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3级硕士秦克峰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1:06
标题: 2023级硕士秦克峰学术日志
3.6(周一)
今天开了组会,和老师汇报了近期的本科毕业论文进度情况,确定了下一步自己的计划。
近两周计划在本科毕业论文完成的基础之上阅读chatgpt相关文献的阅读,思考写作小论文的提纲,同时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目补充自己。
3.7(周二)
针对本科双学位新闻学毕业论文的摘要和结语进行完善修改。摘要形成研究简述背景+为何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研究结果+意义的整体框架。结语达到简洁凝练,概括总结的目的,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3.8(周三)
阅读与短视频和新闻节目相关的文献。《短视频新闻评论话语方式的四种转向——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个案分析》、《从<主播说联播>看主流新闻媒体融合创新》。思考:大部分关于研究《主播说联播》节目的文章都是从类似于影像定位、语言修辞、视听关系、播报方式几个方面去探析的,只是结合的侧重点不同,有结合评论方式、媒体融合、个性化研究等等。我在本文当中的创新点是结合新闻语态的分析+运用最新及大量案例文本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写作。
3.9(周四)
进一步完善新闻学论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做题目的调整。根据老师建议,因内容更聚焦于短视频平台研究的领域更侧重于主播说联播节目中的新闻语态,所以将原题目《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策略——以<主播说联播>为例》更换题目为《短视频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语言形态重构——以<主播说联播>为例》。思考:
3.10(周五)
完成定稿检测,成功提交本科新闻学的毕业论文~(目前剩余主修专业播音专业的毕业设计需要修改)
3.11(周六)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2-10
伦理学无疑是与“什么是善的行为”这个问题有关的;可是,既然和这个问题有关,如果它不准备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行为”,那么它显然就不是从本原着手。
3.12(周日)
阅读有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文献。总结笔记:ChatGPT生成内容引发讨论版权和新闻伦理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中提出了三个问题1.如何界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2.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所带来的传播风险?3.新闻出版行业应该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思考回答:1.是“生产”还是“创作”,这才是界定人还是非人提供内容的标准。2.监管+技术审核。3.积极研究,又依规谨慎行事,才可能实现“利用好”。
3.13(周一)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0-17
伦理学的直接目的是知识,而不是实践;而且,任何一个利用自然主义的谬误的人,无论他的一些实践原则多么正确,肯定设高达到这一首要的目的。
3.14(周二)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道德哲学建基在错误之上吗?18-25
为表明柏拉图实际是用有益性来证明道德性,惟一需要指出的是:1该论题应该满足的公式一一正义是他人的善一一意味着任何对它的反驳必须表现为证明正义是某人自己的利益;2有利于(某人)这个词不仅提供了问题的关键,而且提供了问题之解决的关键。
3.15(周三)
阅读有关chatgpt和新闻伦理相关的文献。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科研成果与人才评价的影响研究——基于ChatGPTMicrosoft Bing视角分析》一文中,提到了美国技术哲学家詹姆斯·摩尔提出科技伦理领域的摩尔定律,“伴随着技术革命,社会影响增大,伦理问题也增加了”。论文笔记:总结对待聊天机器人的态度:1.积极面对、谨慎使用;2.完善制度、规范使用;3.公开透明、开源“智能”,4.人机协作、共同治理。
3.16(周四)
了解chatgpt4的相关内容。总结: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场新的“数字革命”。目前chatgpt4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真正的智能和理解水平;拥有超强的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在聊天对话中表现得更加自然、流畅,几乎可以与人类完美媲美。
3.17(周五)
本科毕业设计:开始播音专业的毕业设计视频拍摄,围绕之前设定的主题《走进河南“新高考”》。
3.18(周六)
本科毕业设计:完成室内采访部分,采访高中一线教师,了解河南新高考改革3+1+2”和“赋分制”的落实情况和普及情况,学校的具体措施。
3.19(周日)
本科毕业设计:完成学生的采访部分,通过深入深入沟通,了解学生对改革的态度和目前的状态。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8 09:39
3.20(周一)
本科毕业设计:拍摄工作结束,根据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和内容,开始剪辑本科毕业设计视频《走进河南“新高考”》新闻节目。

3.21(周二)
本科毕业设计:围绕节目进行包装,添加字幕条、空镜头等部分,润色视频,修改视频内容,形成初稿视频。

3.22(周三)
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二次修改,围绕“跳帧、空镜头过少、字幕有误”等问题进行修改,将视频形成第二版。

3.23(周四)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26-32
笔者认为道德哲学问题与知识理论问题是相似的,尽管有某些差异。也就是说在对一些义务的履
行与我们的利益相冲突的理解引起我们怀展所有这些义务究竟是否真的是必须履行的时,怀疑我们应该做某些事这个感觉是否是一个幻觉。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对义务的态度的无争议的自信。

3.24(周五)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34-43
柏拉图在第四卷里努力证明“正义的亦即正当的行为会对行为人有益或有利”。根据柏拉图的意思,我们得允许一个人追求任何东西仅仅是为了能于己有益,即这些东西能让他获得满足,或者,我们也许应该这么说,这些东西是让他幸福的因素之一。

3.25(周六)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44-61
这一块儿主要围绕着“正当”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往往宏观的词语的阐述是更加难以把握的,后续的叙述当中对“道德的义务”与正当进行联系和阐述。

3.26(周日)
今日完成了实习现场教学工作任务,主要是《黄河的见证》现场教学,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个培训班讲解了黄河兰考段的历史演变和故事。

3.27(周一)
实习工作较为忙碌,目前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实习,今日来培训的班次较多,主要负责教学组织管理和现场教学。今日阅读了学术文章《chatgpt出笼,这次要革互联网的命了》。

3.28(周二)
使用chatgpt,并通过csdn网站帖子学习chatgpt与AI画图软件Midjourney的合并使用,体验AI画图的全流程。


3.29(周三)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62-80
本小节围绕着“善”的定义展开。看的一知半解,比如有提到善的简而化的定义就是:善就是产生愉快的东西。不过除非他认为愉快本真就是善,否则应该没有人会认为所有产生愉快的东西是善的。

3.30(周四)
使用国内镜像chatgpt网站,学习使用,根据经验贴进行学习挖掘chatgpt的功能,如编写简单代码等。

3.31(周五)
实习工作较为忙碌,今天主要负责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接待了来自河南郑州检察院的一个培训班次,任务量较多。今日没有进行学术学习。

4.1(周六)
本科毕业设计:补充采访了一位家长,站在家长的视角看待河南高考改革的意义以及对孩子的建议,并进行剪辑视频。

4.2(周日)
阅读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的相关文献:《人机何以共生:传播的结构性变革与滞后的伦理观》,文章认为人类需要重构人机共生的信息传播伦理。

4.3(周一)
阅读chatgpt相关文章《从ChatGPT看AI未来趋势和挑战》,文章主要探讨ChatGPT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未来AI的影响。

4.4(周二)
家中有事,暂停实习工作,请假回家。

4.5(周三)
家中有事,暂停实习工作,请假回家。

4.6(周四)
家中有事,暂停实习工作,请假回家。

4.7(周五)
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视频进行盲选审核,被抽中,上交视频参与盲审,无问题。

4.8(周六)
阅读chatgpt与伦理相关的文献:《ChatGPT的伦理风险与中国因应制度安排》,文章认为chatgpt的伦理风险中有技术依赖致使人类质疑人机主客关系的自我困惑。


4.9(周日)
阅读chatgpt与伦理相关的文献:《ChatGPT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风险及应对》,文章总结了人工智能支持的学术教学和学习服务,也指出,ChatGPT的应用存在的偏见与歧视、法律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挑战。

4.10(周一)
阅读文章《曾云丨布伦塔诺:伦理的自然约束和情感明察》,了解布伦塔诺的内感知经验,尝试去理解判断和感情等等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对比。

4.11(周二)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81-92
本小节围绕着“权力”进行分析和阐述,解释了权力的重要性,并说明了权利和义务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4.12(周三)
阅读《伦理学基础:原理与理论》94-105
本小节围绕“善恶的定义”来进行解释。人们拒绝了非存在意味着邪恶的概念,就完全如同“善”的先前的定义被拒绝了一样。

4.13(周四)
明确了论文的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和理论依据,与老师交流毕业论文的答辩的相关事宜。
根据交流内容对论文再进行思考整理。

4.14(周五)
研读新闻学的本科论文,完善修改本科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设计视频,开始准备返校,开始答辩工作。

4.15(周六)
根据答辩要求,打印纸质版论文,上传百度网盘毕业设计视频,准备好毕业设计视频设计书,启程返校答辩。

4.16(周日)
返回到学校,与同学交流答辩的相关内容,准备4月20日答辩,并整理自己的党员材料。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29
4.17(周一)
阅读关于《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新闻节目的论文,为答辩补充知识,重新审视分析自己文章的独特点和新颖点。

4.18(周二)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1-15
通过第一小节的阅读,明晰了社会研究方法定义、特征和方法论等等。初步了解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
4.19(周三)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15-20
进一步在了解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和分析。简单来说,定量:用数字和量度(实验、调查)定性:用文字概念(实地研究、个案研究)。
4.20(周四)
新闻学双学位答辩:针对本科新闻学毕业论文《短视频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语言形态重构——以<主播说联播>为例》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把开头的上线背景部分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换,其余并没有更改。

4.21(周五)
播音与主持艺术答辩。针对播音毕业设计《走近河南“新高考”》提出问题,建议对设计书的结尾花絮调整一下,多填充一些镜头,其余并没有更改。

4.22(周六)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20-27
这部分主要针对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如概念的定义以及层次;概念的应用和变量等等。在概念的应用中提到:提炼概念的工作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从理论文献中借用概念,二是从经验材料中抽出概念
4.23(周日)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27-32
在此部分当中提到了理论和研究方法关系。理论向人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般框架,还分析了“科学环”:研究的逻辑等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32
5.8(周一)
开始整理关于播音专业毕业的相关材料,收集大家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匿名材料和原始材料,归纳总结,上交学院。

5.9(周二)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第32页--第50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着“研究的过程”展开,从选题、设计、资料、实施到结果等各个过程。另一个板块儿主要围绕着“理论与研究”展开,主要是讲理论的发展和理论如何被⽤来指
导社会研究等相关内容。

5.10(周三)
实习任务较多,目前还没有结束实习。今日的工作较为琐碎和细致,偏向于和前期的培训班次的联系和沟通。

5.11(周四)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第50页--第65页
主要详细说明了研究问题的来源与研究问题的概念,并且就对于相关文献的解释较为清晰和详细,例如应该带着审视的、提问的、评论的眼光等。

5.12(周五)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第65页--第100页
在这部分阅读当中,较为受用的是“四种基本的研究⽅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利⽤⽂献的定量研究和实地研究。

5.13(周六)
实习任务较多,目前仍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实习,主要内容为教学组织管理,培训班次为“东华集团科技有限公司”。我担任带班老师的任务,协调完成班次的在院的所有事宜。

5.14(周日)
实习任务较多,预计实习到5月25号左右结束实习,今天主要内容为现场教学,讲述黄河兰考段有关决口改道、造成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20:31
本周主要阅读了一些人机关系的文章的阅读和梳理,对人机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5.15(周一)
阅读文章《泛在化的身体介质:虚拟主播的具身传播之重》,虚拟主播作为以人工智能技术
的产物。文章中比较吸引我的一个观点是阐述了虚拟人格的实现,所谓“虚拟主播人格化”,有两方面内涵。其一是指虚拟主播视听传播样态,其二是指虚拟主播的“人体语言”的个性化和虚拟主播的个性魅力,虚拟主播本身的“个性”也是广播电视节目与受众交流的中介符号。

5.16(周二)
读论文《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媒介属性、影响与局限》 从智能机器人不能取代任何媒介、能够提高既有的媒介的效率或效能、到对现有媒介的负面影响几个方面主要展开论述。其中最后一方面论述中提到Chat GPT的缺点,即失真。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智能机,器人看似无所不知、但是失真能说会写,失实的报道或答案也随处随时可见。

5.17(周三)
读论文《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走向》,没有看太懂这篇文章,从主从、竞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在后面主要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等内容展开。

5.18(周四)
阅读文章《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革新与危机》,在人机耦合、人机互补、人机交互三个方面对人机关系进行论述;面临的危机就隐私侵犯和算法伦理、记忆外包与媒介依赖两个方面就行论述。智能产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亦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伦理风险和法律风险是不可越过的一项问题,因此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使用智能产品的关键问题。

5.19(周五)
读了一篇文章《涵化理论视角下ChatGPT对新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chatgpt对新闻教育的涵化作用的三个方面,丰富课程设置、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深化新闻教育本质等角度,但随之而来的,既有新闻伦理和新型数字鸿沟这类宏观问题,又有具体到个人的对虚拟世界产生精神依赖的问题。

5.20(周六)
读论文《新闻出版业遇上ChatGPT:机遇、挑战与未来进路》。文章没有明确提到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时代背景和chatgpt的优劣势之后,就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和挑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概述。例如促进深度新闻生产的发展、人际互动、新闻出版行业的全产业链条的再造等机遇,但也有竞争压力增大、风险增加、信任危机等挑战。

5.21(周日)
读了一篇来自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的文章《国内外ChatGPT研究综述及展望:人文社科视角》
文章围绕着ChatGPT的概念与技术特征、人机关系、风险与对策等主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其中牵涉到学术伦理的部分。目前的一个难题是,人们很难区分ChatGPT是否参与了学术生产。这引起了许多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危机、数据安全与隐私等问题,但目前ChatGPT在现行社会道德法律体系方面还处于真空地带,很难界定其产生的相关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9 13:54
本周阅读了一些关于新闻伦理的文献资料
5.22(周一)
阅读文章《智媒时代基于“人机协同”的新闻伦理思考》 这篇文章第一部分的前两个观点不算新颖,就编写和分发来阐述说明的,而第三个观点是就信息的核查与反馈而说的,补充了我的知识面。其主要论点的背景是传统新闻业的信息沟通阶段,在被多元力量牵制的新闻场域中,内容反馈与用户互动往往是滞后且弱化的。后两部分主要就易诱发的新闻伦理问题展开论述,如隐私管理、刻板偏见、传播效果评估等层面。

5.23(周二)
读《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的成因与反思——以“鲍某明案”报道为例》这篇文章中就新闻传播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界定逐渐模糊展开论述,方向十分清晰。然后以“鲍某明案”的报道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失范的成因,以及对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在其观点的比陈述中最为核心的是忽略了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更具有学术的观点为传播客体的非理性与把关人“弱化”。值得学习

5.24(周三)
读《浅谈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及规范》 这篇文章的层次罗列的很简单。就现象、原则、规范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就新闻伦理的角度展开的论述有媒体报道有节制,避免过度煽情、坚持基本原则,提升专业能力、研究制定灾难报道的具体报道规范三个方面。其实更多的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5.25(周四)
阅读文章《论列宁的新闻伦理思想》 这篇文章更像是上层建筑,在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规范报道的理念、方法。如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强调新闻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思想的深刻性和整体性。

5.26(周五)
阅读C刊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闻伦理论域——兼论民族新闻伦理的可能性
》 这篇文章和之前阅读的伦理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要求落实的更加细致和具体了。例如在新闻管理部门应建章立制重视新闻伦理、媒体应把民族相关新闻伦理纳入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应将新闻伦理内化为个人素养等各个方面。并且从新闻伦理的角度为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提出建设性方向。

5.27(周六)
读《灾难报道中的伦理诉求与构建原则探究》这篇文章与之前的相似之处,但是就提出的处理和解决途径有所不同,如善意告知原则、平等采访原则、谨慎转发原则等。现实中,受访者将解脱困境或摆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媒体和记者身上的案例并不鲜见。所以无论是灾难报道还是其他日常报道,无论是“入场”还是“候场”,媒体及从业人员均需时刻恪守新闻伦理,严格约束自我。

5.28(周日)
读《浅议人工智能与新闻伦理结合的应用》这篇文章就技术和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并且提出了二者的结合方法,如转变对于新闻媒体主体的认识、人工智能下的新闻伦理重建等等。并且指出了人工智能对新闻伦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流程、新闻传播、新闻事实的变化等方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2:36
本周阅读了一些关于社会研究方法的书籍和一些论文

5.29(周一)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71-76
主要围绕着分析单位的概念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以个⼈作为分析单位的描述性研究⼀般旨在描述由那些个⼈组成的总体。因此说,⼀个⼈可以被描述为“ 出身于⼲部家庭” 或者“ 出身于⼯⼈家庭” ,他也可以被描述为“ 受过⾼等教育” 或者“ 受过中等教育” 。所以说一个人的身份和标签可以从不同的就角度和立场去判断。

5.30(周二)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77-82
就横向和纵向研究进行对比,分为趋势、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横向研究是在⼀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而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

5.31(周三)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83-87
这一节内容对研究计划书的内容进行分开介绍,对我比较受到启发的是关于抽样的方案和单位(1)研究的总体是什么,即对研究对象所取⾃的总体进⾏界定;(2)采⽤什么样的抽样方法和程序进⾏抽样,即是以某⼀种抽样⽅法单位进⾏抽样,还是采⽤⼏种⽅法结合进⾏,抽样的具体步骤又是如何等;(3)样本规模的⼤⼩及样本准确性程度的要求等。这些虽然在定性研究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但是就研究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6.1(周四)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87-113
这一章就定量研究进行论述,测量就是根据⼀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量的四个要素是测量的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等。

6.2(周五)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114-153
抽样。抽样是从总体中按⼀定⽅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抽样的⽬的,在我看来,就是要通过这些样本值去估计和推断各种总体值。抽样作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是向⼈们提供⼀种实现“ 由部分认识总体” 这⼀⽬标的途径和⼿段。

6.3(周六)
阅读文章:《数据新闻: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闻论证》
今天读了一篇有关新闻领域的关于社会研究的一篇C刊,从数据新闻以其独特品格而引人瞩目,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和从业者仍将视为一种新闻叙事。论文通过分析数据新闻的类型、追寻事实的方法以及写作模式证明数据新闻是一种从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论证。作者进而考察了数据新闻在数据采集、分析、呈现与解读方面所体现的扫描事实的特性,指出这种特性保证了数据新闻作为论证具有科学性;最后释明了数据新闻的逻辑过程展现出类似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环"。

6.3(周日)
阅读文章:《社会研究:方法、能力与关键》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到了社会研究的大致内容,社会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其主要的环节包括“问题、设计、实施、结果”。不同环节中的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做好的社会研究,需要研究者具有很好的提问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提出好的问题,是做出好的研究的前提;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则是做出好的研究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1:54
6.5(周一)
读《社会研究方法》155-170页
这一节主要讲了一些研究模型,提到了如经验的实验设计、双盲实验等等。

6.6(周二)
开毕业典礼、拍合影留念。

6.7(周三)
读《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章
调查研究简称调查或社会调查,是社会研究中“ 种最常⻅的研究⽅式。⼀些⼈甚⾄误以为调查研究就是社会研究⽅法的全部。:调查研究的确以其特定的⽅式满⾜了社会研究者探讨各种社会⾏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需要。同时,定量研究的诸多内容也⼗分集中地体现在调查研究的⽅式之中,⽐如抽样、操作化、测、统计分析等等。因此,掌握调查研究⽅法对于社会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要。

6.8(周四)
细读《社会研究方法》 自填问卷法部分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由于⾃填问卷法更加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因此,当被调查者对该项调查的兴趣不⼤、态度不积极、责任⼼不强,或者被调查者由于受时间、精⼒、能⼒等⽅⾯的限制⽽⽆法完成问卷的填答⼯作时,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常常受到影响。但实际⽣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具有这种能⼒、都能达到这种程度,特别是对于⼀些⽂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就不宜使⽤⾃填问卷法。这样⼀来,⾃填问卷法的适⽤范围就常常受到限制。

6.9(周五)
读《社会研究方法》第九章
这一章主要围绕着利用文献的定量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它不⽤接触研究对象,也不是直接从社会成员那⾥获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是去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字、数字、图⽚、符号以及其他形式存在的第⼆⼿资料―⽂献资料。从研究的逻辑和基本原理上看,这⼀研究⽅式与调查研究的⽅式并⽆⼤的区别,只是由于它所⽤资料的不同、资料来源的不同,因⽽导致其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有所不同⽽已。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也是在研究某一问题之前的一个基础前期工作。

6.10(周六)
读《社会研究方法》第九章
系统的认识了内容分析这一概念。

6.11(周日)
今日想谈一谈最近关注到的“四川大学新闻学院一女研究生曝光地铁大叔事件”,女生做的确实让人大跌眼镜,就连身边认识这位直系学姐的同学也想不清楚她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做。但就目前发出来的内容和事件本身来看,这位学姐做法太不妥当,而我看到的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为博人眼球,贴标签,拉踩,人肉搜索,丝毫没有新闻人的关怀和底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0 20:02
6.12周一
ChatGPT的传播特征及伦理困境》
这是一篇来自我母校老师的一篇文章,老师主要从chatgpt突出表现出的人性化的特点:现在类人化传播、问答式新闻和中介型媒体等三方面,阐述暗藏其中的伦理问题等等。
文中在提到智能化危机的时候提到黑箱难解的一个案例:Nature在作者投稿指南中列出两项原则: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都不能成为论文作者;如在论文创作中用过相关工具,作者应在“方法”或“致谢”或适当的部分明确说明。然而,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进行文本整合时极有可能会适当引用受著作权保护的文字、代码等内容,而现有的技术尚无法对其所引的原文本进行跟踪溯源,也尚未对Chat GPT涉嫌侵权的责任归属问题进行明晰划分,这既导致Chat GPT用户在面对知识产权侵犯或数据剽窃等伦理问题时难以追责。

6.13周二
ChatGPT机器回答与知乎人工回答的比较》
这篇文章是我觉得十分有意义的一次对比分析实验。文章对从网络问答社区代表知乎和ChatGPT上同一提问获得的人工高赞答案和机器回答开展内容分析,对比分析的标准和范围是外部特征、内部特征、情感与认知。
方法:分析法设计编码方案
研究的发现:ChatGPT更能便捷地获得信息,回答特征接近人工认可的高赞回答,但针对不同主题的回答质量存在差异,也存在虚假信息,需要防范信息误导、认知对抗、文明失控等风险。
6.14周三
ChatGPT们带来的新闻生产变革及启示》
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着“新闻生产”这一视角去分析,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机器人”新闻写作具有模式化、缺失新闻敏感度和新闻温度、数据收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缺乏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弊端,决定了它们暂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新闻生产。

6.15周四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应用、风险及防范——基于ChatGPT视角分析》
这篇文章是在“国际传播领域”这个范围去进行阐述的。尝试分析ChatGPT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应用价值,提出现状和问题:由于ChatGPT存在数据安全问题、缺乏监管问题以及法律空缺问题,给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然后总结规律和经验:应构建起ChatGPT数据安全的发展生态;建立多元协同、多措并举的监管体系;加快人工智能立法及其配套法律的制定,增强ChatGPT在国际传播中的正面作用。
但是在我目前看来,在解决方案的层面和说法有些老生常谈,没有新的解释和角度,较为中规中矩。

6.16周五
《生成式人工智能诱发意识形态风险的逻辑机理及其应对策略》
这是一篇北大核心,文章从“技术利维坦”、智能算法“把关人”等一些角度进行分析。文章还是会引用像“把关人”等一些学术观点。
也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应当强化“价值理性”以规避意识形态撕裂风险、加强技术赋能以抵御意识形态操纵风险、完善法律法规以化解意识形态解构风险,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6.17
家中有事外出

6.18周日
ChatGPT:来自技术哲学的解读》
这篇C刊立足于chatGPT的发展与潜在的应用可能,从现状的角度出发:现在一些著名的大学与出版商已禁止ChatGPT的使用,但究竟该如何对待类似的技术还不明确。后续在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非中立性概念,并结合赛博朋克和索拉朋克两种不同的科幻叙事。
提出:对ChatGPT的应用不该仅仅从制定规范的方式限制其应用,而是要看到书写工具正在重新构建作者和文本的定义、内涵和关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11:37
6.19(周一)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245页-272页
这一章主要是围绕着定量资料分析,让我认识到了许多之前并没有了解过的模型和数据,进一步了解了如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等等,此外本章节还介绍了对原始数据的整理、录入,以及单变量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作简要的介绍。

6.20(周二)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273页-301页
从总体上介绍研究报告所应具备的性质和特征,然后主要对定量研究报告的撰写⽅法进⾏介绍。如描述性和解释性以及其他的学术性和应用性等等报告。从选题、提纲、材料、撰写等步骤去写好一篇报告。

6.21(周三)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306页-321页
定性研究:⼀类是以“ 深⼈实地” 为基本特征的定性研究;另⼀类则是以“ 专注于⽂本” 为基本特征的定性研究;到现场、重关联、重意义。
在读这部分的内容时候也回答了我的一个疑惑:对于社会研究来说,永远没有最好的⽅式,⽽只有最合适的⽅式。社会研究的不同⽬标往往只适合采⽤不同的研究⽅式来达到。所以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都各有千秋。

6.22(周四)
阅读书籍《社会研究方法》362页-381页
这一部分讲的是定性资料分析:这与那种规范的、统⼀的程序,成形的、相对固定的⽅法,以及标准化技术相⽐,定性资料分析也似乎是⽆规则可循。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贯穿于整个研究的始终,也可以把这种分析⼤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初步浏览阶段、阅读编码阶段以及分析抽象阶段。

6.23(周五)
读《新闻伦理视野下的AIGC:冲击与反思》论文
主要内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可能对新闻业在至少四个新闻伦理领域造成挑战和冲击。通过这四个方面:新闻真实性原则、客观中立立场、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新闻业公平竞争生态来展开叙述。
最后通过明确边界、加快隐私保护开发、加强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的全面认知三个方面对应对与变革做出回应。

6.24(周六)
读《ChatGPT新思考:AIGC模式下新闻内容生产的机遇、挑战及规制策略》论文
这篇文章也是谈AIGC的创作模式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上一篇不同的地方在于分析了背后出圈的原因和机遇,然后从国家监管、媒体平台和供应商及用户三个层面指出AIGC模式下新闻内容生产的规制策略。最后总结出规律,以AIGC为核心机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内容生产领域,要兼顾多方群体利益,也要发挥多主体监管作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6.25(周日)
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3 21:12
6.26(周一)
读文章《ChatGPT模型的舆论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这篇论文从舆论的角度上指出了ChatGPT的风险,列举包括了包括意识形态风险、生成虚假信息、内容监管和审核难度加大、引发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等等。
在最后的 舆论风险规制的探索 论述中,从技术、机制、伦理认知和信息识别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6.27(周二)
读文章《新常人统治的来临:ChatGPT与传播研究》
这篇文章中就传播研究而言,给ChatGPT一个新的诠释,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的角度,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定义为“新常人”,它们代表着一种知识渊博的认知平庸者。
观点:ChatGPT的问答逻辑及其知识生产方式也促使传播专业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教学理念及内容,从技术传授转向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应对来自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更加注重机器带来不了的人文素养。

6.28(周三)
读《新闻与传播研究》今年第四期的文章
今天看的是媒介分析板块的一篇文章《快进历史:主旋律影视混剪中的叙述实践与情感表达》
论文中提到了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二创”、“混剪”展开视听语言分析及话语分析,讨论青年群体在社交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实践中的情感与价值表达。而这种的剪辑和创作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影响之深不言而喻,这是对我们影响很深的方式之一。

6.29(周四)
今天读的依旧是这期文章,读的是新闻传播史的板块中的《“卧游”的消逝:城市新媒介与近代文人的“心眼”再造》
这篇文章十分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文中是这么解释这个标题的“晚清文人以传统“卧游”话语迎接“影戏”的到来,但早期电影却以一种现代都市新视觉重组了“眼”与“心”的关系。从“电光活动”到机械复制,电影技术媒介以流动化、去“深度”的全景式观看,与城市马车以及先后而至的摄影、新式画报等新视觉实践一道,打破了“心眼至上”下在“心物、物我”交融中寻求精神超越的感知模式,消弭了文人与俗众在观看与鉴赏上的文化区隔,并促使新“世界”时空在感知中不断得以扩展。”
更多的是在讲媒介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带给人们感官和心理感受的变化。

6.30(周五)
今天读的是传播学板块中的《问题意识与知识自觉:环境传播研究发展脉络的回望与反思》
这篇文章没看太懂,但是大致讲的能感受到其严谨性和内容的详实。

7.1(周六)
兼职工作

7.2(周日)
兼职工作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9:27
7.3(周一)
《作为基础资源的大数据:AIGC变革下新闻传播活动的再认识》
这篇文章是北大核心对大数据和AIGC从传播的角度层面进行的分析。文章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讨论大数据的角色和功能及其对新闻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论文提出的发现:大数据是驱动数字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资源和关键要素,也是AIGC的语料库和资源池。然而,应当对数据商品化、人与数据深度绑定、数字劳动等保持批判意识,避免沦为“数据中心主义”。在AIGC带来的新闻传播业变化中,应找寻人的主体价值,倡导良性的数字交往。
在享受由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在倡导人的中心地位和与AIGC共同的良性发展。

7.4(周二)
《AIGC与融媒生产:赋能、互补与边界》
这篇C刊是在就AIGC和融媒体二者进行的辩证和阐述。其论点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AIGC为数字内容产业开辟新空间,融媒生产为主流舆论保驾护航,两者对内容形态多样性的追求上体现出了多维交叉。AIGC可助力融媒流程再造、介入内容直播、提升传播量级、推动智慧升级,为融媒生产全程赋能。从AIGC本身的技术原理以及我国融媒发展的本质要求出发,以AIGC为代表的技术理性恰需人文价值引导,融媒机构的把关与引导作用不可或缺,两者互补合作是最佳关系。

7.5(周三)
《AIGC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应用及风控研究》
这篇文章是在围绕着AIGC赋能之下以重大报道为切点进行的分析。
内容案例:通过对全国两会、北京冬奥会、航天报道等重大主题报道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工具的生成内容、意识形态等进行辨析。
发现:论文中表明重大主题报道向智能生产、智能分发与智能反馈发展,并呈现出生产主体扩大化、生产形式多样化、分发过程智能化、反馈智能化等特点。
但作者也在文末指出了其需要关注的地方,如重大主题报道带来了内容质量、深度造假、数据隐私等方面的风险,应加强重大主题报道中AIGC应用的风险控制。

7.6(周四)
《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内容生产传播风险》
这篇文章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一篇文章,阐述了AIGC的特色和传播风险,最后提出应对策略。在传播风险中提到了生成假新闻、进行信息欺诈、模仿特定话语风格进行内容生成等等问题。
7.7(周五)
《由数据决定?AI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
这篇北大核心的文章从主要是在探究以数据为中心的AIGC价值观和伦理问题。
比如文中提到的“观点霸权”、刻板印象、虚假信息等等。本文还基于人和机器学习的本质,进一步探讨了一些重要命题。人类学习与人工智能学习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人机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是趋利避害的最优解。AIGC也是人类社会的镜鉴,此前人类未能意识到的自身缺陷,如今通过智能生成内容暴露了出来,人类要反省和提升自身,并且要重视人机伦理关系的大图景。

7.8(周六)
兼职

7.9(周日)
兼职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21:58
9.4(周一)
阅读论文:《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流程带来的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
文章从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流程带来的变化、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流程带来的伦理失范问题、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流程带来伦理失范问题的对策三个大的层面进行分析,相较于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人工智能为新闻策划、新闻生产和新闻分发等新闻生产环节带来创新,同时也存在着侵犯隐私、偏离新闻价值,缺乏人文关怀、危害新闻真实,塑造权力中心等伦理失范问题。最后得出较为总结性的结语:对待任何一个新型技术手段,必须要谨慎观察,不可盲目地否定。

9.5(周二)
阅读C刊:《“艺术和科学的结合”:AIGC技术下新闻编辑的机遇、困境与优化》
这篇文章从艺术的角度切口进入,在提高新闻报道效率、实现个性化新闻定制、解放人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诸多包括虚假新闻、新闻偏见、隐私侵犯、版权模糊等隐忧与挑战。最终任何技术的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要从生产、消费、管理三个端口积极应对,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最大化地挖掘AIGC在新闻编辑领域的潜力。

9.6(周三)
阅读论文:《VR新闻的真实性及其伦理风险研究》
这篇文章的层次读起来比较清晰。文章主要以国内外发布的VR新闻为研究案例,以相关新闻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佐证本文研究观点。VR新闻依靠技术还原出的“场景真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意义上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并带来诸多伦理风险,如虚拟现实对新闻真实性的冲击,受众知情权扩大对隐私权的威胁,血腥和暴力画面的逼真再现,对人文关怀理念的漠视等。
结论:媒体人亟须厘清当下变局与伦理困境,逐渐摸索出一套健康有序的VR新闻生产传播模式。

9.7(周四)
阅读论文:《自动化新闻遇上ChatGPT:机遇、挑战与转向》
这篇文章从ChatGPT凭借较高的人机交互水平,成为现象级应用。采写编评等新闻生产环节会大幅提质增效,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实践会深入发展,而自动化新闻也会面临新闻质量和媒体公信力下降的可能,加剧新闻生产主体的不确定性,加大新闻伦理风险。
文章阐述Chat GPT为自动化新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ChatGPT视域下自动化新闻的未来转向:规范智能技术应用于自动化新闻,人机协同生成自动化新闻,增强自动化新闻人文关怀。

9.8(周五)
阅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一章节
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中,斯丹迪奇从莎草纸一直写到互联网,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长达2000年的社交媒体史。除此之外,斯丹迪奇认为我们更熟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却有违人的社交天性,只是人类历史中走过的一段弯路。读起来并不会觉得十分的具有理论性,更多的是有案例在其中,引人思考。

9.9(周六)
阅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二章节
“分享是人的天性”,“分享”让人们建立起社交关系网,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为这张“网”而生成,人们也通过这张“网”进行文字、信息传播。与动物动手梳毛一样,花时间和人聊天、分享他人不了解的事情是建立或加强社会纽带(也就是“网”)的一种办法。这里的形容十分的贴切我们现在的网状的传播方式。
9.10(周日)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8 21:59
9.11(周一)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三章
1424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只有122册藏书。上课用的书只有一本,讲师向学生朗读书中的内容,其间不时插入他自己的解释。学生自己没有书,只能靠课上作的笔记,或者用以前别的学生记下来、在学生中间流传的笔记。
感悟:当时在中国,1408年《永乐大典》都编撰完了,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可见当时中国的文化是多超前

9.12(周二)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路德无意中揭示了一种分散的、人对人传播的媒体的力量,这种媒体系统的参与者自己就是传播者,他们通过分享、推荐和复制来集体决定哪些信息值得宣传。它在许多方面与古罗马的媒体近似,但印刷机的问世意味着抄录的规模比过去大得多。
感悟:看到这一块儿 让我想到了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非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9.13(周三)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行脚商、小贩和出外传教的传教士会把小册子带到外地的城镇,如果在那里引起了足够的兴趣,当地的印刷商会把小册子复制下来,印出自己的版本。印刷商为了快点回本,每次都印出1000多本投入流通。
感悟:在现代的社交媒体系统中,某一条信息是否受欢迎可以从赞、推特转发、博客转发、论坛赞同,或点击的数量来推断。路德时期与此相对等的是某一本小册子不同版本的数目——也就是重版的次数。从价值赋予(产生购买需求)——扩大传播(以印刷术为技术保障,以人为传播载体)

9.14(周四)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四章
今天,十几岁的青少年可以在社交网络中,在互联网的论坛上,或使用手机秘密交流。《德文郡手稿》提供了一个同样隐秘的社交空间,年轻的廷臣可以躲过外部世界的注视彼此交流。
感悟:交流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就像现在的“缺场”空间,利用网络实现表达、交流的自由。同时,社交媒体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类似于真实的现实环境,但是他本身并不全面,而是把某一个点、兴趣放大,比如借这本书把写诗的这种方式放大,今天也有专门的app来聚集这些相似的人,社区这种属性放大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

9.15(周五)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首先,选择翻译什么作品本身就有其深意;作为译者的诗人可以选择与他想表达的感情相匹配的诗来翻译。翻译时可以通过遣词造句来微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只有熟悉原文的读者才能看得出译者对文字的操纵,这样就掩藏了发给知情人的信息。如果谁看了译文后感到不高兴,做翻译的诗人总能把责任推到原诗作者的头上。
感悟:新闻报道似乎也是如此,只要是人就会有主观情感,即使报道的新闻内容完全的客观,但最开始为什么会在众多的选题中选择这篇来报道,就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9.16(周六)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五章
约翰·斯塔布斯的故事表明,在马丁·路德的小册子运动和天主教会初期回应的低效无能后,欧洲的统治者意识到,对攻击当局的印刷品,特别是反响广泛的,必须迅速地予以打击。不过他们觉得,最理想的是不要让事态发展到需要回应的地步。
感悟:这让我想到了“后真相时代”“疫情之下的危机传播”等关键词。在当代的社交媒体时代也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尽量不要让事件发展到在网络上进行情绪传播的地步就要赶紧把事情解决,因为网络上面的传播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9.17(周日)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6 01:21
9月18日 周一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六章
有些人担心,在那种具有强烈吸引力、信息丰富的环境里,各种琐碎的信息、流言蜚语和虚假不实之词源源不断,令人听之成瘾,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做更有效益的事。在中国,是80年代的武侠小说,90年代的游戏厅,20世纪初的网吧以及现在盛行的短视频。

9月19日 周二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卖咖啡的“不承认人有高低贵贱,绅士、工匠、贵族和流氓混在一起,一视同仁”。至少在理论上,这里是纯粹交换信息的场所,人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对各种思想反复斟酌,根据其是否合乎道理或被人接受吸收,或予以摒弃。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但不知道当时的“工匠流氓”之流是不是哈贝马斯认为的能进行理性思考和讨论的人9月20日 周三
读董天策老师的一篇文章《“新闻策划”之我见》
个人感悟理解和感悟:在新闻领域中,确实存在新闻事件的策划和新闻报道的策划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记者只能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和方式,以及撰写出有价值、客观、准确的报道。而公共关系专业的人员则更多地进行新闻事件的策划,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来吸引媒体的关注。文中也提到这种区分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和传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9月21日 周四齐辉老师讲了关于新闻史学的内容,围绕着”纸荒“的专题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写好一篇关于新闻史的文章,并且强调历史背景对文章入手等。

9月22日 周五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咖啡馆给过去传输信息的无形的社交网络赋予了实体的形状,使人更容易与其建立联系。
咖啡馆汇总:1、 咖啡代表着头脑清醒从而区别于小酒馆,且咖啡馆环境清明,带有一定程度上的公开信息流动的环境需求。2、 咖啡馆会根据不同的地标和周围环境背后不同的主题形成各自分类的特点,从而有助于人们在嘈杂的环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3、 哈贝马斯笔下公共领域的雏形,人们之间没有阶级与地位的限制,人们带着自己的看法在这个领域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这样的交流是一种公开的流通和摄取。4、 对于资本和政治的抵御,但是不能说是绝对的,但是毕竟我们说它还会国家增加税收,且它作为一种经营场所是商业性质的,所以不需要太多内容的管制,不是为了宣传也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信息的沟通
9月23日 周六
《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考试

9月24日 周日
《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考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21:51
9.25(周一)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六章
咖啡馆这个新环境太诱人了,永远不知道下次去时会听到什么消息,或遇到什么人,常客经常在里面花上好几个小时阅读讨论,丝毫不觉时光的流逝。
感悟:这段里面的内容让我联想到了抖音,信息成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人类渴求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最大程度的掌握环境的变动,从而获得更大的安全感。这或许是信息成瘾的原因之一。此外对于一些纯消遣类的信息,或许可以用传播游戏理论解释,总有一些信息没有用处,只是为了消遣,人们在传播过程中获得了乐趣,不自觉沉浸在传播中,渴望更多的愉悦。简而言之,无意义,有意思。

9.26(周二)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七章
坎贝尔决心提供充分的国际新闻,甚至把一期登不下的报道留到下一期登载。结果造成积压的报道越来越多,最终《波士顿新闻信》的国外消息报道几乎滞后一年之久。坎贝尔认为,他的作用是提供一系列不间断的历史性报道,而不是最新的消息。
思考:这也是因为那时的交通和信息传播都没有足够发达,因此对信息的时效性需求自然相对较低,事实大于时效;反观当下,交通和信息传播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时效逐渐占据上风,甚至超越事实,比如《新京报》报纸仍然是严谨的代表,但其微博版(尤其是视频栏目)则常常因追逐时效性而导致诸多事实及伦理的问题。

9.27(周三)
读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的论文【质的研究基础】
研究者亲自进入实地开展实征研究,在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时提供自己的一手资料。质的研究不排斥研究者自己的“前理解”(前有、前见、前把握)以及前人相关理论和研究结论的作用,来自当事人“主位的”的视角和“本土概念”是必不可少的资料和证据来源。
“质化研究”比定性研究多了一手的资料和分析

9.28(周四)
读文章《“主体间性 ——干预行动”框架:质性研究的反思谱系》【质的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质性研究中存在三种困境:主体间性、表述政治、参与行动。前两者是认识论意义
上的困境,后者是解放政治和行动意义上的困境。他们在反思广度、深度、力度方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对对象的反思到将研究作为反思对象,从认知研究到行动研究,共同构成了质性研究的“主体间性-干预行动”反思谱系

9.29(周五)
读文章《伦新闻价值》
作者最后得出的标准:影响力、真实性和社会意义、引导式服务、正面报道、曝光式报道、新奇有趣、贴近生活、事件性信息

9.30(周六)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1721年,波士顿爆发了天花疫情,这又引发了一场舆论大战;人们就接种疫苗这一当时仍具有争议的新治疗方法争论不休。
思考:社交媒体/大众媒体/官方媒体 有着不一样的使命,在之前的新冠疫情当中凸显的十分明显。而如果做好舆论的风向标,做好掌舵人,是这个媒体人应该去思考的议题。对于公共话题的讨论永远都是争论不休的,即使是再简单的事情,人与人之间也很难完全达成一致。这种争论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让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更为谨慎也更加准确。


10.1(周日)
外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7 15:52
10.9(周一)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八章
内容案例:警察顺藤摸瓜,抓了一个又一个,希望最终能找到原创者。第二位牧师是从第三位牧师那里听到这首诗的,第三位牧师是听一个法学院学生说的,法学院学生是听一个职员说的,职员是听一个哲学学生说的,而那个学生是听同学说的,同学又是从另一个不知所踪的学生那里得到这首诗的。这条长长的人链中的一环,哲学学生雅克·马里·阿莱尔(Jacques Marie Hallaire),还从另一位牧师那里得到了三首别的诗,而那位牧师是从三个不同的人那里得到那些诗的。
思考:现在的互联网当中的谣言亦是如此,很难追根溯源。但互联网的消息来源毕竟有记录和数据,而18世纪的法国通过口头查找源头更困难。技术可以很好的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留下痕迹,或者等其他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可以更准确地追根溯源。


10.10(周二)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自由的报刊会导致自由吗?
结论: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我们处在社会的架构之中,无法避免的就要受到架构的限制。就好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道理。


10.11(周三)
今天读了一篇关于田也调查的课程论文《何处是田野》【质化研究】
文中提到了关于田野工作对于人类学来说已经超出了研究方法甚至方法论的意义。
主要区别:许多人类学家认为田野工作为人类学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唯一特征。
论述:这篇文章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放在西方整个提出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强调文化差异性等是田野工作的选择标准。

10.12(周四)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第九章
出版商谴责印花税是“对知识的征税”,有些激进的报纸拒绝付印花税,干脆非法出版。自那以后,英国出版商反对印花税的运动持续了整整40年的时间。
论点:马克思是这么评价知识税的:1.知识税使出版自由成为“资本的无上特权” 2.知识税限制了自由的精神交往

10.13(周五)
读《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最后两章
用无线电设备做实验能让男孩子待在家里,远离外面的不良影响,不去惹是生非。他写道:“孩子的要求不高,只想有东西让他摆弄鼓捣,让他摸索实验,好满足他与生俱来的无尽的好奇心。
现状:历史总是重演,如今的城市里的孩子可能不再到处撒野,一部智能设备就能把他们套牢在家中。从电视,再到电脑,再到如今的手机、人工智能等等,下一次技术的更迭带来的媒体的发展和变化很难窥探,但所有可能带来的关于孩子等各个群体的问题应当值得注意。

10.14(周六)
读《从信息鸿沟到虚拟见证:网络公共领域何以可能》等关于网络公共领域的文章
总结:
在信息社会中由区隔所造成的话语权的不对称,却使得平等成为网络公共领域形成中最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比公共领域在东西方产生的起源指出,“弱者的武器”和“差序格局”等社会的 结构性特征所导致的地方性“小圈子”是制约中国的传统,乃至网络公共领 域产生的主要原因。

10.15(周日)
去医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11:08
10.16(周一)
读新闻理论课程论文-网络公共事件与网络公共领域
自我思考的问题:情绪唤起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众多媒介娱乐内容中,传播学者尤为关注媒介暴力的影响。
1.亚里士多德“情绪宣泄论”之上,认为媒介暴力内容可以使人们以非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暴烈情绪和由压力带来的紧张,最终得到放松。
2.越来越多的量化研究证实了媒介暴力与受众的攻击性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媒介暴力内容非但不能提供情感的释放。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绝佳的新渠道,并增强着政治的公开性、透明性。 思考:事实上真的如此嘛?敏感词汇/降低热搜热度等方式无疑不在讽刺这一切。

10.17(周二)
读质化研究课程论文-关于田野调查
许多文章都提到了主客体研究。以及联系上周所学的“局内人、局外人”扎进去,走出来。
主位研究: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而是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然后加以分析和整理,它是以被调查者的主体观定向的”。
客位研究: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家的标准研究文化的方法。它解释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以说明当地人可能不承认的信仰,并用比较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待民族志提供的资料。

10.18(周三)
全力准备明天pre《中外新闻史》
我们拟定的题目是““画笔作武器”抗战时期的新闻漫画——以《救亡漫画》五日刊为例
”今天主要是最后的脉络梳理和文献整理。认识到了许多的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大成数据库、晚清民国等等),读了一篇文献《抗战时期的漫画宣传活动》。

10.19(周四)
完成研究生的第一次pre《中外新闻史》
我们完成分析了“新闻漫画”与“漫画”的定义的区别,前者更倾向于专广报道或评议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时事,社会问题的;追溯了新闻漫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现状,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重点挑选了抗战时期的新闻漫画,因为当时民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漫画带给人们的冲击力更强更直接;分析了《救亡漫画》的特点和内容以及意义,最后提出我们的见解和对于新闻史的思考。
收获:内容上需要层层递进,围绕着一个点,讲清楚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10.20(周五)
阅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这本书的背景和相关的知识: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是美国名叫新闻自由委员会或称哈钦斯委员会的团体发表的报告。这一团体接受了当时时代公司的亨利·卢斯的建议和资助,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任,以及这些责任对于形成公众舆论的普遍益处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这便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该书标志着大众传播社会责任思想的诞生,从根本上奠定了社会责任论学说的理论基础,成为后继研究者阐发媒介组织的社会责任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此后,大众传播社会责任理论取代传统的大众传媒自由理论而成为传媒理论的主流。

10.21(周六)
阅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阅读第一章
问题与原则--这节其实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新闻自由委员指出,新闻自由处于危险之中。
(1)随着新闻业的发展,大众传播作为一种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而作为大众传播工具,新闻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能通过新闻界表达其意见和观点的人群比例;
(2)能把新闻机构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使用的少数人,未能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
(3)那些掌管新闻机构的人,不时地从事受到社会谴责的种种活动,如果这些情况不予以制止而持续下去,必然导致政府的制约和控制,这是对新闻自由的威胁。
10.22(周日)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31 11:13
10.23(周一)
读新闻理论课程论文-情感传播的理论溯源与在地经验
思考问题方向:情绪唤起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众多媒介娱乐内容中,传播学者尤为关注媒介暴力的影响。
1.亚里士多德“情绪宣泄论”之上,认为媒介暴力内容可以使人们以非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暴烈情绪和由压力带来的紧张,最终得到放松。
2.越来越多的量化研究证实了媒介暴力与受众的攻击性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媒介暴力内容非但不能提供情感的释放。

10.24(周二)
读质化研究课程论文-关于虚拟民族志
虚拟社区虽然是缺场的、无法触摸的,但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立人机关系和社会规则的平台/媒介,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物质性( materiality)。借此,社会互动和群体结构得以产生,新的主体性和群体认同也可能出现。
并且思考问题:
1.在“虚拟田野”的参与和观察中,你觉得是否有必要返回线下田野以补充研究资料
2.面对网络空间中“身体在场”的缺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虚拟民族志中的真实性

10.25(周三)
今天课程较多,主要学习英语

10.26(周四)
学习英语

10.27(周五)
读书《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二章
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到了新闻界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公正性、多样性、独立性等,这些原则对于新闻界来说非常重要。新闻界应该追求真相,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并将其呈现给公众。同时,新闻界也应该保持公正,避免偏见和歧视,尊重不同观点和人群。多样性则意味着新闻界应该涵盖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而不仅仅是主流的或权威的声音。独立性则意味着新闻界不应该被任何利益或权力所左右,应该保持自主和客观。

10.28(周六)
去老区开研代会
提出提案/审议提案

10.29(周日)
检索英文文献-算法传播中国本土理论体系建构的法制方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18:28
10.30(周一)
阅读《新闻场域中女性记者的资本优势:事实还是想象?》
这篇文章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资本”为视角,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的研究路径,通过对 24 位记者在新闻生产的经验建构,来探讨数字化时代新闻场域中女性记者在资本积累和争夺过程中呈现的性别权力关系。
研究发现,性别化资本可视为资本的调节因素,能够作用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象征资本等结构性资本,且性别化资本转换为其他资本具有一定的条件。
10.31(周二)
阅读《流量指标意味着什么?——数字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劳动控制与自主性研究》
这篇文章“流量”为研究切口,借助劳动过程的理论视角和深度访谈的质化分析方法,进而发现:从业者通过将流量指标内化为对“客观性”和“工作能力”的认知,来接受流量指标在商业化媒体中的合理性。
11.1(周三)
了解新闻叙事/新闻叙述的概念。阅读《转向、解构与重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研究》等文章
新闻叙事是新闻信息生产的核心环节,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新闻叙事,引发了叙事主体和叙事形式的变化,并对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接受等产生了影响。
11.2(周四)
结合昨天课上李俊欣博士后讲的符号学,读《社会化表演的网络文本世界——符号叙述学域下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分析》
文章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
11.3(周五)
读书《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三章
在新闻界,自由是必不可少的,它给予新闻工作者们揭示真相、发表观点的权力。然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它需要在一定的规范和道德范围内行使。新闻工作者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确保他们的报道是真实、公正、客观的。
11.4(周六)
读书《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四章
我理解到新闻界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新闻媒体是社会的瞭望塔,它们需要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小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同时,新闻媒体也是公众的代言人,它们需要反映公众的声音,为公众发声。因此,新闻界需要承担起为社会和公众负责的重任。
11.5(周日)
读书《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五章
强调了政府在新闻自由和责任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需要保障新闻自由,但同时也需要对新闻界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政府还需要与新闻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15:41
11.13(周一)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第二章:要求
新闻界则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大众传播机构要接受自己作为信息和讨论的共同载体的责任。他们必须善待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如果它值得公众关注,他们就必须将其呈现出来,以避免目前的集中对民主精神的威胁。
11.14(周二)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第二章:要求
大众传播机构也要承担起在他们的领域中责助试验性的新活动的责任。具有高度的文学性 艺术性和知识性的活动不能保证即时获得经济上的回报,但可能提供长远的收益。新闻界成员们还应该展开生气勃勃的互相批评。最后,新闻界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提高其工作人员的能力 独立性和效用。新闻界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独立性。新闻界要注重对自己工作人员的通才培养。
11.15(周三)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第三章:传播革命
公众则要求知道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新闻界,并为之付出努力。首先,非盈利性机构帮助提供美国人民所需要的特定类别 数量和质量的新闻服务,以此来弥补新闻界的缺漏。其次,要在传播领域创建从事高级研究 调查和出版工作的学术-专业中心,培养负责任和高素质的新闻人。11.16(周四)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第四章:表现
任何新闻单位的业主或经理,总是负有不可推卸的个人责任。这是一种对良知和社会福祉的责任。新闻界如果不能承当这些责任,那么他的自由也不会被保护。 这些论述包含了许多个人意见和对原文的曲解,但这些大概就是我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同时,这份报告中也有许多关于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重要性的论述,但这部分在另一篇关于《论自由》的读书报告中已有所提及,就不再谈。
11.17(周五)
参加辩论赛

11.18(周六)
去医院

11.19(周日)
休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4 22:19
11.27(周一)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叙述公众恐慌之下造成的几个“叫魂”案件以及官府的处理。论述官僚机制的反应(初期没有君主干预下),谨慎行事而不以为然。

11.28(周二)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第二章 盛世
十八世纪的中国经济,贸易发达,货币供应增加,手工业发展,劳动力一定程度解放。在盛世的图景下,经济增长难以抵消人口增长,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加剧。民众的社会意识不是富足安全,反而是生存空间狭小。一些晦暗不明的观念会伴随盛世应运而生:它们把四处游荡的陌生人视为危险。

11.29(周三)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第三章 或现或隐的威胁
在弘历看来,谋反与汉化是最棘手的两个问题,而其实同一威胁的两个侧面。本章对分别从谋反与汉化两个侧面,对君主可能晦暗不明的观念进行探讨。对比清初和乾隆年间对于谋反的处理,弘历因“恐惧因素”而对种族问题保持沉默,但极为敏感。满族统治既要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要推崇儒家文化。弘历对满人的汉化十分忧虑,包括征战美德、语言能力的退化。江南问题是汉化的代表。

11.30(周四)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第四章罪的界定
弘历上谕,发动扫荡“叫魂”,与此同时山东长官汇报了当地案件。《大清律例》中相关条款在“十恶”、“礼律”和“刑律”三处。妖术“惑众”影响政治安全的因素较为突出,但是不能解释全部。古代国家对待超自然的立场不明。由妖术而产生的危险既有其超自然的一面,国家因而有责任保护百姓免遭邪术之害,也有其政治性的一面,因妖术而导致的公众歇斯底里具有爆炸性。前一方面要求国家采取行动,而后一方面取又要求国家谨慎行事。

12.1(周五)
讨论搜集资料-新闻史课堂结课论文
复旦大学新闻系实践研究,以《新闻学期刊》、《报展纪念刊》为例,就是把复旦大学新闻系实践在学生办报方面说清楚(目前的研究没有以学生办报为例讲复旦新闻系的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方面:
注重新闻实践,注重实习;
学用结合 业界和学界结合;
批判层面:
破除偏见,女性加入;
防止垄断,抵制成为宣传品;

12.2(周六)
参加学校元旦晚会主持人筛选活动

12.3(周日)
听讲座《学术写作的形式问题》
从六个方面讲述了学术写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即如何做一个合格的WORD文档,如何在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图表等方面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如何使论文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外文文献的引用等方面符合外文的语言习惯,如何理顺论文的整体布局、篇章结构、章节衔接等逻辑安排。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1 20:08

12.4(周一)
准备周三《质化研究》课程pre读论文
《液态的连接_理解职业共同体--对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
“液态的连接”展示了这样的状态:新闻从业者一面借助变动的职业身份观照公共生活,一面表达了对行业不确定性的焦虑,以及重回稳定行业和坚固社会、创造安全感的想象。

12.5(周二)
准备《质化研究》课程pre读论文+扩展
《传统新闻编辑室如何面对“算法”--对报社算法新闻实践的实地研究》
这篇文章在结余中提到了编辑室未使用算法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收益问题。
算法是基于设定好的规则和标准的,但绝大多数新闻报道具备灵活性和反思性。算法新闻的开发投入高、对新闻生产实践的适配性低。新闻编辑室倾向于模仿与自己处在共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行为,但目前这样具有明确创新收益的模仿对象还未出现。


12.6(周三)
《“空荡荡的编辑室”--对一家省级党报的田野研究》
这篇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参与”比“观察”更重要。由于新闻生产大量在数字平台上进行,让纯粹“局外人”式的观察变得事实上无效,只有真正参与到新闻生产中,才可能了解其实际运作逻辑,同时也才更有可能获准加入核心工作群,开展线上田野工作。

12.7(周四)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民会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者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

12.8(周五)
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即使叫魂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仍然普遍的相信,任何人只要有适当“技巧”便可以窃取别人的灵魂而召唤出阴间的力量。这是一种既可怕又富有刺激的幻觉。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真实的权力——人们可以通过指控某人为叫魂者、或是提出这种指控相威胁而得到这一权力。

12.9(周六)
听学校音乐会

12.10(周日)
生病去医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25 17:23
3.18(周一)
关注媒介暴力
1.亚里士多德“情绪宣泄论”之上,认为媒介暴力内容可以使人们以非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暴烈情绪和由压力带来的紧张,最终得到放松。
2.越来越多的量化研究证实了媒介暴力与受众的攻击性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媒介暴力内容非但不能提供情感的释放。
3.19(周二)
阅读关于虚拟民族志
思考:
1.在“虚拟田野”的参与和观察中,是否有必要返回线下田野以补充研究资料
2.面对网络空间中“身体在场”的缺失,应如何看待虚拟民族志中的真实性
3.20(周三)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前三章|苏格拉底的问题
苏格拉底问题并未预设的一个方面就是威廉斯所谓“道德”(morality),这指的是伦理思想的一种特定风格,威廉斯在最后一章中回到这个问题上,并把它看作现代世界的一个普遍的和有害的特征。“伦理学”不过是道德哲学的代名词,因此探讨苏格拉底问题的所有方式都与它相关;相反,“道德”——按照威廉斯用这两个术语所引出的一种有益的区分——是使用某些相当独特的概念工具探讨苏格拉底问题的一种特定方式。
3.21(周四)
上午英语课程
下午学雷锋志愿活动
3.22(周五)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第四章节|实践理性
在拒斥了亚里斯多德从阿基米德支点出发为伦理考虑辩护的尝试后,威廉斯把目光转向康德。康德同样希望表明与伦理考虑相一致地行动——或者用他的话:出于义务而行动——就是理性的。
3.23(周六)
彩排周日的活动
3.24(周日)
主持学校活动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第四章节|实践理性
康德认为,如果一个理性行动者要真正符合他自己的本质,他就必须根据纯粹的理性能动性(纯粹实践理性)的原则而行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 15:13
3.25(周一)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前五章
这章节从某种与阿基米德支点不同的东西出发为伦理考虑辩护的事业也许仍然是有某种前景的。例如,也许有可能通过假设伦理考虑能够具备的那种效力来为特定的伦理考虑相对于它们的竞争者的优先性做辩护。
威廉斯把一种伦理理论定义成“对于何谓伦理思想和实践的一种理论说明,这种说明要么蕴含着对基本伦理信念和原则的正确性的一种普遍检验尺度,要么就意味着不可能有这种检验尺度”
3.26(周二)
继续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威廉斯在第五章中投之以怀疑目光的伦理理论的两种风格分别是契约论和功利主义。契约论是康德主义的近亲,它认为伦理理论关注的是知情的和不被强制的人们能够达成的协议。功利主义则坚持,伦理思想关注的是福利及其最大化。这种风格中的每一种都为进一步的界定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3.27(周三)
晚上学习新闻学论文写作规范的课程。
新闻学写作方法的学习
3.28(周四)
学习英语
3.29(周五)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第六章:理论与偏见
这章转向伦理理论的观念本身。阐述了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者就臭名昭著地赋予我们的伦理观中那些由反思产生的观点以更大的权重。之所以说是臭名昭著,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的一个常见的和令人反感的特征就是它加剧了我们的伦理观中那些反思的部分和非反思的部分之间的不和谐。
3.30(周六)
朗诵比赛彩排录制
3.31(周日)
新时代好记者活动
植树活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5 19:26
4.8(周一)
读《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第六章
在威廉斯关于哲学伦理学的一般怀疑论的注视下,一种伦理理论的观念已经多多少少破灭了。正如他在第七十二页所云:“与其说这种怀疑论是关于伦理学的,不如说就是关于哲学的”。
4.9(周二)
投稿新闻评论作品《高校成绩单寄给家长:大学生需要从“依赖”到“独立”》
“独立性”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它涵盖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思想独立等多个方面。在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依赖外部监督的学习模式,在老师的步步引导和学校的强力监管之下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恰好从“依赖”到“独立”的时期,在较为开放的课堂和包容的校园环境里,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而学习也是一场持久战,战场也并非止于学校。当学生跨出学校大门,社会上不会再有“成绩单”,也同样不再有学校和家长等监督者。继续深入学习所依靠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纯粹热爱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大学作为万千学子进入社会的最后缓冲地带,当需更加注重重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
4.10(周三)
晚上学习新闻学论文写作规范的课程。
学习不同期刊投稿的要求;学习我们学校的硕士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4.11(周四)
学习《景观社会》
德波借助“景观”来表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质,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它成为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遮蔽了社会本真的存在。

4.12(周五)
思考《哲学与伦理学的限度》
思考功利主义相关内容。
功利主义之所以具有这种特征是因为有支持它的直觉,它的鼓吹者把这些直觉看成启蒙反思的产物,这种直觉本身提供了一个理由,去保护和鼓励非反思层次上的非功利主义思考:这是因为,按照不是把福利最大化的方式行事,人们更有可能在那个层次上把福利最大化。
4.13(周六)
学习英语,备考六级
4.14(周日)
参加校外活动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29 16:19
4.22(周一)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七章:语言学转向
道德哲学中的某些重大争论与价值的形而上学有关。例如,事实与价值之间,事物的不以我们的思想为转移的存在方式与我们投射在其存在方式上的评价之间,是否有某种根本的区分?迄今为止,这些争论一直都处于背景之中。在第七至第九章,威廉斯把它们带到了前台。他在第七章中关心的是,通过使用分析哲学的主要方法论工具——也就是语言分析——我们能够为这些争论带来什么样的洞见。
4.23(周二)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七章:语言学转向
在语言中发现的是大量“混合”词汇,诸如“贞洁的”、“不守信的”、“残忍的”和“傲慢的”。这些词汇代表威廉斯所谓“厚重的”伦理概念。对威廉斯来说,厚重的伦理概念这个观念是特别重要的。
4.24(周三)
课程学习:《论文写作规范课程》结课

4.25(周四)
参加学校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

4.26(周五)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八章:知识,科学,趋同
这是本书的核心。正是在这一章中,威廉则直接地处理了关于价值形而上学的这些问题
“客观性”这个词是以一种混乱的多种多样的方式被使用的。
4.27(周六)
参加校外活动
4.28(周日)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八章:知识,科学,趋同
威廉斯的立场如下。我们有时候确实在我们的伦理信念上实现趋同,而且那些信念有时候确实堪称“知识”。当所说的信念包含厚重的伦理概念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此,那些使用“贞洁”这个概念的人在一种特定行为是否贞洁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并无困难,或者说,在知道这一点上并无困难。然而,问题在于在他们初次使用贞洁这个概念时援引的是什么。假定这种概念是评价性和事实性的独特结合,使用这种概念就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世界中,有些事被引以为豪,另一些是则遭人厌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6 17:33
4.29(周一)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九章
这章节内容首先,既然分歧无法得到客观解决,本章讨论的是否能诉诸于相对主义解决分歧。但以不同伦理观念的不可通约性为起点,而将不同伦理观念进行「我们」和「他们」简单化界的相对主义是无法接受的。但是,相对主义的关切是正确的,即群体的反应和关系也是我们伦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远距离相对主义的基础进行修正。其次,对于我们伦理生活而言,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作为知识的伦理信念,也不是来自于决断的伦理信念,而是作为「信心」的伦理信念。也就是说,对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实践信心,而这种信心作为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我们的社会确定、支持个体所持有的态度。最后,威廉斯认为伦理会同须由基本欲望或利益来解释,而这同样要求会同程序不是被强制的。这种伦理会同必定会从人类生活内部生长出来的。这就需要自由的制度,为自由探讨而且为多样的生活与某些伦理多样性敞开空间。
4.30(周二)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第十章
威廉斯认为诉诸于道德系统和道德义务无助于回答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无法解释有助于我们伦理生活的那些选择。但威廉斯并没有否认义务观念的重要性,而是认为我们基于我们所要选择过的生活,判断何种重要并赋予审思优先性,这就是我们的义务。而这最终会导向一种基于欲望的实践必然性。
5.1(周三)
休谟《人性论》
休谟在一开始首先向我们阐明,我们通过理性推论得来的道理十分具有说服力,不过当我们在日常生活经验当中,依照我们本身具有的一切公认的原理,我们很难去信服理性得来的结论,并且几乎没有人会按照这种推论的原则行动。
5.2(周四)
休谟《人性论》
《人性论》第一卷第一章的最后,讨论的是抽象观念的话题。关于抽象观念,休谟首先赞同贝克莱的观点,即:一切一般观念都只是一些附在某一名词上的特殊观念,这个名词给予那些特殊观念以一种比较广泛的意义,使它们在需要时唤起那些和它们相似的其他各个观念来。休谟认为,抽象观念的产生,要么是其表象着每一种特殊程度的数量与质量,要么其不表象任何特殊程度的数量与质量,简而言之,就是抽象观念所产生的是一个有蕴含的东西还是一个仅形式的东西。休谟赞成前者而明确反对后者,并用证明来阐释。他的结论总的来说,就是抽象的观念附在名词上后,由我们习惯性的联系,能够生成相关联的一切特殊的观念,即抽象观念在本性方面特殊而在表象方面一般。

5.3(周五)
休谟《人性论》
休谟从正反两面进行证明。正面来说,心灵虽然不是无限的,它不能在思维抽象观念的时候明确地表象出一切相关的特殊观念,但它可在同时对一切可能的数量、质量形成概念,处于一种潜能状态而非现实状态。反面来说,任何数量或质量的程度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无法设想这个数量或质量,以下又有三个证明。第一,什么是差异?就是可以和别的对象相互区别。什么是区别?就是可以和别的对象有分离。如果抽象的概念能够抽出细节使得其与本质相分,那它便能作为形式而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线”的概念,它脱离了长度的限制还如何成其为“线”呢?第二,既然休谟认为观念是从印象当中来的,那它应当和印象拥有同等的在数量与质量的程度上的确定性。第三,其实和第一点很相似,即我们不能形成在数量、质量上没有限制的任何观念。从而,休谟确定抽象观念是一个实质蕴含着内容的语词。
5.4(周六)
休谟《人性论》
主观的语言陷阱:抽象观念首先是作为一个名词而出现的,对于这样的一个名词,我们在解读之前就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假设。假设为逻辑概念,它就不需要任何内容,假设为本体概念,它就要包含实质内容。
5.5(周日)
休谟《人性论》
客观的逻辑陷阱:要理解休谟设下的导出抽象观念蕴含内容的逻辑路线,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一章节他在讲什么。这是“论知性”中的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观念有两种即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产生于简单印象,印象总比观念的活泼程度更高,我们可以理解为两者性质相同而程度有别,简单观念分为简单印象下属的感觉印象所产生的相应的观念和由感觉印象产生的反省印象所产生的相应的观念即次生观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14 15:22
5.6(周一)
《景观社会》
“分离即是景观的开始也是景观的结束......景观汇合着分离物,但是他把分离物当做分离物进行汇合。”景观的分离包括权利的分离、生产的分离、产品的分离、劳动者与产品的分离、生产者之间交往的隔离和非劳动时间的分离。首先权利自古就有景观属性,现有秩序下权力的分离具有“单边输出”和“被动观看”的特点。
5.7(周二)
《景观社会》
“景观是一台生产和粉饰异化的新机器”。列斐伏尔的“信息异化”理论和马克思的“资本对人的异化”共同为德波“关注对维持异化与剥夺状态的社会机制”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5.8(周三)
《景观社会》
景观社会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被构造出来的情境”,其是一种和视觉有关的概念。同时指由意识形态灌注,并且对真实世界或时间现实外甚至伪造的视觉表象。
5.9(周四)
《景观社会》
《景观社会》在一定程度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异化概念、拜物教理论的进一步补充、深化和抽象。因此,景观是以视觉为中心,但不仅仅是视觉概念。代表着一种有距离的景观体验。

5.10(周五)
《景观社会》
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没有关注宗教神学的基础是现实生活本身的分离,倘要真正消除人们心中的幻象,唯有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德波则认为景观就是对宗教的幻觉的“物质重构”。正是他将生活本身迷雾化了,总而言之,我们从宗教幻觉中才到物化的实地,又一次陷入资本的景观迷雾。
5.11(周六)
《景观社会》
景观的另一大特点是“去体验化”,是过去对现在的统治。这点与现象学中人只能“在体验”化正好相悖,主要原因是现象学强调的人的在场感知,而景观则是“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即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这是一个商品的世界,它统治着所有被经历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消费过去。
5.12(周日)
《景观社会》
景观的虚无导出了三个核心要素,即“图像”、“凝视”和“分裂与统一”。现如今,我们进入了图像化时代,甚至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影像化的时代。无论是图像还是影像,都体现出专业化和自主化的特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0 16:18
5.6(周一)
《景观社会》
景观是德波新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德波借其概括他眼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质,具体来说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了对本真生活的渴望与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德波眼里,景观性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新发现。
在德波这里,景观是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尤为重要的是,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
5.7(周二)
《景观社会》
首先,景观已经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标,更通俗的说,景观已然成为现今人们“占主导地位的生活的现有模式。”人之存在不再由自己真实的需要构成,而是由景观所指向的展示性目标和异化性的需要堆积而至。所以,德波有言“建立在现代工业之上的社会,它不是偶然地或表面上具有景观特征,而是本质上就是景观主义社会。”
5.8(周三)
《景观社会》
景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它通过肯定性的表象,将人们锚定于资本家在生产和消费中“已做出的选择”。例如现实生活中广告的统治。二是通过审查而展现出来的景观,也必然是现存体制合法性的同谋。景观,当然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换句话说,无论是通过广告还是通过其他影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景观,其本质都是认同性地或者是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的欲望结构。我们以对商品疯狂的追逐来肯定资本主义的市场体制,或者是在影像文化的引诱下,将现存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误认为本真的存在方式,自愿成为五体投地的奴隶。三,景观还通过支配生产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来达到对现代人的全面控制,即对人的非劳作时间的控制。景观的主要捕捉对象其实恰恰是生产之外人的闲暇时间。由此,资本对人的统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大大扩展了。并且,也正是由于景观能在一切闲暇时间中对人发生颠倒性欲望驱动,才使物质生产更加远离人之真实需要,从而更直接地服务于资本的剩余价值增值。
5.9(周四)
《景观社会》
德波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景观社会的分离批判理论。他认为,分离是景观发生的现实社会基础。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他们的产品中分离出来的人们,以日益强大的力量制造他们世界的每个细部,同时他们也发现,他们与这个世界越来越疏离。他们的生活越是他们自己的产物,他们就越是被排除于这一生活之外。

5.10(周五)
《景观社会》
集中的景观与弥散的景观:景观被区分为集中的景观和弥散的景观二者之间彼此否定却又相互支持代表着景观力量的两个相对又相继的形式。集中的景观通过个人崇拜、独裁、集权、残酷与野蛮的暴力等发生效用;弥散的景观则更具意识形态性并再现出“世界的美国化”——一个威胁同时引诱着那些一度盛行过传统形式资产阶级民主的国家的进程。集中的景观无法将社会的大部分包含在内;而景观弥散时则只有小部分可以逃脱。5.11(周六)
5.12(周日)
《景观社会》
德波的论述中,景观社会空间在精神本性上,同时是一种分离或内在精神分裂的空间。根据德波的理解,景观社会首先是一个“完美分离”的社会。在生产领域,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劳动成果是分离的;在消费领域,社会主体作为一个被动的消费者与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是分离的,人只是沦落为一台被动的消费机器;与此同时,生产与消费,艺术与生活、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也是分离的,这样一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了地理距离的景观社会,却生产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人之间,甚至每个人自身的精神和意识之间的内在分裂或分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5-27 17:18
5.20(周一)
《论法的精神》
第一节 三种政体的性质,政体有三种:共和、君主、专制。(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共和、君主、贵族)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的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基本法、宪法)。
共和:全体人民或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
君主:单独一人执政,遵守法律。
专制:单独一人执政,不依法律,按个人意志。
共和国政体分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民主政治下,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贵族政治下,部分人们握有最高权力。
5.21(周二)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在谈到司法独立时曾经提到,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涉及到了司法方面的问题。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使我们反思我国的司法独立。首先,司法机关应该能够制约政府,使之依法行政。其次,在强调司法独立的同时,还要防止权力被滥用。另外,也要强化司法的监督。我国的法律系统一直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善于学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至今仍对人类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更要从中学习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5.22(周三)
《论法的精神》
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要想为一个国家立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智慧。因此,我们需要全体公民的普遍参与,但由于所有人的意见是不可能完全统一的,所以就需要有一些人来进行最后的决断。我们都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平等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因此,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人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权利。也只有在权利与义务都对等的前提下,自由才会存在。所有刑罚的最终目的都应当是为了保护公民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刑法的制定也应当从这一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事件,考察其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而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就处以某种刑罚。
5.23(周四)
《论法的精神》第二章
品德的泯灭使人们不但丧失平等的精神,还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滥用平等):每个人都要同他们所选举的领导平等,人民不能容忍将权力委托给他人;共和国里不再服从指挥,不再有风纪,不再爱秩序,最后不再有品德;人民要分享一切公共钱财,懒惰又奢侈,选票可以交易,人民从自由中获取越多,便越接近丧失自由。
许多小暴君由此形成,人民残存的一点自由不久也将成为不可容忍的东西,单一的暴君因此产生,人民最终丧失一切,包括腐化的“好处”(放纵与奢侈)。
5.24(周五)
《论法的精神》第三章
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孟德斯鸠区分了上帝的法、物质的法、人的法,否认上帝创造一切。世界一切并非命运产生,其背后存在一种根本理性,法是根本理性与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论物质世界还是之外的想象世界,必定存在不变的规律。每一不同,都有其同一性;每一变化,都有其永恒性。

5.25(周六)
《论法的精神》第三章
所有这些规律(上帝、哲学家、立法者的规律)之先存在的,渊源于我们生命本质的,就是自然法,即社会建立以前人类所接受的规律。
自然法第一条:和平。
人类的畏惧,使得自然状态下人应当先想如何保存生命。在推究生命的起源时,霍布斯认为人类最初想的是征服,故自然法第一条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孟德斯鸠认为这是将社会建立以后的事强加在社会建立前的人类身上,建立社会以后,人类才互相攻打和自卫。
5.26(周日)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勤奋有才华,精通所有基础学科,并且将这些基础学科作为研究的工具。这本书中得出的所有结论都是在孟德斯鸠经过充分的论证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孟德斯鸠大量阅读其他著作,并了解所有早期法律,还经常参加学术界各种活动。孟德斯鸠把法律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分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像孟德斯鸠一样,坚持实践,看到问题或事物的本质,不能肤浅的思考问题。比如当代社会出现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运用新方法和新视角来提出法律应对方案。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3 17:47
5.27(周一)
《道德情操论》
无论人类的心灵在什么时候不幸失去了平静,要使它恢复平静,与人共处和交谈,无疑是最有效的两贴药方;而这药方,同时也是保持自得其乐与满足的心情所迫切需要的那种平静与愉快的心情的最佳防腐剂。那些隐居沉思的人,往往整天呆坐在家里沉思默想他们的悲伤或怨恨,虽然他们也许时常有比别人更多的仁慈、更多的慷慨,以及更高尚的荣誉感,不过,他们却很少具有在一般社会人士中相当常见的那种平静的性情。

在一些灾难事故的报道中,媒体特别喜欢报道一个又一个的获救故事,而不去多报道那些死难者的悲惨,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们的同情,不仅包括同情别人的痛苦,也包括同情别人的快乐。在同情所指的两个方向,人们实际上更愿意同情快乐。这也说明,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人们更愿意通过体会别人的快乐而获得快乐,而不愿总是沉浸在别人的苦难中。
5.28(周二)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的另一个概念——合宜。合宜是基于同情而推出的概念,是判断人的行为举止的标准。亚当·斯密认为,旁观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合宜,在当事人的表现同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情绪完全一致时,它在后者看来必然是正确而又合宜的。当后者设身处地发现前者的原始激情并不符合自己的感受时,那么,这些感情在他看来必然是不正确而又不合宜的,并且同激起这些感情的原因不相适应。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镜子,我们希望合群,因此我们会更多地观察别人,比对自己,以争取自己在行为上的合宜。
5.29(周三)
《道德情操论》
这两种不同的努力,即旁观者努力要体会主要当事人的情感,以及主要当事人努力要把他的情感克制在旁观者能够体会附和的那个程度,是两组不同的美德赖以建立的基础。坦白谦逊与宽容仁慈,这些温柔、殷勤与和蔼可亲的美德,建立在前一种努力的基础上;而高贵、庄严与可敬的美德,即克己、自制、驾驭情感,必使我们本性抒发的一切行为举止都符合我们自身尊严、荣誉与合宜的美德,则是源自于后一种努力。
5.30(周四)
《道德情操论》
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情,恨是一种不愉快的感情。
贪婪和野心两种目标的不同,仅仅在于它们是否伟大,一个吝啬鬼对于半便士的追求同一个具有野心的人征服一个王国的意图一样狂热。
5.31(周五)
《道德情操论》

实际上,人们对别人的苦难是感觉迟钝的。当事人的苦难是旁观者所不能体会的,所以,旁观者对当事人的要求其实是有些严苛的。对英雄的崇拜也是这样。有些人在那些必然产生“激动不已的剧烈情绪”的情况下,竟然能完全控制自己,会使旁观者敬佩。根据我们对人类天性中通常具有的弱点的感受,我们不能合乎情理地认为他一定能坚持。我们看到那种能做出如此高尚和巨大努力的内心力量时便会大为吃惊。

6.1(周六)
《道德情操论》
仁慈犹如美化建筑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呼吁人们实践仁慈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好比支撑整个大厦的中心支柱。这根柱子一旦动摇,那么人类社会这个宏大而雄伟的建筑必定会在转眼间土崩瓦解。所以,正义必须要靠强制来推行。
6.2(周日)
《道德情操论》
人生中不幸与失调的主要来源,似乎是源自过度高估各种永久的处境彼此之间的差别。贪心过度高估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差别;野心过度高估私人职位与公共职位之间的差别;虚荣心过度高估默默无闻与声名远播之间的差别。一个醉心于任何这样过度热望的人,不仅在他实际的处境中是不幸的,而且也往往想要扰乱社会的平静,以便达到他如此痴心羡慕的处境。然而,最微不足道的观察或许便可使他确信,一颗善良的心,在人生所有不同的平常处境中,也可以是同等平静的、同等快乐的、同等满足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10 15:09

6.3(周一)
《理想国》
许多痛苦,包括亲人朋友的种种不满,其原因只有一个,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如果他们是大大方方,心平气和的人,年老对他们称不上是太大的痛苦。要不然的话,年轻轻的照样少不了烦恼。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的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难道不是谁强谁统治吗?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我的意思是,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当然有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统治者真是统治者的时候,是没有错误的,他总是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种种办法,叫老百姓照办。所以像我一上来就说过的,现在再说还是这句话——正义乃是强者的利益。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6.4(周二)
《理想国》
做父亲的告诉儿子,一切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们都谆谆告诫:为人必须正义。但是他们的谆谆告诫也并不颂扬正义本身,而只颂扬来自正义的好名声。
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前功尽弃。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如果我们想要有足够大的耕地和牧场,我们势必要从邻居那儿抢一块来;而邻居如果不以所得为满足,也无限制地追求财富的话,他们势必也要夺一块我们的土地。
就是这样,要战争了。
我们且不说战争造成好的或坏的结果,只说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战争的起源。战争使城邦在公私两方面遭到极大的灾难。
一个人没有能用言辞描绘出诸神与英雄的真正本性来,就等于一个画家没有画出他所要画的对象来一样。
  因为年轻人分辨不出什么是寓言,什么不是寓言。先入为主,早年E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6.5(周三)
《理想国》
过分的快乐有如过分的痛苦可以使人失态忘形。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所以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那么如果有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同一种的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
6.6(周四)
富则奢侈、懒散和要求变革,贫则粗野、低劣,也要求变革。
当政者在考虑城邦的规模或要拥有的疆土大小时似乎应该规定一个不能超过的最佳限度。什么限度最佳呢?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我认为这就是最佳限度,不能超过它。
全体公民无例外地,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给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
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真正的立法家不应当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的事情,不论是在政治秩序不好妁国家还是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因为在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是无济于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有的不难设计出来,有的则可以从前人的法律条例中很方便地引申出来。
似乎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分内的事”这个品质在使国家完善方面与智慧、节制、勇敢较量能力大小。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不正义应该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它天生就不应该领导的而是应该像奴隶一样为统治部分服务的,——不是吗?我觉得我们要说的正是这种东西。不正义、不节制、懦怯、无知,总之,一切的邪恶,正就是三者的混淆与迷失。
6.7(周五)
《理想国》
在知识和无知之间有一种被我们称之为意见的东西。
许多美的东西都会以某种方式显得既是美的,又是丑的。你所问及的其他东西也无不如此。
6.8(周六)
《理想国》
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我认为,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如果他不是一个冒牌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话。
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
一个真正专心致志于真实存在的人是的确无暇关注琐碎人事,或者充满敌意和妒忌与人争吵不休的;他的注意力永远放在永恒不变的事物上,他看到这种事物相互间既不伤害也不被伤害,按照理性的要求有秩序地活动着,因而竭力摹仿它们,并且尽可能使自己像它们。
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
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的东西。
6.9(周日)
《理想国》
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6-24 16:56
6.17(周一)
《数字化崇拜》
历史语境的不同,其研究目的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对18、19世纪早期的政治经济学家——意味着全面认识资本主义革命,即以农业劳动为主要基础的社会向商业、制造业转变,直到工业社会的巨变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对卡尔·马克思——意味着考察资本主义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审视资本主义与其他形式的政治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理解最终使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变迁过程;对当代政治经济学来说,对大众媒介、信息及传播技术的研究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这些研究领域所涵盖的产业是构成当今政治经济的主要力量。
6.18(周二)
《数字化崇拜》
迷思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由列维·施特劳斯提出,指的是人们为了应对社会生活中难以完全解决的冲突而编出的故事或神话。把迷思概念和信息传播相互连接,则始于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他在《神话学》一书中,把大众传播过程中内涵意义的运作称为神话,也就是把迷思的概念引入到由信息传播技术所带来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现实变动的过程中,并推导出信息传播会引导人们形成一些固定化的信仰、观念。由此,说明神话(迷思)和常规(日常生活)塑造着受众或用户对传媒的知觉方式,而作为它们载体的媒介文本同时具有能够描述现实、形成社会关系、建构社会身份的作用,于是“迷思”便成为能够产生可能的意识形态意义的多元节点。
6.19(周三)
《数字化崇拜》
正如人们曾经开启了电报时代、电力时代、广播时代、电视时代一样,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电脑的时代。
在传播史上,文字的出现意味着批评性质的传播模式,诸如理性精神、怀疑态度和逻辑思维等等,而把批评和反批评的信息传播同时组合在一个或无数个具有交流性质的时空维度中,是电脑传播的表现特征,技术性能上升为文明迷思。
人们普遍认为电脑传播的力量将使得我们经历人类经验中划时代的转变,超越时间(历史的终结)、空间(地理的终结)和权力(政治的终结),彻底颠覆物质世界的形式结构的想象。
6.20(周四)
《数字化崇拜》
莫斯可认为迷思是那些能够激活个体和社会的叙事,能够为人们提供途径,使他们得以超越平凡的日常生活;它们能够提供通向另一种现实的入口,这种现实以崇高的许诺为特征。迷思往往提供对事物的新透视,从而为人们的超验性提供新的物质基础,而电脑传播恰恰完美的符合了这些特征。
这种迷思不仅来源于技术推广所带来的社会活力,更多的来源于技术功效被转化为集体信仰,最后成为被追捧的社会神话。
6.21(周五)
《数字化崇拜》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信息传播技术的神话模型有3个乌托邦指标:1、透明,就是信息传递的透明。但只要人与人存在差别和利益差异,信息传播过程就会称为一个利益组合或斗争的过程;2、拒绝社会排斥,消除信息传播的门槛。但信息传播的技术推广不得不遇到门槛,或经济(支付能力)、或文化(消化能力)、或政治(接收权力)。3、质询市场逻辑。但市场功效的社会反馈始终是一个被争论的政治问题。
6.22(周六)
《数字化崇拜》
莫斯可认为赛博空间就是一个迷思性的空间,它不仅是迷思上演的地方,它同时也促进了今天的迷思性思维方式,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模糊意识(文化理论家所说的阈限,亦称“感觉阈限”)。正如我们认为所处在电脑时代或是信息时代,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技术功效所带来的变化。
可以相信,随着电脑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它自然会演变为生活的一种环境,并可能通过电脑传播的信息引导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在这种背景下,电脑传播是在真实生活中活动并有可能开辟人类主体的活动领域。
6.23(周日)
《数字化崇拜》
通过建立“迷思”的概念,将信息传播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关联起来,并探讨了技术与社会通过“迷思”相互纠缠的关系,技术通过在社会推广过程中产生的功效产生“迷思”,而社会需求(民主或非民主)又会引导和控制“迷思”的方向。
这样一种辩证方式为我们理解今天的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了很多参考价值,简单举例来说,诸如共享空间、TOD模式等似乎便是对信息传播技术“迷思”的回应。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