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3级硕士洪韵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1:04
标题: 2023级硕士洪韵学术日志
2023.03.06周一
最近刚实习完,前天返校,今天重新投入到学习之中,下午参加了研究生的组会,组会结束之后,把毕业论文要看的资料搜索整理了一部分。
2023.03.07周二
继毕业论文开题之后,第三次打开了给我带来毕业论文灵感的那篇硕士学位论文,《媒介情境论视域下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研究》,很佩服这篇论文,从媒介情境论再到镜头语言和叙事文学,涉及到的层面很广很宽,而且写的很多很详细。
2023.03.08周三
今天是继续细读《媒介情境论视域下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研究》的一天,一百多页,前两次看的时候没觉得它有这么多细节。这次看的比较认真,不懂的地方都有专门去查,可能进度较慢。
2023.03.09周四
今天总结了一下《媒介情境论视域下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研究》,整理了一下论文整体结构,甄选了一下他的精华部分(我可以作为着重参考),在犹豫这篇论文关于真人秀的叙事语言要不要写,准备和论文导师交流一下。
2023.03.10周五
上午和导师交流了一下自己关于毕业论文的一些犹豫的点,老师也给了一些建议,决定最近定好大纲就开始写论文了,4月中旬学院检查初稿,要好好写了。今天开始在闲暇时间重新看看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毕竟和论文息息相关。
2023.03.11周六
上午还是看的文献,最近学位论文看的多了,有点看不动了,今天看的两篇C刊核心论文,《看与被看:观察类真人秀的全新表达空间》和《“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换换风格。下午继续自己的毕业论文工程。
2023.03.12周日
今天参加了学院的群策大讲堂,是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后来发现讲的是硕士学位论文需要注意的,我抱着本科的心去的,听完感觉硕士论文真是复杂严格一百倍。下午看了自己没看完的参考文献,因为觉得毕业论文要写好是绝对少不了多看资料的,所以从开题以来,就一直有规律性的看。
2023.03.13周一
新的一周,虽然对于我们毕业年级来说,周几不影响什么,不过周一就是活力满满。今天看了两篇硕士论文,没有前段时间的那篇长。晚上给导师发了我的论文结构大纲,和开题报告还是有些不一样,但导师还是同意我的修改。
2023.03.14周二
下午看了《约书亚·梅罗维茨与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思想比较研究》,写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对于理论的描述语言不够成熟,决定去学习一下其他人的论文怎么运用的语言。
2023.03.15周三
今天一天的重点在于写论文,论文初稿还没写好,交给导师以后还得修改,所以最近重点都在写论文。看了一篇核心,比较短。
2023.03.16周四
今天重点还是写作,但是一整个下午都在学院开党会,所以进度不快。
2023.03.17周五
写论文的过程中,大体结构差不多了,但是自己做的内容分析这一块,是关于一档网络综艺的,所以今天花了几个小时去看节目,找案例素材。
2023.03.18周六
学院通知今天学校有大型企业双选会,所以坐校车去市里参加了双选会,回来之后继续找节目素材案例。
2023.03.19周日
今天是继续写毕业论文的一天,论文大体内容也都确定的差不多了,因为不是量化,所以更需要在文献资料和论文案例内容分析上多花费心思。同时也查阅了一些关于媒介情境论本身的著作资料。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1:04
3月20日 周一
主要任务还是写论文,框架已经差不多啦,剩下的就是写作和查资料了。今天主要是在总结写作绪论这一部分。

3月21日 周二
今天看了很多论文,把绪论的文献综述部分先弄清楚写完了,发现自己是真的很不擅长文献综述部分的写作,过于啰嗦,还是得在总结性的话语上多下精力。

3月22日 周三
上午看了几篇论文,下午继续写作,把论文的第一部分写完咯。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了一下文学相关的书,放松一下。

3月23日 周四——3月31日 第二周周五
这段时间合在一起写,因为这几天都在写毕业论文,搜集数据,做访谈和分析。说的太细也没太大必要。本科论文的写作过程还算是比较简单的,主要难点于我而言可能主要就是格式规范、用词规范的问题。31号的时候把初稿给本科导师了,导师说的是最近忙,等他有空给大家统一修改提建议。

4月01日 周六
在等导师的修改意见,但是自己明白其实初稿还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数据资料和访谈可能还需要更加深入一些。所以今天还是在看论文资料,看了一下要研究的节目。

4月02日 周日
找了一天的支撑案例和支撑数据,主要重点放在了节目研究和梅罗维茨的著作研读上。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22:06
4.03周一
上午和本科毕业论文的导师联系了一下关于初稿的修改建议,针对老师的建议,下午的时候又对毕业论文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检查。

4.04周二
今天一直在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查了好几个网站,和老师一起讨论了一下,数据对案例的支撑效果,甄选了一下案例。

4.05周三
今天的主要经历都在修改初稿上,想着二稿得赶紧交给老师,然后就是降重工作了。

4.06周四
今天的任务是对毕业论文中的案例语言进行优化,还有数据描述等。完成了二稿并且交给了老师,论文致谢暂时还没想法,估计论文应该差不多了吧。

4.07周五
终于把论文二稿交给老师了,没有前段时间那么忙碌了,终于可以静下心抽时间看看书了,最近很心浮气躁,看了一下前段时间被安利的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平静一下内心,也穿插着思考了一下日常看的伦理学的书。

4.08周六
今天终于周末了,把寒假那段时间看的刘老推荐的四本书又继续看上了,其实第一本伦理学的原理,我就没怎么看懂,大部分都很理解,第二遍看,好像领悟的比第一遍多。

4.09周日
休息了一天,没学习没看书我忏悔。

4.10周一
继续看《走到人生边上》,这本是杨绛先生在晚年临近死亡的那几年,写的关于人生的感悟和自问自答。涉及到人性、鬼神、灵魂与肉体、人的双重本性等问题。在心浮气躁的时候,在对人生当下阶段的问题感到烦恼时,我的习惯就是去看比自己成熟很多的,年龄阶段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书,那样我会说服自己去接受书中的观点,它值得。

4.11周二
今日书单:《走到人生边上》和《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1》。“我们思考问题不能轻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轻心大意地否定。这样,我们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走入迷宫,在迷茫中怀疑、失望而绝望了。”

4.12周三
《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1》。因为是第二遍看,所以看的比第一遍要顺利,看到了“功利主义、公正和爱”,弗兰肯纳“我曾试图说明,功利原则作为我们在道德上的是非的唯一基本标准……”

4.13周四
《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1》。看到了“道德法典与制度期望”,“一个社会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并相应地表现为个人身上的一些倾向:礼仪规范、习俗、荣誉等……”

4.14周五
看完了第二遍的《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1》。还是有不懂的地方,但是比第一遍的时候好多啦,下次想看的时候还会回来重温的。

4.15周六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然后学院开了一天党会。

4.16周日
下午是学校的第二届学生生涯体验周活动。上午还有和艺术院合作的音乐会。美好的周末活动罢了。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5:00
4.17日 周一
最近在完善毕业论文的一些理论知识。今天看了一篇论文《戈夫曼的“自我”传播观:内涵、溯源及启示》,是关于戈夫曼的一些理论,也是毕业论文的核心理论的补充性文字。
4.18日 周二
导师建议在毕业论文里面加一些图表,会显得更直观,所以今天主要是去CMS查了相关案例节目的收视数据,然后做了三个图表。
4.19日 周三——4.21日 周五
在看约书亚·梅罗维茨的《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着重研究新的信息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梅罗维茨在继承场景理论和媒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媒介情境论。由于这个是毕业论文的支撑理论,所以在定稿之前再次研读了一下,确保自己的理论不会出现低级错误。
4.22日 周六
交论文了,在等导师建议。自己也在看一些毕业论文相关的论文和感兴趣的新传书籍。今天看了《动画电影叙事学研究——以动...影《白蛇2:青蛇劫起》为例》和《互动功能主义:欧文·戈夫曼的微观社会学取向》。
4.23日 周日
上午参加了学院的讲座。下午看了《“第三空间”视域下中国生命...大熊猫短视频的叙事空间为例》和《人的媒介化存在—梅罗维茨媒介思想史研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42
5.08周一
今天开始准备按照不同的主题看一些热点的学术论文,看了北大核心《算法“舒适圈”及其破茧——兼论ChatGPT的算法内容》,这是一篇关于党政研究的。首先,论文的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析了算法逻辑算法“舒适圈”的成因;其次,从心理舒适、认知舒适、价值舒适和共同体舒适分析了算法“舒适圈”的表现形式;第三部分则论述了算法“舒适圈”的后果,会带来心理障碍、认知障碍、价值固化和共同体封闭等问题;最后,对于如何破除“舒适圈”,作者从体质、受众、算法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见解。

5.09周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变革影响、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这篇北大核心是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论文,本文从ChatG PT的内涵、机理与特征切入,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ChatGPT带来的变革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ChatGPT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5.10周三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本文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入手,紧接着分析了人工智能和著作权的主体问题,提出“拟制人”的概念,落脚于人工智能不能成为著作权意义上的主体。其次,论文还分析了人工智能作品的原创性问题,最终提出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

5.11周四
《人工智能的神话:ChatGPT与超越的数字劳动“主体”之辨》
这篇论文是站在马克思对于劳动及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对ChatGPT产生的新主体的问题探讨。首先,从马克思机器体系的器官和贝尔纳·斯蒂格勒的一般器官学和ChatGPT测试”与创造的劳动“主体”之境两个部分,辨析了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主体”哲学;然后分析了ChatGPT作为数字劳动“主体”的超越性:语言逻辑能力、人机交互、价值生成等方面。

5.12周五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科研成果与人才评价的影响研究——基于ChatGPT、Microsoft Bing视角分析》
这篇是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篇C刊,文章从聊天机器人的兴起和功能开始展开论述,指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推动知识生产方式和学术研究范式变革,从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的进程、解放知识生产者和创新生产方式的角度进行阐释;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现行科研成果和人才机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本的应对思路和策略。

5.13周六
今天看的文章是《人工智能生产过程中的伦理介入问题探析》,也是一篇北大核心。这篇文章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生产过程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论文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突显的深层根源、人工智能伦理挑战的两难境地、人工智能伦理介入的开放性空间等分析了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的伦理问题;其次,作者站在“人及其对象化的存在”角度,思考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属性,从人工智能的人类解放意义之普遍伦理维度、人工智能的社会关系意义之特殊伦理维度和人工智能伦理介入的切入口和内在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则是人工智能伦理何以可能:人工智能生产过程中的伦理介入,从契约精神、人为本的最终目的和人工智能生产过程的具体环节进行论述。

5.14周日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论析》
这篇论文主要是站在网络思政教育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文中指出人工智能通过嵌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议题设置、内容生产以及信息传播的整体性话语实践过程,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理”的有效性以及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化”渗透。然而在具体运行中,“智能依赖”、“资本僭越”以及“技术过载”又致使这一赋能过程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为此,作者提出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视角出发,从确立价值前提、创新协作模式、打造数字平台以及推进制度供给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探索。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1 17:52
5月15日,周一
这周是准备继续自己的人工智能相关专题的研读。
《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元规则研究》,论文从人工智能的治理原则视角切入,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由算法与数据驱动,属于深度合成技术,在国家安全层面存在引发暴力冲突、意识形态渗透风险,在社会层面存在数据垄断、道德操纵风险,在私权利层面存在增加犯罪、挖掘用户隐私等风险。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责任承担机制不明、现有制度分散、不成法律体系;随后论述理论界尚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进行专门研究,治理范式缺失。最后提出建议: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应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元规则。通过梳理不同国家、地区、组织、企业所构建的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提炼其共性,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元规则形成的可行进路。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元规则由协同共治、提升透明度、保障数据质量以及伦理先行四个方面组成。
5月16日,周二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走向》
这篇文章是站在人际关机的角度对人工智能这个点进行系统地分析。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演变:主从关系、竞争关系、主体间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人机关系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第三部分对人机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了论述:人机协同、人机共生。
5月17日,周三
《人工智能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理性》
这篇C刊从“审美理性”这一核心概念入手,第一部分介绍了审美理性的内涵和发展,第二部分分析人工智能艺术与美学研究,第三部分论述了人工智能的限制和引导,强调人工智能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人工智能艺术是人类的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感性互相融合的有益尝试。不过,人工智能艺术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艺术,因为人类艺术不仅仅涉及美的形式和规律问题,还有艺术中不可被形式化、算法化的非理性部分,而正是艺术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结合,使得艺术能够起到救赎人类同一化思维和工具合理性的作用。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审美理性来引导技术的发展。
5月18日,周四
《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保护——兼论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条款及相关新规》,这篇C刊,首先从人工智能从个人隐私保护的角度入手,紧接着分析了人工智能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责任主体;随后以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假名化措施为例分析了匿名化保护隐私的意义与人工智能去匿名化的风险;最后得出结论,人工智能环境下数据主体知情同意的缺失。
5月19日,周五
《作为批判理论的人工智能伦理学:何以可能与如何作为?》这篇文章是最近新出的一篇文章,将人工智能和伦理学结合,感觉值得一读。文章首先站在了历史角度,分析了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和基本来源。其次则系统分析了关于权力的概念界定,强调批判理论对解放与赋权理念的关注,以及对一切促成或阻碍这些理念规范性重建的因素的审视,可以得出结论,权力是批判理论领域的核心论题。最后则是站在权力观视角下分析了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与主题。
5月20日,周六
《面向统一大市场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 ——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模型》
这篇北大核心是以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基本概念为突破口,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资源和方法,在西方标准理论基础上提出“知识体系-准则-指令-标准”的人类社会运行规则体系。人工智能伦理标准模型——水分子模型——阐明人工智能伦理的社会价值原则如何转移到标准的技术性能原则和经济效率原则的原理和机制,构建一种中国特色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概念与模型,为当代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标准及其话语模式提供新的基础理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人工智能伦理标准模型有助于从底层技术上保障“共同富裕”等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原则的转移与实现,有助于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落地提供伦理辩护,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竞争力、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
5月21日,周日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力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主体的论文。这篇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对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产生了积极助益,即依托技术实现精准传播消除交流壁垒、发挥媒介优势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接住传播优势推进中华文化教育创新发展。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中华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模式固化、信息茧房、恶意利用等问题,提出应该坚持内容为王。生成优质产业链;构建生态链接,突出文化生态体验性;完善监管措施,构建法律法规体系等建议。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8 22:13
5月22日,周一
《灾难报道“侵扰悲痛”困境及对策——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报道为例》
文章以媒体对东航MU5735航空器发生事故的全方位报道为例,立足于灾难报道的“侵扰悲痛”,分别从新闻伦理共识、灾难报道“侵扰悲痛”的困境和原因剖析,得出对策:媒体自治、媒体报道框架等。在灾难报道中,首先应在媒体行业内制定火难报道的新闻伦理规范,强化媒体自治;其次应健全灾难报道新闻伦理的教育体系,在报道时采用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框架,在呈现事实的基础上主动是供积极情绪和解决措施,发掘灾难事件中的正面性呈现和讨论。

5月23日,周二
《从话语伦理看数字时代的新闻伦理》
伴随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闻生产各环节被刻上数字烙印,展现出崭新的面貌,新闻伦理也引起颠覆或修整的讨论。文章从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出发,为此提供以旧“焕”新的进路,从对话、协商的角度分析新闻伦理与话语伦理的契合,将真诚性规则、说明责任规则、自由规则等结合具体实践问题,对数字时代新闻伦理进行讨论。

5月24日,周三
《算法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原则和路径》
这篇核心论文是立足于算法新闻的背景下,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主题,它提出算法技术反向价值负荷带来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如算法技术越位造成的“信息偏食”、算法对数据的获取侵犯用户隐私、主体边界模糊性带来的责任缺失等。对此,可以基于透明、追责、尊重的伦理原则,探索算法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具体路径。

5月25日,周四
《技术不确定性下算法推荐新闻的伦理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这是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一篇核心。首先是文章背景: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了传统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传统新闻业同样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新闻信息过载的不断加剧,由大数据衍生出的算法推荐新闻迅速崛起,算法信任、数据优势与新闻媒介的数字化客观上为算法推荐新闻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算法作为一种复杂性、不确定性技术,带来了多层面、多环节、多领域的风险挑战和制度掣肘,算法推荐新闻同样引发了“算法黑箱”“算法偏差”“技术霸权”“责任缺口”与“信息泄露”等多种伦理风险。对此,文章从技术不确定性理论所内嵌的技术本身不确定性、技术认知不确定性与技术制度不确定性三个向度,可以为算法推荐新闻的伦理风险提供适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厘清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发生的根源,可将其归纳为技术本身不确定性向度的数学洗脑与主体性缺失、技术认知不确定性向度的能力不足与底线失守以及技术制度不确定性向度的法律规范与伦理体系的不完善。随着算法推荐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化,新闻透明原则亦需与时俱进,对算法推荐新闻的新兴伦理风险予以有效规制,新闻从业者、算法推荐新闻分发平台等要坚持以价值中立原则为指导,强化算法推荐新闻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并在德法共治原则指导下明确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范式。从以上原则出发,算法推荐新闻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伦理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建构,即在技术本身不确定性向度加强算法公开与算法解释权、数据权利等保障,在技术认知不确定性向度推动新闻从业者计算思维的培养及伦理约束,在技术制度不确定性向度采取伦理结构化与法律问责等规制对策。
5月26日,周五
《打开算法黑箱:建构“人-机协同”的新闻伦理机制》
这篇C刊用控制论详细分析了算法黑箱的产生机理,剖析智能新闻生产、分发、接收过程中技术黑箱的运作逻辑及其带来的伦理风险,用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讨论技术道德化的可能性与路径,主张将价值理性嵌入人工智能打造新闻道德智能体,在不同阶段对算法主体实施“监控、预警与奖惩”的伦理干预,构建“人-机协同”算法新闻伦理机制。

5月27日,周六
《新闻伦理与新闻的建设性》
这篇北大核心短小精悍,主要内容:新闻的建设性看似与新闻伦理关联不大,实则暗含于新闻伦理的框架之中。本文认为,遵循新闻伦理是新闻建设性理念落地生根的土壤,秉持新闻的建设性理念也是破解新闻伦理失范困局的一种有效路径。

5月28日,周日
《新新闻伦理的“个体化”转型》
这篇北大核心相对于前面看的几篇主题而言,切入点比较新颖:一种以个体化转型为特征的新新闻伦理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它肇始于新闻危机与新闻界对传统伦理守则的反思。新新闻伦理的产生,可以从建设性新闻的发端找到动力。对个体积极情感体验的关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对宏观社会福祉的关注。当下的新新闻伦理,需要在个体化转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理性维度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新闻媒体不仅要关注个体情感,也要关注个体的行为决策需求,让新闻成为人们理性决策时的必要之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2:55
5.29日 周一
《浅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懂技术、能创新的新型编辑、复合型人才。对出版业来说,了解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抓住人才培养特点、加快确立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战略,是人才布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篇文章从时代背景、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如何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30日 周二
《社交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
这篇北大核心历时性地梳理了知情权与隐私权及两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两种权利冲突在社交媒体时代加剧的原因。针对灾难报道的两权冲突大多属于私权利冲突的情况,本文建议新闻媒体以权利协调为基本平衡原则,并遵循“征得知情同意”和“协商隐私管理规则”的操作规范来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更加尖锐,新闻媒体有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不当披露灾难经历者社交媒体上的隐私信息。针对人物特稿《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否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业界与学界观点也产生了分歧。

5.31日 周三
《避险需求和情感抚慰:灾难报道的核心功能及变迁》
本文通过考察灾难事件中非亲历者的信息活动,提出灾难报道的基本功能为避险需求和情感抚慰。其中,避险需求包括应对性诉求和预防性诉求,相对情感抚慰功能具有先发性。社交媒体一方面使得官方机构能够绕过大众媒体直接满足公众的避险应对性诉求,另一方面也使得自媒体能够溢出性地满足公众的情感抚慰诉求。同时,我国重特大事故应急响应已经从以往的“条块结合”式响应制度转向以事件为导向的垂直响应制度,这些都对专业媒体的灾难信息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6.01日 周四
《从“个人英雄”到“信息通道”:灾难报道中的媒体角色期待》
本文认为,身处灾难中心的地方媒体,具有多元身份,在多元身份和多重角色期待下,须超越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媒介观,公众也应客观理性地看待灾难报道中受到诸种条件约束的地方媒体和媒体人。灾难语境下,不要期待媒体扮演冒险抢新闻的"个人英雄",而是去履行瞭望者和监测者职能,通过畅通的涉灾报道打造的"信息通道",给公众一个可理性预期的"生命通道"。

6.02日 周五
《我国灾难报道数据新闻的不足与应对》
近年来,大数据在新闻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这也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新闻类型——数据新闻。我国许多主流媒体都非常重视对数据新闻的使用,并不断拓展其适用范围。目前,数据新闻除了应用在财经报道、体育报道、民生报道之外,在灾难报道中也广泛使用。数据新闻能够帮助灾难报道变得更加客观、直观、理性,能够满足民众对于真实信息的需求,但是我国灾难报道数据新闻还存在报道范围窄、数据挖掘不深入、动态呈现不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国新闻媒体要组建更加专业的报道团队,尝试应用新技术以丰富报道形式,不断挖掘新闻的潜在价值,以满足民众日益提升的信息需求,助推数据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6.03日 周六
《全媒体时代做好灾难报道的思考》
一种以个体化转型为特征的新新闻伦理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它肇始于新闻危机与新闻界对传统伦理守则的反思。新新闻伦理的产生,可以从建设性新闻的发端找到动力。对个体积极情感体验的关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对宏观社会福祉的关注。当下的新新闻伦理,需要在个体化转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理性维度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新闻媒体不仅要关注个体情感,也要关注个体的行为决策需求,让新闻成为人们理性决策时的必要之选。

6.04日 周日
《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及媒体应对》
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类别,也是较易引发受众关注的新闻题材。因此,了解并重视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有助于媒体避免报道的不合理性,正确发挥其在传播救灾防灾信息、帮助公众克服恐慌心理、推动事件查处等方面的作用,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提升媒体自身公信力以及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2:42
6.07周一
《由技术伦理向法律规范演进:国外人工智能应用规范研究综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面对其引发各类伦理与法律问题,学界和业界对人工智能进行规范已经成为世界共识。各国学者针对人工智能应用规范展开研究,呈现出从伦理规范研究向法律规范研究演进的态势。当前,国外人工智能应用规范研究已经取得多项共识,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主要共识包括三点:
一是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方向应为社会伦理;
二是基于确定的人工智能伦理,研究重点应当进一步转向技术实现;
三是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具有局限性,未经法律规范的人工智能具有侵权风险。
现有争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立法的重点问题、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法律体系的构建取向上。
主要争议问题包括: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主体资格、人工智能应用侵权的法律责任、人工智能治理中的发展与规范冲突、人工智能治理中的预防与监管平衡、人工智能特殊法律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向等。
未来研究应当立足现有对伦理原则的共识和对重点法律问题的讨论,从系统视角设计人工智能法律规范体系,同时在方法上注意融入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方法,强化人工智能的技术属性。

6.06周二
《刑法面向人工智能的理论应答》
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与人工智能主体问题的出现,正在颠覆近现代刑法始终围绕人的主体性地位展开的立论逻辑与功能体系。人的主体性地位加速弱化,引发一系列全新挑战并裹挟刑事风险,策动传统刑法理论的变革。人工智能“手段型”“对象型”“独立型”犯罪日渐演变,倒逼规范应对思路的更新,应向刑事责任能力注入新内容,顺势酝酿犯罪论及犯罪构成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本文从人工智能主体出发,立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基础正悄然突变与形塑,触发传统法律中刑事归责依据匮乏等难题。提出应消解“算法”统领刑事归责的合法性隐忧,妥定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归责的实然地位,修复“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之罪责伦理观,探索多元化的刑事归责体系。传统刑事制裁观念未能幸免,应设计专属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刑事制裁体系。

6.07周三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技术焦虑:成因分析与消解路向》
随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机会与空间极速扩增,教师在与人工智能对话的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技术焦虑成为热点议题。
这篇论文研究主要通过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得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技术焦虑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自身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感到焦虑、对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感到抵触、对“人工智能+教育”环境感到不适。教师自我发展期望、技术感知、技术使用保障均可对教师技术焦虑产生负向影响,且技术使用保障可对教师技术感知产生正向影响。消解其技术焦虑的路向在于:关注教师智能教育胜任力的情景化培育,合理定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期望,推进基于循证的技术接受与整合成效研判,以技术责任体系构建助推教师技术信任的增强。

6.08周四
《人工智能影响政治安全的逻辑及其风险治理——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这篇论文主要是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视角以及传播学视角对人工智能在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
人工智能因具有精准识别和筛选需求信息、整合议题并优化治理情景、智能模拟和辅助治理主体决策、实时跟踪评估和反馈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优势,深度嵌入公共治理领域,在为政治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国家网络主权、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维度的政治安全风险,增加不同国家网络主权冲突的可能性,提升部分用户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度,削弱民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度。
文章指出人工智能诱发政治安全风险的原因,可从技术嵌入逻辑、把关失灵逻辑、结构嵌入逻辑等维度进行分析。以人工智能的技术效能提升国家政治安全效能并强化政治体系对政治安全风险的动态适应能力,强化对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人工把关效能并提升“人机”双重把关体系的风险防控水平,加强人工智能向善的制度设计并优化国家政治安全制度保障体系,是智能社会语境中政治安全风险的善治之道。

6.09周五
《人工智能奇点论的技术叙事及其哲学追问》
人工智能奇点论以技术叙事方式判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及其对人类物种的影响,将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进化、逆向工程学、物体系等不同于自动革命技术范式的重要问题推到了前台。
文章主要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奇点论原则,从此原则切入,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赞成与反对人工智能奇点是否来临可能不是问题的关键与重点,正视人工智能奇点论以技术叙事提出的哲学追问才是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影响的根本。人工智能技术本质上是人将“社会历史的人性”对象化与物化的产物,其表达的进化加速问题是对人类存在活动“简单的复杂”的存在论追问;其实现的“类人智能”能力的逆向工程学是基于全新的技术重新审视人的意识产生逻辑及其意义结构;其自动化的自动化表达的“独立”逻辑其实是对人自由本性的深层次拷问。

6.10周六
《人工智能:无限开发与有限理性的伦理博弈》
这篇文章我主要学习到了这个特殊的主题含义:无限开发和有限理性,作者是如何理解运用这对矛盾进行切入的。
文章主要内容是讲技术缘于人向自然求生,并成为人类探求解决安全存在和生活保障的社会方式。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它以“机器能够思维”为动机,并以使“机器高效思维”为使命,是要解决超负荷的人口压力和环境压力而开辟新资源渠道及新经济增长点。以人脑为开发对象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为解决如上问题探索可能性,但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在其“度”内,人工智能可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逾其“度”外,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的奴役者。目前,人工智能开发越发模糊其“度”,日渐突显无限开发与有限理性之间的伦理困境,演绎出全球竞争框架下社会分配结构及方法变动中技术权力、公权、民权三维利益博弈的重心倾斜甚至博弈机制的修正或重建。

6.11周日
学院组织有党员外出活动和毕业事宜,未有时间学习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5:42
6.12 周一
《智能创作、深度融入与伦理危机——ChatGPT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应用前景新探》
这篇北大核心立足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型智能化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发展将大大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行业的多样交融、并行发展的背景,对ChatGPT在数字出版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展开探究,并对其可能引发的思辨与危机展开讨论,认为ChatGPT类的自然语言型智能辅助工具,不仅能颠覆性地变革数字出版行业的内容生产与形式更迭,更可实现场景性、互动性和机动性的流程重构,情境性信息交互和知识付费模式,以及开放性的元宇宙出版生态。文章也探讨了ChatGPT的技术迷思中所隐藏的现实隐忧和出版主体因之产生模糊、疑惑、错位与伦理追问,并对未来之应对路径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6.13 周二
《由数据决定?AI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
这篇北大核心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逻辑入手,结合ChatGPT的实践,探究以数据为中心的AIGC价值观和伦理问题。由于数据集的种种缺陷,AIGC存在系统性偏见、价值观对抗“、观点霸权”、刻板印象、虚假信息等问题。
论文还基于人和机器学习的本质,进一步探讨了一些重要命题。人类学习与人工智能学习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人机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是趋利避害的最优解。AIGC也是人类社会的镜鉴,此前人类未能意识到的自身缺陷,如今通过智能生成内容暴露了出来,人类要反省和提升自身,并且要重视人机伦理关系的大图景。

6.14 周三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规制困境及其化解:以ChatGPT的规制为视角》
这篇北大核心是新发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在极大地提升人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相关领域带来了诸多法律风险。
文中指出这种风险具体表现为:数据使用风险、生成内容滥用风险、算法滥用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有关人工智能的基本治理框架,但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仍在治理主体、治理规范设置、治理手段以及治理规则适用等方案上存在不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凸显了科技进步迭代过程中产生的“破坏性创新”现象,这也倒逼我国当前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需要从回应型治理、集中型治理向敏捷型治理转换。这要求我国在总体上坚持包容审慎的治理态度,具体包括从法律层面的制度构建、软法规范层面的填补式风险治理以及通过监管沙盒实现敏捷型风险治理等三方面来完善现有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在技术创新与风险治理之间寻求平衡,从而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6.15 周四
《ChatGPT机器回答与知乎人工回答的比较》
这篇北大核心是对从网络问答社区代表知乎和ChatGPT上同一提问获得的人工高赞答案和机器回答开展内容分析,基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情感与认知等探讨机器回答相对于人工问答的优劣。
论文研究发现:ChatGPT能使人更便捷地获得信息,回答特征接近人工认可的高赞回答,但针对不同主题的回答质量存在差异,也存在虚假信息;以ChatGPT为代表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Al-Generated Content,AlGC)驱动的工具将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但需要防范信息误导、认知对抗、文明失控等风险。

6.16 周五
《灾难报道的伦理原则及社交媒体的引用规范》
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一直为新闻业界所关注。这篇文章从披露隐私、过度煽情、消费悲情等方面对近期几起灾难事件报道进行伦理反思,详细阐述灾难报道的伦理原则,并提出要坚持生命至上、最小伤害、知情同意、人文关怀的原则;应谨慎引用社交媒体信息,以提升媒体人的专业素养。

6.17 周六
《灾难报道四大伦理问题:认识与防范》
灾难报道所遇到的挑战可能远大于其他类型新闻报道,并因此会承担更多的伦理风险。本文剖析灾难报道面临的四个主要伦理问题:易受媒体框架与固有偏见影响、易受媒体框架与固有偏见影响、过度渲染灾难细节,造成二次伤害、缺失人文主义立场,让“职业行为”变得冷酷。

6.18 周日
《对ChatGPT的高等教育哲学审视》
文章站在对高校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的角度对ChatGPT进行了分析,认为ChatGPT破解了乔布斯之问,凸显中国大学功能的不足。文中指出ChatGPT对大学的系列发问引起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反思:大学的知识中心地位是否能够坚持、大学教师职业性质是否改变、是否会产生新型大学。
这些发问不仅触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痛点,而且涉及大学生存的根本,论文也对今后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大学必须进行明断:是坚持大学传统发展路线还是与人工智能时代有机融合,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人工智能技术进驻大学都不可避免,大学只有与社会联合,才能继续保持知识的优势地位,大学功能才能进一步传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11:35
6.19日 周一
《ChatGPT将如何影响人类未来?》
某些特定的历史趋势的变化,会通过特定关键点宣告自己的到来,只是它刚刚到来时并不显著。以ChatGPT为代表的“类人心智”的智能模型的出现,就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又一个关键节点。2023年3月13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和《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课题组联合举办了“潘多拉魔盒还是文明利器?——大文明视野中的ChatGPT反思”高端论坛。以本次论坛上部分专家的发言为基础,本刊围绕“ChatGPT究竟是什么,又将为既有社会发展格局带来哪些变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时代,人类如何不被取代”、“如何让新技术更好造福人类”等话题,邀请童世骏等五位教授分别撰文,对这一最新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深度的人文反思。

6.20日 周二
《聊天机器人的法律人格争议与传播侵权责任研究:基于ChatGPT场景视角》
讨论聊天机器人的法律责任必然无法回避其是否具备法律人格的争议,目前主要有否定说、限制说和肯定说三种思想流派争论。
这篇论文谈到了依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对传播侵权的规制路径,聊天机器人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适用传统民事侵权责任。然而,具有自主学习和强大内容生成能力的大模型ChatGPT的出现,对这一传统规制路径提出了挑战。通过双轨制构建聊天机器人的法律责任主体资格,可以解决我国传统侵权责任的规制困境。针对弱人工智能的聊天机器人,依旧采用传统侵权责任的规制路径;而对于增强人工智能和自主人工智能这类不可预测性较强且具备一定自主决策能力的聊天机器人,应当赋予其法律人格地位,并建立财产保障、安全技术保障与市场保障机制,以应对传统侵权法律无法应对的挑战。

6.21日 周三
《ChatGPT:来自技术哲学的解读》
这篇论文主要从几个比较新鲜的关键词切入的,后现象学;赛博朋克;索拉朋克。是通过引入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非中立性概念,并结合赛博朋克和索拉朋克两种不同的科幻叙事,本文提出对ChatGPT的应用不该仅仅从制定规范的方式限制其应用,而是要看到书写工具正在重新构建作者和文本的定义、内涵和关系。普通使用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不是消极地被技术改变。

6.22日 周四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特性及其数字经济效应——基于马克思的机器与异化理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展现出来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特性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马克思看来,新机器的发明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明面。在数字经济中,它表现为推动数字技术全面升级、加速数字产业化、赋能产业数字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过,新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在数字经济中也会导致劳动者技术性失业问题、“数字异化”现象以及“算法意识形态”等消极效应。在数字经济中对待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应该积极推动其社会主义应用,促进劳动力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协同发展,培育新产业与新业态;引导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实体经济,确保技术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构建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的通用大模型。

6.23日 周五
《在工具与玩具之间:关于ChatGPT的几点人文思考》
这篇论文主要从ChatGPT这项技术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个用于搜索和研究的工具,也是一个用于愉快对话的玩具切入。强调人们通常高估了ChatGPT作为搜索工具的实用性,也可能低估了它作为趣味交谈和快乐互动的价值。可以把ChatGPT重新构想和开发成为一个对话和交谈领域的新成员,将对话和交谈互动的范围扩展到人类之外的AI聊天机器人。这种扩展可以激发新的人文反思议题,如:善意、理解、教养、交往理性、欣赏“他者”,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此外,这种转变的视角也能使人们重新审视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长期问题,例如:“人类”的意义、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失去人类价值观的风险、工作和娱乐的伦理道德以及对话和互动的伦理道德,等等。作为一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具有人文启蒙的潜力,包括:促进知识获取、增进互动、鼓励批判性思维、推动逻辑和理性对话以及传播准确信息的潜力。最终,ChatGPT作为工具和玩具的独特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技术的关系,同时应对日益数字化世界的复杂性。

6.24日 周六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独创性与保护策略——以“ChatGPT”为例》
本文是立足于目前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讨论并没有触及人工智能的“人在回路”交互运行系统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必须依靠人类的力量进行迭代与发展。“人在回路”的运行本质揭示了人工智能并非“独立创作”,同时受制于人类输入数据的行为和结果的审核与操控也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行为,所以很难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强调人工智能创作物并未失去成为作品的可能性,但是需要在现有著作权法体系下进行讨论而不是单独设定独创性判断标准,这就需要适用改良后的“合理人原则”这一相对客观标准来保证标准一致性与弹性。在未来,人工智能创作物应当采取“三阶段”保护策略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具体发展情况。

6.25日 周日
《ChatGPT类人工智能催生的多领域变革与挑战(笔谈)》
这篇文章以“ChatGPT类人工智能催生的多领域变革与挑战”为题发表系列笔谈文章。既有法学领域对隐私权保护的思考,也有国家安全领域对政府数据安全风险的探究,还有对教育领域的诸多思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2 20:00
6.26周一
《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问题——以ChatGPT生成内容为例》
本篇北大核心是关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判断,从理论视角来看,赋予版权与“人格价值论”的契合度不高,无法获得正当性辩护;从实践视角来看,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投资者或使用者赋予版权均缺乏可行性与现实动力。
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投资者并不“热衷于”取得生成内容的版权,因为维权成本过高且影响了其技术服务的“订阅制”收入。
另一方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赋予版权很可能会影响人类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增殖创作惰性。因此,合理选择应当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辅助人类创作的工具,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为人类进行创作的公共素材资源;而人类创作者获得版权的保证则是在人工智能生成素材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差异化”的内容表达。

6.27周二
《ChatGPT:从技术创新到范式革命》
本文首先从ChatGPT的创新效果评估出发,比较分析发现,在OpenAI的系列产品中属于渐进性创新和破坏式创新;而相较于同类竞品而言,确为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而对比中国,ChatGPT事实上已经成为“卡脖子”技术体系的重要一环。
继而进行技术体系解构式分析发现,作为“生产工具”,ChatGPT形成了人工系统领域的生产工具供给的范式革命;同时也实现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范式变革。追根溯源,ChatGPT产生的组织结构性要素恰恰来源于OpenAI的组织使命及围绕其构建的扁平化项目导向型组织和有限回报的融资机制创新,并在人工智能模型工程化过程中高效耦合开源与众包的研发模式。上述研究发现为后续关于ChatGPT引致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及其相关的技术治理夯实了研究基础。

6.28周三
《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的主要特征、社会风险及其治理路径》
本文立足于作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拟人化、强交互性、全感官的3个主要特征。ChatGPT的出现可能会掀起AI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创新,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次文章指出其也会引发数据隐私泄露、社会失业、行业垄断、算法偏见等社会风险。最后强调对ChatGPT的社会风险治理,在伦理方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公民的数字素养和建立伦理审查机构,促进应用的合理化;在法律规制上,应通过立法、权力监督、制度保障等手段,促进ChatGPT的应用合法化;在技术上,应将法律规制、相关伦理等价值观念转化为算法,以算法来规制算法。

6.29周四
《ChatGPT是否会吞噬我们的剩余快感——人工智能时代的病理学分析》
这篇C刊的主题站在了非常新颖的点上,例如“俄狄浦斯”“剩余快感的病理学”等。在ChatGPT成为学术讨论热点的时候,我们需要理解,人们并不是真正在讨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真实存在,而是在人类自身的象征秩序中,将其颜貌化,变成人类象征秩序下的一个崇高对象。在我们将ChatGPT崇高对象化的同时,也意味着人类主体接受了象征秩序的阉割,蜷缩在象征秩序划定的界限里,从而陷入俄狄浦斯式悖谬性命运轮回之中。为了避免这种悖谬,我们需要延伸剩余快感的概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出在多层次的象征层面上重新构想人工智能幻象的可能性。一旦让人工智能重新对象化为一个崇高对象,也意味着主体接受了新的象征秩序,成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主体。

6.30周五
《ChatGPT的特质研判、教育审思与风险应对——基于“知识—主体—立场”的视角》
文章指出ChatGPT凭借类人特性具备角色赋予功能,强势进入教育生态场域扮演虚拟教师角色。一方面,ChatGPT能够通过思考交流语义、揣测沟通意图、串联上下语境,进行多元知识输送、个性教学指导与高效教学评价,不仅重塑教育形态,还促进教育系统变革,为教育领域带来技术红利;另一方面,ChatGPT所扮演的虚拟教师可能在知识教学中采用标准化、公式化的模式,致使“三无”知识的传授、在主体互动中秉持工业时代“专业对口、批量生产”的原则,复现教育主体客体化窠臼、在育人理念中尚未建立“善思者”培养意识,与数字化时代育人旨归错位。就后者而言,ChatGPT对教育场域进行着异化重构,暗藏“知识—教学—育人”由表及里式的教育风险。为此,在知识教学层面,应提高学习者知识自主建构意识,培养批判创造高阶思维;在主体聚焦层面,应厘清虚拟教师互动本质,重构人机教育教学主体;在立场坚守层面,应遵循时代发展育人旨归,把握立德树人价值取向。

7.01周六
《ChatGPT的法律人格认定与生成内容性质探讨》
本文针对ChatGPT的法律人格认定与生成内容性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最终,文本认为,ChatGPT尚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在ChatGPT生成内容被认定为作品对其进行保护时,应明确ChatGPT使用者作为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主体,通过加强对ChatGPT著作权主体的监管实现对其生成内容的规制,以此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治化进程。

7.02周日
《是“神马”还是“灰犀牛”: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对教育的多维影响及应对之策》
本文用两个新颖的名词“神马”和“灰犀牛”将文章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大大提高。ChatGPT以“入侵”的方式在教育领域登陆,初露“灰犀牛”面貌,由此引发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和学校教育层面的危机。在教育思想层面,多将其视为“神马”,在态度上选择抵制和观望,其背后既有思维惯性、惰性等历史原因,也有因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管理制度缺位导致安全感无处寄放的现实依据。就教育体系而言,ChatGPT引发的教育自洽与替代焦虑加持,将从内外两个角度解构既有的教育目标体系,由此带来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的重构;ChatGPT将推动知识生产与知识学习的转向,进而以知识教育价值重估为“支点”,撬动教育整体价值重估,促使教育立足“人本”和“高阶”开展价值创造:ChatGPT还将引发学生发展与评价标准、方式的变革,渐次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全面创新。就学校教育而言,知识学习的变革,必将推动学校教育时空的重组和学校生态的创新,使课堂教学由“三维”向“四维”转型,进而推动教学生态重塑、流程再造和课堂教学革命,引发教师角色、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9:25
7.03 周一
《ChatGPT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与政策框架》
这篇是站在经济领域视角,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通过垂直和横向互补性拓展创新与生产率提升空间,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ChatGPT将推动科技进步进入加速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高效率的新产业,使数据、算法等要素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应根据ChatGPT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出台数据、资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落地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更好发挥类ChatGPT模型对经济的增长效应。

7.04 周二
《ChatGPT与人工智能时代:突破、风险与治理》
本文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这种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回溯历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以下观点:人工智能发展将带来新的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社会已经成为趋势;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历史,人工智能正带来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人类扩展了肢体的机能,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机能,进入对自身局限挑战的最高阶段,人工智能将推动大脑和其他身体机能整合式扩展,形成智能社会。还分析了ChatGPT可能带来的就业问题和社会分化与不平等,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如隐私和数据安全、算法黑箱可能带来的偏见和歧视、人工智能依赖等问题。最后,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关于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思想,提出社会治理的基本思路。

7.05 周三
《“生成式人工智能”逼近通用智能的哲学叙事——ChatGPT追问智能本质的哲学分析》
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如此成果绝非偶然,当其以技术逻辑的方式使学习之于智能生成与发展的建构性意义展开为人工智能巨大能力的时候,这既是技术逻辑的重要发展,更是技术追求智能本质的重要进展。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逼近通用智能绝非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范式的重要进步与重大发展,而是因其对智能的哲学追问真正推进了人工智能本身。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海量数据来发挥技术“大力出奇迹”的优势,使深度学习的提炼获得超越数据规律的原则之时,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利用事态组合来展现系统“多样尽可能”的尝试,使自然学习的反思成为系统类主体的能力之时,当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引用价值偏好来实现“总结现智能”的可能,使强化学习的交互为系统引入经验、升华经验,实现了人工智能系统智能的升级之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就不仅获得了强大的力量,而且真正地逼近了通用智能。

7.06 周四
《ChatGPT学术性使用中的法律挑战与制度因应》
ChatGPT的终极商业化场景尚未明确,但其改变人类创新活动的潜力已经引发社会上下广为关注。目前ChatGPT引发的创新挑战主要与其生成物的学术性使用密切相关:一方面,ChatGPT生成物是否可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另一方面,学者和学生使用ChatGPT生成物完成学术论文或者课程论文是否构成学术不端。人工智能的学术性使用宜从工具化的角度进行处理。因此,我们应当在不排斥学术性使用ChatGPT生成物的同时,对一些特定的滥用行为进行规制。

7.07 周五
《对ChatGPT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反思》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最为现实的近期问题涉及普遍代工与普遍失业,而现实的远期问题则关涉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意义。对这些问题的及时应对是人类生活与美好生活的保障。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强调科技与生产力维度的变化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社会,事物的发展具有好与坏两种潜能。当生产力中出现革命性巨大变化时,人类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调整不适合的生产关系,抓住有利的历史条件,积极主动地解决新问题,不断化危机为契机,首先解决关系到基本生存的匮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美好行动与美好感受的幸福生活。

7.08 周六
《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
ChatGPT为虚拟数字人在图书馆服务的应用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文航通过总结ChatGPT的运行原理与技术优势,提出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如虚拟馆员智能问答、虚拟讲解员、阅读推广服务以及特殊人群无障碍服务;建议图书馆从技术支撑、信息资源、服务场景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探索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实践路径,以更好地实现智慧服务。

7.09 周日
《新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局限——从ChatGPT现象来看智能时代的物》
新唯物主义是新近西方涌现的关于物的存在的反思的思潮。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思辨实在论的甘丹·梅亚苏、格拉厄姆·哈曼,生命唯物主义的珍妮·本内特、行动实在论的凯伦·巴拉德,以及操演性唯物主义的托马斯·内尔。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的理解出发,反思这一批新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局限,认为新唯物主义并没有真正摆脱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感性直观形式来思考物的形而上学路径。而真正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的条件下,通过对具体的历史分析来思考物如何在人类社会中呈现出来。在智能社会的条件下的物,无论是ChatGPT,还是自动驾驶项目,其中的奥秘恰恰在于对话应用和自动驾驶将所有的人和物整合到一个巨大的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的链接之中,形成了庞大的物体间性和主体间性关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10:36
9.04 周一
《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要求的研究》
ChatGPT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弱人工智能时代,给人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伦理风险,减轻或者解决风险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相关伦理要求。相应提高伦理要求可能在技术、法律、使用者和社会等方面遇到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具备尊重并保护人权、保护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保护隐私权、拒绝歧视、维护公平公正和向善性等伦理要求,为达到上述要求,提出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教育、规制人工智能底层算法和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等措施,以建设“人机”共存共赢的社会。

9.05 周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逻辑更新与路径优化——以人机关系为视角》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塑造了人机共生的新型关系,不能简单等同于深度合成技术、智能交互技术、高风险人工智能。新型的人机关系中,既存在人的自主性危机,也有被放大的人工智能治理风险。在风险应对的逻辑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定位应从“老师”转向“伙伴”,不应对服务提供者提出过高要求并作简单的结果评价;同时,应将治理维度从算法治理拓展到用户治理之中。在具体的治理路径上,首先应坚持包容审慎原则,设置过程义务及对应的责任豁免规则;其次,在高风险场景中,应持续进行风险影响评估、充分保证人类监督并提升算法透明度;最后,应通过伦理审查、行业自律、数字素养提升的伦理治理方案以捍卫人的自主性。

9.06 周三
《人工智能立法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法律定义》
本文在本体论的视角下,对人工智能的法律定义进行了一个全新的界定和阐释。在本体论意义上,人工智能首先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而后才有人工智能科学、人工智能产业等社会性认知。从内涵看,人工智能是依托算力基础设施,通过控制系统的算法处理输入的数据,以软件或硬件等多元集成方式嵌入系统后输出,或者直接在具体场景中输出对人类某种理性功能的模拟状态,在环境中进行交互,并在目标约束下经过反馈修正,最终完成预设任务的信息系统,该种智能系统的法律本质为“理性智能体”。从外延看,人工智能既包括单纯的智能软件或硬件,也包括软件和硬件集成嵌入的智能体,而“强弱”之分和“通用专用”之分不适宜在外延中直接列举,而是需要随着技术发展通过评价性的法学判断来决定是否将其纳入人工智能的法律意涵。

9.07 周四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技术隐忧与角色纾解——基于“主体性”教育哲学的视角》
人工智能具有历史存在性,其旨在成为人类解蔽的关键,但尚需人为的适切性。因此,如何弥合“人—技术”之间的悖离成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义。有鉴于此,研究以教育哲学为视域,通过对不同向度的“主体性”阐释,来澄清教师在面对人工智能时角色纾解的可为路径。这既包括认知层面的角色理解,也涵盖实践层面的角色重塑:通过使教师成为与人工智能的对话者、向人工智能的学习者、对人工智能的践行者、促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最终实现教师与人工智能共在、共生、共荣,为教师践行教育时代使命奠定根基。

9.08 周五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及其包容性法律治理》
本文立足于中国为了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中国采取“包容性法律治理”模式的背景下,在治理原则上,包容性法律治理始终坚持协同共治、提升透明度、提高数据质量、发挥法治效能等基本理念;在治理主体上,包容性法律治理提倡多方主体协同治理,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公民团体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在治理过程中,包容性法律治理主张运用多种治理工具,通过技术方案、伦理标准和法律政策全面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治理水平;在治理方法上,采取分类分级治理策略;在治理结果上,包容性法律治理强调要注重数字社会的分配公平,弥合数字鸿沟,保障数字空间的基本人权

9.09 周六
《面向产业链的治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机理与治理逻辑》
ChatGPT的技术机理虽能提升模型性能,但却在内容公平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带来治理挑战。概率生成文本的方式存在难以控制内容质量的问题。基于网络文本语料库的训练可能嵌入算法偏见,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可能加剧虚假信息的生成与传播风险,模型的涌现性还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治理风险。迈向“模型泛在”的人工智能2.0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应遵循敏捷治理与韧性治理并重、精准治理和参与式治理协同的原则。针对“模型即服务”的新型产业生态链,围绕信息生产变迁和产业链变迁的核心特性,构建基于应用程序接口模式的治理、基于插件模式的治理和基于模型垂直部署模式的治理架构。
9.10 周日
《面向“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挑战与路径》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造福人类的目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势在必行。“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兼具的问题,在人机高质量协同、模型驱动数据、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挑战。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加强对基础理论和价值准则的研究,加强对可解释性增强技术与公平性增强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其应用与治理的研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8 12:13
9.11日——9.17日
本周以看书《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和看一些课堂老师提到的新闻传播相关论文为主。

9.11日 周一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首先是对书籍和作者有了一新的认识和了解: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更具有激进性,有着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这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写的论文;重要性仅次于《社会契约论》,本书可以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9.12日 周二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卢梭认为贫困和奴役,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定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了一步。当专制暴君统治时,不平等就发展到了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这篇论文是卢梭在和夏尔·彼尔德的论战中产生的想法,他越争越发现自己的思想见解越来越开阔。Os:真厉害,我啥时候吵架能吵出一篇论文……

9月13日 周三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在序言提出三个问题:如果不首先从对人本身有一番认识开始,又怎么能找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呢?如果不从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沧桑在人的本质上引起的变化着手研究,又怎么能了解当初大自然创造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又怎么能把人固有的东西和环境与人的进步对他的原始状态添加的或改变的东西加以区别呢?

9月14日 周四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①论文第一部分着重描写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原始人的幸福生活,第二部分追书他们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失去的。
OS:虽然论文是论述任何人的不平等,但是有时候我也在想,人们完全平等真的好吗?似乎原始人也不是平等的,强者为王似乎是刻在骨子的,只有后来人们受到教育,心智受到教化的年代,反而有些强者为了彰显自己的美德会帮助弱者,对吧。我好像有点性本恶的观点。
②千百万年前的原始人只有两种感情:一种是自爱心,即爱他自己,这是一种人为保持自己生存的本能;另一种是怜悯心,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同类遭受痛苦,这种表现,我们在某些动物中也是可以看见的。(os:怜悯心?有点难以置信……)

9月15日 周五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卢梭设想了“两次巨变”:大自然造成的,是各种外因的综合——出现了初期的家庭;冶金和农耕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一种“事物的新秩序”。
“凡属于自然的东西,我们就不要在天性已经败坏的人身上去寻找,而应当在行事合乎自然的人身上去寻找。”——亚里士多德《政治学》p19
Os:这是卢梭在献词部分对整篇论文开篇的引子,他不赞成亚里士多德说的“天然的奴隶”。
我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一个共同利益,以便国家机关的一切活动都永远以共同的福祉为宗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人民和主权者彼此视为一体,因此我愿意出生在一个施政温和的民主政府治理下的国家。
Os:高中历史学过:卢梭认为人必须绝对服从法律,服从法律就是服从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

9月16日 周六
《传媒竞争中公关行为的介入及其影响》
本文在揭示公共关系与我国新闻传播发生关联的基础上,着重对公共关系的应用所产生的新闻传播新策略、新理念和新问题进行了论述 , 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公共关系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应用: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以赢得公众的了解、认同、信任和支持的一种传播沟通艺术。
公共关系为传媒竞争提供的新策略新理念:
增强可读性 , 追求轰动效应
它为传媒走向市场提供了一种竞争新策略。
公共关系具有“协调关系”与“建树形象”两大基本功能。
公共关系特别是其新闻事件策划 , 为传媒运作提供了一种竞争新理念。
策划理念不仅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得到应用 , 使“组织报道”向“报道策划”转变 , 而且在更加宏观的传媒经营管理中也得到了应用 , 使传媒运作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9月17日 周日
《“新闻策划”剖析》
在news的意义上 , “新闻策划”概念能否成立呢?
新闻事实-报道活动-新闻
艾风先生:是编采 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5 22:53
9月18日 周一
在现代社会中,灵魂反而是身体的监狱。
我在知乎上看了一篇关于福柯《规训与惩罚》的分析文章,题目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福柯论规训技术背后的权利脉络》。
文中简要地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这里只介绍部分:福柯在开篇就描述了一个四马分尸的景象,接着便跳转到1837年法国某拘留所的文档记录,八十年的时间折叠起来让我们看到规训与惩罚的巨变——从一种大庭广众之下的恐怖式示威演变为整肃且合乎理性的作息训练。福柯对此提出的问题是:惩罚制度的改变,能否被认为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理性的和文明的进程?对此福柯在后文中进行了论述:两个案例的差异折射出了一种社会性策略的转变,这些转变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作为公共景观的惩罚的消失,以及一种隐匿的现代惩罚制度的出现;惩罚的对象不再是犯罪行为,而是针对罪犯本身;裁决与审判罪犯的责任方的消失;惩罚目的的改变。这些改变将惩罚形式抽象化,不可看更容易产生想象,而想象是比直观感受更能内化于思想意识之中的东西。它相对于那种暴力压制或象征性公开教育的惩罚方式更被看好的原因是其演化出的几种全社会通用的矫正技术。

9月19日 周二
读《自私的基因》第九章 两性之间的争斗的章节内容。
“性选择”的概念在本章中被作者提及,这里可以联系到女性主义中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相关内容,这两者更直白的区分可以来自于所谓的生物决定论。然而女性主义者认为,不能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对立起来,因为“女性气质是造成她在社会上无法和男人一样自由发展的枷锁,因此,解放意味着要挣脱这些特质,以便和男人一样在社会上自由发展”。

9月20日 周三
读《自私的基因》第十章 你为我瘙痒,我就骑在你头上的章节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相互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似乎与中国的一句古话有些许类似之处,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基因角度来看,并不涉及道德、思想等方面)相互的利他行为在表面上看是具有自我牺牲意味的,但究其目的,实际上内蕴着“利他便是利己”的意味。

9月21日 周四
读《自私的基因》第十一章 觅母:新的复制基因的章节内容,这也是本书的最后一章。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觅母”,这是作者给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觅母传播在今天也成为了一个概念,觅母(meme)也被成为米姆、模因等等,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以非遗传的方式(如模仿)传递的文化因素。”

9月22日 周五
在论文《视频号的激活与突破:强社交平台的视频化之路》中有一个板块用到了《自私的基因》中觅母(meme)也就是模因的概念。
作者认为在网络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模因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的心理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指出,网络模因的“自我复制”实际是基于传播者的模仿意愿和行为,这种传播并非“感染”而是依赖于个体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和个体从众博弈的决策结果。
例如前段时间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剧在网络上掀起了文物拟人模仿的风潮,其中《逃出大英博物馆》所内蕴的爱国+历史+文物的组合,便可以视作一个模因(觅母)。

9月23日 周六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序言及第一章 问题与原则的部分。
书中有一段话:“现代新闻界本身就是一种新现象,它的典型单位是大型的大众传播机构。这些机构能促进思考与讨论,也能将它们窒息。它们能推进文明进程,也能使之受挫。”这里的“新闻界”并不单指报刊,而是作为大众媒介机构的简称。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大型机构,小的组织、团队乃至个人均可以利用媒介发声,这种看似“自由”的氛围,到底是促进亦或是阻碍了思考。带着这个疑问,我将继续阅读下去。

9月24日 周日
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二章 要求的部分。
在本章中,哈钦斯委员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自由社会的要求什么,他要求媒介的报道真实、要求有一个交流与批评的论坛、要求对社会群体形象真实而典型的呈现、并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以及使公民充分接触当日消息。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16:06
9.25周一
卢梭的这篇论文要阐述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呢?它要阐述的问题是:在事物进步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权利接替了暴力,天性开始服从法律;其次,它还要阐明由于什么样的一连串奇迹,才使强者决心为弱者服务,才使人民决定牺牲真正的幸福去换取臆想的安宁。

9.26周二
如果大自然的本意是要我们成为健康的人,那么,我敢断言,动脑筋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状态的;动脑筋思考的人,是一种性格反常的动物。
Os:卢梭的这句话,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和驳斥,被认为是一种反理性主义的观点,是特意和狄德罗唱反调。狄德罗的看法是:“不愿意推理的人,放弃了做人的资格,因此,应当被看作是一个违反天性的动物。”(狄德罗:《百科全书·自然权利》)

9.27周三
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居然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
Os:哲学使人思辩,有逻辑地思考使人清明。

9.28周四
用不着再讲更多的细节,每个人都可看出:奴役的链条是由于人们的互相依赖和使他们联合在一起的互相需要形成的。
Os:卢梭后来在《爱弥儿》中又再次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说:“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们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果我们不是人,我们对人类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对他人的依赖,就是力量不足的表征;如果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根本就不想同别人联合了。”(卢梭,《爱弥儿》

9.29周五(中秋节)——10.01周日(国庆节)
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卢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构架其《社会契约论》的自然法理论基础。并且由于其乃是公开宣读的论文,所以刻意的标新立异则比较少,偏颇之处更是少得多,中国人读来也并不陌生,因为仿佛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的论述很多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相似的表述。论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向我们展示卢梭的自然状态时何样的,阐述得十分清晰、详细。第二部分,论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总体上批判性很强。
与其说是政治学著作,不如说是人类学著作,书中大篇幅对原始人类的描述恐怕多出自卢梭自己的主观猜想吧,不过这些描述还是有板有眼,这种研究方式也很有说服力,只是容易让人觉得有些跑题甚远,另外,书中论述的话偏多。
其实我感觉我也不适合看这种全是基于假设而展开论证的书籍。当我的头脑抱着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而展开阅读,就会读不进去,抗拒所接收到的信息,也许这和我不能坦然接受反对意见的观点有关。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6 10:50
10.09 周一
《chat-gpt-4与“深伪”技术升级如何影响国际舆论场》
part1:chatgpt-4促成“深度伪造”以假乱真
例子:美国纽约时报在2023年3月的教皇方济各身穿巴黎世家白色羽绒服照片,以假乱真,大量转发,并有各种评论。另,特朗普被全副武装的纽约防暴警察按倒在地……
希斯金称:伪造这些图片只是为了展示其应用上的图片合成工具在描绘一些场景方面的出色以及糟糕。
part2:在网络世界“眼见不一定为实”
例子:“深度伪造”的产品还会产生严重的精神性和物质性的后果。2023年5月,彭博新闻社在推特上发布的一张智能生成图片,谎称五角大楼发生爆炸,导致美国股市抛售,引发股市大波动。
part3:将深刻影响国际舆论场博弈
人工智能新工具在政治上是否中立,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取决于其赖以生存的庞大的“语料库”以及输入简单指令的用户需求与价值观。
美国已经出现两党竞选时运用“深伪”技术参与竞争的案例。《今日美国》报道,美国拜登今年4月末宣布竞选下任总统以后,共和党方面立刻发布一则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攻击白等的广告视频。

10.10 周二
《chatgpt的公共政治舆论情感驱动及其调适》
这篇论文是cssci,北大核心,比较规范,对我来说有很多新词,挺深奥的。
摘要:数字语料库
政治情感:政治情感驱动是公共政治舆论形成的重要动力。
part1: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chatgpt相关公共政治舆论问题研究概述:伦理、教育、等层面的ChatGPT相关研究概况。
2、chatgpt技术与公共政治舆论问题的提出:其中提到了ChatGPT的社会身份
part2:公共政治舆论发展中革命性“工具”的出现。
1、ChatGPT是公共政治舆论的“技术范式”
讲了一些ChatGPT的发展,然后说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问题。
2、ChatGPT是“灵魂”形态的“舆论工具”
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机器人和软件机器人是不一样的。物理机器人容易激起与预期相反的公共政治舆论效果。
而ChatGPT属于软件机器人;“社交机器人或将重塑信息传播模式和媒介生态,引发政治权力和社会结构的系统性变革” ,那么 ChatGPT 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重新定义了机器人,机器人不再被严格限定于拟人的机械自动化工具,其范围开始向人工制造的、脱离特定物理形态的智能工具拓展,成为“灵魂形态”的聊天机器人。

10.11 周三
继续上一篇
3、ChatGPT是新公共政治舆论诞生的“思维革命”
ChatGPT拥有拟人化的价值观和自然模式的行为标准,将公共政治舆论中的情感变化以暗示性的手法向公众传输,在实践中消解了公众与机器人意见交互过程中的编码与解码二者之间连贯性的问题。
ChatGPT的特点会带来公众的焦虑和恐慌。
part3:新工具导致公共政治舆论的情感生成
1、情感存储:实时建构中的大型公共数据语料库
2、情感生成:对话式的自然语言传输系统
其对话式的自然语言传输系统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交流、交往的新模式。
3、情感转换:交互修正下的自我微调
ChatGPT导致政治情感转向。
内部微调系统导致公共政治情感舆论升级
ChatGPT的指令微调可以激发语言模型潜能
part4:情感驱动造成公共政治舆论陷阱
1、舆论主体:随即答案背后的舆论误判
2、舆论议题:数据操纵中的西方民主名实不符
3、舆论生态:机器主导后的情绪失控
网络舆论主体结构、公共政治舆论杂糅化
part5:建立把ChatGPT装进笼子里的机制体系
1、技术规制:打破传统数据传播壁垒
借助技术修复手段弥补舆论漏洞
利用技术叠加建构三维舆论传播空间
2、制度规制:弥补技术创新缺陷。伦理法规、应用规则
3、自我规制:建构发展保护屏障。公众素养、底线思维

10.12 周四
《ChatGPT模型的舆论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ChatGPT存在诸多舆论风险,主要包括意识形态风险、生成虚假信息、内容监管难度加大、引发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等问题。
part1:ChatGPT模型的内在逻辑
聊天机器人属性、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part2:ChatGPT的舆论风险
1、意识形态风险:海德格尔说,技术是时代的座驾,然而能够驾驭技术从而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
2、虚假信息风险
3、内容审核和监管问题
4、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风险
part3:舆论风险规制的探索
1、技术落地、舆论高地
2、监管机制、立法
3、ChatGPT的伦理认知训练
4、健全网络信息的识别机制

10.13 周五
《论ChatGPT在医学领域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与对应的防范路径》
伦理风险和挑战: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哦、机器算法的歧视和偏见、责任难以界定、算法的不可解释性、监管缺失。
part1:ChatGPT在医学领域中的可能的应用前景
1、从困难到顺畅:人机交互协助医患沟通。主要是角色的多变与适配
2、从线下到线上:AI提供医疗咨询。eg:华佗gpt
3、从模糊到精准:个性化定制病例分析
part2:ChatGPT在医学领域面临的可能的潜在风险
1、隐私向度分析: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2、算法向度分析:不可解释性的风险
3、社会向度分析:责任界定风险
4、公平向度分析:偏见和歧视风险
5、公正向度分析:反馈与监管风险
part3:在医学领域的风险治理路径
1、执业人员的相关伦理素养
2、引导舆论关注方法风险
3、AI算法的优化与验证
4、多方合作模式与数据处理
5、注重医学伦理问题研究
6、深化法规监管以及标准化建设

10.14周六
《挑战与应对: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多样态安全风险归因及协同治理研究》
在人工智能治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展开风险议题、治理主体活动治理手段的三维分析。 并从法律规范、协同治理、部门监管、技术攻关和伦理约束五个维度,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
part1:大型语言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part2: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型语言模型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
part3:大型语言模型的安全风险审视及治理。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手段

10.15 周日
《信息伦理道德物化研究的实现逻辑与道德价值构建———以 ChatGPT 为例》
在信息伦理中,保持人的主体独特性、自由性是首要问题。技术哲学内在转向的代表性思想道德物化理论可为信息伦理研究提供“主体性”和“内在视角”两个主要启示。道德物化理论主体性研究为信息伦理本体研究提供解释学路径,技术伴随观点为信息伦理实践研究提供内在视角。但道德物化存在的“技治主义”风险、可能引起的对“去道德化”的质疑等,本质上是实践落点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所导致。文章提出道德价值作为信息伦理道德物化研究落点。道德价值满足道德物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条件,同时贯穿于道德行为全过程。信息伦理需要构建一种道德价值,以阐述信息道德与信息交互之间的和谐关系。根据信息伦理规范范畴、道德目的层次以及对应主体道德行为能力,文章采用道德价值推断法对道德价值进行推导,以 ChatGPT 为例建构了信息伦理道德价值系统。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2 23:31
10月16日周一
《ChatGPT技术中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其科学祛魅》
一、ChatGPT技术的缘起与发展
二、ChatGPT技术的伦理特性
偏差性:偏差性是生成式语言模型中一个常见的伦理特性
单语偏差——社会偏见的固化;
对话语事实的理解偏差——“幻觉事实”……因此,将 ChatGPT技术 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将人 工智能视为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的风险,而这种 风险可能给人类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带来错误 导向。
不可靠性: 语言模型的不可靠性是其开发和部署中一个 重要的伦理特性,它表明模型无法提供精确和可 靠的信息。
ChatGPT 技术之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可 靠的信息,是因为该模型在训练数据的数量和时 间上受到局限。
为该模型在训练数据的数量和时 间上受到局限。 一方面,ChatGPT 没有足够的知 识进行编码,特别是事实知识,导致 ChatGPT 无 法对事实知识做出精准定位。 而 ChatGPT 与用 户展开对话的依据又来源于不断更新的事实,这 就大大降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受到 训练时间的限制,ChatGPT 技术交互生成的信息 时效性较短。 这一倾向会导致语言模型更迭与信 息生成产生失衡。
鲁棒性:鲁棒性是指当给定的输入在 语义或语法上与它所训练的输入不同时,模型能够保持其性能的能力。这一能力对于保护用户的 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鲁棒性,或者鲁棒 性较差,会存在大量有害、虚假信息轻松越狱的状 况。但提升后的鲁棒 性依然存在不稳定的缺陷,尤其是采用对抗性的 及时注射之后,不安全、不道德和非法的不同场景 能够轻松绕过 ChatGPT 技术的安全设置,成功越 狱。
有毒性:所谓有毒性是指模型产生或理解有害或冒犯 性内容的能力。

10月17日周二
《ChatGPT在编辑出版中的应用、风险与规制》
一、ChatGPT 在编辑出版中的应用及影响
(一)重塑内容写作流程(二)深化人机协同工作(三)重构编辑出版伦理规范
二、ChatGPT 在编辑出版中的问题与风险
(一)剽窃行为更加隐蔽(二)主体责任界定困难(三)作品署名存在争议(四)信息安全面临风险
三、编辑出版业对 ChatGPT 的运用与规制方略
(一)使用限度:给予合理发展空间并明确使用场景(二)责任归属:规范 AIGC 标识并明确传播主体责任(三)制度保障:更新行业标准细则以适应智能传播环境

10月18日周三
《技术的工具性与人的成长性:智能技术进展中的伦理问题——以 ChatGPT 智能应用为例》
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突破
二、失当信息传播:背离信息真实的本质要求
三、权利争议:以著作权为主的法律风险
四、科学精神减弱:人类进步中的终极隐忧
无限重复消费既有文明成果后形成惰性心理;工具依赖导致创新激情减弱
10月19日周四
《从ChatGPT审视负责任创新:阻碍因素与转型方向》
作为技术伦理准则的负责 任创新沿袭了熊彼特范式下基于竞争逻辑的创新,其设计的ARDR模型一方面从未根本调控创新较之于负责任 的支配性优势,另一方面把负责任简化为线性流程,导致负责任看似获得与创新并列的地位,实则在创新蕴含 的人际竞争、公司竞争、国际竞争面前屡屡沦为点缀。唯有在后熊彼特范式下依托基于共生逻辑的创新保卫负责 任,才能建构真正具备约束力的伦理准则,削弱不负责任创新赖以扩散的社会基础,使通过负责任停滞促成制度 跟进变为可能。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求各国完善内部治理,而且需要负责任的大国制定跨国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使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全人类有益。

10月20日周五
《ChatGPT的意识形态风险审视》
ChatGPT是人工智能发展划时代的标志,然而ChatGPT并不是其标榜的持中立客观的立场,而是存在明 显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偏见,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ChatGPT的强大功能使其具有一种隐形的意识形态功能,ChatGPT的西式资本所有权属性决定了其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维持自身体系以及资本增殖的工具,ChatGPT的技术构成蕴含 了其天然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偏见。ChatGPT的意识形态风险在现实性上表现为技术瑕疵风险、智能依赖风险、资本僭 越风险、信息茧房风险、数据泄露风险、伦理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ChatGPT的意识形态风险要从推动ChatGPT更好 地服务于人,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者对ChatGPT意识形态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健全和完善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制度 化水平以及巩固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等措施出发,做好ChatGPT意识形态风险的防范工作。

10月21日周六
《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范式革命———来自ChatGPT的挑战与启示》
当下引发学界热议的ChatGPT,不只是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还是具备深度模仿人类思维能力 的新型智能,让我们不得不在人文主义的“自由意志”外,重新理解人文与科学的复杂关系。从范式层面 来看,人文学术已是科学体系的有机构成;就本体论而言,人文学术始终决定着科学的根本属性,从而 产生范导科学的内在作用。因此,无论AI如何进化,也不可能替代人自身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并承担 相应的责任,更无法确认人的主体性并对之进行系统性的解释与探究,它充其量只是“数字人文”的革命 性延伸工具。故而,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进一步构建用以探索知 识本源及不同问题域之动态关系的人机协作的未来范式。

10月22日周日
《国内外ChatGPT研究综述及展望:人文社科视角》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诞生引发全球关注与热议,相关研究在近几个月内迎来爆发式增长,有必要对国内外有关ChatGPT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通过文献研读和主题分析法,在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取出ChatGPT的概念与技术特征、主要领域、人机关系、风险与对策等主题进行分析,把握国内外有关ChatGPT研究的主要议题与研究方向。 有关ChatGPT的研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大量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ChatGPT的技术特质与相关领域的应用与挑战,但也存在概念梳理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理论深度不够、研究视角狭隘等诸多问题。未来相关研究应在丰富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ChatGPT对人的价值挑战、人机关系的重塑和知识生产的变革等议题上来。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22:35
10月23日 周一
《ChatGPT 的教育审思:他异关系技术的教育挑战及应用伦理限度》
人和技术的四种关系:
具身关系:借助技术把实践具身化。
诠释关系:这类技术被看作解读内容的对象。
他异关系:技术人工物具有了一种“拟人”的特性,人们与这类技术人工物互动时,技术人工物具备了一种准他者性(Quasi-Otherness)。
背景关系:强调技术是作为塑造场域的背景。

人工智能的发展造成:技术凝视主体和主客关系的转化
数字化的他者:ChatGPT 对个体的加速。

10月24日 周二
《ChatGPT 爆火后关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的冷思考》
ChatGPT是否存在道德伦理偏差偏见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与学术伦理问题。
文本旨在客观考证 ChatGPT 是否具有道德伦理偏差偏见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与学术伦理问题,厘清其中的技术机制与伦理成因,从全面性、可靠性、严谨性、深刻性、原创性等五个方面对 ChatGPT 的学术伦理要素进行分析,并从内部规训与外部规约两大维度对道德判断、数据泄漏、考试作弊与学术抄袭、作者署名权之争等问题提供应对之策。

10月25日 周三
《ChatGPT 介入新闻出版:功能、伦理风险及编辑把关》
基于编辑伦理视角,本文从环境把关、主体把关以及实践把关三个角度探讨 ChatGPT 与编辑业务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编辑履行好把关人职责寻求有效方案。

10月26日 周四
《ChatGPT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ChatGPT之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成因,发现其面临的风险既可能来自应用主体层面技术伦理意识淡薄,也可能来自应用技术层面对教育伦理的僭越,还可能来自应用价值层面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的钝化。

10月27日 周五
《ChatGPT 嵌入教育生态的内在机理、表征形态及风险化解》
GPT 的嵌入在初始、顺应、调和及稳定阶段呈现出同位竞争、多元替代;渗透扩散、角色适应;协同进化、群智融合;人机共生、动态平衡的表征形态。在表征的过程中伴随着潜在风险,包括现实的人让渡虚拟的人、主动意义建构流于惯性索取、具身情境参与退为技术义肢代劳、以人为本的培养沦为资本利益操纵等。针对这些教育异化的风险,应实施明确教育发展理念、构建人机协同生态,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保障认知活动质量,加强数字德育建设、明确身体主体意义,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健全技术伦理规范等策略予以化解。

10月28日 周六
《新闻中的性别化沟通方式:冲突报道的算法比较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都探讨了女性和男性是否倾向于使用不同的交际方式、策略和实践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高分辨率算法方法来研究性别在构建冲突新闻话语中的作用,重点关注外国和国内男女记者在报道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冲突时制作的文本之间的比较。从80,000多篇文本中提取反复出现的语义模式,我们发现女性和男性记者倾向于以略有不同的方式解释新闻专业精神:女性强调精确性和专业距离,而男性则更注重准确性和提供方向。此外,女记者在报道中往往更注重不同群体。我们在关于性别和语言使用、新闻和冲突的学术背景下讨论这些发现。

10月29日 周日
《中国的算法法规:需要面向公众的沟通》
中国最近完成了第一部算法法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规定》要求科技公司删除带有歧视性或偏见的用户标签,或避免通过算法生成或助长假新闻。在《规定》的指导下,互联网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算法推荐。然而,《规定》中缺少的是个人用户应如何向当局报告潜在滥用行为的信息,而不是科技公司提供的渠道。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本文讨论了对面向公众的平台的需求,该平台可以让人们及时有效地与可以帮助解决其算法安全问题的当局进行沟通,而不是依赖互联网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这可能是他们问题的根源。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18:04
10.30日 周一
《机器人水军的演进、问题与治理研究》
人机协同、“类人”化和仿真化、数字劳动、差异化舆论渗透的本质与特征,并产生了入侵公众交流空间,制造泡沫数据,加剧网络社会主体性异化,撕裂社会共识的行为,对社会舆论生态、网络虚拟市场和政治安全带来挑战。
高度“自动化”和明显“类人”的仿生形态,能够深化对公众情绪和认知的倾向性渗透,
最终导致公众行为的转变,为雇佣者攫取更多利益。因此,机器人水军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常态社会舆论的生成和循环、网络虚拟市场的竞争秩序、政治安全等都面临挑战与风险。本文试图从机器人水军的演进历程出发,通过探讨机器人水军的特征与风险,构筑全链条的善治路径。自动化和“类人”——公众情绪和认知转变——行为转变——网络舆论等受到影响。
机器人水军的本质是在人的协同下开展行动的机器人,配有可自动发送信息的算法程序,根据不同的机器人预制脚本执行不同的网络行为。机器人水军遵循“感觉 - 思考 -行动”的模式,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不断重复从建模到制定行动路线,再到执行任务的过程,缩短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机器人水军制造的信息内容,不是直接影响舆论,而是通过差别化影响舆论中的特定人群,形成某种“群体”合力,逐步形成意见观点的偏向,潜移默化地渗透舆论场。
加剧网络主体性异化;分化公共交流空间。

10.31 周二
《社交机器人对娱乐传播生态的操纵机制研究》
以“机器”逻辑来改变传播生态。本文从社交机器人颠覆社交媒体空间娱乐传播的现状出发,围绕恶意机器人操纵水军、模拟人类行为、利用数据空洞( data void) 和社交媒体“弱连接”的特性和渗透用户群体、扰乱娱乐传播链条的策略以及技术逻辑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从规范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平台治理能力、提高公众“机器人素养”、正确利用社交机器人、调动积极社会效应等方面思考应对机制。
二、社交机器人如何颠覆社交媒体空间的娱
乐传播生态在传播生态( ecology of communication) 理论框架下,阿什德和赫瓦尔德认为“文化虽不由信息技术及其范式决定,但却是通过它们而运行的; 技术不仅仅提供了新的互动渠道,更身体力行地形塑着互动发生的方式。”从这一视角来看,社交机器人所扮演的角色已超越了传统传播链条中的单一构成要素,并在参与身份、内容呈现、环境重塑等方面不断进化,颠覆着社交媒体空间的娱乐传播生态。
网络舆论环境的中的“节点用户”也可以由机器人扮演。

11.01 周三
《21世纪以来国内阅读史研究论述》
夏蒂埃(Roger Chartier)认为,阅读是“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互动交流产生意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被放置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考察。阅读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便是历史上真实读者的阅读实践和阐释策略,以及真实阅读行为与社会历史环境的互动关系。

11.02 周四
《社交媒体简史》
与此同时,保留诗文杂集和摘记簿,并与他人交换所抄的诗文,这也是一种自我定位的方式:一个人选择抄录或转给别人哪些诗歌或格言很能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摘记簿就是其主人的特点和个性的表现。……那时和现在一样,人们喜欢通过编集和分享别人创造的东西来表明自己的兴趣,确立自己的特性。换言之,分享某些东西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

11.03 周五
《社交媒体简史》
《论出版自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超越了当时围绕着应当允许出版什么作品、这样的决定应当由谁来作的这类问题的争辩。弥尔顿认为,是人就有可能犯错,所以谁也不能公平地判断什么作品可以出版。他坚称,允许一切作品出版,让读者了解各种意见,自己作出判断,这种做法要好得多。“各种学说如旋风吹遍大地,而真理必在其中。规定各种许可和禁令是对真理力量的怀疑。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谁见过真理在自由公开的争斗中败过阵呢?”这种“真理必然胜利”的观点也许在有人看来是幼稚的想法,但弥尔顿的意思是,以为审查官能秉承理性是更加幼稚的想法。他指出,给予出版许可极易受到人为错误或党派偏见的影响,只有“愚昧、专横、粗心或吝啬的人”才会“永远读一些内容差劲的书籍和小册子”。如果有谁出版了不合适的东西,事后仍然可以动用法律予以惩罚,无论是算他犯了诽谤罪、叛国罪、诬陷罪,还是亵渎罪。

11.04 周六
《社交媒体简史》
这些新的大众传播技术能够以空前的速度和效率把信息直接供应给大批受众,但它们的高昂费用则意味着对信息流的控制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信息的传递于是采取了一种单向、集中、广播的方式,压倒了过去双向、交流、社会化传递的传统。大众传媒技术催生了庞大的传媒帝国,也培育了一种国家认同感,并使专制政府的宣传如虎添翼。

11.05 周日
《社交媒体简史》
人在社交关系网中评估和维持自己地位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与别人交流信息和交流关于别人的信息(即流言)。人通过传播流言,可以宣示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表现自己有知识、有信誉,是可交的同盟或朋友。简言之,和别人建立关系,和他们交流信息,这是人的本能。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13 14:45
本周课程任务比较繁重,所以主要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比较好理解的书目。
11月06日 周一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为了加快对书籍的手工抄录,13世纪发展起来一种叫“pecia”的办法。该办法是把书分为好几部分,每一部分只有几页长,称为“peciae”,把它们出租给学生或让抄写人抄录,抄录的人积少成多逐渐积攒起整本书的抄本。把一本书分成几部分让好几个人同时抄录比把全书借给一个人抄录效率高出许多。学生们彼此之间传抄的效率则又更高。(其实,今天的一些用户间转发文档的系统采用的是同样的组织结构一许多使用互联网下载同一份大文件的用户彼此之间也交换该文件的部分内容。)

11月07日 周二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当局在一定限度内容忍讨论,这为民众的不满提供了安全阀,也能就潜在的动乱发出预警。只有当讨论触及敏感题目或直接批评政府要人的时候,当局才会进行干预(像阿尔让松在“14人事件”中所做的那样)。政府为影响公共舆论,还雇用成千上万的人在网上发帖或发表评论,支持政府的政策或行动,或者把网上的讨论从某个话题上引开。在18世纪的法国,连续不断的批评一点点销蚀了对君主的尊敬,破坏了国王的权威,尽管这个过程长达几十年。各种流言蜚语,无论其形式是诗、押韵小诗、歌曲、逸事,还是手抄的新闻信札,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王室的腐败失德和情妇及重臣的邪恶影响。法国的君主制最怕这种人身攻击,因为它的基础是个人崇拜。不过,18世纪40年代对个人的攻击逐渐演变,到80年代成为对整个制度的腐败的攻击。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 Robert Darnton)仔细研究过大革命前法国的媒体系统,他说:“媒体编织成一张强有力的通信网,在政权的垮台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1月08日 周三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报纸在另一个方面也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在1便士报纸的新模式中,广告商成了比读者更重要的收入来源。从生意的角度来看现在报纸的目标是尽可能扩大读者群,以增加广告的受众。不再把读者视为报纸上通过文章进行的讨论的参与者,他们变成了纯粹的信息消费者,也是广告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消费者。报纸不再是传播和讨论其他人提出的观点的平台,而是成为发表自己报道的渠道。

11月09日 周四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脸书比别的社交网站更能紧跟潮流,与时俱进:它增加新功能以提高网页的回应能力,让其他公司开发游戏和别的软件,并上载到脸书的网页上,把脸书的一些功能,如表示赞成的“赞”,提供给的网站使用。可能最重要的是,脸书在2006年引进了“信息流”( news feed),按反时间顺序列出用户的所有朋友在脸书上的最新活动一张贴的信息、情况更新、个人资料信息的改动、张贴的新链接或图片,还有交了新朋友或与旧朋友断绝关系的声明。这样一来用户ー下子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比一个个访问朋友的个人资料页快捷得多。

11月10日 周五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微博和其他的网上论坛给人们提供了发泄的渠道,也 是政府监督舆情的方便的工具,正如17世纪英国的手抄新闻网络和大革命前法国流传的诗歌。中国《人民日报》的一个下属分支“人民网”对社交媒体的内容进行分析,每周汇编为《网络舆情》(Online Public Sentiment)供高级官员阅读。2008年,中国当时的主席胡锦涛对《人民日报》说:“网络是我们了解群众关注、吸收群众智慧的重要渠道。”尽管对微博和其他互联网论坛有所控制,但在一定限度内对政治讨论的容忍无疑使民众有机会利用这个新手段发表他们的关注,也使得政府正视渎职和腐败的情况。2011年7月温州附近发生的高铁撞车事件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事故发生几个小时后,撞坏的火车车厢以及事故的细节,包括车厢被切割掩埋过程的照片,很快就在微博上传开了。

11月11日 周六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21世纪的互联网在很多方面 与17世纪的小册子或18世纪的咖啡馆相似,和19世纪的报纸或20世纪的电台和电视却大相径庭。简言之,新媒体和老媒体很不一样,但和“真正老的”媒体相差无几。中间插进来的老媒体时代只是暂时现象,并非正常情形。媒体经过了这段短暂的间隔(可称为大众媒体插曲)后,正在回归类似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形式。

11月12日 周日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无论是印刷机形式还是互联网形式的社交媒体也可以是推动自由和开放的力量,原因很简单:操纵塑造民众的世界观经常是强势政府赖以维持的手段,而如果媒体环境更加开放,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但事情并不是一边倒的;与这个好处抗衡的是,社交媒体也可以使管控更加容易。如莫洛佐夫所说,互联网“渗透并改变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只是有助于民主化的方面”。任何希望互联网传播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的人都必须记住,热心使用同样的数码工具的还有怀有完全不同目的的别的积极分子,如黎巴嫩的真主党和俄罗斯的极右翼民族主义团体。这场争论的试金石是中国。中国网民的人数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比北美和欧洲加起来都多。微博和其他网上论坛给中国网民提供了表达意见的空前自由。同时,攻击官员或号召游行示威的发帖和微博信息很快被删除;这表明,广泛使用互联网不一定构成对政权的威胁。事实上,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督使它更易于控制舆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0 15:38
11月13日 周一
“凡自命在哲学和科学方面给世人发现任何新事物的人们,总喜欢贬抑前人所提出的体系,借以间接夸耀自己的体系,这对他们说来是最通常和最自然的事情。诚然,对于那些可以提交人类理性法庭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仍然愚昧无知;这些人如果满足于惋惜此种愚昧无知,那么一切熟悉科学现状的人们很少会对他们不欣然同意的。一个具有判断力和学识的人很容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那些最为世人称道,而且自命为高高达到精确和深刻推理地步的各家体系,它们的基础也是很脆弱的。盲目接受的原理,由此而推出来的残缺的理论,各个部分之间的不相调和,整个体系的缺乏证据;这种情形在著名哲学家们的体系中到处可以遇到,而且为哲学本身带来了耻辱。”
Os:其实,学术规范里文献综述的要旨就在于此,“低情商”地概括的确就是:归纳、“贬抑”、“夸耀”。可话说回来,没有这种自我夸耀的信心,此篇研究也就不必发表了。打动不了自己的事物,打动读者的概率只会更低。休谟此话仅适于对自我夸耀的前人研究祛魅。

11月14日 周二
“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希望借以获得成功的惟一途径,即是抛开我们一向所采用的那种可厌的迂回曲折的老方法,不再在边界上一会儿攻取一个城堡,一会儿占领一个村落,而是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一旦被掌握了人性以后,我们在其他各方面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了。”
Os:实际上,所有人类的思想,知识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休谟认为人创造岀来的知识与人性密切相关,知识是人性的表现。这样就岀来了一个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人是鸡,知识是蛋。

11月15日 周三
“的确,在诗歌方面,其他民族虽然可以和我们抗衡,在其他一些足以欣赏的文艺方面,他们虽然可以超过我们,而理性和哲学的进步,却只能归功于我们这个容忍和自由的国家。”
Os:休谟骄傲地宣称当时的英国容忍又自由,很多人好像觉得过于傲慢。再想一想,孟德斯鸠是在哪里学习了洛克的理论,伏尔泰逃离法国去了哪里,马克思后来定居在哪里,他老人家天天钻大英图书馆学习英国经济理论,再写书批判英国经济制度……也没怎么处理他,很宽容了。光荣革命以后的17,18世纪,英国在理性和哲学方面的推动力没毛病啊。21世纪再回过头来看看休谟的命题,只有具有宽容(对多元化)和自由(发表不同声音)的国家,才能成就人类理性和哲学的进步。

11月16日 周四
“我们虽然必须努力将我们的实验推溯到底,并以最少的和最简单的原因来说明所有的结果,借以使我们的全部原则达到最大可能的普遍程度,但是我们不能超越经验,这一点仍然是确定的;凡自命为发现人性终极的原始性质的任何假设,一下子就应该被认为狂妄和虚幻,予以摒弃。”

11月17日 周五
“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塔西佗
Os:真的深有感触,每次写论文的时候都会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无法用语言符号表征自己的感受,做新闻的时候无法用画面文字传到准确的信息。很多新闻的误解也是这样产生的。

11月18日 周六
“但是在精神哲学中,我如果把自己放在我所要考察的那种情况下,企图以同样的方式消除任何疑难,那么这种思考和预计显然会搅扰我的自然心理原则的作用,而必然会使我无法根据现象得出任何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必须借审慎观察人生现象去搜集这门科学中的种种实验材料,而在世人的日常生活中,就着人类的交际、事务和娱乐去取得实验材料。”
Os:那就观察众人,搜集数据,假想对自己有效。父母育儿是这样,国家机器是这样。但似乎总有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11月19日 周日
“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perceptions)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这两种我将称之为印象和观念。”
Os:我们经常提到的印象和观念,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其底层定义是啥,休谟给了详细论述:印象是强烈的知觉;观念是思维和推理产生的微弱意向。不同的人,面对相同事物,通过视觉和触觉可能会获取不同印象;观念就更不必说了,不同的人,其思维和推理甚至会大相径庭,因此,面对相同对象,人有不同观念太正常不过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对相同对象的不同印象和观念,彼此容易分歧,倘若二者都喜欢表达观点,辩论就产生了。如果碰到杠精,局面会更加糟糕,因为杠精本就是不同观念制造者。所以遇到杠精的处理方式是:你说的都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27 15:03
11月20日 周一
《人性论》休谟
什么方式属于自我,并且是怎样与自我联系着的呢 就我而论 当我亲切的体会我所谓我自己时 我总是碰到这个或者那个特殊的知觉 如冷或热 明或暗 爱或恨 痛苦或快乐等等的知觉 任何时候 我总无法抓住一个没有知觉的自己……显然 所有这个论证连锁或因果联系最初是建立在所见过或者所记忆的那些符号或文字上的 而且如果没有记忆或感官的依据 我们的所有推理就将成为虚妄而没有基础。

11月21日 周二
畜类确实 永远知觉不到对象之间的任何实在联系。所以它们只是借着经验由一个对象 推到另一个对象的。它们永远不能借任何论证形成一个一般的结论说,它们 所不曾经验过的那些对象类似于它们所经验过的那些对象。因此,经验只是 单独借着习惯对它们起作用的。所有这些理论对人来说,已是充分明显的了。 至于畜类,则更是丝毫不能怀疑有任何错误;必须承认这是我的体系的一个 有力的证实,或者是它的一个不可抗拒的证明。

11月22日 周三
现在呈现于我面前的那张桌子只是一个知觉,它所有的性质全部都是一个知觉的性质。但是在它的全部性质中,最明显的一个乃是广袤。这个知觉由各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的配置给予我们以一种远近的概念,以及长、宽、厚的概念。这三个度次的界限,就是我们所谓的形状。这个形状是可移动的、可分离的、可分割的。可动性和可分离性是占有空间的对象的显著特性。为了终止一切争论起见,我们可以说,广袤这个观念本身只是由一个印象复现而来,因而必须与那个印象完全符合。说广袤观念与任何东西符合,也就等于说,这个观念是占有空间的。

11月23日 周四
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证明,我们从来感觉不到因果之间的任何联系,我们只是由于经验到因与果的恒常结合,才得到有这种关系的知识,现在我们只需回顾一下那个证明就够了。凡不相反对的对象既然都可以恒常结合,而任何实在的对象既然都不是相反的 ,所以我曾从这些原则推论说,如果把这个问题先验地加以考虑,则任何事物都可以产生任何事物,而且我们永不会发现一个理由,可以说明任何对象为什么可以或不可以成为其他任何对象的原因,不论它们之间有多么大或多么小的类似关系。这显然摧毁了前面关于思维或知觉的原因的那一套推理。因为在运动和思想之间固然并不显现任何一种联系,可是其他一切原因和结果也都是这种情形。将一磅重的物体放在杠杆的一头,将同样重的另一个物体放在另一头;你将永不会在这些物体中发现出依据它们和中心的距离的任何运动的原则,正如你发现不出任何思想和知觉的原则一样。

11月24日 周五
关于人类心灵所能想象的任何对象的作用或持续,任何先验的结论都是没有基础的。任何对象都可以被想象为完全变为不活动了,或在一刹那间被消灭了;而且,一个明显的原则就是:凡我们所能想象的事物都是可能的。这个原则,对于物质固然是真实的,对精神说来同样也是真实的,对一个延伸的复合的实体固然是真实的,对于一个单纯而不延伸的实体同样也是真实的。在这两种情形下,证明灵魂的永生性的形而上学的论证都同样是没有决定性的。在两种情形下,道德的论证和根据于自然类比而得的论证都是同样有力而令人信服的。我的哲学如果对于证明宗教的论证没有增添什么东西,可是当我想到我的哲学并未削弱这些论证,一切还是保持原状,我至少可以感到满意了。

11月25日——11月26日
周末在完成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展示的作业,未有时间看书。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2-18 10:23
周一 《人性论》
关于人类心灵所能想象的任何对象的作用或持续,任何先验的结论都是没有基础的。任何对象都可以被想象为完全变为不活动了,或在一刹那间被消灭了;而且,一个明显的原则就是:凡我们所能想象的事物都是可能的。这个原则,对于物质固然是真实的,对精神说来同样也是真实的,对一个延伸的复合的实体固然是真实的,对于一个单纯而不延伸的实体同样也是真实的。在这两种情形下,证明灵魂的永生性的形而上学的论证都同样是没有决定性的。在两种情形下,道德的论证和根据于自然类比而得的论证都是同样有力而令人信服的。我的哲学如果对于证明宗教的论证没有增添什么东西,可是当我想到我的哲学并未削弱这些论证,一切还是保持原状,我至少可以感到满意了。

周二 《人性论》
我们既然照上述那样已经给骄傲和谦卑感情的原因假设了两种特性,即这些性质各自产生一种苦乐之感,而这些性质所寓存的主体则和自我有关系的;现在我要进而考察那些情感本身,以便在其中发现和它们的原因的某些假设的特性相符合的某种东西。第一,我发现,骄傲与谦卑的特殊对象是被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本能所决定的,而且由于心灵的原始组织,这些情感绝对不可能看到超出自我之外,这个自我或者说就是我们各人都亲切地意识到他的行为和情绪的那样一个特定的人格。当我们被这些情感之一所激动时,我们的观点最后就总是停在自我这里,而且我们处在那种心境中,也永远不能看不到这个对象。对于这个现象,我并不擅敢给以任何理由;我只认为思想的那样一个特殊方向是一种原始的性质。

周三 《人性论》
第二种性质是我在这些情感中所发现的,并且我也认为它是一种原始性质,这种性质是这些情感在心中产生的感觉,也就是它们〔情感〕在灵魂中所刺激起的、并构成骄傲和谦卑情感的存在和本质的那种特殊情绪。这样,骄傲是一种愉快的感觉,谦卑是一种痛苦的感觉,把苦乐除掉以后,实际上就没有了骄傲和谦卑。我们自己的感觉就使我们相信这一点;超出了我们的感觉之外而在这里去进行推理或争辩,那是徒然无益的。

周四 《人性论》
这些情感有这两种已经确定的特性,一是它们的对象,即自我,一是它们的苦乐感觉;这些情感的原因也有两种假设的特性,一是它们对自我的关系,一是它们产生独立于情感之外的痛苦或快乐的倾向;
如果没有适合于这种情感的心理倾向,则我们显然不会具有那种情感;同样显然的是,那种情感也永远使我们着眼于自我,并且使我们想到我们自己的性质和情况。

周五 《人性论》
但是可以看到,在我们原始的心理结构中,我们最强烈的注意是专限于我们自己的;次强烈的注意才扩展到我们的亲戚和相识;对于陌生人和不相关的人们,则只有最弱的注意达到他们身上。因此,这种偏私和差别的感情,必然不但对我们在社会上的行为有一种影响,而且甚至对我们的恶和德的观念也有一种影响;以至于使我们认为显著地违反那样一种偏私程度(不论是把感情过分扩大或过分缩小),都是恶劣的和不道德的。在我们关于行为的通常的判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来:一个人如果把他的全部爱情集中在他的家庭,或者竟然不顾他的家人,而在利害冲突之际,偏向了陌生人或偶然的相识,我们就要责备他。由上所述,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自然的、未受教化的道德观念,不但不能给我们感情的偏私提供一种补救,反而投合于那种偏私,而给予它以一种附加的力量和影响。

周六 《人性论》
第一,我们由此可以断言,对公益的尊重或强烈的广泛的慈善,不是我们遵守正义规则的最初的、原始的动机;因为我们承认,人类如果赋有那样一种慈善,这些规则根本是梦想不到的。 第二,我们由同一原则可以断言,正义感不是建立在理性上的,也不是建立在外面的永恒的、不变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某些观念关系的发现上面的。因为我们既然承认,如上所述的人类的性情和外界条件中那样一种改变、会完全改变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所以认为道德感是由理性得来的那个通常的体系、就必须说明这种改变为什么必然要在种种关系和观念中产生那种变化。但是显而易见,人类的广泛的慷慨和一切东西极度的丰富所以能消灭正义观念的惟一原因,就在于这些条件使正义观念成为无用的了;而在另一方面,人类的有限的慈善和贫困的状况所以会产生那种德,只在于使那种德成为公益和每个人的私利所必需的条件。由此可见,使我们确立正义法则的乃是对于自己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切;而最确实的一点就是:使我们发生这种关切的并不是任何观念的关系,乃是我们的印象和情绪,离开了这些,自然中每样事物都是对我们漠然无关的,丝毫都不能影响我们。因此,正义感不是建立在我们的观念上面,而是建立在我们的印象上的。

周日 《人性论》
一切道德都依靠于我们的情绪;当任何行为或心灵的性质在某种方式下使我们高兴时,我们就说它是善良的;当忽略或未作那种行为、在同样方式下使我们不高兴时,我们就说我们有完成那个行为的义务。义务的改变以情绪的改变为其前提;新的义务的发生以某种新的情绪的发生为其前提。但是我们确是不能自然而然地改变我们自己的情绪,正如我们不能改变天体运动一样;我们也不能借我们意志的单纯一种活动,即许诺,使任何行为成为令人愉快的或令人不快的,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如果那种行为,离开了那种活动,可能会产生出相反的印象,或赋有另外一些的性质的。因此,要说人们意愿任何新的义务,即意愿任何新的苦、乐的情绪,那是荒谬的;而且人们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陷于那样大的一种荒谬。因此,许诺在自然状态中是一种完全不可理解的东西,而且也没有任何心理活动是属于它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3-11 14:05
3.04 周一
这个学期准备先从穆勒的《功利主义》看起。
本书的第一页写道:“也许有人会进一步质疑许多人年轻时满腔热情追求一切崇高的事物,而随着年事渐高变得日益懒散和自私。我不认为经历这一常见变化的人选择了低级趣味而非高级趣味是出于自愿。我相信他们被迫沉迷于低级趣味之前,事实上已是无力再追求高级趣味。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高尚情操的追求犹如一颗脆弱的嫩苗,不但很容易被恶劣的环境所摧残,并且会仅仅因为缺乏足够的养分而枯萎。对大部分青年而言,如果他们为之奋斗的职业,即社会给他们定格的位置难以使他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付诸实践,那么这种追求就会很快夭折。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他们逐渐丧失了理性层面的高尚品味,最终失去了雄心壮志、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并非是有意择之,而是因为这些低级趣味已是他们唯一可获得的或者说唯一有能力享受的。对于那些能够享受两种趣味中任何一种的人会特意冷静地优先选择低级趣味我是表示怀疑的,尽管很多人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会妄图同时享受两种乐趣。”
3.05 周二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必要读一下《功利主义》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忧虑,也能够更好地看待社会现象。“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 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过做一个满足的傻瓜. 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而相比较的另一方即苏格拉底之类的人则对双方的问题都很了解。”在伦理角度说,穆勒其实指出了快乐的“质”的问题,一种形式的快乐要比另一种形式的快乐更有价值,也更值得追求。如果为了追求一种高级形式的快乐带来的不满足和痛苦,其实并不能成为放弃这种高级快乐而转投低级快乐的充分理由,在穆勒看来,哪怕一点点的高级快乐也远胜于极大量的低级快乐。
3.06 周三
穆勒作为经典功利主义的行为规则导向者,在书中明确提出“最大幸福原理”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目的,简单而言就是经验意义上的趋利避害,穆勒补充说明的着重点是在快乐的“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比边沁是往前走了一步。“根据上面所说明的“最大幸福原理”,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免除痛苦,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尽可能多地享有快乐,而且其他一切值得欲求的事物(无论我们是从我们自己的善出发还是从他人的善出发),则都与这个终极目的有关,并且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
3.07 周四
“快乐质量的判定,以及有别于数量衡量的质量衡量规则,则全靠那些经历丰富的人的偏好,加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察的习惯,此外,最好再辅以比较的方法。”以上一段其实是穆勒从最高层面集中回答了他强调的快乐质量的划分与不同人的快乐强度带来不同功利效用量的计算问题,很遗憾穆勒这里与其说给出了符合生活经验的回答,不如说穆勒让问题更加麻烦——相比较于边沁的功利主义,穆勒这里的“最大幸福原理”某种程度上会带来因为个人幸福的效用量无法为他人相对准确核算导致技术意义上幸福不可累积计算的问题,一旦某个人无法对某个行为对群体的功利影响进行相对准确的估计那么穆勒本身在此功利框架下所反复重申的“功利主义行为标准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这个原理就无法操作。不过,这里或许不该苛责理论的不够明晰,似乎本来现实世界的功利核算问题就是如此复杂。
3.08 周五
“功利主义将一切与快乐相连。......凡是对功利主义理论真正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从伊壁鸠鲁道边沁,每位倡导功利主义的思想家都认为功利并非是用来区别于快乐的某种东西,而就是快乐本身,同样是为了避免痛苦。”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判断、评判是非的原则:“接受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为道德之根本,就需要坚持旨在促进幸福的行为即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行为即为“非”这一信条。幸福,意味着预期中的快乐,意味着痛苦的远离。不幸福,则代表了痛苦,代表了快乐的缺失。”
3.09 周六
功利主义的一大缺陷就在于,需要不断评估,而评估就涉及质和量之间转换,杀掉一个健康的人给他的家人带来的痛苦与从他的器官收益的五个人康复的快乐之间,如何丈量孰高孰低?如果杀掉的是一个流浪汉呢?“我必须再次强调......功利主义理论中,作为行为是非标准的“幸福”这一概念,所指的并非行为者自身的幸福,而是与行为有关的所有人的幸福。”
3.10 周日
“人除了美德之外还有其他可取的品质和财富......一种“是”的行为不必然代表了一种美的品德,同样,遭受谴责的行为往往也会体现那些值得称道的品质。”在我们内心培养一种对诚实保持高度敏感的情感,是最有益的事之一(而这种情感的衰退则是最有害的事之一),能够用以引导我们的行为。而任意对事实的真相的背叛,哪怕是并非出于故意,都会大大削弱人类言论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不但是当今社会一切幸福的主要支撑点,而且她的缺失会比其他任何叫得出名字的事物都更严重地阻碍文明、美德以及所有人类幸福可依赖的东西。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4-4-15 19:28
《功利主义》
48日 周一
只有那些懒散成恶习的人,才会在一段时期的宁静之后也不欲兴奋;只有那些病态的需要兴奋的人,才会觉得兴奋之后的宁静沉闷乏味,而不觉得这种宁静的令人愉快恰与在先的兴奋程度成正比。外在运气还算不错的人,如果在生活中看不到足以使自己觉得人生可贵的乐趣,其原因大都在于,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49日 周二
也许有人会进一步质疑许多人年轻时满腔热情追求一切崇高的事物,而随着年事渐高变得日益懒散和自私。 我不认为经历这一常见变化的人选择了低级趣味而非高级趣味是出于自愿。 我相信他们被迫沉迷于低级趣味之前,事实上已是无力再追求高级趣味。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高尚情操的追求犹如一颗脆弱的嫩苗, 不但很容易被恶劣的环境所摧残,并且会仅仅因为缺乏足够的养分而枯萎。 对大部分青年而言,如果他们为之奋斗的职业, 即社会给他们定格的位置难以使他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付诸实践, 那么这种追求就会很快夭折。 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他们逐渐丧失了理性层面的高尚品味,最终失去了雄心壮志、 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并非是有意择之,而是因为这些低级趣味已是他们唯一可获得的或者说唯一有能力享受的。 对于那些能够享受两种趣味中任何一种的人会特意冷静地优先选择低级趣味我是表示怀疑的, 尽管很多人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会妄图同时享受两种乐趣
410日 周三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 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过做一个满足的傻瓜. 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而相比较的另一方即苏格拉底之类的人则对双方的问题都很了解
411日 周四
根据上面所说明的最大幸福原理,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免除痛苦,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尽可能多地享有快乐,而且其他一切值得欲求的事物(无论我们是从我们自己的善出发还是从他人的善出发),则都与这个终极目的有关,并且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
412日 周五
快乐质量的判定,以及有别于数量衡量的质量衡量规则,则全靠那些经历丰富的人的偏好,加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察的习惯,此外,最好再辅以比较的方法。
413日 周六
功利主义将一切与快乐相连。......凡是对功利主义理论真正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从伊壁鸠鲁道边沁,每位倡导功利主义的思想家都认为功利并非是用来区别于快乐的某种东西,而就是快乐本身,同样是为了避免痛苦。
414日 周日
接受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为道德之根本,就需要坚持旨在促进幸福的行为即为、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行为即为这一信条。幸福,意味着预期中的快乐,意味着痛苦的远离。不幸福,则代表了痛苦,代表了快乐的缺失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