师说,他为了读书可以通宵达旦,在讲述他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深造的日子,他说自己可能是唯一一个从始至终没有旷过课的学生,课余闲暇时间基本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通读理论书籍,贪婪地读书近乎痴迷。他认为,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建设需要广播电视学及相关学说的理论支撑,而广播电视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尤其重要。石教授在整理他从事高等教育头十年学术研究成果文集《电视话语的重构》中,从电视基础理论,到电视应用理论、视听新媒体研究都有所涉及;接着出版了第二个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文集《传媒进化论》,从融合传播创新研究,到电视传媒进化研究、传播教育改革研究,显示出其对广电学理论体系建构与发展研究的一脉相承。这些成果出版可以说是其电视人生的很大飞跃,也是他从事电视研究的心血凝聚。

石老师在电视研究中,注重广电基础理论研究—以基本概念的系统阐释作为发端。

石老师于1986年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其间出于对传媒业务工作的困惑求解,在那个电视理论极度缺乏的年代,开始自行探讨从理论上给予研究回答,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其中不乏纯学术的研究,如对当时最热门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专题片”的概念争鸣进行首次界定与阐释,后经公开发表后又被中央电视台收入其主编的《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一书。其间,还针对电视新闻实务研究的“论电视现场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获湖北省首届广播电视论文唯一的一等奖,在广电界引起一定反响。他回忆往事,觉得这些来自实践的研究文章现在看来虽有些稚嫩,但它却是业界早期实践急切需要回答而还没有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他对当时自己的大胆而严谨的概念阐释感到无比欣慰,他说,自己所做的即是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写出的一些较为接“地气”的文章。他喜欢沉下去研究的感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石老师在电视人生攀登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于广播电视学研究框架的确立。石教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中国电视理论的历史观照(2002)开始,到电视学理论体系建构模式,与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的论述一脉相承。

关于广播电视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石教授认为,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传媒经过近80年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已形成了基于文献分析法、现象描述法、教学总结法以及理论整合法之上的四种电视理论体系建构模式:政治模式、业务模式、教学模式和学术模式。他认为,理论体系建构的方法与模式背后透露的媒体研究生态才是解释现状的钥匙。

其间,石教授在主持申报建设并主讲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博士课”“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中,带领博士生们一道持续接力研究,从媒介理论研究与方法角度建构电视学体系,即将电视的四种理论(反映论、媒介论、制度论、过程论)和传播的三大研究思潮(功能学派、文化学派、政治经济学派)融合,较好地解决了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问题,重构了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其中,部分博士课讨论选题发言,如“电视学的建构与研究路径”,经整理成文被《新闻大学》刊载(2007)。

如果说,研究框架的建构明确了广播电视学体系的思路,那么,石教授进入高校后的第一本学术专著《电视传播学》(2000)的出版则是其潜心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该书通过电视学和传播学的嫁接,在边缘学科交叉中践行了一条电视理论框架的探索之路。

鉴于上述研究基础,石老师于2013年成功申报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13AXW008),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0)。

2020年,可称得上是石教授研究成果的丰收之年,当年,与《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同步问世出版了另外两本著作,包括《传媒进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融合新闻学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0多年的传媒研究生涯,石教授在广播电视实务研究、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理论体系的探索,以及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研究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0多部专著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可以说一步一个坚实的印迹,铭刻着石老师在电视人生登顶的脚印。

“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同于欧美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虽然他们在公共性和公共利益性上有一定的重合,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石教授在申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09BXW015)论证中的第一句话。这项基于“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等论文的研究,延续了石教授对公共服务电视本质的一贯学术追求。他认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语,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是实现城乡和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他从公共电视的历史观照、公共利益的现实考量和公共服务的理想追求等方面,探索转型中的公共电视和中国电视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对无厘头的自我游戏、故作矫情的主持嘲笑、窥视心理的婚恋娱乐、模式化的真人秀泛滥等进行反思,揭示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种戏谑调侃下变得虚弱、虚伪的消费文化。这些观点到后来一一得到了验证。

他虔诚地深入钻研探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转型,以专著《公共电视》(2007)为转折标志,围绕上述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又先后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公共电视的公共文化服务诉求》《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历史使命》《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等。与此同时,还探讨了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书被收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社科文库”。

2021年5月2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首批新书—石长顺教授的《传媒进化论》等书在湖北武汉发布,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学术期刊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新书首发仪式与研讨座谈会。

在该书后记中石教授的自述可看作是对他的电视人生的素描:从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藏某部兼任新闻通讯报道工作,是在艰苦环境中种下的新闻种子,到从事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和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经历已有40多年。无论是雪域高原艰苦环境磨砺身心,还是对从事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筹备成立并主持一家地方电视台工作,以此开始长达十多年的传媒业界经历,并与新闻传播领域相伴相生。其间创业的艰辛、深入一线采拍的苦乐、经常数十小时的连续工作研究……换来一系列的成果和奖励,都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是对他人生攀登至顶的勇气和大爱之境的意义阐释。


来源:镜鉴工作室(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KmurhveQLFDSFMeK7v1ig

编辑:潘洁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