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2级硕士张铭麟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 21:35
标题: 2022级硕士张铭麟学术日志
2.26 周日
阅读质的方法论文献,《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定位》(陈向明);《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叶浩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别及其结合》(风笑天)。理清质化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是什么?质的研究:建构的角度,把社会世界是为观察者的建构。人文科学精神。认为没有价值中立的知识,知识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建构,承载着价值和感情色彩。问题中心的原则,方法是通过研究者视角+主体间性构建本质,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性。从特定的文化系统出发,在文化的内部理解文化与行为的关系,目的是理解行为,描述行为者个体的独特体验。

2.25周六
阅读质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周晓红);《伽达默尔诠释学对定性研究的气势》(向家宇)。思考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定性研究之间的联系。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术导向,目的是求真,探究事物本身是“什么”。批判理论——实践导向,目的是求美/求善,探究事物“应是什么”。

2.24周五
《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是什么:先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个人主观上的观念,而是一切人包括一切可能的思维者(普遍的思维,不只是人,包括上帝,只要具有思维结构),换而言之,思维本身具有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是主观的,而是思维本身固有的,客观的,此处客观不是物质实在,而是不由主观所改变的一种客观的观念,只要使用思维的话就必须服从这种结构。——不是对象符合于观念,而是观念符合于对象。

2.23周四
《纯粹理性批判》序,说明旧形而上学统治的衰落,康德的意思是,通过最“卑贱”的经验来解决最“高贵的”理性,这不会得到理性自身的赞同,因为经验主义的胜利意味着不是通过逻辑证明,而是通过“经验”,这样“一切来自经验”的经验主义的做法,实际上必然要成为“独断论”,经验主义要真正的说服他人,证明自己,必然要独断、专制,因为她涉及的问题就是上述的理性的悖论,康德也预示着,一方面,经验主义并没有解决理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康德的立场仍旧是站在理性这一端的。(引出纯粹理性批判)


2.22周三
《纯碎理性批判》一版序:康德在探讨理性为何会遭遇此困境——因为理性的本性。理性总是尝试通过经验获得更多知识,然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但却要追求可能的无限延伸的条件,这就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根本上已经误入歧途了。一个悖论在于,尽管人类理性无法完成这一工作,但其本性也不会终止这样的工作,所以理性开始诉诸一些(形而上学的)原理。

2.21周二
整理邓晓芒导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近代认识论两大阵营大陆理性主义派别和英国经验派关于理性与感性关系之争;休谟作为怀疑主义的经验论者,以因果性著名论证(太阳晒石头热)动摇了作为哲学和科学基础的因果性概念。康德:“是休谟第一次唤醒了我独断论的迷梦”。

2.20周一
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转向,由研究大自然到研究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主要研究是自然万物和宇宙,世界是怎样构成的——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之源,毕达哥拉斯说数是万物之源,巴门尼德说存在是万物之源。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张铭麟
周一2.27
整理邓晓芒《德性论导读句读(一)》笔记。
伦理学是关于义务的学说,且是关于义务中的“德行义务”的学说,是一种自我“强制的概念”。义务与“自由任意”相对,通过法则对其进行制约,这种制约包括外在和内在。义务只制约人,不制约上帝。[义务-强制-法则-自由任意;强制之所在,强制何以“可能”;自由和道德的关系]

周二2.28
读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
理性的任务是“自我认识”(p17):理性应该对自己起诉,对自己以往所获取的那些“虚假的知识”起诉,对自己重新检查。因此,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是理性的自我批判,康德的理性法庭是为自己而开的,也是理性一切任务中“最困难的那件任务”。


周三3.1
读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
为什么要对理性进行批判?(p18)理性运用时产生了自我分裂,尤其是脱离经验的运用时(我理解的经验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理性思辨-联想获得的,类似因果联系)。因此,我们要在理性的法庭进行理性的自我批判,同时基于理性本身的原则进行批判,寻找它自我分裂/自我冲突的原因,检查理性运用的范围和界限,并对他的最高原则进行定位,反驳休谟形而上学(科学之科学)是否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

周四3.2
读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
康德如何认识二律背反?【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康德对“人出生的时候认知领域是一张白纸吗”以及“世界的组成”这个问题的认知上】。物自体不可知,理性只应该研究可知的世界,同样有理性认知,那为何哲学不同流派却彼此诘问争论,对人类本质的看法产生分歧?【问题可能出现在先验知识本身】,他找到二律背反四组违反人类逻辑学原理的悖论,通过二律背反达成对过往形而上学的批判,提出新的形而上学。

周五3.3
读质的方法探讨相关文献:《定型调查:求同法,求异法,求全法的不同性质》(黄盈盈);《定性研究中的求异法及其理论依据》(鲍雨);《质性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陈向明)。
求同法是研究不同对象的相同侧面的共性(用以说明某个主题),等同于缺乏检验手段的开放式问卷,靠近定量调查。求异法旨在发现同一主题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更靠近定性调查。求全法才是定性研究的理想状态,强调在一个时空情境中深入了解某个对象(类似个案研究)。

周六3.4
读质的方法探讨相关文献:《质的研究之反思》(胡中锋);《质的研究中研究者的个人倾向问题》(陈向明);《主体间性-干预行动框架:质性研究的反思谱系》(郑庆杰)。
在进行质性研究过程中有三种困境:主体间性(研究者能都正确认识把握和理解研究对象)/表达政治(研究成果和叙事能否表述出研究对象的行动意义,研究对象是否“被代言了呢”)和参与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实践能否改变社会现实),这三个困境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从对对象的反思到把研究作为反思对象,这是质性研究的“主体间性-干预行动”反思谱系。记得时刻反思自己作为研究者是否形成了一种对下层/边缘群体的知识霸权。
周日3.5
读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批判的对象是谁?对理性能力本身进行批判,看他独立于经验是否有可能追求到一些的知识,探讨“形而上学”是否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它的根源/界限/范围如何?(形象地说,就是在认识之前预先清点一下我们用来认识的工具,检查工具的作用和效能,以免到头来力不从心)。康德强调探讨一切基于原则,也就是理性本身。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3 19:44
张铭麟
周一
阅读数字化社会的文献,数化社会的核心特征在于个体与数据的连接依附和互动,·个体是数据流通的中继站(数据身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技术共同构成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空间乃至社会政治秩序,数据化媒介不断将人们的行为习惯/数字足迹等信息提取出来,并最终流向数据的开发者或所有者处,对身体的依附与侵占。

周二
看外网关于ChatGPT的报道及资料,The brilliance and weirdness of chat GPT, ChatGPT不会在网络上抓取有关时事的信息,它的知识仅限于2021年前,答案陈旧。数据包括数十亿条人类观点,代表了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刻意设计的温和派。OpenAI 它编程为拒绝“不适当的请求”——这是一个模糊的类别, 譬如禁止为非法活动提供指导。但用户找到绕过障碍的方法,包括将非法指令请求重新表述为一个假设性的思想实验,要求编写戏剧中的一个场景,或者指示机器人禁用自己的安全功能。

周三
整理句读笔记。目的?动机?內部质料?目的就是一个理性本质的某个任意对象,通过其表象,任意就被规定为产生出这个对象来的一个行动,目的行为在本源上具有不可强制性,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自由的披加带锁看皆是自由人。康德把义务看作纯粹实践理性的目的系统,伦理学在自己的概念中带有道德法则的自我强制这种自我强制就是用道德法则的目的去强制感性的目的。低层次的自由,高层次的自由(自律)这是一种超然于动物之上的人格独立,不受自然本性对它的束缚。

周四
我们这些先天的知识是必然正确的吗,我们是否应该不再推究就此对它们俯首称臣了呢?他们是正确的/无异议的/不证自明的吗?纯粹理性的讨论的必要性和原因。媒体道德实践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周五:
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chatgpt,新闻工作者主体性价值(理性-善良意志-共情-道德把关/道德选择-新闻的价值),ChatGPT智能实际上是从大规模的数据到我们预期的想要的输出,然后中间用了一种数学优化的方法,从输入你和到我想要的这种输出,但这跟我们真正说产生“理解”是两回事,本质上在探讨人机分工的问题。


周六
田野的选择标准和取向,地理意义上超越纯粹地点意义的可能性?
一定意味着异地/异文化?远离都市/接近自然(农村草原荒野)?二元分野?纯正级序?从地点到方位,,不仅是一个空间或地理上的概念,也有时间和历史的维度、人类学不仅可以在异邦和乡野展开研究,也可以在家乡和都市,不仅在地理意义上的田野地点调查,也可以在历史和社会场景意义上的事件/稳步/机构中分析。

周日
阅读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者如何在保持理论预设的同时又秉持客观的立场?承认前见(价值/情感/传统因素)的存在,警惕代言/给予研究兑现对象充分的话语空间,我们秉持的是一种非狭隘的前见/成见(价值/情感/传统因素),采用一种开放/包容和成长的心态,在理性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主观心态去感受研究对象的主观心态,感受此时此刻的情景,在和研究对象的互动对话中形成一种视域融合,达成对某种现象理解。要求贴近而平等/将心比心(同理心)。


上周学习大家的笔记,想读一读《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和探讨人机关系的文章,以后可以尝试一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文献的搜索和阅读,思考摘抄在读书时可以增加这部分内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0 17:16
张铭麟
周一
找了两篇一区人工智能(教育)伦理方向的论文,reflections on the ethics,potential,and challenges of AI in the farmework of quaility education,在教育领域实施人工智能时需要强调的细微差别。 在这种背景下,潜在的问题如下: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AI 假想更换老师的真相是什么?AI 能否培 养学生头脑中的批判性思维?如何(或能够)在人工智能、学习分析、机器人等领域取得快速进步。改变老师教 和学生学的方式?(经合组织,2021 年)。而且(Selwyn,2019)我们是否应该把人类的判断置于机器的判断之上?

周二
看喻国明ChatGPT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讲座。ChatGPT作为一项划时代的智能互联技术突破点在于以无界的方式全面融入人类实践领域(开放性)、为文本的生成注入“以人为本”的关系要素,提升文本表达的结构价值(关系范畴)。ChatGPT浪潮下主流媒介的⻆色转移?8主流媒介是“四两拨千斤”式的价值引领者;功能与⻆色定位进一步转向为“To B”的模式。

周三
今天上完伦理学课,看b站梳理了一下伦理学的演变轨迹,柏拉图超验的善,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之争,功利主义,康德的德性和斯多亚学派德性比较,德性才是人最高的好喝善,幸福不是。

周四
读康德《论教育》,只有人是需要教育的生物,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性可以通过教育不断改进,并逐渐达到配得上做人的状况:这使我们可以展望未来将有较为幸福的人类。他进一步指出,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机器不行,再智能的机器也不行)。有的人因为自身缺少约束和训导的功夫,所以不宜做学生的教育者。

周五
读康德《论教育》,媒体道德实践的起始环节可以追溯到新闻教育的启蒙,新闻教育本质目的不是教授技艺(外在的经验的东西),而是追求道德观念的形塑,形成对新闻理想的追求和敬畏,从而出于纯粹的动机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尽到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教育的范导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成为一个自由的新闻业者。

周六
下周要上质化研究方法研讨课,看田野调查部分的论文,知识库存,辅助材料,介于理论与经验之间的日常生活逻辑,个案研究的经验启发+个案研究的拓展(内部历时共时+外部比较),个案研究扩大化推理就是分析性推理,多个个案的比较分析上升到结论的归纳推理形式。

周日
继续读康德《论教育》,教育的意义/幼儿的保育/智育/道德的陶冶/行动中的教育,实际的教育”包括技巧、谨慎与道德,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养成品格。新闻教育中的事完全基于建立正确的原则,并引导去了解和接受这些原则。学习同门学术日志,了解大家的阅读方向,对一些书籍比较感兴趣,后面可以阅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7 21:02
张铭麟

周一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七章义务论及其遗产(147-154)
【普遍规律公式】是程序性的法则,用【道德是否可以普遍化】这一标准研判准则是否符合道德原则,类似孔子: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我目的公式】是承载实际内容的道德律令,人就是目的,说明人有一种内在机制或绝对的价值——尊严,进而推导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值得尊重的是【德性和具有德性能力的人性,就是独自具有尊严的东西】
【自主性公式】,是承载实际内容的道德律令,按照自我目的公式,道德很大程度上涉及对人的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都得到同等顾及的美好社会【目的王国】

周二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七章义务论及其遗产(155-161)
自主即自由,自由即自主。
主体:打开理性与道德的通道,作为善良意志的纯粹实践理性(并不是价值中立的)
行为:打开理性与自由的通道,作为善良意志的实践理性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自己立法,按照主体理性的视角行事,不被外界因素决定。
结果:打开道德与自由的通道。道德法则的产生,理性存在的自我立法是道德的根源,道德法则是作为理性行为者自己的意志的结果。

周三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七章义务论及其遗产(161-167)
阿佩尔式的哲学转换:从纯粹的理性结构-主体之间辩论式/商谈性的理性交往结中;从个体转变为多个复数的主体;从个性转变为主体间性;从孤单⼀主体的程序伦理到主体间的程序伦理;从规范的正确性/⾏为的道德性是否具有普遍化的能⼒-是否能得到商谈主体的理性认同构成程序性原则或元规范。

周四
整理德性论导读句读(二)笔记,准则与法则的关系。【准则-法则,何以可能】——要使⼀条⾏动的准则称为⼀条普遍的法则,这本身是⼀个先天综合命题。因为主观准则和客观法则这两个概念是互相不包含的,必须由⼀个第三者概念把两者综合起来——【作为义务的⽬的】(经过了主观和客观两⽅⾯的演绎)“因为每个⼈所具有的主观⽬的被从属于客观⽬的之下了”。准则-法则(有与普遍⽴法相协调的可能性),准则想要成为法则只能【从形式上获得资格】。

周五
整理德性论导读句读(二)笔记,两种不同的幸福观:道德幸福和⾁体⾃然的幸福。【幸福和满⾜】【幸福的动机不是幸福的结果】幸福不能⽤在⾃⼰的道德⾏为/义务上,这属于道德情感,即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基于⾃身的完善性,顶多对此有种满⾜,满⾜不是幸福。道德律把他⼈的幸福作为⾃⼰的义务知识⼀条形式原则,并不着眼于他⼈是否最终得到幸福,⽽是着眼于以此为⽬的的⾏动,这⾏动本身是道德的⾏动。【对幸福的理解偏向于福利,是物质性的/身体性的】

周六
整理德性论导读句读(二)笔记,义务越是⼴⼤的,因⽽⼈的⾏动的责任就越是不完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完全的义务。不得⾃杀和不得撒谎是习惯成规、 道德信条的完全义务⼀外在的完全义务(法权义务);完善⾃⼰,为他⼈造福行动中不硬性规定⼀定要做到何种程度,但要当做⽬的,所以不完全的义务只是些德⾏义务。

周日
看新闻大学和新闻界的论文标题,观察论文标题写作。复合式标题多,标点符号运用也更加多元,比如冒号本身表示逻辑,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有时是同位、细节补充、分层说明;有时表疑问、重点、综述。破折号表示转折,说明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关系,表达主副标题语意的转换跃进。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0:52
张铭麟

周一
阅读论文人工智能体作为有限道德代理者的道德责任,它从人工智能的三大特质出发【代替人类行动(行为层面);追求人类道德与利益(目的层面);实现次级利益而非初级利益(利益层面)】指出人工智能提的到的角色是有限道德代理者(能动者);其次基于道德角色-道德责任分析框架,分析人工智能体的角色责任是有限道德责任,即承担一定责任,但无法被问责与罪责,机器没有自我视角,不存在初级利益,问责与追责毫无意义,在他者维度层面上这种有限道德责任成立。

周二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五章德性论及其命运(P104-114)
亚里士多德“最高的善”:伦理学研究的是善,这种善是可以获得的善,其中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把其他的人可以获得的东⻄都包括在里面)最高的善可以理解为一种好的生活:你可能认为建立政治功业的生活 / 享乐的生活,他认为能够“沉思人的生活”,通过 沉思理解怎样才是有智慧的才是好的生活,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之后,快乐主义传渐盛,与德性论对立。 快乐主义传统:哪有那么沉思的生活,我是一个奴隶,“快乐就是最高的好”。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之争:尽管幸福是不能充分有保证的活动,但是德性是,只有努力就可以获得,德性 是人可以获得的最好的东⻄。德性论:通过我的生活我要变的很有德性,有德性的生活就是很好的生活。

周三
整理传媒伦理pre的课堂笔记,神戒论-罗斯显见义务,增进善的义和不作恶的义务-康德【由法则到准则】,谁的责任?人的责任不是机器的责任,人不仅仅是手段更是目的,道德要转化为行为。反思人的行动,是否出于义务合乎义务。功利主义是合乎道义的功利,最大幸福原则(集体的幸福);斯坎伦,人与人之间的契约,道德动机;合理的他人在场与他人的利益;原则。

周四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六章功利主义(P124-129)
【对利益的平等权衡原则……利益就是利益,无论是谁的利益】是否有助于当事人功利(快乐安康幸福益处效用偏好于幸福)总量的最大化视为其是否合乎道德的标准,唯一的善的标准是利益,不仅仅指行为者个体的功利,而是指所有当事人的幸福与基本利益,所有人的福利和苦楚都要得到同等的顾及,总目标在于使尽可能最大多数人的尽可能最大的幸福在一个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得到实现。

周五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六章功利主义(P130-139)
【快乐在质与量上的区别,精神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感,宁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也不做一只快乐的小猪;赞赏自由原则,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价值】
*西季威克,功利主义是合乎常识的道德,规则陷入冲突时的裁决者;功利主义原则只有通过直觉主义方法才能把握,具体和普遍的直觉共存于我們的道德思考中。【初级原则(元标准,适用于国家以及其他机制行行行为)和次级原则(无更多利他主义的个体行为决断原则)】


周六:
看质化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个案究竟是什么,兼谈个案研究不能承受之重》《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个案研究的代表性与抽样逻辑》;个案研究不是缩影/不是类型学上的代表性问题,只是观察世界和事物如何产生发展变化额窗口,以代表性/普遍性去拷问个案只会对质性研究带来伤害。

周日:
深度访谈《长度访谈-经验社会研究的一种质性方法》《质性研究中的资料饱和及其判定》《为什么质性研究不是新闻采访,教育与社会科学的方法学基础》。访谈的操作程序:文献回顾;文化范畴(生活经验/类似体验/环境经历文化)回顾;资料收集(访谈计划/抽样/双向交流即具体访谈);分析性范畴(确认并观察访谈人的发生,特殊语气或现象;扩大观察其他细节,找到背后的假设和逻辑;观察比较彼此关联;主题发展,确定主概念和次概念;不同主题比较,确定中心)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2 21:20
张铭麟
周一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阐释了人的三种原初禀赋,即动物性的禀赋/人性的禀赋/人格性的禀赋,这三种原初禀赋都孕育在人的向善禀赋之中。动物性禀赋中包含了三种本性——自我保存的本能,生殖繁衍的性本能,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本能,嫁接【本性粗野的恶习/牲畜般的恶习 】,本能自发。人性禀赋,以理性为根源,人性是一种就比较而言的【自爱】,本意取长补短,【文化的恶习】。人格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品质,这种素质本质上是道德情感,产生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以道德法则为自身性的动机。

周二
梳理chagpt的研究进展,国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人机交流/数字交往;知识社会学,人工智能内容生产是搬运还是创新;AIGC与数字平等(信息普惠和缩小知识鸿沟);AIGC与新闻生产;CHATGPT作为文化现象(权力、阶层。社会、文化);AGI个性化与用户自我化(信息茧房)

周三
阅读杜骏飞老师关于数字交往的论文,脱域融合的渐进发展带来了数字实践的普遍化和转型,数字化传播/交流-数字交往【数字交流,即传播搭载社会行动——数字化交往成为数字社会行动本身】,融合包括1) 在传播的本体上,是媒介与社会的融合;(2) 在传播的客体上,是虚拟与实在的融合;(3) 在传播的主体上,是人与物的融合。未来远景/数字文明深水区,基于虚拟现实的人工智能。2021元宇宙孪生虚拟/高度沉浸,或者是chatgpt为标志?

周四
阅读杜骏飞老师关于数字交往的论文,数字交往是一个交流-行动复合体,建构了一个即时实践/虚实混合的交流系统,试图建立起起一种新的数字生态拟真化/替代/创建(映射/伴生和替代)真实的社会生活,甚至具有创见性。数字交往对行动的拟真和替代具有了【直接的实践性】;处在社会情境中具有【生态性】。
数字交往的三重界限: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界限;社会实践与交流行为本身的界限;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数字交往的四重维度和连续统:(1) 交流 - 行动涉入现实世界;(2) 交流 - 行动涉 入虚拟世界;(3) 交流 - 行动涉入虚拟与现实混合 的世界;(4) 交流 - 行动同时涉入多重的精神空间,并维持个人世界的多重实践。

周五
数字人类世: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曾以“人类世” (anthropocene,也译为“人类纪”)作为一种过度技 术化的现代性灾难的指称,又以“逆人类纪” (neganthropocence) 一词作为人类努力逃离这一 后果的指引,他“ 把海德格尔的座架( Gestell) 和生 成( Ereignis) 概念理解为人类。那么在人的意义上,“数字人类世” 之说意在告诫:人类正在发生的数字化历史,预示着人被数字 科技所支配的危机;当实在的人类走向虚实相生、 人机并存的数字化新人类时,不要只问数字科技 何以可为,还要追问自然的人何以可能。

周六
阅读质化方法课的个案研究论文资料,想做好个案研究,需要注意三点:研究问题上,研究者需要审视个案研究的背后任何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或社会关系,以及它们背后支撑它们不断存在的权力结构、关系;在研究案例上,考虑到研究中可获取资源的有限性,研究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适当的取舍;在研究伦理上,研究者避免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还使研究真正有助于研究对象境况的改善。

周日
准备下周三的伦理课的提纲和汇报内容;准备下周五的质化研究方法课的汇报内容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21:18
张铭麟
周一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五章德性论 P115~130
在善与恶/合乎道德的正义与不正义之间做出理性的抉择。人的生活可能的的善,生活者观点-旁观者/评价者观点。运用理性对若千个可能都合乎道德的正义抉择进行区分,挑选出其中更合乎道德的。东方:儒家学派里面“德”就是伦理学中心的关切。西方:柏拉图超验的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经验的幸福)都在隐退。德性论(斯多亚学派)强劲——人们把德性看作目的本身(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东西),在希腊化之后的德性论有了很大的改变。康德:德性才是人的最高的好,幸福不是人最高的好。斯多亚学派善的事物的分类外在的和心里的。

周二
整理伦理学当代建构第五到八章的笔记,德性论,功利主义,义务论,契约论,搜了一些涉及chatGpt伦理问题研究的c刊论文。

周三
读伦理学与对话 康德和对话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要素1-2章
对话伦理学试图通过把康德的独白形式的普遍主义“扬弃”在一种对话形式的普遍主义之内,从而克服这里所指出的康德伦理学的弱点:,于道德上有效的准则,对话伦理学所重新表述的道德原则并不要求我,而是要求我们能够愿意它们成为普遍法则,按照这种表述,可以把正当行动的问题理解成一种合理交往问题。

周四
读伦理学与对话 康德和对话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要素3-4章
绝对命令的关键在于它使得道德规范和道德判断的绝对“应当”、“必须”或“可以”能够被看作一个惟一的元原则的绝对“应当”的可合理地理解的衍生物。这样一来,惟一有待解释的就是绝对“应当”本身。如果假定康德已经成力地解释了这种基本的绝对“应当”,那么依赖于他的论证,也有可能解释我们日常的道德判断和规范的“应当”“必须”或“可以”。

周五
读伦理学与对话康德和对话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要素5章
西尔伯根据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准则对绝对命令所作的解释暗示了康德伦理学向一种对话伦理学过渡的可能性1.道德判断包含了一种假设的成分(我可能搞错他人的立场);2.道德思考就其本意而言是真实的对话(因为只有通过真实的交往,我才能检验我对他人的立场的理解)。

周六
读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理论的文献,操作方法分为搜集数据、编码、撰写备忘录、理论抽样、重构理论、撰写草稿和反思研究七个阶段。搜集数据通过民族志、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等典型的质化研究方法完成。编码是将搜集到的数据转化为研究可用数据的关键步骤,在编码过程中,撰写备忘录是一个必要的步骤,是形成类属、整合类属、确定类属间关系、建立理论模型的重要工具。理论抽样用来判断扎根理论是否达到了理论饱和,通过对数据进行抽样,补充和完善类属的属性,直到没有新的属性出现,说明类属已经达到饱和。最后整合生成新的理论,并撰写草稿、反思研究。

周日
准备根据提纲写论文,目前在思考提纲下的具体内容构成,以及怎样可以融进一些与chatgpt的对话内容,比如罗斯的义务清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33

周一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1-22
【我们不应期待这一过程在每一道德判断中,或是在每一立法或司法操作中都被预先地严格奉行。但是我们必须总是对它有所留意。(辛格编:《伦理学》,第312 页)】
边沁否定法官应将功利主义原则应用到每一种独立的情形中。在现代享乐主义所面临的许多困境中,大多数问题都没有令边沁感到困扰。对于他的主要社会意图而言,知道快乐是善的,知道每个人的快乐是同等重要的,知道某些社会组织方式能比其他方式产生更多的快乐就足够了。功利主义的原则不一定会应用到新闻业界及业者判断新闻价值/职业行为的每一个独立情形中,但这是一个道德的种子,一种需要知晓和留意的道德意蕴。

周二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23-36
边沁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亚当·斯密对自由市场的辩护。通过对所谓高利率市场化的控诉的辩解,边沁扩展了斯密的观点,人民是判断其自身利益的最佳人选。如果人民能够自由地为他们自己决定去生产什么,去缔结怎样的契约,以及去购买什么,那么事情在总体上就能达到最好的状态。更概括地说,立法者不应干涉个人的自由选择。市场自由的价值是工具性的,而不是本质性的。自由仅仅是因为对快乐有所贡献才具有价值。

周三
整理伦理学课上大家分享的选题和伦理概念。【德性论中道和实践智慧】,反映到新闻传播中对应的就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翻译过来是平衡原则,即把不好的东西和好的东西同时呈现出来,用孟子的中庸和德性的中道进行解释。怎样做到中道,人的实践问题即怎样做一个道德的媒体?两个恶之间没法找出中道,邪恶的东西不能用中道,好的东西可以用中道。。媒体商业利益,公众利益,政府利益。【摩尔的内在价值】,亚里士多德手段善或工具善,目的善即内在善,内在价值,可公度性,行为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标准内在的东西强调永恒和始终如一,内外的协调,和谐。

周四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36-40
习俗道德告诉我们,永远都要保护无辜者,也永远不能说谎。但是,如果谎言是拯救无辜者生命的唯一方式,怎么办呢?密尔对直觉主义反对者的主要批评之一,就是他们没有给出任何原则性的方式来解决这种两难。功利主义原则的显现是使混乱的习俗道德系统化的最佳途径。密尔比边沁更具理论倾向,但主要兴趣仍在于实际问题上。功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被用来研究的理论,它是对生活尤其是公共和政治生活的指引。

周五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40–47
密尔应用功利主义原则,正义,功利主义容纳正义感,承认人的权利和安全利益;自由,站在工具性立场上对自由进行分析,即便自由不是一种善,也是提供其他善的最好方式。自由原则只涵盖了与自我相关的行为,并没有谈及我们的行为影响到他人时,我们也拥有完全的自由,不要让真理缄默,不要让虚妄缄默。

周六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47-60
边沁,密尔,西季威克差异与相似,西季维克的首要任务是阐明功利主义相较直觉主义的优越性。他大部分的篇幅是一种对常识道德基本原则的说明: 智慧、仁爱、正义、守信、诚实、自尊、勇气、谦逊以及其他美德。西季维克都论证了,直觉主义无法提供能够指引我们行为的精确原则,因此没有任何人具有道德感。直觉主义的方法就此土崩瓦解。只有功利主义能够提供精确的行为指引原则。由于它将它们追溯到了功利主义原则,功利主义也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原则是正确的。


周日
阅读下周研讨的质化研究方法案案例资料。《数字代偿:智能手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社会化研究》《弱者的力量:生命历程视阈下留守妇女的社交媒体赋权》,《底层数字化生存的可能及其意义——基于60后下岗工人个体生命历程的考察》《底层群体为何使用智能手机?——基于重庆棒棒的扎根研究》。媒介是情感流通的渠道和形塑情感文化的社会空间,在智能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下, 把媒介社会化和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 的一些列弱势群体数字化生存联系起来, 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比如情感补偿机制的建构/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对数字鸿沟理论的新阐释和新发展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22
周一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60-75。
普遍适用性和公正性是道德语言的必要特征吗?黑尔的主张是,道德语言必须是既普遍适用,又完全公正的。一些当代道德哲学家认为道德体系可以不必完全公正。我们应该将“道德观点”视做一种在我的观点和他人观点之间达成的妥协,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完全公正的“总体的观点”。

周二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76-83
运用思想实验促动功利主义出发点的一个经典实例是彼得·辛格。辛格认为,你有明确的义务去拯救孩子。他断定,存在一种普遍的防止伤害的责任。清晨,你在上班的路上经过一个池塘,一个孩子在池塘中溺水了。你对孩子的困境完全没有任何责任。你能救起这个孩子,代价是弄湿自己的衣服和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你应该怎么做?对数量重要性原则的功利主义论证常诉诸以下这样的故事。功利主义者认为你明显应该去第一块礁石--救下五个人而不是一个。数量是重要的。

周三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84-94
某些快乐在道德上似乎是错误的,这导致了对功利主义的著名反驳之一,基督徒与狮子。你是古罗马竞技场里负责娱乐的官员。竞技场里座无虚席。观众们对战车比赛、体育竞技甚至角斗士的搏斗全都不感兴趣。能够给予他们最大快乐的是目睹一小群基督徒被饥饿的狮子活活吃掉。功利主义说,你应当拿基督徒来喂狮子,因为他们的苦难不如数千观众的快乐来得
重要。假定你认为不应该拿基督徒来喂狮子,你还会是一名享乐主义者吗?你首先要做的是将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区分开来。享乐主义,就其自身而言,只不过是一种关于安康的理论。它告诉我们对于每个人来说什么是善的--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行动。

周四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95-115
诺齐克的经验机器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艾拉有两种选择。她可以在正常的世界中度过余生,也可以被植入一台经验机器。一旦进入这台机器,她就会忘记自己身处其中。连接在她大脑上的电极能够带给她与真实世界中完全相同的经验,不同之处只是她的生活会更加快乐。她会变得更幸福、更漂亮、更健康、更富有、更成功,有更少的苦难。艾拉应该怎么做?更加快乐这一事实给了艾拉一个理由去选择经验机器。并且,享乐主义认为,艾拉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选择经验机器对于她的经验来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她一定要让自己植人经验机器。诺齐克将这一故事视做对享乐主义的排除性反对,他的论证是1.经验机器中的生活缺少了某些有价值的东西。2.享乐主义说,经验机器中的生活并不缺少任何有价值的东西。3.因此,享乐主义是错的。

周五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116-130
物并非因其被欲求而具有价值一它们之所以被欲求是因为它们具有价值。这走向了客观列表理论。比如安康的组成1.基本需要。保证我们得以生存、保持健康、不受伤害、机能正常的东西。2.成绩或成就。3.理解力或知识。4.行动能力、自主权、自由。5.友谊、互爱。6.宗教。7.名望或尊重。

周六
看质化研究方法健康传播的论文,准备下周五的课堂研讨。生理上的器官的移植,器官移植的排异风险和免疫药物,30多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心理上,可以精确计算的客体,社会生活的精神污染➕分餐,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病人的权力,心理对器官的排异,筛选与再筛选。论文的社会文化和生物文化取向。评析研究视角,选题意义,未来的可能性探索,比如视障群体。全线上的研究方法,可操作性有无更好的办法?

周日
准备英语的个人口试学术海报和小组国际学术会议资料。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2 11:07
周一
读老师的《媒体道德哲学》第二章的思考,自由是一种克制的能力,呼应着伦理的终极指向——人的生活可能的善,即拥有自由意志的人包含着对善良意志的追求,这种意志是出于纯粹动机的善即无条件善,是一种灵魂的健全状态。先验意义的自由 (自行开始一个状态的能力)和实践意义的自由(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制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纯粹理性有能力自身就是实践的,先验的自由必须被设想为对一切经验性的东⻄和一般自然的的独立性)两种不同层面的自由连接在一起,自由是新闻业者区别于动物(被奴役)的标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抵抗/反对/压制本性欲望/感性冲动的强制)。想要从第一自然向第二自然过渡,做出合乎自由/合乎善良意志/合乎纯粹理性的实践,要做到一种知行合一。

周二
读老师的《媒体道德哲学》第二章的思考,新闻业者道德实践的起始环节是否可以追溯到新闻教育的启蒙?新闻教育本质目的不是教授技艺(外在的经验),而是道德观念的形塑,形成对新闻理想的追求和敬畏,从而使我们出于一种纯粹的动机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尽到业者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新闻教育的范导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使我成为一个自由的业者(传统新闻机构的从业者/新闻媒体之外其它类型媒体新型媒体从业者/媒体业预备人才及研究者),一个灵魂健康的人(灵魂的力量来自他的天赋自由的决心的力量,理智对感官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构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使一个自由的体系像一个自然的体系的一样存在于媒体实践中)。人工智能时代,“不自由的业者”会被Ai引导,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在恐慌中消解自我的价值与意义。

周三
做肿瘤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周四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130-155,降格通常会远比升格容易实现,降格能够达成平等,但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折磨其他人对那些罹患绝症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大多数哲学家都会认为,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安康平等本身,而是那些身处困顿之人的的。相比之下,假设我们通过解放奴隶来均衡安康,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境遇比之以前会有所下降,但之前那些奴隶的生活却会得到改善。

周五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156-198,·功利主义可以专注于行为、决定程序、规则或制度。行为功利主义认为,正确的行为能够最大化安康。不同于行为功利主义,间接功利主义维护决定程序。规则功利主义称,正确的行为来自所有人对能够最大化安康的规则的遵从。规则功利主义者必须证明他们的理论不会退变为行为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者认为他们的理论比行为功利主义更接近常识道德。制度功利主义认为,最好的制度能够最大化总体安康。

周六
写舆情报告的作业,苟晶被顶替上大学事件,对该事件进行理论延展可以联系到何谓新闻真实,如何达到客观真实?如何理解后真相、弱传播理论?如何理解舆论热点序列化呈现与联想叠加现象理论?新闻反转、舆论反转、信息反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周日
质化研究方法下周的研讨论文空间与个案研究专题,短视频成为城市传播的重要平台,进而改变了人与城市及地方的关系,一位作者从 “网红城市” 西安典型的城市意象 “城墙” 出发,分析实地打卡和短视频观看两种新型城市体验方式,发现实地打卡与远程观看在促成 “网红空间” 形成的同时,用户也在媒介实践和体验中获得 “媒介地方感”。其实好的论文选题就在身边,擅于发现传播过程中的经验现象进行发掘,通过借助典型个案和对比,分析讨论某种传播现象的生成机制、 内涵特征和认知维度。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9 09:55
周一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199-212,什么是后果论,后果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于价值的恰当回应是去提升它,建立在道德的全部基础是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一简单思想的基础上。功利主义者既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结果论者,结果论者同样既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功利主义子者。

周二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p213-230,对功利主义的实践性反对,在复杂的现代世界中,不确定性会使功利主义陷入瘫痪,一是无法获得关于每个人的可能的善的信息,二是无法预测个人行为的影响,遑论完整规则规范的影响。

周三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231-246,威廉·佩里(倾向保守)、杰里米·边沁和威廉·葛德文早期功利主义者。澄清边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用意,(1)弱势多数的利益应当优先于强势少数的利益;(2)如果某种利益能够被提供给每一个人,那么它就应当被提供给尽可能多的人。

周四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246-266,功利主义为立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道德基础,这是它特有的,区别于让立法者遵循上帝的意志或将法律建立在自然权利的基础上,法律拟制(l功利主义如何指导立法者?心理享乐学,但与伦理享乐主义的关系并不明确,根据经济自由主义和刑法改革探究,为什么功利主义需要民主?

周五
蒂姆·莫尔根《理解功利主义》的小总结,摩尔根考察了三种理论,精神状态或经验的观点,偏好或欲求的观点,客观的或实在的观点。享乐主义两种反驳:快乐总是善的吗?如残忍的快乐?这运用边沁对快乐和痛苦的量的计算标准能够很好回应。快乐是唯一的善吗?密尔高级幸福和低级幸福的区分,诺奇克的快乐体验机器。偏好理论,能够化解诺奇克快乐体验机器的不满,但三个问题:所有欲望都作数吗?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欲望是不是被满足了吗?我们要如何计数欲望?客观列表理论。莫尔根提出,功利主义将幸福视作唯一的价值,但所有幸福都是有价值的吗?还有其他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吗?把“幸福”作为“价值”是对功利主义的误解。

周六
写学术规范与研究生论文写作课的课程感想作业。

周日
质化研究方法下周的研讨驯化专题,写论文过程中如何提出研究问题的公式:现实背景➕切入点(产生的新问题或新现象)➕学界讨论(举例)➕文献评述。如:移动短视频因即时拍摄、简单生产、快速分享、以视听为中心等特点被嵌入各类社交媒体中,并且发展出完善的产业链。乡村类短视频在虚拟空间的扁平、广泛传播重新界定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与连接方式,为学界理解社会各阶层的互动交流与文化圈层产生提供了新场域。而以此为传播载体的乡村文化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一支,面临着被主流( 城市) 文化收编或被商业话语消解的局面,甚至成为一种被城市话语娱乐的对象、戏谑的“媒介景观”。进入新千年,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研究者聚焦技术与人关系的讨论。邱林川通过…。王心远通过…。青年群体是虚拟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而当今青年分化,其中乡村青年的流动性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巨大潜能。丁未则讨论了新媒体的赋权问题。周敏基于…。以上研究中,新媒体作为一种宏观的技术媒介概念,赋予从乡村迁徙到城市的农民工群体以重塑人际、自我的能力。但鲜有文献讨论留守乡镇的青年人其媒介使用及城乡冲突中的身份境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5 20:48
周一
穆勒功利主义第一章绪论,总体来说是在批驳过往伦理学派的观点,包括自然功能学说,人类行为的对错判断是一种本能;直觉主义学派、归纳主义的伦理学学派,1一般真理的基础法则是必不可少的。2.人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是一个将法则运用到个案的过程。3.道德是通过推演出来的。但是,道德科学是什么?

周二
绪论,提出自己的伦理观点,人文学科的一般真理断定比较模糊。不存在第一道德原理。但是,人的情感,是人们自己可以感到的,人们也可以被自己感到的幸福左右。由此边沁提出“最大幸福原理”。行为对幸福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乃至最为突出的因素。

周三
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基本问题:行为的对错,与他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行为是内在的快乐、增进幸福或逃避不幸的手段。

周四
阅读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提出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个人幸福而是群体幸福。高尚的人会使别人更加幸福,而整个世界也会收益。所以功利主义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只能依靠高尚品格的培养。所以,“最大幸福原理”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免除痛苦,并且在数量和质个方面尽可能多的享有快乐,而其他一切值得欲求的事物,则都与这个终极目的有关,并且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的。

周五
阅读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行动上应该怎么做呢?法律和社会的安排,应当使得每一个人的幸福或利益,尽可能的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和谐一致。教育和舆论对人的品性塑造有很大的作用,应当加以充分利用,使每一个人在内心把他自己的幸福与社会整体的福利牢不可破的联系在一起,尤其要把他自己的幸福与践行公众幸福结合在一起。

周六
阅读质化研究方法驯化专题论文,“乡村性”和“内生性”并不以城乡二元对立或意识形态的抗衡为前提, 恰恰相反,以农民为主体的情景化社群实践超越了既有的“中心—边缘”结构,展现了更广阔的“开放性”,其乡村发展实践展现出了区域关系的加强和城乡边界的模糊。



周日
准备下周三传媒法规课的课堂展示,澳大利亚数字服务平台监管体系。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是澳大利亚最高的消费者保护和竞争机构。
ACCC是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独立的法定政府机构。其大部分合规和执法工作是根据《2010年竞争和消费者法案》的规定进行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09:57
周一
穆勒《功利主义》第二章,大我与小我,伦理学的任务告诉我们,我们的义务是什么,检验他们的标准是什么。但没有一种伦理学体系要求我们我们的全部行为都只要求一个动机,义务感。我们的行为99%都是出于其他动机,这些行为只要合乎行为规则,就并无不当之处。这个世界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大多数善的行为都不是为了世界利益,而是为了世界利益当中的个人利益因此,需要有道德基础制约一部分行为。

周二
穆勒《功利主义》第二章,最大的幸福可以计算吗?当事情发生时,计算最大幸福?不是,通过教育、经验的传授代代相传;或者通过法律和舆论加以实施。因此,道德、教育、法制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人类心灵的进步而进步。

周三
穆勒《功利主义》第二章,道德规则也有层次之分当两种同级别的道德有冲突的时候,才涉及到主要道德,也就是上一级别的道德

周四
穆勒《功利主义》第三章,外在约束力:神学道德不这样做就会如何,因此教化大众用这种手段更快法律的约束内在约束力:内心的感情或者说是良心的本质关心他人的苦乐、自然生长出来的道德功能、不损害他人利益。

周五
找一些驯化理论的综述性论文,了解理论发展状况。驯化理论本质上在讲一个人对技术的驯化合或者说是接受的过程,它强调技术与人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主体为技术赋予人为的印记,而技术也对家庭文化和互动模式产生影响驯化理论考察人们的行为实践,同时也采用动态的、迭代的方法检验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用微观视角勾连更大的社会结构和媒体消费语境,聚焦主体在与技术协商过程中的意义生产。驯化的四阶段:占有(appropriation)、客体化(objectification)、整合(incorporation)、转化(conversion),后来扩展到六阶段,商品化、想象、占有、客观化、合并和转换。

周六
质化研究方法文献阅读和思考,《山东D村村民的抖音实践》。当前学界研究多集中在媒介及其内容对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的建构上,个体在媒介接触和使用中主动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尚待考察。因此这篇文章确认了媒介接触与个体的自我呈现、新媒体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份认同存在着交互影响的切入视角。近期阅读的许多文章都提到媒介接触对人的赋权,尤其是农村群体,谈到该类研究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范式,那如何理解这种打破的逻辑?打破就可以了吗?如何重建或者超越?


周日
质化研究方法文献阅读和思考,《快手”中的乡土中国: 乡村青年的媒介呈现与生活展演》,在中国的乡村现实中,我们的新媒介驯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对驯化理论的理解可以结合更宏大的社会结构,例如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变迁带来人们进步主义观念和享乐心态的融合。乡村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提醒我们注意驯化主体内部的差异性,例如观看者和展示者之间各自不同的行为实践,以及新技术使用对乡村群体内部进行的界限区分。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驯化、反向驯化(即技术对人的规训)异化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探讨什么问题时更适合用异化或者反向驯化理论?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0:42
周一 6.12
准备明天的公共英语笔试,ChatGPT相关主题雅思写作。四段式,背景引入,利,弊,总结。

周二 6.13
读穆勒《功利主义》第三章,论功利原则的最终约束力。其他道德体系所具备的一切约束力,功利主义也都具备,比如作为外在约束力的神学道德,无论是肉体的还是道义的,也不论是来自上帝还是来自我们的同胞,如果按照大多数人所说,大家相信上帝是善的,那么认为有利于公众幸福的行为是善的本质/善的标准的人,会认为有利于公众幸福也是上帝所赞成的,其力量能够推动功利主义道德的实施。

周三 6.14
读穆勒《功利主义》第三章,功利原则的最终约束力,本质是人性的事实,不论我们的义务标准是什么,义乌的内在约束力只有一种,那就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如违反义务时产生程度不等的强烈痛苦。康德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纯粹良心的本质,而在功利主义者这里认为这种感情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现象,关联人世的爱,恨,同情,恐惧,忧虑,对自尊的渴求,各种宗教信仰等等,是一种神秘性的缘由和人性的一种倾向。


周四 6.15
读穆勒《功利主义》第三章,义务感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如果是先天,附着的对象是什么?人们只能直觉到道德原则而不能直觉到道德细节,一大部分依赖于所谓推己及人的利益考量,增强内在约束力。如果是后天获得的(穆勒自己的看法),道德情感并非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觉察,不是本性的一部分,运用后天经验和外在约束力在本性中培育(人为创造道德关联)。

周五 6.16
读穆勒《功利主义》第四章,我们如何证明我们有感知的官能呢?如何证明追求幸福是唯一呢?功利主义学说主张幸福是值得欲求的目的,而且是唯一值得欲求的目的。其他事物如果说也值得欲求,那仅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幸福还没有证明自己是唯一的道德标准,我们需要去证明这一点。反对功利主义的人,他们说人不仅仅追求幸福,还会有其他的美德值得追求。但是功利主义学说认为,美德也应当被诉求,应当为了美德本身无私的去追求美;认为,美德是被列为首要的善,达到我们最终目的首要的善。

周六 6.17
穆勒《功利主义》第四章,如果人在本性上所欲求的东西只限于幸福的组成部分和达到幸福的手段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促进幸福必定是道德的标准。追求幸福的手段——关于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主动现象,它不同于欲望,因为欲望是被动的状态,而意志力本身是从欲望中生长出来的。他是凭借意志有意识的做出来的,包含了欲望中含有快乐的吸引力和痛苦的排斥力。也是追求幸福的一种手段。

周日 6.18
写舆情课的结课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6 10:42
周一 6.19
穆勒《功利主义》第四章是讲如何证明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他要证明: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类比说:“能够证明一个对象可以看见的唯一证据,是人们实际上看见了它;能够证明一种声音可以听见的唯一证据,是人们听见了它;关于其他经验来源的证明,也是如此。与此类似,我以为,要证明任何东西值得欲求,唯一可能的证据是人们实际上欲求它。”(P35)我认为是否他也有失误的地方。按照这个思路,他必须例举出人们都在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可书中没有举例说人们追求的都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还是没有证明出功利主义的合理性。

周二 6.20
穆勒《功利主义》第四章,穆勒运用金钱的例子,将美德与功利主义融合在一起,美德从一个实现幸福的手段逐渐转换为幸福的来源。追求幸福成为了一种对于幸福的“欲望”。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意志、习惯与欲望的问题,论证独立于欲望存在的意志是不妨碍功利主义伦理的证明的。我个人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是:由于存在厚重德性的人,仅凭意志,即出于习惯,执意去做执行者本身不一定欲求的东西。作者说明这种意志的最初是源于欲望的,只不过在习惯的力量下,因为习惯而产生了追求自己不欲求的东西的表象。为了辅助说明,作者还给了一个侧面,即道德意志薄弱的人,为了唤醒道德意志,要使他感到美德所带来的快乐。

周三 6.21
穆勒《功利主义》第四章,意志、习惯以及欲望的关系,穆勒概括“意志是欲望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管教之后,只受习惯的管教。由习惯而生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其本身就是善的;那些令人快乐和令人痛苦的联结所具有的力量,可以激发美德,但如果没有获得习惯的支持,便不足以为人依靠,来保证行为的持久,要不然我们便没有理由希望,美德的目的是应当独立于快乐和痛苦的。……换言之,意志的这种状态是获得善的一种手段,而并非本身是一种善:这也不违背这样的学说:对人类来说,唯有本身令人快乐的东西,或是活得快乐免受痛苦的手段,才是善。”

周四 6.22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要论证功利主义和正义的关系,穆勒认为正义就是“一、行为规则,二、赞同行为规则的情感即正义感”(P53);他又认为正义感包含两个本质要素,一是相信存在着某个或某些确定的权利受到侵犯的受害者,二是想要惩罚侵害者;那么他就认为正义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是对正当权利或利益的维护,因此不同的正义标准发生冲突时,唯有社会功利才是取舍的唯一标准。

周五 6.23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穆勒谈到了正义,我比较赞同他对正义的理解。他认为正义是对正当权利或利益的维护,人们既有这样的行动,也有这样的情感,并且会要求惩罚利益的侵害者。由于正义与利益相关,那么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是正义的了,功利主义和正义也就不会矛盾了。

周六 6.24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论功利与正义的关系应该本书的重点,可惜我对此仍比较朦胧,还需多读几次。关于这章我能总结的,它可以看作功利主义对义务论发起的进攻,但与其说是进攻,不如说是把义务论收编到功利主义麾下,通过整合,让功利主义更加的“正义”。作者提出的“正义”首先是原始的自卫心理作者,还有便是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也就是说,“正义”是孤立不起来的。同时“正义”亦如“善”一样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也因此,“正义”还是不可避免的与功利挂钩了。


周日 6.25
准备面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2 20:02
周一 6.26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正义的情感也许是一种特定的本能,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情感并不一定代表这种情感本身就是合理的,或许就像我们的其他本能一样,需要受一种高级理性的控制和引导。康德曾经提出人的三种禀赋,动物性禀赋,人性禀赋,人格性禀赋,这三种禀赋的关系我认为是层层递进的,受到理性引导的程度不同,人格性禀赋出于纯粹理性的引导而使人产生向善的动机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犯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穆勒功利主义这里,动物性的本能和智力性的本能引导出的人的行为在各自的领域内犯错的可能性和潜在危害性,无法判断谁更大或更小,一种行为的正义或非正义本身是一种很特别的性质,存在对某种客观实在的揭示,正义观念是人们接受功利主义学说的重大障碍,人们很难将正义仅仅做社会功利的一个特殊种类,也因此,作者对这一想观念行考察。

周二 6.27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归纳大众眼中正义事物的共有属性p52-57。①剥夺他人自由、财产或其他依法属于他人的东西是不正义的。②剥夺对任何人而言具有道德权利的东西是不正义的。③正义在于每个人得到了自己所应得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④不守信用,违背承诺是不正义的。⑤不合理的偏袒是不正义的。⑥平等被认为是正义的组成部分,而人们对。平等的理解各不相同。结论:要抓住将正义的所有用法都关联在一起的心理环节比较困难

周三 6.28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正义”的词源学考察p57-60,“正义”一词最初与法律相关,构成正义这个概念的原始要素就是遵从法律→但还有一些领域不受法律的管制,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也能表现出他是否正义→人们眼中非正义的行为一般都被认为需要受到惩罚→这并非正义与一般道德义务的区别,而是道德与其他领域的区别:惩罚性制裁遍及任何一种的道德,道德义务蕴含着我们可以正当的强迫一个人去履行它的含义。

周四 6.29
读论文,行善原则——读穆勒《功利主义》(道德与文明),把对于苦难的救援视为一个原则,是约翰·穆勒在《功利主义》中提出来的,他称之为“行善原则”。他认为行善是正义的,暗含着某种不仅应该做、并且这种事是某个人作为他的权利而要求我们做的。 我们应该为了我们的同类而尽最大努力。行善出于义务,这个观点罗斯也涉及,他认为这有助于解决道德冲突问题。 在他看来,公众有行善的义务,这是一个显见义务。所谓行善的义务,就是指有一些义务是建立在我们能够使世界上其他的人在美德、智力或快乐方面的状况变得更好这一事实 上的,这些义务中有一项就是行善的义务。


周五 6.30
读论文,自由与功利主义——论约翰·穆勒的“自由原则”(学习与探索), 穆勒的自由原则不对个人行为做任何道德式或家长式的限制。人们对家长式法律的辩护通常建立在功利主义之上,例如,要求人们在骑摩托车时戴头盔的主要理由是,防止他们的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比由戴头盔所带来的不便或所失去的乐趣更重要。穆勒明确指出,只要个人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社会就有权制裁他;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伤害或者危害到别人,那么作为一桩证据确凿的案件,社会就可以通过法律或社会谴责惩罚他。此外,为了他人的利益,个人也可能被合法 地强迫做某些事情,例如: 出庭作证、共同防御外敌、挽救他人的生命或者保护无力自卫的人不受 虐待。

周六 7.1
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正义的情感有两个本质要素,一是想要惩罚侵害者,二是知道并且相信存在着特定的受害者→惩罚侵害者的欲望来源于自卫冲动和同情心→这种情感不同于动物情感之处在于:①人不仅能同情自己的后代,还能同情一切人,甚至一切有感觉的生物②人类有更发达的智力,这使得人的全部情感有了一个更宽广的活动领域→当人们感到自己的正义感受到触犯时,他毫无疑问的会感到自己在坚持一个行为规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同时要考虑别人的利益p63-65。正义感原本是一种动物性的报复欲望,后来由于人博大的同情能力和明智的自我利益概念的作用,人类把同情对象扩展到所有人p66。

周日7.2
准备明天的实习,暂停读书进度,但根据之前的读书进度总计了一下穆勒功利主义第五章,其实一切正义的问题也都是利益的问题,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正义附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而使正义有别于利益。而这种情感也正是与社会福利的要求相结合,才具有了道德的意义。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7:44
周一7.3
实习第一天,跟进“人民好主播”全国招募项目,写人民好主播技能成长分享会课程规划,包括主题方向、课程推荐,拟邀嘉宾相关信息,在完成课程规划时发现自己对于媒体行业尤其是直播生态了解不够,如一些对标的MCN机构,垂类头部主播,直播专业名词都不够熟悉,找资料困难。

周二7.4
实习第二天,针对课程规划嘉宾写通版邀请函,相对初版老师主要改了活动简介部分,以及活动的title ,下次可以更多注意一下这方面。

阅读方面,开始读休谟 《人性论》(关文运翻译版本),绪论p1-9,过往在哲学不同学派喧闹的争吵重,获胜的不是真理和理性,而是“辩才”。举例:军队重获得胜利者不是持矛执剑的武士,而是乐队的鼓手、乐手和号手。

       
周三7.5
实习第三天,召开小组会议讨论确定人民好主播技能成长分享会课程规划是否通过以及细节修改方向。修改建议:(1)7月中:与曹磊老师沟通讲内容安全,余老师讲爆款案例。(2)7月底做文旅垂类,陈晓卿(备选风味人间),美食非遗视频剪辑思路有点窄,题目可以更广泛,选题立意脚本内容策划。朱铁雄团队,讲非遗内容策划和赛道选择。(3)8月中做直播场,分为文旅向直播和直播带货,人选十楼、知识类主播找知乎推荐一下、遥望科技。(4)9月做乡村振兴,潘姥姥,快手,宋继武。对策划拟邀嘉宾的考虑更加周全了一些。

阅读方面,休谟 《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p10-15(第一章论观念:他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讨论了人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概念来便于对认知的探讨,首先提出人们感知到的信息分为”印象(impressions)“以及”想法(ideas)“。印象是人类对外部直接获取的原始信息直接感知。想法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后的人造产物,本质来源是印象。区分印象和想法的一个方法是判断这个信息是否能够纯靠推理想象得到。比如一个从来没吃过苹果的人无法想象出苹果的味道,那么苹果的味道就是印象。

周四7.6
实习第四天,修改课程规划设计。主要针对知乎、快手、遥望科技拟定人选,选题方向继续细化。

阅读方面,休谟 《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p15-25,扩充我们想象的三种方式:相似性、空间以及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及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更大的iPhone,于是便有了ipad。一个基于空间连续性想法的产物。联想到:机器学习的优势是可以极为有效率的帮我们对已有信息进行排列组合,但是对拓展认知边界帮助有限。

周五 7.7
实习第五天,做MCN机构调研。今日暂无阅读进度。

周六 7.8
阅读休谟 《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p25-35,知觉还可以区分为简单知觉和复合知觉,一切简单观念与简单印象是相互类似的,复合观念虽然未必与复合印象相似,但是它的构成要素都是由简单印象来的。因此人性科学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印象先于观念,一切观念起源于经验,不存在先天的观念。至于源于感官的印象从何而来,则是人类理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人们无法超越感觉这一认识的界线对此作出说明。

周日 7.9
阅读休谟 《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第二章: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p35-42,围绕时间和空间探讨了有限和无限的问题: 休谟对朴素观察的结果进行逻辑推理,认为无论是我们的抽象思维还是空间时间,都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如果空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那么我们便无法定义长度。比如我们无法说一厘米比一米短,因为无论是一厘米还是一米都包含了无限多的部分。也许休谟没有进修数学,因为在他之前牛顿已经从数学的角度解决了无限与有限,以及无限与无限(比如高阶无穷小)的关系。从物理角度来说,普朗克常数确实限定了一个小的程度。普朗克长度以下的空间以及普朗克时间以下的时间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这个尺度以下的变化我们无法认知。但这仍然没有否定普朗克尺度以下的事物的存在性。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7 14:15
周一7.10
实习,写残联活动开场白,供嘉宾选择。
阅读,《人性论》,【印象和观念一般精确对应】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即印象(强烈)和观念(微弱),但他们趋于一致吗?答案是一切简单印象和观念都是相互类似的;而复合观念和印象既然由简单观念和印象组成,这两类知觉是精确地相应的;我们的复合印象和观念一般来所虽然极为类似,可以说它们彼此互为对方的精确副本那个规律并非普遍真实的。(如复合知觉:①没见过但可以设想的新耶路撒冷城;②见过却无法再观念中完全复刻的巴黎)

周二7.11
实习,列晚会邀请嘉宾list,无舆情风险、非流量出身、有成名作或代表作。
阅读,《人性论》,【观念和印象的先后问题:印象先于观念,印象是观念的原因】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一般来说,印象是观念的原因,但观念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对应的印象之前,【说明:我们的观念是印象的意象,我们也能够形成次生观念】即观念可以在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向。

        
周三7.12
实习,列晚会邀请嘉宾list,无舆情风险、非流量出身、有成名作或代表作。
阅读,《人性论》,人性科学中建立的第一条原则,【印象和观念的产生过程】一个印象最先刺激感官,使我们知觉种种冷、热、饥、渴、苦、乐;这个印象被心中留下一个复本,印象停止以后,复本仍然存在,我们把这个复本成为观念。当苦乐观念回复到心中时,它就产生欲望和厌恶、希望和恐惧的新印象,这些新印象可以被成为反省印象。这些反省印象有被记忆和想象所复现,成为观念,这些观念或许又会产生其他的印象和观念。因此,反省印象只是在它们相应的观念之前产生,但却出现在感觉印象之后,而且是由感觉印象得来的。(概括而言:刺激感官--产生感觉印象---印象消失留下复本【(观念)】---回复到心中产生新的【反省印象(情感、欲望和情绪)】---被记忆和想象所复现,成为【观念】。)

周四7.13
实习,核对名单嘉宾title,修改拟邀嘉宾名单。
阅读,《人性论》,【观念的划分】,保持初次出现的活泼程度,称之为记忆观念;完全失去了那种活泼型,变成了一个纯粹观念。记忆的观念比想象的观念强烈得多,而且更能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它的对象。

周五 7.14
实习,部门会议+写周报,今日无读书进度。

周六 7.15
阅读,《人性论》,道德官能,之前阅读穆勒《功利主义》时也提到了道德官能,凭借本能随时在特定的场合感知和判断行为的对错;道德官能是理性的一个分支,提供道德判断的一般原则(此处是否应该翻译为“法则"?)换言之,我们只能够指望他提供抽象的道德学说,而不应该指望他提供具体事例的看法。两学派都认为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一个直接知觉的问题,而是一个将法则应用于个别案例的问题。



周日 7.16
阅读,《人性论》,人的空间观念来自对所见物体之间距离的思考,人的时间观念来源于其各个感官知觉接续快慢的思考。正如第一章内容所言,空间的抽象观念的基础是人的感官印象,而人心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当对无限的时空进行无限分割时,总有一次会超出人想象力的接受极限,而超出心灵接受极限的东西既然不能被感知,那么就不存在了。人心的所能产生的观念的极限就是广袤最小部分的妥当表象,任何有限的广袤都不是无限可分的。休谟在书中举了具体的一例,即一粒沙子的观念和从一粒沙子中区分出的20种甚至更多不同的概念,人无法理解这些再小的部分,因此这些部分在个人看来就是不存在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09:15
周一(9.4)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正义观的性质与内容,此处休谟开启了对于“正义观”的探讨,正义问题在“道德学”处于核心地位,甚至休谟对于“政治理论”的整体建构,是他的“人性理论”应用于制度性设计的具体表,这不只是说明正义理论是他的“人性理论”在社会政治领域的扩展,而且展示前者与后者在休谟哲学中的关联性。

周二(9.5)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在休谟哲学中,道德判断基础是“情感”,与道德情感相关的是人的行为或者品质。正义的规则并不属于人的行为或者品质的范畴,因此不是道德判断的对象。而有一部分德是根据人类所处的环境和人的需要而被人为设计的,结论:正义这一种人为的德性。

周三(9.6)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我们认为一种行为是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种行为的动机是善的或好的,而外在行为只不过是心灵之中某些原则道德外显标志。虽然对德的考察需要借助外在行为,但是我们在本质上要观察心灵,才能发现那种德的性质。所以,只有出于善良的动机,一切德行才是有功的,即德行只是善良动机的标志。

周四(9.7)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对公益的尊重建立于一种人为协议的基础上,这一动机离个人过于辽远,难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并且对公益的尊重不是自然的,因此不能作为正义的原始动机。在自然的属性中找不到正义的动机,因此正义与非义的感觉不是由自然得来的,而是人为地由教育和人类的协议发生的。

周五(9.8)
准备部门“人民好主播创作者大会”相关事宜+写周报,今日暂无读书进度。

周六(9.9)
1.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正义规则是人为的不意味着它同时是任意的。因为如果把任何一个物类所共有的东西或与那个物类所不能分离的事物称为“自然的”,那么这些正义的规则也可以称为自然的法则。
2.阅读论文《从辛弃疾到GPT: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姜华),从知识的形成过程看,GPT生产的知识与人类生产的知识却有着本质差异。人类生成知识是在意向性的基础上完成的,以一阶知识、二阶知识的面目呈现;GPT的知识生产是缺乏反思性的通过逻辑关系对既有知识的联结和组合,以三阶知识的面貌呈现。(类似康德对知识的起源的论述,对于知识的起源首先应予以关注的是想象力的综合功能。进一步讲来,想象力的综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想象力的再生综合,以经验的条件为根据;二是想象力的生产(纯粹)综合,即想象力的先验综合。人工智能最多只能做到想象力的再生综合。)

周日(9.10)
阅读论文《生成式 AI对短视频的生态赋能与价值迭代》(喻国明),立足信息生态学的视角,认为生成式AI作为一种知识媒介赋能短视频进化呈现渐进性、群智性和循环性三大特征,提出生成式AI赋能短视频“异构资源整合—竞争演化关系—信息生态繁衍”的底层迭代逻辑。论文的框架结构很清晰:一是问题的提出:生成式AI作为一种知识媒介的价值审视;二是从信息生产到社会联结:生成式AI型塑短视频信息新生态;三、短视频再理解:基于知识媒介生成式AI赋能的质性描述;四、“资源—竞争—繁衍”:短视频价值迭代的逻辑架构;五、生成式AI短视频发展的趋势和转向。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7 17:06
周一9.11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正义观的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关于正义规则在什么方式下被人为措施所确立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什么理由决定我们把遵守这些规则认为是道德的美,把忽视这些规则认为是道德的丑”。(525页)前者涉及正义的规则和制度是如何产生,以及其具体内容为何?后者涉及社会成员遵守正义规则和制度的理由为何?即正义和德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正义作为一种德何以可能?

周二9.12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休谟并不认为人类最初时期存在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所谓的自然状态。人类最初状态也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只有依赖社会,才能弥补他的缺陷,才可以和其他动物势均力敌,甚至对其他动物产生优势” 。(休谟对人类早期的状态进行的研究,可以理解为正义产生的初步条件)。

周三9.13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人的本性是狭隘的自私和有限慷慨,这两种性情与社会的扩大与社群的结合相抵触。由于手段地薄弱,人们能享用的外物较人类的无数的欲望和需来说是十分稀少的,出于自私的本性,人类之间会相互争夺外物,这就导致了对外物占有的不稳定性(主要针对凭自身劳动或幸运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和社会中的危险性。

周四9.14
阅读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二章,针对这一人性中的缺陷,为了保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人们通过一些人为的措施作为补救方法,即共同形成“协议”,协议的形成并非出于理性(理性的三种功能)。形成原因是“协议只是一般的共同利益感觉;这种感觉是全体社会成员互相表示出来的,并且诱导他们以某些规则来调整他们的行为。”(530页)

周五9.15
阅读休谟《人性论》,“共同利益感”是全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同时也使人们有相信他人行为的发生会有一种规则性的信心。在缔结了“戒取他人所有物”的协议并使得每个人都稳定地占有所有物后,人们便形成了正义和非义的观念。“我们的财产只是被社会法律、也就是被正义的法则、所确认可以恒常占有的那些财物。”(531页)。一个人的财产是与他有关系的某种物品,这种关系不是自然的,而是建立在人为的约定和正义上的。

周六9.16
阅读休谟《人性论》,为什么我们把德的观念附于正义,把恶的观念附于非义?虽然遵守规则为自己好处虽然不明显,但是破坏规则的坏处却十分显著,人们会由于他人的非义而遭受损失。们通过同情而感受到他人由于非义的行为而遭到的不快,即使“当非义行为与我们距离很远、而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利益时,他仍然使我们不高兴;因为我们认为它是危害社会的,而且谁要和非义的人接近,谁就要遭到他的侵害。”(540页)


周日9.17
阅读论文,寻找选题,列提纲。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5 22:45
周一9.18
人性论,许诺的约束力:许诺不是源于自然,它是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基础的人类发明。在人类协议确立许诺之前,不可理解、没有任何道德的约束力。

周二9.19
人性论,假设许诺是自然的,那许诺必然伴有某种心理活动。//许诺所表达的那种心理活动不是去作一个行为的决心、欲望或意愿,因为决心本身不能加上任何义务。//承担义务并不需要欲望,甚至可以带有厌恶心理;意愿影响现在的行为,而许诺却关系到将来。因此,它只能是对由于许诺而发生的那种义务的一种意愿。

周三9.20
人性论,一切道德都依靠于我们的情绪,义务的改变以情绪的改变为前提。因此,许诺是意愿由许诺而发生的义务,就是说意愿一种苦和乐的情绪是荒谬的。所以,许诺在自然状态中是完全不可理解的,而且也没有任何心理活动是属于它的。

周四9.21
人性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明了某种语言形式,借以束缚自己去实践某种行为。“这种语言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许诺,这就是对于人类计较利害的交往所加的一种认可。”(562页)。暴力的应用表明许诺是人为的:为了社会的方便和利益,人们设计出对于暴力的应用以保证许诺的运行。

周五9.22
看知识伦理和知识生产相关论文,《数据驱动下的人工智能知识生产》《智能媒体编辑:知识生产与传播正义的实现》两篇思路较有启发,知识价值正义导向问题,知识理解问题、知识约束问题,知识生产是在已有知识结构上生长,但是这种生长不是自然生长,而是受约束的生长。 一方面,知识生产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人的价值选择和现实需引领知识生产的大方向,人的需求是知识生产的主要牵引力,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需建立分级共享机制。

周六9.23
看知识伦理和知识生产相关论文,《数字化与主体性 :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平台、机制及新规则》,人不是纯理性的算计机器,而是理性与非理性竞合的主体。非理性因素如欲望、直觉、想象等,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极,是对理性因素的平衡器,也是激发人类活力、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在根本上保障着科技与人文、物性与人性的平衡。技术统治造成的种种失衡,打破了人精神结构的平衡,不仅制约了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也限制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无限可能性。

周日9.24
主语:生成式AI/AIGC ;视角:介入知识生产/生成内容;信息生态学;伦理考虑/考量/争议/省思/审视/风险;科林格里奇困境;领域:短视频/直播/新闻价值要素/新闻定义/网络公共领域/新闻实践泛化/数字遗产/新闻产品/网络舆情/自我展示/身体伦理;维度:时间/空间;群体:编辑职业能力/记者职业能力/新闻教育。【修改上周的论文提纲,针对伦理考虑部分继续完善。】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21:47
张铭麟

周一9.25
人性论,第五节:稳定财产占有,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和履行许诺,这三者都是情感的真正产物,并且是满足情感的更加精细、巧妙地方法。由于“决定我们从事于我们的结构和组织中的其他原则已足以导使我们完成那一套行为”(P566),人类心灵中没有一中叫“正义”的自然的德。

周二9.26
人性论,第六节:【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考虑】人们对“正义”的定义通常是:使每个人各得其应有物的一种恒常和永久的意志。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它使财产权独立于正义且在正义之外。财产权是变化的。因此,不是对象的任何一种可以感知的性质,因为后者可以同一不变。财产权不是对其他外界物体和无生物的关系,因为后者可以同一不变;财产权不是对其他外界物体和无生物的关系,因为后者可以同一不变。

周三9.27
人性论,财产权成立于对象的外在关系对心灵和行为所加的某种(内在的)影响,即“它给予我们以一种义务感,即我们戒取那个对象,而把它归还于其最初的占有者”(P567-568)。因此,财产权观念的形成依靠于正义的产生,而不是相反。

周四9.28
人性论,A. 如果快感源于自然,在每个场合下快乐都应是可辨识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为了对正义和财产权的进行定义,人们无法避免地陷入循环。B.确立财产权的规则包括认为措施与设计的标识:规则的原因虽是对公益的尊重,但人为设计出规则的目的并不是公益;如果人们真的有自然的公益情感,就不需用这些规则来约束利己心。

周五9.29
人性论,正义法则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约束人们自然的利己心,由此可见正义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的德。

周六9.30
人性论,恶和德、道德的善与恶等一切自然的性质,都是不知不觉地互相涉入,而在许多场合下是不可区分的。权利、义务和财产都是完整的,一个人若不是有充分而完全的财产权,就是完全没有,若不是完全有实践某种行为的义务,就是完全没有义务。因为义务和财产权完全依靠于正义和非义的,并且随其变化而变化。财产权不允许有任何程度的差别,正义也是不容有这种差别的。

周日10.1
人性论,心灵(在大多数场合)根据它当前的动机和倾向的决定而采取行动,而情感的自然变化会导致道德的自然变化。每一个行为都是特殊的、个体的事件,所以它必然发生于一些特殊的、个体的事件。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6 17:34
周一,休谟人性论,德与恶的界定
(1)骄傲(强烈的反省印象+间接情感)
eg:我感到骄傲,当且仅当
①某个东西使我快乐(感觉印象)
②这个东西和我有紧密的关系
③①和②同时满足一系列恶限制条件(可见性;特有性)
(2)谦卑(humility)(强烈的反省印象+间接情感)
eg:我感到谦卑(羞愧),当且仅当
①某个东西使我痛苦(感觉印象)
②这个东西和我有紧密的关系
③①和②同时满足一系列恶限制条件(可见性;特有性)
休谟讨论的对象不是道德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性格或心理倾向(原因)。德或恶是对人的心理性质的一种描述。【德行和德性】

周二,休谟人性论,同情(sympathy共情 同理心 不是pity )产生了尊重人为的德的道德感【正义,对社会带来了某种益处】同情是一个观念转化为印象的过程。观念和印象的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两者只有强烈程度和活泼程度之分,在类似体系/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的作用下,我们可以把对他人情感的观念,转化成在自己心灵中发生的印象(情感)(316-324)

周三,休谟人性论,他人的情感对我们产生影响,一定是间接的过程,中介是通过头脑中已经具有的某种观念转化成我们所具有的印象,最终生发共情的过程,即对方的情感-触动到了我们头脑到中对于某种情感的观念-引发我们的情感。同情背后预设是人之间的相似关系,感受可以互通和互相理解的可能性。

周四,休谟人性论,用弦的比喻说明同情的作用:正像若干条弦线拉紧在一处以后,一条弦线的运动就传递到其余条弦线上去;同样一切情感也都有一个人迅速地传到另一个人,而在每一个人心中产生相应的活动。(566)

周五,休谟人性论,同情和推理需要配套出现。别人的情感都不能直接呈现于我们心中。我们只是感到他的因果或效果。我们由那些因果或效果才推断出那种情感来,因此,产生我们同情的,就是这些原因或结果。美感的发生同样需要同情。一个东西是美,就在于它能够使得“借助其产生效果的倾向,使我们感到愉快。那种效果就是某一个其他人的快乐和利益”(577)

周六,休谟人性论,同情产生了道德感,当我们观察到一个人的某种性质使得此时快乐或其他人快乐时,由于同情的作用,我也会感到快乐。此时我意识到此人的性质是一种德,并且对这种德产生了尊重。在后文中具体讨论了惪是的我产生快乐的四种来源。

周日,同情产生了尊重自然的德的道德感。(一)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二)它对我们的美的鉴别力有一种巨大的作用.(三)它产生了我们对一切人为的德的道德感。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它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德:而且各种性质之所以获得我们的赞许,只是因为它们趋向于人类的福利。作为促进社会福利的自然的德:柔顺、慈善、博爱、慷慨、仁厚、温和、公道。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20:21
周一
休谟,人性论。休谟时代的理性主义哲学所持的观念:“人的精神中,有某些与生俱来的思想,无需和经验发生任何联系,它本身就是真实存在的。”哲学家们一直争吵有无“先天观念”的问题,它们的证明大多围绕观念/概念不是先天的这一结论,笼统地指出这些是由官能传来的,在观念之前我们就是一种生动的知觉,这种直觉是观念的来源,并被观念所复现。(如洛克:任何心智感知到的东西或者任何感知的直接对象——思维或理解,我称之为“观念”  引自《人类理解论》)。在这一章里,休谟对观念的起源加以更加细致地考察,通过对“简单知觉之间恒常的结合”的经验的观察,把观念前的知觉部分加以分离并定义为“印象”,明晰了由印象-观念的螺旋式往复过程。

周二
休谟人性论。。(1)印象【impressions】: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p9)人类对外部直接获取的原始信息的直接感知,外物在心中留下强烈/活跃/生动的痕迹。
①感觉印象【sensation】:不需要联系已经有的观念或对世界的理解就获得的某种印象。
身体的【官能】冷热渴+快乐痛苦都属于感觉印象,基于生理性/原初性,可能来自身体的内在构造、动物灵魂(精气)的运动或客体对感官的作用,来自某种不可知的原因。
②反省印象:由某些感觉印象发生的那些印象。换言之,不是外物直接在心里留下的印象,需要我们自己心里对感觉印象进行的某种反射,通过观念,间接从感觉印象中得来。
eg:情感、情绪都属于反省印象的范畴,欲望、厌恶、害怕、悲伤、绝望等,是直接从痛苦或快乐的感觉印象而来的反省印象;骄傲、羡慕、热爱、仇恨、嫉妒、慷慨等印象,是通过观念对感觉的判断而间接得到的反省印象。
(2)观念【ideas】: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意象/影象(p9)
本质来源于印象,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推理的过程(包括想象、回忆)。

周三
休谟,人性论。①记忆观念:介于印象和想象之间,知觉更为生动和强烈,受到原始印象和次序和形式束缚。②想象观念:纯粹的观念,知觉更加微弱和低沉,想象可以自由地移置和改变它的观念。(p17)

周四
【由想象观念生发】既然一切简单观念可以被分离/随意组合于任一形式内,那么它必须受到某些普遍原则的支配,简单观念之间必然存在某种结合的线索/联结的性质,使其规律的联结而不是偶然性的联结,使大家对某些想象观念的认知能够存在达成共识的可能,或者说控制在一个可解释的范围内。

观念转变过程中,心灵会在对象之间寻求充分的联系、联结的原则和有规律的变更(接近的次序),方式有3种:直接相似-时空接近-原因

周五
休谟,人性论。因果关系的构成条件:当一个对象在另一个对象中产生一种运动或任何活动时,而且当它具有产生这种活动、运动的能力时,那两个对象也被因果关系联系起来(p20)。【感觉有点类似萌芽和孕育】休谟在这里认为,因果关系的范围最为广泛。因果关系,是人类社会一切权力【利益?】和义务关系的根源,人类就是通过这种关系在社会中相互影响,并被置于统治和服从的关系中间。当一个人具有任何权力时,他只要运用意志,就可以把权力变成行动;而这种转变在一切情况之下都可以被认为是有可能的,而在许多情况之下应该被认为很有可能的。

周六
休谟,人性论。关系的两个意义:通常用于两个差别很大的意义(p21)
①把两个观念在想象中联系起来,并按照前述方式使一个观念自然地引起另一个观念的那种性质。(语言学意义上)
②比较两个观念时所依据的那种特殊情况,即使是这两个观念只是任意在想象中结合着的。没有联系原则的任何特殊的比较题材。(哲学意义的扩充)

周日
休谟,人性论。七种关系,哲学关系的根源
类似关系:非个体多共有。
同一关系:最为普遍和概括的关系,是一切具有持续存在时间的存在物所共有的。
时空关系:无数比较的源泉,远、近、上、下、前、后……
数量关系:可度量、计数的一切东西,在数目或数量上加以比较。
程度关系:任何两个对象具有某种共同性质,这种性质的差别程度的关系:如高矮、胖瘦、轻重、色调的差异。
相反关系:存在和不存在。
其他关系:根据经验和它们的种种原因或结果的相反,而被人们发现是相反的,是自然的关系。如水火、冷热。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19:03
周一 休谟 人性论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1.相同点:是简单观念的集合体,这些简单观念被想象结合了起来,被我们给予一个特殊的名称。2.样态和实体的区别:①构成一个实体的特殊性质,通常被指为寓存其中的一种不可知的东西。换言之,我们对一个实体的认识是由这个实体的不同观念组成的,休谟在书中举例为认识黄金则等同于认识黄金的颜色、质量、可溶性等等性质,并且新发现的性质则可以直接被包含进黄金这个实体最初的观念中,丰富我们的认识。②构成样态的那些简单观念所表征的性质不是被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所结合,而是分散于不同的主体中的。

周二 休谟 人性论 第七节论抽象观念
1.批驳错误观点:抽象观念被假设为既不表象任何特殊程度的数量,也不表象任何特殊程度的质量。
涵摄三个命题:
命题1:心灵对于任何数量和质量的程度,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无法对这个数量、质量形成任何概念。(即抽象观念能否与实体观念抽离/分开看待的问题)
①前提:有差异的对象是可以区别的,可以区别则可以被分离,因此反之概念如果可以被分离而独立存在,则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异的。
②把抽象概念和实体加以对比,发现并没有差异【一条线的确切长度和那条线并无本质差异】
③因此,两个观念不可分离。
命题2:大家承认,凡出现于感官面前的对象(凡是出现在心中的印象),总是在数量和质量的程度上是确定的。
命题3:哲学界有一个公认的原理,即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特殊的。观念都有参照对象,意象都是参照自然界中特殊个体

周三 休谟 人性论,抽象观念需要在实体观念的基础上产生。这里休谟从三个命题论证此论点。首先,有差异的对象是可以区别的,可以区别则可以被分离,因此反之概念如果可以被分离而独立存在,则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异的。但是当我们谈及一个实体的“质量”抽象概念和该实体的具体质量多少时,其实我们谈论的是一件事,因此质量的抽象观念和具体质量的实体观念是不能被分开的;其次,观念是由印象转化而来,印象作为一种知觉的反映必然包括颜色数量等具体性质,所以由印象产生的观念必然也包含了具体性质;最后休谟认为自然界一切都是特殊的,我们无法不加限制地跳过一个实体观念产生抽象观念,因此所谓抽象观念其实也只是实体观念的延伸。

周四 休谟 人性论,由抽象回溯到实体的过程:把观念应用得超出它们的本性之外,把观念的一切可能程度的数量和质量都粗略地集合起来适应人生。它只是触动了灵魂,唤起了我们通过观察这些观念养成的习惯,这些观念并不是实际上和事实上出现在心中,而只是处于一种潜能的状态我们并非在想象中把它们一个一个明晰地描绘出来,我们只是受到当前的目的或需要的驱使;准备随时观察其中的任何一个,这个名词唤起了一个具体观念,连同某种习惯,这个习惯会唤起我们可能需要的任何其他的个别观念。(P29)

周五 休谟 人性论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应该是属于最广阔而缥缈的抽象观念,休谟在其认识论基础上继续开展关于时空无限可分说的探讨。许多哲学家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其中包含无数的部分,也可以无限分割。但是休谟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休谟哲学里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不可以无限分割。书中的“广袤”和“延续”代表着空间和时间。
周六 休谟,人性论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的无限可分性1、观念并非无限可分,心灵不具有无限的能力,无法形成”无限“的概念。心灵分割概念是有尽头的,不可以”无限分割“——所以可以逐层分割到简单的不能再分的低等观念。(arg:一粒沙子的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不是层级不同的观念。一粒沙的观念不能分割成无数个观念。

周日 休谟 人性论 2、感官印象并非无限可分(arg:纸上的墨点,移动到一定的距离之后,印象就会缩小到最低点,不再有任何程度的缩小。那么关于墨点的印象到这里就不可分了,没有什么比我们在想象中形成的观念,和呈献给感官的某些意象更为小,因为这些观念和意象完全是简单和不可分割的。休谟相信”最小分割点“的存在:如果再要分割,便会完全消灭。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1-6 18:09
周一,休谟人性论,或然性的哲学关系:同一关系,时空关系,因果关系。它们不依赖于观念。

同一关系和时空位置关系:两个对象连同他们的关系一同呈现在感官面前,没有运用任何思想或活动,只是被动接纳感官产生的印象。比如远近,高低,左右。不需要判断和推理。

因果关系:通过经验和观察发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关系是恒常的时候,倾向于找一个原因。



周二 休谟,人性论,探究原因和结果必要条件(原因的定义,不能是能够产生其他东西的一种东西)。相近关系:结果离开原因无法发生发生,且原因是直接原因,能够直接导致结果的发生(排除连锁反应)。先在性:时间上因先于果。(不是的话就没有时间的接续了)。必然的联系:放弃直观观察的论证,转而考察其他因果关系的观念必定源自于对象间的某种关系的两个质疑

(1)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每一个有开始存在的事物,必定会有一个原因?(2)为什么我们断言,那样一些特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那样一些特定的结果?因果互相推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推理中我们持有的信念的本质是什么。

周三 休谟 人性论。为什么一个原因总是必然的?

哲学公理:所有开始存在的东西必定有一个存在的原因。(但这一命题并非是知觉确定的,也不是通过观念比较而确定的,既没有直观的确定性,也没有理证的确定性。参见对知识的定义)。论证1:如果某一事物缺乏一个原因,那它就是自己将自己产生出来的。(但是并不一定有一个原因)。论证2:没有任何原因就被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是由虚无产生的。(但直觉判断,无不可成为原因)

周四 休谟 人性论,我们为什么会断言如此特定的原因必定会有如此特殊的结果?

(A—B)使得我们的推理得以挺值得是一个记忆或感官的印象。超出了这些印象之外,就不再有怀疑或探究的空间。所有的论证系列和因果联系首先是建立在所见过的或者所记忆的那些字符和文字上面的。如果没有记忆或感官的威信,我们的整个推理将成为空想没有依据。因而,关于原因和结果的所有推理最初都源自于某些印象。举例,为何相信凯撒被刺死的时间。

周五 ,休谟,人性论。三个观念的区分:(1)原始的印象——人类理性完全无法说明,不知到底是直接由对象产生,还是心灵创造能力产生,还是造物主。不过这不重要。(2)向有关的原因观念或结果观念转变的过程——记忆和想象之间的差异,只在于记忆有着更强的力度和活跃程度。只有知觉的力度和活跃程度才能构成判断的最初活动,并且在我们追溯因果关系并根据这种判断进行推理时,奠定了推理的基础。(我们对记忆和想象的理解,总觉得想象是更高层次的,从记忆抽象而来的,但是休谟认为想象和记忆只有强烈程度的差别。(3)这个观念的本质和性质。

周六 休谟 人性论 当我们从当下的印象转移到任何对象的观念,我们可能把观念和印象分离。我们只有通过经验才能从一个对象的存在推论出另一个对象的存在。Eg:火炎作为对象,热作为感觉。在心灵中衡常结合。不需要次序,我们把一个叫做原因,一个叫做结果。原因和结果都被感官知觉过,并且记了下来。在我们进行推理的时候,只有一种是被知觉并被记下来的,另一种则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加以补充的。原因和结果的衡常结合——相似的对象总是处于相似的接近和持续关系中。我们的记忆仅仅是想我们呈现大量的例子。重复过去的例子,不可能产生“必然联系”这样原初的观念呢。原因向结果的过度,建立在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我们对他们的衡常结合的记忆的基础之上。

Q:经验是通过知性还是通过想象产生了这种观念(因果)?——休谟否认了理性对于发现因果联系的作用。从一个对象的观念推到另一个的时候,不是理性决定的,而是联合这些对象的观念并在想象中加以结合的某些原理决定的。(原理指的是类似、接近、相关)因果关系是唯一能够引导我们超出记忆的感官直接印象以外的对象见的联系。

周日 休谟,人性论,论原因的或然性原因的概然性都来自同一根源,即观念与一个现前印象的联结。习惯起源于恒常联结,而这个恒常联结是逐步达到纯熟地步的,“在许多情况下,由概然性到证明的逐步进展是不知不觉的(The gradation, therefore, from probabilities to proofs is in many cases insensible)。”【153】 第二种概然性,即含有相反情况的。“各种结果的相反至少可能不是发生于原因中的任何偶然性,而是发生于相反原因的秘密作用。…结果的相反永远揭露出原因的相反。…哲学家们便定出一条原理说,一切原因和结果间的联系都是同样必然的。”【154】类似过去的那种假设源自习惯;过去经验的意象会保存最初比例。“在这第二种概然推断方面,我们是根据知识并根据反省过去实验的相反情况而进行推理的。”【157-8】建立的原理说:“每当任何一个原因是有许多部分组成…那么那个结果是一个复合结果,并且是由来自原因的各个部分的若干结果的联合而发生的。”【158,似乎第二种概然性(相反原因)与第一种(骰子/不完全的经验)并不互斥】 “除了由一个不完全的经验和相反的原因发生的这两种概然性以外,还有由类比发生的第三种概然性。”【164】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