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3级硕士潘洁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57
标题: 2023级硕士潘洁学术日志
4月17日 周一
收到新书许知远作《新闻业的怀乡病》,略知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先读了作者自序与目录,此书主要内容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业历史上的赫赫往事,有些惊喜,备考时只浮光掠影了解了些皮毛,对于具体史实不甚清楚,读此书刚好可以弥补。
4月18日 周二
查找毕业论文所分析案例up主的视频数据,进一步填充分析依据。阅读老师发送到的第六章媒体道德哲学的实践论
4月19日 周三
陪妈妈去医院检查肩周炎、甲状腺。晚上回宿舍继续读第六章内容。
4月20日 周四
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继续读第六章内容。
4月21日 周五
进一步整理参考文献,导师对文章结构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在传统的4i理论之外,尝试加入一些情感劳动的理解层次。读第六章内容。
4月22日 周六
和妈妈一起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博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办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主题珍藏展,参观了从文字复兴到印象派的著名画作,近距离观赏真迹感叹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美术技法。
4月23日 周日
读“一个时代的终结——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华盛顿邮报》”凯瑟琳女士从一个害羞、自卑依附于丈夫的女士意外成为了《华盛顿邮报》的掌舵人,经历了五角大楼文件时间并让她隐藏的正直与勇气为世人所知,这一切不可谓不传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40
5月8日 星期一
读论文“日常生活的数字展演:短视频的生命情感和生活意蕴”。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生活类短视频,这个视频细分类目虽然当下十分火爆,但相较于美食类、科普类、社交类等等短视频,似乎“没有意义”,就像之前老师打趣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喜欢看欧阳娜娜的vlog,这不是流水账吗?这篇文章的作者给到了一个理由“非功利性精神愉悦”,就像诗人把自身情感投射到某些意向上,这种情感寄寓就是意义所在。
5月9日 星期二
读“美国精神的觉醒:《大西洋月刊》的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学习欧洲、依赖欧洲,这激起了美国本土思想家打破局面的意识,《大西洋月刊》应运而生,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小说并逐渐成名,美国文化走向世界。正如杂志的创办者所追求的,政治无偏私、思想独立成为起座右铭,但随着美国的崛起,这种帮助美国自成一派的意识形态又成为一种霸权束缚着西方。
5月10日 星期三
配妈妈去一附院做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术前都有一定恐惧感,但一日数十单手术,医护人员成熟的操作护理流程让人心安不少。身边的亲人刚好都没空,我一个人陪床照顾妈妈,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同病房的老人几个子女轮流照看,才第一次体会到独生子女的压力。
5月11日 星期四
读“与公众保持距离”作者认为《时代》杂志正由“精英式的长远偏见”让位于“公众的短视偏见”这不仅是一本杂志的转向更是一种时代风向。大众掌握了接入、参与、发布等诸多权利,因此而要求媒体为平民大众而发声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媒体却不能完全成为公众的传声筒,这也是一种公共利益性责任。
5月12日 星期五
读“新闻判断力比勇敢更重要”,作者认为市场的诱惑比政府的压力更可怕。诚然,与新闻的品质最相关的,始终是新闻人本身,制度的束缚固然存在,但不能成为一种万金油似的接口,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中,所要面对的环境都是复杂多变的,新闻人需正视自身的能力缺陷。
5月13日 星期六
在医院陪床照顾妈妈
5月14日 星期日
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完善数据支撑。对毕业论文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一步回归分析,以得出系数建立模型并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15:44
5.15
读程思琪、喻国明等人所作《虚拟数字人——一种体验性媒介》。作者提出虚拟数字人是一种体验性媒介,他凭借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能力,承担起连接个体与场景和提供各类场景体验反馈的功能和服务。而虚拟数字人的在场起到的是社会抑制效应。
5.16读郭建伟 王文卓作《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作者提出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是否人类应给予一定人权,人工智能在决策生产中造成的过错应当如何解决两个问题。而。带来这些伦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3.1是法律保障不足,二是技术不成熟,三是人类认知的片面性。作者由此提出三个解决方向即立法、技术管理和媒介素养的加强。
5.17
读林凡 林爱珺《打开算法黑箱:建构“人-机协同”的新闻伦理机制》。作者采用控制论从新闻生产流程的视角分析技术黑箱的运作逻辑和带来的风险:机器学习失控、算法身份带来的社会偏见、分发中的信息茧房。而后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出发,阐释了由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奖惩机制构成的伦理机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
5.18
读喻国明等人所作《chatGPT浪潮下媒介生态系统演化的再认知》。作者认为深度智能化与分布式社会所带来的权力弥散非常匹配,而这种结构性变革将从传播权力下沉、情感要素深化、传播信任重塑几个层面展开。chatGPT有望打破能力沟加速社会权力变化。
5.19
整理毕业生党员档案,填写各类表格。下午接妈妈出院,安置一晚后回家。
5.20
读郭小安 赵海明《观看的无奈与正义:数据社会液态监视的弥散性与能动性》。作者提出监视技术为个体争夺可见性提供了权力场域,个体通过自我量化制造围观的视觉政治,公众作为监视者推动构建数字公共空间的社群共同体。总而言之,作者认为监视并不必然带来奴役和控制,它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和治理资源。
5.21
毕业论文最终格式修改、内容补充和结构微调,等待定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8 20:53
5.22
读曲春景 张天一《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延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这是一篇2018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的文章,作者指出,此前研究者对二次元群体所贴的“断裂性”标签是在“非连续性哲学”影响下对低龄网民的一次误读,是对文化断裂性与连续性之复杂纠葛的片面理解。尽管目前的新技术使得了处于互联网场域和现实生活环境下的人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但断裂不是主宰二次元文化的唯一特征。作者认为b站传统文化作品的“爆款”现象是差异性表现下的文化认同,也是民族文化连续性的症后再现。
5.23
读周裕琼 张梦圆所作《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已有的传播学研究大多将哀悼视作一种记忆实践,强调媒介的认知属性,但是本篇文章将哀悼视为一种情动体验,强调媒介的情动属性。作者通过对“豆瓣公墓”与“网络公墓”这两个豆瓣小组的内容分析及线上田野调查,从技术,身体,集体这三个维度考察数字公墓的情动生成与调节机制。有意思的是,作者指出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不再划定时间,而是绵延时间,情动在其中体现出细水长流的特征,哀悼成为一种日常。
5.24
读黎学军《艺术就是复制:关于人工智能艺术的思考》。作者认为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先民复制大自然,后人复制前人,计算机深度学习复制先人,艺术史就是一部复制史,而人工智能正如画笔画纸一样,是一种新的复制工具。由于人工智能艺术可以大量被复制,而不是自我复制,它由人类给定的算法控制机器制造出来,而不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作者认为人工智能艺术的终极目的是艺术的大众化。但。但AI艺术仍无法替代人类的原创艺术,首先因为AI不具有人类的情感而艺术的创作与人类的喜爱,愤怒,狂躁等情绪息息相关。其次,AI破坏了艺术的原真性即本雅明所说的及时及地性,艺术品的即时及地性即它的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唯有基于这种独一无二性才构成了历史艺术品的存在过程,就受制于历史。
5.25
论文最终定稿,相关表格填写
5.26
向论文导师递交所有文件。看了综艺《乘风2023》,其中越南女明星芝芙让我有了一些小思考。节目在介绍芝芙时放映了一段芝芙从少女时出道到目前在越南成为一线女艺人的历程影片。让我感到有趣的是,芝芙的十几岁时的长相并不似现在美艳,那时的她长相更加具有南亚人特点。这让我联想到了泰国女演员平采娜,她和芝芙一样也是年少时五官亚洲化,后期逐渐调整欧化。我突然惊觉,我们所认知的所谓“东南亚美人”,他们欧化的五官特点或许并不是一种现在的审美特点,而是欧洲审美对其的训化。越南的传统服饰是旗袍、斗笠,这是依附于中国时的审美,因此文化的西化影响在越南提现地更明显。而东亚三国中日韩的五官审美虽然近年来幅度增加,但主流审美仍是亚洲化的五官特点,那些寻求面部欧化的求美者返会被人排斥,我认为这其中有汉文化圈固有的文化积淀深厚的缘故,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度自信,人民对让放弃亚洲面孔的求美者产生了“非我族类”的心理。
5.27
读董晨宇 段采慧《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过往的研究大多基于用户的网络自我呈现,而作者则另辟蹊径基于对25位分手者的深度访谈,探究反向自我呈现即自我消除的意义。不仅新闻发布者将信息作为策展信息呈现于用户眼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恋爱信息的用户同样策展了其私人生活。社交媒体让恋爱关系变成了一件可供他a观看的事件情侣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呈现感情状况发布合影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他们的亲密关系,成为一种新时代的恋爱仪式。作者认为人们在自我消除的过程中实际完成了对自己的反身性审视,这有可能影响人们今后在社交媒体中呈现时的自我审查。
5.28
读戴颖洁 吕梓剑《都市青年女性的晚婚潮:女性主义与大众媒介的联姻》。作者基于格伯纳的韩话理论视角,通过对20位都市青年女性和四位晚婚女性父母的半结构式访谈,探讨女性主义的媒介实践及其对都市青年女性晚婚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主义会通过负面婚姻新闻的报道,婚后焦虑的媒介渲染,独立女性形象的媒介建构,女性意见领袖的示范,开放化的网络话题讨论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市青年女性的婚姻观念青年女性在不知不觉中接纳晚婚,晚婚成为常态。这种晚婚潮成为女性主义不断修正传统社会性别制度,以反抗“父权制霸权”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3:06
5.29
读杨乐怡《景观日常化与日常景观化:从短视频看网络媒介时代景观的转向与建构》。作者认为随着短视频等新型网络景观的发展,景观进一步完成了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嵌入、融合和建构。一方面,景观持续将自已刻画到生活中去,广泛描绘无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意蕴,承载当代人的生活图谱和心路历程,呈现“景观日常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景观的触角延伸和价值转化过程中,网络景观的社会地位日益突出,影响着现实和自我的建构,甚至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系统,走向“日常景观化”的深层次社会建构。这与近些天网络上流行的“多巴胺穿搭”很像,用户在短视频、网络社区浏览到大量相关穿搭分享,并形成自我的建构,整个社会将网络景观投射到日常景观中,似乎夸张的表现成为习以为常的景象。
5.30
王源演唱会大量女性粉丝身着婚纱观看引起了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在这件事中,婚纱的符号象征意义是舆论产生的关键。婚纱的传统象征意义,与其说是“神圣的爱情”,不如说是“婚姻”。在古代欧洲,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是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由于之前文化观念中传达出的女性必须依附于婚姻,以及女性必须“贞洁”的观点,“婚纱”更是被赋予了“一生仅一次”的神圣价值。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注意到自己的个体价值,开始用解构“婚纱”的方式挣脱“婚姻”的束缚,独身女性穿着婚纱为自己拍写真早已屡见不鲜。“婚纱”的象征意义也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变化,它固然依然象征着婚姻、爱情,但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纪念”、“仪式”,毕业季的女生会拍婚纱写真为自己的青春划句号,结束了婚姻的女性也会用婚纱来表示新的开始。

而粉丝身上穿着的婚纱,指向的正是现代观念下更加开放、自由的婚纱符号意义,是对偶像热烈的情感表达,是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纪念,是对理想中的亲密关系的呼唤,也潜藏着对传统婚姻束缚的抗争。
5.31
毕业论文答辩,进行顺利,老师对我的调查问卷设问有一定疑问,最终对问卷问题做出了一点改动。
6.1
最近,“学术妲己”一词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讨论,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博士生的答辩视频。视频中,一位女博士生在答辩时被评委点出不足,未予通过。但是,该评委之后又对她说道:“没事,顾成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以后的人生会往上走。”网友反映,这名女博士生手握19篇SCI和一篇发表在Nature的一作论文,而这些履历主要是靠她和导师顾成的不正当男女关系而获得的。因此,这位女博士生被人称为“学术妲己”,数次占据热搜,引发人们的讨论。但是,没有“学术纣王”何来“学术妲己”?在一个个热搜词条背后,只有这位女博士生被人拿来讨论,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却隐身于幕后。这次学术不端事件其本身是人情关系对学术规范的挑衅,而其报道则是话语权力对女性身份的霸凌。
6.2
前段时间,几位在北京海淀一所公立学校国际部上学的高中生发帖,寻找在职高上学的女孩子进行一次coffee chat。在其发出的帖子中,明确提出了这次聊天的目的只是交朋友、分享学校生活、交流对一些事情的思考,或者单纯地纾解情绪,然后根据聊天内容编成口述历史。但是后来有人指出,这些国际生举办这次聊天局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自己的课余作业收集素材,拿职高女生的故事写成社会调研,用于申请海外大学学位。在整个活动策划中,无论是调研目的还是伦理,都充斥着社会阶层中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俯视与冒犯。他们用冠冕堂皇的话语,美其名日“交朋友”,但实际上却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利用社会阶层差异实施的一场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与“救赎”。
马克思.韦伯在社会行为层面把握“理性”概念,其中,他提出了一种“工具理性”或日“目的合理性的”。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简而言之,即做事情是目的导向的,将其他人或事作为自己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在北京国际生举办的coffee chat中, 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交朋友”,而是利用这个幌子来实现自己申请国外大学的目的。在其中,职高生无疑是被他们当做了完成作品的工具和手段。有人评论说“他们已经在利用与他们父辈相同的手段来剥削他人”,花费一杯咖啡的成本,罔顾他人的隐私与情绪,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将.别人对象化与工具化,将别人当做实现自己目的的跳板。
6.3
郑州市博物馆与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合办了“大河文明”特展,展陈文物有猫木乃伊、木乃伊棺等文物,古巴比伦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通过大河起源串联起来。埃及的诸神信仰在与希腊文明的战争和征服后逐渐衰落。参办单位、文物单位竟没有一个埃及的,令人唏嘘
6.4
继续毕业生党员档案整理,已进入尾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1:58
6.5
最近,“宝宝辅食”tag成为了小红书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分享日常穿搭、妆容教学,还是简单地记录生活,大家总会在一长串tag的最末尾再添上一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宝宝辅食#。这是因为小红书的算法机制在进行个性化分发时,不会将男性用户列为“宝宝辅食”内容的关注者,因此不会将此tag中的内容推送给男性用户。这类反向利用算法来控制内容分发范围的行为在其他平台也出现过。在微博中,用户也发现了“镇魂”隐身术,即在个性签名中加上“镇魂”,自己的账号就不会被人通过ID搜索出来。而这一系列的行为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人们为应对网络环境中内容撒播造成的误读、曲解寻得的无奈之举。
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中提到了来自基督教的撒播观念“凡有耳者皆可听”,这种撒播观念提出传播不是心连心,而是手拉手,不要使受众双方处于一方说、一方听的不平等状态,让受众拥有自由解读的权利。事实上,不论我们是否认同撒播、是否愿意将自己创作的文本进行撒播,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我们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以撒播的形式,被算法推送到不同的受众的信息流当中。正如罗兰·巴尔特提出的惊人论断,“作者已死”,这些内容一经发布就有了被任意解读的可能,作者不再有权力控制意义的自由发展。
由于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同的身份、阶层、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内容在被受众进行任意解读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导致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出现传播隔阂,陷入一种无法沟通的无奈之中。而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男性与女性的经历、观念的差异使得不同性别之间的交流成为传播隔阂问题的重灾区,女性的穿搭分享、日常生活分享在男性的凝视之下存在着极大的被曲解的可能。在这种交流的无奈下,人们干脆去寻找控制内容撒播范围的方法,用减少“意外的听众”来降低交流的难度。
6.6
读《道德心理的舆论张力: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的演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针对当下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之间频繁融合演化,加剧破坏舆论生态的现实,采取传播效果研究的视角,从个体层面上,探索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定量的作用关系。通过对821位网民心理和行为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契合网民道德焦虑,并能激发网民多元、复合道德情绪的网络谣言,能够使网民形成对相关主体的消极道德判断,进而使网民实施网络暴力行为。这些网络谣言也由此演化为网络暴力。其中,对网络谣言相关主体的消极道德判断是演化过程的关键中介。四类道德情绪线索和三类道德推理依据是促使演化的信息因素。在两个递进的演化阶段里,道德标准、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低理性和道德推脱等网民的道德心理因素也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和协同影响。由此,作者揭示了网民在消极舆论活动中具有道德审判和道德伪善的倾向,作者认为整合了多种社会焦虑的道德焦虑,以及表现为道德推脱的自我道德优越感,是演化活动的心理根源。作者还通过证明网络谣言的原生属性与演化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指明了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演化的自然性和必然性。
6.7
读王润作《“记忆的微光”:“恢复高考”的自传式书写与新媒介记忆研究》。 作者以新媒体APP“一点资讯”凤凰历史“纪念高考恢复四十周年”专题视频的评论留言为经验材料,考察新媒体空间的自传式记忆书写和新媒介记忆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新媒介空间使不同世代的考生自发地汇聚,多种记忆话语的交汇与争鸣形成1977“恢复高考”事件的多元记忆书写;自传式书写呈现的“记忆的微光"将处于记忆与遗忘之间的社会记忆浮现,弥合了“恢复高考”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断裂;新技术、社会变迁与生命历程的交织构建出多元话语的记忆阐释社群,成为不同世代的记忆主体唤起自我认同与强化集体记忆的重要纽带。作者引入了社会记忆学家刘亚秋提出的概念:“记忆的微光”,这个概念是介于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之间的中间地带。
6.8
近期的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彩票销售创近五年来同期新高。而在这些销售额中,年轻人占比颇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前往彩票站、寺庙、许愿池等地方,“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玄学,对这个现象我颇有感触回想起自己由从嗤其为“封建迷信”到当做心理安慰,偶尔买彩票、去寺庙里逛一逛已经成了我的一个小习惯。而当我思考这其中原因,当今社会是乌尔里希口中的“风险社会”,而钞票则成为年轻人立足于社会的安全感所在。身处风险社会中的年轻人或是深觉一夜暴富并无可能,所以寄希望于运气,或是单纯想要进行一种消遣娱乐的体验。基于各种原因,买彩票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景观。与“封建迷信我嗤之以鼻,财神殿里我长跪不起”引起众多共鸣相同,买彩票拜财神既是风险变动中年轻人对未来命运的希冀,也是单纯的游戏性的情绪消费。史蒂芬森在继承赫伊津哈、米德、戈夫曼等人关于游戏的思想基础上,强调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交流的目的,因为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传播本身就是一种高度自主性和主观性的“游戏”,传播主体在利用传播进行自己的游戏,感受生命的活力和价值,体验生命存在的快感。在这种游戏的心态下,年轻人买彩票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在其中主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快乐感受。彩票除了与财神具有相同的金钱导向的现实属性,它也与盲盒相同,都具有能够给人以期待感和惊喜感情绪消费属性,可以让人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消费本身的乐趣。
哲学家伽达默尔利用游戏的概念说明了人的诠释过程,在他的论述中,人们沉浸在艺术作品之中,既是对作品的体验,也是个人的内心表现。在这种诠释过程中,人与艺术作品的主客体划分消失了。借用伽达默尔的论述,年轻人热衷于买彩票既是对购买过程中惊喜感和期待感的享受、是消遣娱乐的手段,也是借买彩票这一行为进行自我表达一一表现其对美好事物的 期盼和信仰。
6.9
最近“白人饭”概念火了。一包生菜、一板火腿,再淋上一点酱料,一顿午饭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这就是网络上最近频繁调侃的“白人饭”:原材料极其简单,做法极其随便,味道不一定好吃,但是足以维持生命体征。除了“中国胃”们皱着眉头的吐槽,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这种“白人餐”,一开始是低热量的食材与烹饪方式让它们获得了减脂群体的青睐,后来,简单省事的做法让它们成为了都市打工人们的福音。低阶一点,就是需要加热的面包、三明治配上一杯美式;再进阶一点,就是法棍配上一点蔬果,直接省去加热的环节。在日渐缩减的个人生活时间和越发内卷的工作下,哪怕是“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开始无奈放弃对饮食的重视,转向了“能活着就行”。这种现象或许可以用罗萨的“加速社会”理论来理解。罗萨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前辈的社会批判路径,形容当下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在加速社会之下,作为社会加速引擎的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缩短时空距离的手段,传输速率更快的移动通讯技术、时速不断提升的交通.工具,都不断地驱赶着社会节奏“快一点、再快一点”。而这样的社会加速落于个体身上,体现在日渐严重的时间匮乏感知、焦虑,以及不断加速的生活步调上。“快节奏”生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题,严峻的竞争形势让人们只能投入内卷来维持自己的竞争力,“自律”“高效”成为评价个体生活状态的标准,“荒废时间”的负罪感、焦虑感成为了每个现代人深嵌的囹圄。“白人餐”正是人们用以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的又一手段:简单省事、可以维持生命体征,同时低碳水的饮食也可以避免食困,方便人们在下午再次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我自己对于所谓“白人饭”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本身对面包类食品就比较喜欢加上制作简单对于我这种厨艺不精的人是一种福音。况且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这种与之匹配的饮食又有何不可呢?
6.10
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对于青岛这个城市我此前并不熟悉,只是知道青岛啤酒有名,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风景不错海鲜好吃。真正来到这座城市,主动去了解它,才发现它并不简单。青岛的很多老城建筑颇有欧式风情,整体竟有一些上海感。在啤酒博物馆,这个城市借助它最著名的品牌、产业讲述了它的历史。在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中,青岛成为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也带来了它的啤酒产业。一战后日本夺走了青岛的殖民权,青岛啤酒工厂由日本的株式会社接手。在之后的战争中,青岛啤酒几经易手,在建国后才真正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产业。如今的青岛啤酒在延续经典产品的同时也开拓新系列,并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已然是世界500强之一。青岛啤酒的演变正是青岛历史的缩影,一幢幢小洋楼、教堂如今已是打卡圣地,但了解美丽背后青岛的道道旧伤,仍让人不免战栗。
6.11
读《容积捕获:数字新闻的立体景观、六度自由与索麻困境》作者介绍了一下容积捕获这个概念。容积捕获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摄影术,主要依托摄影测量法动态捕捉3D影像,基于这一新技术生成的容积视频可超越以往360度全景视频的三个自由度进而达到六度自由。以容积捕获技术为基础的“容积新闻”被认为是一类全新的数字新闻样态,藉由数字建模构筑立体化新闻场景,用户可“步入”新闻现场“触摸”被摄对象。不同于既往虚拟现实新闻的“沉浸式"指征,容积新闻转向以空间叙事和用户主导为核心逻辑的数字新闻创新范式,具备成为独立的、成熟的数字新闻样态的实践可能。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容积新闻的适用题材、消费场景及其自身可能存在的信息过载、“索麻”体验以及对人类用户生理带宽的冲击等问题值得反思。“索麻”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提出的“飘飘欲仙、麻醉性的、欢愉的幻觉”。作者认为过于逼真或许放大记者的负面心理体验,另一方面深度造假也更容易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5:35
6.12
6月7日,广东广州地铁8号线上,一女子看到一大叔蹲着玩手机,怀疑对方偷拍自己,要求检查相册。在大叔同意让她检查相册并自证清白后,该女子仍在网络上曝光大叔视频,并将其称为“猥琐男”,认为他手法娴熟不是第一次作案,并表示既然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之后地铁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警方已介入处理,因为是误会,双方当时已经和解。事情发生之后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各类观点、评论在舆论场上相互碰撞,其中也不乏情绪性冲突。但纵然观点各异,我们也应当达成这样的共识:女性在面对可能的伤害、侵犯时做出合理维权的举措并无不可,但此类造谣式网络维权也实实在在地正在对女性维权带来污名化危机。
“他者”思维时刻存在于人类的话语当中,自然也存在于互联网的互动交流当中,通过给相应个体设置一个“他者标签”,将对方打成马克思笔下“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化作昆德拉口中“构想成恶的信徒”。无论是女生发出的“猥琐男”,还是之后网友对女生“川大新传研究生”身份的强调,实际上都是对其设定“他者”的标签,强调其身份的异质性,放大事件之中存在的身份对立。这种身份对立更容易激起公众的情绪性表达,甚至从观点输出逐渐演变成身份对立之下的情绪宣泄。而在这一过程中,舆论讨论的焦点偏移,原本推动公共事件发展的目的被消解,与其说是“正义发声”, 不如说是参与了一场退化仪式的狂欢:从群众中选出一名成员,将其塑造为一个“另类”、“ 他者”,然后大家一同对其进行谴责,降低其社会地位或将他从集体中驱逐出去。
“铺垫效果”又被称为“底色作用”、“预示效应”,指的是一个先快速呈现的刺激对紧接着出现的第二个刺激的加工产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这种效果会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和刻板印象。铺垫效果的产生,主要通过“可接近性”的信息,包括最频繁接触的信息和较近接触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个体头脑中提供了“预示”,为对之后类似信息的认知进行了铺垫。而在网络舆论当中,铺垫效果表现为同类事件的既往舆论为之后的舆论进行某种铺垫,为公众提供一种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最终的结果时同类议题前后的网络舆论呈现出相似的倾向。
近年来,关于“偷拍”的公共事件屡屡发生,从此前部分高校被爆出有男同学偷拍女厕所等新闻,到近期BBC曝光一中国男性开设网站贩卖偷拍、性侵视频,这些事件一方面增强了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风险感知,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偷拍”事件进行了认知和情绪上的双重铺垫。因此人们会更加关注女性发布的关于“被偷拍”经历的内容,并在舆论态度中偏向维权者,积极地对其进行声援。
6.13
读孙志鹏 徐锦秀 帐篷里的远方:青年“精致露营”现象兴起的文化透视。文章立足青年文化视角,对近年来兴起的“精致露营”现象背后的现实图景、社会成因以及文化功能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青年“精致露营”现象呈现出大众化、品质化、精细化的现实图景。“精致露营”的社会成因主要包括后疫情时代促使青年回归身体在场的具身体验、社交媒体倦怠唤醒青年真实社交需求、精致化符号消费助推青年建构象征价值等三方面。青年“精致露营”意义的文化功能体现在空间场景重塑实现青年休闲解压、互动仪式构成赋能青年情感能量、自我策展搭建助力青年身份认同。
6.14
读付怡 后疫情时代治愈系综艺节目研究。作者认为,后疫情时代加重了人本身的存在焦虑、自我怀疑和倦怠情绪,重新催生了对治愈系文化的诉求。治愈系综艺一方面积极回应社会诉求,通过个体化、审美化、孩童化、怀旧向的治愈元素进行文化抚慰与心理治愈。同时不断发展变化,打破形式区分,从治愈系综艺转向综艺的治愈功能,从主题到元素、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综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疏解个人情绪、弥合人际关系、缓解压力的作用,但是仍存在值得警惕的地方,即短暂的精神安慰可能使观众后续感受到更大的空虚和失落。当治愈商品化,治愈系本身的对抗和反思会被资本收编。
6.15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讨论高考话题不仅是人们对于教育发展的关注,也是人们对已经逝去的高考记忆的怀念。今年全国甲卷的语文作文题目“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诚然,对媒介技术的关注是近几年传播学发展的重心之一。媒介技术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其最大的影响之一即对人的时间感受和时间观念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更好地控制和利用时间;同时,人类也逐渐活在了媒介技术对时间的操控中而不自知。
胡塞尔指出,主体基于“原生回忆”(人脑中突然出现的主观意识活动)和“次生回忆”(人脑中保存的记忆)之间的深刻关系形成了对于时间客体的意识体验,以及对于时间流的把握。斯蒂格勒将前者称为“第一持存”,将后者称为“第二持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持存的概念,即在记忆机制中,对记忆持存的体外物质性记录,是一种数字义肢。
当前的网络技术就是典型的第三持存,数字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持存扩展人的记忆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利用网络这种第三持存更好地掌控了时间和记忆。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借助第三持存,平台媒介建构了直接影响人的个体和群体意识活动的发生和体验,人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失去对自己时间和记忆的控制权。
斯蒂格勒将传媒称为时间工业,认为它生产着大量的“时间客体”,即由网络信息技术生产出来的可以拟真时间在场的义肢性客体。个体变成时间客体之后,其意识结构就具有了电影特质,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存在着蒙太奇的过程一一对回忆的剪辑和拼贴,如慢镜头、快速剪切、定格等。媒介技术的任务就是谋划、占据时间,使得个体生命时间与媒介时间高度重合。由此,人们对记忆和时间的体验就被纳入了媒介的呈现逻辑之中。
6.16
2023年6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牟林翰涉嫌虐待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告人母亲) 73万余元。2018年,牟林翰与被害人陈某某确立恋爱关系。此后,牟林翰因纠结被害人以往性经历一事心生不满,与被害人发生争吵,并在之后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被害人。牟林翰对被害人的言语侮辱已经构成了虐待行为,且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被害人精神状态不断恶化最终自杀身亡。此事一出,“PUA”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长达三年的案件终于宣判,提起PUA,这个词在网络中似乎也带有了一种娱乐性的戏谑意味,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严肃性。
人际交往的心理本质是芝加哥学派早期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他们以情境和框架为基础,从个人的社会角色出发,探讨传播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认为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被建构的。在库利看来,社会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社会关系存在于人的观念交流之中。在“镜中我”理论中,库利以镜为喻,来形容人的社会自我,并指出这种对于自我的认识决定了主体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库利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态度和期待会成为个体的‘ 镜中我”,通过这面镜子,个体不断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把握。
牟林翰利用言语侮辱和人身攻击,让被害人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失调,不断否定自我、怀疑自我,从而不断贬低自己、依赖他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人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也就为牟林翰PUA被害人埋下了一颗种子。
PUA (Pick-Up Artist) 一词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正处于性解放和道德变革的自由浪潮中,夜店里的年轻人相应地流行起了新的性文化。1977年,埃里克,韦伯出版了《如何搭讪女孩》一书,被封为PUA的鼻祖。但是后来,PUA从快速搭讪女孩的技巧逐渐演变成为打压对方、使其产生心理问题从而依赖自己的情绪操控术。直到牟林翰PUA被害人致死,PUA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它都是以被人厌恶的严肃态度被看待。
但从去年开始,PUA开始被加上了一层娱乐化的戏谑意味:许多人因“PUA”三个字母容易混淆,而衍生出用“KTV"“KFC”等同为三个字母组成的词语来代替PUA的娱乐性话语一-“少KTV我”“小心他KFC你”等,从而削弱了词语本身的严肃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化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时至今日,PUA已经成为茶余饭后人们谈笑间随意提起的话题,这无疑会淡化人们对其本身危害的认知,而对于本来就对PUA的概念不熟悉的人来说,这种娱乐化也是在培养波兹曼口中的那种“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
6.17
读黄旦 新闻传播学科化历程:媒介史角度。文章内容提要论文从媒介史的角度, 考察分析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化历史,认为19世纪通讯、交通,尤其是印刷技术的基础上,专业新闻业开始崛起,新闻学的产生,就是与此紧密相关。新闻学是以报纸职业为导向,以报纸职业及其业务操作为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以伦理规范为要旨的学科。大众传播范式及其研究,则是由广播范式所引发。大众传播学是以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和经验研究为目标的,以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及其效果为重点的社会学科。在美国,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在建制上常常属于一个学院,实际上二者是拢而不合各做各事。论文最后指出,当前数字技术使得传播进入“互联网星系”,完全不同于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因此,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紧紧扣住媒介技术、传播形态和学科的关系,以新的基点、新的思路来筹划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已属当务之急。
6.18
读石磊 周卫萍 盲盒消费:基于情感联结的仪式化体验。作者认为2019年盲盒的走红遵循着特定的消费逻辑。盲盒以不确定性打开人们的消费欲望,将艺术、设计、雕塑和潮流文化等多种元素融入玩具载体,释放IP消费活力,构建消费情境,建立网络社群,促进情感共享与共振,这些共同带来盲盒消费的仪式化体验。不过,对盲盒消费狂欢背后的盲目消费、虚假宣传、资本操控、消费泡沫、缺乏规范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6 10:42
6月19日
读彭兰 AIGC与智能时代的新生存特征。作者认为AICC领域技术的发展, 将带来人机共存的新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机交流将逐步普及。一方面,人机交流中的机器具有较大的可控性,人可以对交流进行各方面的控制,但这未必总能带来理想的交流效果。另一方面,人机交流中的机器也在对人进行着反射,或用自己的方式对人进行驯化。AICC为平民进一步赋权,艺术创作渗透进日常空间与生活,普通人有了“艺术化生存”的可能,但艺术的独特气质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不断消磨。AIGC 也会带来高度虚构化的视觉空间以及幻像化的人,如人的数字化身或各种虚拟人,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进一步被模糊。文章中对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行了细致阐释,其中一个特点“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让我联想到我的毕业论文选题生活类短视频和与之相近的vlog这一视频类别的大热。在ai进入对日常生活空间的艺术化创作后,所谓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或许会逐渐变成不断的拼贴模仿,所谓艺术的独特气质也在“ins风”“网红模板”中消失。
6月20日
校级毕业典礼
6月21日
院级毕业典礼
6月22日
读Kidult-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作者指出成人孩童化现象先后经过了由物质粉饰到内心追寻的演变,成为当前的流行文化现象之一。作者通过对18- 40岁青年群体的Kidult现象的调研,提出对20- 25岁的青年群体需要特别关注,由于青年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正视成长的烦恼,改进现有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注重主流文化意识的强化和教育引导。其中,作者引述了千石保在他的著作《“认真” 的崩溃一新日本人论》中的阐述,当一个社会从产业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物质富足已经满足了从前工作的目的一房子 、汽车和家电,年轻一代就不再能够忍受产业社会中规中矩的枯燥程序,转而需要享受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时尚感以及表演情调。他把青年人的这种倾向表述为“即时满足”:从工作的手段中就要得到快乐,而不是通过“忍耐”手段的无聊达到物质目的。这是kidult的一个社会动因。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kidult,也许向儿童文化的回归和学习会成为补充和创新成人文化的一剂良方。当然,回归不是简单地退回到儿童文化的现实状况中,而是要学习儿童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帮助成人找回在现代文明中失去的宝贵的东西。青年文化可以看作儿童文化向成人文化的过渡。
6月23日
读李彪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
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作者提出,随着社会关系茧房化和重归部落化,情感和立场优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来临。文章认为,后真相使得舆论场出现新转向:从“个体对事实的争论”转变为" 群氓为情感的困斗”,从“两个舆论场”到" 多元圈子区隔并存”,"从"广场式的众声喧哗”到“客厅式的窃窃私语”,从“技术-公权力两方角力”到“多元力量纠结对决",网民从“想象的共同体”到“ 偏见共同体”,”行为从“围观-较真"模式到“应激-遗忘”模式、舆情治理从“寻求达成意见共识”到“意见压制与竞争失序”,基于此,后真相时代需要对社会治理的范式进行转变,构建后共识和后秩序。而对于这种秩序构建,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用意见博弈的正和思维代替零和斗争思维,即不能盲目压制反对声音,运用增量思维,并在增量分配上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
6月24日
近日,黄子佼承认自己对女性有过骚扰之后,进一步曝出13位艺人的黑料,首当其冲的便是“大S、小S吸毒”人们纷纷涌上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一种网络围观的形式实时关注爆料事件的进展,同时也不断地开辟“支线副本”,试图挖掘爆料背后的更多“内幕”。这场吃瓜风暴尤其贴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巴赫金将“狂欢”现象理论化,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反抗霸权力量、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狂欢理论的前提是对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一面是现实结构中的官方世界,另一面是与之对立的“颠倒的世界”,是平民大众的狂欢世界。狂欢具有大众性、全民性,是对现实结构的颠覆,也是人们对官方世界中挤压情绪的宣泄。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指出,狂欢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突破一切道德规范和理性限制,释放出本能的情感和越轨行为,从而带来极大的愉悦感。社交媒体平台给人们的狂欢生活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狂欢广场”,在这个平台,上,不同阶层、财产、门第、职业、等级、年龄、身份、性别的群体被平等地赋予了传播权力,将赛博世界塑造成了狂欢理论中“颠倒的世界”。在人们参与热点事件时,偶像、明星、高管等现实中有着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走下神坛,其具有神秘感的身份被祛魅、被解构,人们就在这种解构权威身份、符号的狂欢中实现情绪宣泄。
6月25日
“第一章沉淀;第二章高考毁了我xxx梦....;第十章考研380可以去哪里调剂;第十一章一看领子就知道月薪3k;第十二章 永远怀念xxxxxx”这便是近来文科生们“沉淀文学”的一隅,记录着结构性困境之下的人们总是和梦想“差一点”、总是一步一步地对目标进行降级的令人挫败的现状,记录着文科生们从满怀热忱到接受现实的整个过程。在沉淀文学里,我们看到近乎被神化的学历也不再是什么金手指,211、985的粉领毕业生们依然困在升学、就业的现实问题里。一方面是张雪峰等旁观者用笃定的话语告诫新一批怀揣文科理想的人“不要选”,另一方面是“沉淀文学”中的文科过来人在感叹人文社科给予自己的理想与理想的破灭。
纵然经历各异,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沉淀文字”中看到共性的痛苦:教育缺陷、就业难题、阶层固化.....而这些共性的痛苦,源自共同的现实困境和结构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指的是由某些制度性、政策性的因素,或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引起的的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皆为其表征。而又因这类问题深入社会结构,我们很难寻找到一个“药到病除”的良方,人们在这些问题面前总是感到十分无力:“这里有问题,但我不知道怎么办”。最后,为了疏解这种无力感,人们只能通过网络文化来适当宣泄这样的无奈与焦虑,之前用的是“二舅”,后来用“孔乙己”,现在用“沉淀”。
同时,“沉淀 文学”的出现也源于高考神话、学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高考--拥有好学历--收获一份好工作”长期以来是普通人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考”总是被赋予超越了考试的符号意义--“改变命运”。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有了好学历就意味着好工作、好未来,所以会在学历晋升这条轨道上卯足了劲头,渴望搏出一番天地。但到了现在,学历神话已然被打破,优秀的学历证明不能带来理想中的好工作这样的认知和人们此前的固定认知形成了剧烈的反差,让人们不可避免地陷入费斯廷格口中的“认知失调”。人们只能通过自嘲来宽慰自己,从而平衡自己的认知,与自我达成和解,现代年轻人这样的心理失调成为了“沉淀文学”流行的又一原因。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3 13:45
6.27
阅读后人类的相关论文
实习:制作政务公众号传播内容和效果分析报告,阅读相关维护政务公众号的论文
实践记录:
发现几个搜索公众号数据的网站:新榜、清博智能、次幂指数,可以搜索到常见公众号的发文规律、具体数据等详细内容,在写论文或相关稿件需要数据分析时很有用。

6.28
听讲座《审视类人:人之彼岸的愿景与陷阱》
讲座记录:
表演原则2.0:主体性奉行由法兰克福思想家马尔库塞所称的“表演原则”(《欲望与文明》中提到的,是一本反资本主义异化的书,人需要执行现实律令,变成一个高产、寻求成功捷径、战胜内卷的状态,在AI的发展下,表演原则加剧,成为2.0版本)。个体要在经济竞争、生产力和增长的丛林中要保全自我,拼搏厮杀并胜出,就需要一个专注于实力、生产力和增长的工具理性,要排除了情感、梦想、懈怠、沮丧、衰老和死亡等人类特质。

6.29
阅读《过时的人》至第30页
梳理毕业论文一个小标题的思路
记录词汇:“人计算”和“无意的算法残酷”和“时间糨糊”——【16页,将来自由时间不会再是“本真”的生活,而会成为空洞的时间,成为不可控制的“时间糨糊”,成为毫无意义的虚度年华,这样的时间只会给人带来憎恨。】

6.30
阅读人机关系、后人类主题的相关论文,梳理一个小标题的思路
阅读论文时看到的书籍,加入阅读计划:纳斯鲍姆《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论文记录:【现代技术从后果看具有“善恶对价法则”:一项技术造成善果的能力,也可以造成同等程度的恶果。其实,这个法则还有个补充原则,即技术能力的“善恶后果不对称法则”:在人类欲望的驱使下,技术的“为善利用”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的快乐满足没有止境;但技术能力毁灭人类整体的门槛则有确定的“阈值”——无论核武器还是生化武器,到一定程度就足以毁灭整个人类和人居环境。】

7.1
阅读《过时的人》至第60页
梳理一个小标题的思路
阅读记录:
【49页,在工作中积压起来的破坏欲和愤怒无法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宣泄,下班后则转移到了业余生活中去,这时他们不是向工厂里的机器宣泄,而是向那些原本为了娱乐和消遣装备的机器身上发泄,他们的怒火在原本无辜的替代机器上得到了冷却。】——当下,年轻人在休闲时间中报复性的使用手机?沉浸于短视频?是否也是一种情感宣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9:24
7.3
读 李欢 徐偲啸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数字时代网络用户的“被记忆权”研究。作者首先指出,理论界普遍认为, 媒介技术的革新大幅扩展了个体的记忆边界。在“记忆成为常态、遗忘成为例外”的背景下,立法需要引入“被遗忘权”(删除权)来矫正这种失衡。但是作者认为,主流理论往往忽视了媒介技术变革所引发的“记忆失控”现象。数字时代的记忆存在“媒介依赖”的特点,以各式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控制用户信息的能力,进而导致个体对相关记录的掌控力度不断降低。面临平台方主导的删帖、终止服务等情形时,用户也时常无法决定何种信息可以被保留,其数字记忆显得非常脆弱。除了删除之外,用户与之对应的、被记忆的诉求也应受到重视。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法律层面确立用户的“被记忆权”,并且这与“被遗忘权”所倡导的信息自决也是一体两面的。
7.4
读 胡泳 刘纯懿 现实之镜:饭圈文化背后的社会症候。媒介技术的变迁改变着文化的发展样态,作者认为同样的,一种文化的兴起、演变及其运行规则,也折射着媒介技术的特征和机制。饭圈文化是粉丝文化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产业模式的转变所衍生饭圈文化出的新样态,是粉丝群体以网络社交平台为主要空间、围绕偶像所展开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它有特定的圈层的定义传播模式和群体内部的运作机制。在此背景下,作者认为,数字媒介背景下的饭圈文化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症候性文化,它化身为一座时代“镜城”,媒介、技术、资本、主体、社会都在其中得以显影。文章梳理了有关中国当代饭圈文化的论文概要三种常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文章重点聚焦饭圈文化在中国的在地化经验、特色和所彰显的社会背景,最后对饭圈文化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期饭圈文化在不断“破圈” 的同时,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整合作用。
7.5
在戴建勇被曝光曾多次性骚扰女性之后,其几年前拍摄的系列作品《朱凤娟》再次收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惊觉照片中立体的、富有生命力的,且以极强的情绪张力打动着观赏者的女性,实际上是身处在饱含着凝视、剥削的镜头与闪光灯下的。摄影机等带有屏幕的媒介工具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新的媒介距离:空有并不全面的视觉感知,其他感官上的感受是弱化甚至缺席的。这种单一的、仅仅延伸了视觉的人体延伸,让人进一步脱离了全感官感受的自然感知,也进一步推远了屏幕前后两个主体之间的距离。而当屏幕两面双方的权力不平等时,比如镜头之下,摄影者是观看者、被摄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观看,这种脱离了自然感知的状态使得拥有权力的人越来越容易将屏幕对面的事物视为他者、视作工具。
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概念——凝视。“凝视”并非简单的注视,哲学家萨特认为“凝视”创造了一种主体性的权力差异,凝视与被凝视的这段关系中,被凝视者是被物化的,而不是作为“人”平等地出现的。在《朱凤娟》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或许会感觉到一张张照片中散发出的“被凝视感”更加令人不适、甚至毛骨悚然,这是因为照片中体现的并非是单一的凝视与被凝视,还有来自凝视者的“凝视邀请”。作为拍摄工具的摄像机,在凝视之中成为了凝视者眼睛的延伸,如果日常中人们感受到的凝视来自无形的视线,而这种摄影过程中的凝视则来自具体的摄像机、来自拍摄中不断伸缩的镜头,以及拍摄时的闪光灯和突如其来的快门声。与此同时,摄像机将时空快速压缩,将凝视的整个场景定格下来,而在这些“作品”被收集成册,甚至被放置在一个实体空间进行策展时,“凝视”的瞬间被凝视者分享了出来,他邀请着其他人,穿过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一同站在权力高位注视着、赏鉴着镜头对面的被凝视者。
7.6
作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延伸,算法以数据程序的形式实现对目标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如今,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交平台都在利用算法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刷到这个我这号算是练成了”成为许多人对推送内容表达满意的反映。算法技术也由于这种广泛而频繁的应用由一个冷技术术语成为一个热文化的高频词,重塑了信息运行与信息传播的样态,成为智能社会急剧发展的源泉。但是,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机制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被用户所驯化的同时,人也在逐渐陷入被异化的窠臼。
费尔巴哈曾赋予异化一种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会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从本质上讲,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的过程。根据这种定义,算法异化可以理解为算法作为人类产生的对象物,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的一种现象。算法推荐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操控用户依赖的信息流对用户进行画像,在用户终端完成因人而异的信息适配,在一次次迎合其喜好的内容推荐中建构了一幅绚丽的幻境。这种一次次的内容过滤让算法在完成降熵的同时,由同语境、同价值观、同主题汇聚而成的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组建而成的信息茧房也将用户桎梏其中,凡与用户画像存在出入的信息都被排斥在茧房外,用户画像被算法绘制得越清晰,茧房内的信息环境越单一,用户自身既有的刻板成见与认知偏差就愈牢固。
7.7
读 张昱辰 重构“恋地情结”:城市徒步中的传播与文化政治。作者认为,城市徒步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也构成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传播实践。城市徒步不断传播与大众化旅游不同的理念,构成了对文化工业的反叛;城市徒步通过个性化路线选择与独特城市意象的塑造,构成了对主流城市叙事的反叛;城市徒步使得参与者以线上线下往返穿梭的方式交流与移动,建构起短暂的审美共同体,构成对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反叛。城市徒步在多层面演绎着复杂的文化政治,它让越来越多都市人通过“对家园的朝圣”来对抗“无地方性”,寻求重塑“恋地情结”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认为,行走不仅仅构成身体移动,更是在实体空间中表达意义、塑造认同。线下地缘性活动的展开,有了更多的社交意义和自我价值,这一点可以在CityWalk、剧本杀、b站up主发起的城市捉迷藏活动中多有体现。同时,作者提到参与者无非是用身体在场的经验来验证和补充既有印象与想象。在任何活动开始前,参与者一定是会对接下来发生的场景、事件等有一个大致的想象,活动参与过程无非是对想象的修正和补充。
7.8
读 王琛 “内卷化”及其文化心理机制分析。作者指出“内卷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有其重要的社会历史形成机制。它是一个专制封闭社会不断自我复制的结果。不仅保守的小农经济可能存在农业“内卷化”问题,本性开放的市场经济也可能“内卷化”并形成“过密化”的市场空间。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内卷化"现象则需要反思我们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内卷化人格”具有的特点为,缺乏原创品质与激情,惯于模仿与跟风,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零和思维,悖论人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群体内部社会信任的崩溃。而克服“内卷化人格“,则需要真正尊重个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与教育环境。”悖论是内卷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悖论的产生盖源于文化本身的有限性与时空(现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内卷化的社会无疑是一个熵增的社会。悖论现象,就是一种社会之“熵”,无序、耗散、低效或无效。
7.9
“直到今天,宛瑜的飞机才真正落地。”最近,有许多网友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长大后才真正理解了十年以前电视剧中林宛瑜的选择和结局——放弃爱情,转而追寻自由与梦想,同时也不让别人为了自己而改变其原有的人生规划,让自己和他人都忠于自己的前路。渴望独立、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想让自己被束缚,也不想让别人为了自己而妥协。在宛瑜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作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
自古希腊哲学以来,“认识你自己”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家至今都在找寻答案的经典命题,“人的问题”居于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与此同时,“价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在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作品中,“人的价值”范畴表现为基于个体视角下人的主体性觉醒;在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代表的成熟时期,“人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视角下人的全面性本质的复归,是解释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范畴。在黑格尔看来,人的主体性同绝对精神高度一致,实体本身具有能动性特征,“实体即主体”。静止而固化的主体不具有任何意义,如果仅仅将自己困住,而不获得更多与之相反的内容,主体本身就是僵死的。“也许这才是我喜欢的事业,它能让我找到自己新的价值”,“ 在我安定下来,找到一个适合的终生伴侣之前,我得先找到我自己”,宛瑜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她永远都处于自由的旅途中,不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如今许多人也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关注自己的人生选择与需求,这种主体性包含了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肯定和对自由的渴求,挖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09:16
9月4日
开学第一天,第一课。早上去补体检项目后直接去了教室,复试时没有太关注校园环境,今日身处其中深觉环境之优美。开学的第一堂课是齐辉老师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或许因为老师是东北人的缘故,课堂妙趣横生。齐老师说到,研究生课程不会再讲授具体的新闻史实,而是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
必修课已选完,选修了导师的新闻评论课。
妈妈来电说在家中被热水烫伤,所幸不算严重,但最近一两周是不能出门了。
9月5日
专业英语的课程尤为记忆犹新,郭老师的课堂及其注重平时课堂表现,他为人风趣幽默很能调动课堂气氛。晚间刘老师带大家开了新生的第一次线下组会,见到了同级的同学们和师兄师姐。期间老师要求大家自己做一个读研期间的书单,并且尤其注重学科事业的开阔性和书籍本身的经典性。读书是文科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读经典才能对某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有最直接和最准确的掌握;而不拘泥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书籍,则可以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打开思路,最直观的体现是,在写论文时不会和别人思维“撞车”。
9月6日
上了董老师的新闻传播理论,老师对我们发出了“学硕和专硕有何不同?”、“读了硕士和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优势何在?”的疑问。我认为在重大,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更多体现在培养方案的不同。而学生本人则可以在读研期间自由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再去决定自己是更想在学科领域深入研究还是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而本科生与硕士生更不好直言孰优孰劣,我认为更多在于个人的能力、机遇与努力程度。后上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对于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堂有些“无聊”的课,但事实截然相反,老师以事实案例为依据,向同学讲述了目前中美博弈的现状,美国上任领导人与当前领导人的政治理念与其带来的影响,妙趣横生,十分精彩。
9月7日
开始读老师推荐的《自私的基因》,老师尤其强调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该领域与传媒领域
的关联。本书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主要陈述的论点是,这个星球上生存的所有物种在基因中携带的重要特征是——自私,任何利他行为都是从利己出发的。晚上上了李金正老师的媒介文化研究,在听说李老师的这门课很有意思,今天听过深以为然。三节连堂的课程丝毫不觉冗长,甚至下课还意犹未尽。李老师首先谈到的是女性主义文化,并且从该理论的西方哲学、文学、神话等历史源头讲起,提到了男性与女性在文化的角度上体现了一种二元对立,这和我在读波伏娃《第二性》时的感受相同,即波伏娃提出了一个论点:在我们的文化中男性是第一性的,女性是第二性的。

9月8日
今日无课继续阅读《自私的基因》同时整理个人书单,本着尽可能将列出来的书籍都读一遍的原则,每一个类别没有加入太多书籍,同时一个类别的书籍也有理解层次上的渐进性。在“复制基因”这个章节中,作者提到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有。是否在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种现象呢?联想到“潜网”,编辑室内部存在着无形的网,这个网让新来的遵守规则,那么编辑内容和采编人员都维持着所谓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又势必带来群体内部的一成不变,而基因在复制过程中的变异和“错误”则帮助群体优化。

9月9日
周末和家人通电话,妈妈的烫伤已经好一些了,碰到还是会痛。浏览网络信息时注意到“晚学”一现象。“晚学”是一门研究初代豆瓣网红“晚晚”的语言和行为的学科,最初在豆瓣完成了学科建制,在经历数年的研究、迭代、传承之后,拓展到了小红书等地。“晚学”的内涵丰富,“艺术”“豪门”“农家乐”是学科内容的关键词,“调侃”“解构”“狂欢”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征。晚晚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恋式表演和表演中明显的破绽是“晚学”兴起的导火索,而精英与普通人之间的阶层对立,是“晚学”复兴的主要原因。在戈夫曼看来,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演戏,目的是赢得观众的认可乃至喝彩,人在进行传播、表达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并非是真实的自我,而是经过符号乔装打扮的“自我”。同时,戈夫曼认为人们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的,这种表演即“印象管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展演空间,也让人在以“我”为中心的网络空间无限放大自我的幻觉,以至于让部分人的印象管理走向一种自恋表演一一忽视外部的世界、高度关注自我、并试图用炫耀的方式来获取外界的抚慰与夸耀。“晚晚”就是这种自恋表演的代表。

9月10日
结合李金正老师课上的内容再看电影芭比,在父权制与商品化逻辑相互嵌合之下生产出来的芭比们真正存在的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身材、长相、职业、肤色,今天资本如果发现作为“普通人”的芭比也能够拥有市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制造一条能够快速获利的生产线;对芭比们来说,或者对这些男性想象出来的女性来说,最要命的事情其实是“永恒的附属品”与处于权 力精英之外的群体角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7 22:14
学术日志:
9月11日
齐辉老师讲了着手论文时选题的注意事项:兼具新颖性和拓展性,同时一定考虑到可操作性,即研究写作所需的史料、相关文献是易得的,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需要实际可操作且能支撑论点。在新闻史领域,老师推荐了大成老旧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文献历史总库等检索源。
读《自私的基因》。作者始终强调看待原始人或者史前人,要将他们落实到实际的情况之中,不可用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意识色彩代入。并且在举例说明基因的自私性这个问题时,作者大量用动物的案例,让读者抽离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自私”这个词语的贬义色彩,而以纯然的生物学爱好者的眼光看待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那么基因的自私性本质上就是每个生物群体作为一个物质载体,替基因完成它繁衍、扩大种群、延续种族长远生命的一种特性。放诸人类社会,我们可以超脱道德层面,从生物学角度更好的理解人的所谓“自私”行为。
9月12日
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P63)”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可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怎么会形成了这个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社会。

为了区别“人为的人”与“自然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人,或者说野蛮人的需要仅仅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再或者也就是满足一下性的需求。由于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而能够自给自足,他们也就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我们所见的动物界一样。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既然没有组成社会,也就自然没有社会关系。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美德、恶习,还有竞争与压迫,在野蛮人那里,都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

9月13日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爱心和怜悯。所谓自爱心,也就是保存自己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怜悯即是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它认为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仅是人类。另一方面,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在卢梭看来,“野蛮人不是恶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P94)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有的只是自爱与怜悯,过着自给自足、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那么,究竟是什么产生了不平等?在卢梭看来,私有制的建立是社会的万恶之源。卢梭很清楚,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P106)


9月14日
李金正老师继续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讲解。女性主义有两大理论流派:经验派与理念派。经验派偏向于从女性的个体身体经验出发抽绎出不同云安全文化的新的感受的见解,而理念派相对来说更开放一些,从既有的文化传统和理论中发掘有利于女性的思想言论。女性主义学者米利特受福柯启发,将福柯的权力观引入女性主义的理论范畴,认识到权利不仅体现在公众生活中,也体现在个人生活中。波伏娃提出女性是被建构出来的,而女性是排除在男性之外的他者。对于他者这个概念的理解,老师提到了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对精神病患者的研究,精神病患者即排除在大众社会生活的他者,这个联想让“他者”理解起来更便宜一些。
9月15日
参观了重庆大学校史馆。学校始建于1929年,建校已过94载。因为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最吸引我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岩文化在重大的具体体现。备考期间通过查阅重庆《新华日报》的相关历史,了解到重庆时期,《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带领下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红岩文化正是这个史实的历史背景。皖南事变后,身处重大的一些师生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党的事业,有的为此献出了生命。重大的知名校友阎肃正是话剧《江姐》的创作人。希望国庆节可以去白公馆和渣滓洞瞻仰烈士遗迹。
9月16日
读常江、朱思垒 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介人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文章基于技术演进的视角,梳理并分析了数字时代新闻受众的行为逻辑与文化角色的变迁过程,以及介入性在新闻专业文化中的兴起。研究认为,数字媒体的互动类可供性为新闻受众的行为提供了介入性的逻辑,使之经历了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的转型过程;伴随着受众的“觉醒”,观念和实践层面的介入性成为数字新闻业的核心专业文化属性;介入性专业文化赋予了新闻业新的社会角色,使之成为专业意识形态、个人情感经验、集体文化记忆,以及种种社会潮流和心理趋势的混杂体。作者进而提出,应通过完善参与式新闻生产模式、正视情感的核心作用,以及推进数字新闻素养培育的方式建设一种良性的介入性新闻生态。
9月17日
读肖珺、郭苏南 算法情感: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作者指出,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其通常采用激情亢奋的情绪刺激用户,从而提升流量和交易数据,进而生成连接和激活“人货场”的新型传播场。直播带货从2016年发展至今,其传播特征主要包括:是渠道场景、用户流量和消费数据构筑的传播场;是以主播为中心节点的辐射传播,主播是“人货场”资源重叠的焦点;情绪传播生成高黏性用户群体,直播带货塑造虚拟亲密的消费关系。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主要包括愉悦情绪、情绪信任情绪感染与分享、道德情绪和情绪表演。作者在研究中用“算法情感”归纳和反思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现象。“算法情感”既是大数据技术下用系统的方法描述和解决问题的平台策略机制。也是直播带货中推动流量数据、销售业绩的复杂人格特质。作者认为,未来通过更充分、更智慧的交流沟通、知识分享和情绪表达实现高质量的网络生活,或许也是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的应有之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4 22:56
9月18日 周一
齐辉老师讲授了史料的读法:先粗读再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和归纳。对于史料的解释,要综合运用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对史料进行分析。老师强调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代入。这里我想到看过关于“共情”这一概念的辨析。许多人认为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这很容易犯一个主观主义错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来假想在他人处境的行为。这是不合理的。尽可能地去考察造就一个人、一个时代的多方面因素,才能谈共情,这也是目前互联网骂战的一个原因:无法共情。
9月19日 周二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卢梭认为,人与兽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具有自我完善化能力。正是人的这种能力使得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在谈到抽象思维和语言的产生时,卢梭没有成功建立起群居与语言的必然联系,他把这归结于上帝,成为长久以来受到诟病的一个薄弱点。
人的群居生活在心理方面产生了比较、偏见与自尊这些社会情感,在物质方面也使得技艺的传承与积累成为可能。此后,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卢梭说:“这就到了第一次变革的时代。这场变革确立了家庭,产生了一种私有财产,也由此产生了纠纷和斗殴。”(P110)在马克思那里,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富余产品的产生,还有随后的社会分工,才促成了私有制的产生。卢梭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冶金和农业是引发这场革命的两种技艺,是铁和谷物使人走向文明,同时也让人类走向没落。
9月20日 周三
董天策老师让大家讨论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新闻能否被策划策划新闻与,媒介事件之间的关联等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新闻可以被策划,但是否合乎伦理要考量其具体过程和结果。质化研究方法的课堂上,黄贺柏老师梳理了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客观经验主义范式、诠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这三种范式依据不同的研究议题不可遑论孰优孰劣。对于田野调查,老师举了项彪老师《跨越边界的社区》这个例子解释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9月21日 周四
李金正老师讲到凝视问题,萨特认为在凝视关系中,观者处于主动的主体性位置,被观者则沦为对象和客体。并且女性再被观看的位置上由于目光/权力的压力,不得不自我观看,乃至自我物化。这说明观看时可传递的,男性看女性,女性看自己。这样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女性美成为社会的女性标准,在这个意义上,男性根据父权制再生产了女性。紧接着老师讲到消费主义。消费在物理意义上消费客体的同时,也在社会意义上塑造主体,它使某种东西(商品)消失,又使某种东西(自我与社会认同)产生。老师提到凡勃仑《有闲阶级论》,提到了审美的前提:非功利性、距离性。有闲阶级强调的是以高雅文化为基本对象。强调表征模式高于表征对象。“眼睛是教育在生产的产物”
9月22日 周五
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私有制、自尊心到底给原本心态平和、与世无争的人类带来了什么?卢梭写道:“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从有人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处之时起,平等就消失了,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广袤的大森林变成秀丽的田野,要用人们的汗水来浇灌,而且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P114)。卢梭认为,在社会中的人即使没有政府的介入,人们也会因相互比较而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与人之间声望和权威上的不平等就不可避免。他认为,人们主要用财富、身份等级、权势、个人功绩来区别各自的社会地位,并进一步指出:“虽然个人身份的不平等是其他不平等的根源,但是贵族身份、权势和功绩最终都能化为财富。因为财富最直接有益于人的福利,还可用于交换,所以能方便地收买一切。”(P134)
9月23日 周六
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史导论》。在前言中,作者提到,“我们似乎失去了一种东西正是这种东西使得黑格尔和他的学生在面对最可怕的战争时,仍保持乐观和自信。”作者对于“这种东西”的回答是——一种哲学。在导言:做哲学中,作者申明明确表达和论证是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又讲了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方法。在第一章:哲学问题中,作者向读者提出了16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并由此引出了苏格拉底对“活着”和“活得好”的辨析,这也回应了篇首苏格拉底提到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9月24日 周日
齐辉老师要求大家根据2023年新闻史年会中的汇报题目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加以评析。我在浏览后对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杨波老师提出的“《字林西报》中郭嵩焘的媒介形象建构”比较感兴趣,而现有的文献没有对此进行阐明,于是自己在“全国报刊索引”中检索《字林西报》并找到了有关的报道文章。在阅读了相关史料后,我发现《字林西报》对郭嵩焘的态度与杨波老师提到的《万国公报》对郭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而两报都是外报。郭本人因为对师夷器物的指正和出任公使期间思想渐渐开明的情况让清政府内部对他多有诟病,甚至他去世后,李鸿章为其请谥号也被驳回。对郭嵩焘这一晚晴官员的媒介形象考察可以窥见清政府内部的各方势力运动和媒介在中外关系中的建构作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21:48
学术日志
9.25
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史导论》。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作者以一连串提问使我们大开眼界。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的看法,从《圣经·传道书》中的“生活无意义,上帝才有意义”,到日常的各种回答:生活的意义在于孩子、在于来生,生活是一场游戏、一个故事、一场悲剧或喜剧、一种使命、一种艺术、一次冒险、一场疾病,或者是为了满足欲望、为了帮助别人、为了获得荣誉、为了达到“涅”,或者是作为学习、作为受苦、作为投资、作为与他人的关系和“爱”,或者,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加缪说的,生活就是“荒诞”(53-76页)。至于作者赞同哪一种,或者我们应当赞同哪一种,这不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他在这里只是把我们引入到哲学史上的各个哲学家(或准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从古希腊哲学家到中国的孔子、老子、佛陀,到黑格尔、尼采和美国总统,然后用我们每个人最贴近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对每个观点加以质疑。当然,每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都是由聪明人提出来的,但没有一种观点有希望能够被所有的人接受,因为每个人的立场、角度、眼光都不一样,他们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生活的意义。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漏掉了一种说法,这就是把“寻求意义”或“创造意义”视为生活的意义。这一观点超出了传统直观的层次,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形而上学层次,加缪的“荒诞”、萨特的“虚无”都是为此作铺垫的。
9.26
在“实在的本性”这个话题上,作者关于“目的论”的讨论颇有意思。一个受过现代科学薰陶、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大都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自身会有什么“目的”,那是从伽利略、牛顿和康德以来早就被排除掉了的“迷信”。但黑格尔以及黑格尔一系的哈特肖恩和怀特海仍然想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恢复目的论的意义,这就是诉诸“历史主义”和“过程论”。这种观点摒弃了历来人们深信不疑的“实体主义”,而有点类似于前几年国内有人鼓吹的“关系实在论”。作者把爱因斯坦的“上帝从不掷骰子”也归于此列,并由此把这个问题与人生的目的问题联系起来:
 的确,正是在这种对宇宙目的论的洞察中,我们关于生活的意义的问题以及实在的最终本性问题才合为一个问题。宇宙中有一个目的吗?这种目的是上帝所赋予的吗?如果是,它是什么?如果宇宙没有目的,人类的生活还有目标吗?(154页)
9.27
新闻传播理论课上,董天策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关于新闻定义的相关问题。在前人提出的理论中,有侧重“报道”的有侧重“事实”的,而目前我们广泛采纳的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此前对于新闻定义,我没有多加思考过定义的不同对新闻学有何影响,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众多著名学者执着于探讨什么是新闻。在今天的讨论后,我终于有了答案,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是廓清新闻学边界、指导新闻业活动的最根本指南。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无法对新闻做一个最完美的定义,因为世界和新闻学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的是一种动态的真知,而不是一种永垂不朽的界碑。
9.28
媒介文化研究课中,李金正老师讲到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在此之前我们所接受的有关资本主义的起源的认知都来自卡尔·马克思,但在接触韦伯的理论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看到了不同角度的见解。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从理念上讲起源于新教对于基督教价值观的塑造。在地中海地区的传统基督教国家,人们认为需要通过教会才能与上帝沟通,经济所得也应该奉献给教会。但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新教徒认为只要有圣经,信徒就可以与上帝沟通,自身的财富积累也应投入进一步的再生产来印证上帝的伟大。在这个角度上,信奉新教的国家实现了初步的资本积累。
9.29
读《大问题》。作者继续引导探讨科学与宗教是否已经因传统而被过分强调了?这是个非常真实的问题。它们真的如此重要吗?道德怎么样?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落实到这一点,我们会把成为一个“好人”看得远比理解这个世界甚或信仰上帝更为重要和“真实”?或者,在某些人看来,灵感、音乐或诗歌创作是比知识、宗教、道德甚至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一旦我们真正开始思考它,就会发现问题的答案存在于一个完全不同甚至是从未料到的地方。(155页)   
  正是从自然和人的统一这种“诗意的想象”中,人把自然界看作有诗意的,有道德的,有人情味的,我们才能摆脱或至少是削弱对于自然科学和宗教的完全依赖,而有可能解决我们的生活意义问题。当我们献身于道德或者艺术时,我们正是在完成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使命,自然界就是要提供一切条件,包括自然科学所发现的我们这个宇宙已经存在的那些条件,以便从中发展出人来,并从人中按照他的自由意志发展出道德和艺术来。这就是自然本身的目的。我们自己就是自然界,所以我们的自由追求就是自然界的目的。人性、人格、人权、人的自由是无价的,不能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或科学上的判断而遭到剥夺。
9.30
休息
10.1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5 17:25
学术日志
10.9
新闻史课上齐辉老师重申了新闻史研究中,史料的选择标准:最好是一手史料,也就是某人本人所写的文本,而不是别人对他作品的描述或评价;史料的选取要尽可能丰富,也就是说不仅要找某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他写的著作,还有相关事件的政府公文、团体组织的声明等等来相互佐证。
10.10
读“都市报崛起”专题相关论文。西南地区的华西都市报、东南地区的南方系报刊,以及大陆其他省市出现的都市类报刊总得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新闻界在寻求计划与宣传之外的更多可能性,这些报刊的内容题材多样,但都是围绕人民群众身边事、关心事,颇有现在自媒体或一些传统媒体向融合发展的理念之一:用户需求思维的色彩,这也让都市报的媒体融合与转型有了一种先天性的优势。但是在看过这些报刊目前的内容呈现后,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曾如日中天、站在新闻业界制高点的报刊已经泯然众人矣。或许是因为大量自媒体和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官方媒体内容多样化,传统都市报在融媒后其独特性已经大大减弱。近日看到网友“金泉少侠”分享自己2011年策划“跪行救女事件”始末,其中细节联想如今广州媒体生态变化体现地直接:“金泉少侠”为了让想要筹钱求女的谢三秀引起媒体注意,他特意选择了广州大道上南方报社门口让谢三秀跪行到体育中心的天河城,这个区域汇集了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赶来的速度快、能吸引的媒体多。而如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想要获得援助、辩解冤屈则大多求助于网络大V,在大V之间实现信息增值、点燃话题热度。
10.11
读“质的方法研究”主题论文,结合黄贺铂的讲解和同学们课上的展示,学习到了在使用质化研究方法时有潘绥铭先生所谓的“求同法”、“求异法”两种取向,潘老师认为使用求同法的研究者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其共性进行归类,寻找其共性再加以解释,效率低下且得出的结论的客观性与对现实的说明性有待商榷,而“求异法”(对调查单位的多样化呈现)能够更加体现调查的开放性,也让研究结果的呈现能超脱出研究者的思维定式。
10.12
李金正老师讲到了泰勒制中的“经济人”假设: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个人利益,追求最大程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整理田野调查主题汇报的时候了解到了马林诺夫斯基做的“库拉圈”研究,这项研究就否定了“经济人”的合理性。后福特主义就是对这种理念的颠覆,它强调个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大众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转向针对目标消费者的小规模、小批量产品,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细分市场、利基市场是一个道理。鲍德里亚认为,这个时代消费的对象从有形的物质转化为无形的符号,消费行为趋向于一种审美行为,而审美的要义之一是非功利性,奢侈品上的大LOGO,未尝不是一种部落图腾。
10.13
收集关于“田野调查法”的资料。
看了一位做“读外报”内容的博主分享了一篇外媒对哈佛大学部分学生反对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的行为的报道,是辩证看待西方媒体言论自由的一个典型案例。报道显示,在这些学生做出和平抗疫后,一辆周身屏幕的卡车在校园里循环播放这些学生的照片、姓名,并称他们为“哈佛首要反犹分子”。紧接着对冲基金的CEO在推特上呼吁将这些学生列入黑名单,他和其他公司将不再录用他们,多位商界领袖表示支持。以色列一对富豪夫妇辞去学院执行委员会职务以示对哈弗校长迟来的、无温不火的回应的不满。最后部分学生收回了之前的言论。
10.14
休息

10.15
读束开荣“流动的媒介化生存:平台劳动中的移动交互界面——基于“送外卖”的田野调查”作者在田野中发现一个骑手可以选择“常驻点”或修改“常驻点”来平衡外卖平台的系统派单给自己的流动带来的局限,同时这些骑手所参考的“热力图”以及城市移动能源供应,也成为他们在城市空间流动的依据。移动交互界面所建构的城市对应赛博空间,城市的移动能源布局对应物质空间,我们所的生活的现实物质空间对应实体空间(这种实体空间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根据外卖员所定位的“常驻点”为圆心向外辐射,并由外卖员对“驻留”与“流动”的调整而不断被反复编制),原本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的城市脉络变成了一种流动的空间,赛博空间(信息流动)、实体空间(人的流动)以及物质空间(能源流动)三者之间的边界消融。除此之外,作者在与这些外卖骑手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骑手不愿意送医院的订单,因为医院的电梯不好等很容易超时,包括一些其他的公共机构相对来说进入程序会更繁琐一些。但是有一位骑手说到,送某所医院的订单时回想起孩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候白天跑单,晚上去医院照顾孩子。这种特殊的个人记忆和生存感悟勾连起原子化个体与流动空间的意义价值。对这一细节的体察,或许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10:02
学术日志:
10月16日
课上同学分享“从纸上到街头:工人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一文,文章中作者提到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用报刊启蒙工人,让工人认识到自己的被压迫境遇。初读文章时,我认为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作者看到了报道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文章和实际的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但老师指出,从史料中我们无法直接得出对“工人运动思潮”的报道对工人运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一手史料中只是对工人的呈现,由于工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呈现,所以这篇文章得出的结论有待商榷。这也启发我们在读文献时跳脱出作者思维之外审视各因素关系。
10月17日
读《大问题》。摘抄:
道德是一套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或规则。道德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比如“说真话”、“待人如己”),不要做什么(比如“不要撒谎”、“不要杀人”、“不要偷窃")。《旧约》中的“十诫”以及《新约》中要彼此相爱的命令,构成了西方传统中大部分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们也因此可以被恰当地称为犹太一基督教道德。道德规则往往是以“十诫”或命令的形式提出来的,它们通常会辅以“应当”或“不应当”这些词。道德与与道德规则一无论是否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一形成了每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定了被允许事物的限度,也规定了什么是可以期望的。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看法,道德的关键是义务——做你应当做的事情。然而,道德是一种更大的追求的部分, 正是这种追求赋予了道德以重要性。我们为什么不应当自相残杀?为什么应当互相帮助?我们可以给出何种理由去捍卫这一种性伦理而不是另一种?我们为什么应当是道德的?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必定要大于道德本身,因为它一定给我们提供了接受道德原则和规则的原因。这个答案被称为好的生活。它是一个没有确切含义的说法,但我们都很清楚它指的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应当想要什么?我们最高兴的应当是什么?什么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什么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应当接受什么?应当试图改变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进,人哲学之前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然而哲学有时却会令人惊讶地改变这些答案,或者至少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论证来支持这些答案。
10月18日
课堂展示“田野调查专题”,准备多时,老师和同学们对结果表现得比较满意,结合上一小组的回报,补充了一些没有顾及到的知识点。老师补充了田野调查的“历史感”问题,即在调查中我们目光所及不能只停留在选定的田野点、我们访谈观察的人、我们已有的研究设想。而是要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超脱自己本身研究的功利性,这样才能捕捉到更多信息。
10月19日
读《革命之路》。
读《大问题》。摘抄:
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还有许多。事实上,人类有多少目标,就有多少种对好的生活的可能看法。有些非常普通的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与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非常接近,例如,追求巨额财富或政治权力的生活就与成功伦理的生活很是类似。然而“权力” 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它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个人的。它是成长为一一个人的权力,“扩展自己意识”的权力,开发才能和进行创造的权力。例如,弗里德里希.尼采就用“权力意志”这种说法捍卫了这样一种观念。许多哲学家(尤其是英国的伦理学家)主张,人的活动只是为了快乐,尼采反对这种主张,并且辛辣地讽刺说:“人类并不渴望快乐;只有英国人才这样。”尼采在其《权力意志》 一书中主强。所有人最终需要的是权力:

不是需要,也不是欲望——不, 对权力的爱才是人类的恶庵你可以给他们一切——健康、 营养、住处,他们还是不快乐,因为那个恶魔坚持要求得到满足。你可以剥夺他们的-切而只满足这个恶魔:而后他们就几近陶醉了。

尼采还说,关于好的生活的所有其他似是而非的观念,实际上只不过是追求权力的不同方式罢了。现时代的争名夺利是如此,甚至宗教也概莫能外。但尼采认为,至高意义上的权力只留给了那些自主地、创造性地生活的人,比如艺术家、哲学家或圣人。例如,作曲家莫扎特可能认为好的生活就是富有艺术创造性的生活,这并不排斥他可以在生活中享受很多快乐。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好的生活就是符合他在哲学探讨中所捍卫的那些道德原则的生活,虽然他也享有快乐和成功。对于他而言,好的生活就是智慧的生活、坚持原则的生活、创造性地思考的生活。甚至当这些意味看他的死亡时,人也应当对此矢志不渝。

10月20日
读《革命之路》。书中有一个角色是男女主人公邻居的儿子,他患有精神疾病但同时又是一个数学天才。当他得知主人公夫妇要移居巴黎时,他不像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计划不靠谱,反而非常高兴,赞赏他们用于离开常人装聋作哑的无聊生活,开始真正的人生。但当他得知主人公夫妇因为种种借口取消巴黎计划,他愤怒地指出男主人公的懦弱和女主人公的虚伪。这个形象让我想到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的“他者”形象,遂想要读福柯的原文。
10月21日
读《革命之路》。读时一直没有明白书名的含义,在看过相关书评后,我理解为“革命之路”意味着主人公夫妇面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萧条和二战后人民思想上的空虚对商品化乏味文化的厌倦的反叛,“去巴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破解自己生活、婚姻困局的解药,但事实上所谓“欲壑难平”,世上本无某种对生活困局的直接解答,问题不断出现、欲望不断出现,生活永远会让我们面临各种问题,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而我们面对“绝望的生活”要做的正是像哪个“天才与疯子”的角色说得一样,需要承认绝望、直面绝望的勇气。
10月22日
准备英语课汇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18:08
学术日志

10.30
读《浮生取义》。黄贺铂老师为大家留的期末作业是读一本用质化研究方法写的著作或博士论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查阅资料后,我选择了吴飞所著《浮生取义》。作者选取了他自己的家乡——河北的一个县作为田野点,通过亲属和各个村里比较有社会地位的话事人走访调查了许多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在书的开头作者先辨析了两个概念:“冤枉”和“委屈”,作者认为冤枉指的是人在面对社会层面的不公时所会产生的情绪,而委屈更多出现在家庭关系或者说亲密关系里。随后作者又梳理了一直以来的关于自杀学的相关文献,在西方看来,自杀不论从情感层面还是从医学层面都是某种紊乱导致的,自杀是违背人性的,因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10.31
读《规训与惩罚》。第二部分是“惩罚”。进入18世纪以后,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和社会变迁的影响,酷刑被视为是暴虐、野蛮的君主专制的象征,以惩罚为中心的整个司法制度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惩罚开始具有“普遍性”,即为了顺应社会的普遍思想和要求,君主的“至上权力”下放到代表公共权力的司法官员手中、一些“科学”领域的专家也开始左右司法审判的结果、惩罚的目的变为保卫社会。同时,惩罚开始具有“温和性”,即刑罚不再任意、直接、残暴,而变成一种利用符号、利益、时间来发挥功能的机制,但是仍然应该被视为作用于肉体的权力技术学。
11.1
黄贺铂老师讲到了媒介物质性和媒介可供性的概念意义,有为我们推荐了基本“异质性媒介”的书目供大家阅读,如《章鱼的心灵》《末日松茸》《奇云》。在审视媒介的时候不放放宽眼界,传播学被称为十字路口型的学科,通过其他学科或者某种奇异的想象力去探索传播的可能性是极有意思的过程。

11.2
李金正老师讲到巴门尼德与形而上学,巴门尼德将现象世界理解为“非存在”,万物背后的不变的本质理解为“存在”,由此得出存在着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的论断。唯有思维才能真正把握存在,作为一般抽象物的思维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存在,巴门尼德理解为思维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笛卡尔称为我思故我在。

11.3
找新闻史资料
11.4
找新闻史资料

11.5
读《浮生取义》。因为作者的这项研究是针对亲密关系中的自杀行为,所以在后文里作者又阐释了“过日子”这个说法的意涵,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关系中。在第二部分“家之礼”中,作者分三个章节就具体案例谈了人伦、礼义、命运三个话题。在琐碎的家长里短里作者抽象出了一种观点:可以把家庭政治理解为一种权力的游戏,一些自杀者把家庭中权力的游戏当成真正的权力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赢得胜利。而爱、慈、孝不仅是对亲密关系的一种表达,而且是维持这种亲密关系的一种政治方式。家庭政治的根本目的是“好好过日子”,如果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再多的胜利也没有意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15:51
学术日志

11.6
同学课上分享了《前途》杂志,这本民国时期的杂质作为法西斯性质刊物在已有的历史中几乎没有被提及,这个小组的同学原创了专题内容,发掘了许多未被收录的的史料。中国人自办的法西斯刊物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空白,所谓研究的创新性也即看到前人研究的长处和短处,有所补足。
11.7
准备新闻传播理论小组展示PPT
11.8
同学课上分享了个案研究专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个案研究是否具有代表性、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某个研究样本、某种社会现象。对此,布洛维提出了扩展个案法,但这种方法的复杂性也不容置疑。面对个案的种种怀疑,波普的证伪逻辑带来一种启示,通过单个个案来揭示“一般”是困难的,但通过单个个案来否定“一般”确实可行的。这对我们自己所做的研究也有启示,如果我们能用证伪的方法来否定已有的理论或者把证违法作为自己的一种论述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论证手段。
11.9
李金正老师讲到“爱智慧”(philo sophia),并由此形成希腊文philosophia这也是英文philosophy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即爱智慧。老师讲到中国古代王阳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关系到中国哲学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不在于“学以致知”从而达到更高的知识境界。就像现代科学逻辑建模在先,经验观测在后,科学不同于技术,技术的知识来自于物质实践,然后再做到经验总结,而科学的知识来自于逻辑思辨,然后再有经验实证。
11.10
拍摄英语小组展示视频
11.11
读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部分第一章。康德对道德科学的伟大贡献是,他清除了这门科学中的一切幸福论。对古人来说,伦理学是关于幸福论的学说;对现代人来说,它的绝大部分一直是一种救世学说。前者想要证明德行与幸福是等同的;但这就好像有两个图形,不管怎样摆放,彼此永远不能重合。后者则曾设法把两者连结起来,不是用同一律,而是用因果律,从而使幸福成为德行的结果;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诡辩,不然就假定一个任何感官都不能感觉到的世界的存在。
康德认为,道德学原则似乎是根本不依经验及其教训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它是先验的,或形而上的。他承认,人类行为具有超越经验的一切可能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实际上是引向他称之为悟知的世界,纯智所思的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

11.12
准备英语小组展示的 PPT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20:44
学术日志

11.13
新闻史课堂展示,齐辉老师指出了我们组汇报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大标题和具体结构不够贴合,有文不对题之嫌;有二级标题内容存在论据不能在逻辑上证明论点的问题。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改进的建议。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小组在汇报结束后也讨论了进一步修改内容大家的看法。
11.14
英语课堂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是从上海街头万圣节之夜这个事件看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这种现象。我负责的部分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上海万圣节,解构主义的部分理所应当谈到了索绪尔对符号能指所指的区分。从形式上来看,万圣节流传至中国,却摆脱了原有框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宗教走向世俗,再从世俗走向特殊化语境,万圣节的形式不再拘泥于扮鬼、捣蛋,而是以“中国特色”方式表达“中国话语”。只有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人才能理解其中内涵和笑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建构了中国人过洋节心照不宣的“共通意义空间”。
11.15
质化研究方法课上,同学们介绍了扎根理论这一研究方法。此前我对这一“理论”一知半解,结合同学的分享,可能让人疑惑的原因在于扎根理论这种研究方法的创始人一开始是想借助“理论”的高大上外表和量化这一当时主流的研究趋势,在社会学研究里开辟一条新路,增加它的合法性和学术界的接受性。老师谈到,目前学界对于扎根理论是样本认可量是几百,这其实与扎根理论原初的“不求样本数量”有一点悖逆。使用这一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本人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要求非常高,受样本本身的影响也大,因为耗时久,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
11.16
李金正老师区分了中西哲学中关于“存在”和“有”的本体论追问。西方形而上学将万物之本原的问题归结为高度抽象的“存在”(being)人头,二中国则对应于“有”、由于古老的语音符号抽离了其背后的指涉物,这就让听者必须追问符号的具体所指:某物究竟“是(be)”什么其之所是(存在之为存在)又是什么,而这正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本身。
11.17
读“生成式智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媒介记忆”。文章通过对比ChatGPT、中文主流媒体、西方主流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框架,探讨主流媒体对智能媒体媒介记忆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ChatGPT在中文语言环境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生成的涉华议题报道具有不同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框架,西方主流媒体显著影响ChatGPT英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但对ChatGPT中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没有显著影响;中文主流媒体和ChatGPT中文总体而言都倾向于采用正面主题框架以及中立以上态度,但中文主流媒体对ChatGPT中文的影响作 用尚不具有显著性;ChatGPT 中英文报道都倾向于采用分析评估叙事框架, 不受中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随着语料库的更新以及自主大模型的推出,中文主流媒体将在智能媒体的议题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
11.18
休息
11.19
读《浮生取义》在第六章里,作者谈到了“边缘人”的自杀问题。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中国自杀总体中患有精神疾病者占六成,这与西方占九成的统计数据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人可能认为,是中国人的观念问题,不认为某一类人是精神病患者所以统计数据有误差,但是从作者的走访调查看来并非如此。但共同的是,中西方的观念都认为精神病患者自杀并不是真正的自杀,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不被当做一个拥有人格的人看,自杀成为正常人的特权,因为自杀包含着对人格价值的正面追求。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21:16
学术日志

11.20
新闻史谈到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现象,着重谈到了储安平和《观察》周刊。老师提到储安平是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自由派的最突出代表人物当属胡适。他们对于社会时事、政治的看法是论政而不参政,传递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担当。这让我联想到叔本华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里谈到的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叔本华认为所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他能做他所想要的事,自由派知识分子所伸张的自由意志与此意义是相通的,这类文人在一定程度上信奉无政府主义,不相信任何权威。他们的主张或许不能对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蓝本,但是由这种观念而产生的对事件的看法却能启发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对自由派文人也不宜过分贬损。
复习英语课内容,准备考试。
11.21
复习英语课内容准备考试。
英语考试
11.22
新闻传播理论讨论与分享期间董老师谈到同学们在进行专题分享研讨时,要体现问题意识,对于这些专业知识大家其实并不陌生,不必拘泥于泛而全的介绍,而是针对一个具体的方面大家展开讨论。同时老师提到,我们在写论文时也要有这种问题导向,明确你要研究额度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来展开你的论述。
11.23
符号学:
根据能指和所指中的不同偏向,可以将符号分为能指优势和所指优势两种。所指优势符号重在指明事实,遗忘语言本身,但并非意味着符号能完全再现真实,而只是说它能够逼近真实。能指优势亿艺术/仪式尤其文学符号为代表,重心在符号本身,而不是符号所指涉的事实。能指优势往往引发“符号拜物教”,品牌符号效应是能指优势的典范。
11.24
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针对"我能做我想要的"这句典型的意志自由的观点,叔本华认为它仅仅是人的一种自由的错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动力都源于外在的原因。在固定的情况下,我们事实上只能做出一个行为,一切都是必然的。而这种必然引起了另一个道德责任的问题。叔本华的回答是"性格必须负责,它要为行为的发生负责"。
11.25
读《浮生取义》
阅读到第四部分国之法,这部分作者分成了两个章节:法义和造福。作者提到,国家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保障人们正常的过日子和做人,充分实现幸福生活和人格价值。在中国的社会话语环境里,法义和礼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礼仪法义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没有法义礼义也会丧失屏障。在造福这一章节,作者提到了长沙赵四贞自杀事件中毛泽东的评论,虽然赵四贞自杀不是为了抗争旧道德,她本人也并没有多少新思想,但毛泽东指出逼死她的是她的娘家人婆家人和社会三面围墙,虽然社会好像没有直接迫害她,但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她无法寻找人格价值能够得以伸张,自由能够实现的条件,所以没有一个正义的国家,人们是不能能真正获得人格价值的。
11.26
到户外摄影。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15:10
学术日志:
11.27
新闻史汇报本周主题是“九一八”事变后《申报》和《中央日报》国难话语的异同分析。这一组的分析我认为有失偏颇,该组同学认为《中央日报》打悲情牌,为不抵抗寻找借口。显然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待,当时的《中央日报》总编辑对蒋介石和胡汉民的看法必须平衡采纳,在党内派系倾轧的情况下,《中央日报》对民众爱国精神进行了肯定和赞美,无奈发声直接抗日是现实,在对该报变现进行评价时也应酌情和缓。
11.28
读 “在地”理性:生命历程视域下医院女性护工的健康实践。文章关注的焦点是女性护工。女性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的边缘群体,她们不仅面临健康困境,且鲜有研究关注,但同属这一群体的医院护工又是其中最靠近健康资源的职业。该研究在文化中心路径指引下,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关注女性护工生命历程中的健康实践。研究发现,在家庭私域、异乡漂泊以及照护工作阶段,宏观的经济政策、医疗保障制度和微观的家庭责任、工作环境等影响了其健康体验;而农村女性有着在地化的理性应对方式,直到她们成为护工后才形成传统乡土经验与现代医疗经验并置的健康理性。女性护工的健康实践是基于时空变化,由“家庭本位”传统驱动的发展理性,只有理解这种理性才能真正帮助她们从“他者化”的健康传播桎梏中解脱出来。
11.29
读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实务赋能、理念挑战与角色重塑。文章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业的应用实践及其效应入手,探究其对新闻传播的业务、机制的影响,以及对新闻专业、新闻理念和记者定位的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快速运用于国际大型媒体机构,但由于其模型本身的局限和使用中的问题,它在赋能的同时却不一定能够优化新闻业。新闻本源于社会实践,目前学界业界的讨论通常限于实务应用层面,但生成式智能正在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变革新闻工作机制,并驱动新闻的多模态转换,是否挑战了新闻观念?智能数据驱动新闻是否挑战了新作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变革将超越功能层面,深入到新闻的理念和结构层面。
11.30
读《乡土中国》
一、乡土本色
P13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涂尔干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P14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理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欲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乡村社会中也是有规则的,但是这种规则是内化的,人们从心去遵循它,虽然规则在规制行为,但人们从心即是从规则。但是在城市社会中,规则即法律,是外在的,从心不等于从规则。
12.1
休息
12.2
读《规训与惩罚》
纪律的历史环境是,当时产生了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其目标不是增加人体的技能,也不是强化对人体的征服,而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条使人体在变得更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当时正在形成一种强制人体的政策,一种对人体的各种因素、姿势和行为的精心操纵。人体正在进入一种探究它、打碎它和重新编排它的权力机制。一种“政治解剖学”也是一种“权力力学”正在誕生。它规定了人们如何操纵其他人的肉体,通过所选择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这样,纪律就制造出驯服的、训练有素的肉体。纪律既增强了人体的力量(从功利的经济角度看),又减弱了这些力量(从服从的政治角度看)。
12.3
读《旧地重游》
“这些回忆就像是圣马可教堂外面的鸽子一样,到处都是,在脚边,或是单个,或是成双,悦耳地咕咕叫着聚在一起,点着头,神气地走着,眯着眼睛,梳理脖颈间柔软的羽毛,如果我站着不动,它们有时会栖息在我的肩膀上;直到传来一阵中午的炮声,马上,它们全都扑棱棱地乱飞起来,人行道空荡荡,整个天空被喧嚣的鸽子遮得黑压压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1 20:08
学术日志:
12.4
读《乡土中国》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
12.5
读《规训与惩罚》
在书中的第三部分,福柯转而讨论更广义上的惩罚——规训。规训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力的特殊技术……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持久的运作机制” 。此部分第一章,福柯首先呈现的是受纪律规训的肉体形象,也就是驯顺的肉体。福柯倾向于将肉体视为含有能量的经济实体。而纪律作用于肉体,使肉体变得有用且顺从。他考察了一些机构如军队、收容所、医院、学校,勾画出一些对人体进行具体的政治干预的模式,从而描述纪律如何铭刻于肉体,并使肉体变得具有单元性、有机性、创生性这四种特点。其后,他总结了三种使那些技术得以如此有效且广泛运作的规训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检查恰恰是结合了前两者,是维系权力—知识关系的核心。
12.6
空间研究主题汇报中,一篇论文探讨的是地铁这一空间场域中的媒介使用行为,作者把上班族下班打卡、上地铁听音乐、回上司信息这一系列行为称之为“身体芭蕾”,这一些列动作就像芭蕾舞者绷着足尖一样不假思索。
12.7
读《乡土中国》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
12.8
写政治课期末论文。
12.9
准备新闻史期末论文,查资料整理文献。
12.10
看电影《涉过愤怒的海》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8 19:48
学术日志:
3.11
读《论法的精神》第二章第三节,本节阐述了贵族整体的性质的基本法律:人民中的一部分掌握国家权力,并且以选择或任命的方式产生国家官员和参议会成员。
3.12
读《论法的精神》第二章第四节,本节论述了体现君主政体的性质的基本法律是要保留中间阶级——贵族——的特权,以防治君主变成专治暴君。
去瑜伽馆锻炼
3.13
读《论法的精神》第二章第五节,本节论述体现专制政体性质的基本法律是设置一个宰相。
整理结核病研讨会录音。
3.14
sora相关的信息,sora的使用原理、sora可能产生的问题。
整理结核病研讨会录音。
3.15
读《论法的精神》第三章第一节,本节通过阐释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的区别来说明政体原则的含义:政体的运作所需要的、该政体下人们的主观精神因素。
写结核病研讨会稿件。
3.16
去磁器口春游
3.17
在学校健身房锻炼
读数据科技伦理法律化问题探究,新技术正使人类面临严峻的风险社会危机,作者试图探究如何让伦理成为法律创新的指南针从而让法律和伦理有效对接。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