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标题: 2022级博士郭珂静学术日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 21:30
标题: 2022级博士郭珂静学术日志
2.21
教育是研究数据及其后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场所。教育系统和实践的规模和多样性意味着教育数据化有多种形式,并有可能对数百万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教育被广泛理解为一种公共产品,而不是商业企业。


2023.2.22  周三
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
如果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论述显然属于技术的社会建构。殖民者将各种基础设施(大多是殖民时期)带入殖民地,这些技术在殖民地与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发生互动,呈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


2.23 周四
Big Data Dreams and Reality in ShenzhenAn Investigation of Smart City Implemen
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和其他第三方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技术上运营设想的智能系统并为地方政府处理数据。这些新交织的国家与商业关系为数据使用、所有权和隐私问题等敏感领域的协调和紧张构成了潜在的未来来源


2.24 周五
大型科技公司如何推动汽车平台化
大科技公司正在根据有关可编程性、模块化、连接性、数据收集和发展伙伴关系的平台逻辑重组汽车行业,这个框架是启发意义的。



2.25 周六
阅读Platformization
我们将平台定义为()可编程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系统收集、算法处理、货币化和数据流通,促进和塑造最终用户和补充者之间的个性化互动。

2.26 周日
阅读演练法:研究应用程序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可以通过演练app来识别和描述应用程序的愿景、运行模式和治理模式来建立应用程序的预期使用环境。


2.27
阅读《抖音和TikTok的平行平台化》,抖音和TikTok的共同进化是一种全球平台扩张的新范式,不同于以往主要社交媒体平台所采取的区域化策略。这篇文章通过发展平行平台化的概念来解释字节跳动在中国和国外两个对立的平台生态系统中生存的战略,从而为平台化理论做出贡献。
2.28
阅读《数字公用设施:数据化、监管、劳工和滴滴的中国城市交通平台化》,平台公司能够成为数字公用事业供应商,是因为它们有能力跨越公共和私营部门,有志于成为“生态系统的建设者”,并且严重依赖用户,特别是司机的持续密集劳动来生产数据。
3.1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用一个给定的技术系统实际上需要创建和维护一组特定的社会条件,作为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如果你接受核电站,你也会接受科技工业和军事精英。没有这些负责人,你就不可能拥有核能。
3.2
阅读《数字媒体基础设施:管道、平台和政治》,最突出的例子是Uber等共享汽车公司在组织公共交通方面的影响力。这种努力往往是与城市管理部门合作实现的,这就提出了关于公共事业分裂和私有化的紧迫问题。
3.3
读《平台资本主义和云基础设施》,如果没有第三方参与者,许多平台就没有什么价值。例如--为了扩张,亚马逊市场需要第三方卖家的增长来吸引更多的买家来到平台。苹果公司依靠大量的应用开发者来创造新的产品,通过其游戏商店购买。对网络效应和双面市场的分析有助于解释快速扩展和垄断倾向。
3.4
感觉还是要读一读拉金的文献
3.5
阅读《从新闻价值到分享价值》,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确实在预测分享数量方面发挥了作用,而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分享价值的理论可以为新闻传播过程提供富有成效的见解。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13 19:45
3月6日
传感器社会的概念旨在将注意力引向能够进行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的昂贵基础设施,以及流向拥有、运营和访问这些基础设施的机构的优势。传感器社会的概念中存在结构性不对称,因为它产生的可操作信息的形式是由能够使用传感和分析基础设施的人塑造和控制的。


3月7日
数据主义的意识形态显示出这样的特点:人们普遍相信通过网络媒体技术对各种人类行为和社会性进行客观的量化和潜在的追踪。此外,数据主义还涉及对收集、解释和共享从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和其他通信技术中摘取的(元)数据的(机构)代理的信任。


3月8日
阅读视角下的地图知识生产,这篇论文好有意思,理论视角很值得学习,和Plantin不一样。

3月9日
阅读了关于情景坍塌的相关文献,从梅罗维茨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


3月10日
动员“情感”:演唱会现场的应援棒实践与对物的反思,研究视角以小见大。


3月11日
平台家长主义:平台充当"算法游戏"中的家长角色,通过设立游戏规则对不合法的用户行为予以惩戒,并以此培育、展示和合法化他们的权力(皇甫博媛,2021)。

总结:
大家的日志信息量好大,真的非常开阔视野!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0 17:15
1、阅读《矛盾之所:在线抑郁症社区中的社会支持和数字压力》
很多研究都在注意在线社区的社会支持,数字压力是一种新的视角


2、阅读《数字基础设施》
笔记:“从电网、公路到信息通信网络,人类社会每一次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转型,催生新的文明形态”。技术是如何影响治理逻辑的.

3、阅读《数据殖民的物质痕迹:数据殖民主义理论与媒介基础设施研究的对话》
“该理论框架试图回答为何资本巨头可在数字时代每时每刻地收集个体的众多数据。数据殖民主义无意如数字劳动般将一切数据掠夺溯源为劳动,而是关注到难以用劳动囊括的数据掠夺现象,如可穿戴设备、数字地图使用”(陆国亮)。

4、阅读《地方性与技术关系:社区媒体的深度融合及功能重构》
“社区媒体作为连接点,是社区共同体生成的重要中介,形塑出更大范围的整合。融合后的社区媒体成为社区治理的功能性平台,其对于促进社区公众的媒介近用权、发挥媒介权力的正功能、构建社区认同等都有重要意义”(聂远征,2022)。

5、阅读《云端的连接:信息传播技术与乡村社会的“重新部落化”》
信息传播技术(ICTs)的可供性,以及乡村人口对技术所提供机会和潜力的感知、采纳,改变了乡村的交往格局,塑造了数字技术时代的乡村社会关系,重现并延伸了在城市化浪潮中遗失的“部落体验”,进而推动了中国乡村“重新部落化”的进程。

6、《北京调查”四十年:中国受众研究的起源神话、逻辑悖论与经验反思》这段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

7、写了一天的作业,英语作业,课程作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3-27 21:10
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
看文献 上课 组会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
看文献 写论文 做作业 阅读《汇入治理的数据行动——蔚蓝地图的连结想象与实践》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
上课 做作业 阅读《转译延乔路:一个“无”中生“有”的传播实践》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
做作业 阅读《意识激发与规则想象:用户抵抗算法的战术依归和实践路径》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
上课 看文献《新的中心:弱权关系下传播体系建设的底层逻辑》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
阅读《打开“黑箱”:平台社会视野下个人数据收集的结构性特征》

2023年3月26日星期天
今天看论文 看到一个研究框架 很不错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5 20:51
3月27日
上课 读论文 写论文


3月28日
上课 写作业 读论文 写论文

3月29日
上课 写作业 读论文

3月30日
写作业 读论文

3月31日
上课 读论文 写论文

4月1日
读论文 写作业

4月2日
写作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2 21:20
4月3日
上课 开组会 写作业

4月4日
上课 写作业 写论文

4月5日
上课 写论文

4月6日
上课 写作业

4月7日
上课 写作业

4月8日
写作业 写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17 21:02
4月10日
上课,做作业,写论文。

4月11日
上课,写论文

4月12日
上课,写作业

4月13日
上课,写作业,看论文,写论文

4月14日
看论文 写论文 写作业

4月15日
看论文 写论文 写作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4-24 14:38
4月17日
上课 阅读《平台治理场域与社会学参与》这是一篇关于平台治理的综述,作者把平台治理进行了分类: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共同治理三个亚场域。建构了数字平台治理场域的分析框架,用于理解数字平台企业与国家、市场、社会的四角关系。

4月18日
上课  软件架构的去中心化与数据流的再中心化相结合,是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必要过程

4月19日
上课一整天

4月20日
上课 写作业 写论文

4月21日
上课 写论文 两种不同的平台扩张方式【platform expansion】--平台捆绑和平台组合【platform bundling and platform constellations】,

4月22日
上课 看论文 写作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15 12:21
5月8日 周一
上课 看文献 改论文

5月9日 周二
看数字基础设施相关的文献
传统基础设施的平台化往往是通过开放其技术架构和治理框架来完成的

5月10日 周三
看论文 改论文

5月11日 周四
上课 看论文 改论文

5月12日 周五
改论文

5月13日 周六
写作业 调整论文框架

5月14日 周日
调整文献综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22 13:29
5月15日 周一
上课 看文献 改论文

5月16日 周二
看文献改论文

5月17日周三
上课看文献

5月18日周四
写作业做ppt

5月19日周五
看文献写作业

5月20日周六
写作业准备期末考试

5月21日周日
写作业准备期末考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5-30 11:07
5月22日 周一
上课 看文献 改论文

5月23日 周二
看文献 改论文

5月24日周三
上课看文献 改论文

5月25日周四
看文献改论文

5月26日周五
看文献改论文

5月27日周六
看文献改论文

5月28日周日
看文献改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6 12:57
5月29日 周一
看文献 改论文

5月30日 周二
看文献 改论文

5月31日周三
上课 看文献 改论文

6月1日周四
看文献

6月2日周五
看文献

6月3日周六
看文献 改论文

6月4日周日
看文献 改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2 12:07
6月6日 周二
看文献 改论文

6月7日周三
上课 看文献 改论文

6月8日周四
看文献 准备考试

6月9日周五
看文献 准备考试

6月10日周六
看文献 改论文 准备考试

6月11日周日
看文献 准备考试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19 14:50
6月12日 周一
复习考试
6月13日 周二
考试
6月14日 周三
阅读《社会治理的国家逻辑》,国家在科层逻辑之外寻求重新植入社会的新机制、新方法。

6月15日 周四
平台治理场域与社会学参与。作者把平台治理进行了分类: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共同治理三个亚场域。建构了数字平台治理场域的分析框架,用于理解数字平台企业与国家、市场、社会的四角关系。

6月16日 周五
阅读《数字治理嵌入乡村礼俗社会的可能路径》,数字治理嵌入乡村礼俗社会的可能路径。

6月17日 周六
阅读《技术物如何影响日常交往行为?——以耳机为例》,当技术物作为交互对象时,能够对空间进行改造,并让人们获得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半在场”或“半缺席”。

6月18日 周日
《蹭Wi-Fi:一项差序共享媒介基础设施研究》村民通过历时性的媒介共享聚落惯习,生发出一项基于地理、权力、贫富和亲缘的差序共享机制,多数村民得以接入通讯基础设施。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6-28 13:20
6.19日 周一
《“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资本下乡”通过推动 “农民上楼”、土地整理和流转、规模经营,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在改变村庄的治理结构,村庄和企业的关系日益紧密。
6.20日 周二
写期末论文
6.21日 周三
黄晓春.(2010).技术治理的运作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L街道一门式电子政务中心为案例. 社会(04),1-31. 技术决定论:一项新技术的引入会因为技术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而改变组织和社会。
6.22日 周四
写期末论文
6.23日 周五
《农民行动的观念基础——以一个公司型农场的作物失窃事件为例》
在高王凌的研究中,农民偷窃粮食的行为与本文描述的农民行为极为相似。不过,高王凌的研究更多是在描述当时这一行为在全国的广泛存在及其后果,并不是特别关心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以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意义问题。虽然高王凌展现的农民对于偷窃的看法——他们用当地方言中的“抓握”来形容,并不以此为丑事——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偷窃并不一致,但是他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实际上,这正是认识农民观念世界的线索之一。
6.24日 周六
《为AI而生——“智伴爸爸”研发工程师的多元男性气质》
技术女性主义学者温迪·福克纳(Wendy Faulkner)认为,探讨技术的男性化可以从技术的象征意义、技术中的性别劳动分工、技术工作风格以及技术知识与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审视。

6.25日 周日
《调节、驯顺却“更加鲜活”:运动媒介用户的场景化互动与身体缺席的想象》
基于“场景化包括情绪场景、界面场景、话题场景)的媒介互动在用户身体意象的唤醒、建构、重构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嵌入”或“延伸”体现了技术或身体的胜利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3 14:35
6月26日
写课程结课论文
阅读《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资本:网民与非网民比较》
网络交往重塑了联系性,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形成丰富的人际关系,并可以进行虚实转换。

6月27日
写课程结课论文
阅读《超越“不平等理论”:一个分类方法》
下文主要关注不平等的“次分类模型”(infra-categorical model of inequality, ICMI),(1)将分析视角从(名义)类别的成员身份转向类别线索、子类别和感知典型性来解构差异;(2)关注在社会差异研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身体(例如bodily capital/身体资本)在不平等中发挥的作用;(3)将对群体内不平等的分析提升到与群体间不平等研究的平等地位;(4)将分析着眼点转向有效的、但仍被阻挡的以及缺乏政治显著性(salience)和超越群体范畴的社会差异。如果关于不平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世界和提供解决方案,那么必须首先更全面地理解它——根植于法律和政策架构的类别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机遇和结果。

6月28日
写课程结课论文
阅读《数字排斥的社会相对性:将相对剥夺理论应用于数字不平等研究》
本文提出数字不平等的社会相对性(social relativity of digital inequality)的概念,假设数字排斥取决于个体如何看待他人在特定情境下对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态度和使用。

6月29日
写课程结课论文

6月30日
阅读《跨越企业边界的科层控制——网约车平台的劳动力组织与控制研究》
网约车平台看似是依托数字技术匹配信息的“扁平化”市场组织,实则为依托企业规则、数字技术和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的市场化科层组织。


7月1日
阅读《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
在讨论技术与组织关系的研究中 ,有两种基本的理论模型 ,一为技术对组织的建构 ,认为技术引入组织后会重塑组织的结构或影响组织结构的变迁 ;另一为社会对技术的建构 ,认为技术是否适用取决于技术是否适应组织的结构 ,因而组织既有的结构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创新。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7-10 19:31
7月2日
写期末作业

7月3日
写期末作业

7月4日
写期末作业

7月5日
写期末作业

7月6日
写期末作业

7月7日
期末作业

7月8日
期末作业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1 20:53
郭珂静

9月1日
阅读《“算法冒犯我”:用户与算法的情感实践及其自主性》
算法冒犯呈现出多维度的内涵:既是用户直接的负面情绪表达,也构成了算法在互动关系中对用户主权的“越界”和“僭越”。同时,这也是“算法批判”的集体叙事在个人层面的彰显,具体体现为画像失真、语境失当和隐私侵犯。

9月2日
阅读《“算法的社会性知识”——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算法解释与知识的集体建构》
“算法的社会性知识”作为社会性的,而非认知性的实践知识,指导人们协商与算法的关系以导向应对算法的行动策略,并因此被纳入到算法的递归反馈回路之中,随不稳定的算法生态而快速变动。

9月3日
中国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和治理展示了国家的双重方法,将治理促进发展与发展服务于治理相结合。它的理由是围绕着由美国公司主导的跨国互联网产业中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而演变的,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多利益相关者的互联网治理模式被制度化了。

9月4日
阅读《“双向驯化”:年轻群体在算法实践中的人机关系探究》
  智能媒介环境下的驯化是一种非线性的多维模式,用户在“使用—弃用—再使用”的循环中,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犬儒主义”倾向,但是以人为本的“双向驯化”将推动人机关系向动态平衡方向变迁。

9月5日
阅读《用户如何走向抵抗?——从数字依赖到数字排毒的人技互动关系》
从数字依赖到数字排毒不仅是人与数字技术互动关系的一种转变,其背后更反映出一种新兴数字文化。


9月6日
阅读《饮“量”止渴:传统新闻机构对点击量的在地化“改造”》
对中国本土社会运作极为重要的面子在与新型媒介技术发生碰撞时,新闻室会在面子这一本土文化的作用下处理技术与新闻业的关系,并在地化地“改造”新技术所带来的产物。

9月7日
阅读《时间争夺战:“已读”背后的时间政治与异化感知——以钉钉App为例》
资本会借用“已读”的监控、联结、提速作用,对劳动者的休闲时间进行序时重置、再同步化以及效率复刻,致使休闲时间发生异化,包括属性上的异己化以及感知体验上的“去时间化”,这被体验为时间剥夺、时间抽离以及时间恐慌。

9月8日
《“驯化回环”:手机抵抗者的“去驯化”实践》
“社会—技术”系统的参与将人与技术物的二维关系扭曲成一个没有尽头的“驯化回环”,结果只能是个体在反身性和技术的能动性之间完成“自我驯化”。

9月9日
《弹性断连、专注力管理与数字化时代的自我边界工作》
些软件除了提供弹性断连功能之外,还具备审美、仪式感和受控的连接等增殖功能。而用户则在弹性断连的实践中,通过边界划分、边界融合和边界维系的边界工作策略,在持续变化的社会语境中调整主体的自我边界,不断重构无限连接的数字化时代人类行动者的自主性空间。


9月10日
正如杜里什(Dourish)和戈麦斯·克鲁斯(Gómez Cruz)(2018)最近所言,数据需要被叙述才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身份类别只有在重新社会化之后,只有在重新赋予其主观的、象征性的价值之后,才会被商品化。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18 11:23
9月11日

一种新的算法想象
算法想象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它旨在用户挪用在不透明的情况下运行的算法过程。但这个概念最初只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而平台方面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外。

9月12日

人工智能代理vs人类代理:理解TikTok上的人类与人工智能交互及其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

这个其实很像算法意识/互动的内容,但是从另一个领域(人机传播)的视角和理论出发。

9月13日

不平等星球上的数据基础设施研究
数据中心组织了环境关系的集合,其运营复制了通过能源和环境政治制定的不平衡的资本主义系统。

9月14日
分层公民:在中介化社会中概念化公民资本
公民身份被视为线上和线下实践的复杂相互作用,这些实践因社会空间的代理人而异。

9月15日
第三个数字鸿沟和布迪厄:马德里年轻人将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双向转换为数字资本(或从数字资本转换)
经济资本是数字不平等的最基本形式,对获取造成了物质障碍。文化资本通过人们的技术社会化转化为DC,而社会资本则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支持转化为DC。

9月16日
互联网技术的重新驯化:数字排斥还是数字选择?
再驯化的做法反映了互联网技术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差异,以及线下资源可用性的差异。

9月17日
行踪轨迹:身体在数字环境中的具身
行踪轨迹所形成的个人数据呈现出所有者与处理者相分离的现象,处于一种被收集、被储存、被传输、被控制、被访问、被处理的状态,以私人空间为主的身体日常轨迹演变为具有公共属性的社会资源和数据资源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9-25 22:48
9月18日
《游戏之厂,内眷生长:地缘视角下腾讯平台的基础设施化研究》
当平台试图跨越地缘,腾讯在游戏产业的出海动力、布局结构与话语符号的背后,呈现出对国内游戏市场收入、技术与生态的高度依赖。这让腾讯的基础设施化并非真正依托于社交、数据的海外扎根,而仍是从国内出发,以面向国内市场为旨归。

9月19日
吕鹏,周旅军,范晓光.平台治理场域与社会学参与[J].社会学研究,2022,37(03):68-91+227-228.
这是一篇关于平台治理的综述,作者把平台治理进行了分类: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共同治理三个亚场域。建构了数字平台治理场域的分析框架,用于理解数字平台企业与国家、市场、社会的四角关系。

9月20日
《隐私侵犯经历对个人信息保护意愿的影响:基于“风险-收益”和调节定向的理论视角》
这个框架很不错

9月21日
数字不平等研究【Digital inequalities research】缺乏对自愿不使用及其后果【voluntary non-use and its consequences】的关注,而数字断开研究【digital disconnection studies】关注不使用【non-use】,却忽视了数字不平等的实质影响。

9月22日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资本:网民与非网民比较》
第一,网民拥有社会资本优势,且这种优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而增加;第二,网民的社会资本相对优势,是数字鸿沟和技术赋能双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网络交往重塑了联系性,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形成丰富的人际关系,并可以进行虚实转换。

9月23日
《乡村电商何以成功?——技术红利兑现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电商技术本身孕育的“差异性需求市场”;电商技术与乡村产业实践过程融合的三个机制:外部性机制汇聚差异性需求并重塑农村产业的销售过程

9月24日
《“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
经过平台公司对控制权的重新分配,平台系统与消费者取代了平台公司对骑手进行管理。平台公司看似放弃了对骑手的直接控制,实则淡化了雇主责任;劳资冲突也被相应地转嫁到平台系统与消费者之间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 18:37
9 .25
看论文写论文
9.26
看论文写论文
9.27
看论文写论文
9.28
看论文写论文
9.29
看论文写论文
9.30
看论文写论文
10.1
看论文
10.2
看论文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16 16:26
10月9日
读文献 复习综合考试
10月10日
读文献  复习综合考试
10月11日
读文献 复习综合考试
10月12日
考试
10月13日
读文献
10月14日
读文献
10月15日
读文献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3 11:07
10月16日
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最初是为了揭露黑人妇女在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下被边缘化【the marginalisation】的问题而提出的,它反对批判性社会理论研究中将个人分为独立类别【independent categories】或所谓“单轴”分析【“single-axis” analysis】的倾向(Crenshaw,1989)。我们每个人都有复合身份【composite identities】,这些身份将我们与各种不同的社会类别或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例如性别、种族、职业等,这些标签中的每一个都将我们置于社会的某个位置【position】,并对规则、社会规范和获取资源产生影响。

10月17日
行动者而非用户。信息系统研究人员应丰富我们对人类行动者的理解,使其比单纯的“用户”更为复杂,因为“用户”在某些组织角色中出于“社会目的”与人工制品进行互动。交叉性视角使我们认识到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混合性(Anthias,2002 年,2008 年)。从交叉性延伸开来,位置性还意味着对主体性、空间性(Massey, 1993;Jim´enez & Zheng,即将出版)和时间性(Wu & Zheng,2020)的敏感性,这加深了数字研究在社会现实和主体理解的多层权力结构中的位置性。此外,将个人视为社会行动者而不仅仅是“用户”,还意味着在解决数字不平等问题时,要扩大我们对个人的主体性、体现、话语和物质体验(Dale,2005)的关注,并考虑他们的脆弱性、能动性和复原力。
10月18日
数据中心一旦出现,就会成为(重新)定义地区经济想象的关键因素。与城市地区一样(Nathan et al, 2019),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的地方官员可能会将数据中心视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关键,因为这些地方见证了制造业的衰落,或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例如,Facebook 数据中心选址瑞典最北部的吕勒奥市,就被纳入了地区经济振兴愿景。当地的推动者将吕勒奥定位为全球数字流动的关键枢纽,对瑞典北部和南部之间历史上的核心-边缘关系提出了挑战(Vonderau,2019 年)。很难找到关于这些设施雇用了多少人的可靠数据。然而,就业和经济振兴的承诺为当地社区与数字经济进行直接而具体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关键点。

10月19日
社会排斥是一种状态,即某些人不能充分参与关键的社会活动。它是指在一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无法对环境或资源进行控制(Saunders, Naidoo, & Griffiths, 2007)。
10月20日
家长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以及他们的数字养育准备【digital parenting readiness】,对他们如何处理数字调解起着重要作用。
10月21日
数字排斥指的是人们由于无法获得或无法使用数字技术而无法参与社会的情况。因此,它是一种新的社会不平等形式,源于数字资源和技能的不平等分配。这些不平等具有扩大现有社会不平等的长期后果,并在社会群体之间造成一种新型的裂痕。
10月22日
越来越多的信息处理能力嵌入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信息环境既是数据的存储库,也是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和处理。计算机不再局限于桌面,既可以移动,也可以拆卸。许多日常物品现在嵌入了计算机处理能力,而其他物品则通过通过传感器、应答器和处理器来激活。
作者: 刘海明    时间: 2023-10-29 22:33
周一
看书 做组会ppt

周二
看书 做组会ppt

周三
看文献 下载文献 梳理文献

周四
看文献 下载文献 梳理文献

周五
看文献 下载文献 梳理文献

周六
看文献 下载文献 梳理文献

周日
看文献 下载文献 梳理文献




欢迎光临 传媒教育网 (http://47.106.15.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